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才培养篇1
1读经典夯实基础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成功的医家不熟读经典的。因此,要培养中医人才,必须要求他们在读经典上下功夫。首先要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医学家曾形象地把中医学比作一棵大树,四大经典著作则是树根(本),其余各科及各家学说才是树干和树冠,可见四大经典的重要。我认为要想在中医学上有所建树,必须熟读经典著作。但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内容广博,医论精深,要真正学好,并非易事,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终生奋斗的决心。我们的先贤曾说,“志不坚,智不达”,就是志气不坚定,则智不达。勤能补拙,业精于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刻苦,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效。我院的名老中医汪从献享誉周边县市,每天找他看病的不低于80人次,全使用中药或中成药,疗效显著。尽管如此,他多年来始终坚持一点,就是无论工作再忙,每年都抽出两个月的时间潜心学习中医精典,结合疑难病例撰写读书笔记,目前已撰写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正因为如此,他的医术才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被我们当地群众称为“活神仙”。
2拜名师获得捷径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有众多的学派、模糊的定性定量、独特的诊治方法。每一位老中医,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都各有独到的经验,这些活的经验是很宝贵的,他们的指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代的许多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等大家,他们都有师承的记载。清代名医叶天士,先后拜过17个老师,终于能成为清代的一代大医。拜名师是迅速成为名中医的捷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今天,我认为尤其需要跟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怎样看病,怎样处理疾病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如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很快使医术得到很大提高。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的。有继承才有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很好的继承。过去培养中医都是师带徒,一个一个的带出来。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我认为也是师带徒。我院现有的名中医都是名师带出来的,如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张连友,师承享誉皖地区的“张半仙”——张仲田;李成才师承名中医滑修身;韩雅师承中医妇科名医韩允龄等。当然,拜名医要像到庙里拜菩萨一样,很虔诚的、尊敬的心态去拜师,潜心学习,脚踏实地,谦虚诚实,这样才能学好中医。
中医人才培养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参加我院护理骨干系统培训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人。年龄24~33岁,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50人;学历:本科47人,大专15人。两组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1名护士按照院内培训计划实施。干预组31名护士则在实施院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改进。1.2.1SWOT分析法(1)内部优势(S):工作主动性强,刻苦好学;中医基础较好,均经过医院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培训;本科毕业占75%以上,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较好地理解和互动交流;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计划性强,示范小组开展总结汇报准备充分,课件的制作效果反响良好。(2)内部劣势(W):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临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尚不统一,示范教学未做到专人专项;带教安排分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科研学习方法,观察数据收集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自身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互动较少。(3)外部机会(O):①***策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文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等,加大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强调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②医院发展层面:新住院综合楼的投入使用,开放床位扩增,业务范畴不断拓展;医院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科室重视对骨干护士职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制定相关***策,提供外出进修、学习、院内轮转等培训机会;分阶段有序进行护理岗位培训,使得骨干护士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骨干护士提供实践护理管理的机会,例如院内公开竞聘护士长、责任总护士岗位管理等制度的建立。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6-7]。它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其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养生保健优势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观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开展,辨证施膳、情志护理、八段锦、太极拳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中医疗效愈加显著,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不断增加,需求也越来越明显。④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建立;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形成标准的中医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教育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中医护理学术活动蓬勃发展,2013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8]。(4)外部威胁(T):中医专科发展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府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医护理学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各级管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受限;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目前仍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5)排列因素,构建SWOT矩阵,结果见表1。
1.2.2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培训对策(1)成立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管理小组,每年遴选培训专家库,参培护士可以自行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导师制管理考核方法,采取“师带徒”中医传承教学模式,实行专人专教,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2)重点围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和特色技术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开办“杏园护理讲堂”,对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特色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参培人员定期面向全院进行汇报交流。(3)竞聘选拔中医护理专项操作示范教员,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标准,统一录制视频。建立示范员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示范员必须在科内担任教学工作,在院内各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示范工作,形成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模式。(4)制作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专用手册,落实每次培训的细节,做到参训签到、记录、强化练习、考核一体化,将培训过程及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利用学会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交流群,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交流群、专科小组交流群等网络交流系统,方便学员学习交流,资源共享。(5)培养护士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思维,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严谨的设计、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反馈、再培训实施的每个环节,将方案的临床应用转换成共同参与的方案改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体系[9]。
2结果
两组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效果从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护士对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以上3项对比结果见表2~表4。
3讨论
中医人才培养篇3
中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改革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策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历史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最早模式是师带徒,这种模式又称师承教育模式,有业师亲炙、家学相传、私塾遥承等多种形式。伴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师带徒模式一直存续至今,在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通过这种模式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名医,它一度成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在***的中医***策扶植下,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保存,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始于南北朝,至宋代已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学校医学教育体制。但从清末至民国,由***府举办的学校医学教育几乎中断,一些私立中医学校,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广东中医专门学校的建立,方使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在***的中医***策关怀下,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才得到了蓬勃发展。从1956年开始,我国***府移植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中医院校,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中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医学校教育体系。
现阶段,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院校培养模式,其二是传统的师承培养模式。前者是我国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模式,我国现有绝大部分中医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后者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主流模式的地位,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现阶段只能作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辅助模式而存在。师承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并存互补,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真正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进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制调整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广度到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伴随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从全国中医院校范围看,统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总体上讲,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变革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中医学校教育中,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融入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我们也看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培养目标不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都具备相当多的西医知识,可以说是中西医两用人才。他们学习中医、西医的时间一般是:60%~70%的时间学习中医,40%~30%的时间学习西医,其结果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临床阶段后,普遍出现中西医两法都会、两法都不精的现象。实际上,学习西医知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作用,用中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值得商榷。另外,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指向学术型人才,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的完整,忽视了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医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学制不稳定。中医教育的学制变动较大,出现过3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等多种学制,这种状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比较少见的。目前,我国中医院
转贴于论文联盟
校教育的学制状况是3年制、5年制和7年制并存。
招生***策不灵活。我国中医院校的招生对象长期以来均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之前,没有接受任何中医专业的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中医人才培养与体育、音乐、美术和戏剧人才培养相似,但招生制度一直没有变化,若能招收有一定中医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经过中医院校系统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过度分化。中医院校的主干专业一般设有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机构也相应地设为3个***的学院。学生自进入中医院校,便接受这种过度分化的专业学习,导致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偏狭,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人才。由于中医院校教育移植于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上分化过细,教学模式实行先理论后临床,不符合中医药学科理论与临床不分、各科融合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与其他中医药高校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几乎没有变动,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学校也开始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末,学校原校长郑守曾主持开展了世界银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此拉开了系统化中医药培养模式改革的帷幕。该课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同时,还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循环两段式” 教学等,即把教学过程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每次从理论到实践为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付诸教学改革实践,使得学校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特殊地位,这项课题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在我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实施,学校又开展了新一轮系统化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次改革以学校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医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将改革背景和视野从校内扩展至整个中医药行业,以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指向。与此前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步子迈得更大。其中,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成为最闪耀的改革亮点。
自2007年开始,学校在对中医名家子弟实行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首次开设“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几年来,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各项改革,截至2010年,一期改革已基本完成,二期改革正在顺利实施,三期改革也已经启动。
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一期改革旨在充分结合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尽力整合中医人才培养的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较强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创新型人才。一期改革打破了传统中医院校教育封闭的教育体系,构建了融社会、家庭和学校为一体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以招生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相结合,选拔具有一定中医背景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教改实验班学习。培养方案以中医5年制培养方案为基础,配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指导教师、中医经典学习指导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充分利用中医名家家庭教育资源,结合社会的中医资源,早期配备导师,使其从二年级开始至毕业期间多年不断线地接触临床,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跟师门诊,真正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二期改革是在一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涵改革,旨在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培养有新的突破,实现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而必修课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二期改革重点是以必修课改革为切入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建立新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措施有: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4门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医思维的训练;将原中基、中诊、方剂、中药4门课程整合成中医基础学及辨证论治学基础,并增设临床前基础训练课、临床思维训练课,各门课程单独设立,统筹安排,以实现中医课程的整体改革。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三期改革着眼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力求在现有培养体系外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中医高中预科班”是三期改革的主要举措。“中医高中预科班”又称“杏林班”,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医药知识教育前移至高中阶段,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初步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和立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2010年底,学校已与北京宏志中学签订合作开设“中医高中预科班”协议,学校将在北京宏志中学选拔部分高中新生进入该实验班,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知识概论”4门中医预科课程,学生学完全部课程,颁发“杏林班”结业证书,经宏志中学推荐,通过与学校联合进行的面试后,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测试。随着学校首个“中医高中预科班”的诞生,我国中医教育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中医药学科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随之不断变化完善。因此,进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中医药学科特点:中医药学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它既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又脱胎于我国古代人文科学,且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双重主导型的科学,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药科学认识健康、***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方式灵活,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学科的独有特点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必须具有其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对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而且还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将在市场经济中重新洗牌,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的医学经历了古代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等不同发展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折射出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反映出人类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中医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中医院校;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们开始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卫生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新医改体系的构建,促使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需求,立足服务人们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以创新、健康、科学、专业为落脚点,推动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要对中医药院校现有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卫生体制改革的全新要求和新时期卫生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我国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程度较浅,底蕴不足,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培养方案上,在专业的方向选择、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具体设置、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式方法都有着传统医学教育的明显痕迹,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同时缺乏创新改变,不能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共卫生管理创新人才。面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中医药院校必须要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变,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在彰显特色的同时,突出人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社会的需求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培养更加专业的应用型综合创新人才。
1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需要进一步整合
新时期中医药卫生管理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卫生管理基础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知识。但目前,中医药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知识结构体系单一,开设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涵盖人才所需的全新知识体系和结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教材建设相对落后,且局限在卫生管理的专业范围领域内。课程设置简单,学时较少,考试内容也只是针对本专业进行考核,导致学生不能有效重视中医药学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获取。
1.2人才培养内容不能满足时展需要
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用知识储备基础,与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求严重脱节。我国现如今卫生医药体制方面的改革日新月异,卫生管理方面的实际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实际化,但是我国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却没有很好的适应中医事业的发展速度,有严重的滞后性和脱节性,对于新***策形势下卫生管理方面的新的发展方向、改革思路、教学方法、内容形式和人才要求都没有融入教材之中,这样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新的要求,造成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时展的具体要求。1.3中医院校卫生管理方面师资力量不足由于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底蕴基础比较薄弱,许多专业课程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大多是从别的院系或专业调剂过来,如此,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过程都会带有原有的习惯,不能很好地适应卫生管理专业的具体需求。这样的结构和队伍,缺乏具有卫生管理实践教学经验和专业卫生管理知识基础的师资,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缺乏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实务的工作经验,专业方面的重点和难点也不能讲解得清晰明了,学生们就不能很好地获得具体的卫生管理专业知识基础和实践了解。1.4实践的教学环节相对不完善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都相对重视知识传授而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和培养,对于学生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的教学环节来对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工作素质不高,整体综合能力偏弱,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经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是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
2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变化,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有全新的要求和方向。他们既要掌握中医药学及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适应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具体实际工作要求,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成为可以胜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创新综合高效的管理人才。我们认为,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应实现以下三大目标:(1)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求知识技能的专业和熟练,思想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各行各业的重要基础。作为服务人们生活健康的卫生管理事业,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注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教育和引导他们热爱卫生健康管理事业,愿意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要使他们明白,作为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储备力量,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能够真正地用心学习知识和技能,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2)相关知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卫生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取,学习管理学原理和实践原则、卫生管理、卫生经济以及卫生法规等专业知识,只是知识培养的基础目标,在这些基础上,还要学习医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疾病预防、诊断、***、康复以及健康促进的有关知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原则以及卫生统计、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还要对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方法以及我国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方针、***策及相关制度有一定了解,并适当掌握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心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3)相关技能的培养目标。知识只是人才培养的运用基础,获得技能的锻炼和提高才是真正服务社会和人民的重要手段。要增加社会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锻炼,深入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卫生管理的实际锻炼,培养与医生、护士和其他、服务人员合作的能力,使自己的管理思维、表达沟通能力获得实际提高。具备卫生管理部门、医院、社区、医药企业日常业务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医药卫生管理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3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注意结合新时期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注意在课程实现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将实践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要以社会职业实践能力为主要考量标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医药管理市场的竞争力,更好服务于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和服务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分为四个大方面,职业素养教育类、学科基础知识类、科学方法教育类以及专业能力拓展类。其中学科基础知识类要涉及很多知识层面,因为全新的综合素质人才,不能仅仅只是擅长专业知识,还要对工作实践的知识层面都有所涉猎和掌握,除公共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外,还要对医学的基础知识模块,知识运用的专业模块和一些与管理有关的经济、心理和行为学等知识有所了解。其中,专业能力拓展方面的课程设置,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最关键和核心的设计,要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形式,设计专业技能拓展方面的课程。而且对不同课程的重要程度要以学分、学时、课程性质和考核形式来区别和体现。具体的课程方案设计如表1所示。
4结语
构建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必须要具有综合全面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孙娜.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2]景琳,张瑞华,彭美华,等.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科学化研究[J].中医教育,2010,24(3):1-3.
[3]孙娜,刘晓晶,黄云蕾.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6):195-196.
中医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 中医教育管理; 中西医学习; 德育; 综合能力
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开始了中医人才的培养,并设立太医署传授中医。正规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始于新中国成立后,从最初建立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到现在国内已有二十多所中医院校,已经培养了数十万名中医人才,并且将一直继续进行下去。随着社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人才的要求也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本文就有关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融合中西医学习
几千年来,中医作为传统医学一直是人们防病治病的手段,中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人才需要量的不断扩大和需求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始了正规高等院校的中医教育,培养了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提高了防病治病的水平。但与此同时,随着西方现代医学进入中国,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医学。现在从临床上看,单纯的中医***已经不太多了,大部分的中医病房住院患者都是中西医并用。这种临床上的实际反馈到学校教育上,必然是中医类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学生来学习中医是为了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而临床上不懂现代西医学又是站不住脚的。中西医都是临床***手段,都应该掌握。但由于学制的限制,学生很难既学好中医又学好西医,往往是中医没学精,西医又没学透,中西都懂一点但都不精。这对学生就业乃至将来的发展十分有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学校教育着手,重点是探讨中西医教育内容融合的方式[1]。笔者认为,中医教育水平要提高,关键之处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讲广,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也要讲透,使学生对人体和疾病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进入临床能更快地适应。也就是说西医重基础,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从而掌握要领,药到病除。只有这样不断努力,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
2 注重德育教育
当今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还应注重德育教育。中医本科毕业生基本标准除了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的要求外,还对其自身素质、道德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提出了评价指标,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能够以积极、平衡、正常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2]。对于教学医院而言,主要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每批实习生到达医院后,医院主管部门应集中全体学生介绍医院的历史和业务发展情况、医疗设备、开设项目和临床科研情况、先进人物事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基本医疗常规、病历书写制度等;同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并制订实习生到院后需要遵守的各项规定等;然后才把学生安排到各科,各科教研室主任或秘书应向学生介绍科室情况、科内工作学习制度、劳动纪律和实习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医院和各科的一般情况。在“救死扶伤,以患者为中心”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精业意识。在实际带教中,带教老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挽救患者的生命,解除患者的疾苦就是医务人员工作的目标,也是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为了患者***的需要,医生随时可以放弃个人的利益,包括休息时间、名利地位等。
3 培养综合能力
现代的中医人才培养应该要符合某些时代特征,比如学生应学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这里所说的现代教育,主要是指用现代思维方式去办高等中医教育,而现代思维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现状和对健康、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去设计行事模式的。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水准。毋容置疑,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专门人才、复合型的中医人才,中医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中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基本功。另外,对某些药学内容、心理学、人文科学、现代技术等都要有所了解,这才是大学层次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因而,在设计办学思路上,必须朝综合型方向发展。有位教育学家讲过,大学教育要讲氛围,氛围的熏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名校”效应的缘故。令人欣慰的是,各中医院校已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好的尝试,有的院校开设了管理系、汉语言文学、法学甚至计算机专业,这些都是办学环境转变的重要步骤。现代教育除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等以外,最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确立现代思维模式,捕捉现代科技信息,以充实中医学的内涵。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往往感到枯燥、抽象、落伍,但其中的哲理是十分现代的,必须学会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念,整体的观念去理解中医、解释中医、更要发展中医理论,对中医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做名副其实的新一代中医大学生。中医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主要责任将历史地落在各中医院校的肩上,只有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中医走向更深广的医疗保健领域,从而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中医人才培养篇6
中医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既要掌握西医护理相关知识,同时要学习中医护理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更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优化中西医护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是保证能够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点。
1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护理人才培养起步相对晚,护理人才培养还有部分按医学生培养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偏多、偏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甚至医学生和护理本科生同用一本教材,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临床实践,重医疗,轻护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理。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社区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西医院还是中医院,由于临床缺乏中医护理引导人才,导致以西医规范带教为主,忽视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带教,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中西医护理的发展不能并进,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在医院难以较快地发挥中医护理的带头作用。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 培养“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不在是“有病治病,而是未病先防”,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体现以人为本、个体化特色服务优势,加之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体现“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特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符合当代人们的健康理念。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以下的措施。
2.1 调整课程结构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时,特别是增加临床实践的课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传统的中医护理技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2 整合中医护理教材 不能原用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更不能共用同样的教材。中医护理的教材虽然编著了不少的书刊,但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饮食护理等等教材,内容重复,可以将中医护理教材整合成2本《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
转贴于
医临床护理》具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实用于临床实践。
2.3 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临床缺乏中医护理教育人才,中医医院中医护士比例极少,西医院就更加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不能得到规范的带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2.4 “中西医护理并举” 中医护理专业的护士,在接受祖国医学的护理知识外,还应重视西医学知识及现代护理技术的学习,在临床工作中既掌握西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体现中医护理的思维特色和专业技能,将中西医护理之长有机结合而服务于人类,更加体现中医护士的双重优势。
中医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1我国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我国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存在整体学历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等问题,尤其是医疗机构医保部门[2]。开展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30余所高等院校以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为主,其依托医学背景,打造保险特色专业,培养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机构等急需的医疗保险复合型人才[3-6]。医疗保险专业课程涵盖医学类、保险学类、管理学类、经济学类等课程,学生就业流向主要为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医疗保险经办部门和保险公司,学生就业方面具有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率和高就业满意度等特点[2,7]。
2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2.1.1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不足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队伍以医学及社会学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在接受理论学习后进行教学,缺少专门的医疗保险专业教师,导致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保险专业教学质量。同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也避开了社会实践检验,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医疗保险实践的教师队伍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不足。另外,高校教师准入门槛的提高促使高学历人群进入教学行业,这也使得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由于缺乏高学历而无法进入教学行业,培养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以上因素使得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医疗保险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
2.1.2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
大学生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市场变化及需求相结合。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之根本。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要能满足就业岗位要求[7]。26%的毕业生期望进入社保行***部门,30%的期望进入医保经办部门,18%的期望进入各级医疗机构,7%的期望进入商业保险机构,19%的选择改行择业[8]。毕业生就业去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医疗保险专业学生除掌握基本的保险学、医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目前,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而非医学院校设置医疗保险专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医疗保险专业主要开设于医学院校。但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内容还涉及经济学、金融保险学、法学等知识,而医学院校在这些方面同样存在师资力量问题。这种矛盾导致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
2.1.3设置医疗保险专业的高校较少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同时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在经济学、金融保险学、法学等学科方面存在师资力量问题,导致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设置率不高。医疗保险这种交叉衍生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大学院系科层制度同样不利于交叉衍生专业的发展[9]。医疗保险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的较少。近年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量虽然不断增大,但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依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和职业前景模糊。
2.1.4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倦怠心理
在各大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倦怠心理[10],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11],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医疗保险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医疗保险专业认知度不够,学习兴趣低。加上医疗保险专业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使得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理论学习动力不足,存在倦怠心理,这严重阻碍了医疗保险专业的发展,影响了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
2.2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医疗保险专业作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高于一般专业。医疗保险专业的主要实习基地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有部分学生到保险公司实习。然而各高校对实习基地的投入不足,使得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配套建设滞后,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实习基地接收学生的能力有限,在带教教师短缺的情况下,短期内大量涌入的实习生很难全面掌握知识,实习质量难以保障。
2.2.2实习内容有限
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内容受限较多,实习单位数量较少。由于医保***策未系统化,医保部门工作流程繁杂,而教师掌握与实践相关的医保***策需要一段时间,学生实践时间较少,且要到不同科室轮转,导致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医疗保险服务工作中。
3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及建议
3.1提高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度
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增大,而专业人才培养却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医疗保险从业人员主要为护理、卫生事业管理、临床医学、保险学、计算机及其他专业背景人员,医疗保险专业人员较少,这是由于医疗保险是一门新兴专业,无论是社会认知度,还是各高校对其的重视度都较低。这就要求***府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高校根据实际增设相关专业,增加医疗保险专业课程学时,推动医疗保险专业发展。针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短缺情况,可在大专院校尝试开设医疗保险专业,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开展专升本或网络继续教育,多渠道培养医疗保险专业人才。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课程内容
医疗保险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仅要引进医疗保险专业教师,还要有计划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既熟练掌握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医疗保险实践能力。可以在招聘优秀理论课教师的同时,聘用校外实务经验丰富的医疗保险专业优秀人才,完善校内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汲取实践经验。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性较强,在课程教学中应运用PBL等先进教育方法,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及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避免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现象。
3.3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就业情况及学生就业后出现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学制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置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院校应开设社会学、管理学等课程。鉴于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内容涉及学科知识较多,若学制为4年,则教学无法深入开展,培养质量无法保证,建议将四年制医疗保险专业改为五年制,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3.4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修订实习方案
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学校应加大对实习基地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学生实习前把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送到实习基地,并与基地有关人员共商实习生管理措施。根据实习基地的需求,提供数量适宜的实习生,以确保实习质量。
中医人才培养篇8
中医科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通过考核,选拔使中医科科室人员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使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能开展继承工作和技术创新。
二、定向培养人才。中医科定时选派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根据专科专病建设急需的人才有针对性的选择业务素质好、有敬业精神、爱学习、肯钻研的业务骨干进行外出进修学习。
三、鼓励自学造就人才。鼓励在职学习、自学成才。
四、招录人才。有选择的招录本科、硕士研究生,充实临床,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五、依托曹克刚名医工作室和臧福科名医工作室,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提升科研能力,创名医品牌,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科研素质高的中医队伍。
六、利用中医五联动工程,制定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中医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医教协同 中医药人才培养 路径
【中***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但要完成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目标,仍需加大力度对医学教育中显露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首先,医学教育体系需要进行优化,打破学制学位多轨并存的现状;其次,临床医师的专业化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再次,不断完善医学人才的教育机制,建设符合国情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
2014年,国家***、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与***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总体路线。《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贯穿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并在培养内容与方式上突出强调“三个结合”,一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二是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三是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明确指出了我们所培养的新型临床医学人才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提高临床医学人才素质。根据医学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需要经过系统的院校教育和规范的毕业后继续教育。“5+3”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医教相长,是医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其中院校医学教育以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为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技能;毕业后教育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阶段,前者主要以养成***、规范地处理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能力为目标,后者则注重进一步提高专科水平和临床诊治能力,两者衔接,通过实践训练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
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当前,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加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比不均、基层医疗服务发展面临困境。为了更好的解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高水平医务人员队伍。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医教协同,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人民群众可以依赖的临床医师队伍,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建设惠及全民健康的医疗卫生体系、完成医改目标,也是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院校培养模式,二是传统师传徒习的师承培养模式。院校培养是我国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模式,我国现有的绝大部分中医药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以基本建立了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师承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相互交叉、互补并存,形成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理论培养向能力提升,进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程。教育改革涉及观念转变、内容和方法改革、学制调整等诸多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率先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试点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先后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纵观全局,最显著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不复存在,社会变革与制度改革深入其中,并逐渐融入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大体系之中。
回顾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历史,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变化不大,始终未突破传统的“学校”、“师承”二元模式。与同时期西方医学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相比,中医药教育发展相对较缓慢,也直接导致中医药科学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为了应对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同步发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医药培养人才之路
近些年,我国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不断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成功的做法,在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的学科特点,不仅注重中医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亦兼顾文化素质的培养,尤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2015年5月,***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中医药人才“5+3”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通知》明确了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原则上不得报考;同时在临床培训方面,规定临床能力训练需在指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际的培训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3个月。这一《通知》是对之前的《意见》的进一步补充,为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模式应该以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为发展目标,坚持走改革创新道路,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策调整的要求,以更好地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融合中医与现代医学教育、大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目前,我国中医执业医师中大多未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框架下,推进我国医院规范化培训和中医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自身特点,单独制订出台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基地等方面都与其他医疗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不同。在多项措施共同推进下,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动“医教协同”,有助于突破以往的高等中医药院系人才培养局限,将医学临床教育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可形成“学校”“临床”“师承”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中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很多问题依旧存在,尤其饱受诟病的是,在过去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院校培养,拥有高学历、深基础,但临床实践能力较差,以至于很多医院都不放心让他们“独当一面”。以医教协同为指导,深化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开展“学校”“临床”“师承”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硕士学习期间深入临床,通过中医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有助于培养更专业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将“5+3”模式确立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探索长学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诊断水平。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尤其适应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在我国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的乡镇卫生院和6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由此可见,未来在我国仍需要大批基层中医药人才,采取“5+3”长学制人才培养为主、辅以“3+2”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模式,面向农村与社区需要,培养一批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使中医药人才培养更能适应基层中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随着近些年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与保健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也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预防保健与科学养老等领域出现了中医药技能型人才空缺,对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才缺口,调整专业方向,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对中医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解决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求产生积极效应。
在今后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药高等教育应以中医药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学校”“临床”“师承”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形式,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同时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有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标准化、制度化,有助于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对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对中医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也有积极意义。
中医人才培养篇10
中医是我们中国固有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人民群众同自然界和生产斗争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最有优势、最有实力、最有底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而且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简便廉验和人性化服务等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药将来能够解决世界人民的健康长寿问题。在国家的支持和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卫生问题的处理上体现出了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在***时期,中医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一些中药可通过抑制SARS早期病毒,配合西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疗效。在艾滋病的防治上,中医药也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配合各种中药来***艾滋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成果,并且成功运用于对非洲卫生援助项目中。在防治疟疾上,青蒿素的研发和推广可以说拯救了世界上无数的生命。在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难治性疾病***,及亚健康防范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现在中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中医的发展正遭遇“瓶颈”,出现低谷。中医几近消亡[1]。首先,中医数量大大下降。清未民初时,我国3亿多人不到4亿人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亿人,西医人员仅有8.7万,而到2001年,已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有27.6万,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了21%。今天13亿人,中医仅23万。
其次,中医队伍质量明显下降。有调研估计,23万中医中,真正能开汤药处方者不过十分之一,即不足三万人。据调查[2],2007年岳阳市四县、五区、二个县级市的中医院,其中具有执业和助理执业资格的中医人员269人,中药人员150人,真正能用中医药基本理论为病人看病的还不到10%,而且这个10%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徒出身的,学校毕业的占不到二分之一。有的医院,中医学院毕业的8人,都是副主任医师,但没有一个是看中医的,中医门诊是一个学徒出身姓田的医师,并且已经退休。一个县级中医院中草药月收入还不足两万元,为了生存不得不加挂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牌子。150名中药人员懂中药加工炮制的还不到30人,这就是现时中医药的教育培养的中医药人才现状。
再次,几乎没有纯正的中医院。全国所有的中医院,几乎见不到一家纯正的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做法几无二致。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一、教育模式:我国现行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轻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教授的内容又中西混杂,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实用人才的培养,盲目扩招,批量生产只会降低学生素质,减弱操作技能。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
中国人在迅速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同时,忘却了祖先的传统文化,疏远了深厚的文明积淀,失去了中医自己的文化基础,失去自己的特色,而且现代年轻人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只喜欢吹糠见米的东西,做什么都要立马见功,而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什么,体悟什么。学习中医一定要心态平和。中医就像个“煲”,要慢慢熬,才有味道。
二、管理方面。应当承认,建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的扶持力度,中医的临床、教育、科研、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策法规都一再明确要“中西医并重”。但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西医药已经“反客为主”,中医药被按照西医药的标准来要求来管理,中医疗效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教育遵循西医体系、中医科研以西医印证。各种中医药法规***策都是以“科学的”西医药为样板制定的,从而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限制了中医精华的传承。两法两条例,即《医师法》、《药品法》、《中医药条例》和《中医院管理条例》,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四大绊脚石[3]。
要摆脱现状,为中医发展寻找出路
一、要研读经典[4]
经典的东西不像现代的教材这样通俗易懂,拿起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它需要你去感受,需要你去悟,要真正感悟出“味”来并不容易,而一旦你感悟出这个“味”了,你才真正指导它的意义,中医的真正生命力就存在于经典里面。
学***典必须有方法,而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要懂得借重工具。经典至少产生在东汉以前,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必须用很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它那深广的内涵,这是经典的一个特色。我们现在学***典,你凭什么去了解经典深广的内涵呢?别无他法,惟有从文字开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光有《新华字典》还不够,床头案边还应常备《康熙字典》。
对于经典,熟读强识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曾国藩曾谈到读经的经验,值得借鉴。“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曾国藩的这个“耐”字诀,可谓深得读经三昧。读经是一辈子的事,经要放在案头,更要常置心头,经典是一辈子的必修课。
学好经典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信受奉行。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有收获。
二、师徒相授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创造了“个人知识”一词,从而使知识不再被看作具有与个人无关的、普遍公认的客观的性质。因为“个人知识”是通过识知者对被知事物的能动领会实现的,而领会过程需要理解行为主体的个人参与。对中医药学来说,其本身就是难以被西方学术言传的“个人知识”。中医药知识在性质上属于意会知识[5]。
从这种意义上说,具有意会知识属性的中医药学更适合于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师徒传承,使之领悟。师徒相授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的传授;一是知识的运用;再一个就是创新。但现在的名师面临断层的窘境。***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且均已70岁以上高龄;20世纪50年代,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生也为数不多。这就使得我们对名医的追逐越发紧迫。中医的发展什么最重要?——人才!
参 考 文 献
[1]贾谦等.中医战略[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2]李穆.浅谈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出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增刊.132-135.
[3]贾谦,仲海亮.保持中医特色,弘扬中医优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