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篇1
常留邦
北风呼啸,飘飘洒洒的雪花蝴蝶般飞舞在天地间,河道中巨冰开裂,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梆梆梆梆,犹如命运在深夜里敲门。文化就这样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去世了,送走文化,安全一个人呆立在那里,有关罗乐的怀念纷至沓来……
安全和文化是一块儿长大的伙伴。他俩一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起走过了学生生涯;又一同应聘到了液化气公司。安全性格内向,为人忠厚,他对拿到液化气公司充气的每个瓶都仔细检瓶,用户拿的气瓶如果有废气,他赶快给人家的气瓶抽得干干净净;气瓶若有毛病,他拿来工具给人家修修;天冷时,他给每个阀门涂上防冻液,像呵护新出的菜苗一样仔细;轮到他值班时,再冷的夜里他都起来好几次……
文化却恰恰相反,工作常常偷懒,有一次,正赶上交接班,一个老乡来灌气,对刚接着班的文化说:“你给罐里边的废气抽抽。”文化嘴上答应的挺好,可他推进灌装间,直接灌了气。刚好被在一旁脱工装的安全看到,耿直的安全劝他,文化满不在乎地说:“哪能那么容易出事故,再说了公司又不是咱家的,那么认真干嘛……”安全嘴笨说不过他,憋着一肚子闷气下班了。
安全文化篇2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需要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在持续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必要的原则。
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决定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炼化企业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必须自始至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即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一切工作以安全生产为重,立足于早,着眼于防,消除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为此,企业必须不折不扣地把“安全第一”作为自己的安全价值观,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从全体员工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起,不断完善本质安全各项工作,形成确保安全生产的良好基础。
1.2尊重员工、群策群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吸纳全体员工智慧,聚集全体员工力量,全员全方位调动各有关人员积极性。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涉及职工的人生幸福,而且与员工敬业状态、创造精神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安全是全体员工自己的事,离开员工参与的安全工作是做不好、做不实的。为此,要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和主人地位,让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参与解决安全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立足一线、立足本岗的优势,重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掘。同时,重视充分调动员工家庭成员参与安全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构筑安全生产另一道坚固的防线。
1.3立足实际、求实求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其建设程度与水平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水平和决策层、管理层、员工层的素质能力。因此,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尊重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急不躁,不求完美。其次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在制定总体目标和规划的同时,更加重视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第三不要搞花架子,力求实效,一切文化建设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的目标,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1.4责权统一、绩效挂钩安全生产无小事,事关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家庭幸福。为此,必须制定责权利相统一的员工安全工作绩效方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在明确员工安全责任的同时,让员工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和物质利益,调动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到主动担责,不推不拖,尽力而为,真正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人。
2炼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2.1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其文化素养、技能水平、业务素质等都对安全文化工作有关联和影响。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人这个根本因素,把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既要强化员工的安全理念,又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方式组织员工学习、活动,强化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和认识。充分开展有针对性地技能培训和演练,强化岗位应知应会的掌握运用,提高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2.2构建安全文化运行体系炼化企业安全文化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经济奖惩等各方面的系统建设。为此,应努力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完整运行体系,明确各层级、各方面的责权利,调动一切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中各级领导是关键,全员参与最重要。为此,应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安全生产副总为常务副组长、企业安全、生产、机动、技术、宣教等部门领导参加的安全文化领导小组。各级领导承担起顶层设计、责任落实、支持保障、绩效方案等责任,有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不仅动员员工本人,而且动员家属子女,不仅要求本企业单位、人员,而且要求各相关联承包商、供应商等,努力减少安全生产潜在危险。
2.3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抓就灵,非一次活动、一次检查就能见效,必须建章立制,从长效规范上强化。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为企业安全文化提供根本保障。其次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管理体系之中,与安全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2.4创造安全文化环境氛围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安全理念、制度要求等入脑入心。良好的安全环境对员工日常行为具有极强的止滑作用和约束作用,能够促使员工自觉按章操作,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因此,要充分利用企业一切可利用的宣传舆论工具、宣传教育阵地、寓教于乐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创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负责”的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3炼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开展安全文化教育宣传重在全员参与,主要通过会议、学习、电视、报纸、板报、考试等形式,宣传安全理念要求。坚持每年的“三个第一”,即第一个文件是安全文件、第一大会是安全大会、第一项工作是安全工作;在醒目位置设立具有警示作用的禁止、警告、指令标志,利用展板、墙报宣传了安全知识、***策、规章、标准、事故教训等。加强干部有关安全***策、法规、管理知识等的教育,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全员的安全知识、事故案例、***策规程学习研讨。石家庄炼化开展了对特殊工种岗位员工必需的安全知识和规程的特殊教育、演练和考核。以向员工负责、向家人负责、向自己负责为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人人献计献策、人人遵章守纪、人人参与监督检查的各种活动,激发员工安全的责任心与责任感。组织了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员工自编自演有关安全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开展“三不伤害”宣传教育活动,实行班前点名制,要求每名在岗员工正式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点名,朗诵安全警语,提醒大家安全操作。深入落实“七想七不干”要求,强化员工自我保护、自我安全意识。
3.2强化安全规范科学管理每季度召开公司安委会扩大会,定期对重大安全生产进行研究讨论,做到安全工作有布置、有总结。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群策、群力、群管安全工作。通过安全规章建设、责任制建设、技术标准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做到横向管理到边、纵向管理到底。进行专题研究,分析人员、设备、环境生产要素的安全性,超前制定对策。开展了定置管理试点工作,实施生产设计工具的物态和员工操作行为的管理,消除生产物态环境隐患。开展了主要生产装置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5S”管理,改变员工工作环境,促进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完善了事故惩罚、安全奖励、工伤保险、事故赔偿等手段,强化安全的经济管理。实施安全“零容忍”制度,强化隐患管理,做到隐患与事故一样管理。
3.3组织安全优胜竞赛活动每年都开展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班组、安全卫士评比工作,并进行隆重表彰奖励,以此鼓励先进,促进落后,形成做安全人光荣的浓厚氛围。通过查现场、问职工、看效果,进行定量评比,开展了安全优胜竞赛活动。深入持续开展每年的“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举办安全常识、专业知识、企业情况为主的安全演讲比赛。开展了“红旗班组”评比活动,重点对生产、工艺、纪律、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评比检查。开展了员工安全漫画征集评比工作,将优秀作品进行轮回展出,并集结成册,作为安全教育教材。开展危险辨识查找比赛,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危险作业分析等活动,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行为。开展建设“安全小家”比赛,使员工在参与卫生、文明环境创建竞赛中增强行为约束力,自觉执行安全规范。广泛开展了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次安全监督员的“四个一”安全主题活动,强化员工的自我安全教育。
3.4提高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强调本质安全,对人机界面安全设计予以关注,源头上进行技术革新和硬件改善。着眼于提高硬件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开展了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工作。立足于以防为主,根据危险级别完善了数十个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都做到心中有数,达到快速反应和高效应付能力。建立了分级控制和分级管理制度,对事故及尘毒多发点、危险点进行目标管理和责任制。重视安技项目投入,加大对隐患整治工作,各项隐患项目列入每年预算计划,挂牌督办。通过了QHSE认证,外请三星九千专家定期对公司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设施、现场环境等安全生产软、硬件等方面的审核,全面评价发现问题,不断消除薄弱环节。
4结语
安全文化篇3
一、活动主题要鲜明集中
长期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都要围绕安全生产的目标愿景展开,活动主题要集中在10个方面: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关爱生命健康,打造本质型安全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实现岗位作业标准化,狠抓“三违”,彻查隐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每一个煤矿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安全工作主题。所以,每个时期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总是要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使安全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题更加集中。比如,在年末岁首,要围绕总结上年经验教训,贯彻新一年的安全目标任务,宣传新的安全激励改革等工作,确定一个阶段的主题。再比如,当安全工作滑坡、“三违”多发,事故露头乃至工伤频发,安全危机显现时,就要以反事故、反“三违”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大造声势,形成扭转安全被动方面的浓厚文化氛围。无论是长期的还是阶段性的,安全文化氛围的主题都应该设计确定的主题表述。
二、要切合煤矿实际
煤矿都有行业性的共同特征,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策略途径,方式方法都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效仿。但是,每个煤矿都有自己特有的实际情况,必须从本煤矿的实际出发,使安全文化氛围完全切合本煤矿的实际。一要切合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不要凭空臆造、虚构妄建。没有需求的拉动的氛围,既无必要,也难以营造成功。二要切合本煤矿的实际承受力,包括财力物力的承受力、职工的承受力,主要工作部门的业务承受力,领导干部的承受力。否则就会虎头蛇尾、雷声大而雨点小。与其落空夭折,还不如积蓄力量,待机而兴。三要切合本煤矿的传统,使安全文化氛围因势而造,顺势而为,乘势而起。优良的传统做法和习惯,是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基础;不良的传统习惯习俗,需要逐渐得以改造。任何逆势而为的氛围营造,都很难达到预期理想效果。
三、需要明确部门职能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一项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也是企业文化向安全生产领域延伸扩展的文化建塑工作。单纯依靠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奏效,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努力。而且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有许多具体的业务工作,并非临时安排几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所以,部门职能管理人员的定编定员都不尽相同,那就只能根据实际和惯例确定部门职能。但是,一定要分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具体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业务骨干。而且要有标准、有考核、有奖惩,从而保证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件件落实不落实。
四、内容要丰富多彩
文化氛围,是由主基调基础上丰富内容汇聚出的文化大观。安全文化氛围,比之别的文化氛围,更兼具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生产技术内涵,加之各煤矿多年实践成果的相互借鉴效仿,其内容的积淀积累愈益饱满丰富起来。所谓丰富,就是安全文化的内容要在深入深刻的基础上实现宽广博大,要切忌狭隘单薄。所谓多彩,就是安全文化的内容要在实体内容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格调风格、多种档次品位,要切忌单一苍白。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各个层面的多种需求,增强吸引力,延续生命力。
五、形式要生动活泼
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也要为受众服务。安全文化氛围内容的丰富多彩,要求形式的生动活泼;安全文化氛围受众的全员特点,决定了其形式必须让职工喜闻乐见。形式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和诉求手段,呆板的形式让人厌倦,枯燥的载体使人乏味。而对于形式的品评,又是见仁见智,各有钟爱。高雅的通俗交织,传统的和现代的融合。才是合乎职工口味的安全文化大餐风格。否则,喜欢阳春白雪的看了感到太俗,喜欢下里巴人的又品不上土文化。
六、要注重实践效果
安全文化氛围的目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服务,所以要以做实功、求实效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践效果作为检验标准。要坚决反对走过场、***形式的文化氛围营造,反对不顾效果的热热闹闹。忽视或轻视效果的做法,往往劳民伤财,声势愈大,群众愈反感,对安全文化的形象声誉毁坏愈严重,最终要被职工所蔑视抛弃。
安全文化篇4
因为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安全文化,一说到文化,觉得是一个很深奥、很抽象的概念,其实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譬如说刚才讲到的礼仪。我还举个例子:有人做过这么一个试验,他把两男一女编成一组,把他们放到一个孤岛上,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三天以后,这个试验者来到了英国人的岛上,看见这三个英国人都坐在那儿不动。于是这个人就问:“三天了,你们之间都没发生点什么事?”“我们连话都没有说。”这个试验者就很奇怪,说:“为什么?”英国人很生气地抱怨说:“你临走的时候忘了给我们介绍。”因为英国人是讲绅士风度的,陌生人之间未经介绍不能说话,所以他们就苦坐了三天。这个人又来到了西班牙人的岛上,看见两个男的不见了,剩下一个女的在跳舞,就问:“那两个男的呢?”她说那两个男人为了争夺我而去决斗,他们都死了。然后这个人来到法国人的岛上,只看见一个男的拿把剪刀在修剪树枝,吹着口哨,很快活。这个试验者就问他那两个人到哪儿去了。他说:“我们一上岛就商量好了,我们两个男的轮流做她的情人。今天轮到他,所以他们两个正在那树林子里面快乐。”而且他还说得很清楚,他们正在树林子里做一件与社会、与他人无关的两个人快乐的事情。最后他来到俄国人的岛上,看见两个男的,女的不见了。两个男的在干什么呢?在喝伏特加,在打牌。他就问:“那个女的呢?”俄国人醉醺醺地回答: “啊,你问女同志啊?劳动妇女在集体农庄建设社会主义。”然后这个先生问:“那你们两个在干什么呢?”“你难道没有看到领导在开会吗?”也许这些例子作为对文化的阐述并不十分形象,但它表现的一些特征却能让我们把一些国家对号入座,譬如英国的绅士,法国的浪漫,这些特点在我们脑海中已经是根深蒂固。可见生活的环境氛围对人类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就是文化。
此次事故间接导致了一次重大***治事件—苏联的瓦解,事故发生后,苏联***府不但没有向群众及时事故情况,而是隐瞒真相,更让人愤怒的是竟然还散布虚假信息,直到事故发生两周后戈尔巴乔夫***府才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公布了核泄漏消息,并且公布消息采取区别对待,苏联公民和其他“兄弟国家”获知有关此事的最低程度的消息,而美国和西方国家则可以获知全部信息。其***府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的种种做法彻底失去民心,最终打破了“苏联老大哥”的形象。
吸取事故教训,核工业界最先在核领域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后来衍生到各行各业。从苏联***府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处置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安全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来看待:重视安全就是尊重民生,忽视安全就是漠视民生。大家能感受到我们国家近几年新闻媒介对矿难等安全事故的报道力度较以往加大,保证安全信息透明度也是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我们不是天天喊安全要“以人为本”吗?如果人民连获取安全信息的起码权利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以人为本呢?可见安全文化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股文化力量。
安全文化篇5
通过宣贯学习,使安全理念植根于职工内心,引导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加强自我防范,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要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班组活动日和安全活动日中积极宣贯新《安全生产法》,提高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知法守法能力。将安全标杆班组的安全管理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工团齐抓共管,推进安全文化的落实
编制的安全文化手册,挖掘和提炼安全理念。******工团各单位通过宣贯、学习,使安全理念深入每一名职工内心,自动转变观念,自觉规范行为。使职工理解到自身既是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又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加深对“安全是职工最大福祉”的认同。
(三)加强可视化建设,使安全理念入眼、入心
要将安全文化理念让职工处处能看见,时时有提醒,外化于形,固化于心,寓于各项工作之中,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动。将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划定等级,将控制措施悬挂在岗位和班组,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在维修作业现场,树立警示标牌,拉好警戒线,做好安全提示。
(四)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仅靠文化的影响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规章制度来强制约束和规范。完善的制度便于各级人员有法所依,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照标准来执行。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施的采用而变化的,制度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港口各单位要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教育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现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与新《安全生产法》有很大的出入,安全监管各部门要结合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标检查,将不符合新《安全生产法》的规章制度删除,并加以完善,形成符合要求的新制度。
(五)加强安全技能实战,保证安全文化建设发展
安全文化篇6
关键词:安全文化;观念素质;心态;执行力;实践
中***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施工及日常用供、电管理工作中保证全体员工及设备的安全,是基层供电所每一个班组长及施工人员的必要任务。虽然电力行业有很多规章制度,但由于某些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及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大小事故屡有发生。据有关分析,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当事员工没有认真地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违反了规定。也就是说,在平时的施工及供、用电管理工作中,使全体员工切实践行安全意识,对进一步保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电力安全生产是常抓不懈的,甚至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但是,即使安全生产成了“老生常谈”,“常抓”仍然抓不紧,“常谈”还是总出事故,原因何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构建起完整、有效的安全文化。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问题一直是各项生产建设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和国家对此尤为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对保证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安全为基本前提,通过构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风险防范等各种方式,对作业手法进行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使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违章操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能够顺利、安全的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可以说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能够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各项生产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开展;能够对生产经营过程形成监督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水平以及生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产技术方面的不足;可以对工作人员的作业手法进行约束,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减少了安全隐患,有利于构建安全生产环境;能够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公众面前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业界口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理念。
三、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安全文化观
1.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在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时候,要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不仅仅是进行口头宣传,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从安全文化的不同层面对其本质含义进行深刻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在物质层、制度层以及精神层进行落实。
2.硬件建设与环境营造的统一
在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的时候,除了开展硬件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根据安全生产的目的和要求,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制定规章制度、推广安全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利用安全生产模范形成榜样作用,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职工队伍。
3.短期成效与长期管理的统一
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将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能仅仅局限于眼下取得的管理成效,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将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准工作重点,制定科学、可行的长远工作计划,使安全文化融入到各方面工作中,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深入人心。
(二)提高职工队伍安全文化素质
1.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有安全为自己的观念,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措施作业,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冒险蛮干。
3.有较强的安全技能,熟练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操作要领,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识别。
4.有较强的纪律性,能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能长期坚持。
5.有良好的应急能力,遇到异常情况,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的扩大。
(三)建设安全文化主动心态
1.自觉接受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
2.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服从指挥调动。
3.积极投身于单位安全文化活动。
4.有探索、创新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习惯和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四)营造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安全文化篇7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学生往往处于生产、建设第一线,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安全风险。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学生安全文化素养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与高职文化的集合体,是学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和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通过对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健全校内安全设施、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等方式,努力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减少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3]。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利用文化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师生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全面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修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最终使其行为自觉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4]。
2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复杂。目前,其建设水平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处于初步探索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1)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是灵魂,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它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文化建构需要长期的沉淀、积累和提炼,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但发展迅猛的特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置高职院校已达1100多所,高职在校学生800多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在近20年的规模扩张中,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对安全文化明显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目前学制为3年,大多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除去校外实习与实训的时间,学生真正的在校时间不足2年,在不长的时间内难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感。2)资金投入不够到位。当前,高职院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安全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由于生源数量锐减,为了抢占生源市场,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招生工作,把招生视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人、财、物方面都给予大力倾斜。而在安全工作方面,严格控制安全保卫日常经费支出,减少对人防、物防、技防等投入。同时,由于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领导常因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犹豫不决。3)规划设计不够科学。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师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安全场所和设施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常规安防和危机应急处理,传统性安全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安全文化建设缺少统筹,具有随意性、临时性特点。有些院校虽确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但迫于招生、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即时性和关键性的显性问题,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往往沦为摆设。4)思想认识不够全面。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多发,许多院校越来越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但思想认识比较片面。一是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二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人文精神塑造,尤其对学生的安全素质培养不够;三是口头上重视,思想上***。从表面看,领导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但这往往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并非真正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四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部分师生认为安全工作是学校领导、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自己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对安全文化建设漠不关心。
3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学生平安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从战略高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为抓手,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明晰安全文化建设任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积极的文明的大众文化。加强“文化管理”关键在于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积极构建安全文化体系,重视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培养,并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背景[5]。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领导尤其是校长的领导和引导作用。“对于建构和巩固学校文化,在组织内部和外界传递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校长负有主要责任。重视维系和巩固学校组织的文化被认为是校长有效领导的主要特征。”[6]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其它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传达安全价值观念,并不断进行培育,以提高安全文化的建设效率。要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校园管理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位师生,做到“一岗双责”,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全校一盘棋”思想,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
3.2创新安全管理工作载体,打造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精神是校园安全文化之魂,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形成校园安全文化的标杆。安全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安全价值标准和安全信念等,体现为师生员工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包含着有关安全管理的经验和理论[7]。安全精神文化可有效激发师生的安全意识,在思想深处扎根并自觉付诸于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安全理念,以培养师生正确的安全观以及良好的安全素质为核心,利用一切媒介和手段传播安全文化,实现以“文”化人;要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宣传作用;要大力推进校园可视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标识和警示语,对师生起到直观感染并内化为自觉行动。高职院校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安全管理载体,可从学生关心的安全知识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出发,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全面加强安全文化课的建设。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在全校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案例与分析》选修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3.3提升安全文化管理硬件,建设安全物质设施安全物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和表层部分。安全物质文化往往能体现出学校领导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学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8],它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卫生防***设施、视频监控设施、消防设施、交通设施等,完备的物质安全硬件能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建筑安全布局不合理、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要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就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校园物防和技防设施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提高安全化的程度,逐步建立起覆盖校园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系统等。通过校园安全管理硬件的提升,真正实现“物防、技防和人防”的相互补充与深度融合,从而体现安全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
3.4构建特色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是安全文化实施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旨在使安全工作的规则、章程、程序、方式、标准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响应效果和约束作用[8]。通过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高职院校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举措;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实行院系、部门自查与学校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其周边安全;建立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机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建立师生管理机制,规范师生言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生心理安全教育等。此外,还应针对本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专家论证、评估,根据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形势,吸收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积极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有效健康的安全管理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安全工作实效性。
3.5发挥师生主体实践功能,规范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行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和形式,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9]。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行为同样如此。从国内外的统计分析资料来看,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表现为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将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达到自觉以理念指导行为的良好风尚。师生员工是高职院校内最重要、最主要的群体,安全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这个主体。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应以师生为核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参与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安全文化篇8
1.1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结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意识行为的总和。它体现着施工企业的文化内涵,根据施工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将其安全文化划分为精神、行为、制度以及物质4个层次。其中精神层文化是核心层,其他3个层次围绕着安全精神层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4层安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
1.2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
采用文献归纳法对各个行业影响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得出和施工企业最匹配的16个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奖惩体系、交流平台、组织承诺度、管理参与度、工人安全需求、决策者行为合理度、施工现场安全合理度、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物质基础;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安全价值观、行业协会宣传力度、国家法律法规。
2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分析
2.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自然演化是以企业工人为主、自下而上、具有自组织性质的演化路径,其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部,表现为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起着安全文化演化的主导作用,以自组织的形式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这种基于自组织的自然演化是内生的,企业内部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受外部作用的影响。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施工企业工人安全意识等水平得到提升,迫切希望管理者多参与安全文化活动、企业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力度、加大交流沟通平台的完善等,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自然、有序、有方向(从工人向管理者)的推动力,使安全文化的形成速度加快、安全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最终自然演化成一种内生的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2基于控制论的强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强制演化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自上而下、具有刺激推动性质的文化形成过程。基于控制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是施控者,工人则是受控者,他们都是具有判断事物能力的行为主体。强制演化是管理者在认识到本企业的不足,通过改变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安全文化体系,以适应竞争环境要求的过程。强制演化强调管理者需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重视组织承诺和管理参与,主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奖惩体系、交流沟通平台,安全教育培训投入计划等,从而形成强制演化下施工企业安全文化。
3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演化路径
借助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5.6a,笔者对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进行了仿真模拟。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可通过系统流***的形式来呈现。呈现了系统内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且标明了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两种路径。所以,最终确定了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5大因素:即安全意识(包括工人和管理者)、安全规章制度、奖惩力度、安全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交流平善度。
4结论
安全文化篇9
(一)水电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加强,是有效促进交通安全的保障交通安全的文化气氛浓厚了,自然对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有更好的促进作用,而人们普遍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反过来也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生产保障大队把“人本”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交通安全文化。1.开展安全理念征集活动,组织全员参与。提炼出了核心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带着感情抓安全”,以及“关注安全有多深,关爱员工就多重”和“一切事故都是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工作无小事等一些言简意明、内涵丰富的安全理念。这就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交通安全文化内涵,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2.开设安全课堂,加强行为规范。为了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新的规定和规章制度,让其成为职工操作的行为准则,开展了“安全课堂”,利用每周一安全会特点,加强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对员工岗位安全责任制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注重安全技能和故障应急处理的学习,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安全驾驶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在行驶中做到安全操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为巩固培训成果,做到操作规范化,开展了“岗前三分钟安全自律”活动,就是在驾驶员上车前3分钟,做“看、想、诵”三件事来保证安全。3.开展“红旗车”评比活动,强化安交通全文化建设。持续开展了“红旗车”评选活动,在活动中引入职业道德、规范驾驶、车辆维护、遵章守规、服务质量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在员工中牢固树立起“我要安全”、“我懂安全”的安全理念。
(二)减少水电交通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一条是对于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近年来,随着油田快速发展和水电业务范围的持续扩大,水电交通的运输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而对于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就是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此,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生产保障大队坚持“一主线、一核心、五突出”(以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为主线,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突出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区域和路段排查,突出重点违章行为查纠,突出基层配属车辆管理,突出关键时期、关键部位、关键作业、关键人员管理)的工作目标,严格“四交一封”制度落实,逐车、逐人落实安全责任。
1.严格车辆“三检”制,不放过一处事故隐患。运行车辆的“跑、冒、漏、滴”现象看似小问题却隐藏着大风险,严格落实车辆“三检制”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管理理念。为此,我们利用每周一的安全检查做到“三讲”:即“发现隐患立即讲,看到违章敢于讲,心有疑问及时讲”。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安全隐患的超前防范上,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时间进行整改。2.落实交通安全联责制。严格执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联系点制度,做到“三到现场”,即管理到现场、措施落实到现场、解决问题到现场。3.抓实安全监督检查制。落实好“六必查”(即车载人数必查、出车时间、路线必查、长途出车前“三级”安全教育必查、出车前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必查、车辆安全用具必查和车辆货物装载情况必查),确保行车安全。4.开展“四讲一落实”活动,就是在车辆出车前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讲车辆运行过程的安全风险,讲风险诱因,讲控制措施,并落实好具体的控制措施。
(三)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加强,也是体现水电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培育优秀的安全行为文化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积极推行“五个学习法”,强化“安全第一”理念。建立了以安全技术、风险防范为核心,以每周一安全教育为基础,以班组安全培训为手段,以出车前的安全教育为落实的安全培训网络。坚持落实定期学习培训制度,把员工培训作为提高队伍素质和确保安全操作的重要手段。一是理论灌输法,以通过周一安全会、安全经验分享、安全论坛等形式向职工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二是启发引导法,通过个别谈心、交心,以及利用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亲友情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达到开通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三是形象教育法,把安全道理、安全技术理论变成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具体形象的内容,采用事故预想、事故预案演习、预防救护演习等,让员工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经验和感受。四是活动熏陶法。通过开展“安全无事故红旗车竞赛”、“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安全经验分享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五是正反对比法,积极宣传交通安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批评“三违”人员的行为,使正反两方面形成明显的反差,树立榜样、指明方向,形成了人人关心安全、个个重视安全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水电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策略
(一)充分发挥交通安全管理单位的示范、导向作用,从管理层带动,以保证该项工作强力推行按照“分级管理,按级负责,权责一致,一岗双责”的原则,形成“领导集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全员人人有责”的管理方式,明确管理责任,进一步将责任细化分工,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岗位无轻重,确保管理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当好安全文化的倡导者。领导干部带头弘扬“安全第一”“珍爱生命”的理念,弘扬不甘落后、苦练本领的进取精神,扭转不思进取、不抓落实的落后风气。二是当好安全文化的组织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好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落实组织责任,做好检查考核,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三是当好安全文化示范者。高度认识安全文化建设,严格规范自己,用言行诠释安全文化内涵,为员工做出表率;落实好领导带头反违章、查隐患,深入现场评最优、抓最差,让员工认识到抓安全需要胆识和勇气,需要从严从细,需要碰硬的文化、实打实的文化、持之以恒的文化。
(二)制订符合水电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从机制上为更好地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围绕《水电厂安全生产法实施细则》《水电厂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法实施办法》的实施,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车辆维护保养、车辆“四交一封(定)”、车辆GPS监控,以及停车场门卫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管理岗位标准化执行卡,坚持管理岗位周检、主管领导月检制度,每周一召开主管领导标准化周检工作碰头会,通过加大制度执行和考核力度,规范工作标准、管理程序和工作现场,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团结合作的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立足于现在的管理模式向推行科学管理方式转变,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对交通安全工作全过程的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标准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发挥各管理岗位的安全职能,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了以大队长、安全副大队长、专职安全员、生产办主任、技术员为一条线的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安全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负责,根据安全法律法规制度等有关规定确保安全控制技术落实到位。大队长、安全副大队长和HSE监督员是安全管理的第一管理责任人,负责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按章指挥、按章作业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实施。以***支部书记、***工部门为主的安全宣传教育系统,是安全宣传教育的第一责任者,通过明确职责,将交通安全方针***策、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不折不扣地宣传贯彻到班组、到岗位。以专职安全员、生产办主任、班组安全员为主的专职安全监督组成的安全监督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安全运行、技术措施监督落实负责,筑牢交通安全的防线。在安全管理中,把安全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员工的主要指标,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制”,发生事故的班组,对班组安全员免职,对专职安全员、生产办主任进行处罚,激发员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安全文化篇10
尊重科学是创建展览馆安全文化的核心,而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展览馆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对馆内员工的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树立人本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掌握着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因此,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以往,展览馆员工对于“只有生产行业才涉及安全文化”的观念根深蒂固,脑海里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随着“大众走进展览馆”的热潮持续加温,展览馆管理者不断在“安全管理”上增加砝码,在员工的安全监管上加大力度,使得“我要安全”本来应是展览馆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在实际中却演变为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只有用科学的安全理念将强迫过渡到自觉,将被动变主动,才能转变员工固有思想,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人的因素,核心是责任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就不到位,工作也就不可能到位。安全运行如今已经成为展览馆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使员工调整心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安全是现代展览馆安全管理的突破口。我们用宣传的手段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宣传展板、馆内的滚动字幕、条幅等引导员工和观众,为他们营造安全学习的氛围,让安全深植每个人的心中。我们还签订安全责任书,开展风险培训,通过单位与员工家庭之间的沟通,让员工家属也加入到宣传教育中来,使员工不只在单位受到安全教育,回到家里也可以耳濡目染。同时,也让员工体会到让大众拥有安全愉悦的参观旅程的重要性,也会为自己带来工作的满足感。总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调整好心态,以主观的思想去了解安全、接受安全,才能保证展览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二、严肃监督,以严格的制度维护安全
科学规范、依法办事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氛围。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职能,这对于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作用。展览馆在决策、指挥、管理、运作等各个环节上都能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切安全运行、事故为零的目标不难实现。展览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疏忽大意不得、松懈怠慢不得,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做到没有安全保障的设备不要、没有安全保障的布展不要、没有安全保障的运营不要,要树立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都是可以控制的观念。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展览馆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安全运行开关、建立安全参观环境长效机制的目标。我们一直强调安全环保无小事,指的就是要把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重大事故的起因,往往只是一个很小的疏忽。在这方面,一些博物馆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抓展览馆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从日常工作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从细小环节抓起,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细节抓住了、小事抓好了,安全工作就有了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展览馆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为核心,持续改进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运行,切实维护安全制度。加强安全运维合同和全员绩效考核管理,要分级分层次管理,明确每个展厅责任主体,抓好安全隐患治理,实现“治理一个展区,消除一个隐患”的最终目标。
三、规范行为,以良好的习惯保障安全
科学管理是用制度规范人,而不是管理人。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思想上谨慎,更要在行为上落实,形成安全人员事事细心、物业人员项项同心、管理人员处处留心,三方共同协作,以联动作用的局面,共同形成安全闭环。从一定意义上讲,安全操作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人远离危险。不好的习惯,是产生事故的根源。博物馆安全事故近些年为什么频繁发生、不断曝光,说到底,就是一些不良习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而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抓住影响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坚持不懈地做好展览馆工作。首先,要靠文化引领促进习惯养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习惯养成是潜移默化的。而文化对于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有了一个倡导以人为本、珍视生命健康的文化理念,有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开放、重视观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浓厚氛围,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有了土壤和环境。第二,要靠能力提升促进习惯养成。人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就安全工作来讲,只有我们的每一位员工,人人都熟悉掌握相应的安全理论和方法,做到科学管理、细心布展,才能确保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第三,要靠制度落实促进习惯养成。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习惯形成的有力保证。没有制度的激励和约束,良好习惯就难以形成。就目前情况看,我们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有些制度执行不到位、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这里面,有三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一个是狠抓执行、一抓到底,严明纪律、严肃处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第二个是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该合并的合并,该统一的统一,该规范的规范;第三个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员工执行制度创造便利条件。在这方面,我们要注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使安全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制度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四、营造氛围,以特色的理念传播安全
从实践中悟出道理,从工作中寻找规律,从挫折中汲取教训,从成功中提炼经验。我们的安全文化知识是从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要“根”在实践、“重”在思考、“贵”在及时、“旨”在求实。作为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场所,我们在提升自己的安全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展览馆场所资源,向大众宣贯安全文化,传递安全知识,使“安全之花”在员工和群众间同时绽放。我们围绕实现“零事故”的目标,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按照QHSE体系的管理要求,强“三基”,反“三违”,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团队执行力,实现安全生产。努力把展览馆建设成为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岗岗保安全的“坚强堡垒”。严格遵照执行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编写要害岗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开辟安全生产活动专栏,放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员工进行学习;加强员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地经验,并能准确找到消防用具、紧急开关位置,当遇到险情,能在有效的组织观众安全离开的同时,也能确保自身安全。全年要进行春、秋季“消防应急演练”、学习“灭火器使用方法及实际操作”活动及消防火灾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我们还要用“家庭安全”的知识警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