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才培养10篇

旅游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旅游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仅2014年前11个月,我国出境游客就高达1亿人次,全国旅游人数多达近40亿人次,旅游收入3万多亿元。而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专业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是旅游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中职旅游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中职旅游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就业与终身发展。本文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实际情况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就中职旅游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立足市场,优化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满足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中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立足于旅游市场,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符合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备旅游职业技能的服务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不同于旅游研究方面的学术型人才。而在传统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过多现象极为普遍,学生大量的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中职学校应当明确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实践操作学习的时间。例如:可以将原有的半年实训制改为一年实训制,并在两年的理论学习中增加实训时间,通过实训时间的增加,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毕业前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实训也并非都要走出校园进入实际岗位进行,也可以是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结合的模式,在校内进行一些口语实训、旅游产品设计实训等,校内实训除了可以采用模拟场景实训外,也可以采用一些竞争等形式来进行实训,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又能收到很好的实训效果。

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大量应用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效能,在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更可以大量应用。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由企业下订单在学校进行旅游人才的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既能使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标准统一,又能使学生的就业有保证。学校可以与众多的旅游企业合作,收集旅游企业的用人计划、技能要求、数量空缺等信息,与旅游企业协作制订人才培养订单,学校再根据旅游企业的需求进行旅游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引入专业人才,对学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法、模式等进行指导。这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中职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三方面,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建立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训,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

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中职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能满足当前旅游产业的需要,但如果学生缺乏终身学习能力,不能进行自我完善,在未来也可能因为学习不足而逐渐被旅游产业所淘汰。因此,必须建立起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再只是具备单一技能的人才,而是需要大批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中职学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当创新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在自己个人特点得到发展的同时,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分享能力等,并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求知欲。

结束语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全面革新模式,紧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学生的实训时间,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效能,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06).

旅游人才培养篇2

随着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升高,因此加强对于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高校办学所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积极的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快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步伐。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高校在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模式的构建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模式研究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方式,而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旅游业的***策引导。因此,旅游业开始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虽然旅游业也在不断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为促进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地加大对于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一、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将旅游市场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导向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例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因此,学校应该要在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做到充分的了解,以便于为学生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如饮食保健、景区规划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和酒店管理等。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身的发展的方向,进而明确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高校应开设双语教育课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层次日益加深。因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外语沟通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普通高等教育必修的英语课程,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就业方向适当的开展商务英语、旅游酒店英语等课程,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步伐与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同步,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判断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进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挂职经历加以重视,同时高校也可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门聘请行***管理部门或者是旅游企业中的专业基础较好,实践经历较为丰富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高校只有充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及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以及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开发、管理等服务,而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物资、动态市场信息、以及工作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此模式的构建可以使高校的学术内容更具实用性。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全程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来。首先,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执行工作。企业参与到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步调的一致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其次,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岗实习的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实践课程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定岗实习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借此参与到学生的定岗实习工作中来,定期的邀请同行业的专家,来企业为学生作报告和对学生开展培训。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从学生素养及道德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旅游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特殊,他们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宽泛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亲和力。而在上述的能力要求中,尤其以职业道德最为重要,他不仅是学生为人处事所要遵循的准则,同时也是作为企业的员工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择业观

当前,部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的工作,而此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并且固执的觉得基层工作与自身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即使选择了基层工作,在工作中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针对此现象,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端正就业心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定位,充分的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基层经历过锻炼,才能逐步的掌握企业的运营与操作方法,这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为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善于捕捉机遇,立足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努力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同时,高校也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使其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逐渐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作者:梁雯 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金林,李正欢.试论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1(1):128-131.

旅游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旅游法;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在旅游法律法规的立法方面已比较系统,它们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国际上对旅游法律法规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并在教育和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国内的旅游法规体系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更改的过程,对《旅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制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对景区、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饭店、旅游规划等行业有了新的规范和限定,对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的素质和行为提出了严格要求,所以对《旅游法》问责机制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源头上从教育层面加强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促进景区、旅行社、餐饮、规划等旅游具体领域实现规范发展。

一《旅游法》相关释义

《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我国首部旅游领域的基本法,是我国旅游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对促进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旅游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教育是旅游专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根本保证。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旅游专业的发展。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除了通过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来体现外,更重要的还将体现于个人的人文素养,这都有待于通过旅游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训练进行培养。《旅游法》将保护旅游者权益作为基本线索,将“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理念。《旅游法》还明确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这些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原则,能否深入人心,能否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共同追寻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是否明确并强烈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因此,对照《旅游法》,反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推动旅游法进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中,真正使《旅游法》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法规体系一直处于不太健全的状态,这给旅游院校建立科学的旅游法学相关课程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一定困难,持久以来所培养的旅游人才难以满足《旅游法》规定的行业人才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专业教师对《旅游法》的相关内容领会不够,尚未更新知识结构

《旅游法》对旅游从业者的规范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旅游管理者、经营者、服务者的素质和行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先提高自身的旅游法律法规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提升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但当前大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旅游法》的掌握不够,在授课过程中,其课程内容很少渗透《旅游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使得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对学生的知识引导,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尚未优化,尚未达到行业人才新需求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教育来说,既意味着***策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也在课程、教材上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新要求,需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育理念,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普遍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旅游教材老化,有许多教材是翻译自国外,其内容不合我国国情,课程内容重复、相关课程教材对《旅游法》相关内容尚未更新等多种问题,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达不到《旅游法》规定的业界实际需求。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使得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也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技能和经验,大多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得到实践操作训练,不仅不能很好的巩固理论知识,而且缺乏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很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虽已通过产学合作来教育培养规范性的专业人才,但其效果也不太明显,因为长期以来种种原因导致业界的规范性不够,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和企业的实践操作是两张皮,学生往往认为在学校所学和社会所需存在较大差异,入职到企业之后,完全跟着企业的不规范路径走,这就使得《旅游法》规范的行业要求很难贯彻到实践中,达到的效果不佳。

(四)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使其综合素质距离《旅游法》要求相差甚远

长期以来,旅游行业的恶性竞争和一些不健康的形态长期存在,不利于人才培养。《旅游法》颁布之前,旅游专业人才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如对于人才的职业道德正向培养和现实相背离,使得人文教育深感力不从心,对旅游业未来从业人员的价值观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职业道德引导和灌输。

三旅游法问责机制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旅游法问责机制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尽快对专业教师开展《旅游法》专题教育,要让教师知法、懂法,对传统教学中一些与旅游法不相适应的内容、手段进行修改完善;二是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在课程中融入《旅游法》的相关条款,尤其是要对旅游法规、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景区管理、饭店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实践教学运用旅游法规手段进行科学安排和管理,让法治精神真正深入到学生的教学和实践中;三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行业需求的高道德、高素养、高人文精神人才。

(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课贯穿旅游法的法规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精通新旅游法,为此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专题讨论等方式,尽快对专业教师开展《旅游法》专题教育,要让教师知法、懂法,对传统教学中一些与旅游法不相适应的内容、手段进行修改完善,加快将教师培养为熟悉精通《旅游法》的专业教育人才,甚至专家。除了认真学习《旅游法》以外,要组织教师收集整理旅游法规案例,编写旅游法学教材。通过案例化教学,提高旅游法的专业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课时上也作必要调整。

(二)深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内容体系改革

《旅游法》使我国的旅游法学体系更科学,新法中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旅游业中出现的问题,对既有经验上升到法律规范的高度,许多创新性的法律条款具有前瞻性,更加注重法律的完整性和客观性,界定清晰,规范严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对《旅游法》渗入专业课程学习,旅游法规、饭店管理、导游业务、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可以设定情景案例教学,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旅游法的兴趣,同时深刻理解行业中的旅游法。在学生进行实训课和顶岗实习中,加强对学生的《旅游法》相关知识学习,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如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管理上,可以采取让学生拟定顶岗实习合同,进一步理解旅游经营者和雇佣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实践中学习旅游法规。实习中发现违反旅游法的要坚决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教育

《旅游法》需要具有良性的旅游职业价值观、综合专业素质强、职业素养高、专业法律意识强的从业者,因此在教育教学培养中,应加强相关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因此应该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法律法规能力》、《专业职能道德》等相关技能的训练课程,培养毕业后能适应行业标准与需求的专业人才。《旅游法》的出台有望解决长期困扰中国旅游的一些深层次结构问题,也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有了更坚强的法律后盾。因此在今后的教育理念中,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级、高素质、高品质旅游人才。

(四)构建合理的检验方式

首先,通过《旅游法》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检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旅游法》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活动可将《旅游法》文本及相关知识作为测试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校级竞赛,然后再组织和兄弟院校的跨校竞赛,最后推评选出不同等次。其次,通过校内情景模拟,设置各种虚拟情景,使学生将《旅游法》的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旅游专业高素质、高标准、高道德人才应如何去处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再次,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深入到旅游行业企业内,通过实际工作来检验是否符合《旅游法》规范下的旅游行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春丽.试析我国当前旅游教育中的问题及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8):48-52.

[2]张成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培养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68-69.

[3]杨再琼.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45-146.

旅游人才培养篇4

2014年6月8-28日,采用问卷调查、网络电子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深度座谈等多种方法,对位于杭州、温州、丽水等地的5家旅游酒店、3家旅行社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纸质问卷60份,电子问卷42份,个别访谈18份),收回的有效107份,有效率为89.17%。

二、结果与分析

1.旅游管理相关行业现状。截止2010年,浙江省的各类景区中,拥有1个部级旅游度假区和1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4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3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38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个部级森林公园和69个省级森林公园、9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78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或村镇、12个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17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旅游管理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从现有的实习岗位看出,酒店业主要以“服务员”岗位为主,其比重高达70%,原因在于,“服务员”主要包括客房、餐饮、前厅服务员,酒店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服务的特点又是人对人、面对面的,要保证酒店业务的正常运转并保持必要的品质,就必须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做保证。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星级酒店、饭店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对基层“服务员”的需求不断增大,而对领班、主管、经理以上的“管理层次”岗位需求相对较少。就旅行社行业而言,“导游员”备受亲睐,其比重到达80%。主要原因在于,旅游接待业务是其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导游员最为这项业务的灵魂人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旅游形象的树立、业务的熟练程度、素质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几乎都离不开导游员的贴身、贴心服务。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成为旅行社基层业务的主力***。“计调”业务是计划与调度的结合称谓,是旅行社内部专职为旅行团,散客的运行走向安排接待计划,统计与之相关的信息,并承担与接待相关的旅游服务采购和有关业务调度工作的一种业务类型,事关统筹安排,因此,企业相当重视,岗位比例约为10%,其他职位相对较少。

3.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分析。研究发现,从业人员一般拥有本行业的证书,即可获得本行业的认可。例如,从事饭店业的人员,若是拥有饭店中级服务员资格证、饭店领班证等基层岗位的证件,较为受旅游酒店部门的欢迎,旅游企业对此需求强烈,“十分需求”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90%。而对于旅行社而言,拥有“导游资格证书”的需求较为强烈,其“十分需要”的比例达到100%。对于旅行社而言,不同性质的旅行社对于装业证书的要求也是有所求别的。这是因为国内旅行社负责经营招徕、组团、接待国内旅客的旅游业务,因此,普遍对于中文导游资格证要求较高;国际旅行社主要负责招徕外国旅游者来中国、华侨与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归国及回内地旅游,为其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事务及提供导游、行李等相关服务,因此,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除了要求学生持有外语导游证,“全国高校英语等级合格证书”也是需求较为强烈,而对于学生所学的专业要求不限制。而对于普遍性的证书,如“全国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企业需求并不十分强烈,“十分需要”程度仅为54%,只要满足一般的用工要求即可。

4.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能力提升分析。研究发现,“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个方面的要求较高,其重视程度均为100%。“应变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其比重均超过90%。“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的要求比较低,其重视程度仅为78%左右。旅游企业普遍认为,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合在校内专业实训,其必要性和效果可能更好,其倾向性分别高达57﹪和80﹪。分别有50﹪和65﹪的旅游企业人员认为,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需要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得到锻炼。“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在校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三、旅游专业建设的对策

1.加强专业教育,注重核心课程的学习。①全面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认识职业岗位及要求,培养职业意识、确立学习目标、准确职业定位并有明确的职业规划。②有区别的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偏向酒店行业实习的学生应加强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英语、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学习,偏向旅行社业的学生应加强导游业务、导游基础、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营销、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提升。

2.课程设置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根据调查中显示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浙江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旅游人才培养篇5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加,旅游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在开发旅游产业,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等方面,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才紧缺的问题,特别是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紧缺。高校在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能达到很好的结合,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秦皇岛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特色突出,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海滨,长城为主要特点的旅游体系。秦皇岛市有40多个景区,其中的长城文化,海滨度假等景观受到游客的青睐。秦皇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振兴秦皇岛旅游经济,需要大量的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和旅游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强培养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秦皇岛旅游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

一、秦皇岛旅游英语人才需求的特点

随着秦皇岛旅游行业的发展,涉外经济交流增多,要求旅游英语人才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目前传统的定位不清楚的通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满足旅游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在和海外游客,外籍老板等进行交流时,会涉及到很多旅游专业英语知识,因此旅游业要求英语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一些酒店,旅行社等单位需要大量的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旅游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

二、高校应加强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

考虑到秦皇岛旅游经济发展的态势,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合理调整旅游英语课程设置

高校要具有特色,要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需要保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企业的特点与需求,根据个人发展的需求和旅游专业的特点来调整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注重学生英语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共同发展,加入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旅游知识的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丰富的选修课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二)教师应形成特有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改进旅游英语教学,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的训练,优化英语口语课和听说课教学,把听说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应加强旅游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英语词汇和常用句型,文体,从而为毕业生快速地适应工作打好基础。高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旅游英语专业与涉外旅游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应及时调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状况,还要分析旅游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为了开展实践教学,高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旅游专业课的教师应利用假期多参与到企业服务行业中进行实践活动,努力提高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2)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模拟导游,模拟旅行社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到旅游景点,酒店,旅行社中实习实践,锻炼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3)高校应鼓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开展课堂讨论,旅游案例分析,以及英语导游模拟练习等活动,学校可以开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考核。(4)加强学生的旅游英语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技能培训,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利用仿真或真实的情境训练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校应考虑到秦皇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设和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把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和秦皇岛旅游特色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旅游产品说明书等专业知识加入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良好结合,为学生毕业能够快速地适应岗位做好准备。此外,高校可以把职业资格考试加入到教学计划中,为学生考取证书提供便利的条件,鼓励学生学习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四)高校应加强旅游英语师资队伍能力

旅游英语行业的发展容易受到国内或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旅游业的特点要求高校的师资队伍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旅游英语的实践能力。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担任专业课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旅游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专题研讨会,实践考察,交流培训等活动,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出更多秦皇岛旅游经济所需要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

(五)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应建立旅游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机制,逐步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应关心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成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英语旅游人才基地”,培养能够快速地适应岗位的毕业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秦皇岛旅游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发展中,涉外酒店,旅行社和宾馆等行业为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的旅游英语教育需要服务于旅游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地方高校应考虑到秦皇岛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完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调整旅游英语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地方和***府可以在办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秦皇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

旅游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经济发展;财务管理

[作者简介]谢迭理,海口经济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海南海口570203;万新焕,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会计教师,讲师,海南海口570228

[中***分类号]F2.6;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18-03

近几年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使之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2010年1月***宣布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旅游业更是成了海南重要的经济支柱。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和社会经济基本单位的旅游企业,要进行经济核算,也要讲求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旅游会计作为旅游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旅游会计是专门研究旅游企业会计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学,它把会计的基本原理同旅游企业的业务实践相结合,突出行业特点,系统研究旅游企业会计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海南旅游企业亟需培养旅游会计专业人员,以更好地服务于海南旅游企业。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海南旅游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对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据笔者网上搜索,我国有些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比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导游和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还设置了旅游企业会计基础。青岛恒星学院的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仅设置了企业财务管理,在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专业中还设置了饭店会计,旅游管理专业同样地设置了财务管理学和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课程。但是海南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几年在海南***策以及海南省教育厅、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海南省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旅游专业的教育得到了有序、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会计教育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在旅游相关专业中,只有少数几所院校比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了酒店财务管理课程。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海南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开设旅游会计课程。有些虽然开设了《基础会计》,但是由于聘请的外聘会计老师是一般是会计事务所和其他行业的会计部门的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没有聘请旅游行业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员,导致在教学中没有注意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教学没有紧密地联系旅游行业的特点,更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专业相联系,从而导致目前海南旅游企业所招聘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知识非常精通,但对旅游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对旅游知识一窍不通。到旅游企业工作后,单位首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或者是以老带新,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旅游企业的管理成本。所以,旅游企业招聘会计人员都要求有在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

(二) 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近年来,高职院校往往重视通用型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淡化了特殊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在提高学生对特殊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方面的教育有明显的缺失。海南省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服务***府、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用人单位有什么样的会计岗位、企业需要哪些职业技能却并不了解。海南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非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没有对旅游会计课程的建设。由于院校不开设旅游会计课程,教师没有了研究基础,也就没有旅游会计的相关研究,更不用说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到现在为止,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还没有看到关于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的文章,只有关于旅游会计的文章,也不到5篇:《旅游会计》的教学体会(郭康,2008)、《旅游会计》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不同点(袁三梅、周坚,2009)、新会计准则下我国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与改革(徐雪,2009)、简析我国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范碧辉,2010)。关于旅游会计方面的教材也只有几本,如:旅游会计学(龙京红,2006)、旅游会计学(谷卫。2007)、旅游企业会计(王学***,2009)、旅游企业会计实务(赵恒伯,2007)等。而这些数量不多的旅游会计教材大部分仍然是单纯的会计,没有很好地将旅游行业与会计结合起来,没有以旅游行业为蓝本导入会计学原理。这导致了目前发展迅速的旅行社、酒店、饭店、旅游景点等对旅游会计专门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相悖发展。

(三) 海南旅游会计人才的现状

海南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培养都基本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中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据笔者调查,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各高职院校确实能够做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方面由于海南各个企业财务部门设置的会计岗位不多,一个财务部门不可能容纳几十个学生,更不用说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招生火暴,有的院校每一届招生都达到几百名;另外一方面海南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会计资料对每一个旅游企业而言都是商业秘密,一旦泄密,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因此,一般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从而导致海南各高校的会计专业主要还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即使是在校内实训,由于时间的限制,实训教师在选择模拟资料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一个行业的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资料编制会计实训的案例,一般都是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蓝本编制会计案例资料,很少有学校的会计实训是以旅游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蓝本来编制会计实训案例的。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会计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一) 海南省旅游企业对会计人才重视不够

由于近两年海南旅游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很多中小旅游企业的产权和所有权是统一的,这样,业主独自控制企业,完成资金管理活动。这些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的酒店、饭店等由于其规模小,根本不重视会计岗位的设置,不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甚至有的企业就根本就未设会计岗位。由于其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导致会计处理混乱。据笔者调查发现,一些旅游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还是旧准则下的会计科目,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

力培养旅游会计人才。

(二) 海南对现有旅游业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海南在会计继续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针对特殊行业进行继续教育,一般都是所有行业的会计人员集中在一起学习。继续教育教师在进行培训的时候都是笼统地对会计的前沿问题或者是一般企业的特殊问题进行讲解,没有针对旅游行业的会计人员就旅游和会计的前沿问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会计继续教育中没有得到实质性收获,其业务素质也没有得到提升。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 加强旅游会计课程建设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我国重点旅游区之一。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到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动,海南旅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不起眼的小行业发展成为领跑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海南旅游业发展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底,海南全省有星级旅游饭店238家、旅行社248家、旅游从业人员16万人、各类旅游景区(点)55家。2009年海南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2250,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1.72亿元。旅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海南酒店、饭店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机遇。海南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对旅游会计人才的需求,海南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培养人才的重任。

(二) 加强旅游会计人才培养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我国的旅游企业虽然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出现了重业务轻财务的现象,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很多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落后,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精通旅游和会计的旅游会计人才,从而导致旅游业务和财务相互脱节。由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和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有着明显不同,要了解旅游产品经营活动,必须熟悉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与价值运动规律,否则就难以判断旅游产品价值运动的经济实质,不能合理地反映经济单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旅游企业财会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徐京耀,冼永光.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

[2]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

[3]杨江伟.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例[J].四川烹任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旅游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高职 旅游教育 地方发展

***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意见的提出充分说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产业之一,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意见》还专门提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明确要求“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同样,在刘名俭所著的《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中也充分阐述了旅游教育全面提升并与国际接轨是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需求的视角,推进天津高职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已经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天津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天津拥有旅行社377家,五星级饭店10家,四星级饭店34家,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5家。仅以2012年中秋、国庆期为例,天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7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3.4%。其中,接待外地来津游客262.44万人次,同比增长43.5%。8天长假,旅游综合总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25.1%,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通过2012年中秋、国庆期天津旅游业优异的成绩可以看出天津的旅游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泰安道五大院、北塘古镇、凯旋王国主题公园等一批新近建成开业的旅游项目成为游客的首选;第四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和渔阳金秋旅游购物节等众多商旅文结合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拉动了商贸市场;“一条海河观光带、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乘船游览海河项目备受游客青睐,国庆8天突破30万人次;西青区希乐城少儿职业探索乐园、水高庄园、杨柳青庄、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集休闲、生态、互动体验于一身的旅游项目走俏市场;以航母***事主题乐园、天津极地海洋世界为代表的滨海旅游势力迅猛崛起,多彩新区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二、天津旅游人才需求

根据天津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天津旅游业要实现“33641”目标,即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000亿元,新增旅游大项目30个,培育六大旅游品牌,五星级标准酒店数量达到40座,引进扶持旅游企业集团10家。同时规划了“一带三区九组团”的“十二五”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带指“海河旅游观光带”,三区指市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九组团为京津新城温泉度假组团、大黄堡生态休闲组团、七里海湿地度假组团、东丽湖商务休闲组团、杨柳青民俗文化组团、团泊湖康体运动组团、天嘉湖鸭淀水库商务修学组团、葛沽小站民俗风情组团、北辰运河文化体验组团。{2}

基于天津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经调研以下旅游高端人才呈现需求焦点:

(一)地接旅游服务人员

根据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的预测,增加三个传统节日,逢周末形成连休,意味着近距离旅游产业领域正在等待开发,地接旅游服务人才需求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述天津旅游发展规划中旅游项目的带动,在未来几年内仅地接导游缺口近2万人。

(二)旅行社计调人员

在调研中发现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正发生转折性变化,一直隐在幕后的计调正成为旅游行业紧缺的人才受到各大旅行社的追捧。旅行社的计调是进行旅游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新线路的开拓、食宿谈判、行程安排、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工作。据调研发现大部分旅行社负责人都开始认为计调的作用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旅行社兴衰。

(三)旅游企业营销人员

在天津主要旅游企业调研中,全部提出了对高端技能型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部分企业制订了令人眼热的高待遇标准,旅游业出现了争抢高端技能型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趋向。

(四)酒店高端管理人才

上述天津十二五期间将有近40家五星级酒店开业。而对于一家新开业的酒店而言,一般总监级以上管理职位的需求占整个酒店岗位需求的7%-8%左右。高端人才的选拔一方面来自于酒店集团内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行业通用型岗位会对外招聘吸引有经验者加入。高端人才中,能够有酒店行业工作经验,熟悉中国市场,了解并能运用中国式的沟通技巧方式的人才将会特别“受宠”。

(五)酒店一线技能专门才人

在一线服务类职位中,行业最为紧缺的有二大类人才,一类为技能级别较高的餐厨、服务等技能型人才;另一类为具备较强补位意识的服务型人才,这类人要能弥补酒店各个部门之间的服务空白点。

(六)邮轮服务人才

邮轮在业内又被称为“海上星级酒店”,因为它与建在陆地上的星级酒店一样,都具备住宿、餐饮、娱乐等功能。但邮轮又与传统酒店行业不同,分岸上与船上两个工作领域。据统计,一般每艘豪华型邮轮要配备海乘人员1300~1700名。但邮轮上的工作人员与酒店不同,需要具备航运业和酒店业的复合技能。但天津的高校教育中,与邮轮相关的专业少而又少,导致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

(七)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人员

能够从事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景区功能设计、***件制作等工作的高端旅游策划创意人才俨然成为大型旅游集团企业和相关***府部门的“掌上明珠”。

三、天津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天津只有6所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和5所中职设有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以2011年度数据为例,毕业人数2933人,和行业年需求量相比人才缺口很大,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但天津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天津旅游发展趋势还存在偏差。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于雷同,本科多为管理层次、高职多为基层管理或一线高端技能人才、中职则多为导游或酒店一线服务人员。但三类教育层次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并没有太大区别,以至于人才规格或特点不明确。再加上由于受招生人数的影响有的学校用一个模式来培养所谓“综合性”旅游人才以节约教育资源。往往一个年级就一个班,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结果是学生学到不少理论知识,但能力不够突出且没有差别,则显现出的就业竞争力就很小。这种同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势必要与旅游就业市场需求及上述旅游人才需求焦点存在脱节。

四、天津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发展对策

(一)定位人才高端化

高职旅游教育既要区别本科深层理论探究指导下的能力培养,又要有别于中职以知识够用为原则的技能训练,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所谓“高端”要突出三高:

职业素养高——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职业素养上要追求内涵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职业道德、旅游职业习惯和旅游职业规划等隐性职业素养方面要“更上一层楼”。因为旅游行业与人打交道的并向人传播美的感受,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美学素养、沟通能力、诚信意识、敬业精神、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礼仪规范等素养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职旅游教育中要适当加大旅游文学、旅游服务礼仪和旅游美学等职业素养课程比重。同时,从细节上严格要求学生的言行,可以将出勤情况、考试诚信情况、课上精神状态、作业完成情况和实习表现等“小事情”建立档案,与职业素养课程成绩一起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综合考评依据,同时将此档案向用人企业公开,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企业负责。

学习能力高——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突出实践性,强调工学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再加上学时有限,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一半的课时要让学生“动起来”,自然影响到有些知识模块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所以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提升,以便他们在课余不断给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甚至为就业后的晋升做好积累。相应的一些能培养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必不可少。

发展能力高——高职学生实习或毕业后在初始岗位上可能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同场竞技。但高职学生往往能够在职业规划与发展上表现出优势。这正是因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高和学历能力高。在课程设计上,对应初始岗位课程的课程要安排在低年级,然后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不同方向的职业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增强学生面临旅游市场多变化、旅游需求多样化时的就业实力。

(二)强化教育本土化

这里的本土化并不是学生本土化,而是指天津高职旅游教育的教学资源要本土化。中国的旅游教育起步就很晚,至今很多教材还是拿来主义。天津才刚刚着手高职旅游教育方面的投入。所以目前很多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料中是国外的教材或外省的旅游项目案例,涉及到天津的内容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天津原来的知名旅游项目少,知名度低,又有北京的巨大辐射。上述调研天津需要大量的地接旅游服务人才,自然要求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学生能熟知天津。所以,天津要尽快更新一些紧跟天津旅游发展的教材、实训手册、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再把天津的旅游服务一线明星和资深行业专家请进课堂,全方位立体的向学生展现天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热爱天津,才能把天津的美传播四方。

(三)推荐岗位驱动化

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职业基础课,第二学年学习职业技术核心课,课程设计主要根据上述天津旅游人才需求焦点。考核合格后根据学生职业规划,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所向往的岗位找到实习接收企业。根据实习表现学生可修正职业规划,在第三学年选课相应的职业拓展课程学习,为就业奠定基础。

(四)加快合作国际化

首先,天津高职旅游教育招生范围尽快国际化。我们可以借鉴上海某些高职院校收“洋学生”,扩大国际交流,把天津介绍给全世界。其次,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国际化。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国际化,例如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的学生最后一学年在美国学习和实习,就深受学生追捧,同时也打开学生国际化就业方向,丰富学生们的职业经历。最后,国际化要体现在外语教学上。只有把外语教学在高职旅游教育中严格把关,才能把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魅力天津、渤海明珠的现代商务休闲旅游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广。

伴随着天津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天津高职旅游教育已经成为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把高职旅游教育发展为有特色、有能力、有市场的旅游人才保障系统,为天津的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智能支持。

注释

{1}数据来自:《天津市2012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日报综述》,2012年10月9日。

{2}资料来自:《天津“十二五”旅游规划》。

参考文献

[1]曹毓,曹***.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0).

[2]孙健.基于市场需求的旅行社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

[3]王丽萍.对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09).

[4]张慧敏.青岛市旅游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及高职教育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旅游人才培养篇8

【摘要】体育旅游是旅游市场的一种新产品,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领域。湖南体育旅游发展迅速,但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缺位成为湖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顺应动态竞争市场的需要,提出了在湖南省相关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采取知识加技能、“全中有特”、校企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关键词】体育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1 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等消费大大增加,体育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体育旅游产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人们对体育旅游愈加关注,并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机会。后奥运时代,热门行业将有所变化,服务业、体育行业、旅游行业将持续走强。随着体育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国内多所大学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自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先后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后,体育旅游专业在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开始开设,但与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相比,人才培养速度远远滞后,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省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湖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湖南省目前还没有一家本科大学培养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专门人才,严重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对湖南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湖南省本科层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有利于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促进湖南省体育旅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 湖南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2.1 体育旅游产业化为体育旅游专业(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是伴随世界体育旅游的普及、国内体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崛起的。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一”长假,奥林匹克中心区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2万人次,超过故宫的7万人次。体育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的支柱产业,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在2009年12月1日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1]。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在“动观天下”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联合向社会发出《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2]。以上***策的出台,意味着体育旅游发展即将出现一个大飞跃,但是体育旅游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人才,体育旅游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就是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跟不上,体育旅游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在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人才专业(方向)是时势所趋,国家相关***策的出台也为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开设提供了就业保障,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2.2 湖南省高校具备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条件

湖南省现有高校中大多数学校现均以开设有体育专业和旅游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教师,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来看是能够满足体育旅游专业教学需要,湖南省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为体育旅游专业提供广泛的实践场所,也就是说,湖南省高校已具备了增设体育旅游专业的基本条件。

3 湖南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培养目标

制定培养目标要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万怀玉在“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有55%的旅行社、旅游景点认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最首要问题为体育旅游导游的缺乏。其次是体育旅游的管理人员[3]。因此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体育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种体育旅游企业部门、体育旅游行***管理部门从事体育旅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3.2 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培养目标,参考其它高校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特别是结合湖南省的体育旅游实际,湖南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养成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和旅游工作的方针、***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敬业精神。二是系统掌握旅游学、体育学等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旅游相关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是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取得cet-4级考试合格证书;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取得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2级考试合格证书。四是由于体育旅游职业的特殊性,还需具备普通话、初级救生员、水上救生员、户外运动指导、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等资格。

3.3 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各大学的体育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基本相似,包括两段式教育,学分制,主、辅修制等。由于体育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和它的职业特点,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培养模式:

3.3.1 知识加技能的培养模式

体育旅游活动参与性极强,因此应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每门专业课应采用实验、实际操作、模拟现实等实践性较强的教法,特别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安排上应保证不少于一年的实践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熟练各种技能的学习。以保证学以致用。

3.3.2 “全中有特”的培养模式

究竟是培养专业化窄口径人才还是通才型宽口径人才,笔者认为也是应按专业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体育旅游的范围非常广,若一味强调通才型宽口径人才,可能会面临专业人才不“专业”的尴尬,导致眼高手低,学不致用。在广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针对湖南体育旅游特点,以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湖南体育旅游特色,在开设课程中应注重相关知识的课程的设置和传授。

3.3.3 校企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体育旅游专业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由于人才缺乏,相关的体育旅游企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肯定是实用型,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马上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才。要想培养出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是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设置,并直接进入企业见习或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与社会需求实现最大程度的衔接,解决目前的人才供需矛盾,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n].中国旅游报,2009-12-14(03).

旅游人才培养篇9

智慧旅游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兴的旅游业态,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有效契合智慧旅游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从指挥旅游视阈,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以期为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建言献策。

关键词:

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与科技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目前,先进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生产助动力作用。智慧旅游便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旅游的实质,就是将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旅游业中,从而更高效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旅游需求,从而使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旅游服务实现最优化,对于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2011年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2012年确定北京等18个城市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发展智慧旅游,需要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为此,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储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以促进智慧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培养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已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培养智慧旅游人才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要深入把握智慧旅游的本质与发展需求,构建适用于智慧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更多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基于智慧旅游的本科人才培养要求

智慧旅游无疑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智慧旅游集成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各类旅游资源,强调游客互动体验,进行差异化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及旅游营销。智慧旅游的特点,预示了旅游企业未来经营模式的变化,也昭明了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1.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化不同,它并非是旅游电子商务、数字化景区等,而是基于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全方位地有效满足旅游发展中的各种新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创新。可以说,智慧旅游是当前旅游信息化的最高阶段。因此,为了支持智慧旅游的发展,高校必须要加强对旅游人才信息技术的培养力度。智慧旅游人才需要具备如下信息素养:一是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能够依法获取和使用信息与技术;二是能够熟练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通信等技术,为旅游业务发展获取更多高质、高效的信息;三是能快速、准确地甄别智慧旅游业务所需的各种信息,并能利用旅游信息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游客服务满意度,实现旅游业务增值等。

2.提高人才对于新设备设施的应用能力智慧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理论知识,还必须要熟练地应用各种智慧旅游相关的新设备设施。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以技术设备为物质载体的,所有的管理、服务、营销,都需要通过设备设施来实施。例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的建设,需要现代先进的设备设施,而智慧旅游营销则离不开微信、QQ等新媒体。扎实的理论知识、现代信息科技能力、创新的思维,是智慧旅游人才必须要具备的特点。

3.突出人才的服务及营销创新能力智慧旅游自身便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产物,并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在智慧旅游下,旅游企业经营模式也随着发生巨大的变革,未来***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而对于游客来说,旅游体验的质量和个性化服务是最为看重的。这种转变将推动旅游消费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甚至将进一步催生新的旅游业态,例如,高端定制旅游等。因此,智慧旅游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和信息营销理念,注重服务创新,高效开展营销创新,真正做到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给广大游客带来更多高品质旅游体验。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由于智慧旅游是新兴的业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还未完全跟上智慧旅游的发展步伐,因而,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层次定位模糊、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完全符合企业需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比较低。因而,高校必须要立足国家智慧旅游长远发展,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效果与质量,从根本上满足智慧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以能力为本进行人才培养“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高校必须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立足国家智慧旅游发展规划,顺应智慧旅游发展客观需求,充分调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理念,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职业导向进行培养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为智慧旅游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以旅游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企业需要既懂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实践技能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专业设置不全面、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等;在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课程少等。因此,高校必须要以旅游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增加包含信息技术等在内的实践性课程比例,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化讲座等课程,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酒店电子商务及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分方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旅游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构建与实践课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例如,建设校内智慧旅游实验室、校企协作信息化平台等,给学习提供更多实践和操作的机会。

3.加强***、校、企三方联动,加强“双师型”工程建设***府应加大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财***投入,保证智慧旅游发展教学的相关硬件设施健全。旅游本科院校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构建智慧旅游合作平台,以共同研究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创新旅游产品,促进智慧旅游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平台。同时,高校应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一批支撑智慧旅游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这些教师的带领下,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等,利用任务驱动、场景模拟、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教学,对学生进行***服务、营销,智慧景区、酒店经营管理等仿真模拟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不仅带来了旅游业的变革,也为高校本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的动力。旅游本科院校应根据智慧旅游对旅游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及培养方式进行调整,实现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莹英.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04:78-80.

[2]唐永林,王亮,张志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0:147-148.

旅游人才培养篇10

我国旅游业经过30余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迎来了国民休闲时代,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中,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由“重要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3年5月16日的***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时说,预计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12%,每年可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左右,旅游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积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指日可待。现在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新的旅游业态呼唤着新的旅游专业人才,而各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旅游新形势的需要,旅游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一、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人才

5月2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中国***府网专访时讲到,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全国旅游产业化程度已经大为提高了,按照2012年统计数据,我们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就接近30亿人次,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5万亿人民币。“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看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确实很令人鼓舞。但目前,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薪酬机制不顺,旅游人才市场不健全等问题,这将严重制约或是阻碍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一)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升温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外国人为主的入境团队旅游,到今天已形成的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等三个巨大的旅游板块,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中国三大旅游市场总规模超过32亿人次,比改革开放初增长数十倍。预计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约占GDP的4.8%,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旅游组织也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预计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需求会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急剧升温。

(二)旅游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旅游市场

1.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上存在很大的缺口

2013年5月8日,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到2012年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107.34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57.6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9.72万人,比上年增加2.85%。再看看毕业生情况,2012年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数为10.54万人,中职毕业生数为16.28万人。

目前,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有1350万,今后几年每年需新增50万到60万人,现在每年30万毕业生显然供不应求,缺口巨大。

2.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旅游行业的需

(1)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旅游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旅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存在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滞后于企业需求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各院校现在较多地注重生存因素而忽视发展因素,在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目标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学生在意识、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国际著名旅游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很多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划分为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和导游方向以及景区管理方向等几个部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异曲同工,没能及时、准确地把脉到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结合自己的特色优势,设置符合旅游行业需求特点的课程体系。各院校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点景区专业方向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基本上保持一致,并没有太大区别;开设的专业课程却又没有特色,表面上看来是面面俱到,实际却如蜻蜓点水,门门懂却又样样不精,导致学生专业不专,造成将来在工作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第二,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致。大部分的学生是从高中升学到各高校,习惯于中学时的100分考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不喜欢动手或是动手能力较差,而旅游专业人才却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基于现状,各院校要主动走出去寻找旅游企业合作单位,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目前很多院校教学实践环节分为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校内实训,许多院校存在实训设备不足或是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只是单一地把学习安排在固定的岗位,作为企业员工来对待,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旅游企业与学校也缺少沟通渠道,校外实训基地不具有稳定性,顶岗实习犹走马观花或是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缺乏。旅游业是新兴行业,相对其它行业和学科来讲,起步晚。早先开设旅游专业的大多数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如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转过来的,没有接受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普遍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经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些教师理论课程吃得透,讲得好,但面对新的旅游发展形势,开展实践活动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显得有点技穷。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新招的年青教师又大多数是刚出校门又踏入另一校门,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能力和实践经验,引进的旅游行业能工巧匠或专家却又“半路出家“,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把握,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团队。

(2)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中,虽说目前旅游市场需求仍以传统观光为主,但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迅速崛起,人们的旅游需求特征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向普遍性、多样性、区域性、集中性、季节性发展,乡村旅游、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不仅仅是数量的需求,对旅游人才质量的期盼也不断地升温。而且这些新的旅游业态呼唤着新的旅游专业人才,更需多个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但现状是由于旅游行业薪酬待遇走低,社会地位不高,中高层管理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从业时间很短、幸福指数不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导致旅游行业吸引力大幅度降低,旅游院校毕业生不断地跳槽,优秀旅游专业人才不断地流失,许多旅游企业深感用不上、留不住、招不到人,存在旅游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空间存在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教育专业目录中很难找到支撑这些新业态发展的相关专业,这使得各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旅游新形势的需要。

二、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思考

旅游新业态发展态势稳定、前景光明,但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则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而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旅游教育与培训。作为旅游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旅游院校必须适应新形势,实施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办学模式,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旅游新业态大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要求。

(一)调整专业结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需要,各旅游院校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大“企业型“旅游院校建设力度,有效整合社会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人才供给总量,提升旅游专业人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旅游业发展规模上升、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地更新,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由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一些行业知识构成的多层次、多元素的知识学习结构,创建由学生的创新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文明习惯和服务意识构成的多维度且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养成结构。

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成为一名旅游专业人才的关键要素,它不仅仅是旅游行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旅游院校引导学生热爱旅游专业,引导学生敢于在旅游市场中竞争、打拼事业成长的关键。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必然会改变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各旅游院校在分析旅游新业态涉及的工作及技术领域、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定位,以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让学生就业时能专业对口,产生职业幸福感,主动去适应旅游市场这个大熔炉。

(三)创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的重要精神。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人才的必由之路,各旅游院校要加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组合社会资源,推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依据学生旅游职业生涯认知过程和岗位工作过程的成长规律创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参照旅游行业职业岗位和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入“旅游行(企)业技术标准“元素来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与旅游企业共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课堂+酒店课堂“、“校内实训+校外顶岗“、“项目产品开发+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勤学好问、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创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领先世界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根本,师资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符合旅游业态发展需要的旅游人才,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构建结构型双师团队和优化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两个重要任务,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第一,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的结合。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继续教育培训。

我国的旅游新业态如初升之朝阳,为保障和促进我国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各旅游院校在高瞻远瞩,加强创新型、开拓型、复合型新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旅游专业,做到合理布局,逐步发展。

旅游人才培养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旅游人才培养10篇

学习

食品加工设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加工设备10篇,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设备哪种好用,品牌食品加工设备哪里有。一、食品加工设备管理的意义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食品加工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食品加工设备在现代食品加工的作用已尤为突出,食品加工设

学习

计算机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如何培养计算机人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

学习

机械加工行业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加工行业10篇,内容包括机械加工行业现状心得,机械加工行业经典学习资料。2.1精密度不断提高20世纪后期开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投入到机械加工事业中,对整个社会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习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2000范文。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素质教育和艺术培养,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而有的孩子的技巧水平几乎都超过了老师!而我们作为幼儿教师

学习

安全文化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文化10篇,内容包括安全文化心得体会,安全文化知识汇总。安全和文化是一块儿长大的伙伴。他俩一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起走过了学生生涯;又一同应聘到了液化气公司。安全性格内向,为人忠厚,他对拿到液化气公司充气的每个

学习

生产线管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线管理10篇,内容包括生产线管理流程怎样的,生产线特色管理方案。一、前言镀锡薄钢板俗称马口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喷雾剂、化工和油漆等的包装以及各种器具的制造。弗洛斯坦工艺180m/min电镀锡生产线整线设备长度11

学习

学期个人英语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期个人英语总结,内容包括英语学期总结1500字,学期个人总结英语作文。1、备课方面在教学中,我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写教案。“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

学习

读护理专业自我总结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读护理专业自我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护理专业自我评定1000字,个人总结护理专业。护士应当养成读书的习惯,对本职需掌握的知识应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要自己每月、每季、每年都有读书的重点和完成的学习内容,保证每天都能坚持读书不少

学习

村基层扶贫干部工作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村基层扶贫干部工作,内容包括扶贫干部乡村振兴纪实簿内容,村干部扶贫工作经验做法。组织市、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学习

专业建设规划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建设规划10篇,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发展五年规划保障措施。一、全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长期以来,县委、***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府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精神,推进全县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取得了发展:职业

学习

服务员每周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服务员每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服务员每周工作计划表,服务员工作计划模板汇总7篇。(二)考核频次:1、月度考核,每月评分一次。2、年度考核,公司于次年元月核算每一位销售员年度考核得分,即销售员年度考核得分=(销售人员该年度12个月度

学习

医药代表试用期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代表试用期总结,内容包括医药代表工作感悟及心得简短版,医药代表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勇闯美国FDA临床试验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于1997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IND临床试验认可后,通过在国内进行大量的深入

学习

工程设计合同管理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设计合同管理10篇,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合同注意事项,工程项目设计合同注意哪些细节。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还不健全不完善,还没有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实施准则,社会中介组织服务尚不规范,在概念认识与理解上还存

学习

工学结合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工学结合10篇,内容包括工学结合教学,工学结合实训。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任务繁琐,需要维护人员及时安装调试软件,并及时恢复被损坏的系统及硬盘数据。在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维护管理模式中,计算机设备软硬件日常维护均

学习

计算机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如何培养计算机人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

学习

医药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

学习

物流人才培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物流服务人才培养策略,物流人才培养的方面。发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类别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府机构制定物流***策、规划等方面人才。各类企业的物流

学习

民俗旅游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民俗旅游10篇,内容包括旅游攻略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度假村。近年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各地根据当地根据不同的民间文化习俗、特点推出了不同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旅游首先讲究民俗气氛浓厚,比如山东传统的民俗节目有跑旱船、大

学习

金融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金融高端人才培养做法,注重金融人才培养。3、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我国教育机构实行行***化管理模式,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也就缺乏人本理念和服务理念,学生被当做单纯的被教育者来对待,在

学习

营销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营销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营销人才怎么说。教学模式与学生、市场的适应对人才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营销人才,才能真正解决营销人员需求过大

学习

医院人才培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医院青年人才培养提案,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总结。1医院面临的形势与医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1)新时期医院面临的形势:一方面就是医疗卫生工作服务观念的强化。医疗机构改革要“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

学习

人才培养教育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教育10篇,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人才培养靠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其风格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