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10篇

山村教师篇1

本文所刊作品获得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日常生活类新闻组照金奖。

毛羽山小学,是坐落于甘肃省南部丛山中的一所小学校。由于学校太偏远,公办老师大都不愿意到这里来教书,所以毛羽山小学的三个老师中,有两个是民办教师。这些教师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却只有很微薄的报酬。他们除了要忍受着物质生活的艰辛外,还要忍受由于环境的闭塞而造成的文化生活的极度贫乏和精神上的巨大寂寞。

民办老师王实明

王实明是两位民办老师中的一个。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是甘肃省宕昌县邓家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但其实他并不是邓家山村人,只是由于邓家山村没有识字的人,公办老师又不愿意到这深山里来,所以邓家山村人就从外村请了王实民来当老师。王实民在宕昌县城里读过高中,也曾经当过一阵子老师,但当时老师每月十几块钱的工资维持不了家里生活,后来就不干了。邓家山办村学时。村里人找到了王实明,推辞不下,王实明只好来邓家山再次当起了民办教师。由于工资太少,于是村里就又筹了两亩地给王实明种,一亩地在南山的山脚下,另一亩在北山的山坡上。这样,王实明在教完书后。还要照顾那两亩地。王实明就这样在邓家山做了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

记得我第二次去看王实明时,他正在村校的小院里发愣。当时,已经放学了,院子里没有一个学生,非常冷清,他发现我来了,就更加愣愣地看着我。我们一直没有说什么话,后来王实明低着头说:要去乡里开会。我就说和他一起去乡里看看。他难为情地朝我苦笑一下,又没好拒绝。

其实,那次王实明去乡里并不是开会,而是去找乡领导。当时,甘肃正在“清退”民办教师,整个甘肃将有几千名民办教师被强行撤离他们工作了许多年的讲台。

意外的是,那次王实明并没有被清退掉,因为实在找不到可替代的人选。我第三次去看王实明的时候,他已经被安排到了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的毛羽山小学当老师。

民办老师杨学***

杨学***是另一位民办老师,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他是甘肃宕昌县临江乡张家庄小学民办教师。杨学***是个高中毕业生,他说当时县里还没有几个高中生,乡里找个会记帐的会计都找不到。杨学***高中毕业后就到了偏僻的山里当起了老师,这一当就是二十八年。

后来,杨学***和王实明到了同一所学校――毛羽山小学。在这所小学里,杨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兼体育、音乐课的老师,所以他会唱不少的歌,都是从广播里一点点学来的,再教给学生。杨老师的歌唱得不难听,有一个晚上,在他的宿舍里(所谓宿舍就是村小学边的一间墙上糊满了报纸的小屋,其实这里也是他的办公室,还是厨房),我们围坐在炉火前,他唱歌给我听,当时炉子上烧着水,小屋里有许多烟,他就这样一边咳嗽着一边唱歌,几乎唱完了他所会唱的所有歌。晚上,山里很寂静,所有的学生都走了,没有一点声音。小屋的门外,就是无边无际的漆黑的夜,没有体验过的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这种黑暗给你带来的压迫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也永远不知道杨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

有一次我临走时,杨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给我看一份他写的上访材料,上面详细讲述了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经历,还有证明人等。这几年杨老师常常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去乡里,甚至更远的县里,给有关部门送上自己的这份材料。他教这么多年的书却一直不能转正,对于杨老师来说,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确认,还有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转不了正,他就只能永远拿着每月几十元的工资。

在西部,我遇到过许多民办教师,他们大多和王实明、杨学***一样,朴实,有责任心。我也去过王实明的家。王实明家三个孩子,60多岁的父亲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家中的七亩地,由妻子郭社莲侍弄着,王实明每次回家总是拼命地多干活。他教书得来的那点钱养不了一家人。

山村教师篇2

大家好!说真的,站在这演讲台上,我有点紧张,有点激动,有点感慨。我没有漂亮迷人的外表,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往茫茫人海中一站,沧海一栗,太普通,太平凡了。是的,普通,平凡的我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山村小学教师。

我每天干着平平常常的事,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这些都是我每天工作的主题。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平淡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普通却真实的故事。虽说是小事,却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虽说是小事,却时时撼动着我的灵魂。

那时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照例去查看学生的日记,当我来到一个学习成绩不稳定,名字叫小陶的同学前,只见日记本上写着这么几句令人揪心的话:老师,我没有了妈妈,爸爸只顾着打牌,从来不管我们,我每天除了上学,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搞卫生,喂猪……天天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觉,我觉得命运真不公平,我不想读书了,干脆死了算了。看到这里,我的心战栗了,惊呆了。如花的年龄呀!这么小的孩子,却生出了这么厌世的念头。我在心底痛骂我自己,我怎么如此的不经意,又怎么如此的粗心呢?于是我马上在她的日记本上批了这么几句话:孩子,你很聪明,已经在考虑人生,老师真为你高兴。是的,你的处境确实不好,可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上不一样的。也许,你多灾多难的童年对你的将来是一笔财富呢!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你和“小金花”一样,有一颗刚强的心。将来的你一定回有出息的,相信自己,没错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她多了一声温暖的问候,多了一份母性的关爱。天冷了,摸摸她的头,问候一声,“小陶子,冷不冷啊,可要多穿点衣服呀!”当她早早地来到学校,我关切的问一声吃过早餐了吗?平时总是对她报以舒心的微笑;取得进步时,给予热烈的鼓掌。并且我还发动我们学校的老师给予帮助,送衣服,送鞋子,让她时时刻刻感觉到有那么多人在关心她,爱护她。渐渐地,她的不良情绪没有了,成绩也升上来了,恢复了孩子应该有的天真,活泼。有一天,我欣喜地在她的日记里看到:老师,谢谢你,谢谢你这些日子对我的关爱,我真想喊你一声妈妈,你就是我的亲妈妈。妈妈,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爱的回应,这是天籁之音啊!现在我每天看着她那天真灿烂的笑容,活泼的身影,听着她左一声右一声甜甜的“老师好”,我的心都醉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慰藉我的心灵呢!我能真实的感觉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做一名山村教师,真好。

在座的各位同仁,亲爱的老师们,对于我们来说,这平平常常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一颗幼小的心灵来说:这是关心,这是爱心,这是器重,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超越宇宙一切的,最崇高,最人性,最有爱的召唤力的感情。或许,我们不经意的几句话,成就的将是我们祖国的栋梁之材呢!

火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撞击。在我们与学生心灵撞击的过程中,绽放的又该是怎样一种美丽呢?那是世界上最迷人,最绚丽的花炮。教师是平凡的,然而,平凡成就伟大,我们的一头挑着学生的过去,另一头却挑着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

山村教师篇3

拖着行李,离开父母,远离家乡。带着一丝失意,带着一份感慨,带着些许无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不停地自我安慰中,度过了人生一段比较失意的日子。如果说初来时更多的是充满着无奈,那么现在我却是真真切切喜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更喜爱这份工作。这里空气清新,人们有着清幽而宁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民情让我已经习惯远离城镇喧闹的生活,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安宁和舒畅,而孩子们的心更是透亮透亮的。

每天早上未等阳光普照大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便已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开启了一天的学习。记得自己上第一节课时,面对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孩子,我茫然不知所措。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仅凭着脑海里以前上小学时候的那点残存记忆,就匆忙拿起教案上了讲台。殊不知自己的这一行动,对那群无辜的学生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每次上课,必定是教案不离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俨然成了透明的空气,他们的存在只为让我有了一些听众。每次提问总是试***努力把学生的答案拉回到教参上,而对于学生是否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则不管不顾。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过去。单元测试成绩不理想,学生自然就少不了被一顿臭骂,像做错了事,都低着头,看着他们那无辜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老师,我们尽力了。”而我总是寻找各种措词,以埋怨学生来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开脱,从未想过自己是花了多少年时间才换回今天的知识。

直到一件小事改变了我。一次在教《长度》一课时,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回家准备直尺等工具,第二天刚进教室就听见学生在向我喊着,“老师,我带尺子了”“我也带了”。听到稚嫩的童声,让我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多少年以前自己也该如此吧。

“老师,他没带。”“谁?谁?”我面目狰狞地走到那位学生面前,提高嗓门大声吼道:“昨天不是和你讲过了要带尺子,你怎么搞的?”心里想着真是不知好歹,今天非得给你点颜色看看,看你还敢不敢违抗师命。学生瑟瑟发抖地说:“我……我妈……不给我买。”

听了这话,我的怒火突然全消了。“我妈不给我买”,放在其他地方这话谁信呢?但这是在远离城市的大山上,孩子们还没学会说谎。“我妈不给我买”,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里面却透露出的是无奈,试问天底下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子女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宁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丝毫的委屈,但是就这么一把尺子,母亲却不给买,她真的是不给买吗?

我无力谴责这位母亲,因为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奈,她改变不了眼前的窘态,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是我的不负责,又将她的希望一点点地击碎。我是应该深深忏悔和自责的。我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但是我是可以改变眼前的这群学生的,他们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怀着这种愧疚,备课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查阅资料,不断总结,自己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每天都精疲力竭,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教导之下,在一步步地成长,便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得到极大的满足。

山村教师篇4

同学们:我是一个从大山沟里走出来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父母给了我山的骨架与肌肉,而教师却给了我成长的***汁和粮食。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穷的山沟沟,陡峭如削的山崖,崎岖险恶的山路,曾令许多教师望而生畏,闻风而逃,甚至有的教师发誓:“我宁愿不要工作,也不到那个穷山沟去!”贫苦的村民又多么希望山外的教师来这片贫困的土地上看看,来安慰山里孩子们那饥饿的心灵。原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老师——一个稚气未脱的师范毕业生。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马琅环。乡亲们则习惯地叫她马兰,说她像一束淡雅的马兰花,给穷乡僻壤带来了知识的温馨,带来了富饶的希望。琅环是天帝藏书的地方。是马老师给了我这张通往琅环的“通行证”,是马老师的悉心教育使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拼命地吸取,我的羽翼渐渐地丰满了,终于在乡亲们的期盼中,在马老师的殷切关怀下,我振翅飞出了山沟沟,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乡亲们都说,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可担心故乡没有蓊郁的梧桐树能把凤凰招回来。马老师没有说什么,却送给我一个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四句话。我看罢,泪眼蒙。我是山的女儿,当然会回到大山的怀抱。那里有我白发的乡亲,有渴求知识的孩子,有一位无私耕耘的山村女教师,还有我整个家乡贫穷的根呀!临行的那天,朴实的乡亲们用最热烈的方式为我送行。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了山村每个角落,大爷大奶们拄着拐杖来为我送行,含泪抚摸着我的头:“娃呀,到了山外好好学,莫学坏;学好本领来教峰伢子、伟伢子他们,嗯?”我泪流满面,哽咽着使劲点了点头,在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踏上了那条通往山外的路。山外的世界真精彩,可我却从不敢耽误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天天勤学苦练,因为我知道我肩负的是一个山村的希望。我永远不能忘记那个细雨霏霏的清明节,我百里迢迢地从学校赶到家中。临近毕业了,跟老师说好共同起草一份山村教育的论文。那天我多高兴呀,我又可以见到马老师了,又可以和她一起讨论问题了!原创:然而,当我踏进马老师的家门时,我惊呆了。眼前的情景令我心似刀绞般疼痛。马老师含笑的遗像正置于灵堂的中央。我发疯般地跪到灵堂前:“马老师,您这是怎么啦?我们不是说好共同起草那篇论文吗?不是说好了,等我回来咱们一块教山里的孩子吗?可您现在怎么不说话呀?”乡亲们拉着我,断断续续地给我讲述着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那天是星期三,是学校装上电灯的第二天。这两天孩子放学后总想在学校多呆会儿,只是为了多看几眼电灯泡发出的光。那天天黑了,马老师好不容易说服了学生们,让他们回家。可是,学生刚要动身,突然,倾盆大雨从天上浇下来。孩子们瘦弱的身躯在狂风中颤抖,孩子们惊慌极了。马老师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大雨一过,老师就送你们回家!”就在那一刻,雷声轰响,教室里的灯突然灭了。孩子们在黑暗中屏住呼吸,片刻一个女孩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我要回家。这儿太黑了,我害怕!”其实,马老师又何尝不害怕呢?她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山村女教师呀,而且还面对着这么多的孩子!可是,在孩子面前,她不能后退,她定了定神:“同学们,有老师在,你们别怕,老师这会儿就去给你们把电线修好!你们呆在教室,谁也不许出去。等老师回来,嗯?”说完,她拿着手电筒,毅然地爬上了校门口那根电线杆上。电,终于接上了。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可是,就在那一刹那,“啪”的一道闪电,马老师永远倒在那根电线杆下,再也没有回到那间教室,再也没有回到孩子身边……孩子们撕心裂肺般地喊着他们亲爱的马老师,山谷呜咽,却再也没有回音。我泪流满面,紧紧地捧着马老师的遗像。老师,我多想告诉您,当年您送给我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不就是为了等我怀藏经卷回来吗?而今,我即将归来,可您却再也听不见我含泪的呼喊。老师,您忘了我们之间还有那么多的约定没有实现吗?老师您说话呀!原创:当我从马老师的沉沉悲痛中醒过来时,我的思想在超越旧俗,我的感情在升华纯净,于是,在毕业之际,择途之时,我不再犹豫,不再徘徊,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的无能更令人心悸的呢?有什么比一个社会的落后更令人心痛的呢?有什么比一个国家的贫穷更令人悲哀的呢?没有,没有!挑起民族落后的担子,挑起国家贫困的担子,关键在于挑起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我有什么理由逃避贫困的山沟?没有,没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渴望强盛的民族在等待,贫穷的村民在等待,清幽的马兰在等待,渴求知识的孩子也在等待!有等待就会有希望,我必须在等待的希冀中,让每一个等待都变成可人的现实,我必须像马老师那样,扎根山村,无私奉献。于是庆幸我选择了教育事业,我骄傲我能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像马老师一样生于幽谷的马兰花,把沁人心脾的芳香撒满山区,撒满人间!

山村教师篇5

原来,由于乡村教育的落后,当地留守孩子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30余名村民只得联名请求袁焕芳办一所民办小学。从事了大半辈子教育工作的袁焕芳答应了。从这时起,她的身心便与那些山区儿童的命运系在一起

退休老师当上“孩子王”

1964年,时年20岁的袁焕芳开始在家乡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成为当地学生和家长们公认的出色教师。这一千,就是漫长的35年。这些年里,袁焕芳的丈夫蒋邦艮在外从事地质工作,常年不在家,她一边拉扯着四个儿女,一边在村小学任教。尽管工作环境很苦,收入也低,但袁焕芳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

正是出于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袁焕芳先后把自己的三个儿女蒋素勤、蒋斌、蒋小玲都培养成了山村教师,只有小儿子蒋小飞“逃过一劫”,成了一名公务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袁焕芳的教育之家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在青泊村小学任教的儿子蒋斌和妻子郑其兰,出于经济压力,准备双双辞职下海经商。临近退休的袁焕芳虽然不赞成,但也不好干涉儿子的决定,毕竟村里一些外出务工的人都建起了一座座小楼。她知道,儿子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1998年,蒋斌和妻子辞掉了教师工作。夫妻俩来到市区开了一家玻璃店,开始为生活打拼。

1999年8月,袁焕芳退休了,回到家里安享晚年。可是退休之后的袁焕芳却感觉有些不习惯。虽然有几个儿女孝敬,她却不知道一天的时间该怎样安排。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活,让她习惯了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的日子。而她最开心的就是每天见到学生们那一张张稚气又纯真的脸庞。

“妈妈,现在你和爸爸都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了。你们干脆来重庆和我们一起生活吧。”在重庆市区当公务员的小儿子蒋小飞得知母亲的心病后,便和新婚妻子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生活。袁焕芳夫妇考虑了两天后,同意了。

然而,就在袁焕芳和老伴收拾好衣物准备去小儿子家时,家里突然到来的几个村民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前来拜访袁焕芳的,是青泊村附近几个村的农民。他们说,这些年村里的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一些孩子也随父母去城里了,由于村里的孩子少了,几个村只有一个幼儿园。这些村民家离周边的幼儿园都有十多里山路,接送孩子极为不便。他们恳请袁焕芳办一所幼儿园,好方便村里的孩子。袁焕芳一听,当即就答应下来了。

随后,袁焕芳一边向镇里提出办学申请,一边租赁校舍。1999年秋天,袁焕芳经过简单的筹备,在一间租来的民房里办起了幼儿园,首次就招收了16名学生。

在良好的口碑流传之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孩子送到袁焕芳这里。袁焕芳光凭自己已经照顾不过来了,好在紧要关头,小女儿蒋小玲帮了不少忙,她还在母亲的幼儿园里“友情”执教。

随着幼儿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袁焕芳将这些孩子分成大班、小班和幼儿班。大班和小班的孩子很淘气,一些小男孩爱惹事、闯祸,可这些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袁焕芳只得拿出自己做教师的那份耐心。而幼儿班的孩子更令袁焕芳伤脑筋,为了照顾好这些两三岁的幼儿,她还专门请来一名从事幼教的老师。

幼儿园的一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学费一年到头也交不上来,这让袁焕芳压力很大。由于经费紧张,两年下来,蒋小玲没接过一次母亲给的工资。她甚至还劝母亲辞掉另外一名老师,这样可以省一些经费,可袁焕芳拒绝了女儿的好意。

2001年9月,就在首次招收的16名孩子转年就将入读小学之际,袁焕芳突然收到邻村村民送来的一封联名信。信中称他们是西湖镇墨斗沱村村民,因村里没有小学,无论去西湖镇中心小学还是青泊村小学,孩子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烂泥路,上学十分不便,他们恳求袁焕芳能在当地办一所小学,以方便孩子们入学。落款是30多个村民的联合签名。这时,袁焕芳为难了。

早在几个月前,袁焕芳就已经答应了小儿子蒋小飞,等教完这批孩子就真正退休,前去给他们带孩子。为此,儿子和儿媳甚至还商量好在2002年要孩子。可现在袁焕芳面前一边是村民们的殷切期盼,一边是她对儿子儿媳的承诺,一时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榨干”亲人筹借办学款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袁焕芳最终没能撇下孩子们。她只好亲自赶到儿子家,以求谅解。

“老妈也许不能给你们带孩子了,最近收到了一封村民的联名信,想让我办一所小学”袁焕芳此话一出,儿媳立即表示强烈反对。老人家是不是年纪大糊涂了呢,放着自己家里的事不管,却偏要管别人的事。

“你不带孙子也就算了,但要办一所小学岂是办幼儿园那么简单?办学校累着自已不说,相关手续审批下来也很麻烦,还需要有大笔资金投入。而在村里建小学,根本赚不着钱,不亏血本就万幸了。”蒋小飞知道母亲的想法后,也表示不理解,只好耐心地劝说母亲,希望她打消办小学的念头。

可袁焕芳却告诉儿子,那些孩子因为离周边小学太远,有可能因此而失学。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她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就算有一丝机会也要争取为孩子们办学校。袁焕芳还劝儿子不要那么自私,要多想想那些渴望读书的山区孩子。

蒋小飞哭笑不得,自己劝母亲未果,反而被母亲给上了一堂教育课。知道母亲的心意已决,蒋小飞也只能表示理解。其他几个子女,更是拿母亲没有任何办法。

从2001年10月开始,袁焕芳便穿梭在镇里各个部门,提交自己的办学申请,一步步完成办学手续。同时,她还要奔波于村里,寻找适合的办校场地。

2002年3月,相关办学手续都顺利审批下来了。而此时,已经有24名孩子前来报名读书。为了尽快将学校开办起来,她将村子里几间简陋的民房租赁下来作为校舍。而24名学生的老师,则是袁焕芳自己担任。

许多村民听说袁焕芳在村里办了一所小学,当即就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读书。这年暑假后,一些原本在镇上读小学的学生也转到了袁焕芳条件简陋的小学读书。

而袁焕芳很快就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到她这里上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这让袁焕芳更牵挂这些孩子。她想,没人督促自己,也要把学校办好,一定要将孩子们培养成才,不能误人子弟啊。

袁焕芳几经考虑,索性将留守学生全天留在学校,以免他们一放学回家就要下地干活,连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时间不长,来袁焕芳这里就读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了100人。租用的几间校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在眉睫的便是建一所像样的学校。

“建学校?谈何容易,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啊!”2003年末,袁焕芳将建学校的想法,先后告诉了几名子女。四个儿女无一例外都不赞同,连平时对她言听计从的老伴也表示反对。毕竟,这笔开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

起的。

可袁焕芳并不甘心,她找人对建小学的费用进行初步估算,得出的结果是按保守估计也要60万元。60万对于袁焕芳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自己和老伴都不是什么有钱人,而子女们也都从事着普通的工作,没有谁发了大财,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最后,袁焕芳说服了老伴儿,拿出两人的6万元养老钱作为建学校的资金。为了筹钱,她甚至连自己唯一的住房也变卖了。可是,这些钱用来建学校还有很大的缺口。

2004年春节刚过,袁焕芳就打起了几个儿女的主意。这时大女儿蒋素勤刚从青泊村小学辞职,准备到市里开一家面包店。袁焕芳想到大女儿要创业肯定有一笔积蓄,于是就提出向她借10万元钱。蒋素勤听了没答应,她也是好不容易才攒到10万元本钱做生意,如果是家里有急事用钱,让她拿出这10万元钱也说得过去,可是母亲退休在家好好的,非要拿钱去办什么学校,那她的面包店怎么办呢?

被大女儿拒绝后,袁焕芳悻悻地回家了。可是没过两天,她再次跑到大女儿家里,还是和她商量借钱办学校的事。蒋素勤原以为母亲只是心头一热,过几天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当她看到母亲又来央求自己借钱,不禁心软了下来,只得将自己用来做生意的10万元钱借给了母亲。

2004年4月初,有了前期工程款后,修建小学的工程正式开工。袁焕芳选择了位于公路边一处依山傍水的平地作为校址。听说袁焕芳是为村民们建学校,许多附近的村民都来帮忙,扛砖搬瓦。

与此同时,袁焕芳又开始四处筹借后期工程款。她找到了儿子蒋斌。蒋斌和妻子郑其兰都曾经在青泊小学任教,后来夫妻俩下海开了一家玻璃店,也没有挣到多少钱。在母亲的一番软磨硬泡下,蒋斌和妻子只得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借给了母亲。

随后,袁焕芳又转战小女儿蒋小玲和小儿子蒋小飞家,几经周折终于也借到了钱。再加上向银行贷款,袁焕芳最终凑到了近60万元资金。

2004年8月31日,一座两层楼的学校终于竣工了。袁焕芳给学校取名叫兴旺小学。

2004年9月1日,兴旺小学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当时学校开设了一个幼儿班和一到三年级共4个班,共有100多名学生。袁焕芳除了自己当老师之外,还聘了三名教师。可300多元一个月的工资,很快就让其中两名老师先后选择了离开。老师一走,袁焕芳急坏了,好不容易将身边的所有亲人“榨干”,才筹得这60万块钱建学校,此时她已经美钱再请老师了。

全家总动员当教师

就在袁焕芳一筹莫展时,她想到女儿蒋素琴和儿子蒋斌、儿媳郑其兰等都曾当过老师,只要他们出马,学校就不愁没老师了。于是,她又打起了儿女们的王意。

2005年暑假,袁焕芳首先找到了在市里开面包店的蒋素琴,让她回兴旺小学重拾教鞭教书。蒋素琴当时非常不快,自己已经给了母亲10万块钱,发想到母亲这么快又来闹腾自己了。当初蒋素琴借给母亲钱后,想尽办法才筹到钱升面包店,她实在不想回到落后的小山村里再过清贫的教师生活了。

见女儿不同意,袁焕芳急得直掉泪“现在马上又要开学了,学校里有四个班的学生,却只有三名老师,要不是实在没力岵,我也不会来求你啊!”最终,蒋素琴被母亲打动了,她忍痛转让了面包店,回到村子里给母亲“打工”。

2005年8月底,袁焕芳赶在开学之前解决了师资问题,这让她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然而,开学不久,又一名老师另谋高就了。袁焕芳不得不再次找到蒋斌,希望他和妻子能到兴旺小学来教学生。开始蒋斌自然不同意,直到后来看母亲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孝顺的儿子、儿媳妇只得同意母亲的要求。他们转让了生意正红火的玻璃店,到兴旺小学当教师,以回馈母亲的养育之恩。

就这样,当年12月,蒋斌和妻子重拾教鞭上岗教书。他们和蒋素琴都明白,此时母亲还欠下不少债务,因此王动要求不要工资,这让袁焕芳很是欣慰。袁焕芳的老伴儿也没闲着,他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的后勤工作。有了家人的支持,袁焕芳更坚定了办好学校的信心。

学校里大多学生是留守儿童,随爷爷奶奶生活,而有些老人年岁已高,没有多少精力看管孩子。袁焕芳看到这一状况,接受了一些家长的意见,让这些孩子“全托”在兴旺小学。而这些学生的食宿问题,都由袁焕芳承担了起来。

到2006年,兴旺小学已有30多名住校留守儿童了。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吃得好,吃得饱,袁焕芳便在学校的山后种起了蔬菜,还圈养了各种家畜,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2007年,兴旺小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袁焕芳的心血没有白费,有好几名毕业生的成绩排在了全镇前几名,一些领导因此对她这个大山里的“土校长”刮目相看。

渐渐地,袁焕芳摸索出了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门道。考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照顾,经常会想家和思念亲人,如果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轻则影响孩子的成绩,重则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袁焕芳千方百计联系到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到对方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接着,又在学校装上了公用电话,让留守孩子每个星期可以给父母打一次免费电话。袁焕芳希望孩子们能和家长多联系,这样家长才能放心,孩子有了父母的关心,也会更加努力学习。

由于平时太操劳,袁焕芳在一次上课时,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晕倒在讲台上。正在外面一间教室上课的大女儿知道后,赶紧跑过来,将母亲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袁焕芳身体多项指标都有问题,医生建议她回家好好休养,不要太过劳累。

几个子女劝袁焕芳退下岗来,好好养身体,把学校里的事情交给他们处理。袁焕芳不放心那些留守学生们,还没休息几天,就又回到学校。

不少学生在袁焕芳的关心和教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是袁焕芳最为自豪和欣慰的事。

綦远利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外地打工,把他留给身体孱弱的奶奶照顾。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他,在进入兴旺小学之前,一直是个顽劣孩子。上学后,綦远利一直成绩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袁焕芳知道这些情况后,一对一地为他进行课业的补习辅导。在袁焕芳的教导下,綦远利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08年还获得了“奥运征文”重庆市二等奖。

而一直为山村孩子无私奉献的袁焕芳,也先后被评为江津区“关爱留守儿童十佳爱心妈妈”、“重庆市优秀家长”。

2011年1月10日,袁焕芳应邀赴北京,参加由国家***、中农办、农业部、***农民工办联合举办的“倾注三农情系农民工”专题综艺晚会暨首届农民工春节晚会,受到***领导同志接见。

2011年8月,袁焕芳被评为重庆市第三届道德模范。

山村教师篇6

三十五年前,当地***府为__村__村小组灌溉农田建造了一座水坝, 高3米, 长30多米, 整个水坝用石块一层层垒成,旁边还修了条数米宽的泄水渠,上面架了座狭小的水泥桥,水急石滑。这座水坝是__村小组和附近两个村小组小孩上学的必经之路,平时大人在水坝上行走需格外小心,更何况是活蹦乱跳的孩子,因而走水坝也就成了家长对上学孩子的担忧。了解这一情况后,家住__村小组当时还是民办教师的__教师主动承担起护送孩子过水坝的重任。他把三个村庄的孩子分成三个小组,上学时,提早到水坝边一组一组地领着、牵着孩子上学,放学后又一组一组地领着、牵着孩子过水坝回家,遇上汛期时常还要把年纪小的孩子一个个背过去。为了孩子上学安全,这样一牵一背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来,__教师亲手护送的孩子有近千名,许多家庭父子两代都是在他的护送下成长的。同村的__至今仍记得,二十三年前,他在__小学读书时,水坝顶上铺着鹅卵石,泄水渠上搭的还是三根木料拼成的便桥,自己胆小,每次过水坝都胆颤心惊,是__老师或背或牵地护送了他整整五年;2008年,__儿子__到了上学年龄,__老师又是亲情护送,一次风大雨急,小传富过水坝时,雨伞被风吹翻了,脚一滑,就要掉下水坝,是__老师一把拽住,才幸免于难;14年前,村里小女孩吴佳萍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有上学,一打听,原来是她父母怕__上学过水坝出危险,不让她上学。__老师赶紧上门家访,许诺护送__上学,__的父母这才放下心来;9年前,邻村孩子__的父母要去外地打工,__上学却成了难题,带到打工的城市上学怕照顾不过来,留在家里上学又怕不安全,__老师主动找到__的父母,让他们放心,不仅坚持护送__上学,还时常把__接到自己家中住,辅导他学习,给他亲情关怀……__教师多年护送孩子上学,家长们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提出要给他一些报酬,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了。

几十年来,__教师没请过一次假,镇里几次要调他到条件更好的镇中心小学任教,都被他回绝了。有一次,他的女儿得了急性肺炎,需去县医院诊治,学校也准了假,可他就是放心不下孩子们过水坝,硬是让妻子带着女儿去县医院住院***,自己坚持到校上课。

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2011年下半年,__村小组到__小学兴建了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孩子们改走水泥路上学,这座水坝就此成为了尘封的历史,但是,__老师仍然坚持领着孩子们过马路,放学后每当到了分岔路口,他都是目送孩子们回家才放心。

山村教师篇7

故园之恋,大山深处的拐杖声响彻人心

深秋傍晚,太阳西斜。在太行山脚下一个小山村,一个女人跛着脚将一块块石头,搬起来放在筐里。一趟又一趟,已经不知是第几筐了。伴随着女人疲惫的喘息,汗水从发梢流下。身旁正忙活着的男人心疼地问:撑得住吗?不行就歇一会吧!

没有回答,只有沉重缓慢的脚步声……忽然,男人耳边传来一声痛苦的闷哼。他扭头一看。惊呆了:妻子晕倒了!

男人急忙跑过去,将她背到一块平地放下。等女人醒了,男人要扶她回家。她甩开男人的手说:“没事儿,房子盖不起来,孩子们没有地方上学,我怎能回家休息?”说着就要继续干活。男人知道妻子一向倔强,劝她回家等于徒劳,就对妻子说:“你先稍歇一会儿吧,我多搬几块就有了!”男人继续忙活着,一转身看见瘦弱的妻子已经靠着树睡着了。

女人疲惫的身影连同1993年那个秋天,深深地定格在了男人的脑海。男人叫王河生,他的女人叫王升英,那年37岁,是个月薪40元的民办教师。

1956年8月,王升英出生于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桃园自然村。那里村与村隔山而望,交通很不方便,村民生活极度贫困。

4岁那年,王升英患上小儿***症,腿脚落下残疾。可她不屈从于命运,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1974年,高中毕业的王升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在东平自然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上第一堂课,王升英就发现学生男多女少,在得知山民重男轻女,不愿送女孩读书的情况后,王升英开始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动员。卸甲平村的人家都依山而居,三五户蜗居在一个山坳里,这三五户与那三五户可以隔山大喊,走一遍却要耗上半天时间。

白天要上课,王升英只能在晚上去劝学。山路在深山老林里蜿蜒,几里地没有人烟,野兽出没,夜风如鬼哭狼叫,王升英一步一跛,胆战心惊……

父亲看她晚上在山里来来去去,实在放心不下,要与她做伴,却被王升英拒绝了:“你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我一人去就行了。”深夜,为给正在路上的王升英壮胆,父亲干脆出门接应,“唉嗨,唉嗨――”地对着大山大声地吆喝。

日子长了,每到晚上,人们听到野外传来有节奏的“哒哒”拐杖击地声,都知道那是王升英劝学回来了!山民们就不约而同地大声朝山“哦呵、哦呵”地喊,给王升英壮胆。拐杖声和“哦呵”声在山谷间交相回应,浑然成了别样的天籁!

历经30多个晚上的艰辛劝学,王升英共劝回失学女孩21人。

熟悉卸甲平每条山路的王升英。发现孩子的心路比山路复杂隐蔽得多。很多孩子因为承受过多的磨难。形成了各种古怪秉性。需要更细致地关怀和引导。几乎每隔两天,王升英就要去家访。

因为害怕饿狼闪着荧荧绿光的眼睛,因为山路崎岖和悬崖陡峭,一趟家访下来,她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一次,实在累得不行了,王升英就靠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突然,她感觉石头在移动。还来不及想什么,巨石带着她往山下滑去,情急之中她猛一翻身滚到了陡坡外面,伸手抓住一棵小树。几乎就在同时,巨石滚跳着砸在山下的路基上,又反弹起来落入江中……王升英一阵后怕。按着胸口半天不敢挪动一下。

1978年寒假的一天,强劲的北风裹着雪花从四面八方扑来,将太行山的崇山峻岭覆盖成白茫茫一片。王升英站在自家的门前,眯缝着眼睛往上望。高山巨人般直立着,刀削斧劈的悬崖夹着的独径已经被雪盖得看不到路。去不去补课?她在犹豫。

可是一想到孩子一天只吃两顿。顿顿酱菜拌白饭,还打趣说:“饿着读书很习惯。”想到浩月打算偷偷卖血换取学费,被父亲发现制止,整天愁眉不展;想到小平成绩优秀,可回到家里还得打理猪圈给菜园上肥;还有春民,家徒四壁,却贴着半墙红艳艳的奖状

孩子们苦着呢!她一把抹掉脸上的雪屑,出发了……

在雪地上每一步踩下去,都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腿和脚从一尺深的雪中。身后留下的一排歪歪扭扭的脚窝。很快被风和雪花吹得只剩下一点点痕迹。

走了一个小时,王升英也没有到达目的地,仰头发现落白的枝丫间有只空鸟巢。嘿嘿,跟小石头塞到她讲台里的一个模样!孩子们总送她好东西――大把的野花,别致的鸟巢,新鲜的鸡蛋,刚摘下来的红枣……

想到可爱的学生,王升英浑身就有劲儿了,抓把雪润润嘴唇,一鼓作气又爬了两个小时。跌了无数跟头,终于来到了学生家里,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直掉眼泪。

多少秋去春回,无数寒暑易节,她的拐杖像一只浆在山岭上划来划去,她的学生则一批又一批乘着她的希望之船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

爱比大山重,柔弱的臂膀扛起大山的脊梁

1986年,王升英被调回家乡桃园自然村小学任教。

那是怎样的一个学校啊!墙皮脱落,一片斑驳,缺了角的黑板下没有讲台,课桌破旧不堪。有的椅子就是砖垛;一个小房间是办公室兼宿舍,雨从年久失修的屋顶点落,一盏白炽灯被吹得晃来晃去。

王升英二话没说,拉来自家的瓦把屋顶上的碎瓦片换掉,给孩子们遮风避雨。

1988年,丈夫揽下了东北的一个建筑工程,兴高采烈地赶回家劝她一起去东北。“你去帮我管账,工程一结束,咱就能在城里买房子。孩子们也能在城里上学了。”

听说老师可能要去外地了,孩子挤满了王升英的堂屋,席地而坐。坐不下的,就守在门外。

“要不是您,我肯定不会上高中了。”那孩子曾打算出去打工。“每次发病都是您照顾我,不嫌我脏,今后再犯病谁理呢?”患有癫痫的学生抽着鼻子。“您说过好多城里人,都是山里孩子考出去的。可是,您却不想教我们了。”最腼腆的学生也开了口……

王升英听不下去了,她搂着孩子说:“谁说老师要走了,老师不走!”

看到这情景,王河生被感动了,他放弃了东北的工程,当起了学校的义务勤杂工。为此,王升英在家里对丈夫提出了“表彰”,并“任命”他为学校的“后勤部长”。

1993年6月,连降20多天暴雨,破烂不堪的学校被雨水连冲带泡,彻底地垮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被蚊虫占领了的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废墟。

村里建不起学校,可孩子们的学习耽误不得啊!村头有一间闲置的仓库,王升英将它打扫干净后作为教室。没有课桌,她搬来石头垒起来,再搭上木板。就这样,于升英在潮湿阴暗拥挤的仓库里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可是不久后的又一场大雨,将仓库吹打得摇摇欲坠。担心孩

子们的安危,王升英不得不带领学生到野外四处上课。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孩子,河边、山腰、树下、屋旁,贫穷的乡村和孩子们的读书声,谱成了文明与忧伤的交响。

眼瞅着秋去冬来,还在外面上课,孩子们怎能受得了?如果不解决教室问题,孩子们将全部失学。王升英心急如焚。思来想去,她想到了自己的家,她要把50多个孩子领到家中上课。

王升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看着妻子消瘦的脸。王河生心疼地说:“为什么别人都不管的事你要揽来管?”王升英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孩子们怎么办?我能帮,为什么不帮?”说着,泪水决堤而下……丈夫无语。

家里的两间房子很快被丈夫清理干净,成了正式的教室。丈夫找来一块三合板。她用毛笔蘸着红漆在上面工整地写上“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桃园小学”。并将它挂到门口的大树上。丈夫又从自家地里砍了棵树做了一根旗杆,立在自家院子里。

每天凌晨两三点,孩子们打着火把往学校赶。在高高的山坡上,王升英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凌晨,群山如黛,零零落落的火把从四面八方向自己家里汇拢,渐渐明亮地簇拥在她的四周。泪眼模糊中,她看到成群的火把如同橘红色的星星……

清晨,在王升英的家里,总会看到一面鲜艳的国旗在50多名孩子的注目中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国歌冉冉升起……

学生越来越多,房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呢?王升英决定把自家的房子加盖成二层小楼。扩大校舍!从哪儿弄钱呢?王升英的月工资是40元钱,丈夫患阑尾炎做手术,还借人家几百块钱呢。

狠狠心,她用架子车把家里的粮食拉到集上卖了。可卖来的2000多块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省钱,天没亮,王升英就和丈夫去娘娘庙挖沙石。为节省

为了还债,一家人整天拾柴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可对学生,王升英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亲。她不但管那些穷孩子的书本费,雨季到来。上学不便,她还“包吃包住”。王升英的家里发面的盆渐渐升级成最大个的瓷盆。她每天要揉20多斤面粉。蒸一锅锅热腾腾的馒头。“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家中的口粮还是借来的,到不了过年就会被学生吃个底朝天!”慢慢地。丈夫受不了了:“这日子没法过了。这山里的教育,就靠你一人能扛得起来吗?”丈夫甚至提出离婚。

王升英哭着说:“离婚也要教,如果不搞教育,孩子们就没有希望。你看,这么多孩子,多可怜呀!我这一生就只有一个心愿,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接着,王升英转身走上讲台,望着她那扛起学生希望的脊梁和头上渐渐增多的白发,王河生心底的疼痛与无奈化成了泪水,渐渐模糊了双眼……第二天,丈夫就到亲戚家借了粮食。

2003年,因为缺教师,镇里决定把王升英的“家庭学校”和卸甲平学校合并。王升英这个家庭学校一办就是10年,10年间,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奠基中国”的母亲啊,你是女儿一生的骄傲

每到父亲的忌日,王升英就会到父亲的坟头前,一边烧纸一边哭诉道:“女儿不孝。没能在您床前尽孝!”1980年,父亲大病住院,母亲又身患肾病,无力照顾父亲,弟弟、妹妹当时都还年幼,照顾父亲理当是她这个当大姐的责任。但是几十个学生就她一个教师,她离不开。权衡再三,王升英只好让大妹妹替她去照顾父亲。

1990年,父亲老病重犯。病卧在床。王升英当时正担任着四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也没能亲自给他喂一口水、一口汤,父亲的永别给她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和愧疚。

1990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丈夫有事出去了,王升英补课回来,路上重重摔了一跤,当她艰难地爬起来。强忍疼痛赶回家时,却看到了更令她心痛的一幕:五岁的女儿把两岁的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根瑟瑟发抖。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挂着泪珠。王升英的泪水夺眶而出,抱着孩子哭成一团。

1996年的一天,镇里通知王升英到安阳参加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考试。她一算,连去带回要三天时间。不能让学生们“放羊”,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她说,什么“公办”不“公办”的。我在心中早就给自己转正了,我是公家的人。只要心里有“公”,心态也就平衡了。

2003年,王升英的女儿王慧娴考上大学后,给她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那时候,妈妈您每天都忙到很晚。我和弟弟几乎都要天天饿着肚子等你。冬天,您忙着给学生做棉衣,我们的棉衣您却顾不上。又饥又饿的时候。我们认为您不是一个好妈妈……现在我才明白。您并不是不爱我们,您是把对家庭,对儿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为了所有的学生,妈妈您只能以牺牲对家庭的责任为代价。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您是女儿一生的骄傲……”

一名学生家长逗孩子说,有一天爸妈离婚的话你跟谁,孩子回答,谁都不跟,跟王老师。就那么一句普通的话,家长告诉王升英时,她的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了。

王升英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孩子。她用心血和汗水为太行山的孩子们托起金色的希望:她先后将1000多名孩子一批接一批地送出了大山,有的考上中专,有的考上职业技术学校,还有15个孩子考上了大学。2006年9月10日,王升英作为***从全国1100万名教师中挑选出的9名教育精英代表,走进了由国家***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2006――奠基中国”教师节大型专题晚会现场。

发言时,王升英说:“我没有能力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直以来,我都习惯执著地去做我有能力做的小事,和孩子们简单生活。”

王升英从北京回到学校,学生们自发地在操场上给她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孩子们唱起那首《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山村教师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山区农村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受到重视,致使农村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而目前的教育情况已无法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改善,任其发展,那么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1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环境差、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也不好,这样就导致没有相应的人才投身到农村的支教中去,从而致使农村义务阶段教育阶段出现教师学历低、素质低等的问题。农村教师的待遇过低、和城里的教师相比差距巨大。农村教育条件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1]。此外农村学校教师和城市学校的教师相比,在教学任务、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距离,这就决定了优秀的人才都不愿到农村去从教、农村里的教师想离开农村的问题出现。

1.2 对教师人力资源缺少规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人事管理的方面上还是没有得到发展,没有设立人事处或者相关的人事部门。而且在对教师的需求和如何解决好这些需求的问题上有80%的学校都没有进行事前的分析处理,不明确供求之间的关系,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计划,这就导致了学校在招聘教师、教师培训、教师晋升和调动等方面问题就比较突出[2]。

1.3 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

在西部山区农村中小学中,很早就有提出教师聘任制,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时候,有很多教师没有切实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摆正自己和学校以及学生的位置,为了农活而耽误了学校的工作;再者就是“铁饭碗”的封建思想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导致很多学校不想也不会改革[3];最后,对于教师的招聘这个问题上,这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但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教师的工资不高,这更是增加了招聘的难度。

1.4 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非常少,主要是靠上级部门拨款。本来财***拨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很少,而且这些经费还包括学校的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还得用于校舍、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4]。造成一部分领导不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缺乏相应的监督,培训后对其培训效果缺乏及时的追踪和评价[5]。

1.5 教师考核缺乏科学性

根据走访发现,大多乡镇是利用教学成绩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对教师进行考核,很少能利用师德水平或者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表示现在主要利用教学成绩来做为教师考核标准的学校随处可见,这不利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6]。另外,大多数学校的考核方法也不科学,没有把家长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考核的范围,学生意见的评价所占比例偏小,这就导致了考核结果的不够客观、有效。

1.6 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缺乏热情

在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激励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激励、指导以及帮助,只有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使激励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才能保证激励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它本应具有的作用[7]。而在实际中,激励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教学的成绩和教师的工作量,而非是根据学校的整体绩效,这就导致教师的发展缺乏了现实性,无法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无法让教师的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山区农村,教师的物质激励缺乏,奖励太少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1.7 教师自身“造血”功能没有得到挖掘

据作者调查所有教师中,能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师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回到家中就开始忙着农活,学习的欲望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教师自身“造血”功能的欠缺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信息匮乏、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主要原因。

2 加强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2.1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长期以来,经费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在教育经费的供应和需求问题尤其突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增加经费的投入,不应该存在城乡不同的问题,对于困难的地区要多加帮助;其次就是要改善投入的结构,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应该多注重农村地区,大力扶持农民。把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作为投入的重点,从而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需求。

2.2 改变山区农村教师聘任制度,引进优秀人才

健全教师聘任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对山区农村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合理设计招聘步骤,对于教师招聘来讲还应该严格遵守考试程序和审查程序,严格对待每一个招聘环节及步骤。针对教师考核,做到步骤清晰、程序科学、环节合理同时还要确保各个步骤能够顺利进行。在招聘的过程中,负有义务教育义务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完成教师的审查工作,避免出现相关人员走后门,权力招聘,情感招聘和互惠招聘现象。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签订制度,保证合作双方的权利不受损失。

2.3 完善山区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

对培训机构进行健全,加强落实培训责任。开拓培训思路,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规范培训管理,重点督查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确保对培训金额足够落实。管理部门对于不明确、不清晰、不明显的培训活动严格禁止,防止培训工作的低效率。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对举办校长岗位能力大赛、教师素养大赛等各类形式丰富的比赛活动要进行大力提倡。鼓励各个学校开展自主培训、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建议***门可以配发教师阅读书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训、网上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身能力,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地方学校也可以搭建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自我能力。

2.4 构建山区农村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教师评价的理念,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将包括***府、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在内的评价者作为教师评价的主导力量,对教师个体特征和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师(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41页)评价方式,帮助教师在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体现学校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其次,突出教师评价的个性特点。

正确处理业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所提供的全面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要求评价者对教师的发展和内在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这一过程对于教师的业绩评价并不排斥。而科学、合理的教师业绩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科学依据,两者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在发展性评价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业绩评价,如果不单纯以奖惩为目的,并非会遭到教师的反感,反而会得到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2.5 完善山区农村师资管理激励机制

山区农村教师物质和精神方面双重匮乏,既要物质方面的激励又要精神方面的激励,物质是生存之需,发展之需。进行必要的精神激励是十分必要的,农村条件艰苦、物质匮乏、各方面娱乐设施都严重缺乏,教师更多的是来自精神层面的需求。学校可以在晋升、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让教师明确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教师的自我实现感、成就感,为教师创造优良的人际环境、和谐的学术环境和环节教师,最终达到减缓教师工作压力的效果。

优化激励过程,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学校为了实现最有效的激励,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尽量为每个教师制定不同的激励制度。全面地评价教师,建立智力激励体系,教师工作主要以脑力劳动形式体现。所以,设置激励措施时,必须从教师的智力活动出发,正确、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创造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世***.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8.

[2]李长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J].国家教育行***学院学报,2007(2):77.

[3]陈敏娜.教师招聘程序的数学建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51.

[4]匡永忠.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本分担问题的分析与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8.

[5]魏真.基于教师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6(7):17.

[6]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

山村教师篇9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及时。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短短十几天的学习,我的思想上受到了震撼,我不断的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寻找自己的差距。

综观目前我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面对新课程改革有一种体会,当老师太累、太痛苦。他说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将怎样当“好”老师是最主要的。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学习这种唯一的途径来彻底改变&方^案范%文.-&自己陈旧的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平时注意学习的方式,通过摘录、剪报、写简单的小结等形式扩大知识量。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初中教育也只有一次。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山村教师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教师资源

1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1.1学校规模小且分散:由于我县的地理形状是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以及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比较分散,我县大部分学校都在边远山区,山区农村小学中主要有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教学点存在学校规模小,而且比较学校分散一般有一至三年级,各学校教室比较少,有的只有一至两间教室,各年级学生人数偏少,一般15人以下,教师分配比较少,好多学校让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进行复试教学,给教师上课带来困难,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落后,当地***府与***门对农村小学教育关心不够和投入的资金很少,农村小学教学设备非常短缺,好多教学点没有音美题材,教学点面积比较小,让学生无法开展体育锻炼,这就边远山区小学教育音体美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农村教学点学校布局混乱,需要进行对农村小学规模和布局做调整。随着边远山区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有所提高,在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各地区实施了完全免费的教育***策。家长的觉悟有所提高,宁愿自己再苦,也要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山区农村小学的小学生数目逐渐减少,学校不得不缩班级。也一些山区农村小学进行就近的学校进行合并。即使学校进行合并,但学校面积没有扩大,教室没有增加,那么对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教师不得不采取包班制教学,教学质量依次有所下降。成了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理由。1.2粗放的教学管理模式:边远山区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学校条件差,教学设备短缺,学校的内部管理跟不上现代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大部分学校仍采用了粗放式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原来的起跑线上。没有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对小学长远发展的方向思路考虑,严重制约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发展。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是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程度;社会各阶层人士是否关注程度;学生家长对是否学校支持教育的观念;以及学管理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校长学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四个原因直接成为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对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增加投入,但是,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跟城镇小学对比,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设施跟不上城镇中心小学的设施。长期的发展,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和城镇中心小学的差距越来越大。1.3师资力量薄弱: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种原因,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和城市学校师资力量相比。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中老年教师为主,城市学校师资力比较雄厚,年轻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死板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现在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有一段差距。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缺少年轻教师,教师中老年教师为主,加上中老年教师大多数以高中文凭,有些中老年教师文凭虽说大专和本科,也是函授文凭。在加上从好多边远山区农村小学中调走教师,没有及时新分配的教师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短缺,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力量更加薄弱。1.4工作环境差,教师积极性不高:边远山区农村小学交通不便,教师生活上带来了许多困难,很多教师不愿意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安心教学,一心想着往城镇小学调入。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和工作不热情。

2解决边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困难的对策

2.1整合教育资源,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比较分散且条件差和教学质量低下是当今边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如何保证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接受平等教育义务,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大众、家长、以及教师需要关心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一个好的教师影响学生一身,使学生终身收益。边远山区农村教师严格进行合理的编排和整合。2.3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随着边远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化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必然趋势。2.4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想留住更多的年轻化教师,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师和城市学校教师应该工资待遇有差异,加大边远山区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如基层补助、生活补助、车补等一系列优惠***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教师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那也只能是舍本逐末的效果。只有实质性改变对教师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才能很多年轻教师愿意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学,才能改变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否则,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改变只是一个设想?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网,正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2]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17日,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正视农村教育困境。

[3]学术期刊网,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4]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时树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山村教师10篇

学习

环境伦理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伦理学10篇,内容包括环境伦理学经典案例,环境伦理学开始的时间。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把环境伦理学当做一门学科来研究,但是90年代以前,中国都没有出现在环境伦理学方面的专著。直到1992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了《生

学习

督查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督查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督查工作中的每日总结,督查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一)主动作为,积极对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进行重点督促检查。一是重大事项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各项重大决策部

学习

混也是一种生活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混也是一种生活10篇,内容包括混也是一种生活大结局,混也是一种生活后续张秀才。总是在宁静的下午呆呆的仰望天空,仰望天空的蔚蓝与空白。总是在漆黑的夜晚独自行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道路上,伸手去触摸这可望而又不可及的无尽的

学习

九月份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九月份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九月份工作总结汇报,九月份工作总结会。二、人员管理作为我们现在整个组而言,人不算多,只有四个人,但是工作量每天都比较大,只有每个人都全心全意投入,才能做到日清日洁,按质按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当

学习

承包鱼塘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承包鱼塘10篇,内容包括承包鱼塘知识大全,承包鱼塘合同样板。现地址:_________乙方(承包方):_________现住址: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为了提高鱼塘经济效益,甲方经研究决定,将鱼塘进行发包,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现经

学习

爷爷的美人10篇

阅读(23)

虽然大家总在拖后腿,但是人均收入的逐年增长是事实,电影消费水平也有较大提升。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200亿,到了2015年已经超过400亿,整体翻了个倍,各种记录也不断刷新。2015年,10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就多达7部,蛋糕在不停做大。中国内地电影

学习

上帝的宠儿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上帝的宠儿10篇,内容包括上帝的宠儿小曲,上帝的宠儿江苏。我的学习不怎么样,因为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并不自卑,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必定是有他的用意的,而且“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而且我也相

学习

妇幼信息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妇幼信息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妇幼个人工作计划,妇幼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第三条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受本级卫生行***部门领导和管理,下级卫生行***部门应当主动接受上级卫生行***部门的指导、检查、考评。第四条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

学习

服装辞职信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辞职信,内容包括服装导购辞职信范文,服装辞职信文案。尊敬的xx科长:首先,真心的感谢科长四个月以来对我的栽培和关怀。来公司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四个月了,这段时间大家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刚开始

学习

新技术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技术论文,内容包括新技术论文集,水处理新技术论文。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对技术进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

学习

健壮的拼音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健壮的拼音10篇,内容包括健壮的拼音正确写法,健壮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熊腰虎背【拼音】:xióngyāohǔbèi【释义】: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

学习

美不胜收造句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美不胜收造句10篇,内容包括用美不胜收造句,美不胜收造句大全。3、此时,因为工作关系的原因,她还是饶有兴趣的仔细的看了看店里的首饰。金,银,玉,翡翠,玛瑙,只要是算是上值钱的,都被一一的打造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各种各样的造型,花样,眼

学习

横幅标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横幅标语,内容包括退伍欢迎横幅标语,横幅标语经典18个字。3、团结协作、奋斗创新、服务用户4、万里长城永不倒,向你问声春节好,春风已过玉门关!祝你工资翻一翻,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月都能拿奖金!桂林山水甲天下!存折塞满枕头下!春节愉

学习

大自然的启示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大自然的启示10篇,内容包括大自然的启示100个,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种蛇叫响尾蛇,它有一种红外线的眼睛,人类通过这种蛇的眼睛,研制出一种有着响尾蛇一样眼睛的导弹,它的名字叫响尾蛇导弹,因为

学习

数学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数学教研组长学期工作总结。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经常(本

学习

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比武总结会发言,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总结。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支部递交了入***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员的要求来约束自

学习

教师节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诗句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诗句古诗,教师节精美的诗句。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仰止弥高,钻之弥坚。5、桃礼不言,下自成蹊6、一日为师,终生为父7、山下禅庵老师在8、他年应记老

学习

教师九月份工作总结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九月份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合集9篇,教师8月份工作小结简短。1、开学初幼儿的入园情况:因为大部分幼儿都是新生,也是第一次离开家,对家的依恋我们做老师的也能理解。因此,对哭闹的幼儿我们三个老师采用鼓励和

学习

教师下企业汇报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下企业汇报,内容包括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总结,教师下企业实践汇报ppt。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计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须较之其他信息渠道传递更为相关、可靠、及时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会计做账的程

学习

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职称评审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职称评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一如继往,运用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认真对待和管理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治工作,教给他们做人的

学习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教师节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感恩教师节二年级手抄报,曲洲老师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3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4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5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资料:教师节说说1、用岁月,编撰人

学习

教师三年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三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师德能勤绩方面工作总结,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00字。一、在思想上,爱国爱***,积极上进。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治学习,认真学习了***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了《教师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