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1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长;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这就是所谓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点,但作为幼儿教育重要组成的家庭教育,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接受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家长幼小衔接观念的现状认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级城市和农村,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观念存在种种不足:
1.认识片面性。幼小衔接在家庭教育领域往往出现“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开发,更不关注儿童***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的培养。
2.存在盲目超前性,使幼小衔接教育呈现出突击性。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摸底测验”,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新生的编班情况。为此一些家长将能否掌握上述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幼儿园工作好坏的标准。
为此,我们选取地市级幼儿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家长幼小衔接观念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家长的实际情况,并尝试提供改进思路。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为了使调查研究更有针对性,结果尽可能地客观、公证。本文针对桥西区幼儿园分布的具体情况,选取3所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请园方配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大部分家长积极参与了此项调查工作。参与调查家长的有效样本的构成见表1。
本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被试基本资料及核心问卷两部分。其中包括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指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以及家长评价理念等。数据处理时对每个项目选择情况进行汇总,以百分比的方式加以计算,然后进行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态度是积极的
其中95.1%的家长选择愿意参与幼儿教育研究,4.9%的家长认为“无所谓”。通过调查统计,我们还可以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其中认为在教育子女上应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的百分比率最高,为62.4%,认为“家长为主教师为辅”的占33.1%紧随其后,认为完全是“家长”应该担负的占6.3%。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子女的教育中,家长应该配合老师进行教育。目前,多数城市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时,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更高,家长们愿意加入到教育子女的行列中来,甚至愿意成为子女教育的主导力量。
2.家长的教育观念从重视儿童知识、技能培养转向重情感、能力的培养,但对进行识字、拼音、加减法教学的呼声普遍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能正确地认识到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要求”一题的选择中,按家长的认可程度排序分别为孩子应该“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人有礼貌”、“喜欢上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几项的比例超过51.8%。而对于和“100以内的数数”、“20以内的加减”、“会说简单的英语”这几项,家长的选择率低于29.7%。由此可见,幼儿园家长的教育念是比较正确的,对子女的教育重点已经从传统的重知识、技能向重情感、能力转变,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一精神也是有所呼应的。”
同时,仍有47.2%的家长选择“教幼儿识字”这一项。家长对“识字”活动的热衷,主要是为了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着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所以85%的家长提出幼儿园阶段对“应该教拼音、识字”和“提前学一点总比不学好”的要求有一定合理性。
3.家长更多关注教育的显性结果
调查发现,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评价,仍然强调显性结果,忽视教育过程。例如儿童学习一首儿歌之后,1/3的家长仍停留关心孩子记住了没有、会背了没有。还有29.7%的家长,他们认为单纯记忆不是目的,但仍旧将侧重点放在“孩子是否(下转第11页)(上接第8页)理解儿歌”这样显性结果上,忽视学习的真正目的。
4.大部分家长能正确对待孩子适龄入学的问题
本次调查还涉及到“家长对提早一年让孩子读小学”的意向问题,66.4%的家长比较客观,认为会视孩子的发展而定,也有15.1%的家长表示愿让孩子“早入学”。而在另一个“你选择让孩子中班以后进入那里学习”的问题中,91%的家长选择“学前班”。家长们的选择确实部分反映了当前部分小学入学“门槛”过高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家长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建议
1.幼儿园从自身做起,贯彻幼儿教育精神,防止幼儿教育日趋严重的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我们不能以过早的灌输孩子小学内容的方式,忽视儿童在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把大班幼儿教育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上,同时做好儿童入小学的特殊准备,如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培养儿童写字所需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等。逐步的培养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幼小衔接是长期的工作,幼儿园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扎扎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2.加强对家长的相关宣传,积极提高家长的理念
是家长明白非智力因素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性等能力和品质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教育中逐渐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使幼儿对学校的规矩和课堂常规有所了解,帮助儿童的有效学习。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目前家长教育理念还是基本正确的。家长忽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过于重视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选择,甚至要求多教“有用”的知识,是目前的幼小衔接现状把他们引向了误区。如果幼儿园和小学能够双方努力,控制住了“小学化”教学严重的这种局面,同时以各种途径多对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的话,相信家长的观念也会慢慢转变的。
【参考文献】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2篇
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际,回首所做过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相融合,采用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学生不但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层问题,家长配合做了许多工作。
第一、家长协助幼儿习惯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的教室,不通同于幼儿园的布置,小学教室的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可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开学初期,学校即组织家长集中培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长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高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般一节或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因此,家长养成了每天养成询问孩子学习内容的习惯,每天帮助学生学着梳理一天的学习内容,监督并培养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
第三、家长协助孩子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小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家长做到了经常与老师沟通,然后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对老师尽快熟悉。
三、班级教师注重“幼小衔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教师加强了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个层面:
1、加强了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联系,熟悉孩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了一年级老师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反馈,总结孩子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师与同一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清楚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经验,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加强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利用家长问卷、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容。本学期就要结束,现将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幼小衔接内容:
1、调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节,延长至35分钟/节,最后一个月延长至40分钟/节。让幼儿在上课时间上有个过渡,避免步入小学以后感觉一节课太长,坐不住现象。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一班80%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20%的幼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做小动作。大二班85%的幼儿基本能集中上课,15%的幼儿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
2、由原来的每天2节教育课,增加至每天3节教育课。每日第三节教育课主要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
3、每天下午利用离园时间,适当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让幼儿养成任务意识,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4、通过五分钟倾听训练,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握笔操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6、利用自主管理活动,晨检管理员、午睡监督员、卫生检查员等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每个岗位每个幼儿轮流一遍,培养了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7、每天安排一至两次眼保健操,让幼儿学会保护眼睛。
8、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幼儿的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事情一边讲话,纪律意识差。
2、部分幼儿的握笔姿势有欠缺,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很好,慢慢的就变了样,握笔姿势没有养成习惯。
3、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幼儿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危险的,不懂得保护自己。
4、少数幼儿的任务意识差,教师在每日下午布置任务后,往往完不成,就让家长代替到幼儿园告诉老师,缺乏任务意识。
5、40分钟的上课时间,必须在老师的多次组织下进行,幼儿自己很难控制自己,易分神,爱做小动作。
6、不懂得爱护、保护自己的书本,会自己弄丢或弄坏。
7、自理能力差,出现问题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到老师那告状,请老师帮忙。
8、课间少数幼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而是到处打闹,没有安全意识。
9、合作能力差,会出现争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时,不能放手交给幼儿,而是教师做主导,幼儿为辅,因此没能很好的锻炼幼儿。
2、幼儿的握笔姿势掌握差,教师只是在做握笔操的时候,随时指导幼儿的姿势,而在幼儿运用笔的时候,往往缺乏指导。部分幼儿在家家长经常让幼儿写字,而不注意握笔姿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很难更改。
3、缺乏纪律的培养,老师往往在幼儿出现问题后,告诉幼儿应怎样做,而没有在之情就强调好纪律,予以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没有养成很好的纪律意识。
4、教师上课缺乏一定的技巧。
5、安全教育质量差,老师一般只告诉幼儿应怎样做,幼儿没有真实的体会,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
6、老师代替幼儿太多,没有给幼儿提供过多的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
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学了”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5、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6、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3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县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创建市级实验园(校)1组,探索推进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县幼儿园和小学全面推行。
三、重点任务
(一)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四、主要举措
(一)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1.积极开展实验园(校)、试点园(校)创建。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今年确定第一幼儿园和世纪小学为我县第一批实验园(校)。其它幼儿园和小学要根据本园(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行幼小衔接积累工作经验。
2.加强教研培训。各幼儿园、小学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建立联合教研机制,为幼儿园和小学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教研和教师培训,探索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策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水平。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际确定幼小衔接研究专题,指导幼儿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的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经验和做法。各小学要和幼儿园“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每年6月下旬,各小学要派本校即将担任一年级的教师到各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观摩学习,让小学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为零起点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3.完善家校(园)共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策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
(二)在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1.游戏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要切实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在我县已经全面推广的安吉游戏、利津游戏,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开展科学保教。要将入学准备教育科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开设“学前班”、“大大班”。
2.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大班第二学期要进行入学准备专项教育,各幼儿园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大班幼儿和家长开展到小学进行参观、访谈小学生等幼小衔接活动,通过听取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讲解,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与小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提高家长对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认知,让家长与幼儿充分做好入学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准备。
3.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通过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话、交流、倾听等保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听懂、会说普通话。
(三)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1.要把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开学后一个月内要集中开展适应教育,重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环境,熟悉学校学习、生活设施位置,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熟悉课堂规范、学校生活规范。
2.科学调整课程安排,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要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年级上学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国家主要课程,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要求,强化儿童探索性、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习惯。
3.改革评价方式。学校要关注一年级新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加强过程性评价,重在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逐步适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增加学生负担。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园)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园)实际,完善幼小衔接***策举措,制定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4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县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创建市级实验园(校)1组,探索推进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县幼儿园和小学全面推行。
三、重点任务
(一)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四、主要举措
(一)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1.积极开展实验园(校)、试点园(校)创建。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今年确定第一幼儿园和世纪小学为我县第一批实验园(校)。其它幼儿园和小学要根据本园(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行幼小衔接积累工作经验。
2.加强教研培训。各幼儿园、小学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建立联合教研机制,为幼儿园和小学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教研和教师培训,探索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策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水平。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际确定幼小衔接研究专题,指导幼儿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的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经验和做法。各小学要和幼儿园“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每年6月下旬,各小学要派本校即将担任一年级的教师到各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观摩学习,让小学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为零起点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3.完善家校(园)共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策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
(二)在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1.游戏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要切实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在我县已经全面推广的安吉游戏、利津游戏,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开展科学保教。要将入学准备教育科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开设“学前班”、“大大班”。
2.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大班第二学期要进行入学准备专项教育,各幼儿园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大班幼儿和家长开展到小学进行参观、访谈小学生等幼小衔接活动,通过听取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讲解,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与小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提高家长对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认知,让家长与幼儿充分做好入学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准备。
3.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通过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话、交流、倾听等保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听懂、会说普通话。
(三)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1.要把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开学后一个月内要集中开展适应教育,重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环境,熟悉学校学习、生活设施位置,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熟悉课堂规范、学校生活规范。
2.科学调整课程安排,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要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年级上学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国家主要课程,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要求,强化儿童探索性、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习惯。
3.改革评价方式。学校要关注一年级新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加强过程性评价,重在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逐步适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增加学生负担。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园)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园)实际,完善幼小衔接***策举措,制定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5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县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创建市级实验园(校)1组,探索推进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县幼儿园和小学全面推行。
三、重点任务
(一)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四、主要举措
(一)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1.积极开展实验园(校)、试点园(校)创建。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今年确定第一幼儿园和世纪小学为我县第一批实验园(校)。其它幼儿园和小学要根据本园(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行幼小衔接积累工作经验。
2.加强教研培训。各幼儿园、小学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建立联合教研机制,为幼儿园和小学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教研和教师培训,探索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策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水平。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际确定幼小衔接研究专题,指导幼儿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的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经验和做法。各小学要和幼儿园“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每年6月下旬,各小学要派本校即将担任一年级的教师到各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观摩学习,让小学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为零起点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3.完善家校(园)共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策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
(二)在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1.游戏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要切实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在我县已经全面推广的安吉游戏、利津游戏,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开展科学保教。要将入学准备教育科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开设“学前班”、“大大班”。
2.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大班第二学期要进行入学准备专项教育,各幼儿园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大班幼儿和家长开展到小学进行参观、访谈小学生等幼小衔接活动,通过听取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讲解,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与小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提高家长对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认知,让家长与幼儿充分做好入学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准备。
3.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通过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话、交流、倾听等保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听懂、会说普通话。
(三)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1.要把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开学后一个月内要集中开展适应教育,重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环境,熟悉学校学习、生活设施位置,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熟悉课堂规范、学校生活规范。
2.科学调整课程安排,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要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年级上学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国家主要课程,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要求,强化儿童探索性、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习惯。
3.改革评价方式。学校要关注一年级新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加强过程性评价,重在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逐步适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增加学生负担。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园)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园)实际,完善幼小衔接***策举措,制定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行***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6篇
最新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文 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种关注儿童学习的身心基础,呵护和培育他们的主动性和调控性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长程衔接”。这将对儿童成为积极、主动、灵活的学习者产生重要的影响。XX幼儿园始终致力于“幼小衔接”,为孩子进入小学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大班的孩子们进入“幼小衔接”的关键期,20XX年X月14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梅陇幼儿园大班孩子们来到了启新小学,开展参观小学活动。
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序幕。紧接着,孩子们观摩了一年级的教学课。从课前准备到师生互动,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觉得新奇有趣,不少的孩子们还学起了小学生的模样。课后孩子们走近小学生,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对小学生活的各种疑问与困惑,逐一采访哥哥姐姐,找寻答案,言语中充满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随后,由教导主任带领大家到各个教室进行参观。孩子们经过电脑房、走过书法室,在各个教室里了解到了小学的课程内容。孩子们感慨美术室美丽而多彩,感叹劳技室哥哥姐姐们的鬼斧神工,孩子们感受启新小学丰富的文化底蕴,脸上充满了对未来入学的期望。宽敞明亮的教室、琅琅的读书声、生动有趣的课堂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我们始终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开展活动中关注身心健康、社会责任、合作与交流、创造性、问题解决、自我管理等指向儿童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到了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满足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也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最新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文 大班是幼儿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不仅要在知识技能方面为升入小学做准备,更要在学习品质与习惯上,在幼儿生活自理上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本学期我们自始至终都在渗透幼小衔接的教育,现把我们本学期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不能在生活上自理的孩子在学习会出现诸多问题。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幼儿进行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知道了需要什么物品。
2、学会生活:懂得自行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明确值日生职业与义务,有集体责任感。
4、学会学习:诸如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幼儿都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会为了更好地做一名小学生而努力,也知道了小学生的一些生活内容,对小学生活充满信心。
二、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1、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4、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5、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大部分都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大部分幼儿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幼儿生活变得更有条理,能***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三、必要的知识经验储备
结合《指南》要求和本班幼儿实际,开设适宜的课程,学习幼小衔接知识经验。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利用签到墙来练习幼儿前书写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
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利用家园合作布置适量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1、巧用“值日生”制度。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2、幼儿口述家庭作业。进入大大班后,由幼儿向家长口述作业,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总之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幼儿更自信、快乐地向小学迈进了一大步。
最新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容。本学期就要结束,现将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幼小衔接内容:
1、调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节,延长至35分钟/节,最后一个月延长至40分钟/节。让幼儿在上课时间上有个过渡,避免步入小学以后感觉一节课太长,坐不住现象。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一班80%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20%的幼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做小动作。大二班85%的幼儿基本能集中上课,15%的幼儿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
2、由原来的每天2节教育课,增加至每天3节教育课。每日第三节教育课主要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
3、每天下午利用离园时间,适当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让幼儿养成任务意识,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4、通过五分钟倾听训练,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握笔操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6、利用自主管理活动,晨检管理员、午睡监督员、卫生检查员等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每个岗位每个幼儿轮流一遍,培养了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7、每天安排一至两次眼保健操,让幼儿学会保护眼睛。
8、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幼儿的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事情一边讲话,纪律意识差。
2、部分幼儿的握笔姿势有欠缺,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很好,慢慢的就变了样,握笔姿势没有养成习惯。
3、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幼儿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危险的,不懂得保护自己。
4、少数幼儿的任务意识差,教师在每日下午布置任务后,往往完不成,就让家长代替到幼儿园告诉老师,缺乏任务意识。
5、40分钟的上课时间,必须在老师的多次组织下进行,幼儿自己很难控制自己,易分神,爱做小动作。
6、不懂得爱护、保护自己的书本,会自己弄丢或弄坏。
7、自理能力差,出现问题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到老师那告状,请老师帮忙。
8、课间少数幼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而是到处打闹,没有安全意识。
9、合作能力差,会出现争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时,不能放手交给幼儿,而是教师做主导,幼儿为辅,因此没能很好的锻炼幼儿。
2、幼儿的握笔姿势掌握差,教师只是在做握笔操的时候,随时指导幼儿的姿势,而在幼儿运用笔的时候,往往缺乏指导。部分幼儿在家家长经常让幼儿写字,而不注意握笔姿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很难更改。
3、缺乏纪律的培养,老师往往在幼儿出现问题后,告诉幼儿应怎样做,而没有在之情就强调好纪律,予以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没有养成很好的纪律意识。
4、教师上课缺乏一定的技巧。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第7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随着二期课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 满足孩子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二、 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1. 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 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三、 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肯定会不断的完善。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愉快、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突破幼小衔接误区。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形式,突破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认识的误区。误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盲目重视知识的灌输,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另一个方面是家长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
由于误区,造成了小学生在入学初的不适应。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慢)
2、社会性不适应(规则意识差;随意性强)
3、心理不适应(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环境变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
2、学会生活(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值日生)
4、学会学习(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二)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本级部不同班级之间、本级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
2、课堂教学兴趣化,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3、带一年级学生参观二、三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4、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二、与家长协作,帮助孩子顺利衔接。
1、学校召开了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学校开展了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开学开展了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参与孩子的活动,亲身了解学校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策略。
三、取得的成果
本学期,孩子从三个方面实现了顺利过渡:
1、培养孩子的***意识,实现了心理过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实现了习惯过渡。
3、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能力过渡。
这些过渡,在具体的行为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
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自信、快乐地适应了小学生活,迈好了小学学习第一步!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际,回首所做过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相融合,采用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学生不但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层问题,家长配合做了许多工作。
第一、家长协助幼儿习惯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的教室,不通同于幼儿园的布置,小学教室的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可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开学初期,学校即组织家长集中培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长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高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般一节或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因此,家长养成了每天养成询问孩子学习内容的习惯,每天帮助学生学着梳理一天的学习内容,监督并培养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
第三、家长协助孩子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小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家长做到了经 常与老师沟通,然后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对老师尽快熟悉。
三、班级教师注重幼小衔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教师加强了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个层面:
1、加强了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联系,熟悉孩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了一年级老师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反馈,总结孩子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师与同一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清楚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经验,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