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模板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1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1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示范围:相同***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

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2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3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

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2、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3、气候形成因数: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4、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

③判断雨型。

25:气候类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4水环境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5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

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2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1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①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

②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

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

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

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21、【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

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3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②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③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

④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

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①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②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②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③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②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4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

9、10、11为秋季1;

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1、学会使用课本。

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和表格,领会***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

地***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3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同一个知识点,在程度、要求、讲法、侧重点等方面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很不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所学知识无大差异,能力要求可以有相当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就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言,就所处理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而言,差异是相当大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或为将来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者虽然是一致的,但着眼点不同,对物理课的教学要求将会不同。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将会较好地适应高中物理课的教与学。

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高中物理开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中一年级(2课时)和高中二年级(2.5课时)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中二年级(2课时)和高中三年级(3课时)开设。为了适应高中物理课的特点,便于教学,新大纲把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贯通起来,不再分段,合起来称为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这样,新大纲提供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种是必修物理课(简称1类课),共4.5课时。第二种是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简称2类课),共9.5课时。

1类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面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知识面较窄,新大纲适当地扩展了1类课的知识面。2类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要求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同时增加了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作为选学内容。2类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覆盖1类课,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必修课的要求。

据了解,现行必修课对部分学生要求仍偏高,所以新大纲从总体上适当放低了1类课的程度。2类课的程度,就重要的主干知识而言,与现行的必修加选修的程度大体相当。以2类课与我们所看到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物理课比较,基本的主干知识大致相同,但程度上我国要低些。

两种物理课的内容都分为必学和选学。选学内容不作考查,供师生选择,以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

新大纲对必学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A层次要求低,B层次要求高。作B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在1类课中,A层次的知识点约占全部知识点的60%,B层次约占30%。在2类课中,A层次约占50%,B层次约占40%,B层次所占的百分比有所提高。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适当的加深,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大纲十分重视实验。1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12个,其中有4个是新实验,必做实验个数与现行必修课的必做实验个数相同。2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23个,其中有一个是在专题中安排的制作性实验,这23个实验中有7个是新实验。现行的必修加选修一共17个学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6个实验。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实验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大纲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有所增加,并提出,有的演示实验可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能力的培养要因材施教,因而两种物理课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1类课的能力要求相对低些,这并不是说,某些方面的能力如运用数学的能力不需要培养,而是考虑到能力的要求应该恰当,应该有所侧重,不能脱离多数学生的实际。2类课的能力要求高些,表现在新大纲提出要设置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要求较高,希望能在实施中积累经验,使之成为培养能力的一条新的途径。

实行两种物理课并不要求过早地分流,或者说过早地分为文理科。不论选用哪种物理课,都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必修课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深造,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种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种物理课。2类课把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是为了便于教学,不是为了所谓“一次到位”。在高中一年级,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某些重点知识的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应用,限定为简单的应用。而在高年级,在2类课中设“专题”,以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和综合地运用知识。

我们认为,根据新大纲编写的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应该有较大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高中一年级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指导他们在高中二年级对两类物理课进行选择。

面向全体学生,要承认差异,使他们都能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物理学科课程设置的着眼点。

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从新审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按照两类物理课的不同要求,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适当予以更新。

(一)科学技术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预料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发展得更快。面向21世纪,要考虑高中物理课如何适应这种趋势。高中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这就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应当强调加强基础,把那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高中阶段,基础打得扎实,学生才能在今后有效地学习文化科学技术。脱离开打好基础,片面追求大量的现代知识,只能得其皮毛,回过头来就会觉得基础单薄。

加强基础,这是确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本要求下,要处理好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经典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

(二)在高中首先应当把那些在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识学好。主干知识学得透彻,学习其它知识就容易些,也有条件扩充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减轻学习负担,决不能削弱主干知识。新大纲精简了某些非主干知识,以加强主干知识。

一方面要强调主干知识,另一方面知识面又不能偏窄,这是一个矛盾。知识面偏窄,不利于开阔眼界和思路。知识面窄,这是我国学生的重大缺陷。但是,在当前,宁可知识面相对窄些,也要保住主干知识。宁可要求低些,也不能冒然砍掉主干知识。因为主干知识学得好,学生将有可能***地去扩展知识面。此外,教材可增加阅读的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开拓知识面。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强调主干知识与知识面偏窄的矛盾。减轻负担,必须精简某些次要内容。有的知识在大纲中可不列为知识点,不作扩展性要求,采取其它形式如练习的形式去解决。

减轻负担不能只靠砍内容,要多方面设法解决矛盾。例如,主干知识的要求要合适,不能不适当地提高要求。教材的系统或结构要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主干知识的带动作用,使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配合得更好。教学方法要加以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讲解不能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强调因材施教,对物理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应该鼓励和帮助他们课后***地钻研。课内讲得精粹一些,而且有吸引力,使学生对物理发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三)要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关系,适当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使教学内容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经典物理知识反映了宏观、低速情况下的客观规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近代物理知识是在经典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好经典物理知识,才能够进而学***代物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4

由94年秋开始的第二个周期,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选修内容的同时并行。面对高三分科的现实,学生中分流苗头日臻明显,理工科的学生想到时间已过2/3,而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还没有涉及,要求早开选修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文史科的学生又不愿浪费时间。教师想增加选修内容,又怕影响眼前的会考,不增加选修内容,又耽心高三时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使师生都进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

二、体会

一些学校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致使一些高中毕业生实际上不具备高中应有的文化素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行***部门决定实行“必修”“选修”制,并为此设制了毕业会考制度。旨在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这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对将来报考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必修课单行开设,就有其不利的一面,这是因为:必修课内容较浅,而选修课又是各章的重点难点,一则集中难点违反认识论的规律,再则势必前松后紧,使学生在面临高考前增加心理压力。

另外,对一些知识内容的编排也有些不当之处,如:必修本中讲动能而不讲动能定理,然后定性地给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到高三上选修本时再讲动能定理,再定量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就造成了重复教学而事倍功半,如果把这部分内容全放到高一必修本中一次完成,学生们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保证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再如物体的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关键性的知识,它贯穿高中物理的全过程,高一不讲,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感到时时掣肘,实际上,每个教师在高一都讲了物体受力分析这个知识点,只是学生必须借选修本才能阅读和加深理解,凭添一些麻烦而已。

三、建议

1.必修本开设的同时,有选择地并行开设一些选修课中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人类已形成的概念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丰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臻于完善的。”这就是说掌握概念需要知识经验与时间。并行开设既分散了难点,又为学习选修本的重点难点准备了知识经验,同时还为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改造新知识留出了时间。

2.考核

高一高二期间,选修本的内容可以不列在必考范围之内,以附加题出现,使有能力的学生能一展才能,也使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不对其他学生增加负担。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5

目前,我国在物理教育比较研究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对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选入原则和知识点删减方面的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异同,且多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比较.相对来说,以文化传统为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项研究选取东方文化圈内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日本、台湾、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高中物理课程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参考.

课程设置包括宏观的课程结构设置和微观的课程内容设置,我们先对比几个国家或地区的课程结构,再比较具体的课程内容.

1课程结构的比较

1.1研究材料

课程结构的比较基于以下研究材料:

中国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

香港:中国香港特别行***区课程发展议会,《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07;

台湾:台湾***《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中华民国99年5月(公元2010年5月);

日本: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平成22年11月(公元2010年11月).

1.2课程结构

为了清楚地展示各个国家或地区高中物理课程的结构,以下先列表(表1)进行整体的呈现,然后再对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课程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1.2.1中国内地

根据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我国内地的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课程结构框***如***1所示),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皆为选修模块.学生在高一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此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

1.2.2香港

香港高中的课程体系比较灵活,设置了4个核心科目和20多个选修科目及应用学习课程.学生必修的4个核心科目是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教育,此外,学生还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从不同的学习领域选择两至三个选修科目.在科学教育学习领域提供的选修科目有:生物科、化学科、物理科和科学科.其中,物理科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或工作打好基础.科学科有两种模式:综合科学科和组合科.综合科学科是为在科学教育学习领域中修读一科的学生设计的,旨在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科学各范畴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学***历;组合科学科是为选修两科的学生设计的,其科目组合包括:组合科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科;组合科学科(化学、生物)+物理科;组合科学科(生物、物理)+化学科.

1.2.3台湾

台湾的物理课程共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包括基础物理一、基础物理二A和基础物理***,学生至少选一门.高一开设基础物理一,高二开设基础物理二A和基础物理***,高三开设物理选修课程.其中,基础物理二A和基础物理***都是以高一教材为基础,介绍力学方面的知识.基础物理二A包含于基础物理***,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力学认识物理学的基本精神及架构.基础物理***是深入探索力学的部分,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奠定学生研习高三选修物理的基础.

1.2.4日本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所有高一学生必须从理科基础、理科综合A以及理科综合B中至少选修一门.有志于报考理工科类大学的高二和高三的学生还必须选修物理Ⅰ、化学Ⅰ、生物Ⅰ、地理Ⅰ中的两科,以及物理Ⅱ、化学Ⅱ、生物Ⅱ、地理Ⅱ中的两科.所以,物理Ⅰ和物理Ⅱ是作为高二和高三学生的选修课,主要面向对理科感兴趣的学生(如***3).

1.3课程结构比较结论

综合以上的陈述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或地区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一些共性与特点,归纳如下:

(1)从学习模式看,采用了必修加选修,重视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由分析可知,中国内地、台湾、日本都在高中设置了必修物理部分,在学习了必修部分后根据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性学习较深入的物理,可见这些地区都比较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香港的高中物理只作为选修,仅按照学生兴趣来选择,这可能是因为香港受英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多的因素.不管怎样,物理课程结构中设置的选修模式更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从课程类型看,主要有物理分科和科学综合两大类型

从前部分课程结构简介可知,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物理仍然以单独的学科存在,在香港和日本的课程中设有物理与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综合科,即科学.这是由于香港和日本的教育受发达国家影响较大,紧跟世界课程改革潮流,中国内地和台湾还相对较保守,仍以学科本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性.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走向综合是发展趋势,因为不同学科间本身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为的分为不同学科不利于学生对世界客观整体的认识.

(3)从选择自由度看,香港自由度最大

中国内地、台湾、日本的高中学生都会学习物理,学生在高一是共同必修或者必须选修物理相关的知识,高二、高三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深度的物理,在这些地区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后都会对物理有一定的了解.香港则不同,学生只需在“科学领域”选修一定学分,因此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或不学物理,若选择学习物理,可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学习到不同层次的物理.在课程的选择上,香港赋予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度,他们完全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2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

2.1内容的呈现方式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课标”内容的具体呈现方式有差别.中国内地是给出了内容目标和举例说明;香港是给出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和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该达到的水平;台湾的内容呈现方式是对知识点的说明,以及备注上课应注意的情况;日本以知识点和对知识点的说明来给出.(以“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

(1)就具体的内容数而言,中国内地的内容数最多,共111个,日本“课标”对内容的要求比较概括,所以知识点数目较少.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知识点数目大致相当.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的课程是分模块教学,理科共7个模块,知识点给出较多.日本的高中物理课程是螺旋形课程,高一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高二、高三再加以扩充.日本“课标”中没有明确规定每一册的内容,仅仅给出了学生应该学的知识,因此日本“课标”中的内容数量较少.

(2)从内容的类型来看,力学内容所占的比例最多.其中,台湾力学比例最大,占48.42%,日本最小,也有27.59%;其次是电磁学与热学,其它内容所占比例很少.可见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力学的学习,因为力学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也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知识.

(3)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内地电磁学和近代物理所占比重较大,光学的内容比较少.电磁学分布在选修模块3-1,3-2以及3-4中,因此内容比较多.内地的教材不仅介绍了相对论,还介绍了量子论的相关知识,因此近代物理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量子论和相对论介绍得比较少,例如台湾“相对论”以附录的形式出现,香港的近代物理方面主要简要介绍宇宙、新材料等内容.

3分析与讨论

综合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圈内,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高中物理课程设置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课程结构的差异.我国内地的物理课程可选择的自由度还是比较小.我国内地的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一为共同必修,高二才开始分流.不论学生的兴趣或者能力如何,在高一都必须学习同样的物理课程,而高一的物理课程是力学部分,相对较难,如果都以理科学生的要求教学,会让一些学生对物理产生畏惧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然而,为了与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衔接,高中很难设置科学课程,因此,可以考虑在高一设置多个层次的物理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

另外,我国内地和香港采用的是分模块课程,而日本和台湾采用螺旋形课程.分模块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而螺旋形课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通过设置螺旋形的课程,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发展带有连续性,知识从“初级”到“高级”都是沿着基本观念上升的,这样既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又与当代科学知识发展相联系.另外,分模块的选修模式可能使学生缺乏某一模块的物理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6

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令人深思,在新课标背景下,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地理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地理教育的必然追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有效教学的基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知识必须由学习者在整个文化情境中通过不断地互动、沟通与协作而实现意义建构。将学生和教师置身于学科文化背景中的教学情境中,透过实际参与其中,去发现、寻找、应用。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情境创设的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拘束于知识内容,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

例如,在学习“全球变暖”,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假设你在马尔代夫度假。写一个明信片回家描述一下这里的问题。

2.在未来40年里,科学家预测海平面会升高多少?

3.全球变暖对马尔代夫人会带来什么影响?

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以“情”为中介,创设仿真的“境”,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和学等诸因素加以整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知识点蕴含其中,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能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恰当提升案例――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选修课的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深化、拓展和提高。例如:关于城市化,现行人教版必修教材论述的内容有: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选修教材(人教版)论述的内容有: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显然,同是“城市化”的问题,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涉及了,必修教材中提到的都是关于“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而选修教材则注重于“城市的规划问题”。 从教学内容而言,选修课程要相对于必修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可见,选修课程应以教学案例为重心,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充满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习不仅限于认知领域,而且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学习过程也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还是适应生命体验性特征、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锋面”时,提出下列问题,增强体验性。

1.新年你准备去度假,天气预报是东北风。描述你会带什么衣服,解释为什么?

2.现在是夏天,你最希望在英国是受什么气团影响,如果你是:

A.一个园艺师

B.一个假期策划者

体验性不仅强调学生的身体性参与,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用脑子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巴去诉说,用心灵去感悟。通过体验,才能入“脑”、入“心”,达到浸染生命、撼动心灵的有效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学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每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对给定的内容进行变革与创新。

四、抓住知识衔接点――促进地理思维的有效飞跃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7

(一)必修1是其他四个模块的基础必修1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罗列了高中阶段三种最重要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给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以最重要的知识和思想(函数思想),不仅有效衔接了初中数学中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函数知识,做到了知识之间良好的过渡,而且尽快让学生建立数学中的集合观念、变量思维、函数思想,这些思想的建立为整个高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铺好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因为函数的学习是整个高中学习的重点,函数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和学的全过程.

(二)必修2为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搭建平台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有熟练的抽象思维,更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而对形象思维的培养和建立是《课标》很关心的,必修2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能从3维的角度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做到对周围事物的初步了解和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数学中的形象思维.空间观念的建立是继函数思想建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必修2也不能在必修1之前开设,这是因为必修1是其他所有模块的基础,必修2紧跟必修1开设不仅不会冲淡函数思想的建立过程,相反能给函数思想的建立、酝酿、成型、熟练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并能及时地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三)必修3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必修3中的算法看似是全新的内容,实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直未能避免的.学生在初中学习方程组解法的过程中甚至在小学学习数的四则运算的时候就已接触了算法思想,只是作为算法思想正式被提出是在高中必修3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必修3的教学不是太难,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算法教学的度以及后继内容中关于统计概率的重点就可以了.不管怎么说,从教学实践中和调查中发现,必修3相对于其他模块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它出现的时间也是恰当的.首先,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建立了高中最重要的两个思想之后,对相应知识点的深入学习还需要一个过渡过程,此时出现了必修3,无疑是对必修1和必修2较难知识的一个缓冲,做到了难易相间;其次,算法思想又是数学学习中,尤其是基础数学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加之名称给师生带来的神秘感,如果安排得稍后,无疑会加大学习的难度,而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和空间之后,必修3恰到好处的安排给了学生重要的数学理念:算法思想和随机观念.

(四)必修4深化了高中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坚固了学生的“双基”新课程的改革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价值性,但始终不忘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性的关注,也就是以前大纲中所说的数学的“双基”.必修4中的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都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在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后半学期学习,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三角函数作为函数学习的继续,从性质、***象的角度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函数的实质,也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扎实学习提供了思维的保障;另一方面,在学生函数知识基本有整体感的基础上,学习向量这个兼具数学中的数和形功能的知识时,会带来不可言说的顺畅感,同时,三角恒等变形训练了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推理能力,坚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必修5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功底作为必修模块中的最后一个模块,必修5提供给了学生解三角形、数列以及不等式的内容,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功底,更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必修模块的完善和整体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做到了知识点的相互呼应,融会贯通,对只选择高中毕业而不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照顾,同时对那些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的文理科学生而言,都有一种知识层次的铺垫和学习兴趣的召唤之功效.

(六)5个模块的顺序不宜随便更换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已经有了10年的历程,对于必修模块顺序的说法也各持己见:有坚持必修12345顺序的,也有坚持必修14523顺序的,亦有坚持必修14532顺序的,还有尝试31452顺序的,等等.各个顺序的作用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必须坚信和坚持的,就是趁早给学生渗透和贯穿数学中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一线数学教师不可推脱的责任.基于以上五点分析和实验阶段对教材的修订和购买等因素,笔者认为坚持本来的顺序,即坚持必修12345的顺序是最好的,5个模块的顺序不宜随便更换.

二、必修模块内容的难易度把握

(一)必修模块具体内容安排高中数学必修模块共有5个,分别是必修1至必修5,包含了《标准》要求的高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所有内容.具体见表1

(二)必修模块内容的难易度调节必修的5个模块中,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相应的难易度要求.必修1中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个基本初等函数及其一些实际应用,具体学习的时候应重点在函数概念的集合观理解和三个基本初等函数性质的掌握与应用,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不宜过早涉及,只需给学生贯穿函数思想、集合观念就好;必修2主要介绍立体几何,应力求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能认识空间简单几何体及其三视***,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方程的概念,以求代数和几何的融合,给学生趁早树立方程与数形结合的思想;必修3主要体现了算法思想,在高中学生基本形成高中数学良好学习习惯之后,自然而然地迎来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算法,关于算法的教学不宜像大学计算机系的编程课程那样讲的过深,也不宜走马观花一般讲得太粗,必须要给学生讲清讲明算法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是解决类型问题的思维提炼,并结合中国古代重要的算法实例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妙处,并鼓励学生以算法思想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并在初中了解统计、概率初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和概率知识,让学生建立现实生活中的随机意识;必修4以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为高中重点内容在此出现,目的是分别对必修1中的函数思想和必修2中的方程思想进一步深化,并做到对它们的复习加深理解;必修5力求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三角形)以及一些有规律的现象(数列)和普遍存在的事实(不等式)做出数学的解释,教学时应让学生体会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并做到对函数知识的再次复习巩固,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能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距离有关的系列问题,最后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等现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并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问题,做到前后知识之间的呼应.

三、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之间的关系1.必修1是选修1-1、2-2的基础必修1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性质、表示、零点等重要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导数及其应用的基础,而导数这一工具对函数的深入学习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2.必修2和必修4是学习选修1-1、2-1的有力保障在学生学习了必修2已经建立空间观念和学习了必修4有了向量化思想的基础上,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就水到渠成了,并且学生在必修2中学习了直线和圆、方程的情形下,继续突破圆锥曲线这一难点,就有了实质的保障.3.必修3是选修1-2、2-3的前奏关于统计和概率的学习是基础数学和高等数学中共同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随机意识,新课程把统计和概率的学习分成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必修3中统计和概率的系统学习,第二步是选修1-2和2-3中具体的案例分析的深入学习,必修是前奏,二者相互联系,自成一体.4.必修5为选修系列4的开设做好了铺垫系列4多为工具性质的知识,重方法,而必修5正是必修模块方法篇的经典,它为系列4的开设做好了铺垫.

(二)必修模块与同一学段下其他学科的关系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与同一学段下其他学科的关系如表2所示.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8

关键词:地理 复习 教学

时间真快,转眼间又到了高考的时节了,在这一年中,我担任我们学校高三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拿出来,和广大地理教师共勉。

实际意义上的高三地理总复习,是从高二下学期就开始了的,一般学校大概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之后进入到高三的地理总复习,我们学校也是一样。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复习教材基本知识,巩固学生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双基巩固复习”。主要内容就是把必修一、二、三和中国、世界地理教材重新复习一遍。由于我所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基本上相当于重新讲了一遍教材,当然,速度会比上新课的时候略快,一般是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讲教材中的一节内容,在讲解过程中,首先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每一节内容的具体要求,然后依托课程标准总结出本节的主干知识,编写成学案,让学生回家充分的预习,在以学案为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细读教材,不略过每一个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细小的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穿插和应用,对于教材前后有联系的部分,可以提前把知识抛出来,让学生提早认识。当然对于教材各个章节,复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必修一,主要还是以学生理解和做题为主,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的知识,逻辑性强,知识前后联系紧密,有理科的特点,所以上课以老师讲透,学生听懂为目的。课后布置典型的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锻炼学生的地理***形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具有典型的文科特点,教材知识十分重要,理解基础上要求学生大篇幅的记忆。所以最好在课堂上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进行,加深对主干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必修三是以区域为载体,对于必修一、二的知识进行综合,提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并根据区域的自身地理特点,量身定做,进行区域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先复习中国和世界地理,才能更好地对必修三的知识进行理解。所以这里需要调整复习教材的顺序:首先复习区域地理,然后再复习必修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第一轮复习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每一节都要给学生布置学案,每天再利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背给他们布置小考题,把每一节的主干知识拿出来让学生背,比如,洋流***,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结果等等,题不求多,只求精,每天考一至两道,考完就判,判完就反馈,对于督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是个很好的方法;笔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认真做笔记,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而且可以起到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作用,效果明显。

大概到二月末,一轮复习结束,开始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包括提高学生读***、识***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教材的能力等等。在这里,我打破了以往再走一遍教材的办法,采取把提升学生某一种能力为一个专题的方法进行综合复习。我把教材知识打乱,重新整合划分出几个专题,比如,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描述和闽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计算等等。对于每一个专题,正如题目所明确的那样,主要锻炼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可能对于同样的问题,在不同专题中也重复出现,让学生对比分析其在每一个专题中的作用,来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专题复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轮复习大概持续一个月时间左右,在这一个月之中,仍要不断提醒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我们要摒弃能力上去了,基础下来了的传统高原期现象。所以再提升学生能力基础上,我仍安排出一些时间给学生看书,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尽量避免高原期的到来。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9

高中语文设置了选修课,其目的是为了实施适合不同发展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上好选修课必须“要正确理解必修与选修的辩证关系、要准确调整选修与必修的比重配置关系、要处理好选修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关系、要处理好选修的统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关系”。

一、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的辩证关系

必修课所侧重的是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运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发展,它所讲求的是全体学生的“公平发展”,所传授的是最为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术,旨在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更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选修课所侧重的是拓展学科的视野,深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它体现的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多样选择,促进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弹性幅度比较大,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学生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所以,选修课程相较于必修课程,要求更高,容量更大,专题意识性更强,选择余地也更宽泛。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必修是选修的前提与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延伸、拓展,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时,我们既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它们的不同;既不能把选修课“克隆”成必修课,又不能将选修课搞成讲座。对必修内容做到“精读不嫌细”,对选修内容做到“宽泛不怕粗”;从必修课到选修课,做到由“必修”范例“举一”进而“选修”扩展“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崭新领域,真正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准确调整选修与必修的比重配置关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较为准确地调整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配比。从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来看,选修课程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内容丰富。所以,我们必须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思想来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不能按照那些课程改革前沿省份的做法,选修课和必修课各占2.5个学期。

不仅如此,有的教师还人为地将选修课与必修课割裂开来,先集中时间上完必修课,再集中时间处理选修课。比如,在高二上半学期前,所有的必修课就全部结束了,而下半学期要完成《语言文字运用》《先秦诸子》《中国小说阅读》这三门选修课,由于专题式内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很累,学生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我认为这样的时间分配十分不合理,也不科学,合理科学的时间应该是必修课占3个学期,选修课占2个学期,而且必修课与选修课要交叉安排,并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一个班级的语文课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学任务,要安排两位教师来完成,如此,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若能够从高一至高三全程采用此种交叉模式,那么学生语文必修课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就必定能保持相对的连贯性,同时也给高中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活泼且多样化的信息。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充分领略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让学生绽放兴趣的光芒。试想,学生用半个学期的时间选修某一模块,在这种枯燥、单调、乏味且气氛沉闷的教学氛围中,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从何而谈,陶冶情操更是奢望。

三、处理好选修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关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因此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也必须实践这一特点,但是语文教师在这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这个“度”。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例10

[中***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25-03

[作者简介]梁承启(1979―),女,广东高州人,本科,广东省高州市高州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完善、高效的地理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还可以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画龙点睛,为下节课埋下铺垫。那么怎样才能使地理课堂小结完善、高效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方法。

一、归纳法

学习新课程后,教师主导或师生一起总结梳理出课堂知识系统。这时要注意小结不能只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注意小结要起到提纲挈领、加深了解、巩固知识、突出重点的作用。

如可以这样小结《高中地理 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特点――“三全两性”。“三全”为全球性、全能性和全天候,“两性”为连续性和实时性。

又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教师可根据以下知识结构小结: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产业转移原因:当地环境、资源存在问题而将当地产业转移;寻求新的市场而将产业转移;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二、联系法

知识点之间常常有一种或多种内在的联系,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从属关系等。当遇到这种教材教学任务时,教师可用联系法进行小结。用联系法小结,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多端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1) :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促使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内在因素是生产力发展,并为下节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2):

近地面大气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太阳直射点[]季节性转移

影响气候

让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有个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再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宇宙中地球”第一课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3):

这样,使学生对天体系统的层次有了整体认识。

三、画***法

画***法是运用***标、符号等总结课堂知识,把课堂知识变零散为整体、化繁为简,使知识点之间的脉络一目了然。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后,教师可根据***4小结:

***4

这幅***把课本几页书浓缩成一幅***,把知识化繁杂为精练,化分散为集中,化抽象为形象。

四、列表法

(一)列表汇总

当知识点较多、较分散,无法用画***法小结时,适用列表汇总的方法,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

如《高中地理 必修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节可采用以下表格小结(见表1):

(二)列表对比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知识点,彼此之间有细微差异,学生稍不注意就会混淆,这时适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小结。

如笔者用以下表格小结《高中地理 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第二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效果甚佳。(见表2)

五、练习法

用练习检测法进行课堂小结可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结构。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时,教师可用以下练习进行小结:

通过练习题1,学生新学的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通过练习题2,学生新学的知识在应用中系统化,建立知识结构。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练习检测法进行小结,不仅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地理课堂小结并无固定方法,教师要因课而异、灵活选择。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必能让小结成为地理课堂的点睛之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模板

学习

园长辞职信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园长辞职信,内容包括给园长的辞职信怎么写,幼儿园辞职信给园长。幼儿教师辞职信范文精选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下面有整理的幼儿教师辞职信范文,欢

学习

学前班拼音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班拼音10篇,内容包括学前班汉字拼音练习,学前班拼音教学。一、依据教学实际,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不同年龄的学生存在着学习方面的差异,他们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都有不同,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准确分析学前班学生的

学习

可研报告格式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可研报告格式10篇,内容包括项目可研报告格式,特色农庄可研报告格式。2、可行性分析的准备对可行性分析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可行性所具备的条件和限制,进行可行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3、对项目的分析企业要实现的目标与完成的任务

学习

相亲记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相亲记10篇,内容包括相亲必读100篇,相亲回忆录100篇。猴子妈妈这段时间总是心事满腹,愁眉苦脸。猴子爸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呢?犹豫了几天后终于鼓起勇气问猴子妈妈,猴子妈妈唉声叹气说:“唉,你看邻居兔子

学习

大班月饼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月饼10篇,内容包括大班月饼,幼儿园分享月饼美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班组长培训方案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班组长培训方案,内容包括班组长培训后行动及做法,最新班组长培训计划。至2021年底,全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班组长完成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或接受相关专

学习

风波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风波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风波为话题的作文10篇,电视风波作文。想着这些,我就更加有劲了,一直吵一直闹,爸爸终于不耐烦了,我想应该会买了吧。可往往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爸爸大发雷霆地说:玩具都堆成山了你还买,买回来也不玩

学习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100篇,一年级美术长呀长教案。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过年了》,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年了》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过新年的气氛,

学习

资料员年终总结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资料员年终总结,内容包括资料员的工作总结范文,资料员不会签字年终总结。在项目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对x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并及时地与公司、监理单位、城改办及各分包单位的沟通联系,认真处理好施工中的变更洽商、监

学习

学徒合同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学徒合同10篇,内容包括学徒要签合同吗,简单学徒合同协议。专家评析:学徒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培训新工人的主要方式,现有的技术工人多数是通过这种制度培训出来的。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学徒在学习期限内,由企业按月发给生

学习

年度总结汇报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总结汇报,内容包括年度工作总结集合7篇,名师工作室年度总结汇报。

学习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全篇,心理咨询培训心得总结100篇。2、学习内容理论层次高,深入浅出,贴近实际。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首先学习高层次的理论,化理论为经验,实施心理帮助,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心

学习

课程教案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教案论文,内容包括教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美术乡土特色论文教案。案例教学具有具体性、实际性,在法学课堂引入这种方法,利于把知识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使学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

药店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药店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药店每月工作总结范文,药房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模板。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

学习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模板,内容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

学习

八八下英语知识点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八八下英语知识点,内容包括八下英语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下英语重点知识点。3.allthetime与always:allthetime是个副词性的短语,意思为“一直”“始终”,表示某一特定阶段开始一直到结束,不表示频度,多置于句末。除此,allthetime

学习

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推广,现阶段全新的教育体制也对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级总复习

学习

鸿门宴知识点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鸿门宴知识点10篇,内容包括鸿门宴职高课文知识点,鸿门宴座次安排知识点。其特点:“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书囊括内容广泛,记述详明,分类恰当,是其

学习

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内容包括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通用,高一新生家长自我介绍怎么写。4、我的优点就是爱动,每天早上我都到外面锻炼,跑跑步,玩玩单杠等,5、所以,我在学校的体育特别好,我的学习也是不可质疑的,数学考试从来没下过

学习

高一下学期生物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下学期生物总结,内容包括高一生物总结,高一下学期生物知识归纳。DryMatterAccumulation,NutrientUptakeandDistributionofPeanutWANGXiu-juan,LIBo,HEZhi-gang,WANGRen(Instituteof

学习

地理八知识点总结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八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八上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

学习

生物必修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必修总结,内容包括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总结。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