找规律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现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 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学生发现***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一、游戏导入
师:老师现在要做一组动作,看看有什么顺序。(拍手、拍肩、拍腿)谁能和老师一起做?(学生跟做、加快速度)谁能说说,老师只做了几次,你为什么也能做出来?
生:老师是先拍手,然后再拍肩,一直这么做。所以很快我们也能做得出来。
师:你回答得真棒!像这样反复出现的动作事物,我们就叫做有规律。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在生活中找一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游戏中探究
师: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开个联欢会。在开联欢会前,老师把教室布置了一下,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看看,教室的装饰品和同学们的排列有没有规律?
生:有。
师:你能说说老师挂的饰品有什么规律吗?
生:灯笼是一个长的一个短的。
师:(灯笼贴在黑板上)你能告诉老师灯笼挂的有什么规律吗?
生:先是一个紫灯笼,再是一个黄灯笼……
师:紫灯笼和黄灯笼是反复出现的。谁还能再说说,灯笼是按照什么颜色顺序反复出现的。
生:紫灯笼和黄灯笼是反复出现的。
师:我们把一个紫灯笼和一个黄灯笼分成一组,那它们一共出现了几组?
生:出现了3组。
师:这些灯笼反复出现了3组,如果我想再继续挂一个灯笼,应该挂什么颜色的灯笼?
生:黄颜色的。(为什么是黄颜色的?)因为前面都是一个紫颜色的,一个黄颜色的,所以紫颜色的后面应该是黄颜色的。(请生上来贴。)
师:像这些反复出现3次以上的事物叫做有规律。这些灯笼除了颜色以外,它的形状和大小有规律吗?谁能找到?
生:灯笼是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反复出现的,所以它的大小是有规律的。
生:先是一个圆灯笼,再是一个方灯笼,反重出现了3次,所以有规律。
师:大家看一看其他饰品是不是也是有规律的?
生:小花也是有规律的,一个绿花一个红花,一个绿花一个红花。它的规律就是一个绿花一个红花。
(课件出示小花***,让生再说花的规律。)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们能告诉我灰色处的花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
生:绿色的花。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同意在那放绿色的花吗?
生:因为小花是按照一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还有其他饰品是有规律的吗?
生:彩旗是有规律的。(那你能说说彩旗的规律是什么吗?)彩旗的规律是一个黄旗一个红旗。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现在把它们挂到黑板上,谁还能说说,彩旗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反复出现的?
生:彩旗是按一个黄色一个红色的顺序反复出现的。(两至三人说。)
师: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反复出现了几次。
生:3次。
师: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彩旗是按一个黄色一个红色的顺序反复出现了3次。
师:像这样反复出现三次的事物就叫做有规律。
师:老师现在想在这一排彩旗后面再挂一面彩旗,我应该挂什么颜色的彩旗呀?
生:应该挂红色的彩旗。(请学生上来挂。)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挂红色的彩旗吗?
生:因为彩旗是按一个黄色一个红色的规律挂的,所以黄色的后面就是红色的。
师:你们还能在***上找到有规律的事物吗?
生:同学们站队是有规律的,他们是按照一个女一个男站的。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两至三人。)
师:如果再来一个人,应该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生:应该是一位女同学。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为什么是一位女同学呢?
生:因为他们是按照一个女一个男这种规律站的,所以男同学的后面应该是一位女同学。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啦,人物和***案你们都能找到规律,***形间的规律你们能找到规律吗?
生:能!(出示例二、三,完成,第一题指生完成,第二、三题学生讨论完成。)
师:你们找得可真准,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听力怎么样,请你们把眼睛闭上,听声音有规律吗?(拍手,一慢二快。)
生:有。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规律?
生:一慢二快。(师生同做。)
师:同学们拍得真整齐。你们对于声音的规律找得也非常的棒!
师:有几位小动物想要来和我们一起玩,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出示***片。)
师:它们说来之前我们要排排队,点点说要排在第一位,那请你们猜一猜后面应该是谁?
生:小哈。
师:小哈后面呢?
生:点点。
师:为什么呀?
生:是按照点点、小哈的规律排的。
师:一定是这样的吗?
生:不一定,因为没有出现3次,所以小哈后面有可能是点点也有可能是小哈。
(最后完成,点点、小哈、小哈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反复出现三次以上的事物才叫做有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找出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要送你们一个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老师的礼物就在你的书桌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快拿出来看看。
生:头饰,还有小饰品。
师:想让你的头饰更漂亮吗?那就请你用手里的材料,贴出属于你自己的漂亮的头饰吧。(生贴,展示说规律。)
三、联系生活实际
师:我们刚刚用灵巧的小手创造了规律,你能找一找身边的规律吗?
生:我穿的衣服是有规律的,是一条白一条黑,一条宽一条窄。
生:我们的座位也是有规律的,是男生一排女生一排。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规律,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规律吧。(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规律。)
师:不只我们居家生活中存在着规律,一年四季同样是有规律的。(春、夏、秋、冬)我们一天当中也是有规律的,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走进学校,伴着夕阳回到家里。
四、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规律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了方便。希望同学们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生活中的数学。下课!
评课:
“找规律”一课,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拍手做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积累感情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同时人人都能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2 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王老师通过课前感知规律――情境中发现规律――操作中深化规律――体会中创新规律――生活中应用规律,这5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他能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借助课件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索规律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主动地去发现、创造规律。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实践,利用***形有规律地摆一摆来装饰自己的头饰,在摆的过程中也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2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当我一出示例题的情景***后,就有个别学生就把乘法算式脱口而出,但是当我问到:“为什么这样列式?”时,学生无语。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和画***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并发现一些规律,至于“用乘法计算”,教师不能急于提出,针对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操作的方法,并结合乘法的意义,表达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现在有2顶帽子就有2个3种搭配方法,共有2×3=6(种);另一种是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现在有3个木偶就有3个2种搭配,共有3×2=6(种)。然后学生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了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的关系,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方法提升----建立模型”的过程,教学效果不错。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索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指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多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课上操作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可在纸上画,再涂色)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操作搭配时方法多样:有用实物的、画***的、有连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按顺序搭配,及连线时***形的摆放位置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再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同学生们很会说,并且都知道有6种不同的搭配。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即找出用乘法计算的规律。后面的练习,对于数量关系中几个几,我又作了重点强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列出这样的乘法算式,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做的原理。
今天教学了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搭配问题,这是继间隔问题后的找规律问题。大家都认为本课教学很简单,学生都通过连线找到结果。我在教学前就思考,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例题后,师生共同优化方法,理解连线(搭配)的过程中的有序性。然后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搭配的过程,如“一顶帽子可以分别和4件上衣搭配有4中搭配方法,3顶帽子就会有3个4种搭配方法”,或“一件上衣可以分别和3顶帽子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4件上衣就有4个3种搭配方法”。表述有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连出第一步的搭配过程,就是只拿出一类中的一种分别和另一类的几种搭配的连线***,再让他看着这一“半成品”***表述出搭配过程及算式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别人看来或许多余,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一课虽然看似简单,但这一教学内容简单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简单中找出规律,理解这一规律的实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连线,知道用乘法解决,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在此。而且只知道连线的话,搭配的东西一多,连的线恐怕会自己都数不清吧。所以在内容较简单时我更愿意花时间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算理及过程,正如课堂总结时我问学生,今天没学时你会解决例题中的问题,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收获呢,学生自己也说,没学时,我会一一搭配或通过连线找到答案,现在我还知道了这一答案的实际搭配规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3
化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知识技能,还需要选择合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记得住,用得活。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观察特点和思维规律安排教材教法,根据技能形成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根据学生记忆特点和规律去检查和布置复习内容和作业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懂,记得牢,同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讲盐在水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四条化学性质: 1、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2、 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3、 盐与酸反应,4、 生成新盐和新酸; 5、 盐与碱反应,6、 生成新盐和新碱; 7、 盐与另一种盐反应,8、 生成两种新盐。 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上述四点,第1、4点是新知识,需要详细讲解;第2、3点是旧知识,温故便可知新。由第1点总结出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规律,由第2、3、4点总结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其次是做好教学程序的安排,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充分采用注意力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在复习有关知识后,不急于向学生讲述盐溶液的性质,利用演示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再总结归纳出盐的性质。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取适量的CuSO4、Hg(NO3)2、ZnSO4溶液并依次插入一根洁净的铁钉、铜丝。操作中要技术熟练,不要多讲一句话,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通过仔细观察,导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都能总结出盐的性质,为了归纳出置换反应规律,在书写性质时,要特别注意突出几个关键词,如“某些”和“一般”,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在说明“某些”时,指导学生找出参加反应的各种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得出反应中所表现的现象,从而顺利总结出盐和金属的置换规律。在说明“一般”时,不必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可做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由于实验有明显的现象不同于前面置换反应,从而揭示了金属钾、钙、钠和盐溶液反应的特殊情况,这样会使学生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 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维。由于问题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提问要给学生指引一条清晰的思路,可引导他们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答案的方向,促使学生思维上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各反应式时要把重点放在反应物的性质和生成物状态特点上,引导学生***思考。⑴复分解反应特点是什么?(结论是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⑵复分解反应时对反应物要求是什么?(结论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⑶酸碱盐等电解质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由此引出复分解反应完成的条件是什么?) 在第⑶个问题提出后,再给学生指出一条思路,利用NaCl和KNO3溶液混合后无实验现象,得出二者没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结论,即第⑶个问题的否定结论,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前面所述盐在水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四条化学性质的第2、3、4点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回答问题的方向,经过两方面分析对比,学生就能自己找到答案;复分解反应完成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只要反应中具有一种现象反应发生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很抽象,并且容易记住。 江西新余市第四中学一级教师吴遐 邮***编码:338031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4
教学片断一:游戏中探规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
今天呀,老师就带给大家一个魔术表演。不过,我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个魔术。老师来变,你们来猜,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请你仔细看喽。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两朵绿花一朵红花,两朵绿花一朵红花,两朵绿花一朵红花”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生:他们是两朵绿一朵红,两朵绿一朵红,再两朵绿一朵红的。
师:你说得真棒,像这样两朵绿一朵红,三次以上这样的排列,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
反思:小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最集中的时刻就是上课的前10分钟,学生们好奇这节课老师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新知识,所以要抓住学生的心,课堂的一开始就必须很吸引人,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一段时间刚好很流行魔术表演,我将它结合进课堂,设计了这个富有儿童情趣的魔术导入环节,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变出什么颜色的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反响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个人都进行着大胆猜测。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游戏情境是孩子们乐于接受和喜欢的。
教学片断二:观察中学规律
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帮老师一起布置,好吗?
1.彩旗
师:那我们一起先挂彩旗吧,这里是黄旗、红旗、黄旗、红旗,请你想想,接下去应该挂什么颜色的彩旗?生:黄旗。
师:为什么这样挂呢?它们有什么规律?生:一黄一红。
师:接下去呢?生:一黄一红。
师:再接下去呢?生:还是一黄一红。
师:如果再摆下去,还是一黄一红。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的规律。像彩旗这样一黄一红,我们把它叫做一组。
师:当我们找到***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它们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如果是,我们就说它们是有规律地重复排列。
师:像这样,一黄一红、一黄一红、再一黄一红,可以把几个看成一组呢?生:两个为一组。
师:每组都是怎样的?生:一黄一红。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彩旗是两个为一组,按照一黄一红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2.彩花
师:再来挂彩花吧!谁会接着往下挂?挂蓝花、红花、绿花,大家同意吗?彩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生:彩花是三个为一组,按照一蓝一红一绿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3.彩灯
师:最后谁愿意来挂彩灯?这条彩灯接下去该出现什么颜色呢?生:是绿色。
师:挂彩灯有什么规律呢?生:彩灯是三个为一组,按照一绿二金黄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4.小结
师:大家发现了吗?你们都是从什么变化中发现了彩旗、彩灯、彩花的规律的?生:颜色。
反思: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新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联欢会”时张灯结彩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气球和灯笼有规律地呈现出来,使发现新知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理、操作中意会,初步感知规律。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规律,在自主探究中认识规律。这一环节我创设了让学生“猜”的环节,让学生意会,积累感性经验。如猜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等,都是让学生先自我感受,再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自我尝试、***猜想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发现“彩旗”“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采用学生“互相说一说”的方法。通过讨论和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教会学生,人人又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使课堂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
教学片断三:练习
1.挑战机器人
师:大家都学了找规律的本领,你们想用学到的知识跟机器人比一比吗?
那就请小朋友坐正,不动手,先用眼睛观察机器人做的动作规律。想一想,怎样才能战胜机器人?
师:你们发现秘密了吗?
生:机器人的动作规律是先出“布”,再出“剪子”,最后出“石头”。
师:嗯,对了,机器人是以三个动作为一组,按“布、剪子、石头”的顺序不断重复。
师:那么想要战胜它,我们该以怎样的规律出手呢?
生:(剪子、石头、布)
师:如果你想战胜机器人,那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吧!
师:战胜机器人你们开心吗?我们利用学到的规律知识,留心观察机器人做动作的规律,就能战胜它。看来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呀,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反思:我主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课程整合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多次运用多媒体的***、音效果,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经常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捕捉学生每个闪光点,使学生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兴趣油然而生,学习信心激增,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教学片断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规律
1.师:小朋友再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或现象有这样重复出现规律的?
生1:白天黑夜白天黑夜就是有规律的。
生2: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生3:走路时左脚、右脚,左脚、右脚…
2.师:老师身上有没有有规律的东西?你们身上呢?
小结:看来,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规律,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能发现。
教学片断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东西很美。今天的规律是一组一组重复的。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安排了学生涂一涂、做小设计师、欣赏生活中的规律、找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等,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规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 培养反思探索
解题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生的学习如果缺乏解题反思,往往印象很浅,思维的深刻性及批判性就得不到发展。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1]引导学生解题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与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一般规律,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同时有助于学生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数学能力。
一、反思是纠正错误的重要手段
当代一位科学家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缺陷造成的,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纠错反思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一是反思所学知识,培养知识的全面性;二是反思心理定势,克服思维定“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是反思隐含条件,提高思维的全面性。
二、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领出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1.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帮助今后的问题解决,提高解题能力。
【例】[2]为了估算河的宽度,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共线,且直线PS与河垂直(***4)。接着在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确定PT与过点Q且垂直PS直线的b的交点R。如果测得QS=45米,ST=90米,QR=60米,求河的宽度PQ。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形如***5,转化为解相似三角形的问题。
教师分析讲授完例题之后,让学生反思这道题的解题有什么规律。通过反思,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推广出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2.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途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的反思,不仅是简单回顾或检验,而应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与特殊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若解答正确则想一想有无新的解题途径;若有另解则应分析比较,找出最佳解法,最后再总结一下解答此类题目有无规律可循,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变换和化归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3]。
3.反思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日本数学家、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4]在解题时如先思考题目特征,寻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题后都对自己的思路做出评价,对解题过程中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概括。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巩固知识,避免解题错误,还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再认识转化为一个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数学思维,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总之,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反思,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能够自觉地进行反思,逐步养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能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婷《反思及其教学功效》[J](《数学教学通讯》2002.11)
2.林群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林婷《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应树立几种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5.1)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探索规律;教学价值;解读
一、系统定位,“探索规律”的《课标》要求
《课标》把“探索规律”作为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学段要求: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第二学段要求: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同时还要求“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探索和理解运算律”“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等。“探索规律”蕴藏着重要的教育内涵和价值,被新课程单列为一个***部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探索规律”的教育地位和意义。探索规律并非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早有呈现,只是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知识相对散落,编排较为随机。在新课程中,这部分内容被***出来,其实也只是相对***,因为它还是要依托“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应用”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初步感知,“探索规律”的意义建构
四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是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教材上的例题、“试一试”和“想一想”主要呈现形式如下:
■
“找规律”的教学仅仅是讲清规律、分解规律和应用规律吗?“找规律”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一)规律“是什么”
规律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规律也叫规则、法则,数学规则是反映几个数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命题。因此,苏教版教材中“找规律“的教学可以看作数学规则的学习。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是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找这样的数学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教材最后揭示了另一条数学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二)找规律“教什么”
学生对数学规则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解数学规则的推导与总结过程;二是将习得的数学规则灵活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三是掌握不同数学规则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照数学规则学习的三个方面,教授“找规律”的过程中就应该突出一个“找”宇,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就本课教学而言:首先要发现规律,理解数学中各部分概念之间的联系;其次是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学规律;再次要能应用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最后是要想方法沟通两条数学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找规律“怎样教”
根据数学规则的学习形式,我们可以相应地采用两种基本的数学规则的教学方式,即“例一归”法、“归一例”法。本课教学应采用“例一归”法,这与教材的设计意***是一致的。教材设计了多样的“找”规律的活动,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把学习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1)观察若干个具体现象,体会它们的相同特点,初步感受间隔规律;(2)摆学具,体会规律的必然性;(3)带着初步认识的规律重返生活,发展数学的眼光。根据数学规律的教学原理和教材的设计意***,我们对上面的两个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将教学设计细化为以下四个操作步骤,并展开摆学具操作的过程,通过类比和对比,使学生沟通联系,明确区别,理解原理。
三、精心设计,“探索规律”的价值解读
(一)探索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兔子乐园也隐藏着一个规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板书课题)
2.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主题情境***兔子乐园)在兔子乐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物体?有几组互相有联系的事物?
(2)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他们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也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探究规律
(1)全班交流: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①每排两种物体的个数。
②每排中的物体都是间隔排列的。引导:兔子和蘑菇这一组是1只兔子,1只蘑菇,1只兔子,1只蘑菇,一个隔一个排列的,像这种一个隔一个排列的方式叫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谁能照样子说说***中其他两排的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列的呢?
③每排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物体是一样的。
师:我们把排在开头和最后叫作“两端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叫作“中间物体”。看看其他每组中谁是两端物体?谁是中间物体?
④两端物体比在中间物体多1(或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当两种物体像这样间隔排列,并且两端物体相同,这时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兔子乐园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谁能把刚才的发现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探索活动,教师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思考、发现、交流,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着不同的体验和发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了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验证巩固规律
1.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操作: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2)沟通:从排列位置看,这里小棒相当于例题中的什么,圆呢?我们发现的规律怎样?
(3)扩展:能不能从生活中找到有存在这样规律的事情吗?
2.联系实际,感受规律
(1)列举规律:其实,这种规律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你能举一些例子和大家分享吗?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现生活中的例子,如手指、护栏、广告牌、路灯等。
(2)欣赏一组***片。
(3)生活中这样的规律举不完。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画出来吗?
3.回顾反思: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规律是如何被“找”到的?
【设计意***:让学生一一间隔地摆小棒和圆,并思考小棒和圆的个数相当于例题中的哪些物体,然后讨论小棒和圆在排列中的不同位置及数量关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简单数学模型。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目的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探索过程,而不是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因此,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从而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初步运用规律
1.谈话:间隔规律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吧!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广告牌?
(1)能发现电线杆和广告牌的排列规律吗?
(2)你能说出广告牌的个数吗?为什么?
2.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1)口答:为什么锯了4段?能不能用我们找到的规律思考呢?
学生汇报时同时出示***形:―×―×―×―
(2)锯了6段,需要几次?如果用个字母表示,锯了a段,需要几次?如果锯了a次呢?
【设计意***:从生活中去寻找原型,建构起对规律的现象支撑。同时,通过回忆、再现的活动,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能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把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练习“想想做做”第3、4题
(1)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多少棵桃树?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A、与上题比较;B、画***或摆学具C、语言表述……)。
(3)比较:两题都是栽树,都是每两棵柳树中间载一棵桃树。有什么区别呢?
【设计意***: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联系已经获得的规律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使学生在直接运用规律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你能很快地判断出和谁多。
(1)……
(2)……
5.运用今天找到的规律,做一个小小的设计。
为了庆祝“国庆节”,学校准备了一些花,有5盆、5盆海棠花、6盆一串红,请你选择两种花,怎样间隔排列呢?
(1)四人小组合作,用彩笔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
(2)展示:将自己的作品到视频展示台展示一下,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
【设计意***: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正确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所在】
四、综合评述
“找规律”的教学要求是“重找会用”,教学重点在“找”上,而不仅仅是规律的“应用”。所以,教者不能满足于通过分解规则,使学生掌握规律间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应用这条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规则,要先以生活实例为例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再通过动手操作,从具体到抽象建构规则,在理解规律原理的基础上,沟通数学规律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学规律之间的区别,最后是简单应用。总之,找规律的“找”突出的是探索过程,是在探索中理解数学规律,懂得数学规律的具体规定,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规定。
[参 考 文 献]
[1]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坚,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常规工作;思考反思;教育规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从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由这个观点,我联想起现实工作中,不能只低头做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要经常动脑筋思考,找出教育教学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还要积极行动,制定计划,持之以恒的执行,最终才会头脑清楚,有所收获。当然,也不能只是用规律来代替常规工作,到处宣传规律,却没有实践证明,这也是苍白无力的。
有这样一种教育现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事事提醒,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要老师来定,做什么题要老师来定,看什么书要老师来定,统称为保姆似的教育。在教学上,又被称为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在被动的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渐渐地在失去一种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一旦离开了老师,学生会很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不能主动寻找任务,完成任务,总是处于等待命令的状态 ,他们的潜意识里是“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这就是教育的弊端。很多学生因此升入中学、高中后,很不适应初中、高中的自主学习的方式,而被淘汰。有些教师做事无计划,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命令学生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有些教师情绪化严重,如果学生这阶段学习成绩好,就对学生褒奖有余,放心有余;如果成绩不好,就声嘶力竭的、咬牙切齿的、苦大仇深的、如秋风少落叶般恶语重伤,将学生描述得一无是处。学生在冰火两重天中煎熬度日,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老师不理解他,产生代沟,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有效地沟通 ,从此教师不再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权利。
针对这个现象,需要我们教师抬头看看方向,找出其中的规律,拿出方法,行动起来,有效解决。
我认为这些教师没有处理好规范训练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规范训练是基础,是前提,自主成长是终极目标 ,没有规范训练,自主成长的目标很难达成。在规范训练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自主成长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只有同时进行,才会两者兼顾。教师要制定详细的规范训练计划,事先让学生熟记计划的内容,这样会事半功倍,但有些教师没有这样的计划 ,只是想起什么,就随口要求什么,今天说了,明天就忘了,后天学生没有做到,又突然想起来,大发脾气,指责学生。这样的做法不可取。有了规范训练计划还要严格执行计划,而且要持之以恒的执行计划。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不是一触而就的,它需要长久的不间断的训练,才会收到预想的的效果。在进行规范训练的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只低头走路不抬头看方向,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学生寻找方法,克服它。如:自主发现自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哪些类型题是薄弱环节,通过主动寻找这些类型题,自觉强化训练,最终让薄弱变成优势。再如:自主发现自己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得不够,就要有意识的查资料,阅读、理解、思考,厚积而薄发。此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适当的认可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做下去,慢慢的,学生养成自觉的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的习惯,积极寻找办法,修正自己,寻找办法的过程是自主成长的能力形成的过程,找到的办法积少成多,更是自主成长的基础。此时教师的教育就会走向成功。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计划,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教师不必时时干涉,但要时时监督,定期检查,找出其执行计划过程中有问题的地方,加以指导,确保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
在工作中,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力,我们会经常参加各种专家讲座培训班。听得多了,我们也有了鉴别评价的能力。有些专家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而且一直在基层工作。他们很好地理解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所讲授的工作经验既有规律性可循又有常规工作中的可操作性。这样的讲座我们听了之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思考、取舍和发挥,会真正受益的。比如,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初,很幸运地拜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就是这本书让我领会了班级管理的民主与科学之精髓所在。于是,我结合所带班级的学生特点,制定了科学、民主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其中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班级评价制度是这些制度的核心。这个评价制度为学生指明了每天努力的方向,营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平复了学生青春期烦躁的心理。就是这样一本书,为我顺利完成班主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抬头思考鉴别,哪些专家和理论对我们有益,哪些专家和理论是无根无据,人云亦云,甚至投其所好,趋炎附势。
可见,教师、学生都要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加以灵活运用,会解决很多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盲动,规避风险,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任明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6期.
[2]高绪丽;让教学反思为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J];学周刊;2011年02期.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8
1.课始出示课题:运算律。
师:对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你们有哪些问题想提?
生:什么是运算律?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想一想:我们准备怎样去寻找运算中的规律?
生:从运算中找;从实际问题中列算式找……
2.出示情景***,引出两个算式:28+17=45(人),17+28=45(人)。结合情景***分析算理相同后建立等式:28+17=17+28。要求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3.反馈学生列出的一些等式。
师:你们怎么知道等号两边算式的和是相等的呢?
生1:算出来的。
生2:不用算,都是把两个相同的数加起来,只是顺序不同,结果是一样的……
师:看来这里是藏着一些规律的,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些等式,谁来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括: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用字母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符合这样规律的等式是写不完的,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所有符合这个规律的等式都概括地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反馈各种方法(***形、字母、文字……)
教师介绍通用的方法:a+b=b+a
揭示: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运算律的一种——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
这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评课时,老师们特别欣赏课始的三个问题,认为这是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尤其是在全课结束时,又回到这三个问题上,学生说:我们是从生活问题中列出算式,然后经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找到这些运算中的规律的。这反映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这种体验远胜过知识的获取。
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环节,老师们认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基于加法意义的理解,明白了“和为什么不变”的道理,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在“变”(加数的位置)与“不变”(两个加数;和)中去探索、发现规律。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概括规律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培养了符号感。
但也有一些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加法交换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以在这里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按照这些老师的思路,教学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在建立等式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写两个数,都符合这个规律呢?
(2)那么我们要多举一些例子,这其中既要有加数是不同位数的,如一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还要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其中一个加数为0的,两个加数相同的;
(3)因为我们是无法穷尽所有符合“加法交换律”的等式的,所以在收集了大量的正例之后,还要让学生尝试去寻找不符合此规律的等式。当学生找不到这样的反例之后,方能作出结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其实在我试教之初,就有老师提出了要凸显不完全归纳法的建议,我也同意这些老师的意见:平日里我们在探索一个规律时,仅凭七八个例子(现象)是不能够下定论的,这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最终我还是没有按照不完全归纳法的程序来教学,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情分析告诉我:学生从一年级上学期学习10以内加法时,就从“看一幅***写两道加法算式”中总结了经验:无论是“左边+右边”还是“右边+左边”,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结果是相等的。到了二年级学习加法验算时,我们又反复告诉学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如果和与刚才相等,就说明计算正确,反之则说明有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于“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并不是基于课堂上所举出的那几个例子得出的,而是建立在第一学段大量加法计算的基础之上的,是有着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的。
2.站在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如此明显的事实,还要他们提出猜想: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和都不变呢?似乎是有些难为孩子们了。事实上,我也看到,但凡按这类思路教学的
课堂上,学生根本提不出这样的问题,于是,老师只能说:我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另外,即使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之下,找完正例找反例,按照四年级学生的认数范围(万以内的整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学生列举的数是没有本质差异的,无非在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里转圈圈。这样的尝试归纳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提出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不完全归纳法”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笔者认为,不一定要在每一节探索规律的课中都照搬整套流程。如果是这一节课,学生完全可以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法(一步计算)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来理解“为什么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又何必走“形式主义”的路呢?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 规律 探索 探索规律 数学本质
《辞海》将“规律”解释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至于“探索”,则强调***思考和发现。探索规律不是数学学习中的“空中楼阁”,它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更能够体现数学思考,凸显过程与方法。
规律是隐藏在大量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找规律重在“找”,“找”的过程是找规律教学的着力点,也即浓墨重彩之处。
一、在操作中找方法,体验规律的形成
《***形覆盖规律》一课中,我让学生充分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寻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找出规律。
1.播放体育开奖录像,出示中奖号码。
师:要是号码全一样,就是特等奖。老师中了个小奖,是个五等奖。选对两个连续的数字,就可以中五等奖。我可能选中哪两个连续的数字?
生1:09。
生2:26。
……
师:中五等奖的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同学们可以想办法,试着找出答案。
2.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生1:用圈两个两个地圈,一共有6种情况。
生2:我是写下来的,86,60,09,92,26,69。
生3:我是用方框来框的,共有6种情况。
教师:请生3再演示框的方法,问:他是先框的哪两个数?接着再框哪两个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平移。
师:这样从左往右框有什么好处?
生:不乱。
师:平移5次,怎么是6种情况呢?
……
师:如果选对三个连续的数,就是四等奖,四等奖有几种情况呢?你能先猜一猜再进行操作验证吗?
这一阶段的“找”是引导学生找到用平移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求如何去解决问题。学生的方法多样化,且个性化。在反思操作过程时,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了用平移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把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使学生领悟数学的方法和策略。在研究四等奖时,学生利用前面操作的经验,大胆猜想,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再用平移的方法验证猜想,培养了学生合情猜想的能力。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在交流中感知有序思考及用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形成了丰富的感性思维。
二、在表象中找规律,探寻其中的奥秘
与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相比,探索规律的教学具有更大的思维强调,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思维驱动性。
案例:晒50块手帕要多少个夹子呢?
像这样用一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一共要多少个夹子?
在《找规律》一课中,贲友林老师就用画、让学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来探索和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学规律。他让学生用“、”等***形来画一画,经历观察、思维、想象等过程,感受一一对应。指导学生把三幅示意***合并成一幅***:“…”,学生很容易发现比多一个。随即,教师将全部去掉,只剩下,又追问:“现在就剩下了,你又想到了什么呢?”教师不断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利用有限去想象无限,与上面具体可感的直观形象进行比较,利用学生建立起来的表象再次感受一一对应。这不能不说是教师精心预设之处。
求夹50块手帕所要的夹子,首先要通过学生的理解,把这个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50块手帕,那么多,直接去操作太麻烦,所以要促使学生主动探寻其中的规律。先从数量少的开始,逐步发现规律: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呢?然后验证。最后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以操作的表象为支撑,学生需要将所获得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从理性上把握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知其所以然”。
三、在探究中找算理,引发探究心向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对于过程的参与性,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算理渗透有了更高的要求。以算理为出发点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心向。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10
我想,檀老师的这两次课以及体验式教学给我的启示有两点。
一、体验式学习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育者在活动开展前,要进行更加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实用知识与技能。
首先,应当说檀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其一是对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深入学习与深刻领会,其二是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回顾她的教学过程可以体现如下
1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而又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次体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组***片,一组是有规律的笑脸,另一组是还没有形成规律的水果***片,兴趣盎然的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难懂的“规律”一词很自然地就从学生嘴中溜出来了,这节课也就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如果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从名词的意义、特点一一讲来,学生可能一下子就难在这里了。
檀老师的第二个环节是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同学们欢庆国庆节的场面,让同学们从中发现规律。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的仿真环境、活泼动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功能,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可创造更丰富的体验。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规律的体验的确是很充分的。
檀老师设计的第三次体验是“利用学具动手创造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片和模型,让学生自由创造规律,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回想这些环节,学生表现是异常兴奋的,这些材料不是变化多端的***形,就是丰富的颜色,让他们爱不释手让他们兴趣盎然,这里老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效果很好。
2关注学生心理,调控课堂。
但同时我也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是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就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本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似乎显得很贫乏。导入中猜奖品说错了,没关系,如果老师在这是送去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充满爱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老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赞赏和鼓励,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就会显得更积极,发言就会更踊跃。这是教育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 它不是停留在课本中,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它不是死板的,它是千变万化的,规律就在实践中。
二、体验式学习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也必须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设计出依据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改变设计,或者增加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找规律》这节课中在这一点体现得很充分,如檀老师设计了“排队找规律,舞蹈中找规律,说说生活中的规律”等,学生可以亲身地体验,还可以联系实际,用不同的方法亲身去体验,经过这些过程的学习之后,相信学生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东西,会记得更加牢固。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主动性。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要努力激活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孩子们除了老师说的几种规律,又创造了新的规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这些规律中闪现着思维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找规律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