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显然,他说的“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领会要旨。笔者以为,不仅读书如此,语文教学也应如此。语文需要“不求甚解”。
书山书海,难求甚解。天下之书,积如高山,浩如烟海。一个人皓首穷经也难涉猎于万一。每读一书,必求甚解,谈何容易,何况人生苦短,一味求解,能读完几本书?只有“不求甚解”,了解一个大概,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获得广博的知识。
儿童天性,不求甚解。小学生的阅读有着自己特别的任务。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主要是获得信息,形成审美,陶冶性情,而小学生的阅读则具有双重任务,既是语文阅读,又是信息阅读。一方面以获得和形成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人生打上民族文化的“精神底子”;另一方面,这种阅读又是学生了解自然、认识社会、理解人性等获得性学习的过程。小学生读书,与其说他们在学习,不如说他们在准备学习。对儿童来说,读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就像埋在土里的基石,不求美,但求实。如果重“甚解”而轻感知和识记,不仅基础打不好,而且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倡导“不求甚解”的阅读,以“读”为主,以“思”为辅,在只求学生基本了解文本意义的层面上,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培养学生乐读好读的习惯,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而不必过于追究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不必对文章作深层次的分析。再说,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如果一味求“甚解”也不可能。很多前辈早就告诉过我们,语文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到了一定年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懂了。一味求盈求满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既容易引起内变(导致个体对语文更加厌恶),又容易招致外忧(引起烦躁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学科提倡,不求甚解。点击新课标,诸多类似的理念清楚明白: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清华附中韩***老师指出:“学语文(言语),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没有积累就没有量变,没有量变也就不可能有质变,不可能有语文素养的质的提升。语文学习是建立在对词汇和语句在语境中充分积累以及大量的、反复的运用之上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技能。所以讲不求甚解,注重的是在有限的学习阅读时间内,实现阅读量的扩张,阅读速度的提升。
不求甚解,利于积累。一个人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主要取决于他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而小学阶段正是进行大量文化积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是给学生打下厚实的文学底子的黄金阶段。“不求甚解”的大量阅读看似随意,其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在大量的阅读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在今天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广泛的阅读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不求甚解”“一目十行”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检索,其实这里“不求甚解”的大量积累,正是“求甚解”的开始。
不求甚解,有史为鉴。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不求甚解,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语文教学需要“不求甚解”。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兴趣不浓,并不是语文缺乏亲和力,而是传统教学的繁琐讲解和机械的训练,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陌生感、距离感,就如张西海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描述的那位语文老师一样,待他把“草”分析得清清楚楚,把“牛”问得晕头转向时,“草”对“牛”来说已索然无味,“牛”必饿死无疑。
单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学期四五个月的时间,一百多天的日子,师生面对的就是二三十篇课文。篇篇咬文嚼字,篇篇反复地读,深入地研究,还有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教材中的知识,一篇篇文章被层层分割,由词到句到段,还有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表达方法分析,教师讲得繁琐,学生听得乏味。教师的这种过于求甚解会使学生慢慢失去读书的乐趣,渐渐地,学生望文生畏,毫无兴趣可言。
“不求甚解”主张在教学时不要面面俱到,不一定要求细、求深,它并不反对教师做必要的提示和点拨,也不限制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和提出问题。在条件成熟之后,可以自读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古人说“文贵自得”,又说“书忌耳传”。古代人们学习文言文,尚且能先背后讲,现在的课文,通篇白话,为什么非要篇篇由教师讲给学生听呢?古人死读书,无非是囫囵吞枣,但是“消化力”强的人也能在肚里把这“枣子”消化掉。如今的教师死讲书,却无异于自己吃了枣子,却把枣皮吐给学生说:“这是某某词的意思,咽下去吧!”又把枣核吐给学生说:“这是某某句子的意思,吞下去吧!”即使学生把它们全部“消化”掉了,又能得到多少“营养”呢?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不求甚解”呢?让我们先看以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
师:你吃过吗?动脑子再想一想!
生:就是吃过很多苦头。
师:没错。这名同学就知道是吃苦头。
师:谁能讲得更准确些?
生:(将词语手册上的解释读了出来)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词语手册。
师: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啊。
师: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艰辛和磨难的意思。
师:对!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
案例二
第一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
第二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
第三步,你还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当学生纷纷假想车夫的艰难遭遇后,老师又追问,假如你就在现场……
显然,案例二中教师就是用了“不求甚解”的教学策略。他没有让学生解释什么是“饱经风霜”,而是引导学生想象“饱经风霜”的具象,并且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又从情感上启发了学生,尽管没有说出该词的意思,但我们相信只要遇到相似情境,学生自然而然会联系到“饱经风霜”一词,也就真正掌握了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语文教学不在于能将某字某词某句的意思完全表述到位,有时候往往会其意、知其情、察其境比能用语言道出意思来得更有用,更重要,就如许多成语或许我们不能将它解释得很清楚,但却知道怎么用、有什么效果一样。很多时候,语文就是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是一种“欣然会意”的。
不求甚解,先赡后工,由博返约,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贾玉兰,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教导主任,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唐文国,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需要“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