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1篇
1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与专业分布情况截至2011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统计公布江苏省有体育专业的学校21所,2012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共计22所.这22所院校中,本科学校15所(其中3所***学院),专科7所.***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③五个体育专业均有招生.体育学特设专业运动康复(2012年目录)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2年目录)由南京体育学院开设.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目录)的学校有11所,招收社会体育专科专业的学校有1所.招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2所,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11所,招收体育教育专科专业的学校4所.其中拥有体育硕士学位点的高校9所,共18个点,设体育教育训练学学位点的高校8所[1],拥有博士授予权单位2个.
1.2江苏省高校三届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与就业综上统计,江苏省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招生涵盖了***公布的所有体育专业本科目录,且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多达9个,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个.无论是区域布点,还是学历培养层次都极为丰富,堪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省.某届毕业生人数是该届学生入学招生人数的直接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每年江苏省的体育专业招生均持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截至目前基本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总量.体育专业专科生招生人数持续下降,这与江苏体育专业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社会需求情况大致相当.从就业情况看,本科生的就业率最高.各学历层次的就业率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但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专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2江苏省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本文采取几个大的职业范围,设定为机关、事业单位④、企业⑤和其他⑥.
2.1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职业情况从***1反映出一个总的趋势:即学历层次低的毕业生企业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重要集中在事业单位(第1)和企业(第2),机关就业人数极少(三届共37人,占总毕业人数的4.5%);本科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人数微乎其微(三届41人,占总毕业人数的0.8%);专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为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三届只有1人.
2.1.1三届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职业情况从***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研究生逐年的就业趋势:机关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企业就业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他类的就业也呈上升态势.从就业的主要去向来说,研究生的就业重点仍然在事业单位,但企业就业也逐渐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就业去向.
2.1.2三届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职业情况从***3中反映出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趋势: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为主体,其他类型的就业为辅助,机关就业微乎其微;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下降,企业和其他类型就业成逐年上升态势;企业就业成为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就业去向,占到每年毕业就业人数的50%左右.
2.1.3三届体育专业专科生就业职业情况由***4中可以看出专科生的就业去向:企业就业占到每年毕业就业的5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势;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总的就业人数所占比率也在逐年下降;其他类型的就业所占比例极小,且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3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各就业职业分布
3.1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事业单位就业情况
3.1.1三届研究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在所有研究生就业的事业单位中(***5),高等教育单位就业逐年下降,中初教育事业单位逐年上升,其中县以下行***区域就业人数甚少,但有增加趋势.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超过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达到事业单位就业半数以上,成为事业单位就业主要去向.
3.1.2三届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本科生的事业单位就业情况(***6)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一直是该学历层次就业的主要去向,且占每年总的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有逐年降低趋势,但均占到当年事业单位就业的70%以上.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一直维持在一定人数,所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5~10%之间.其中在县以下区域就业的人数和就业比例均成逐年缓慢增加,近两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
3.1.3三届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体育专业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为该学历层次重要的就业去向,但所占当年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均在20%左右.其中2011届毕业生在事业单位总的就业人数为58人,其中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52人,考虑到此点因素,实际的事业单位就业专科生还是下降的.县以下行***区域就业人数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且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的50%以上.
3.2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情况
3.2.1三届研究生企业就业情况***8显示:研究生企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且企业就业人数中80%以上在中小企业就业.
3.2.2三届本科生企业就业情况***9显示:本科生企业就业无论是人数还是占总就业的比例均逐年增加,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人数的94%以上.
3.2.3三届专科生企业就业情况***10显示:专科生企业就业所占总就业的例逐年增加,但这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比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4分析
4.1江苏省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通过以上相关数据分析,可以总结这样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总的去向: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
4.2事业单位就业分析
从现有数据看体育各专业、各学历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选择的就业取向为事业单位,而且是***门.这种情况与我们现行的培养体制和施行培养方案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就职领域表述较为模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相互混肴的现象,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未能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随着高校扩招、合并、升格等发展之后,带来的就是教育学历的不断攀升,毕业生人数年年猛增,就业压力陡然增加.然而各类教育单位招聘职员受到体制约束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地、持续地招收新的教育工作人员,于是各个单位就设立招聘的学历门槛,学历高的毕业生也就开始由高向低地由高校流向中初教育单位就业.作为本、专科毕业生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压力增大.之所以现在江苏省专科生有一部分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是因为各地出台相应的地方保护***策:招聘条件中就规定了本地籍专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部分岗位.
4.3企业就业分析
体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学历高低中小企业就业均成为主流的就业去向.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就业取向开始灵活,不再集中于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太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专业能力不太符合这些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这样分析,我国的体育产业尚不完善,可供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并不多,特别是成熟的大中型体育企业在社会中还是极少,所以体育专业毕业生只能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当然包括一部分小微型体育企业.除了上述分析以外,我们还从数据中看出每年无论哪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均只有个位数的自主创业人数,这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较差.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尽管2012年麦可思研究显示:“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28%)”,不论愿意与否,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现实问题.这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问题,到底体育专业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2008届、2010届、2011届江苏省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情况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为: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而今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将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2建议
2.1教育管理部门合理布控各体育专业,调控学历层次对于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体育教育专业更应适时调控专业布点和区域布点,减少招生人数,以本科及以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主.
2.2各校应根据学生就业现状,研讨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办学特色现在的高校体育专业,特别是江苏各校举办的体育专业基本相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取向相同,就业压力增大.因而各校应该根据区域、学校、师资等特点,研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举办特色的体育专业教育.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2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产业结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就业容量的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在现实的经济产业结构条件下的社会写照,包括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地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作为毕业生就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是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1]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入手进行实证研究,把握产业结构变化对于毕业生就业存量和增量影响的趋势,并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策略,探索既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的对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0~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分别为:107万(70%)、114万(70%)、145万(74%)、212万(75%)、280万(73%)、330万(72.6%)、413万(72%)、495万(71%)、559万(73%)、611万(74%)、639万(76.6%)、660万(7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基数逐年扩大,而初次就业率增幅不明显,失业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供需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导致供过于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一些市场需求弱化的人才类型仍在进行大量培养,不少大学生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超出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总量不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紧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失业毕业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性失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市场职位空缺与大量失业现象的并存。[2]
二、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不同,所需劳动力的数量、规模不同。这就要求培养劳动后备***的高等***门按各经济部门、产业发展设置各种学校、专业,并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的比例相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要求***门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新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科结构不仅能够反映出科技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分野,也能够反映出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并且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对于分析毕业生人力资本使用效率问题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分析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科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直接指标,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
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们选择江苏省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江苏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研究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关于专业分类,在研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将各个专业分为五个学科门类,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章分别考察5大学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各层次就业人数分别以XK(研究生)、BK(本科生)、CK(专科生)表示。产业数据以gdp、age、sec、ter来表示,对应标签分别为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文中的高校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公开的《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的《江苏省高校就业状况白皮书》,选择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以及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①
2.各指标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2002-2010年增幅更为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增长缓慢,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7-2008年获得跨越式发展,专科生就业人数连续多年增长不明显;农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5年出现峰值之后缓慢减少,专科生就业人数存在小幅度增长;医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起速度变缓,本科生亦然,专科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未出现波动;工程与技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于2009年开始下降,本科生就业人数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专科生就业人数自2002年起直线上升;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自2007年起逐年减少,本科和专科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不同学科的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相关,但是存在3-4年的滞后,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就业人数总体上比较稳定,较少出现波动。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式向大众化发展,各学科的招生和就业人数在1992-2001年阶段逐年增长,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学科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就业人数都会逐年增大,而基础型学科比例会逐年减小。关于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由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格来验证。
3.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分别研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研究生、本科生中农业科学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见表1、表2),医药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见表1、表2、表3)。这说明,以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小,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第二、三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高。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是应用型学科,所以近年来高校招生构成比例就出现了基础学科型人数相对下降,应用型学科毕业生人数相对上升的现象。而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是否长期稳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4.各指标ADF检验
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第一产业数据不平稳。这说明第一产业是江苏省的劳动力转出产业,正在走向小部门化,对高学历人才需求非常有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据相对平稳是因为第二产业是主要的经济产出产业,是江苏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很有潜力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吸纳产业,是解决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
三、总结与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动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同时,学科结构也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的就业学科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良好的发展。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如果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如果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发展既受内力的作用又受外力的作用,内力指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要依托国家的教育***策、财***投入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源。充足的生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最关键一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学生在入学时越来越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根据现实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脚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顺利接轨,更好适应经济发展。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也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器。各种学科专业相互渗透和发展,往往会促成新科技成果的诞生。这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方向。当前高效低耗的经济形势使得某些产业逐渐萎缩,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科学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技术革新速度,尽快发展壮大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兴学科,以满足国际社会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对已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起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是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比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更明显。结合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二五”),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以更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照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测算,到2020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8%。***府提出的这一目标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应以此为契机,科学做好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并以此来决定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不同学科专业在不同学校中的规模比例,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目前江苏高等院校专业种类完备,覆盖面较广,但是与产业发展脱节,存在划分过细和急需科类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增加其就业难度。首先,针对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现实状况和“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结合实际,重点培养有利于推进农林、港口、海洋、交通等行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苏北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其次,江苏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特别是苏中地区,要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在保证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专业人才数量的同时,要按照江苏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要进行重点扶持,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并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苏南地区除了要继续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所需人才之外,还要积极寻找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力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等专业,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不能单纯迎合市场需求,要平衡长线学科与短线专业的关系。
总之,在当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和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任务引领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能够带动毕业生就业增长与人才合理流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调整也要能够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服务,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人才支撑体系,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主动调整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应注意,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协调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应该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整,以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注释:
① 基于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原始数据,首先进行预抽样。采用Stata10.0软件,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2008、2009、2010年江苏省毕业生就业样本中抽取1%的样本量,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考察“专业”和“就业单位名称”两个变量分别在对应一、二、三产业中是否有相关性。结果显示为高度相关,二者与对应分析结果一致。在总体样本中采用直接抽选法对样本分学历层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抽取样本5000份。运用SPSS17.0软件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进行crosstabs分析,选择“专业”变量作为行变量,“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作为列变量。选中“Chi-square复选框”,考察二者是否对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样本所学专业对应的产业与就业单位所对应的产业一致,即进入非本专业就业部门的毕业生人数少,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选择用各样本的专业变量对产业结构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3篇
【关键词】医学类高校毕业生 基层 就业 状况 调查 分析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09-0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指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县级以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大城市的社区卫生院等。目前,广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配置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规模和城市大中型医院已趋于饱和的本专科岗位需求等形势,医学类高校如何动员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尤其是本科以上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广西医学类高校招生就业基本状况
(一)广西医学类高校扩招前后人才培养情况
1990年以来,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医学类高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2.62万人,其中本科生6.67万人,专科生5.95万人;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5.16万人。国家于1999年实施高校学生扩招,医学类高校招生人数从扩招前后的总体来看是跨越式增长的,扩招后(1999~2011年)广西医学类大学生总数比扩招前(1990~1998年)增加8.87万人,占1990年以来招收医学类高校学生总数的70.29%;但从扩招前后三年(1998-2000年)和近三年(2009~2011年)看,医学类高校招生数增幅相差明显,扩招前后三年医学类高校招收本专科生数平均增幅为47.61%,近三年医学类高校招收本专科生数平均增幅仅为11.71%。在临床医学专业方面,扩招前后三年(1998~2000年)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占当年总招生人数比重依次为72.56%、78.13%、57.12%;近三年(2009~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占当年总招生人数比重依次为28.65%、25.23%、25.16%。从以上数据看出,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在高校扩招后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
(二)2009~2011年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截至2009年9月1日,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9470人,就业总人数8295人,总体就业率87.59%,专业对口率为93.58%。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2009年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5.46%。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3439人,总体就业率为88.02%。
截至2010年9月1日,广西医学类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比2009年略有下降,毕业生数为9126人,同比降幅为3.63%,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总人数8425人,总体就业率92.32%,专业对口率为93.96%。同期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9.87%。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3069人,同比降幅为10.76%,总体就业率为90.31%。
截至2011年9月1日,广西医学类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比去年仍略有下降,毕业生数为8383人,同比降幅为8.14%,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总人数7757人,总体就业率92.53%,专业对口率为93.10%。同期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9.9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2858人,同比降幅为6.88%,总体就业率为90.68%。
(三)2009~2011年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情况
2009年,广西医学类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41.65%,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30.86%,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52.05%。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786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469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978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507人。
2010年,广西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35.65%,同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26.56%,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44.52%。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724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342人,同比减少了127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1100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450人,同比减少了57人。
2011年,广西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31.30%,同比下降了4.3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26.08%,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36.87%。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660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301人,同比减少了41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602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279人,同比减少了171人。
二、制约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方面原因
在调研中,笔者采取网上匿名问卷形式对5所医学类高校(含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有在校大学生19798人参与,其中男生占22.73%,女生占77.27%;本科生占53.21%,专科生占46.79%;调查学生生源地在城市市区占10.54%,县城占16.62%,农村占72.84%。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对国家基层项目帮扶***策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认知不足。近年来,在***策上国家制定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的优惠***策,在考研、升学、公务员考试、学费国家代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新***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基层服务质量上,广西也加强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09~2011年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幅保持在41%以上,仅14372个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自治区财***就筹资11.4亿元。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51.31%的大学生反映不太清楚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策,并且他们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日新月异变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了解不清楚的情况。对乡镇卫生院了解不是很多的大学生占52.88%,承认不了解的占30.51%。
2.就业中存在毕业生心态定位高、用人单位期望值高等“双高”情况。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低下、工作条件及福利待遇较差的现实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投资大学教育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倾其所有是希望自己子女毕业后有所回报。而医学大学生多数出身于农村,他们希望毕业后经济能够***,尽快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所以他们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实际相比仍是偏高的。调查中,有65.54%的大学生选择在市级地区就业,仅有3.09%的大学生选择在乡镇以下就业。在调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所能承受月收入的心理底线方面,有35.17%的大学生可承受月收入底线为2000~3000元。
(二)客观方面原因
1.基层医学人才出现断层。扩招以后,很多医学毕业生滞留在大城市不就业,而基层医护人员需求却日益增长,从基层卫生院数据来看,2011年,广西农业人口约为4070万人。而目前广西每千农业人口卫生院人员数仅为0.98人,低于这一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1.28人,全区卫生院医务人员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缺口人数还约有44560人。近三年广西医学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6979人,假如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全在卫生院工作,仅能填补缺口人数的60.55%。从实际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近年来,医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区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市场呈现需大于供的态势,毕业生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所以广西医学大学毕业生下基层还处于“下不去”的状态。据调查,2011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本科学历人数只有4.84%,中专、中技人员接近50%。再由于医学类本科生因学历障碍带来的就业困难,相当一部分医学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出现医学人才分流,导致了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更难招到优秀本科大学毕业生。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迟滞。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是机构普遍设施简陋、医疗设备不足,缺乏名医,无法“传、帮、带”。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例少,动手术的机会也少,难以提升医术技能,进而影响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考取。据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不足30%。三是在基层机构工作时,平时训练的机会少,进修提高的机会也少,医疗技术和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四是部分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僵化,没有激励体制,制度上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待遇也不高,缺乏吸引力。五是许多县市未设置有中医院,大部分乡镇一级的卫生院更没有开设中医科、中药科,导致中医类毕业生只能前往地、市、县级的中医院才能就业。
三、引导、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在基层能够“扎得下”。一是学校应积极宣传,并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同时,加大***策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到基层就业优惠***策和规定。开展个性化的基层实践课,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人才对口输送方式解决基层人才不足问题,尝试推广人才“订单式”培养,推行为农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建立定向招生制度,实行招生签约,确保毕业后面向农村统筹或交叉定向分配;另一方面,定向招生实行单列、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源,把这部分特定的生源培养成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全科医生。
第二,加大财***投入,研究和制定更加优惠的***策制度,确保毕业生在基层“成长得好”。经济收入和个人成长需求等仍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被问及国家及地方***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大对医学生去乡镇卫生院就业的***策支持时,57.13%的毕业生希望***府提高工资待遇,以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就业。而现有的鼓励和优惠***策吸引力仍显不够。为打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使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路径更加通畅,一是有关部门需要研究和制定更为优惠的***策和措施,尤其是在工资待遇、执业医师考试、职称评定、学习进修方面出台一些特殊***策向基层人员倾斜。二是制定科学和公平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宽松的岗位和职位流转通道,保障大学生能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更高岗位的晋升空间。三是中医医疗通常具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等特点。可推广在乡镇一级地区建立中医诊所,将医院开到农民家门口,此举不但可减轻农民就医负担,还能切实解决中医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基层适宜的医学生,确保毕业生在基层有用武之地。打造医务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地方医学院校的使命,也是能否确保新医改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学校在承担为基层培养人才任务时,应适应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应用性,对医疗专业来说,主要培养面向基层的普及型通科医师;教学环节应强调实践性,强化校地共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特色,开设与农村医学教育有关课程,增进医学生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认识和热爱。
【参考文献】
[1]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
[2]王志伟.两年内将建设14372个村级卫生室[N].右江日报,2011-05-09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4篇
关键词:高校招生;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林秀梅(1956-),女,吉林临江人,吉林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郝华(1982-),女,山西临汾人,吉林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李学(1980-),男,吉林农安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中***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35-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步增长,这对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方向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未来高校如何调整专业和招生规模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系列问题既是***府、社会、家长、学生关心的热点,也是高校和有关职能部门回答的难点。对于这些问题,尽管有些专家学者在理论上进行过阐述,但是几乎没有人全面、系统地进行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特别对于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面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如何调整高校招生来迎合社会需求,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问题。
一、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特征分析
(一)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特征
吉林省高校招生人数1990年为2.11万人,2008年为15.49万人,18年增长了6.3倍。1990―1998年,这9年期间招生人数增长比较缓慢,由2.11万人增长到3.71万人,年均增长0.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7.31%;为了拉动国民的教育消费意识,激励并刺激国民增加教育投入,***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1999―2008年,招生人数大幅增长,由5.26万人增长到15.49万人,年均增长1.14万人,相比之前增加了4.7倍,年均增长率为12.75%,是先前的1.75倍。
同期,吉林省高校毕业生1990年为2.11万人,2008年为11.79万,18年增长了4.59倍。1990―2002年,即扩招之前的毕业生人数增长比较缓慢,由2.11万人增长到3.78万人,年均增长0.14万人,平均增长率为4.98%。2003―2008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由5.26万人增长到11.79万人,年均增长1.31万人,相比之前增加了8.36倍,年均增长率为17.52%,是先前的3.52倍。
(二)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特征
1.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学科结构特征
2001年学科结构调整,毕业生与招生的学科结构是对应的,而毕业生的学科结构特征易与社会需求在同一时间点上相比较,所以,我们研究吉林省2001―2008年的学科结构特征。
2001―2008年,吉林省哲学毕业生人数由45人增至58人,增加了13人,年均增长3.69%;经济学毕业生人数由2068人增至4769人,增加了2701人,年均增长12.68%;法学毕业生人数由1522人增至3698人,增加了2176人,年均增长13.52%;教育学毕业生人数由1199人增至7258人,增加了6059人,年均增长29.33%;文学毕业生人数由4617人增至21857人,增加了17240人,年均增长24.87%;历史学毕业生人数由455人增至602人,增加了147人,年均增长4.08%;理学毕业生人数由3706人增至8478人,增加了4772人,年均增长12.55%;工学毕业生人数由13353人增至41236人,增加了27883人,年均增长17.48%;农学毕业生人数由967人增至2452人,增加了1485人,年均增长率为14.22%;医学毕业生人数由2384人增至8168人,增加了5784人,年均增长19.23%;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由4492人增至19370人,增加了14878人,年均增长23.22%。在这11个学科中,教育学、文学和管理学毕业生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毕业生的增长率,医学毕业生的增长率基本与之持平,其他学科毕业生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全省毕业生的增长率。
2.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学校结构特征
从吉林省12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人数来看,2001年至2008年,吉林大学毕业生人数由7464人增至9646人,增加了2182人,年均增长3.73%;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848人增至3866人,增加了2018人,年均增长11.12%;延边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090人增至4746人,增加了2656人,年均增长12.43%;北华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618人增至6052人,增加了3434人,年均增长12.72%;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255人增至4054人,增加了2799人,年均增长18.24%;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773人增至4275人,增加了2502人,年均增长13.40%;吉林农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由973人增至3764人,增加了2791人,年均增长21.32%;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275人增至5265人,增加了3990人,年均增长22.46%;东北电力学院毕业生人数由866人增至3169人,增加了2303人,年均增长20.36%;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人数由393人增至1722人,增加了1329人,年均增长23.50%;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生人数由602人增至1974人,增加了1372人,年均增长18.49%;吉林艺术学院毕业生人数由293人增至1940人,增加了1647人,年均增长31%。其他院校毕业生人数2001年为13358人,2008年为67473人,增加54115人,年均增长率为26.03%。在这12所重点大学中,只有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等5所学校毕业生增长率高于全省的毕业生增长率,而其他院校同期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26.03%,仅次于吉林艺术学院,高于其他11所重点大学,高于全省毕业生增长率。可见,吉林省毕业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其他高校的扩大规模所引起的。
二、吉林省高校招生规模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总规模增长过快,超过经济增长与社会劳动力需求增长
吉林省自扩招以来,1999―2008年,招生年均增长12.75%,同期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5%,我国GDP年均增长9.67%;2003―2008年,毕业生年均增长17.52%,同期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8%,我国GDP年均增长10.5%。可以看出,吉林省招生和毕业生增长率都超过本省和我国经济增长率。
2001―2008年,我国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由73025万人增长到77480万人,年均增长0.85%,吉林省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由1167.41万人增长到1281.4万人,年均增长1.34%;同期,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由3.48万人增加到11.79万人,增长了2.39倍,年均增速为19.04%,远远高于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增速,高于我国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速18.19个百分点,高于吉林省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速17.7个百分点。
(二)招生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毕业生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适应性较低
由于大学培养的周期性、学科招生结构不能完全适应4年后的社会需求,学科毕业生结构与就业率相符程度也不高。依据麦可思研究院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1]中的统计调查数据,我国2007―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前4个学科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而吉林省2001―2008年,毕业生增速最快的前4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可见,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而吉林省工学毕业生增速低于全省毕业生的平均增速。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而吉林省教育学毕业生增速却最快。
(三)不同类型学校招生结构不合理,培养人才总体平均质量下降
我们对吉林省部属和省属12所重点大学和其他高校作了对比分析,发现2001―2008年,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两所部属重点高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下降,吉林大学年均下降3.76%,东北师范大学平均下降0.82%,其他10所省级重点高校虽然招生规模都有所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在0.18%―9.05%之间,年招生平均增长率为4.54%,而其他高校招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69%,远远高于总体招生增长率,更高于经济增长率。由于这些非重点高校原有教学基础差、师资力量弱、专业不成熟,所以培养的本科生质量远远低于重点大学,特别是像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正是由于这些非重点高校的盲目扩招和盲目上专业,导致了整体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给整个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巨大压力。
三、吉林省未来高校招生建议
为了保证吉林省未来的人才需求,针对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问题,必须结合实际调整招生结构和规模。
1.扩大工学和管理学招生
从实际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工学和管理学是社会需求最多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和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量需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人才,同时也大量需要支持工业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所以未来这两个学科应是重点发展的学科,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而哲学、法学、历史学和理学,由于过去人才培养超过需求太多,应适当减小规模。其他学科应根据总量变化,在保证结构的条件下适当招生。
2.扩大重点高校招生,压缩一般院校招生
从高校结构看,应保证重点高校相应学科的招生,压缩非重点院校同学科的招生,这是为了保证专业人才质量所必须的。对于重点高校的传统和特色专业以及就业好的专业,要适当扩大招生。而对于其他非重点高校,应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重点培养特色人才。对于非重点高校与重点高校重复的专业,要压缩招生,保证和扩大重点高校的招生,彻底扭转盲目跟风上热门专业,最终导致专业不明、质量不高、就业不好的局面。
3.重视应用型、实用型专业的招生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我国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更加明显,“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同时并存就是例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让农民工“上得来”;另一方面,重点院校应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重视书本之外的就业实践,同时,要促进一部分非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由基础理论教育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让大学生“下得去”。
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英国的高等教育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要”,即满足企业行业、学生、***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 FH) 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始终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术、技术和职业的有机结合。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将功能定位为“满足企业、个人和社区的需要”。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3]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专业的招生。
4.适当增加新专业的招生
专业结构设置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的周期, 使人才结构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兴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但是原有专业并不包含,所以要适当增加新专业招生。但是新专业放在哪个学校,一定要看学校的专业基础和师资力量,不能跟别的学校比规模大小就盲目上新专业。***门要协调好专业结构。
高校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全社会重视较育、关心教育、参与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5篇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 毕业生 人才需求
【中***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3-03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教学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自成立以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校毕业生人才需求出现稳中有涨的趋势,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相吻合,与社会未来的就业需求趋势相吻合。
一、进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体情况
(一)用人单位及岗位数量情况。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呈稳定增长趋势。从进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及提供的岗位数量的角度看,2009年至2012年,除受金融危机不利影响,2010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总数较往年减少外,历年进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总数基本保持稳定,数量保持在1300~1400家,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则呈稳定增长趋势。具体见表1。
表1 2009~2012年用人单位及岗位数量需求情况统计表
项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进校用人单位总数 1325 1072 1311 1400
提供就业岗位总数 8200 9300 9960 10300
(二)不同专业就业需求情况。不同专业就业需求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从不同专业的就业需求的角度看,从2009年至2012年,本科专业需求数量历年平均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高职专业需求数量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和市场营销。这说明学校定位准确,特色专业如会计等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较大的社会需求。具体见表2。
表2 2009~2012年专业需求情况排名统计表
本科专业 专业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需求岗位数 所占比例 需求岗位数 所占比例 需求岗位数 所占比例 需求岗位数 所占比例
会计学 1862 22.71% 1863 20.03% 2138 21.47% 2291 22.24%
市场营销 1023 12.48% 1068 11.48% 883 8.87% 958 9.30%
工商管理 327 3.99% 538 5.78% 548 5.50% 607 5.89%
金融学 356 4.34% 421 4.53% 458 4.60% 511 4.96%
物流管理 451 5.50% 379 4.08% 438 4.40% 455 4.42%
注:比例数据等于该年各专业需求人数/该年需求总数。
二、专业需求分析
(一)专业需求“热者恒热”。从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情况的角度看,通过对已有毕业生的本科、专科专业的检测,结果显示,2009~2012年度各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冷热不均,热者恒热,冷者尤冷。需求量较高的本科专业主要有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需求量较高的专科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学、会计电算化、会计、资产评估、物流管理等;需求量较低的本科专业主要有法学、文秘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需求量较低的专科专业主要有公务事务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
(二)热门需求岗位专业。从2012年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情况看,2012年进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为1400家(扣除“双选会”数据),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为10300个,需求专业结构前十名的本科各专业排名为:第一,会计专业2291个,占22.24%;第二,市场营销专业958个,占9.30%;第三,工商管理专业607个,占5.89%;第四,金融学专业511个,占4.96%;第五,物流管理专业455个,占4.42%;第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21个,占3.12%;第七,财务管理专业312个,占3.03%;第八,工程管理专业264个,占2.56%;第九,经济学专业138个,占1.34%;第十,财***学专业100个,占0.97%。需求专科专业前三名的专业为:第一,会计电算化专业704个,占6.83%;第二,会计与审计专业564个,占5.48%;第三,市场营销专业207个,占2.01%。以上各专业工作岗位的社会需求,2009~2011年的比例与2012年的比例是接近的。
(三)热门就业机会岗位专业。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看,2012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3400人,专科毕业生1387人,共4787人。2012年,用人单位进校需求的就业岗位10300个,2012届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为2.15个。其中,各个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前十名排名如下:第一,财务管理专业社会需求岗位312个,毕业生51人,就业机会6.12个;第二,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岗位958个,毕业生167人,就业机会5.73个;第三,物流管理专业社会需求岗位730个,毕业生176人,就业机会4.14个;第四,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岗位157个,毕业生40人,就业机会3.92个;第五,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社会需求岗位198个,毕业生61人,就业机会3.25个;第六,会计学专业社会需求岗位2291个,毕业生730人,就业机会3.14个;第七,国际商务专业社会需求岗位197个,毕业生66人,就业机会2.98个;第八,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岗位207个,毕业生70人,就业机会2.96个;第九,保险专业社会需求岗位129个,毕业生48人,就业机会2.69个;第十,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岗位166个,毕业生63人,就业机会2.63个。
以上分析数据显示,一方面,学校各专业毕业生毕业的去向基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步调一致,毕业生意愿去向多集中在银行金融、商业贸易等行业,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以及落实的就业去向,居前列的也是商业贸易和银行金融等行业;另一方面,学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人数的规模符合社会的需求,如市场营销、会计、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在校学习的学生多,近几年进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多,提供的各专业就业的岗位数量相应也多。
三、用人单位招聘基本情况分析
(一)单位性质。从毕业生需求的用人单位性质来看,2009~2012年度毕业生需求的用人单位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数据显示,2009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中,民营企业占78%,2010年占79.1%,2011年上升到81.2%,而2012年上升到了85.69%。而机关事业单位所占比率波动上升,从2009年的4.3%上升到2012年的4.62%,国有企业则呈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13.6%下降到2012年的8.74%。进校招聘的外资企业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见表3。而这也与2008年至2011年的就业单位分布情况大体一致。2012年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具体见表3。
表3 2009~2012年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性质情况统计表
年度 项目名称 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
2009 所占比例(%) 4.30% 13.60% 78.00% 1.00% 3.10%
2010 所占比例(%) 3.80% 12.80% 79.10% 1.00% 3.30%
2011 所占比例(%) 3.20% 11.10% 81.20% 1.40% 3.30%
2012 所占比例(%) 4.62% 8.74% 85.69% 0.21% 0.74%
(二)地域分布。用人单位地域分布情况、毕业生就业地域的意愿及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呈正相关的。
从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来看,2012年广西本地就业的占94.27%。其中,以南宁为主,占总数的72.49%。区外就业的占5.73%,以广东为主,占0.26%。2011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第一为南宁,占73.1%;第二为桂林,占4.0%;第三为柳州,占3.5%;第四为北海、钦州、贵港,均占1.6%;广西区外共5%。2009~2010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地点的比例大致与2011年和2012年的比例接近。
从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地域看,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具体归纳为“三多三少”:一是在城市就业多,县城及乡镇就业少,学校毕业生高度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和梧州等城市就业,而在各市所辖的县城及乡镇就业的比较少。二是高度集中在南宁市就业,而在南宁市以外的地方就业比较少,如2012年在南宁市就业的高达72.49%,在南宁市以外所有地方就业仅仅占27.51%。三是高度集中在广西区内就业,而在广西区外就业的比较少,如2012年学校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高达94.27%,在广西区外就业的比较仅仅占5.73%。
(三)单位招聘人员要求。一般来说,企业需要的大多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对于人才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企业最需要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学历上,虽然都说看不同的岗位来决定需要哪种学历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企业还是比较偏重大中专学历的人才,认为研究生学历的学生眼光高,容易跳槽,且大多数在专业技术上和本科大专学生差异不是特别大;在薪资与学历上,挂钩并不是很大,若是刚进入某企业,大多数企业并不会根据学历的高低来评定薪资的多少。企业在录用应届毕业生时对于其毕业院校声誉、成绩优秀、学历高低不是很看重,只是做一个参考而不是决定因素,而在社会实践及工作经验上大多数企业是非常看重的。大多数企业认为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是息息相关的,此外对综合素质能力也十分看重,专业不符但是综合能力突出者也可以得到企业的青睐。
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做的《2012届毕业生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中,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了83条意见和建议,关于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问题共35条,占42%。家长们要求学校:(1)加强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14条,占40%;(2)加强实习、实训课程安排的9条,占26%;(3)加强联系实习单位的12条,占34%。家长对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多角度的要求,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相一致的。这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多融入实例、案例的内容,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结合教学计划,结合专业和毕业生现实需要,认真抓好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实践工作。
对于大学生在校考的各种证书,企业单位有如下看法:学历证书上,企业认为学位证和毕业证稍微重要些,辅修证和双学位证只起一个参考作用;在国家等级考试证书上,企业单位较重视英语四级、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证书;在职业证书上,企业较为重视,如管理认证、技术认证等。总体而言,企业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而对于学历及其他大学生特别看重的证书,企业单位并未将其作为决定因素,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所以在校大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自己 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从用人单位视角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其一,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来看,学校的专业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多但社会需求量少。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社会就业需求总体不旺盛,人才需求结构更加不平衡,特别是外语类、管理类、IT类等专业类别的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对供过于求的专业,尽管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帮助毕业生就业,但由于受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和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普通感觉工作比较难找。
其二,从人才市场要求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来看,有的专业不能适应人才需求的方向和知识、技能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个别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模糊;有的专业教学内容不适应或滞后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要求,有的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等。
其三,从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来看,一部分毕业生及家长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就业指导工作在帮助毕业生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想、更合理地进行就业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未来需求分析
其一,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基于国家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势头。***在十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这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经贸、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行业产生广阔的市场就业需求。此外,***的十报告还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纵深发展。这将有力推动我国的大量民营和私营、外资企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扩大对金融、会计、财税、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其二,从广西未来发展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重合作,为广西建设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如财经类专业及国际合作的办学专业如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贸易方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三,从学校定位与发展看,学校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服务区域发展特色凸显。学校主动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新设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专业,建设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投资理财人才培养等多个创新实验区。而从2009~2012年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也符合这一特点,近年来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对专业需求排名前十的专业分别为: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金融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学及财***学专业。
总之,社会未来的就业需求趋势符合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特点。今后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主干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把学校的龙头和优势专业如会计、财税、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建设成为特色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品牌专业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新增一些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对刚成立的新兴专业,则寻找突破口,凸出特色,以树立学校的形象,扩大学校的影响,为提升人才就业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全国全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广西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财经学院要积极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特色与优势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办好社会满意的财经教育,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新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2]石岩,于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需求调研[J].青年文学家,2012(6)
[3]张凯,李希来.青海省农牧专业高校毕业生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4]钟宇.用人单位对专科毕业生需求的调查报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9)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4JGZ141);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220);广西财经学院2013年度校级课题(2013D091)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6篇
1.1整体就业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2009-2014届医学检验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共316人,这六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截止到毕业当年12月31日)整体呈上升趋势,虽高中有降,但2011-2014届四年来均维持在一个较高就业率水平,特别是2013、2014两年,在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仍然实现了增长,但本专业未来几年将要毕业的本科生人数还在持续增加,毕业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1.2就业单位层级流向分析
近年来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单位集中在省、市、县级医疗系统,但乡镇医疗系统就业比例几乎为零(除2013届1人外),就业单位与专业较为对口,且大部分集中在主要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一方面说明了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学生对云南省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作用。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说明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居高,大量的学生仍然以条件较好的省市级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方向。另外,据笔者调查了解,每一届毕业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约占总人数的50%以上),但毕业生最终到县乡级医疗机构工作的仅占总人数的25%左右。大部分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的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再回到县乡地区工作,这其中除了抱着“跳农门”的心理之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城镇差别较大,条件较为艰苦,职业前景不佳等原因,这就增大了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1.3就业岗位类型流向分析
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如表中所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医院检验科。2009-2014届,在医院检验科就业的学生比率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届,在毕业学生总数大幅升高的情况下,在医院检验科(包括临床实验室、输血科)就业的人数比率还是呈现了增长,说明检验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对口就业仍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另外,其他对口岗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试剂公司等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岗位,有一定比例的就业率,但所占比例均不高,几乎都在7%以下,而其他类型的岗位就业率就更低。这说明,近几年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较为固定,就业方向单一,就业面相对较窄。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时,主要选择医院和医疗机构就业,较少关注包括医疗器械公司、试剂公司、企业、厂矿等机构的检验技术工作等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择业方向的矛盾,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竞争激烈。
2应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探讨
2.1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伴随全国范围内其他本科医学院校增办、扩招检验专业的现状,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检验专业毕业生将会大量涌入社会。然而曾经作为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对口单位的各大、中型医院检验科,由于近年来大量招收本科毕业生,岗位需求将逐渐接近饱和,加之医院为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无疑增加了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如果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与数量,将可能导致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因此,学校要把控制招生规模与促进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控制检验专业的招生数量,防止盲目扩招,使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2.2加强毕业生就业***策与形势教育,引导基层就业
学校要继续加强国家有关就业***策与形势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毕业生掌握国家***策和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4个突出问题,其中一点是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而与此同时国家却在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县级及以下医院对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将会影响今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昆明医科大学近3届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到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4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检验专业近6届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却几乎为零,这更加说明了对于检验专业基层就业将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检验专业要鼓励学生认清形势,引导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更多地转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3帮助毕业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学校要帮助毕业生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毕业生就业一次定终身的老观念,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只进医疗系统工作的落后思想,要教育学生扩大就业目标,开阔就业视野,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条件的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面也逐步拓宽。一些医疗试剂公司、医疗器械公司、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生物技术公司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出现和业务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增加了它们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客观上来说,这对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都可以成为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医学检验毕业生在这些单位也同样可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2.4搭建检验专业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
学校要努力为毕业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通过增强与医疗部门、医药公司以及新兴出现的检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的联系和交流,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解这些新兴对口就业岗位的机会,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就业平台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活动,如就业知识主题讲座、技能培训、成功典型经验实践指导、模拟招聘和面试经验交流等一系列专题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就业教育的整体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就业教育平台中还要注重引导毕业生锻炼各种能力,包括适应能力、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积极心态等,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就业教育平台,要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之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3结语
专科个人毕业总结第7篇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师院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一些高师院校为解决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专业采用了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在提高培养数量的同时,重视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目的、过程、特点,通过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方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活动[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从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和状况等方面进行观测。国内外学者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方面,例如云南省通过调查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及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了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在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研究方面,梁九妹等研究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竞力的有关指标体系,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个体状况、就业期望、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3];在就业竞争力培养途径方面,董玉刚从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4]。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后,发现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多。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聚焦于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从几个指标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通过内部自我评价,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的目的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不同学制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对高师院校招生专业的规模与定位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某高师院校对其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它们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 二、研究方法 参数检验是在假设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针对总体分布的某些参数进行推断检验,因此参数检验对相关变量的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在现实中有许多变量的分布是否满足某种特定的分布可能人们事先并不知道,或者虽然知道其分布类型,但其分布并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5]。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本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时,选择了六个指标作为变量,由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标并不一定满足区间[0,1]的分布,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因此,本文采用两***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把五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作为两个***样本,通过分析两个***样本的数据,推断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三、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的指标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6]。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部分专家认为,短期内分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从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去向、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和离职率等方面评价。因此,在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以下6个指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 1.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可直接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程度,统计截止时间在8月31日。 2.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3.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4.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 5.职业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职业吻合度反映了现在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6.半年内离职率:从当年毕业时到当年12月31日,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多大百分比发生过离职。 四、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某高师院校委托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完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研究利用该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选择了教师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采用两***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和半年内离职率两项指标值进行规格化处理。该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总体水平为2674元/月,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1.0116:1,三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三年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0.9207:1;该校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76.3%,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1.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68.3%,通过数据的规格化处理后,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p#分页标题#e# 五、数据分析结果 将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利用Mann-Whitney检验,五年制指标和三年制指标的秩和分别记为W5、W3,检验基本步骤如下:1.先假设H0:就业竞争力无显著差异H1: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差异2.计算检验统计量3.Mann-Whitney检验结果根据i=j=6,Mann-WhitneyU为15.000,查表可得: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Mann-Whitney检验,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再通过单一指标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五年制专科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72.6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67.33%,五年制专科生高于三年制专科生的就业满意度;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23.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31.7%,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要低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这两项指标说明,五年制专科生比三年制专科生的专业定位更明确。 (二)五年制专科生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705元,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462元,明显高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95%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可见,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过对某高师院校2011届教师教育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发现五年制专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并无显著性差别。若从师资培养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建议高师院校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四)对不同学制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通过半年内的离职率分析,三年制专业毕业生要高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离职率,说明我们的三年制专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不少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攻克就业难关,实现自身理想的关键[8]。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众性,以及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当务之急是组织专家、学者、教师等从事生涯教育理论的研究,科学地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生涯教育[9]。另外,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工作经验,成为就业中的“短板”,高校应构建“规划—指导—实战”三位一体的在校大学生工作经验积累模式,即从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与见习,职业社会导师的配置,分层次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实战实习的控制指导机制四方面出发,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有效路径,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发展[10]。 七、结语 本研究以就业竞争力评价六个指标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某高师院校2011届不同学制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这种实证分析的对象是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毕业生,本研究为高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当然,在短期内的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观测,结论才更准确。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不仅是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各高校应当重视和提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及时跟踪与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抓好课堂内外,利用好显性和隐性教育载体,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