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腾云篇1
关键词:巴;内涵;打虎匠
中***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144-05
关于“巴”的内涵,学术界存在着诸多歧见,本文拟结合现存文献记载、民俗资料和新发现的考古材料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
关于“巴”的含义,在古代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来自嘉陵江水系形状***。此说最早见于三国谯周《三巴记》,梁顾野王《玉篇》卷三十《巴部》引此文曰:“《三巴记》云:‘阆、白水东南绕如巴字。’”[1]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五所引更详:“《三巴记》曰:‘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谓三巴。’”[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三“渝州”条重申之:“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以水为名。”[3]其后此文又为《广韵・九麻》、《太平御览》卷六八、《太平寰宇记》卷三六所引,影响最大。今嘉陵江下游仍称“字水”。
二是来自植物苴名。司马贞《史记索隐・张仪列传》释“苴、蜀相攻击”时以为:“苴音巴。……或巴人、巴郡,本因芭苴得名,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也。”[4]
现代学者又提出了几种新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蛇。其源头是《山海经》之“巴蛇食象”记载。许慎《说文解字》多引此为证。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认为“巴字是依据其***腾造形而用其为民族自称之声”[5]。姜孝德《巴族***腾辨析》认为“作为***腾物,氏族名称,‘巴’字,只能是蛇(准确地说是蟒蛇)”[6]。
二是坝。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认为,巴人就是居住在坝上的人。
三是白虎。彭英明《试论湘鄂西土家的“同源异支”》认为:“‘巴’亦可能是白虎部落‘白’字的转音,‘巴人’也就是‘虎人’”[7]。柏贵喜《“巴”义新解――兼释“板J”》认为“巴”即是虎。
四是鱼。张勋僚《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认为“根据大量民族学和民俗学材料,我认为它应该是我国南方壮傣语系民族中‘鱼’的读音,‘巴’就是鱼。”[8]
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族的内涵进行了揭示,然有颇多疑问。关于嘉陵江水系形状说,董其祥在《巴史新考》里指出其“完全是牵强附会”。“坝”说和“蛇”说,柏贵喜在《“巴”史新考》里进行了辨正。苴既非巴地所独有,记载中又没有发现与巴人生活有什么紧密联系,故司马贞猜测的“苴”说显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关于“虎”和“鱼”的说法,笔者认为,前者与“巴”的族义极为接近。
二
笔者认为,巴人是哨棚嘴文化系统中逐渐聚集起来的最杰出的部分。“巴”这个称号应当是随着他们的形成,为了与部族中其他人相区别而采用的自称与他称,其使用范围最初应当是部族内部,随着巴人逐渐掌握了部族的领导权,开始对外交流,这个名称才成为整个民族的称号。它的含义应当是“打虎匠”。
由于巴人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所以他们表达自己的内涵除了用语音“毕兹卡”外,往往通过徽记来告诉他人。所以,我们要了解“巴”的真正含义,应该从巴人的徽记上着手。
从考古出土的巴人兵器来看,虎纹***案最具有代表性。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布的饰有虎纹的铜兵器情况,李明斌在《巴蜀铜兵器上虎纹与巴族》作了较为详尽的统计,指出饰虎纹的巴蜀铜兵器有剑、矛、戈、钺四类,认为虎纹是巴蜀文化青铜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此文虽然以“巴蜀”统称,但实际上指的还是“巴”,所以他在总结这些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时认为:“它是以巴文化为基础(虎纹铜器遍及全川),吸收蜀人原有文化,并在中原文化不断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9]
在李文未涉及和其后的考古发现中,又发现许多虎纹青铜兵器,其代表性器物具体情况如下:
戈:
实战铜戈(宝鸡西周国墓地BZM19:60),西周早期,援本部饰虎头,虎裂口,利齿,虎耳恰作侧翼。[10]
铜戈(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M23:1),东周,援后端和内上有两面对称的虎纹***案,虎耳和腿部突出斜立,两面对称形成双翼。[11]
Ⅱ式铜戈(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M45:2),东周,援后端和胡上有两面对称的虎纹***案,张口吐舌,虎耳突出斜立,两面对称形成双翼。[11](P277)
A型铜戈(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21:6),东周,援本及胡部饰两面对称的浅浮雕虎纹,虎头正视,虎身侧视,耳向后斜望。[12]
B型铜戈(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25:9),东周,援本及胡部饰两面对称的浅浮雕变形虎纹,虎头虎身均侧视,通体线刻涡漩纹和变形三角纹,凤眼,凤爪,象牙状齿,吐花舌上卷,耳斜竖。[12](P357)
C型铜戈(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45:10),东周,援本及双翼饰两面对称的云雷纹和浅浮雕变形虎纹,虎身似龙,回首张望,口吐长舌,挥舞利爪,造型生动,援末向后斜竖的长方形耳上亦饰两较小虎纹。[12](P361
)Ⅱ型2式戈(成都西郊金鱼村战国土坑墓M1:4),东周,援本部饰浮雕虎纹,虎首两耳向后伸出成翼。[13]
2式戈(成都金沙巷战国墓地M1:7),东周,近援本处正中饰虎纹。[14]
矛:
C型(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M53:1)和BⅠ型(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M54:1)铜矛,东周,铰的后部一面饰虎和手臂***案。[11](P275)
A型铜矛(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23:1),东周,f部一面饰有虎纹。[12](P355)
剑:
BⅢ式铜剑(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23:7),东周,剑身末端一面饰虎纹。[12](P355)
BⅣ式剑(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M9:2),东周,后端一面铸虎纹及其他巴蜀符号。虎纹作奔跑状,口吐花舌,凤眼、凤爪,背部生翅,卷尾,虎身饰树叶形纹。[12](P375)
从上面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巴人兵器上的虎形***案形态各异,主要为浮雕虎纹,分布地区包括陕西南部、长江三峡和成都平原。结合历史记载,我们可以认为:白虎***案是巴族的徽记。
关于这种徽记的内涵,很多研究者认为,它体现了巴人的***腾崇拜意识。潘光旦《湘西北“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认为“巴人最初可能是一个虎***腾的族类”[15]。邓少琴《巴人的***腾――兼谈***腾的并存》认为巴族各分支的***腾有差异,白虎是“巴族之总***腾”[16]。杨华《巴族崇“虎”考》认为“早期巴人为了祈求神巫来保佑自己,幻想征服自然,消灭战争,除驱灾祸,趋吉避凶,自然也就寻求了‘虎’来充当本民族的保护神”[17],向柏松则认为,巴族的崇拜对象经历了由巴蛇到白虎的两个阶段。
不过,如果我们将巴人对白虎的态度与***腾理论进行比较,便会发现,白虎崇拜观念值得商榷。根据弗洛伊德所说的***腾崇拜的两个基本定律:“禁止杀害***腾动物和禁止与相同***腾氏族(部落)的异性发生性关系。”[18]巴人对白虎的行为恰恰属于***腾禁忌。他们“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J,便弩射”[19],也就是说,巴人要先射杀老虎,然后才能剥下虎皮装饰自己的盾牌。此种行为与***腾崇拜相背离。因此,巴人的徽记不是表示一种***腾崇拜。
[7] 彭英明.试论湘鄂西土家的“同源异支”――廪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 (3):12-20.
[8] 张勋僚.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J]. 南方民族考古,1987 (1):45.
[9] 李明斌.巴蜀铜兵器上虎纹与巴族[J]. 四川文物,1992 (2):24-26.
[10]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西周国墓地[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03.
[11] 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G].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56.
[12] 重庆市文物局等.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G].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53.
[13]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西郊金鱼村发现的战国土坑墓[J]. 文物,1997 (3):4-14.
[14]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金沙巷战国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97 (3):15-23.
[15] 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G]. 潘光旦选集第二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383.
[16] 邓少琴.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M]. 成都:巴蜀书社,2001:313.
[17] 杨 华.巴族崇“虎”考[J]. 华夏考古,1997 (4):71-79.
[18] (奥)弗洛伊德著,文良文化译.***腾与禁忌[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5.
[19] (梁)萧子显.南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2:1009.
[20]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 成都:巴蜀书社,1984:34-35.
[21]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2842.
[22] (清)赵翼.曝杂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三.
[23] 田荆贵.中国土家族习俗[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243.
[24]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01.
[25] 重庆市博物馆等.东汉合川画像石墓[J]. 文物,1977 (2):67.
李白的腾云篇2
花赖山地处苗岭,这里山与天齐、峰峦起伏、云遮雾障。我当年因参加修建贵昆铁路线时驻扎在这里,每逢上零点班,再碰上夜雨,黎明,迎着晨曦卸掉最后一车石渣时,我置身山崖之上,领略那苗岭云生雾起的壮丽奇观,真是大饱眼福了。
这时,山脚下苗家吊脚楼里的炊烟正钻出用树皮盖的屋顶,袅袅地向上升腾。一家又一家,一寨又一寨,染香了山风,染浓了山岚。山岭也不示弱,从千沟万壑中冒出股股白雾,像飘逸的轻纱扭旋着“腰身”,时低时高,时东时西,时浓时淡……一阵山风过后。谁也分不清哪是苗家的烟。哪是苗山的雾;谁也说不清是白雾拥抱了炊烟,还是炊烟拥抱了白雾。它们渐渐地淹没了吊脚楼的黑屋顶,抹去了村寨的轮廓:它们成团成团地溢满了壑谷,又成片成片地笼罩了山坡。此时此地,只有当你听到从雾海深处隐隐传来的鸡鸣狗吠声,才能意识到,原来茫茫云雾下面还住着人家。面对这壮观的云海。我好像看见那奔腾的列车,已化作吞云吐雾的铁龙,飞上这高高的苗岭,冲出花赖隧道的洞口,游过云海,跃上九天去了……
当我走出隧道口时,白茫茫的云雾已笼罩了一切,五步之外看不清人。伸伸手,滑腻腻的雾气在指缝间流:张张口,甜丝丝的雾汁往心底里钻,我放慢脚步,往山岩上的工棚徜徉,想让这白森森的云雾洗一洗我身上的烟尘。
我沐浴着云海雾浪,攀登在“之”字形的山道上,山岩上的帐篷像一朵朵碧莲在云雾中隐现。几个工友抬着机具从山岩上的云中走来,又向山岩下的雾中走去。我的心也随着他们消失在云雾深处……
而今,每当我回忆起苗岭那云生雾起的壮丽奇观时,总会想起著名诗人雁翼当年的那首《在云彩上面》的诗:我们的工地在云彩中间/我们的帐篷就搭在彩云上面/上工的时候驾云而下/下工的时候腾云上天/山下住着农民兄弟/说我们是天上下来的神仙/其实我们是派来的工人/为了祖国的富强才住在云彩上面……
妙趣横生的兔联
张小雷
在我们绚丽多姿的联苑中,有不少含有“兔”字的对联,妙趣横生。
李白的腾云篇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李白乘着马车去景色秀丽的庐山游玩。
李白来到庐山脚下,远远望去,香炉峰上的云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像是香炉里飘出的紫色的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如梦幻一般,让人迷惑。李白放眼远眺,只见瀑布像一条无比宽大的白色绸带挂在山前,又像一条白色的长龙从山上奔腾直下,哇!真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啊!好象有三千尺长呢!瀑布激起的水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扑打在李白的脸上。瀑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响声越来越大,犹如千***万马在奔腾。李白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以为是银河落到了人间呢!李白来到山腰间,看到了嫩绿的小草,郁郁葱葱的树林,五颜六色的小花,还有小鸟在枝头鸣叫……李白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他感动了,陶醉了,这一切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啊!这时,美妙的诗句在他脑海中出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写的这篇[望庐山瀑布]成了千古传诵的名诗。
三年级:李炎
李白的腾云篇4
赤日炎炎,蝉声阵阵,烈日当空。
暑气熏蒸,赤日炎炎,烈日炎炎。
火云如烧,海天云蒸,夏日可畏。
田地龟裂,寸草不生,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禾苗枯槁,禾苗枯焦。
夏阳酷暑,夏山如碧,夏树苍翠。
流金铄石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
炎炎夏日
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
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炎炎
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烈日当空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
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
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
近义 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夏日炎炎
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
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
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
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五黄六月
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
三国·魏·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
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
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绿树成荫
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热不可耐
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
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挥汗如雨,挥汗成雨,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汗流如注,满头大汗。
干亢,沙漠干亢,***,干巴。
山高地燥,晨露未晞,绿树成荫。
夏水汤汤,沉李浮瓜,赫赫炎炎。
官张火伞,热气腾腾,铄石流金。
大汗淋漓,旱威为虐,赤地千里。
河道干枯,干巴毗咧,天气干燥。
烈日杲杲,烈日中天,炎阳似火。
流金铁石,燋金铁石,焦金流石。
吴牛喘月,汗流浃背,遍体生津。
暑气逼人,酷暑难耐,骄阳似火。
李白的腾云篇5
我的家乡在武汉。武汉这座中原重镇,美丽的江城,雅称白云黄鹤仙境;她很古老,名胜古迹多,河流湖泊多,文化昌盛,经济发达,工业鼎盛,是中国现代***的英雄城市。
武汉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镇以长江、汉水交汇而分界。长江以北是汉口,以南是武昌,汉水以西是汉阳。三镇隔江相望,在长江、汉水之上建有许多桥梁与交通,便利交通使城市繁荣,武汉故有九省通衢之誉,有山水园林旅游城市之美,看江河滔滔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现代都市景色优美迷人。
武汉古迹越千年。有天下名楼黄鹤楼,她耸立长江畔,伸进白云端,探入苍茫的长江水,她让多少古今文人墨客骚人痴迷神往。汉阳古琴台,隐约在秀丽的龟山下,那是春秋时期士大夫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弹琴话知音的佳境。武昌东的东湖,浩渺烟云,波澜壮阔,她更比西湖大,可容天下美艳。城中还有沙湖、紫阳湖、墨水湖、北湖、东西湖等湖泊,众多美妙如凌波仙子,让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为之惊羡。
武汉曾是辛亥年(1911)武昌起义清王朝的***圣地,现在她更是中国文化、教育、科技、工业和现代农业的中心城市。座落青山区的武钢,漫布武昌区珞珈山的大学城,镇守关山口的光谷科技城,还有深藏汉口江汉路的商业街等;武汉籍国际航空港、京广、京九铁路、京九高速公路、铁路,以及长江、汉水天然良港等的便利交通,为武汉经济腾飞插上腾飞的翅膀。我爱家乡,我爱武汉,我爱闻名天下的江城武汉。
典故:
关于热干面的起源有一个典故:
李白的腾云篇6
关键词:土家族 白虎***腾 ***腾崇拜
一、白虎***腾崇拜溯源
土家人的祖先是巴氏子务相,即廪君。秦汉时期的《世本》《后汉书》中记载了这一巴人族源。但《世本》早佚,《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较完整:
巴郡南郡蛮本有无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武骡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1
土家族视白虎为其祖先,除了有着令人回味的传说神话渊源之外,也有着一定的客观自然和历史因素。土家族人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中,野兽出没较多,自然条件恶劣,需要强大的自然征服力和勇气来克服自然灾害和改造自然。而虎是山中之王,白虎所象征的力量、武力和威猛,正好契合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这种崇力尚武的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也借由白虎***腾得以传承。
二、白虎崇拜对土家族的影响
“***腾文化是人类早期的混沌未分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是相互交织、尚未分离的。因此,***腾文化既是宗教文化,也是社会文化。它包含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婚姻和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后来各自发展成为自成一体的文化现象。”2***腾文化对一个民族的信仰、精神气质、社会活动和物质文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土家族对白虎***腾的崇拜也对其民族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白虎崇拜对民族精神和气质的影响
“***腾祖先观念,是原始时代的氏族或部落认为自己的始祖不是人,而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所有成员都是由它繁衍而来的,都是它的后裔。人们以种种方式表明自己试***腾祖先的后裔,并以特殊态度对待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始祖”的同类。”3土家族流传着种种传说,传扬自己是白虎的后代,这种白虎***腾崇拜正是一种***腾祖先观念。土家人世世代代对白虎、对祖先的虔诚敬畏,是民族延续和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标志。
白虎乃山中之王,是力量和勇猛的象征;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土家族,需要强有力的民族气质来征服和改造自然;而且土家族人民饱受战争的创伤,历代封建王朝的围剿使湘鄂川黔边地区战乱连年,这也需要强劲的民族心理来抵抗和生存,维护民族的尊严和族脉延续。以白虎为祖的土家族人民,都希望如白虎一般体魄强健、威猛有力、捷足如飞,这也就早就了土家族“崇力尚武”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典籍中,对于土家族崇力尚勇的民族性格,有诸多记载。《后汉书》卷八十六记载:“板楯蛮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晋书?乐至》云:“号板楯蛮,勇而善斗……其俗喜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国都也。”在打击羌人进扰汉川的战斗中,土家先民使“羌始败殆尽”,被誉为“神兵”,“巴师劲勇”,“巴渝之人刚勇好舞”,巴人“颇有勇猛,登山涉险,如履平地”,“屡立战功”。自称为“虎族”的土家族人民长期经受恶劣自然环境和战争的磨砺下形成了一个强健剽悍、崇力尚武的民族。
(二)白虎崇拜在丧葬文化中的体现
土家族风俗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便是“跳丧”,而这一习俗与***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土家族的葬礼中的“跳丧”表现出一种十分欢乐的气氛,没有任何悲伤。从精神源流上看,一方面源于生死轮回、灵魂不死的观念。撒尔嗬(即跳丧的仪式)的唱词有:“昨日看到亡人在,今日已经进棺材,三日未吃阳间饭,四日上了望乡台”,“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这反映了人死后灵魂仍在活动,而且走向了更好的世界。另一方面源于祖先崇拜,对廪君的敬重,相传廪君死后化身为白虎,因此土家人相信自己试在先民的旗帜下生存,人死后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与祖先居住在一起是一件荣耀的事。
从跳丧的舞蹈和歌词中我们也可看到***腾文化打下的深刻烙印。跳丧舞中有一段舞蹈叫做“猛虎下山”,是跳丧舞中动作难度最大的一段。“对舞的土家后生前纵后掀,你跃我扑,口里发出阵阵虎啸声,将猛虎下山扑食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跳丧舞舞段中常见的有:四大步、四大门、小四门等,其中四大步遒劲狂放,舞时全脚抓地,第一拍上步,后两拍颤身,交替行进,恰如山中老虎的步态,所以又称为“老虎舞”。4除了跳丧舞中 是出现了白虎的姿态,在撒尔嗬的歌词中也表现出对白虎的敬重和崇拜,《十梦》:“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当堂是家神”;《算命歌》:“不查财来不查喜,白虎坐堂武先生”。
土家族撒尔嗬以载歌载舞的欢腾送走死者,以群体的力量寻求安慰、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并用豁达的生死观送去对死者的祝福,以对先祖的虔诚之心,对老虎体态模仿的舞姿,取悦先祖,取悦白虎神,祈求神灵的庇佑。
(三)白虎崇拜在土家族文化中的其他体现
在土家族聚居的地区有众多以白虎命名的地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八个县市,每个现实都有以“白虎”为名的地名,咸丰县、利川市有白虎山,宣恩县有白虎山和白虎山村,建始县有白虎垭,巴东县有白虎坡,鹤峰县有白虎台,恩施市有李巴沟(土家语北部方言称虎为“李巴”)。在其他土家族自治县中也都有以白虎命名的地名,五峰有白虎峪、白虎泉、白虎寨,彭水有白虎岩,酉阳有白虎箐,沿河有白虎山,秀山有白虎(地名),印江有白虎咀、白虎嘴村,长阳有白虎垅,曾是土家族自治县的重庆市黔江区也有白虎村和白虎寨。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中织锦的意思,土家族织锦的传统***案里,有一组以“虎”为题材的纹样,如“台台花”、“虎皮花”、“虎脚迹”、“猫脚迹”等,它们或取材与虎头的正面造型,或取材于虎皮上斑斓条形华文,或取材于虎脚上锋利的爪牙。而白虎***腾的形象也广泛出现在西兰卡普中,如200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周先旺送给***的土家大红袍上便绣有白虎***腾。
结语
土家族人民对白虎***腾的崇拜,是一种对自然、对先祖的敬畏,是民族精神和信仰的寄托。远古的***腾传说丰富了土家人溯源寻根的民族意识,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白虎为土家人的精神信仰和物质文化都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份虔诚的信仰对于维系一个民族的团结精神和归属感,传承和发扬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琳.论白虎***腾文化的源流[J].中华文化论坛.1998.1
李白的腾云篇7
一、最悲情的CEO——王欣
年终盘点,总归离不开悲情二字。要数悲情,快播CEO怕是头一位。4月17日,作为国内曾经市场占有量最高的播放器——快播关闭服务器,而后一浪高过一浪:2.6亿元天价罚单、一度外逃韩国的王欣失联110天后被抓捕归案。
王欣被抓,昭示的是快播这个时代产品的使命终结,没来得及爬上岸的快播,注定走不到头。过剩的荷尔蒙,成了快播不能承受之重,快播被死死地钉在涉黄的“原罪”案板上;加之已然不合时宜的版权“擦边球“路数,成为幽魂似乎是快播的宿命。那厢是,机灵的迅雷[微博]迅速洗白,并在6月完成洗白行动的临门一脚:上市,虽也磕磕碰碰,但较之快播的境况,则幸福得多、美满得多。
已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王欣,最近留给民众的,只有采访时的哽咽以及“可能影响一代人“的流泪忏悔,悲情之余,不免令人唏嘘。
二、最会炒作的CEO——刘强东
给自己的战略按上“甘蔗理论”颇具商学院色彩的名字,强调自己不是娱乐圈的强东桑,却制造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具话题性的剧情。时间拨回到北京时间5月22日晚,纳斯达克[微博]响起京东的上市钟声,只是本能让八卦界血脉喷张的京东掌门的新女友奶茶MM没有出现在现场。
今年3月,网上惊爆奶茶MM与东哥的恋情,如此***型的剧情瞬间引爆了舆论。从京东名字本身的解密,到西红柿事件,传递出的信息尚可归为深情的内容。而奶茶MM网络走红的“出身”、东哥的一线大佬身份、非常规的婚恋年龄差、敏感的曝光时点、号称内部员工的猛料,多种元素交合,使得这一故事早已溢出了互联网或传统爱情的界限。
一个是网络红人,一个是上市公司CEO,不得不说,这样剧情的任何举动都极具炒作价值,双方未来的路,已与娱乐八卦脱不了干系。
三、最“年轻”的CEO——李彦宏
谁都清楚未来属于谁,舆论碎碎念的90后,如今已汹涌而至。世界互联网大会领袖高峰对话上,被年轻女粉丝现场献花表白,封为男神的李彦宏,欣然接受鲜花并大方送出拥抱。见惯了大场面的各位大佬们,在女粉丝突如其来献花时的“一秒表情”,活脱脱地衬出这俨然是场“青春偶像剧”。
继13年7月任命百度[微博]最年轻副总裁后,2014年莆一开年,李彦宏就宣布启动“少帅计划”。身具年轻boss特有的三顾茅庐风格,李彦宏一手编演了国内互联网年度最具轰动的人才变局——吴恩达执掌百度大脑和张亚勤[微博]的加盟。
百度的14年招聘季,坚信人的创造力高峰在30岁之前的李彦宏继续亲自站台,与90后深度聊人生、亲伸橄榄枝。另一个维度,产品移动转型的加速、面向未来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前沿布局,百度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内科技公司的先锋兵。而拥有如此亲近新鲜气息的“年轻”CEO,百度技术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倒也不足为奇了。
四、最具争议性的CEO——雷***
从金山时代开始,雷***就频频闯入各种争议人物的榜单中,而如果盘点出2014年最具争议的CEO,雷***还是头一把交椅。
小米被赋予了诸多黑马色彩:双十一的销量冠***,晋升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出货商,充当蚕食三星[微博]市场的头号打手,用高歌猛进来形容小米的2014年一点都不为过。2014年前三季度,小米出货量突破4500万,早已远超2013年全年的1870万台,全年出货量将超过6000万台,公司估值达到500亿美元!
小米确实取得不俗成绩,但风光背后的争议在2014年却达到顶峰。随着华为、魅族等厂商的类产品、类营销的背后包抄战术,渐趋饱和的国内手机市场环境里,小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饥饿营销的尽数、价格战比任何时候都要露骨,最后充斥的是令人厌烦的口水大战。仅就《黑米日报》司令部引发的口水仗,雷***足以收下最受争议的CEO头衔。
五、最口直心快的CEO——马云
如果说今天最风光的老板,非马云莫属。仅阿里巴巴[微博]的IPO,就像是国内互联网的一场盛宴。双十一的电商造节神话还在延续,单日571亿元交易额、公司市值超2700亿美元、顺势成为中国的新首富,马云的风光一时无出其右。
不过马云自曝从未在淘宝上购过物、也没用过支付宝[微博]。来到年底,除却美国的零售友商们给双十一的风光浇的冷水,风清扬的发声倒也爽直。先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道出淘宝假货源于太贪;随后在各路浙江商会大会上,马云陆续抛出“如果我毕业于北大、清华,可能现在每天就在做研究”、“企业家不能完全听信经济学家的预测,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等观点。在指点江山的同时,《时代》周刊倒是很应景,把马云列入年度人物的8位最终候选人,其当选最风光CEO确无争议。
六、最不服老的CEO——周鸿祎
闹心的奇虎着实让周鸿祎的2014年结实地添了堵。股价创新低,质疑声四起,手里没了王牌的老周,竟要面对“廉颇之问”:被竞争对手牵着走、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过于宏大、对自己过往的互联网经验念念不忘,老周你老了吗?
老得比同行快,和马化腾、李彦宏、马云这些曾在同一个战场上相爱相杀的玩家相比,红衣战神看上去要“老”一些,以往对同行们的“颠覆能力”和杀伤力不再,老周剩下的是有趣、亲切,以及“老男人的焦虑”。
而周鸿祎倒是忙得很,或忙着捣鼓自己的新书,或与张朝阳纵论未来科技趋势,或与移动前老总舌战,纵然已经放弃了公司管理,为了不服老倒也蛮拼的。
七、最任重道远的CEO——马化腾
作为现代潮商的代表人物,小马哥似乎是2014年最任重道远的CEO。2014年,移动互联、O2O彻底炸开了锅,各路好汉都为找到入口挠破了头皮。凭借微信构筑的与移动互联网“先天亲近”的社交网络,马化腾拿到令人艳羡的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
但残酷的事实是,在技术创新和变革面前,互联网行业始终充斥着被替代的焦虑感。百度移动营收的窒息压迫、阿里掀起的橙色风暴,即便拿到目前的唯一船票,小马哥一点也不敢轻松,特别是微信的商业化尚显迟缓。
从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到WE大会,再到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达专注做“互联网连接器”后,小马哥宣布了连接一切的巨大野心。只是谁都清楚连接一切这事有多难,傲娇的百度只是羞答答地说出连接人和服务,腾讯的城池内,只是在游戏上有所建树的微信,却还避不开盛世危机的质问,视作颠覆淘宝的微商也被质疑传销化。市值也被阿里巴巴甩超的腾讯,连接一切上,小马哥显然是任够重、路够远。
八、最小气的CEO——丁磊
从腾讯笼罩铁幕中突围的陌陌,上市前夜,CEO突遭前东家网易的公开炮轰。上市前被揭“底裤”的桥段虽已不陌生,但被老东家义突然发难却是头一遭。
李白的腾云篇8
白云如山峦,层层迭迭地衬托着水汪汪碧蓝的天幕。潮涌如雪,浪花如雪,开放在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上,鲜明而蓬勃。
秋风乍起,一点点吹走了海滩的炎热与浮躁,海岸线复归于宁静与温馨,海鸥悠然而安祥地追逐着白帆,呼应着海的澎湃与生动。
“天凉好个秋”,五彩缤纷的花,消尽了盛世的红颜,在瑟瑟秋风中飘零成纷纷扬扬的情节,挥洒出淡淡的馨香淡淡的抑郁淡淡的惆怅。连天衰草,掩映着昨日黄花,随风摇曳,如山野向节令招展的旗帜。暮云秋树,萧萦的落叶抖动着枯黄与霜红,弯弯曲曲的枝桠诉说着一生的挣扎与苍凉......
秋水如凝脂,显示出无比的清洌与惊人的美,炊烟如柳笛,袅袅升腾飘散,牵连着时而蓬勃时而苍茫时而悲壮的思绪.....
雁嘹声声,召唤着游子骚动的心灵和急切的脚步,如铅字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辽阔而蔚蓝的长空。雁阵是秋天的偶像,是秋天的***腾。秋色在一声声的雁嘹中深沉起来浓重起来严峻起来苍黄起来。
露寒风冷,月明星稀。清冷的月华照着清冷的。菊黄蟹肥的风景远没有水墨画那种风情与神韵,却也是举杯把盏的美好时令,李白放歌,在婆娑的月光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坡清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祝福还是无奈?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不论是低吟浅唱,还是引吭高歌,抑或是缄默不语,都是一种情怀,一种体验,一种意境,一种风景。感慨使然,感慨系之。
有人说,秋天是伤感的季节。的确,离离原上草草作为岁岁枯荣的一种象征,在绿色的辉煌与繁荣之后,终归摆脱不了落寞与萎黄,给人的只能是繁华落尽萧索衰败的感觉。尽管骚人墨客也曾把衰草描写得美仑美奂,但衰草毕竟是衰草,衰固衰矣,又怎能与萌生与茁壮的绿草芳草相比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对此如何不伤悲!
伤悲感怀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大概就是酒了。尤其在秋天,在秋色中,在秋风里。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李贺“壶中唤天云不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温如“留醉与山翁”,都是秋的浪漫,又是酒的浪漫。
落花时节,幸有这清风明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于是,起舞弄清影,把酒话桑麻,便成了这个蛐蛐儿与金钟儿长鸣交响的季节的一种欢娱与思索。紫陌红尘中,傲霜的秋菊“不羞老圃秋容淡”,依然婷婷地开着,幽幽地香着,使月光竹影中又多了些冷妍的兴致。谁也不应在这个季节失望与颓唐。
李白的腾云篇9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的腾云篇10
鲁临清市刘垓子镇中心小学五年级 杨扬
清晨,推开窗户,满眼的朦朦胧胧,原来下雾了。雾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用一层薄薄的白纱笼罩了大地。
远远望去,高楼大厦如同琼楼仙阁一般若隐若现。在雾中,有点儿“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仿佛自己像仙人一样行走在云雾间。
渐渐地,太阳升起来了,和往常不一样,它开始并没有释放出耀眼的光芒,而是躲藏在云雾里。过了好一阵子,它才慢腾腾地冲破云雾,展现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