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篇1
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发展
观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治格局的变化和冷战的缓解,“发展”日益成为世界性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的产值增长、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人均GNP提高等意义上。近10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使经济增长了几十倍,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现代人在一致惊叹科技***的奇迹及其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时,陶醉于从未有过的物质享受之中。然而,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早已透过歌舞升平的繁荣表面,敏锐地察觉到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并尖锐地提出了伴随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三方面的严重问题:(1)人口的爆炸性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已达到57亿,并仍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2)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全球性资源短缺,以及与此相关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3)工业化国家的贫富悬殊带来的人类道德衰退,“损人利己”作为一种驱动力导致了人类责任感、历史感的淡漠。这些严重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的矛盾的产生和加剧,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于是,1990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重建21世纪道德规范的任务;1992年,“环境与发展”世界***会议在巴西召开,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以正式形成,并出现在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文件之中。
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努力做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达到全面提高;(2)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可靠的环境和物质基础;(3)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重建道德规范,解决好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我国于1994年3月编制并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矗”该议程提出了至2000年该战略的主要内容:(1)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2)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3)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4)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显然,我国的上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同志提出的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到21世纪50年代“三步走”的宏伟蓝***,不仅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为实现这一蓝***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保证。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发后启型”的现代化。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是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近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又使我们在一些领域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国力。因此,我国正经历和将要经历的是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洗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我国顺利地迈向以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持续发展社会为形态性特征的现代社会。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一个转变观念、调整决策的伟大事业,是根植于***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从上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目标、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实现这一战略的制约因素尽管有很多,但根本的和关键的因素是人,是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教育。因此,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育改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为了阐明教育改革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有必要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作一简要归纳。80年代以来,在***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10%的高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相应时期所出现的某些尖锐矛盾,在我国都有所体现。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形势严峻。
我国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12亿,且每年仍净增约1500万。尽管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策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计划生育***策远没有到位,加之对数以亿计的“流动大***”中的“超生游击队”的失控,致使我国控制人口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人口多虽是一种资源优势,又同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我国按美元折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从70年代的世界排名第30多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10位,而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却排在第70位,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排于第100名以后。人口膨胀必然导致扩大资源的开发,致使资源相对短缺。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类资源,我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除人口数量外,人口质量更是潜在的严重问题,人口增长和“超生”往往集中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致使新生一代的素质总体低下,这又实际上制约了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和教育含量,形成恶性循环。
(2)资源和环境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调动了社会各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由于法规、***策、制度无法及时到位,导致了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掠夺性的开发,乱伐森林,乱采矿产,乱猎动物,乱占耕地。以珠江三角州为代表的1992年房地产开发后遗症,致使大量农田荒芜,令人堪忧。凡此种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失衡,削弱了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导致自然灾害频生。环境污染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除70%工业废水和不足10%的生活污水外,其余全部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海。对于如此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多数人熟视无睹,毫无危机感和对历史的负罪感。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2
1舟山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舟山是中国唯一一个依岛建市的群岛型城市,其独特的地理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舟山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独具特色。通过分析可知舟山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发展特点和行业问题。
1.1行业整体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舟山水产养殖业仍然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养殖经营模式还相对传统、粗放,高技术含量的养殖模式发展相对缓慢。据调查,舟山地区约82.5%的水产养殖户以个体经营为主,养殖模式以传统模式为主,所占比重达72.4%,而现代化养殖模式所占的比重仅为27.6%,行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低于国内渔业生产发达地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劳动力的严重浪费,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限制舟山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1.2养殖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舟山水产养殖业的从业人员年龄大多介于45~60岁,从业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老龄从业者在养殖过程中缺少系统的科学技术指导,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来进行生产操作,生产活动基本处于一种粗放模式状态。这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安全隐患。舟山水产养殖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82.4%,而高中以上学历仅占7.6%,而且随着水产养殖行业吸引力的逐年下降,年轻劳动力大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养殖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高技术人才短缺已成为限制舟山水产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1.3水产养殖生产环境日益恶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舟山***府主管部门开始逐步从养殖户手中收回水产养殖滩涂用地,用于工业厂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城市建设用地,当地水产养殖业面临养殖范围缩小的问题。舟山群岛四面环海,每年夏季的台风、春季的冰冻和秋季的高温天气和冬季的寒潮都会在渔业生产区域频繁发生,同时还会不定时地爆发病害、赤潮等不可控制性事件,台风等强烈天气对水产养殖业的破坏力非常大,经常会带来养殖设施毁坏、养殖产品逃脱等灾后问题,给当地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当地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基本依靠传统经验来进行生产操作,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大多采取任由其发展的态度,不会科学地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去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自然风险成为当地水产养殖风险中的主要风险。
1.4从业劳动力流动性较大且不稳定随着渔业资源的逐年退化和国家***策的逐渐倾斜,舟山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由以前的渔业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局面缓慢过渡到以造船业、航运业等重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加上水产养殖业从业者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明显较低,而且工作场所大多在郊区或者滩涂等环境较为艰苦的地方,所以舟山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很少选择从事水产养殖业,只有河南、安徽、山东等劳务大省的很少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达舟山后会选择从事水产养殖业生产,但在春节等传统节假日这些农村劳动力又开始大量返流回乡,水产养殖业开始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1.5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大舟山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建港条件和快速发展的港口业,促使舟山当地市场经济逐步向国外企业开放,市场上水产品的价格调节机制也日益变得灵活,各种水产品的价格波动规律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养殖人员大多以传统的养殖户为主,他们在经营观念、市场意识及竞争理念等方面缺乏历练,不能很快地适应这一转变,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理性的思考,很容易出现跟风现象,导致水产品因产能过剩而导致价格急剧下滑,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经济损失。
2舟山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舟山水产养殖业要想实现健康、和谐、稳定发展,首先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舟山***府在以下方面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
2.1积极推进教育建设和人才引进工程人才是第一资源,舟山必须把人才引进工程作为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竞争问题,高标准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建立对水产养殖业从业人员的定期技术培训制度,定期对水产养殖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利用市场指导行业生产,而不是一味地只抓生产,不看市场。***府应该大力支持海洋类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当地劳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引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正确认识水产养殖业,消除他们对水产养殖业的偏见,引导他们到水产养殖行业部门中工作。水产养殖企业和个人应该为雇员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服务和子女受教育服务,从而吸引年轻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
2.2发挥资源优势,创建市场推进机制舟山***府部门应认真领悟国家“做深做强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积极发挥良好的地理条件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调整渔农业结构,把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渔农业生产条件的重点来抓,积极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的结构,引进和改良优良品种,依托“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国家水产品储运加工基地,***府应增加渔农业结构调整的扶持资金,推进公共财***向渔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推进渔农村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做好海洋渔业产业[1]。同时,完善小额贷款机制,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和个人应给予一定的***策扶持,银行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等途径为水产养殖业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相关工商主管部门应完善市场价格管理机制和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对市场价格和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管理,对于投机倒把等严重影响水产品市场价格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引导市场建立规范的市场交易机制,切实保障水产品市场的和谐与稳定。
2.3增加技术含量,推进产业升级舟山地区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是以滩涂养殖、围塘养殖等为代表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养殖综合效益较低,而且占用土地面积较大。面对海涂滩地面积逐渐萎缩的局势,舟山水产养殖业必须尽快推进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大力鼓励发展以网箱养殖、大棚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化养殖模式,积极争取更多的渔业结构调整资金,发展一批饲料加工、网箱生产、种苗繁育和病害防治等涉渔新产业。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型渔业,正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现代人的视线,并逐步取代了传统渔业[2]。***府应鼓励渔民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同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成果转让、专利购买、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舟山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含量。抓好现代渔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实现水产养殖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转变。
2.4建立并完善行业服务体系舟山水产养殖业的配套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对国外和国内水产养殖业发达地区较为滞后。水产养殖业从业人员遇到依靠传统养殖经验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时,很难找到相关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涵盖苗种、饵料、技术、信息、加工、运销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基地作用,通过产、学、研联合的组织方式,企业和科研单位、水产院校合作,建立企业科技中心,开展先进渔船、渔具和渔法研究,推进技术改造和进步互补共进[3]。同时,***府应在环境检测管理、灾害预报、市场价格管理、民事纠纷处理等方面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与支持,加强海上联合***,减少各类海上事故的发生,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渔区社会稳定。保险服务体系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农民涉足水产养殖的积极性,实施***策性水产养殖互助保险项目是尽量降低养殖风险给渔民带来巨大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地***府相关主管部门应顺应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水产养殖互助保险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互助保险制度尽快出台。
2.5创建区域品牌,加快对外贸易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不能清楚分辨出水产品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了高品质水产品的销售市场。虽然舟山拥有一个部级水产品品牌和多个省级品牌,但是总体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4]。***府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龙头企业,鼓励渔农村龙头企业更多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减少直接从事渔农业的渔农民数量,推进产业化进程,积极宣传并鼓励广大水产养殖户自主组建养殖加工企业或者水产养殖合作社等有能力的生产经营团体,建立自主品牌,广泛发展水产品储备运销和精深加工,切实解决水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府应重视水产品的出口质量,组建业务能力较强的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落实全程监督措施,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在巩固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开辟中东、南美、东欧等新市场,鼓励广大中小水产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提升舟山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舟山水产品出口外销。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核心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导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当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一、可持续发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关系
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的管理行为,其成功的标志是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某种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效应源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2.战略成本管理是拓展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规律来看,一般有两个基本的形成途径: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从内部开发来说,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者的成本,企业就具有成本优势。当企业向买方提供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以使其成本优势不会因为其售价低于竞争者的价格而被抵消,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带来超额收益。成本优势的战略性价值取决于其持久性。如果企业的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竞争者来说是难以复制或模仿的,企业就能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二、可持续发展观下,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谋求企业持久的生存与发展。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如果不能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中确立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企业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垮。
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领先是企业永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而战略成本思想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绝对成本的降低,而是将企业的战略思想和措施运用于具体成本管理领域和管理方法之中,针对成本发生的价值链进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通过成本优化措施的实施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观下,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从战术管理转变为战略管理,即成本管理的重点由单纯地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成本,转为从长远持续地在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降低成本,谋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2.战略成本管理关注外部环境,引进价值链管理方式。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耗费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企业的成本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加以分析,既要研究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又要明确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到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产品价值流向。
3.战略成本管理是科技驱动型的成本管理,采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从战略上予以考虑,通过对各种战略成本动因的分析,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成本管理的范围向着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战略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是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
四、可持续发展观下,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
1.分析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环境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
2.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通过战略环境的分析,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策略。为了实现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分别从行业、市场、战略这三个维度来确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制定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3.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
4.战略业绩的计量与评价。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计量与评价通常包括业绩指标的设置、考核、评价、控制、反馈、调整、激励等。传统的业绩指标主要是面向作业的,缺少与战略方向和目标的相关性,有些被企业鼓励的行为可能与企业的战略并不一致。因此,必须将战略思想贯穿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个业绩评价,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以增加企业的战略成本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方法和战略思想上的统一使它们能够充分融合在一起,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的规模与控制力施加有效影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组成;方法
中***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在战略层面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它能够对战略引发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正措施,降低由决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SEIA是指对***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在这里,战略可以是大到全球和国家,小到区域和部门的战略。从***策――规划――计划――项目既含有时间顺序,又包含等级顺序.但无论是***策,还是计划或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都被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IA在应用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部门SEIA。第二种是区域SEIA,第三种是间接SEIA.部门SEIA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废物处理、供水、农业、林业、能源、娱乐、运输以及工业房屋建筑和冶炼等方面的计划.区域SEIA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区域再发展规划、乡村规划及机场规划、大学城规划和其它有关发展地点选择的决策.间接SEIA的评价对象主要是科学与技术***策、理财***策和法律规定等.
三、可持续发展SEIA系统的主要组成
1、确定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SEIA系统的评价客体,进行SEIA的并非所有战略,而是那些已经或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SEIA的评价对象有三种形式:建议中的战略(预测性评价),执行中的战略(监控性评价)和将调整的战略(回顾性评价)。评价对象的确定应坚持有效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初步确定我国SEIA系统的评价对象的三个层次:宏观战略,如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宏观经济***策(宏观货币***策及财******策)、全国各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中观战略,如部门法规、***策或省级综合性法规、***策、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等;微观战略,即调节微观经济行为的主体关系的法规、***策、规划和计划,如收入***策、消费***策、行业发展规划或地区级发展规划等。
2、制定评价方案
SEIA评价方案的制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明确评价范围和力度SEIA的评价范围在空间上不仅包括战略实施区域,还包括实施区域以外受影响的区域;SEIA的评价范围在时间上不仅包括战略实施阶段的环境影响,还包括战略停止后原有战略的惯性环境影响。评价力度根据战略内容、战略实施、环境效应的复杂性、影响程度、影响方式以及环境受体敏感性等确定。
(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资源指标等四个子层次,每个子层次的指标又根据结构、功能、效果划分为更小的指标。
3、评价实施
SI评价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采集评价信息。全面收集有关战略内容、实施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与战略相关的资料。采用多种技术相互配合与补充的集成方法,保证信息的广泛性、系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处理分析评价信息。所收集到的信息,都是原始数据,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处理分析。通常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系统研究。
4、评价结论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按下列形式中的一个给出评价结论:可以接受这一方案或该战略继续进行;修正本战略方案或制定补救战略;接受一个或几个替代方案;否定/终止该战略。
5、编制SEIA报告书
形成一份有关战略环境影响的材料,以便能进行科学决策,选择优化的战略方案。根据SEIA工作的特点,报告书应包括6项主要内容:战略分析,主要从战略的内容、组织和过程三个维度进行;环境背景描述,评价区域范围的环境状况;环境因子分析,界定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并明确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预测;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最终结论。
6、后续评估与进一步SEIA或EIA
SEIA后续评估即将现有的SEIA过程延续到战略的实施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环境保护被纳入发展活动的实施过程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SEIA后续评估完全不同于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是指对区域历史时期的环境质量,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评价,以解释区域环境污染的发生变化过程。通过后续评估,确定进一步的SEIA或进行EIA。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5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小企业在发展、运作以及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消耗资源与保护环境问题,使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相符。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并且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
2.企业财务战略内涵。财务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企业战略,加强竞争能力,在对中小企业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全面、长期以及创新筹划企业的财务活动,并且保证其具体执行操作。
3.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财务战略关系。
3.1财务战略提供的资金支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发挥了重要功能,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企业正确利用财务战略,确定符合科学分配财务资源进而最大程度规避财务与经营风险,得到良好的风险收益组合,充分确保企业培育竞争力。
3.2财务战略的协调功能充分保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具体包括了筹资、投资和分配等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贯穿了这些活动,因此,科学的财务战略能够对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财务战略的战略特点也对协调战略各方面发挥了决定作用,促使企业站在长远角度,全局性和创造性的谋划企业各项能力,最终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问题
1.财务战略缺少科学规范。我国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出现了不重视配置资产结构、仅注意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的问题,没有编制自身的财务战略,更加不用说实施战略。虽然有部分企业设计了财务战略,但是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进一步对实施财务战略效果造成了影响。如财务战略与企业综合战略目标相违背,设计财务战略目标超出了企业整体目标以及将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计划,忽略了财务战略的全局性与综合性。
2.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财务战略。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基本上重视账面利润,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忽视投资质量,重视投资规模,导致投资是被,使用资金效率不高,周转资金紧张。同时企业管理者由于考虑本身短期利益一味追求迅速增长的收益,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怎样提高企业销售收入以及持续拓展企业领域,导致企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短期增长。
3.评价财务分析方法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评价财务方法,很多都是将单一指标作为中心的财务指标研究系统,例如将净资产报酬率作为中心的杜邦分析系统。这些分析方法重视对短期利益进行考核,强调体现过去结果,并且其数据来源具体是财务传统考核系统,进一步忽视了为得到利润而占用资本的机会成本等因素。
三、加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的对策
1.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中,必须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培养人才与制定制度,即是:其一对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配置与培养,使真正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进入企业;其二是对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的财务会计工作;其三是有效强化财务工作,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例如规范采购、收发以及销售物资的过程;认真落实内部岗位牵制制度,不能由一个人做财务管理、记账以及审核工作;定期整理与检查财务资料,及时处理查出的问题。
2.提高运用资金的效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资金营运管理特点,必须从以下方面规划战略:第一,在运用资金上,要对现金管理积极加强,留置一定数量的现金满足预防性需求,确保灵活周转资金,避免经济波动以及贷款困难造成的影响。第二,在管理存货上,其一是进行就近采购,产成品可以就近销售,以便节省流通和交易资金;其二是构建合理的库存储备。目前从理论上分析存货管理具体包括经济批量法、定额管理法以及ABC控制法等,中小企业必须综合本身特点选择合理方法管理日常存货,以便缩短库存时间,可以迅速变现库存呆滞积压物资。第三,在管理应收账款上,对应收账款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采取合理的方式识别与控制风险,具体应收账款管理包含:明确信用***策、监督回收应收账款情况、事前做好应对坏账损失的准备以及制定合理的收账措施等。在管理应收账款具体***策上,首先了解购买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信用情况,对还债与信用能力科学判断;其次是利用折扣现金与缩短收账时间督促对象尽快还款;再次是由于中小企业十分有限,内部分工避免过细,因此,要在销售部门及其人员身上落实收款责任,以便节省资金成本。最后,完全资金营运归口管理责任制,一方面需要管理营运资金必须具备对应的责任单位,确定各个单位的责任与权利;另一方面是构建科学,却具备可操作性的责任评价机制。企业通过对现金、应收账款、存款等资金占有项目定期考核与评价,并且奖惩考核结果,进一步降低占用营运资金的效率。
3.创新成本管理理念。第一,构建战略管理成本意识,也就是从战略角度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积极完善。横向和纵向扩展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产生降低企业成本的格局,此外从战略布局上科学定位成本管理,确定具备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成本意识。第二,建立人本特点的成本管理理念,形成成本管理文化。第三,建立成本系统管理理念,把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视整体和全局,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第四,形成宏观的成本效益理念。企业始终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效益,企业成本管理从传统的节省观念成功转变为效益理念。第五,建立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理念,通过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中小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创新工艺技术、改进设备、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获得科学的管理方法,进一步紧密结合了降低成本和技术进步,产生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财务管理工作应积极提升工作效率,必须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提升财务人员操作计算机的水平。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则能够充分确保企业内部顺畅流通信息,帮助财务人员对各个方面信息及时获取,与各个部门不断配合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还能够尽量降低财务管理工作强度,保证工作质量。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6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
广西位于祖国的南疆,由于受到地理原因的影响,广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加之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经过国家的普查,广西地区的森林面积在逐渐的增多。为加强对森林的保护,促进林业的发展,广西地区大力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广西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环境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等三大目标体系,同时主要包括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等两大含义。通过目标体系我们可清楚的认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而森林自身的持续发展则是基础。广西属于珠江中下游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例如森林整体未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保护形势严峻等。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广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保障体系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整的***策体系作为保障,主要包括如下的***策体系。
2.1实行分类经营的***策
实行分类经营的***策对于广西地区的林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对生态公益林场、商品经营型林场与混合经营型林场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分类经营***策对生态公益林场产生影响。实施分类经营***策后,生态公益林场经营单位的性质转变为事业单位性质,管理经费方面实行差额拨款,单位的经营收入主要维持单位的日常开销与正常运转,然而有限的商品林无法支撑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使得生态公益林场无法发挥其公益性质。为改变上述现状,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人T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重新界定,实行国家全额拨款,确保资金的充足。其次,对商品经营型林场的影响。实行分类经营,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林场经营体制的管理,真正发挥其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然而实际效果却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仍然存在不明确的管理体制,使得林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为有效解决上述现状,国家林业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革,派遣专人进行治理,确保“一套人马,一块牌子”。
2.2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为有效的实施分类经营机制,需要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作为保障,同时实行分类经营***策可为补偿机制的正确实行提供坚实的依据。虽然目前广西地区实行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缺乏足够的投入力度。作为西南地区的林业大省,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纵观目前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行的实际情况,在补偿标准、补偿额度与补偿对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二,地方的配套资金难以有效到位。国家虽然颁布了相关的补偿***策,但是却并未完全按照实际情况下发补偿资金,使得部分资金需要地方来补偿。然而由于各市的发展情况不同,相差悬殊,较难进行统一的补偿,因此地方的补偿资金较难有效到位。第三,补偿的渠道较为单一。正是由于补偿渠道的单一,使得补偿效益机制难以真正有效的建立。目前补偿机制的主体是中央***府,而其他的补偿渠道无异于杯水车薪,此种现象对于广西地区的林业发展十分不利。为改变上述的不良现象,广西各市必须平衡发展,加大各市区的补偿投入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拓宽补偿渠道,省***府与中央***府共同补偿。
2.3实行林业产业***策
作为转变经济增长的核心方式,实行产业***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凭借丰富的森林资源,广西可设立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实行林业的产业化发展,例如可建立木材加工厂、林产化工厂、木浆造纸厂、林副产品与多种经营、森林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同时依据得天独厚的优势,还可进行良种的培育,发展多种不同的林业种植。
2.4实行有效的投融资与税收制度
受市场经济的制约,林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融资,使得林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因此为促进林业的发展,国家与广西林业部门应大力出台投融资与税收的优惠***策,为其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
2.5实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也在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技术含量,作为林业大省,广西地区的林业企业在进行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信息建设等工作时,需要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创新技术,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化服务。然而由于地处边疆,因此不论是在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较难获得更多支持,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为有效的扭转不利局面,应大力的建设服务中心与林业协会等组织,以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同时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促进林业的转型升级。
3、 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虽然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林业资源,然而进行来由于过度的砍伐与浪费,使得森林面积在逐渐的缩小,也由此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为改变此种现状,国家林业部门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扩大了森林的面积,同时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物种的多样化,更有力的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林业发展中的地位。
结束语:
林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西南地区的林业大省,广西必须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完善的配套***策,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林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4(5):26-26.
[2]张晓忠.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浅议[J].南方农业,2014(7X):89-89.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8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 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 工业 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 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问题/三危 >总体表现 具体表现
油城 煤城 森林城
资源危机 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 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 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
经济危困 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 成本 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 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 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 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
生态危机 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 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 建筑 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 环境 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 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 农业 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 投资 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 文化 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 发展战略 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府在制定《
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 环境 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 经济 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 指导 方针的由******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 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 市场 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
十六字方针 工农结合 男工女耕 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 农业 系统,工程互补建设
城乡结合 乡村式居民点 现代化田园生态城
有利生产 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 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
方便生活 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 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
城市布局 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 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
重点建设 小城镇及村庄 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 地理 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 传播 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 社会 、 文化 、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 历史 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较分析
体制/内容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 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 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设背景 影响因素 单一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 国家 投资 渠道单一化 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 行*** 手段为主 行***、经济、社会、 法律 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 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 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 交通 、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 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目的与作用
经 济 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 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社会文化 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 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环境生态 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 快速交通 运输 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 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 人口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 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系统战略
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关系而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的特定产业群落(马元柱,2004)。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并对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产业集群应该科学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着眼于国际、国内竞争优势的培养,并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界定如下:在较长时间内,集群拥有无法被竞争集群模仿和替代的独特的优势资源,借助于持续相互学习和创新,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战略生态的系统,从而使集群获得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既吸收了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又全局性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具体问题,较全面地反映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较长时间跨度来考察,不同产业,竞争环境不同考核的时间不同;产业集群长期发展既包含量的扩张也包含质的提升,以及两者的协调和适应,外在表现为经济效益的数量增加,内在表现为产业集群能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一种生态型集群,使集群内不同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能够形成高效运行的共生网络系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其基础是持续和相互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加知识存量,增强集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关键是集群拥有无法被其他集群模仿和替代的、独特的优势资源。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培育出新的优势资源,为集群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使集群能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其手段是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战略生态的系统,从而使集群获得持续、协调的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产业链上企业的聚集
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虽有企业聚集,但未聚焦于产业链,一般产业链条过短,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有效协作的系统,大都形成的是横向集群。集群内的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下游,产业间密切度低。
(二)产业集群成本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很多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不明显,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以使企业自成体系,所需要的原材料等大部分从外部购进,从而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大多集群中企业都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而产业集群的固有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但随着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就会带动当地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三)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且普遍规模较小
由于以前产业集群发展和工业园的建设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整体性和协调性不足;园区普遍规模较小、起点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工业园区“门槛低”,企业准入的限制条件不明确,引进的企业档次较低,一些较大企业不愿与他们为伍,因此而形成的大部分集群规模较小。
(四)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
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集群内各企业同构现象十分严重。集群内的企业大都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聚集在某一区域,相互无序竞争,加剧了一些企业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恶性循环,危及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五)创新不足
根据微笑理论,只有掌握产业中核心技术,才能占据产业链发展的制高点,获得竞争优势,而很多产业集群在这一点上却是薄弱环节。集群中小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和资金支持,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同时由于多数集群中存在企业规模、产品的相似性、群内资源有限性及企业缺乏合作创新的现念,因此较少出现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卫华,2008)。
(六)支持机构发展滞后
产业集群中生产类型的企业多,而专业市场、金融、风险投资等支持机构发展则相对滞后。以融资渠道为例,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
(七)缺乏促进企业发展的集群区域文化
美国硅谷之所以后来居上,良好的区域人文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安纳利,2000)。在硅谷,企业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人们崇拜成功又不鄙视失败,人才在硅谷得以自由流动,而正是这种硅谷文化促进了硅谷企业的快速发展。反观我国的产业集群,集群内无论是鼓励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强调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由于缺乏人文关系网络,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八)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
在一些集群中,由于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不计环境代价和成本,大肆开采和过度浪费自然资源,大面积地污染生态环境。工业化与环境污染形成了一对“孪生子”,先发展、后污染,或边发展、边污染已经成为很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思路
(一)系统战略选择
1.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选择。应立足于现有优势产业,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重点产业,突出核心产品,重点发展优势领域,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围绕一个专业化市场或出口市场,提供该市场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配套设施与服务,形成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以某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主,使该产业资本在某一区域较快地集中,实现生产资料、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组合,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以上选择,集中体现出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公共配套服务优势、共用基础设施优势等整合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优势, 使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2.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集群模式选择。以内部市场结构为标准,产业集群模式划分为:轮轴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无形大工厂式五种模式。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专业化程度,分工更明确,企业合作更为密切,可以推动集群的技术创新。
3.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技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一是抓高新技术源头,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通过构建技术创新链条,促进原始性创新;二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三是推行循环生产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再利用及减少资源消耗。
4.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的组织选择。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产业集群应该形成企业之间的循环,组织生态工业链,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共生网络,使一家企业的“三废”变成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的一个战略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这种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在企业之间构建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系统,能够在企业间建立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网络,使物流和能量流在企业间实现高效配置和充分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对策
1.加强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完善集群的产业链。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的分解或从原企业分离出来,从而衍生出一批分工紧密和协作的关联企业;对新建立的企业以产业积聚为导向,促使其形成与现有企业形成分工和协作关联的企业,并不断完善集群中的产业链,从而提高集群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
2.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战略生态的系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将废物消除于生产过程之中,减少企业生产造成的负外部性;把集群构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战略生态的系统。使集群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整个园区内的污染物“零排放”。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统一的系统。
3.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中心。不同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集群内各相关经济主体共同组建技术开发中心,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同时通过产业集群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有力的技术创新网络。其中,高校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为创新培养人才;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作为企业则将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带动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
4.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组建集群企业间的知识联盟。产业集群应该结成知识联盟,倡导集群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合作开发知识,提高集群内企业对知识的转移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这种集群文化氛围中,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很容易扩散,并引起仿效与再创新,从而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导致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与扩散。
5.形成和创新集群独特的优势资源。集群应该不断地通过整合战略性资源(品牌、优秀人才等)创造出新的优势资源,从而保持资源的持续性。如围绕核心企业的品牌不断建设,使原有的品牌美誉度不断扩大;或众多相对***的企业以产业优势或地方特色为依托,共同塑造品牌。同时要注意这些资源应该与集群所在行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联。
6.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促进集群内各种中介组织的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当地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府应该推动建立一个使得***府、企业、研究机构之间能够有效交流信息的对话平台,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同时要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教育培训机构、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融资担保机构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元柱.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2.卫华.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J].价格月刊,2008(9)
3.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文化与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李华***,张光宇,刘贻新.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篇10
前言:世纪之交的哈尔滨在走过它近百年快速发展道路之时,与全球诸多城市同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这一跨世纪的历史课题,如何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为哈尔滨国际化、现代化历程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有人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深思。笔者认为振兴哈尔滨、发展哈尔滨、使之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经济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运用科学的大手笔,构想发展的大思路,探求新的大发展途径,进行大的战略谋划。
本文提出了构建哈尔滨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建设哈尔滨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瘵措的观点,并以避建哈尔滨国际性的战略举措的观点,并以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为例进行了空入研讨。
一、可持续发展与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杨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其守旨应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示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需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最崭新的城市发展观和城市发展模式,它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环境生态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渐提高,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既关注城市发展的现状,又注重城市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因此赋予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以崭新的课题。
哈尔滨市形成发展的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却已成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三位)和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的特大都市,成为中国冬城之都,世界北方著名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观点考察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发现其未来与发展既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哈尔滨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哈尔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哈尔滨发展壮大的昨天与今天不乏重点工程不可替代的多功能作用(见表-1.2),仅如已成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的哈尔滨冰雪节为例,其在城市发展中产生了全方位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7个方面,①加速了冰雪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②活跃了哈尔滨冬季文化生活,改变了市民冬季生活习俗;③培养了审美情趣,锻炼了勇敢精神;④促进了社会秩序好转,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⑤改变了哈尔滨形象,增加了哈尔滨的知名度;⑥发展了旅游事业,促进了文化交流;⑦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开放搞活(详见王景富 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合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新晚报1996.1.7)
哈尔滨未来与发展更需要类似哈尔滨冰雪节这样质量高、品种优、效益好的系统工程,各领域中均需要类似的发动型生长极,以牵动、促进、保证哈尔滨走上持续发展、永续繁荣之路,向国际性都市目标迈进。
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国际经济开放开发大格局中找准哈尔滨持续发展的方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措清哈尔滨都市圈自然一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且,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哈尔滨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站在跨世界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优,妥善处理好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近远关联,将其统盘于一个滚动过程之中形成庞大的合力和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略,为增强哈尔滨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动创造条件和新动力。
哈尔滨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重点工程若***较分析表 表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下的重点工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 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 国民经刘计划的落实与深化 在计划宏观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 设
背
景 影响因素 单一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 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 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资(泯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 行***手段为主 行***、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 对哈尔滨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型城市起到了骨干作用 对哈尔滨未来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乃至进一步形成国际性寒地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哈尔滨历史与现实部分重大工程民未来部分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对应分析 表2
时段 领域 昨天与今天的重大工程 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经 济 “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中的13项;“哈洽会”、哈慈集团、北药开发工程 寒地高新技术产业工程系列、哈尔滨CBD工程... 社会文化 60年代的冰灯游园会 80年代的冰雪节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工程... 环境生态 集防洪、绿化、交通、游憩四位一体的26公里沿松花江一条线工程 马家沟水系治理工程... 基础设施 哈尔滨铁路枢纽;哈尔滨国际机场;哈依大煤气工程;哈尔滨热电联供工程;哈尔滨跨松花江公路大桥工程等 哈尔滨地铁工程、哈尔滨给水工程体系
二、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战略构想
(一)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创意与目标
主题公园是用文化、美学的高品位的超前意识和科学手段在城市中塑造的艺术化、浓缩化的园林生态、水生生态、建筑精华、民族民俗风情、科学技术成就,象综合艺术景观视那样运用一切手段构筑和构造的理想的历史、现实和未业直观世界。
主题公园在国外起步较早,美国洛矶迪斯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新加坡圣陶沙公园、荷 兰的“小人国”等均是国外著名的主题公园。我国主题公园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深圳锦绣中华缩微景区于1989年9月21日试营业为标志,我国主题公园建设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除北京、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已建成开放的主题公园外,杭州世界公园、广州世界大观园、成都世界城、海口世界漫游乐园都在规则和建设中。
从已建主题公园看其特色突出,敢为天下先,深圳锦绣中华园以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为主题;中国民俗文化村荟萃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为主旋律;世界之窗则汇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且、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北京世界公园以世界名胜、建筑缩微模型为题。
保公园建设、管理中,都注重投入、收益的核算,下大力在新、奇、特、精的项目上吸引游客,在优质高效的服务管理上吸引游客。做到这些,抽入虽高,但效益很快。由于这些公园的出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增加了对所在城市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对外交往的吸引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纵观我国主题公园的形成与发展,其未业趋势大致为:
1.公园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2.由单一的观赏向多元化的观赏、娱乐、购物、餐饮、游乘、住宿等多样化的活动发展。
3.更加注重主题公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
4.更加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全方位运用。
5.更加注重项目的不断更新以延长生命周期。
6.更加注重正常比例景观的建设。
7.用地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时间越来越长。
8.管理服务上更加注意科学化、标准化、高质量。
在中国冬城之都哈尔滨适时避建的冰雪文化为灵魂的主旋律的主题乐园既符合国内外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哈尔滨市实际,是哈尔滨跨世纪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中的一大战略构想与重要举措。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创意的指导思想
以冰雪文化为雪魂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
以市场经济开发为导向
经过跨世纪长期不懈的动力,造就一个具有显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四季旅游乐园。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开发战略目标
以旅游业为主体,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段组合的生态经济综合体。
集游览、观光、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秀,景观环境宜人,文化蕴涵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独特魅力和风彩的生态风景名胜区。
使其成为全世界人民了解寒地冰雪文化,进一步了解认识哈尔滨窗口,成为哈尔滨人民认识和联系世界的新煤介,成为哈尔滨市与世界寒地城市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新的重要纽带。
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开发目标体系战略构想
开发内容 开 发 目 标 冰雪文化景观 冰雪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总结与展示
展示冰雪文化和寒地风俗人情的窗口,增强国际寒地城市交流的纽带 寒地地理景观 展示地球村北方文化
普及寒地地理知识 园林文化景观 泯聚世界园林文化
结合哈尔滨实际、筑创哈尔滨现代园林特色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特色与市场前景
构想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是以国际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应在3平方公里以上)公园,它应兼有迪斯尼乐园的娱乐性,同时具备冰雪文化博物馆的知识性,还应具备一般主题公园的观赏性和参与性,集新、奇、特、吃、游、娱、购为一体的四季公园,在国内主题公园体系中可谓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独占性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是进一步改善哈尔滨市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哈尔滨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和高级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份额须进一步增加,旅游业作为第三产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号大产业,因此将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之一的冰雪文化旅游的深入开发和聚集优化组合,无疑是一个高品位、高效益的创举,它将作为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大规模拓展的突破口起来龙头的多功能作。
——是加强哈尔滨市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多,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主要存在大气污染亚重,水体污染严重、土境污染严重、生物污染严重、地下水漏斗加重等问题,绿化用地尤期是公共绿地严重缺乏,人均公共绿地仅3平方米,使人口增加与休闲用地减少的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声誉和理一步发展。
避建大规模的世界冰雪文化乐园,通过大面积绿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及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势必达渐改善哈市生态环境 ,对于哈尔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加强哈尔滨和国际冰雪文化建设、进一步开拓优化冰雪黄金时空的迫切需要
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1963年算起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冰雪节的举办迎来十二岁华诞,冰雪文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冰灯艺术为龙头的包括冰雪艺术、冰雪文艺、冰雪体育、冰雪游乐、冰雪旅游、冰雪美食、冰雪研究等八大系列的冰雪文化链条和冰雪“黄金时空”,但冰雪文化设施建设却较为有限,除依托现兆麟公园举办冰灯游园会,在松花江设置的洋雪游乐场,在太阳岛水阁云天公园开辟小型雪雕公园等较有影响的冰雪文化设施以外,尚未有规模较大,布局集中,具有聚庥效益的更广泛参与性的冰雪文化空间。
因此避建世介冰雪文化乐园是全方位总结冰雪文化对哈尔滨、中国,以至全世界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影响,集中展示寒地冰雪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迫切需要,创造一个现代化的优化组合的世界冰雪文化聚集空间,进一步形成冰雪文化巨大的吸引力和魅力的近切需要。
可以认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避建将为哈尔滨冰雪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一个广大的和武之地和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是完善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旅游地理格局,充分发挥哈尔滨市作为中国冬城之都多功能作用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省在全中国而言,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由森林旅游资源、极地旅游资源(中国东极、北极)滨水(黑龙江、松花江、五大连池、镜泊湖、兴凯湖等)旅游资源和冰雪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北主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构成的旅游资源体系在全国独具魅力和风彩,作为中国冰雪文化圣地的哈尔滨,其冰雪文化的形成、发育与振兴之路充满了可歌可泣、生动辉煌的故事,但目前缺乏大规模旅游的集约性、参与性、可进入性和可娱乐性,避建世界冰雪文化公园将汇集中国乃至世界冰雪文化于一园,不仅弥补了上述不足,而且将极大地改善我省乃至全国旅游地理格局,这一“锦上添花”之举将填补我国乃至世界在该领域的空白,是一个具有市场独占性的创举。
(三)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在哈尔滨避建世界冰雪文化公园不仅具有宏观的环境条件,而且具有微观的最佳区位和建设条件,更有可观的综合效益。
首先,哈尔滨市市域面积广阔,有足够的用地容量。太阳岛风景区是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最为理想的区位。
主题公园的选址一般对城市的总体要求有三个方面:
(1)城市边缘区位,离中区不远,交通方便;
(2)自然环境较好;
(3)基础设施完善。
与其它方案相比(如哈市市域东部),太阳岛风景区地域的优点集中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共位最优,交通运输条件最好,其所依托的太阳岛地域有市级交通干线跨江公路与本区直接相联,还有江上水际通道联络。
第二、自然环境优越,建设条件好,环境容量巨大。
太阳岛风景区总面积达3800公顷,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现状依托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设施较为方便。
第四、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两岸繁荣的大思路完全吻合,规划区地处新一轮跨世纪的哈尔滨总体规划所确定未来重点建设地域之一。
第五、太阳岛风景区开发利用现状缺乏大的文化主旋律为依托,赋予其以冰雪文化为灵魂,将创造性地筑构崭新主题风景区。
其次,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值得花大气力规划开发建设。
本构想地处于哈市未来城市空间最佳地域之一,围绕该区地段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本构想的宗旨是建设一个面向国内外大游客的雅俗共赏的高水准的生态风景名胜区,将领略冰雪文化知识融于水上、地上、地下的各种观光、参与等综合游乐活动之中的崭新模式,其商业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均缺乏以冰雪文化为特色的高品位的主题公园,因此本构想独具风彩的商业特性及娱乐市场的独占性,将会使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在国内旅游胜地之林中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力,并奠定领先的地位。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辟建是一项社会效益明显的公益事业,投资者在获得公平利润之余,还将对哈尔滨社会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一方表现在为哈尔滨社娱乐设施体系中增加一个高档次、大规模的精品系统,另一方面可直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会带来进一步增加知名度等后续效益。该项目定会得到省市***的首肯与鼎力支持。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高品位,高水准的观光,其娱乐设施虽会提高投资成本,但其必将带给游客新、奇、特的高美感和满足感,因此可以支持较高价门标的可行性,长期的高门标收入,将使投资获得高利润,国内外成功的主题公园均可证明此点。
在乐园内,除冰雪文化景观及配套旅游设施外,配备商店、餐厅、表演场等,给旅客更多休闲的机会,会延长消费时间,增加商业利润。
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将极大地改善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必将产生出好的环境效益,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花养草,涵养水土,将逐渐改善规划区环境要素的协调和有序,将使规划区内水土 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效益前景广阔,据初步估算和预测,根据世界冰雪文化公园的主题特色,具有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独占性和绝对优势,作为主题公园在国内屈指可数,公哈市黑龙江至东背后腹地范围内即有10000万人的广阔市场,随着黑龙江省滨洲——滨绥旅游开发地带的发展,该区域旅游热潮将不断兴起,到2000年如操作得当,本项目可吸引游客 150万人/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必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本文的初步研究仅就其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研讨,只期抛砖引玉,为哈尔滨的跨世纪持续发展的研究引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思考与项目落实相结合的切实轨道。建议多途径进行集思广益,广泛向全体市民和关注哈尔滨未来与发展的国内外各届人士征集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施建设。限于水平和时间,本文观点和论据还不很成熟,望请有关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俞滨洋、孙丽梅 开拓优化“黄金时空”新晚报 1991.11.16
2.俞滨洋 试论城市冰雪文化战略——把哈尔滨建成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三面”战略
3.王景富 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只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新晚报 1996.1.7
4.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世界石油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1995.3
5.张孝纪 更新观念,走出新路——记北京世界公园规划设计北京规划建设 1994.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可持续发展战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