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自学的形式之一,是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自己首先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体现“学生主体”的精神。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自己一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性,使学生能顺利掌握教学中的难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因为学生预先学习了,教师讲起来也比较顺利,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且能提高讲课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搞好预习工作呢?
一.端正预习态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正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搞好预习是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的,因此应首先指导学生端正预习态度,明确预习目的。在当前学生负担还比较重的情况下,虽然有时我们可以把预习放在课内进行,但大部分的预习是放在课外比较适合的,课外预习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外预习的过程中,多一点钻研精神,少一点懒散作风;多一点自觉精神,少一点敷衍作风;多一点求实精神,少一点浮夸作风。只有端正了预习态度,学生对预习才会感兴趣,才能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而不是为了完成预习任务把布置的思考题做一下,交差了事。
二.明确预习要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单靠预习的兴趣是不行的,还必须针对不同的课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明确不同的预习要求。对于学生而言,预习的要求过低,期待结果的质量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预习的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等于没提要求。也就是说,预习的要求既不能让学生不思即答,也不能让学生百思而难答。预习的要求是便于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使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回答或基本能够回答,即要能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如一般的文章可明确如下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清字词,读通语句。(2)给生字注音,把段落分好,试着概括段意。(3)思考书后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明确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对记叙文,要能了解记叙的六要素,理清文章的思路、线索,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语言生动的句子,能找出各段落的中心句等等;对于说明文,要求能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明确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等等;对于诗歌,要能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诗歌体现的思想感情;对于童话、寓言,能知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等等。这样明确了预习的要求,学生就有据可依,有章可寻了。
三.教授预习方法
教师仅仅提出预习要求还不行,课外预习,因为是***作业,无人督促辅导,如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学生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难以形成预习能力,也难以达到既定效果。因此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就优等生而言,因基础较好,预习可适当提高要求,一般按“六字预习法”进行:明、读、分、找、问、挖。明,明确课文的学习重难点,以便预习时有针对性;读,读课文,解生字词;分,给课文注上节码,划分段落,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如中心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问,自己试着给自己提问,自问自答;挖,挖掘课文蕴含的主题,挖掘课文前后间的联系。对于中等生或差生而言,预习要求就应适当放低,相应地预习方法要随之改变,可教给学生“三读三想”法:初读语文,想想课文写了那些内容;再读课文,想想有哪些段落应仔细分析,哪些段落详写,哪些段落略写;三读课文,想想有哪些不懂的词句,以便教学时集中注意力听。当然也可以用其他预习方法,如“互补法”让优生和差生一起预习,差生有不懂的,优生可适当指导提示。差生还可根据掌握的情况,让优生给自己提高预习要求,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
四.检查预习效果
“有布置有检查”,才能对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得一目了然。检查预习效果的方法应多样化,在授新课前进行;关于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可以在授课中穿行,以检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浅显易懂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对学生进行以上步骤的检查训练之后,可逐步提高要求,如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思考题,让学生自己预习后尝试讲授课文,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