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蛙跳的完整技术动作是:两脚自然平行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原地两脚同时起跳,连续跳三级。它要求三跳之间必须连贯协调地完成,不能有停顿,在连跳的过程中必须是双脚同时落地,同时起跳。根据教学实践,我分析了影响三级蛙跳成绩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影响三级蛙跳成绩的成因
1.学生平时不积极参加练习,考试时对自己的成绩也不在意,认为中考体育成绩对自己的升学无影响。
2.第一、第二跳身体重心的腾空轨迹不平稳,下蹲太深或太高,对三级蛙跳两跳间的连接动作较难掌握,往往是第一跳过大,上体过于向前倾斜,导致第二跳和第三跳跳不起来或者手臂摆动不正确。
3.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瞬间的爆发力较差。
4.两脚落地时总是不能跳落在同一条线上,出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现象,这就不便于下一次连续跳起,双脚难以同时发力,或者发力起来不协调。
5.第一、第二跳落地时有明显动作停顿,三跳不连贯,身体平衡不好。
6.节奏混乱,三跳的距离分配不合理。落地后倒。
二、提高三级蛙跳成绩的训练方法
根据上述的影响三级蛙跳成绩的原因,笔者通过多年不断的总结研究,积极改变训练方法。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关键的动作技术衔接,只有协调地跳好每级跳,学生的三级蛙跳成绩才能提高。笔者选择本校学生,每年指导两个毕业班作教学训练和跟踪研究总结。结果表明,经过四年的指导训练,学生参加中考体育考试选考三级蛙跳项目取得的成绩逐年提高。例如,2008年指导113名学生参加中考,满分(10分)人数只有13人,满分率11.5%;优秀人数52人,优秀率为46%。后来通过不断改变训练方法,到2010年指导116人,2011年指导115人参加中考,成绩得到显著提高。每年满分人数、满分率分别为33人、41人和28%、35%,优秀人数、优秀率分别为85人、94人和73%、81.7%。
具体纠正方法如下: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强调体育中考的重要性。
2.学生开始练习时第一、第二跳身体重心太低或太高,第一跳过大,上体过于向前倾斜。通过在地面上作记号、双手抱头蹲跳起练习来纠正动作。
3.两脚落地时总是出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现象。先近距离地连续跳起,尽量保证双脚落在同一线上,然后,再慢慢加大每级跳的距离的办法来纠正。
4.节奏混乱,三跳的距离分配不合理。通过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喊口令:“1-2-3”来帮助学生掌握跳跃节奏,教师根据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地面上作记号,让学生逐步掌握三跳的合理距离分配。在跳跃过程中强调学生目视前方,落地前适当含胸收腹,落地后注意两臂的后摆及上体的前倾。
具体训练的方法有:
1.蹲跳起:主要是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换跳: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纵跳摸高: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每组10次左右,重复3~4组。
4.五级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多采用跳台阶练习方法。
6.障碍跳: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
7.注意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反复做跨步跳和连续做“单足跳+跨步跳”。练习时,要求学生两眼睛平视,同时注意跳跃时摆动配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然后过渡到小幅度三级跳。为加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可进行两替弓箭步跳练习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青少年各肌肉群爆发的训练,按照运动生理学机制,应重点放在速度与力量的有效结合上,尤其是根据个体的差异,掌握好绝对力量与总运动量的尺度。练习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强度和密度要适当,过大会造成运动损伤和劳损,但运动强度和密度不够也不会有好的训练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影响三级蛙跳成绩的成因及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