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动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3年以来,原国家体委多次就中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和原国家体委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方针。中国体育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与转移过程。笔者试***通过研究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发生以及调整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1从“优先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学者又称其为“赶超战略”)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战略的形成主要以一系列会议决策、方针***策等为标志。如1984年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会议上正式提出把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作为发展目标,要求“各级体委都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作贡献”,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1];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在“普及与提高”的***策方针基础上形成的。根据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局势和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1987年全国第2届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1989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提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并把它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更为丰富,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战略发展规划,并首次以法律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立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2]: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我国于1993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并于1994年3月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体育理论界就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我国体育界明确提出“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的协调发展;体育内部的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3]。袁伟民在200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谈到实现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有关对策问题。以上这些方针决策标志着中国体育已经开始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
2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力机制
2.1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大调整也是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应变之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体育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广泛参与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流。20世纪的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创造了20世纪灿烂的竞技文化,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4]。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更加重视奥运成绩和排名,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国家对竞技体育的管理和支持,包括强化***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从战略高度发展和调整项目布局等措施[5]。在这种时局下,中国体育紧跟国际体育发展潮流,积极制定发展战略,完成了发展战略的大规模调整与转变。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重要背景,是谋求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并以取得优异参赛成绩作为辐射力,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由于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上没能得到实际贯彻,造成中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异常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便也成为顺乎自然的选择;而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渗透,各国都在积极制定对策实施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固守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依靠体育资源存量增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中国体育义无反顾地举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大旗。2.2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
中国当代体育运动与***治、社会有着广泛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的变革必然要实现包含体育事业在内的同步改革,即体育必须参与社会的改革[6]。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几次大调整,都直接与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动有关。中国体育三次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及调整,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实现的。改革开放国策确立之初,一方面,国家急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实力不强,不可能支持所有体育事业的发展,只能选择竞技体育优先发展,于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与转变而形成的,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恩格尔系数大大下降,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体育发展投入不足的状况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善。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促进《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同时,大力推动全面健身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群众体育的促进、协调与指导,提高国民素质成为时代所趋。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治体制改革步步深化,而“可持续发展特别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选择”[7]。于是,中国体育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内在动力
中国体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体育发展战略发生调整的内因和根据。建国50多年来,中国体育一直在顽强的躁动中谋求自身的发展。20世纪后期的中国体育,是在两股时代潮流的汇合点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第一股潮流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经济体制不可遏止的变革。第二股潮流是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它自身躁动着的改革倾向。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迁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体育自身改革发展需要而为的。20世纪的中国体育在致力于改革的20多年中,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开始为体育改革的酝酿阶段;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标志着改革第二阶段的开始,是体育改革的摸索阶段;1993年《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的意见》标志着中国体育改革进入第三阶段,是体育改革的深化阶段[7]。1998年原国家体委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标志着中国体育改革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快行道。进入21世纪,中国体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出色地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并抓住机遇,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2002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从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到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这标志着中国体育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1-3.
[2]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483,562,
[3]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4-6.
[4]马铁.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9-13.
[5]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5.
体育发展战略篇2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内蒙古、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达72%,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以上,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内地省份约为30%、******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体育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 战略 决策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回顾历史: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经历了二十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后,高校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但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还不平衡,缺乏整体的战略研究。2005年***批准教育系统将***组队承担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任,这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课题运用决策学的理论,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未来十三年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研究,找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战略目标及其对策。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专家调查法。
二、结果与分析
1.“现代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高度统一的动态过程。”而高校竞技体育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本系统的不确定性,又往往难以控制,因此决定了预测和决策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历史、现状及其问题的基本分析。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可追述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体委照搬前苏联发展竞技体育的模式,建立了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模式和一套相配套的竞赛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高等学校竞技体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国家教委先后公布了54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6所国家体委直属体育院校办起附属竞技体校,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和优异成绩的竞技体育人才。
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缺乏高度的理性认识,缺乏对中国高校建设竞技体育,办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深层次、全面的持续性探索。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的***策法规尚不完善,不能适应和满足中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管理需求。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学习体育发达国家高校办竞技体育的经验问题。中国大学采用以牺牲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来解决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问题。探索小学、中学、高校“一条龙”办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问题。
3.未来十年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对策研究。我们运用现代大体育观的方法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基本估价: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将受到我国社会的***治、经济、人文、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预计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将在社会的高要求与较差的物质条件这一尖锐矛盾中发展,在一、二流大学与较差大学这种不平衡状态下发展。因此在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权衡各种因素的影响,充分估计到实施战略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
三、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战略目标体系
1.最高目标: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竞技体育,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为建成世界体育强国做出贡献。
2.原则目标:全国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大、中、小学学生经常参加竞技体育活动,具有完整学校竞技体育科学管理体制,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竞技运动人才,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创造优异成绩。具体目标: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目标系统: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大学生体育管理机制与法规;竞技体育科学技术;良好的体育设施;竞技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为了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2012年)为调整改革期。主要任务是确定国家竞技体育体制要以学校为中心的理念:中国大学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基地,是中国职业运动员的源泉。理顺教育与体育系统的关系,将发展竞技体育的中心由体育系统,完全转移到教育系统,实现机构合并,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优秀体育人才的成长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始终同步进行。制定不同类型的高校竞技体育竞赛制度,制定高校管理运动员完整的法规。根据学校规模、经济实力、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运动设施、竞技体育教练力量的优劣,分别确定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重点。***统筹安排发展竞技体育实行资金倾斜和扶持***策。整合全国体育资源,学校就近利用体育系统的运动设施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2013-2016年)为巩固发展期。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以学校为主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高校竞技体育以奥运会项目为主的合理布局完成。高校科学的竞赛体制形成,高校、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培养高水平的教练队伍基本完成。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完全由高校大学生承担。田径部分项目:女排、游泳、跳水、射击、跆拳道夺取金牌,金牌总数保持在第一集团中。
第三阶段(2017-2020年)发展提高期。主要任务是以高校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全建立,一些重点院校已经成为培养世界级选手的基地。大学生运动员完全能够承担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在32届奥运会的竞技场上,大学生运动员将成为非职业运动项目的主力***,并以优异成绩摘金夺银。
为了实现未来十三年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系统进行了对策研究:
对策一,观念。确定了解决中国高校竞技体育问题的一个根本观念:社会主义观念。
对策二,原则。三项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现代大教育观、大人才观、大体育观),基本原则(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规划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普及和提高并重的方针,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发展竞技体育的方针)。
对策三,战略。五大战略:执行正确的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策,建立以学校为中心,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中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健全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机构与法规;国家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实行资金倾斜***策;高校高水平教练最佳培养方案。
对策四,措施。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②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建立竞技体育的体制以学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主持下,国家教委和国家体育局全面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完善运动项目布局。④在***、中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统筹指导下,研究制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通过竞赛、运动项目评估制度,形成优势项目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高校竞技体育体系。⑤在***统一领导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体协的职能、充分发挥单项大学生协会的作用。⑥以市场为导向,以等级联赛为杠杆,建立高校科学的竞赛体制。⑦制定国家统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⑧国家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实行资金倾斜***策。⑨设立全国高校竞技体育大学生奖学金制度。对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队)进行表彰和奖励。⑩加速培养高水平教练员队伍。 有效实施“体教结合”,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高校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对竞技体育的不同学科开展科学研究。 充分发挥体育院校的综合资源优势,培养冲击奥运会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四、结论
体育发展战略篇4
2005年,“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十运会上,福建体育代表团获得了17块金牌、12块银牌、14块铜牌,金牌总数第八名,总积分全国前十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福建体育代表团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与多年来所坚持的体育人才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人才管理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体育发展有周期性,运动员成才要多年的发展期,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包含着正确的***绩观。福建体育结合体育工作长远发展和实际特点,提出了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单纯追求短期效应,从基础抓起,顾全大局,走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局***组、局领导机关、各中心、教练员、运动员围绕工作中心,服务一线、保障基层,建立一套严格的运动队伍管理机制和纪律规定,并把纪律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统一起来,使管理出战斗力,出成绩,出金牌。同时将思想***治工作作为与训练生活息息相关的连轴线,把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开展了“思想境界、大局意识”的思想讨论,在运动队中唱响“金牌路上***旗红”的主旋律。雅典奥运会后,举办“石智勇把奥运金牌举起,谁把石智勇举起”主题讨论,在运动队中坚决反对“骄气”、“商气”,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运动员、教练员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收到很好的效果。十运会期间,福建省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有15个队37名运动员获此奖项。
在选拔人才方面,福建体育以现有的力量为主,不拘一格选拔一批年青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对一些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加强培养。同时,大胆引进一些顶尖的人才,尤其是一些缺项的教练人才,加强教练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教练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拟定“海峡西岸体育人才战略”,解决体育人才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福建体育发展的体制、基础设施、运动员的成才和出路等障碍性问题,福建体育坚持体教结合,人才配备从基层抓起,加大对传统学校体育苗子的培养和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安排后备人才专项经费,努力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健全各级少年体校的建制,真正把各级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力争至2010年创办100所省重点项目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加快建设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努力加强体育后勤、科研医疗、训练基地等建设,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打造八闽竞技体育铁***结合起来,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拓展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途径,实现“科、学、训”一体化。
福建省体育局局长石增兴认为,尽管取得十运决赛权的福建运动员人数达到了357人,但和一些省份相比,队伍规模偏小,参加的项目较少,面还不够广,一些项目的优势还显不足,“体育的‘体’字就是以人为本,福建体育必须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运会的成功才不会昙花一现”。
体育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体育经济;职业化体育:体育产业化
中***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将体育与经济分割开来进行探讨研究。在一些学者看来,体育和经济完全是两码事,甚至二者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就是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行业划分也是如此。于是就出现了研究体育的不懂经济,研究经济的也不涉足体育的局面。本文认为,体育与经济水融,难分彼此。随着21世纪体育的跨越式大发展,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2l世纪已属于“体育经济”时代。因此,国家抢抓体育快速发展机遇,大力推行体育经济发展大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体育与经济关系辨析
(一)体育经济的内涵。顾名思义,体育经济就是借助体育声望或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经济类型角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体育需求刺激为动力源、以体育创造的形象影响力为依托而规划的经济发展类型:二是从经济发展要求角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满足体育事业发展需求而建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三是从产业体系构成角度,是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包括体育行业或产业在内的、与工商等各业协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运行体系。
(二)体育经济提出的依据
1、现代体育日益凸显出“生产性”特征,对经济产生强大的辐射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层次和认识更加理性化,对体育效应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即体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多效应的社会系统,它的“生产性”经济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体育作为对人的体能培育、保持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即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或锻炼实现对人体生理机能有计划地调整和力量强化,从而使人达到更高体能境界的过程。无论从体育活动或运动的物资耗费与体育维护角度来看,还是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们的生活消费角度,体育都对社会经济有着强烈的需求。由此可见,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一脉相承。体育通过为劳动者创造强健的体魄而直接推动经济的顺畅运行,又通过“体育需求”产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拉动,并由此而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日趋完善与健全。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而体育恰是传播信息的最直观、最真实的信息形象和运动。因此,也可以说21世纪是“体育经济”时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培养体育明星,不仅给本国争取赛事名次与荣誉,更重要的是获得国际的认可、认知,以此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友好往来;甚至可以通过成绩卓著的运动员们的“明星效应”,对其所到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2004年美国最著名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访华活动,效力于美国西部NBA火箭队的中国篮球明星“小巨人”姚明率火箭队的中国之旅,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应。
2、体育作为国力昌盛程度的“形象代言人”,必须将之纳入经济体系共同发展。体育离不开经济,否则就寸步难行;经济同样不能离开体育,没有体育的经济是不完整的经济。二者如血之融于水,相互依存,彼此促进。首先,经济决定体育,又对体育有巨大的生存依赖性。纵观世界各国,大凡体育落后的国家,都是经济上同样也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亚洲的朝鲜、阿尔巴尼亚及非洲各国。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府有限的财力要致力于解决“温饱工程”,很难再分配到体育事业发展上,以求“温饱”为生存满足的国民身体素质都将处于“病夫”状态,其运动员体魄就更难达到体育运动的标准。我国这些年参加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竞技项目的一些运动员,技术占优而因体力不支落败的事实也屡见不鲜,说明我国的体育事业投入与人们对运动员成绩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反之,如果国家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财***支持力度大,企业和社会兴办体育事业能力强,体育就能突飞猛进地协调发展。
3、体育的产业化新功能迫切要求树立体育发展的新指导思想。体育与经济应协调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其功能也随着时代的需要变化而不断更新。现代体育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强身健体和参加竞技比赛,现代社会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及现代人收入水平、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活追求、消费结构等的改变,都要求体育事业展现更多新的功能。而体育职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恰恰是体育产业化新功能的具体体现。比如,美国的NBA、WNBA及欧洲各国足球超级联赛等,都是最为典型的产业化体育形式,令世界各国在该领域望而生畏。我国近些年来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各种联赛,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产业化地步,但已经向体育产业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武术历来被称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运动,然而自从武打动作电影问世,中国功夫就成为影视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武术届人士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无数武术俊男靓女,都相继成为熏染全球观众的影视巨星。武术运动员的介入,不仅给影视剧赢得了可观的上座率,客观上也为中国武术做了宣传和争取了荣誉,而更重要的是刺激了经济增长。因此,任何体育运动和项目,都不能人为地将其与经济分割和孤立,它必须要融入经济,与经济同步发展。站在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构思体育事业规划,充分发挥体育促进经济的新功能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该允许体育迈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舞台。
二、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思
(一)加快国家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仍是体育业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落后造成对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严重困扰。经济体制改革的无数实例证明,只有砍断过于繁琐的行***捆绑,国有经济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我国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落后的管理体制,如教练员的工资分配、职称评定、业绩考核,职业运动员的工资及奖励分配办法、裁判责任规范等;还有故步自封的运行机制,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选拔、委派、转会(团),很多因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与国际标准严重滞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瓶径”。***府设立的***体育机构如何摆脱权利分配观念制约和束缚,将相关的权利,如队员选拔征用、训练培养、参赛资格、运动员转会,以及除了主教练以外的教练成员选聘、教练训练指导思想、方法、技术运用、国内赛事安排、运动器材与服装订购等相关事项和问题,都完全地把权力下放,使其自主经营。
(二)正确协调和处理经济调控机关与体育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要在国内构造一个“***府搭台、经济唱戏、体育呐喊助威”的新型协作格局。***府的经济计划等主管部门等与体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密切程度必须进一步加强。体育既然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行业主管部门就应该主动联合制定一些有关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划、***策,共同协作开展一些既有助于体育事业发展又有利于相关产业经济繁荣的项目、活动或运动。进一步说,作为从宏观上领导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结构的***府经济计划机构等相关部门,可以直接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指导,引领体育事业融入经济轨道共同协调发展;体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向经济计划机构靠近,增进交流,主动接受其给予的方向性和战略性的指导,自觉地融入经济发展潮流之中,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和依托。
三、结语
体育发展战略篇6
当下是以现代体育为发展主流的社会,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建立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为意识。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而文化自为是要我们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原生态”或“次生态”文化进行结构重组、创造加工、诠释弘扬,从而在民族内部形成一股凝聚力,并以传统文化为前进的原动力。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对其进行“复制”,而是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改变过去民族传统体育单一的发展形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运用到现代教育、民俗旅游、健身休闲、体育竞赛、文化传承等社会发展需要上来。
(四)实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解决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因资金不足而带来发展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各民族地区***府应组织力量,对本地民俗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和整理,用以明确开发项目方向,将开发项目与本地民俗节庆活动、自然景观、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打出知名度,制定出一条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断成熟化,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时,再逐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民俗体育培训、民俗体育文化与信息服务、民俗体育器材、民俗体育服饰及民俗体育吉祥物等方面的产业开发项目,并将它们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共同开发,共同实现民俗体育产业化道路。
三.总结
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正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生活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与衰颓之势,因此面临层层危机,举步维艰。我们必须采取策略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J],体育学刊,2010,17(6)
高慧林,亢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及策略[J],体育学刊,2010,17(4)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个性,是具有世界话语权的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不同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在当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此本文从社会学的视野,对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战略,以期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实践提供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生存与发展 社会学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十分珍贵的财富,我国56个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这一令世人惊叹的灿烂文化,她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文化根底之深厚,令回人为之骄傲,今世人赞叹和折服,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去维护、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对我国民族文化乃至民族发展意义重大。
一.民族体育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府行为的主导力度
***府是一个国家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机构,***府行为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府行为使事物发展不违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朝着国家建设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天,***府制定的许多***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体,***府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府的***策支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就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二)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了现代工业社会,尽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今天的农业生产方式远比古代的农耕生产要先进科学,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已融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偏远山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处于落后阶段,但大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心理需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而是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潮流的时尚体育项目。
(三)文化发展中的冲突与融合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文化领域也不例外,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相互互补、相互借鉴和利用,尽管相比下西方文化更有优势,占据着主流,不断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但不能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影响。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互融互异的文化发展,这种充满了冲突和融合的矛盾存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是必须的,因此,我们要理性对待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选择性的融合外来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层面做出某些改变,使传统的东西富有时代活力。今天,有许多民俗体育项目在人们生活视野中逐渐消失,这与其自身缺乏创新思想,不能融合外来文化有很大关联。
二.民族体育发展战略
(一)发挥***府行为的主导作用
***府行为对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府必要的行***介入,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各项工作具有方向性和保障性。目前,***府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工作还应加大主导力度。同样,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对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何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府来制定出一些相关的必要配套***策,用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制约、规范他们的行为。
体育发展战略篇7
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过去和现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明确提出今后我国体育要实行:以夺取金牌为目标的奥运(竞技体育)战略和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的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战略并存的体育发展战略。不可否认,多年以来国家为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战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多种尝试并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如体育的收益按比例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来即具有积极意义。
如今国内许多地区的高档社区、公园、街心广场及中小学校等地,都安置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健身器材,有些中小学建起高档的体育场馆,为满足一部分成功人士的健身需求,各地又陆续建成数量不等的面向市场的高档次健身场所。这些事实与20年前相比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动辄一掷千金的竞技体育相比,我们在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方面的投入仍然是九牛一毛,特别是那愈演愈烈的唯金牌论。
二、“唯金牌论”的弊端必须要彻底解决
2008年夏天,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块金牌的骄人战绩,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数第一名。中国竞技体育创造了历史,达到事业的巅峰,同时扬眉吐气地击败我们的体坛宿敌美国(获36块金牌)和俄罗斯(获23块金牌)。但当奥运会烟消云散之后经过冷静分析,按人口平均我国是2550万人分享1块金牌,美国是833万人,俄罗斯是609万人。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们在每块金牌上平均的成本投入更是远远大于美、俄等国。因为在举国体制、“唯金牌论”的前提下,我们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几乎从来都是不惜代价的。而每一块金牌的取得,也绝不是一名运动员与一名教练员组合的单打独斗的结果,它背后是与之配套的后备人才(包括为顶尖运动队或运动员陪练的专业人员)工程、科技服务与创新工程、教练员培训工程、运动员教育工程及场地设施建设维护的经费投入工程等诸多联系紧密且繁杂的系统工程,这些投入是非常巨大和惊人的。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仍在沿袭的举国体制、各级体育主管部门领导视若神明的“唯金牌论”,所带来的危害后患无穷,有关部门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合理布局,我国竞技体育的局部优势很难保持
我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在田径、游泳等体育基础项目上与欧美体育强国比尚有不小的差距。我国体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有效途径,向各国体育界朋友,特别是我们的邻国介绍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包含的独特文化背景及发展历史,并借以达到推广、普及、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的国技柔道、跆拳道早已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及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却还是非奥项目,这已不仅仅是中国体育界的悲哀。
2.“唯金牌论”是造成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后继乏人、实力下滑的罪魁祸首
在2010年11月举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曾经是中国体育一面旗帜的中国女排仅获第10名。
究其原因是:当国人及中国女排的教练员、运动员沉浸在一次次升国旗、奏国歌的喜悦中时,中国女排的主要竞争对手俄罗斯队、巴西队、美国队等以牺牲一部分成绩为代价,悄然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并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实力。反观中国女排,随着老队员的力不从心,实力超群的新手又青黄不接,因此成绩大幅下滑实属必然。说到底这都是“唯金牌论”惹的祸。因为“成绩”是考核教练员的唯一指标。与前任比、与自己以往的执教经历比,成绩下滑则轻者“下课”,重者危及前程。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赛中哪位教练员敢于冒险启用新手,或者有精力、感兴趣去考虑队伍的梯队建设问题。
3.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仍是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的“瓶颈”
目前国内各地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标志性建筑几乎都是新建的体育场馆。而当前我国实现全民健身战略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健身场所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国内各地的专业体育场馆的服务对象与使用功能比较单一:即只为各级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及比赛服务。偶尔也是官员和体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自娱自乐”的场所。体育管理部门有时也拿出极少量的专业场馆对外经营开放,但其每小时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收费标准,又不是广大工薪族能够承受的。而学校、机关、企事业等相对封闭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是不容外人染指,特别是学校,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有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甚至连本校学生都无权享受。国家花巨资建设了大量场馆等体育设施,这些设施平时的利用率极低,甚至闲置,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我们又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其进行日常的管理及维护的怪圈。社会各界多年来一直呼吁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为止,有关部门未能拿出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克服上述弊端的关键是我国体育尽快减少***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尽快实现由单项体协制向俱乐部制的过渡,市场化经营。这样在短时期内对我国的奥运战略有冲击,从长远发展来看则是利大于弊,这也是我国体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由之路。
三、为实现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鼓与呼是媒体的职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壮大,我国的体育新闻宣传报道始终与我国体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年艰苦创业的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就是通过媒体的宣传迅速传遍全国,激励了一代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可以说达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高度。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及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中明确提出:“奥运会赛时的宣传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协调小组的科学统筹、精心组织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北京奥运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我国的新闻宣传史上对体育报道的评价如此之高,前所未有。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辉煌,随后中国体育主管部门的高官适时地站出来多次在公开场合盛赞举国体制的伟大,巩固体育主管部门在国家的地位,争取充足的经费,在下一轮竞争中夺取更多金牌。因为金牌始终是评价体育官员***绩的最重要指标。而素以“铁肩担道义”之称的媒体记者们则认为连续多届的亚运会上金牌数遥遥领先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能否派二线选手参赛,这样则既锻炼了后备力量,又增强了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
体育发展战略篇8
>> 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永鑫战略规划 基于SWOT的辽宁省物流业分析及其战略规划 基于SWOT分析的品牌战略规划应用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 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规划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发展对策 基于SWOT的科技博客发展分析 基于农村淘宝发展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A学院发展战略 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方山公司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下的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框架的化工营销分析 基于SWOT的专业分析与对策 基于证券行业的SWOT分析 基于SWOT的乡村旅游分析 基于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探究高职骨干院校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煤矿企业年金发展战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4-12-22.
[8]Balamuralikrishma R. Dugger J C.SEOT Analysis: A Management Tool for Initiating New Progr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J].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5,12(1):34-35.
[9]Griffin.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Cor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New York. U.S.A.1999.
[10]Weirich H.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J].Long Range Planning,1982,15(2):54-66.
[11]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31(1):11-13.
[12]徐延辉,秦海霞.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24-28.
[13]哈尔滨日报.山东给辽宁留下的几道题 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理念?[OE/DL].新浪网, http:// ,2009-10-29.
[14]龙江智,朱竑.基于TOWS分析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J].人文地理,2007,(1):40-44.
体育发展战略篇9
经济是人们实施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体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我国正逐渐由竞技体育向着全民体育的方向转变。在此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的经济条件,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将论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并对未来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转型,实现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方向
体育是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的社会活动。体育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活性,对于改善人们的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这为发展体育经济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应根据人们的需求调整体育发展方向,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新时期体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双重特征体育与衣食住行等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有所不同,而是生活中的调剂品,是减轻人们生活压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这赋予了体育新的含义,将体育放到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上,发展体育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前提。由于体育的特殊用途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而现代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各式各样的服务项目,人们在体育中会得到更多的惊喜和收获,因此现代体育获得了大量人的支持和推崇。人们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体育项目上,这极大的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不同阶段体育发展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一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体育历经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体育的诞生时期,发展时期以及黄金时期。第一时期是我国体育的诞生时期,该时期首次提出了体育的概念,目的是增强全民体质,让人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此时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与其他国家鲜有交流,人们的生活所需全靠自产自销,生活重心全部放到生产和劳作上。为了激励人民,丰富人们的生活,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体育建设,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其生产和工作效率,从而增加我国的物资储备。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体育设施方面投入有限,所以体育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第二时期是我国体育的发展时期。该时期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也有了贸易往来与合作,同时我国人民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个人体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彰显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传统体育逐渐向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体育盛会,从中选拔优秀的体育特长者进行培养训练,使其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争夺荣誉。这一时期体育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培养各类体育人才,各个地区也纷纷成立了体育院校,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体育事业因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三时期是我国体育的黄金时期,我国经济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综合实力十分强劲,这决定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无可撼动。在体育方面,我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上夺得了耀眼的成绩,不断刷新着世界记录,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认可。在此情况下,我国体育也由竞技体育转变向全民体育。这不同于体育诞生之初的增强国民体质,而是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让每个省、每个城市、每个居民区都遍布体育设施,要让所有人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人们在闲暇时能够将体育运动当作主要的休闲方式,使全民健身的概念深入人心。
(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体育的进步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保持着迅猛的经济发展态势,这种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这也奠定了我国经济强国的重要地位。国家大力支持各地的经济建设,推出了各种***策优惠,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体育事业因而拥有了发展的契机。国家为体育事业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尤其是开办体育学校,建设体育设施,招聘国内外优秀的体育教练等等,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以飞速的发展,逐渐赶超世界领先水准,同时也带动了如服务业、饮食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体育事业进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事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
二、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发展方向
(一)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内涵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运动需求,如果运动强度超过了该个体的最大承受能力,就会给其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体育运动要适度,应根据人们的需求设置体育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为了更好的实现全民体育这一内涵,体育应该向着功能型的方向转变,将服务对象从专业的体育运动员转变为普通的人民群众,以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宗旨,根据人们的需求设置体育项目,使体育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素质的人们的基本需要,让体育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二)以需求为导向,从***治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而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人们对体育的强烈渴求使其已经不能满足于从各类媒体上观看体育赛事和体育新闻,而是要亲自参与到体育实践中,以亲身经历感受体育的乐趣。在此背景下,体育设施的种类愈加丰富,功能也更加强大,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的训练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节体育设施的强度,循序渐进的提高身体水平,体育也因而向着生活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三)转变投入方式,从数量投入向质量投入转变我国体育事业的投入以国家财***投入为主,地方投入较少,从投入的结果来看,质量不高。以我国竞技体育为例,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对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投入较多,而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投入较少。在群众体育的投入上,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是其重点。我国体育场地一方面出现人均场地面积不足和设施缺乏的问题,一方面又存在减少和被占的局面,这反映出在体育投入上只重视数量,没有重视质量,只重视基本建设,轻规划管理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必须改变这种增长方式,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转变价值导向,从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转型我国传统的体育投入偏向竞技体育和城市体育,是有着明显的效率导向的。公共体育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到位,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府应当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从经济增长型***府和服务型***府转型,加快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府职能转变。同时,要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把关注的重点从单一的效率转移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上,当前应该积极探讨基本体育服务的均等化。
三、总结
我们应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全面健身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满足。同时,要提高体育设施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更多的适合于普通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并增加器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从而吸引人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岑.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J].吉林农业,2011,0.
体育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中国;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体育;发展战略
中***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16―06
最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民工荒”现象,许多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被迫关闭。伴随“民工荒”的是愈演愈烈的“涨薪潮”,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在走向终结吗?持续了三十年的人口红利在走向消失吗?“刘易斯转折点”真的来了吗?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何谓“刘易斯转折点”?在这种转折点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面对这样的特征,中国体育的发展战略应做出怎样的调整?这些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
1 何谓刘易斯转折点?
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的发展模式。他把一个国家分成两个部门,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认为经济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向传统农业部门扩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工业部门会把沉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吸收干净,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止。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当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时,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这里要强调是,刘易斯转折点是任何国家发展过程中只出现一次的事情,是通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它并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判断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关键看劳动力资源的供应状况,而劳动力资源的供应问题在本质上是人口问题,即人口的数量与素质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把握人口发展的趋势,探寻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成了理解刘易斯转折点的关键。在探讨刘易斯转折点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之前,要明确一个概念――人口红利。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规律,一般先后经过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在第一阶段,少儿人口增长迅速,老年人口增长缓慢,社会抚养负担主要是集中在少儿身上。在第三阶段,少儿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社会抚养负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这两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阶段的抚养负担主要集中在少儿身上,但少儿在一段时间后会成为劳动人口(一般指15―64岁人口),为下一阶段的劳动力贮备打下基础。而第三阶段的抚养负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其无法成为劳动人口。这样,在第二阶段,劳动人口的比重高,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而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劳动人口数量和比例相对较大;二是抚养负担相对较轻。
基于“人口红利”理论,蔡唠利用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对1960年以来各国GDP年增长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刻画(如***1),并得出:GDP增长率与总和生育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生育率下降,GDP增长率先上升随后降低,呈现出一种倒U字形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也验证了上面提出的“人口红利”理论。刘易斯本人也曾根据人口转变的这种变化,对日本经济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时间进行过预测。故,我们可以根据人口的转变判断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与否。
2 中国正在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从联合国的世界人口预期(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的中国部分(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在50年内从“1950―1955”年间的43.8‰降低到“2000―2005”年间的13.6‰,死亡率由25.1‰降低为6.6‰,人口增长率由18.7‰降低为6.7‰。伴随着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1957年处于死亡率下降拉动的人口年轻化阶段;1963―1972年则是生育率提高拉动的人口年轻化阶段,而自1972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执行计划生育***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出生人口的规模也得到控制并逐步降低,致使1972―1978年期间人口年龄结构已经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却不断延长,死亡率基本稳定在低水平,人口已经达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状态。2000年0―14岁人口比重降低到24.84%,65岁及以上人口则达到6.69%;而2007年0―14岁人口比重降低为19.40%,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10%,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人口生育水平和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从而对中国正在享受的“人口红利窗口期”(即人口红利从开始出现到结束的时期,也指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的时期)设定了较早的时限。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本世纪中叶之前有三个人口发展转折点(***2):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06年开始进入稳定期,从2010年起趋于下降;第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011年即趋于稳定,2022年以后则大幅度减少;第三,总人口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为14.39亿,随后绝对减少。这一预测与美国人口普查局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表2)几乎相同。伴随着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我国将从2010年起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个是劳动力的普遍短缺。最能反映劳动力短缺的是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从2005年起,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到2011年“民工荒”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蔓延到中西部地区,到处出现抢工现象,一场不见硝烟的“民工争夺战”在我国东中西部展开。据安徽省统计,截至2010年底,安徽全省缺工总数达到25万人,湖北省也披露,今年湖北省劳务输出人数将收缩10%―15%。第二个问题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源于劳动力供应的相对减少,这对长期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长起来的我国制造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产品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在逐渐丧失,典型的表现是“涨薪潮”的不断涌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以年增10.2%的速度显著提高,农民工将终结“低工资”时代,就业的主要矛盾正从总量性向结构性转变。第三个问题是人口抚养负担加重,“人口红利窗口期”的主要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大,抚养人口比例小,这样的人口结构使得社会的抚养负担相对较低,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是从世界银行的预测(如***3)上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我国的总人口抚养系数开始由下降转为上升,社会抚养负担也将会逐步提高,这也意味着持续了30年的“人口红利窗口期”开始关闭。这些变化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过去的30年,我国凭借着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积极而开放的体制保持了连续的高速增长,而如今面临着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传统的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传统的依靠增加资本与劳动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与体制创新带动经济发展转变已成为中国在刘易斯转折点阶段的主要任务。
资料来源:World Bank,World Bank Online Database。
随着对“人口红利”的不断认识,一些专家将“人口红利”进一步划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第一人口红利是人口转变导致生产性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增加,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和较低的社会抚养负担;第二人口红利是指人们往往根据老龄化的预期调整自己的行为,如人们意识到老龄化浪潮和退休后生活保障的重要性,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在劳动年龄阶段努力工作和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国民储蓄率的提高和投资的增长。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既预示着第一次人口红利的逐渐终结,也意味着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始,能多大程度上挖掘这两次人口红利则取决于能否制定出适时的***策。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获得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人们的储蓄动机和劳动能力。在储蓄动机的维持上,可以通过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来保证;在劳动能力的维持上,则可以通过教育、就业指导等措施来保证。当然,储蓄动机的激发、劳动能力的维持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健康状况。健康的身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延长劳动年限,也可以减轻社会负担,增加储蓄动机。正是基于此,发达国家把对健康的投资看成对生产的投资,对未来的投资,并积极建立了促进公民健康的组织与社团,我国也于2000年启动了国民体质监测计划,并把国人体质健康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3 “刘易斯转折点”下体育功能定位
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在本质上是由人口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其主要体现在出生率以及劳动人口比率的下降上。这种转变其实是人口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强制实行计划生育***策使得我国的这种转变在时间比发达国家要短,致使我们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也要短一些。但也必须承认这种强制性的转变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使我们提前到达了发展方式的拐点。接下来,我国可能会再享受3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但这种人口红利与过去30年的人口红利相比则显得不那么充裕。所以在接下来的30年我国要做的事情是完善好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体制、健康促进机制,为迎接第二次人口红利打下基础。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健康是老龄化社会挖掘人口红利的基础,所以构建旨在促进国人健康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体系除了包括医疗保障外还应包括全民健身。健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医疗保障能***一些疾病从而使身体维持在健康状态,但医疗保障与体育锻炼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医疗保障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而体育锻炼则是一种事前的预防方式。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疾病的减少意味着社会负担的减少。如果说医疗保障是一种消费的话,体育锻炼就是一种投资,一种对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投资。此外,体育还能够缓解人的压力、调节人的心情、培养人的毅力、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的适应、增进社会的交流、改善群体的认同感,这些在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证明。正是基于体育的这种多效性,人们的体育需求才变得越来越迫切,体育也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甚至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意大利)。总之,为了更充分地挖掘人口红利,迎接刘易斯转折点的挑战。必须把构建旨在促进国人健康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而体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
在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发展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大背景下,我国宏观层面的发展战略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在经济方面,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社会方面,积极推进以满足公共需求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着重推进医疗、就业、教育等体制改革;在***治方面,积极推动行***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事分开、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管理模式。基于这些改革,今年刊发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并认为接下来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体育事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以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立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为了更详细地论述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针对这种影响的战略调整,本文将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四部分展开讨论。
4.1 “刘易斯转折点”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调整
刘易斯转折点的背后是深刻的人口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年,我国享受了令世界羡慕的人口红利,作为对人才选拔更为专业化的竞技体育又何尝不是这种人口红利的受益者呢?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对人才的选拔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它不仅要求运动员要有过人的运动天赋、过硬的心理素
质、扎实的战术素养还要求运动员能忍受艰苦的训练。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竞技体育所享受的人口红利期也在关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不断萎缩。我们知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年龄主要是在6―18岁之间,而在人口学的研究上一般将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作为人口结构判断的三个年龄段,0―14岁年龄段人口虽然不能准确地表达6―18岁人口的具体数量,但却可以清晰地表达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和部分抽样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如表3)中看出:0―14岁年龄人口比重在1964年后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少趋势。再结合表二的劳动人口走势,可以看出劳动人口比重也将在2010年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的劳动人口趋势是老龄化。这样的人口走向就为竞技体育的选材提出了挑战,以前的那种靠经验选材、大批量选材的粗放型选材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人口发展趋势。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逐年增多,而劳动人口的比重却在减少,人们面临更多的就业诱惑,这自然会降低人们对从事竞技体育这种高风险、高强度职业的选择动机。此外,随着教育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少年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其本身从事竞技体育的意愿也会不断减少。再加上“少子化”社会的来临,父母对孩子的投资和期望都会提高,其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的意愿也会下降。总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面临着人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挑战,转变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方式已成为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针对竞技体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提高选材的科学性,建立健全相应的选材指标体系,提高选材的成功率;第二,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选材,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要高于西部地区,少年人口的比重也要比西部地区小,再加上东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教育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青少年从事竞技体育的动机要弱于西部地区,故在选材时,可考虑向西部地区倾斜;第三,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以往的训练方式往往是经验式的,缺乏理论的指导,导致训练的效率相对较低,然而面临后备人才资源的减少趋势,借鉴科学的训练理论,提升训练质量,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就成了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新形式,保证运动员的受教育时间,提升其受教育质量,为其退役后的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父母对孩子从事竞技体育的担忧,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鉴美国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把运动员的培养放到学校的体育社团里,以比赛为杠杆提升学校支持运动队建设的意愿;第五,继续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的道路,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并根据项目特点建议或者强制要求俱乐部建立青训体系,相关的项目协会也应积极举办各种集训营,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从事到竞技体育中来;第六,健全运动员的伤残保障体系,以降低青少年及其父母对其从事竞技体育这种高风险职业的忧虑。
4.2 “刘易斯转折点”下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调整
从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向对劳动力质量的依赖转变已成为我国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必由之路。劳动力素质是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受教育水平、创新能力等,但这些都建立在健康之上。良好的健康水平不仅可能延长劳动年限、提升劳动效率,还可以减少社会负担、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故,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关键在于提升国人的健康水平,而体育恰恰是一种积极的、面向未来的健康促进方式。正是基于此,本文把体育看做是未来国民健康促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体育在***治宣传上的显性作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也导致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群众体育经费数量少,且占体育事业总经费的比重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如1995年,省本级群众体育经费占全部财***体育事业费的2.69%,而在2004年则下降到O.76%,额度也由97.6万元下降到66.8万元。经费投入的减少也使得公共体育场地严重欠缺,制约着体育人口的增长。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与同时期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差距显著。除经费和场地的严重不足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的比例约1:3000,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1:2000的比例有较大的差距。且指导率不高,实际作用发挥不足,有研究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为59.11%,日本则高达98%。
受上述条件的制约,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且增长缓慢。如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含在校学生)比例为:28.2%,而美国2005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则为49%,且在中国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中老年人占了较大的比重,如果去掉在校学生和65岁以上人口,我国劳动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估计连10%都达不到。这种不合理的体育人口结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人口的体质状况堪忧,如2005年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的身体形态水平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也下降明显,据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这样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人口的劳动年限与效率,且随着这部分人口走向老年,其糟糕的健康状况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医疗抚养负担。
基于我国人口健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刘易斯转折点对人口素质的要求,本文认为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转变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支持力度,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道路。具体就是:第一,增加群众体育经费投入,合理安排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经费比重,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群众体育;第二,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探索场馆运营的新模式,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其场地,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场地设施;第三,健全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同时扶持基层体育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第四,改革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纵向以地方***府为主,横向由***府部门领导,体育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加快群众体育法治化进程,逐步建立群众体育法规体系;第五,加大宣传,把提升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摆在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战略位置上,通过传媒增加人们对体育认识,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挖掘人口红利打下基础。
4.3 “刘易斯转折点”下的学校体育发展战略调整从时间上看,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足以在2020年以前
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对“未富先老”的挑战。按照***中央的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十年主要是进一步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而在2020―2050年间,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优势。也就是说,对于十年后开始成为劳动人口的这代人而言,其受到压力是最大的,这代人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决定着中国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日程。目前,这代人大部分是或者即将是在校的学生,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现在的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在应试教育考核中所占比重较低的学校体育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的不重视往往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下降,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下降,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导致学生无法学得扎实的运动技能,更无法实现“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制度上,体教分离和***府垄断的竞技体育体制无法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重竞技而轻群体”的发展导向使学校体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此外,随着社会进入“少子化”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投资和期望大大增加,孩子在课余时间被送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进行学习,也占用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再加上其他娱乐方式的丰富,也减弱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我国在2002和2004年进行的2次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体质发育表现为明显的不协调,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而体能素质却明显下降。200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也显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较2000年增加8.7个百分点,7至22岁的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仍在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均呈继续下降趋势。
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延续。虽然“东亚病夫”这样的词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正渐渐地淡去,但如果不能有效地制止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降,“东亚病夫”会再次戴在中国人的头上,这绝非耸听之词。为了有效制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本文认为:第一,要加大宣传,提升整个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各种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活动;第二,改变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育制度,明确学生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将学生的健康状况纳入到学生升学的考核范围;第三,适当增加学校体育课的次数,保证学生的在校锻炼时间;第四,完善学校体育的课程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五,探索体教结合的新模式,利用比赛的杠杆作用活跃学校的体育生活,积极建立各种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4.4 “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调整
体育是国民健康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挖掘人口红利所应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项目。体育同时也是一种消费性的休闲活动,是一种指向未来的阳光产业。国人的体育需求决定着体育产业的规模,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制约群众的体育需求。不管是从国家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上,还是从国人自身对娱乐休闲的需求上,我们都可以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结论:体育的需求会随着人们健身意识与休闲理念的提升而不断多样化,这既给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会,也对其提出了挑战。据统计,2006年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0.46%,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通常占到GDP的1%以上,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美国,体育产业占GDP的2%,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电力等主要行业psi。除规模较小外,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也不合理,从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的体育产业内部结构构成来看,体育用品制造业占体育产业总值达70%以上,而体育服务业只占30%左右。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迅速崛起的体育用品制造业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由贴牌生产向自主生产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其实,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是***府既管体育又办体育的模式,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央的拨款,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依靠社会的投资。尤其是在竞技体育方面,运动员的产权问题、俱乐部和国家的利益分配问题都很突出,导致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受体制的约束很大。此外,由于我国一些普及程度高的集体球类项目的职业化程度低,致使我国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我国的体育观众逐渐被国外的品牌赛事(如NBA等)所吸引,致使国内的联赛上座率低,俱乐部运营艰难,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下降,竞技水平降低,这些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针对体育产业存在的上述挑战,本文认为:第一,继续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建立“管办分离、运转流畅、办事高效”的管理体制,促进体育资源的合理流动;第二,优化体育产业的结构,加大力度发展体育服务业,尤其是全民健身业与竞技表演业两大核心产业的发展;第三,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策,扶持一些品牌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第四,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产业标准,进一步开放体育市场。建立良好的投融资平台,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第五,建立体育产业人才的培训体系,完善相关的从业标准与资格考核体系,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