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模板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1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2

大家早上好!受中心校领导的委托,就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切磋,谈不上经验交流,不对之处敬请领导和教师们批评指正。

一、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使全校形成合力。

学校重视是做好任何教育工作的前提。我认为,对于毕业班工作,不光是校长一个人重视,也不光是教导主任一个人负责抓,而是全校领导和老师都需要关心和重视。在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上,校长、主任、科任教师都要动起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围绕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学校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要求全校老师支持毕业班工作,全方位为毕业班工作提供方便;定期召开领导班子和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对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

毕业班工作要取得重大突破,关键在于人为因素。这几年来,我们学校毕业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看,都凝聚着学校领导、科任老师的智慧和心血。都依赖于一个团结奋斗、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

1、围绕目标搞探讨。

毕业班教师认真负责,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确定工作措施。同时要再次向科任老师明确我校的质量目标,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复习策略,使老师们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既明确目标,也坚定信心。

2、激发教师整体合力。

团结全体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集体作用才能达到毕业班预期目标。学校通过组织毕业班的各种活动,来增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

3、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

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互相协作,共同管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对繁重的毕业班工作,教师要克服家庭、小孩问题等等大大小小的困难,把毕业班的各项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发扬务实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体现教师乐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搞好备考管理。

科学的备考管理是在毕业班工作中非常重要。通过多年实践,在小学毕业班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确立学校管理目标。

学年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学管理的总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教师和学生个人身上,形成一个“学校毕业班总体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班级工作目标--个人工作目标”的目标体系,总目标与分目标形成目标锁链,环环相扣,融为一体。

2、加强教学常规监控。

目标管理既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估,又重视过程监控。为了抓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我们从常规抓起,通过向师生调查,深入课堂听课,开展备、讲、批、辅、考的教学常规检查以及检查后的总结与业绩考核挂钩等措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监控效果。

3、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毕业班的管理工作体系上,我们抓两个管理:

第一是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协助的“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班主任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各阶段的情况,广泛听取任课老师的建议,制定好计划目标,并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增强自信心。利用班会、传统节日,召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任务,激发斗志,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娱乐,在活动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对学生加强行为规范的教育,以纪律来保证学习,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理想前途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二是以毕业班为主,任课老师为参谋。要求毕业班的老师注意搜集考试的新信息、新材料,精心组织每节复习课,做到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量适当,例题典型,代表性强;重视课堂小结,题型分析,强调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4、加强目标分层辅导。

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材料,引导他们自学,让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二、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纠正的训练方法,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知道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5、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小学毕业考试不但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测试。毕业班学生常常有焦虑的情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等。为了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我们在学生中大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3

2011年云南省有高校毕业生115 821人,其中研究生6 586人,本科生51 197人,专科生58 038人。毕业生离校时就业人数达到96 743人,其中研究生5 344人,本科生42 009人,专科生49 390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5.9%,比上一年同期递增0.8个百分点。

近年来,云南省高校毕业就业工作总体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连续4年以每年1万多人的规模递增,年增幅均超过11%,面临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挑战。同时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就业质量的新课题。

云南省委、省***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的要求,将其列入推动云南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人才兴滇战略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省委秦光荣书记、省***府李纪恒省长、李江副省长、高峰副省长深入高校和人才市场,专题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府、各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认真落实责任,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共青团等部门加强指导服务,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对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早启动、早部署、早推进。各高校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2011年在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等相关部委举办的一系列招聘月和网上招聘活动的基础上,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举办了农林、师范、医学、财经、艺术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校园招聘会2 00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需求信息超过14万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就业网站的建设,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均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站,开展各种类型的网络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二、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特色工作

落实、创新、质量、维稳是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以***策为引领,全面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的要求。云南省认真贯彻国发16号文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了《云南省人民***府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云***发〔2011〕159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推进。在省委、省***府重视下,特别是在省委***、李江副省长的直接关心下,2009年云南省人民***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贷免扶补”***策,从贷款、财***扶持、税收、培训和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鼓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策,2011年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省***府拨款50万元,设立“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已有20人获此殊荣,有40人获提名奖。省长奖获奖者中包括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李孝轩和杨红卫,目前他们两位都是民办高校董事长。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意见》,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用足用活用好***策、平等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加强思想***治教育4项原则和20条具体措施,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指导毕业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年,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以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策扶持,资源整合、拓展项目范围和数量等措施,发挥对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高校工委、教育厅在与省人社厅合印15万册《高校毕业生就业***策60问》基础上,2011年又印制了《云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策80问》,免费发放到高校每一位毕业生、指导教师、工作人员手中。各高校在“一把手”责任制基础上,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将“一校一策”的工作原则落实到“一院一策”、“一专业一策”。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和入伍预征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云南省430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落实岗位,省教育厅与省***区司令部联合组织了高校毕业生优秀现役士兵典型事迹报告团和***策宣讲报告团,深入高校开展巡回宣讲超过20场,参加的大学生超过3万人,各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了入伍预征报名,受到***表彰。省教育厅和高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数以千计的高校毕业生申领了创业证,他们在创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指导和***策扶持下成功实现创业就业。

二是以育人为支撑,深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认真贯彻***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贯彻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出台了一个《决定》,三个《办法》。坚持以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围绕国家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校情,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各高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提高内在竞争力,在固本强基、人才强校、科学管理、开放办学、求实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云南农业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市场、长效机制建立。云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就业机制探索。云南民族大学通过“奖、助、贷、勤、减”等多种方法和同州县合作办学,帮助困难少数民族毕业顺利就业。曲靖师范学院的素质教育中心和开放式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校企合作、“双定生”培养模式。这些特点鲜明的经验和做法,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也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桥头堡”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省教育厅和高校积极探索建立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共享预测预警机制,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目前这一工作已列入云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许多高校都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工作。如云南农业大学停招蜂学专业,限招草原科学专业等。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坚持以课题研究引领创业就业工作科学发展,以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工作创新,以理论指导促进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今年省教育厅还积极向***申报毕业生就业研究课题。

三是以创新为示范,努力提高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基层创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注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着力搭建创业***策、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积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讲座、论坛、大赛等活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办或联合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创业导师库,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评选出10所“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开展创业示范高校评选,组织了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入伍预征典型事迹报告团,深入高校巡回演讲,在高校毕业生中产生良好影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保障厅联合举办云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省委***、副省长李江同志到会颁奖,并为大学生作了就业形势报告会,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2011年,全省各高校共举办创业大赛101场,参加学生超过2万人次。举办创业讲座和论坛427场,参加学生超过12万人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加大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毕业就业努力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参加***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从首次大理学院入选后,到今年云南省又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实地调研阶段。通过总结宣传,极大鼓舞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是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实现人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积极发挥校园市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和规范学生及用人单位诚信签约。***门和高校积极统筹部门职责,共同推进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到了“三到位”、“一保障”,包括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认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说课大赛和“就业指导名师”评选,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毕业生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供求信息共享机制。省教育厅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户口托管、***策宣传、学籍管理和认证服务工作,办理户口托管。2011年接待各类咨询服务20万人次。按照***要求,省教育厅已深度嵌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许多高校也积极嵌入一体化系统,2012年7月全省所有高校将全面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云南省注重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分层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表彰先进,典型引路,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各高校以质量为核心,大胆创新,云南大学“五个并重”、昆明理工大学“六套组合拳”、云南农业大学“强基础、重创新”、云南师范大学“两个巩固、三个拓展、四个加强”、曲靖师范学院“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云大滇池学院“三大保障,五个抓手”等,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实施严格的就业信息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就业签约挂钩,不准劝导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工作,对在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高校和院系,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是以维稳为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和督促检查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社会、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走投身基层、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各高校采取通过举办毕业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文明离校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和谐离校,切实维护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各高校认真掌握特殊困难毕业生群体、特别是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底数,建立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的帮扶台账,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发放求职或生活补贴、优先推荐岗位、心理咨询辅导、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2011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加大学生资助力度,高等教育资助11.72亿元,资助学生28.34万人,全面为应征入伍学生发放代偿了经费,积极为赴边疆和藏区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学费补偿。各高校积极开展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需求,提高学校教学和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各高校还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列入重点,在离校前掌握情况,帮助毕业生了解离校后联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渠道和相关保障***策。重视媒体宣传,宣传促进就业***策和毕业生先进典型,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定期督察机制,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投入挂钩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4

一、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地和各高校超常规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

(一)***中央、***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和***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并深入有关省市、高校视察,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发挥才干;要求各地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策,掌握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年初,***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大***策,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策落实。

(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府强力推动、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地***、***府以空前力度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的配套措施,全力抓好***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关社会团体和用人单位主动出项目、出资金、出岗位,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教育系统勇挑重担、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成立了以志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的工作要求,牵头制定出台了落实国办文件精神的19个文件,包括九大方面、70多条新的***策措施;与往年相比,今年出台的***策文件之多、涉及方面之宽、措施力度之大、惠及学生之广都前所未有。

各省级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承担了最主要、最直接的责任,在落实“一把手”工程,出台配套***策,狠抓***策落实,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市场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进一步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毕业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确保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四)应对危机、促进就业、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一方面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以应对危机为契机,着眼长远,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创新。一是以启动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一支以合同制管理为基本模式的专职科研队伍。这是***在北航视察的时候提出来的,无论是对于学校的科研还是学生的就业都是有利的。二是以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调整研究生专业结构,更多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三是以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为着力点,推动高等教育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四是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基本***策体系,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入伍的规模,加快推进我***现代化建设。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是我国***队建设上的重大举措。五是以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契机,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六是巩固和完善相关***策,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以上六项措施,直接解决70多万名应届毕业生就业,并在制度改革和创新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具有深远意义。

同志们,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积极进展,得益于***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益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府积极作为、深入挖潜和狠抓各项***策落实;得益于教育系统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抓实干和全力推动;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的鼎力支持和倾情相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向辛勤奋斗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据有关方面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将延续,我国宏观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同时,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牵涉到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怎么看待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关系到怎么看待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工作以及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等等。为提早谋划好、部署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知》对做好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八方面要求,我想借此机会,着重强调以下六点。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具有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一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的十七大提出,今后我国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高等学校要适应和服务于这一转变,把各类人才及时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二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在600多万大学生身上,寄托着600多万乃至上千万个家庭的殷切希望。做好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就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事实说明,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高的。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不会选择这样的高校,从而这样的高校也就不可能科学发展。四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高度的***治敏感性,高校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能否使他们较好地实现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巩固和完善***策,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是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央项目的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实施地方“特岗计划”。二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三是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这是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事情,各省级教育行***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及早启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将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优惠***策及早传达到毕业班学生,力争高校毕业生参***人数比2009年有较大增长。四是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策。积极协调当地财***等部门加快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要统筹研究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并尽快完善相关***策。五是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特别是充分考虑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

(三)加强创业教育,优化***策环境,力争实现2010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全国就业群体中,高校毕业生无疑最具有创业的潜在优势。各地和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的十七大提出的有关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大力加强创业教育,一方面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积极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二是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策。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力争出台税费减免等优惠***策,并在工商注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简化程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三是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扶持大学生创业。各高等学校也要积极整合资源,特别注重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一是要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各类院校都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2010年将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研究生、本专科生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各省级***门和高等学校也要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三是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也就是刚才发言同志讲的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四是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5

我国高校目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只计算支出,不计算成本,无法通过核算资料或会计报表直接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成本核算的实践,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的特征,提出以高校所设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归集成本费用和计算高校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方法。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的进行探讨。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涵及原则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校在校学生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高校的教育成本从教育服务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主要有教师、教辅人员、为教学服务的行***工作人员等。物力资源主要包括日常教学中消耗的物料用品和教学用的固定资产。从价值形态上看,主要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构成。从教育成本的负担者来看,主要由***府、社会、学校和受教育者个人承担,因为教育服务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府拨款、学校自筹与创收、社会捐助和学生的缴费等。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必须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在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联系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为避免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相混淆,笔者称之为联系性原则。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高校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核算教育成本。

5.简便性原则。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形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制度若搞得过于冗繁,会增加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不便于推广实行。

二、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含义与假设前提

(一)专业法的含义

具体来说,专业法核算教育成本,要按月归集各专业实际教育费用,但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每年七、八月份或十二月份才有学生毕业,所以高校的成本计算期为年。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若高校学年与公历年度相差较大,也可按学年核算成本;专业法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可以不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每年的七(八)月末或十二月末,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算毕业生成本和非毕业生成本。

(二)专业法的假设前提

高校教育成本受高等学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事无巨细地考虑每一因素的影响,则教育成本核算将无法进行。因此,必须明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假设前提。

1.权责发生制假设。我国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反映在收支报表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情况。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2.毕业生质量同一假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如果考虑毕业生质量等级的差异,这种成本核算很难进行。所以,必须以合格毕业生质量同一为前提,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3.物价相对稳定假设。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灵活多变的,若考虑每一时点的价格变化,成本核算将很难进行,假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在成本核算期内不发生明显变化,便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4.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假设。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年通常是每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8月底。而财***拨款及高校会计核算都是采用的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它们的时间差异不便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了便于准确核算高校的成本,必须假设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程序的探讨

专业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成本核算程序如下:

(一)设置有关教育成本核算账户

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的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设置“教育成本”、“学生事务费用”、“教育辅助费用”、“教管费用”等总账账户。

1.“教育成本”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各项实习实验费、教材费、资料讲义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教育辅助费用、行***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研究、后勤服务等间接费用。教育成本总账可按学生类别、专业设置明细账。“教育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由“研究成本”、“教育辅助费用”、“学生事务费用”、“教管费用”等账户分配转入的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合格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在校生教育成本或者未完成学业学生的教育成本。

2.“学生事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学生事务管理有关的费用,如学生活动费、招生就业费、学籍管理费、勤工助学基金净支出等费用项目。该科目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3.“教育辅助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辅教育费用。如教育水电费、教育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劳保用品费、体育维持费、***书资料费、二级学院(专业系)的教学管理费等。该账户每月所汇集的费用,期末应按一定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以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4.“教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教育的费用,包括教育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及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公安保卫费用、行***办公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维护费用、通讯费、车船费等。该账户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入“教育成本”、“研究成本”等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二)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依据各项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如教材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等,根据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教育成本、科研成本、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教管费用等总账和明细账。

1.教材、资料费用分配

每学期各专业学生领用的教材、教辅用书、实验、实习资料等费用,可以直接根据各专业学生领用的各种教材或资料的数量及其单价计算分配,记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2.工资费用的分配。

(1)若某教师在一定期间只从事一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则该教师的工资可直接计入该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

(2确定教师给不同类型学生上课的工作量折算系数,简称学生类别系数。设专科生的类别系数为0.95,本科生的类别系数为1,硕士生、博士生的类别系数分别为1.2、1.5。另外,计算教师实际工作量时还应考虑班级系数,如:单班上课班级系数为1,两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4,三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8,四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2.2,等等。

(3)若某教师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同时还从事科研工作,则其工资费用就应按其实际工作量大小分配计入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这时首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折算为标准工作量,然后再进行分配。

教师参与立项支助项目的研究,可以按其获得支助经费的多少、项目级别、项目研究期限及本人排名顺序等折算实际工作量。将科研项目每万元支助经费折算一定的标准工作量(假设为A),项目级别系数可设为:校级1,院(处)级0.8,市厅级1.5,省部级2,部级2.5。

(三)计算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对于间接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中。高校的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等间接费用可按学生类别、学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本学期完成学分比例等计算分配,并转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1.学生事务费的分配。学生事务费用可按学生人数比例分配。

2.教育辅助费用的分配。

(1)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可按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首先应确定各类学生的类别系数,这里的学生类别系数与工资费用分配中的学生类别系数不一定相同。如:专科生、本科生的类别系数可设为1、研究生(硕士、博士)类别系数可设为1.2。

(2)标准学分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也可按各专业学生所完成的标准学分比例分配。

(四)计算分配各专业毕业生教育成本

每年七月末(八月末或十二月末),根据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各个专业毕业生应分担的教育成本。各专业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可采用约当毕业生法计算分配。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各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人数×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

某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已完成学分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完成最低学分数。

某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

某专业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该项目期初余额+该项目本期发生额)/该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某成本项目的金额=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各成本项目的金额。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某年级非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该年级非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参考文献:

[1]石金明.高等学校成本会计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64-194

[2]何小平.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高校成本核算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0):118-120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6

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高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贯彻责任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全程性原则、全员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六大基本原则。

责任性原则是落实各层级管理干部职业指导工作主要责任的原则,即各层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上至下的责任系统为:校长副校长处室主任教研室班主任(教师)。

方向性原则又称导向性原则,要解决的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导向问题。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即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我们职业指导的教学与训练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就业做文章,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顺利而稳定的就业。

服务性原则就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围绕客户的需求开展。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用人单位,我们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围绕这三种客户的需求来展开。

全程性原则是指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甚至延长至学生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至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天,均要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对于优秀毕业生和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其毕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必须进行跟踪职业指导工作。

全员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对象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即将下厂实习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是难以就业的少数学生;二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是学校全体员工参与,并且学校要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家长、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

系统性原则是指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均要系统地进行。学校要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成立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职业指导工作组织管理的系统性;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等部门应按照专业的《职业指导》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成功做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

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1.总目标

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完成以下提升: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最终100%实现就业。同时,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还包括调动创业积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职业指导工作者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第一,开展职业认知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分类、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第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原则、意义,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

第三,开展提高职业素质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组成,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标准,利用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第四,开展择业、应聘技巧指导,以满足学生人职匹配的要求为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就业者的要求、工薪待遇以及今后的发展机会;利用各种就业信息通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服务。分析招聘信息,按照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标准,根据学生的求职意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同时,指导者还要对学生开展个人礼仪教育,提供有关面试技巧的培训指导等。

第五,开展就业心理指导,调适学生的就业心态,培养其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战胜逆境的意志以及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六,开展创业指导,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尽可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阶段目标

按照“阶段实施”的原则,可将就业指导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一年级。在此阶段,职业指导者应该将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辅导学生结合社会、行业、专业特点及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区、市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

第一阶段即职一年级又可以分为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个阶段。第一学期的阶段目标有二:其一是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其二是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素质测评。第一个目标的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新生入学***训,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礼仪规范教育、法规教育、责任教育等;由心理室组织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是他们得到适应新环境的训练;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由专教处负责组织开展的学生到企业参观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办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企业,为后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个目标的开展方式主要是由实训处对学生进行CETTIC职业素质测评,以帮助学生测评、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第二学期的阶段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认知,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为主题的班会;由德育处组织开展文明风采大赛(区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征文活动;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优秀毕业生座谈会,让学生通过座谈交流了解职业及职业素质;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

第二阶段——职二年级。在该阶段,职业指导者要侧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需求状况的感知,加强就业能力的指导。即职业指导者应指导学生收集与处理就业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策、学会用法律维权,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同时,指导者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

职二年级的阶段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测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内容包括: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管理人员访谈,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执行能力”主题班会,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共同开展的有关职业和就业的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第二次参观、企业见习,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等共同组织开展的教学实习,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我的职业我能行”主题班会,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国赛)。针对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共同组织开展的职业指导课教学,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主要活动是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CETTIC职业素质测评。

第三阶段——职三年级。此阶段应重点进行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择业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根据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另外,指导者还应当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做好创业准备,鼓励他们大胆走创业之路。

该年级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求职指导方面的培训,主要内容有由实训处开展的个人实习跟踪与指导和求职材料制作、求职规范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由德育处开展的“模拟求职面试”主题班会。第二个阶段目标是帮助学生做好实习总结、创业指导、就业准备等方面的工作,以讲座和综合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个人创业条件分析 、市场调查和分析、理财、撰写创业计划书等。主要内容是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实习情况总结分析会、实训处开展的“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职业形象设计及应聘技巧、择业观培养”主题班会与讲座。

第四阶段——学生毕业后的1~3年。学生毕业后,职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回访,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该阶段的目标是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跟踪,在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在学生毕业后的第三年,主要内容是副校级干部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汇报工作。

职业指导工作的计划、总结与激励措施

1.计划

担任职业指导工作的各位老师、专业教师及各处室相关教师必须按教学处的规范要求制定授课计划;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在制订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时,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其中。

2.总结

(1)担任职业指导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每学期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教学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职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教学处主任。教学处汇总教师的总结后拟写一份学生教学过程中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2)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拟写一份学生实习阶段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实训处。

(3)专教处每学年结束时拟写一份职业指导工作专题总结,将职业指导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思路、做法、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建议和改进措施进行系统的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4)教学处、德育处、实训处,每学期末分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交给副校长。

3.激励机制

(1)逐级考核。实训处对实习指导教师、德育处对班主任、教学处对职业指导课程教师、专教处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学期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教学副校长对教学处、实训处、专教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德育副校长对德育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7

2012年我县中考招生工作的具体思路为:要在充分考虑我县中考***策的连续性、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和高中段教育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在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改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是唯一录取标准为考试成绩加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录取的形式。

二是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开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三是加强对全县初中毕业生生源预测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招生计划

2012年全县初中毕业生总数为412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计划达到90%以上,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按照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和普、职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市教育局负责确定全市2012年高中段招生计划(另文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由市教育局根据当年毕业生数(以初中电子学籍的注册学生数为准)和各县市区上报的普通高中招生意向数平衡后统一下达。其中,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包括统招生、三限生两类,其中三限生数量控制在学校当年招生总数的30%以内(含自主招生部分)。未经市教育局批准,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招生,也不得跨县市区招生,普通高中班额原则上控制在每班56人以内。

县高级职业学校要积极挖掘招生潜力,确保招生计划的完成。可根据办学特点采取提前招生、自主招生、跨区域招生、多次录取等招生形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常年招生、随到随学”的招生模式,完善并简化招生工作程序。

普通中专招生来源计划,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各初中学校要支持和鼓励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招生信息必须在各初中学校公布。

三、报名考试

2012年,我县中考继续按照“一次考试,多项录取”的原则进行,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毕业升学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等学校录取的依据。初中应届毕业生可根据规定和个人学业情况,选报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志愿。我县不另行组织初中毕业考试或高中升学考试。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报考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可实行注册入学。

县招生办公室负责全县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考务工作。考生原则上在户口所在地报考。全县统一在5月10日至16日报名。报名手续由县教研室协助县招生办负责办理。考生准考证号码要按市统一要求编排。考生须按规定缴纳报名费、考试费。收费标准按照市物价局、市财***局、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执行。特困生免缴报名费、考试费。凡按我县接受条件接收的县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在就读学校报名参加中考,在考试收费项目和标准、录取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常住户口学生一视同仁。局教育科协助县招生办审查考生资格。考生须在5月16日前向局教育科提供《市201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特长加分与优惠办法》(见附件4)所规定享受特长加分与优惠***策的原件和在县外就读时的相关成绩。县招生办安排考试时,考场应相对集中,本校教师不能监考本校学生。

四、评价与考试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成绩是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一)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各初中学校要按照《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见附件1)的有关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5月16日前将《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报送局教育科审核,作为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二)考试

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我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分年级进行,一般安排在初中阶段的相关学科结束后进行,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书面考查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详细内容见《县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方案》(附件2)。

五、招生录取

为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方式,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普通高中探索进行自主招生工作。中学作为我县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学校,2012年自主招生计划从学校“三限生”招生计划中调剂,占学校招生总数的5%。要严格按照《市2012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实施办法》(见附件3)有关规定,进行自主招生录取。

2012年,我县依然实施中考特长加分***策和优惠***策,要严格按照《市201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特长加分与优惠办法》(见附件4)组织实施。

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策。2012年中学“三限生”招生计划占学校招生总数的30%,“三限生”招生录取,应在统一招生部分和自主招生工作完成后,在县教文体局指导下进行,凡学校擅自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建档。在高中阶段的录取中,普通高中的录取工作由局教育科组织实施,并于8月5日前将录取学生的名单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普通中专录取工作由市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的录取工作由局教育科组织实施。

六、实施保障

为确保中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县教文体局将及时对2012年我县高中招生范围、对象、招生计划数和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普通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初中学校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有关***策和工作,要建立公示制度。招生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执行招生***策,自觉遵守招生纪律。对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事件,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8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是系统工程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诉我们:自然科学证明,无论是宏观客体(生态系统、生物圈、星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以及无限的宇宙)还是微观客体(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以至层子),都作为系统而存在。即: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主体结构和核心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主体结构看,介入主体是:1、***府机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省、市、自治区地方就业主管部门。2、高等学校,学院、系,就业指导中心或招生就业办公室等。3、社会就业服务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所(人才猎头公司)、人才交流中心。4、用人单位:如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府机关、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城乡社区等。

在主体结构中人处于核心地位。一是高校毕业生是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服务体系的工作对象、目标、程序等一切指向是高校毕业生,没有高校毕业生,就没有就业服务体系,这个系统就不存在。高等学校的使命目标及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应用于社会。正如***所说“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用人单位需要人。国家经济发展扩大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利润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需要人。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人才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在系统中,用人单位的第一目标是发现和招聘最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三是系统运转靠人。系统介入主体的整个环节有效运转靠人的主观能动性:***策制定(学生培养,能力提升,就业指导),措施落实,信息传递,职业招聘,岗位选择等等离开人的作用难以实现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与效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布局形态和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塔式形态:塔顶是国家***府(计划部门)按计委制定计划下达直属高校各省市、部委、行业、企业(高校);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专业、人数指标和经费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按照国家行***部门计划,被分配和派遣到用人单位;企业、行业的用人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接收毕业生并安排相应工作。系统运转是自上而下的行***指令。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变化呈环式形态,企业、用人单位根据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效益成本、企业发展及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决定挑选高校毕业生;学生则根据市场需求、就业行情、职业发展趋势选择高校、学科、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地方、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状况决定学科、专业调整招生比例。国家(地方)***府、教育行***、人力资源部门则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计民生需求制定出台调整***策措施,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环式形态核心要素是需求:学生根据个人志向、发展和市场就业需求选择学科专业;学校根据学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办学目标和思路,调整学科专业;用人单位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选择毕业生;国家(地方)***府根据各方需求,制定出台调整***策措施,推进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态变化是重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内部系统设计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整个宇宙好似普遍联系之网,任何事物都是这网上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国家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系统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相对于更高一级的要素来讲又是一个系统。总结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和做法,校内工作系统框架设计大体是指以下几个部分: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从宏观层面看这个服务体系包括国家、地方***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和高等学校等。从微观层面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性。作为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构建平台,创造条件。总结高校近十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般包括以下要素:#p#分页标题#e#

1.职业规划服务

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就开展就业职业教育,分不同阶段和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形势、就业***策、法律法规、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性格和专长,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明确未来所从事职业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专业指导与能力提升服务

学校(学院)导师根据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志向,开展“因材施教”,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职业能力提升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和提升训练。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同步开设学生自我认知教育课程或讲座,班主任老师、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组织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各种能力,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3.就业信息服务

建立功能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整合颁布符合人才市场、行业、企业、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指标体系和数据标准;拓宽、汇总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才资源信息与交流渠道;建立与行业、企业及人才市场交融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市场招聘、实习实践、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就业***策、就业形势、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就业宣传栏、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将招聘需求、重要信息提示直接发给学生个人。通过专题网站、宣传手册、推介专题会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学科特点、办学风格、毕业生学业与能力、潜质特点。召***家、区域、行业、企业经济态势及发展形势分析会,请专家点评,分析行业企业发展形势及各类就业信息,为学生择业提供参考。

4.创业指导服务

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设立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倡导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校友举办创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流程。

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管人员、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指导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建立高校与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平台。依托行业或地方***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策、税收减免、贷款担保、产业贴息等,在场地、资金、创业指导等方面予以切实地帮助。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精神和提升创业技能。

5.法律***策咨询服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企业、公司)及高校(教师)和***府部门(国家、地方)等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要依靠法律手段维护和协调各方利益。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规定;省(市)人民***府、教育行***部门关于大学生就业有关意见、规定;高校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文件、规定等。还包括学校在就业管理、就业信息服务、就业队伍建设、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

高校要研究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人事争议、利益受损、利益侵犯等问题,如何做到既维护学生的利益,又确保用人单位的利益,国家、***府、学校应提供这样的法律服务,确保各方利益平衡。

6.困难学生资助服务

建立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渠道。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通过重点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求职补贴、优先推荐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结合***、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优先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去向,切实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7.调研评价反馈服务

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检验预测机制。根据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及人才市场需求,并以此指导高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和招生计划调整。

建立和完善就业调查网络,广泛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对毕业生的评价、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并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为学校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在毕业生离校时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对学校年度就业工作作出评价,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责成涉及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定期召开校友就业专题座谈会,听取对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第三方评价机制。由***于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第三方对高校就业状况进行收集、统计和评价。

8.就业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所有要素发挥作用,服务体系本身必须要有保障机制,这个保障机制包括:#p#分页标题#e#

第一、成立学校******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的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就业服务专门机构抓总,***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教务处、财务处、研究生院、保卫处等部门各司其职,与***、省(市)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相互促进的就业工作格局。

第二、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专门机构,专业干部、专职人员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从标准和要求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职级待遇,开通晋升渠道,保持就业工作干部队伍相对稳定。

第三,学校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纳入教师岗位管理,定期考核、培训,制定年度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鼓励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学习和培训,奖励、录用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就业领域相关资格和证书的专职人员。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倡导、鼓励企业、行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到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机构交流任职。

第四,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满足就业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校级就业工作专用场地面积达到相应的标准。设有专用的毕业生招聘场地、就业指导与咨询室、就业信息查询室、洽谈室等。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几个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学生。没有高校毕业生就没有就业服务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关心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体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自《规划发展纲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基本要素中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的目标指向是学生。高校建立和完善这个服务体系必须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需求服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课程,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人才评价标准和制度,建立全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2.整体性原则。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选集》卷4P453)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要素的有机统一,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分别存在时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把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简单还原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不等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处于系统中的要素性能受系统整体的制约。从大系统看,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机整体,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从子系统看,就业服务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要素作为系统整体,它具有各要素分别存在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把“职业规划服务”、“学生指导与能力提升服务”、“就业保障服务”、“创业指导服务”等等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放在人才培养有机整体中,放在与其他部分的联系中去认识。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9

中***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70-02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呈现德育教育具体化、有形化,这是摆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必须通过路径创新,在方法、内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云南中医学院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什么要在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呢?基于云南中医学院对30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录用原则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标空泛等问题。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的形式,梳理、总结、汇报、提交大学以来的思想***治教育实践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原则上德育答辩不通过者不准予毕业。

一、德育答辩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辩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德育答辩是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方针贯穿始终的主要体现,是毕业生通过梳理专业学习、身心成长、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收获、得失及感悟,在总结中反思与成长,是对学校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创新

***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践行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建设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参与德育答辩工作的不仅有思***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校院领导、专业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从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5%,这样的全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德育答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格式,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学习、思想道德、身心成长等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形成德育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进行陈述,同时接受提问并作回答,由答辩评审委员会综合其平时表现,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这个平台,可以多角度审视自我,总结成败得失,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德育答辩制度开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学校******把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作为检验全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手段,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德育答辩规程》、《德育答辩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开展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策支持。校院两级在工作中,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均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协调指导和具体工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条件保障。

(二)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整个答辩共分为宣传动员、论文撰写、交流答辩、总结整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明确提出时间节点要求,校领导多次到二级学院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答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提纲、德育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鉴定表、互评表等,为规范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过程管理,严格要求。

1.严格遴选指导教师

德育论文指导教师按照专业论文基本要求,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换意见后确定题目,指导开题撰写,及时审读评阅。不少指导教师与学生多次面对面交谈,或在网络上保持密切交流,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总结得失。

2.严把论文质量关

要求德育论文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通过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体会,分析成功与失败,剖析优点与不足,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长期的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进一步理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端正学风,明确要求论文务必本人原创,抄袭者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3.强调正面引导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明确规定对每名毕业生的德育总结陈述和答辩中存在的偏颇问题,专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及时纠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4.注重总结,典型示范

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印刷成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可真实检验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成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力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充实了毕业教育内容,对毕业生实现成才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德育答辩制度的创新举措,引起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舆论的良好反响。应邀出席学校德育答辩工作总结汇报会的省委高校工委领导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德育答辩给同学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记忆,给他们注入了人生放飞理想与希望的动力。通过这样一个答辩过程,开启同学们的心智,传承医术,锻造品德,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成为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广”。新华网、凤凰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新华社云南分社分别报道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德育答辩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辩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应重在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级的學生中,大学一年级进行德育论文选题开题、大二大三进行德育实践回顾、毕业班进行德育答辩。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德育答辩工作的调查得知,许多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感悟,清楚了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白了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教师来说,学生在德育答辩过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过其他渠道很难了解到的,特别是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大一的选题开题、大二大三的实践回顾、毕业时德育答辩,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开展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融合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首尾相连”的全程化,将德育答辩制度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最终形成全过程德育教育常态化。其次,适应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把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作为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而是着眼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辩制度会日臻完善,在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李景国.论德育答辩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例10

2003年,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因为大部分1999年首次扩招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创记录的212万人,分别比2001年、2002年增加117万人和67万人。然而,不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增加的迹象,而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已经产生了显著影响。据部分高校反映,2003年社会需求与2002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部分省份也反映社会需求相应不足,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这一形势,并采取积极措施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现象

我国既面临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转轨过程中体制摩擦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高校毕业生就业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情况。

在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本身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有限,从而产生了就业总量的矛盾。二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转变往往滞后,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马上就业。结构不平衡现象在大学生身上较为突出。

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低,而教育事业较发达,众多的高校毕业生主要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而不能够马上就业。根据日本劳动省1996年《劳动白皮书》,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递减,在1995年为67.1%,1996年为65.9%,此后一直都徘徊在60%~70%之间。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就业中,同样存在下降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都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有其特定的转轨背景,这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高校毕业生一直由***府主管部门分配就业,毕业即意味着就业。造成了供方一大学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在专业设置以及随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上滞后,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情况在扩大招生规模后被放大,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其次,我国近年来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与大学扩招幅度产生较大矛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2003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有1150万人,劳动力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400万至1500万人,农村大约还有1.5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要加快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事业单位要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等,这些都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从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我国已经出现青年人就业困难的现象。与其他国家一样,受职业技能、求职经验和磨擦性失业等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失业率较高。据劳动保障部2002年四季度对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查,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9.7%。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6%,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4.1%。青年求职者已经变为主体,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的情况有明显的变化。

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近年***布点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02年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降了21.6个百分点,就业率仅为59.7%;就连朝阳产业的信息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下降了5个百分点,就业率为88.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表现在专业设置调整滞后,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在上海市,2003年高校6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门类,而上海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如生物医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更为突出。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

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步实现市场化了,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地体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府存在依赖情绪,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应该将教育方式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在低年级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毕业前一二年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

破除高校毕业生分配派遣中的障碍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策措施,但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一些***策还“悬在空中”,得不到落实。

一是非国有单位使用高校毕业生仍然有进入和户口指标的限制。2002年,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三资企业就业的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9.3%,其中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基本上呈“三分天下”的格局,分

别为37,6%、31.5%和26.2%。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但目前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国有单位的用人自受到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

二是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从200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看,一些省市限制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就业的***策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一些省份仍然在***策上限制毕业生,尤其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

三是派遣制度的时间限制问题。虽然国家***策规定高校毕业生毕业2年内可以由学校保留档案,但据我们了解,一些学校规定毕业当年年底以后,不再办理派遣证,使得已经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没有被统计进来。

因此,要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大学和接受单位的派遣指标和用人指标的限制,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招用毕业生的指标限制,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证》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迫切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由学校自身负责,学校大多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通过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的方式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信息渠道比较窄,就业信息服务效率比较低,这无疑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流动和就业。

毕业前实习本来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信息和彼此考察的重要形式。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以及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与大学生的求职择业脱节,致使实习对就业的作用发挥得不太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模板

学习

周文化论文

阅读(19)

1.2持续增长模式持续增长模式是指在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不至于使核心竞争力因其他原因而大幅下降。1.3循环往复模式循环往复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企

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0篇,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感悟与收获,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感悟。讲诉后情绪的表现后,**老师又带领大家一起观看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片。通过观看宣传片后,老师让孩子们明白,情绪对每个人的身心

学习

大学生贫困证明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贫困证明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贫困认定证明模板,大学生贫困证明怎么填章。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大学录龋该生家庭___________(家庭

学习

分组讨论发言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分组讨论发言稿,内容包括分组讨论经典发言,分组讨论个人发言材料。**********此次***代会上,***书记代表市委所做的报告非常精彩,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报告。报告对**过去五年成就的总结实事求是,全面展示了**追赶跨越

学习

心累的说说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心累的说说10篇,内容包括心累的句子4个字,心累的说说文案。4、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谁都不想再取悦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5、爱上一个人并不可怕,怕的是一发不可收拾,分手并不可怕怕的是一直

学习

一年级入队家长寄语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入队家长寄语,内容包括一年级少先队入队家长寄语,一年级学生入队家长贺词。二、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在学校团委的安排下,各班级通过周一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向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班主任老师利用班队会,说明此项活动的目

学习

假期计划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假期计划10篇,内容包括假期计划内容怎么写,假期计划搞笑。下周我将有七天的假期。在这几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我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语文,数学和英语。完成这些作业要花我两天的时间。我打算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完成,接

学习

关于松树的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松树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松树的诗句或名言,松树诗句最出名诗句。二、自由自在探究借着孩子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新课内容进行初读感知,在朦胧的意境中,在自由的初读中对诗句进行理解,对诗的意境进行整体品味。把

学习

好习惯伴我行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好习惯伴我行10篇,内容包括好习惯伴我行绘画,好习惯伴我行2000字。下面请大家看一看我播种的好习惯树:第一颗果实树:讲文明,讲礼貌。第二颗果实树:尊老爱幼。第三颗: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第四棵树:勤俭节约。第五棵树:讲卫生。

学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内容包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完整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发言稿。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实践表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

学习

保龄球规则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保龄球规则10篇,内容包括保龄球玩法规则介绍,保龄球天津规则。保龄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抗争性和技巧性,给人以身体和意志的锻炼。由于是室内活动,不受时间、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年龄的限制,易学易打,所以成为男女老少

学习

关于自信的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自信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多了一份自信作文,什么让我更自信作文。曾几何时,我就是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女孩。记得那一次运动会,全年级举行八百米接力赛跑,老师挑选好参赛的男生之后,就开始挑选女生。“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

学习

人物描写的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人物描写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人物神态的作文,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外貌描写是描写人物的一种常见手法,外貌的描写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点,才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有利于烘托人物的精神品格,塑造人物的灵魂。例如,“我

学习

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内容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幼儿园。四、社区居委会每年应和社区内非消防重点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年度《消防安全责任书》。五、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当事人双

学习

换热器毕业设计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换热器毕业设计总结,内容包括换热器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及答案,换热器毕业设计的困难。1工程概况2011G68一、二、三期工程总用地约为13.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7.27万平方,其中地上14.87万平方米,地下12.4万平方米,包括展示综

学习

质检员转正总结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质检员转正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质检员试用期转正的个人总结简短,质检员转正总结简短100字。第一,工作收获。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作为一名质量检验员,要认真研究学习公司的一套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收获:1,物理实

学习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远程教育的总结报告最新,远程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维护与管理:我校在远程教育工作09/10学年下期远程教育工作总结中首先自行制定和完善《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远程教育计算机使用注

学习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学习初中历史的心得感想,初中生历史学习心得体会。其四、听了几位省级教学能手的个人成长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为他们其中也有学历低,更不说是科班出身了,他们靠的是什么取得荣誉的,四个字

学习

电厂厂长述职报告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电厂厂长述职报告模板,内容包括设备厂长述职报告范文,电厂副厂长竞聘报告优秀范文。二、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形成班子强大合力一是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工作中,充分体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我

学习

爱卫创卫年度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爱卫创卫年度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街道创卫工作计划集锦9篇,单位爱卫创卫工作方案。四、根据创卫除四害、灭蝇、灭鼠的要求,认真开展了除害灭鼠工作和灭蝇,并积极配制灭鼠灭蝇毒饵毒液,督促指导县城机关单位城镇居民创卫灭鼠

学习

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工作心得体会8篇文章,学习教育培训总结。二、落实培训资金各单位也相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时也要按规定保证经费用于农民培训。农民教育

学习

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月总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总结。在2018年的工作中,我在领导的带领下、同事的帮助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基本掌握了审计工程程序与流程,基本能***完成小型业务的审计流程并协助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