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贸易10篇

服装加工贸易篇1

【关键词】服装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转型升级;建议和对策

一、沈阳服装加工贸易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口0.4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3%,占全市货物贸易进口比重的1.5%;出口金额达到了2.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3%,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7.6%;2013年沈阳市的服装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3.6%,占全市货物贸易比重的9.3%。

表1 2013年沈阳市服装进出口同比2012年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表2 2013年沈阳每季度服装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在2013年这一年中,服装出口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第一季度中,出口保持2012年年底上升趋势,当季增长3%,比2012年同期增长5%。第二季度,出口的增长速度有了一点点的提高,当季同比增长5%,比2012年同期增长9%。第三和第四季度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尤其第四季度尤为显著,十月份累计出口额已经超越了2012年全年,至年中累计超出3千万美元。可以看出我国的服装加工贸易在出口方面一直稳步的提升,从自经济危机以来的恢复性增长转向了实质性的增长。

二、沈阳服装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知名品牌,多为外商做“嫁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已经声名远播,在服装行业更是如此。但是纵观国际一流服装服饰,很难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在世界各国的众多名牌服装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制作被他们的品牌挡在身后。“我们的生产工人耗费了大量的劳动进行服装的生产,拿到的酬劳却是总利润的很少一部分。据已有的调查,一件服装总利润的三分之一要付给品牌设计商,品牌受专利保护;而生产商只有十分之一的利润收入囊中,这个差距显而易见。”而我国的服装制造商主要以价格战作为同行业竞争的手段,这种“自相残杀”式的价格竞争方式是不会改变我国服装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劣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不会有所上升。沈阳服装加工业缺乏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多为外商做“嫁衣”。

(二)劳动力比较优势渐失,行业生存受到威胁

“根据近期第一纺织网公布的数据结果显示,目前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中国则是1.08美元/小时。”劳动力优势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间接解决近1亿人的就业问题。然而,中国的这一优势正在逐步下滑,对于企业而言已经导致一些国外大客户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的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间接导致了企业的客户流失、收益下降。

以辽宁的服装出口企业为例,因为多数生产厂家都是代工生产,所以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辽宁纺织工人工资水平平均在1500元左右。随着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与***府不得不解决工人难以维持生计的收入问题。提高工资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由此,辽宁纺织工人的工资上涨至 2600~3000 元。而越南的服装生产工人的工资每月只有 600 元。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服装出口企业面临两难困境,不提高报价就只能降低利润,为了不至亏损提高报价,势必带来订单向低工资国家的转移。

(三)生产工艺落后

作为世界的“纺织机”,我们的设备与技术真是难以支撑这一称号了。我们的服装生产企业从事纺织生产近30年,而设备基本都是被动升级,没有高水平的设备,再怎么熟练的工人也无法创造出一流的生产工艺。而面对先进设备的引进,我想各企业主们也是左右为难,因为目前国产的设备制造精度差,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购买国外高科技生产设备的投资成本又相对较高,这是导致众多国内企业不愿引进先进设备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生产设备上不去,谈任何其他的管理问题都是白费。

(四)服装加工技术手段落后

缺乏高端设计技术和手段是国内服装企业的通病,特别是信息化的建设制约着企业发展。据了解,目前沈阳的服装生产企业中仍有许多企业停留在手工打板阶段,这与使用CAD电脑技术打板的生产相比,效率相差太多。许多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的投入不值得,不划算。企业想要向高层次发展,信息化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三、实现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很长时间以来,服装产业也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名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服装业成长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如,意大利的服装出口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劳动力,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使用电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技术。然而沈阳的服装生产还在依靠简单的重复的劳动力工作,完全手工化。在美国市场上意大利服装的平均价格为16.09美元,而中国服装的平均价格为3.57美元,仅为意大利的四分之一。

(二)提高品牌意识,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沈阳服装出口的结构八成是“贴牌生产”,专家学者一直强调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贴牌生产”的模式。可就目前形势,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要想打造自己的品牌,竖起自己的旗帜,需要投入的资金是难以承受的。我们的企业,产品设计能力薄弱,在市场推广上更是无从下手,与国外企业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个等级。***府应投入力量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发自己的产品,创造自己的品牌。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的服装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为主,他们的发展命运需要更多的关注。

(三)建立科学的用工管理体系,

我国的服装制造业一直依靠丰富的劳动力占据着“世界服装工厂”的地位。但是,近年来这种比较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弱。服装企业的经营者们应该从更远的角度考虑劳动力成本的问题,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生产,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发展成为高品质的生产企业并产生企业凝聚力。这种效益的产生远比从员工的工资中挖取利润高明的多。企业主们应该从可接受的程度上为员工设置奖励性的工资待遇,签订符合标准的劳工合同,并为职工办理劳动保险等福利待遇。此外服装生产企业们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关注员工的业绩。在考核中会体现出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依据业绩来提升工资。

(四)加强服装加工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

高流动性的职工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生产率下降的问题,这同样是造成企业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稳定职工队伍是打造一个高品质团队的基础。而稳定职工队伍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符合自身状况的企业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服装企业,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它不会成为人心向往的地方。相反,一个具有成熟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得到全体员工的悉心呵护与拥戴,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纺织品制造业中,女职工占有绝大比例,且服装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城、乡镇等较偏僻的地方,建立本企业的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员工有家的感觉。

(五)跟随国际服装加工技术的潮流提高企业加工的技术水平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产业使用的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甚至比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所以,努力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所以企业主们应立即下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当前的生产, 不仅要紧紧依靠人类本身的智慧和技能, 还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和设备尤其是高科技设备,如电脑辅助设计C A D , 电脑提花绣花设备, 电脑控制、服装特种整理、服装功能技术等。在高起点上, 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一流的技术一定要配备一流的从业人员,沈阳服装从业者中不乏优秀人才,企业与***府应该为他们的进一步提升提供通道,让他们出国深造后再回国为企业做贡献。创造条件鼓励各方人才对国内服装生产设备进行改良,争取开发出适合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总之,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升级的目标是通过先进设备的更新,实现生产的高速化和自动化,通过研发新技术、新材料生产出具有高产品附加值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298-308.

[2]郑荣郎,传统产业向上提升的转型策略[J].能力杂志,2008,(540):13-17.

[3]安春明,中国纺织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J].纺织导报,2012,(02):18-19.

[4]赵文峰,浅谈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2013,(03):49-51.

[5]田林辉,徐生强,中国纺织业品牌建设现状[J].品牌视点,2010,(05):47-51.

[6]何振红,我国加工贸易快不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0,(04):41-42.

[7]黄永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12,(05):31-35.

[8]金龙布,加工贸易本土化策略[J].大众科技,2013,(1):198-200.

[9]李文博,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转型[J].东南学术,2013,(1):58-63.

[10]毛雷,纺织服装企业库存的成因及规避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10,(9):49-51.

[11]傅钧文,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0,(7):14-17.

服装加工贸易篇2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优劣势以及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壁垒

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近些年居高不下的出口依存度和层出不穷的“反倾销”、“特保”、“绿色壁垒”、“社会道德准则”等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让人不得不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担忧。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怎样,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试***通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贸易总顺差的六成左右。

然而,一连串乐观的数字却掩盖不了我国纺织业处在国际纺织供应链底端的事实。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贴牌加工为主,而贴牌加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的不足以及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手段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长期被动的原因。目前我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是我国纺织业目前面临局势的真实写照。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叫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指标,一般以该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占该国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反之则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总额(EX+IM)/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贸易流向的不同可将FTD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和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 ID),分别是出口贸易总值和进口贸易总值与当年GDP的比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可用来说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说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反之,则说明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得出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其国民经济规模的大小成负相关关系的结论。钱纳里和赛尔昆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一国的经济贸易***策也影响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当一国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策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而对于采取内需拉动型经济***策的国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

(二)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这里我们把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in Textile and Garment on Foreign Trade)定义为一国一定时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纺织品服装生产总值的比重。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EDT+IDT)/GDPT

式中:E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I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GDP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国内生产总值。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见***1)。

通过***1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可大致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飞速发展阶段。1986年纺织品成为国内第一大宗出口产品,此后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并在199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8.97%增长到1994年的62.9%。

第二阶段为1995-2004年,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在波折中发展的阶段。1995年以后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速相对减缓,但增速依然很大,在199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6.2%的最高峰。1998年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出现大幅滑坡,之后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则是起伏跌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部分纺织品配额的取消,都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添了很多活力。

第三阶段为2005-2007,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平稳前进的阶段。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目前的劳动成本已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这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来说影响较大,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行业发展态势为出口趋于平稳,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一阶段的出口依存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依然维持在50%以上,其中纺织品贸易依存度在30%左右,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则依然高达70%以上。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T)

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比。在进出口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则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另一方面,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的纺织品服装的生产能力,因为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总是以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提升为基础的。

(二)汇率波动

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样的美金收购价格,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出口利润的下滑,对于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纺织品服装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1994年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较1993年增加60%,其中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样的进出口额,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后的数值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

(三)国家***策

每一次国家相关***策的调整,都势必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造成影响。1994年我国***府引入了增值税制度,调整后的平均退税率是19.63%,因此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突飞猛进,增长率分别为32%和23%。而出口退税的下调会为纺织品服装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2006年的数据,出口退税下调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会下降4.6%。2008年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先后四次调高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其目的也是为了刺激纺织产业的出口。因此国家***策向哪个方向倾斜,势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思路,进而对进出口和国内生产造成影响。

(四)国内环境

国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力资源优势一直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近些年来劳动力成本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纺织服装业的科技水平一方面影响了纺织工业总产值,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长期贴牌加工,技术含量过低,缺少自己的国际品牌。

(五)贸易环境

从***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示1998年是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这其中固然有1998年出口退税下降的影响,但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2年部分纺织品配额取消,***1显示2002年出口依存度较2001年有明显的上升。无论是我国加入WTO还是后配额时代的到来,都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贸易环境。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面对“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认真分析,采取正确的竞争战略,全面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首先,要调整出口战略。着眼于以从质取胜,强化品牌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其次,要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面对以反倾销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争端,我国有关贸易管理机构和中介组织要建立纺织服装贸易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第三,要加强对话协商机制,开展与国外产业及企业的对话。通过***府或相关协会的积极组织,使国内企业与国外随时进行沟通,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第四,要调整营销战略。我国纺织服装业要抓住配额取消的有利时机,调整营销战略,建立自身的销售网络,建立我国品牌的营销网络。

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还应该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利润空间缩小。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微利时代纺织服装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我国纺织服装业逐渐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郑桂环,谢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与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

2.许黎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实际水平测算及国际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06

3.吴先智.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

4.李质仙,张伟文.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影响的定量研究.纺织信息周刊,2004

服装加工贸易篇3

[论文摘要] 纺织品服装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几年来,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接踵而来,并且出现了次数增多、金额巨大、手段多样化、法制化、***治化的特点,本文从美国利益集团分层和***治力量博弈两个层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经济问题背后的***治问题,与此同时,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今后对美出口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纺织品服装行业是中国主要的传统产业,也是中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和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因此,纺织品服装出口对于中国极为重要。随着美国***府贸易保护主义***策的不断强化,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争端接踵而来,甚至越来越烈,引起了双方甚至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根据有关形势分析,我国如何在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着力解决处理贸易摩擦,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的现状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以2005年为例,据美国海关统计,进口的纺织品服装达892.07亿美元,同比增长708%。

我国从1994年起,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加入WTO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持续较快增长,2002年~2004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6%、28%和21%。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国际市场和美国市场份额也逐步提高,以2004年为例,占世界纺织品出口市场、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比率分别 为23%和17.6%,比2001年也分别提高了2.8和3.9个百分点。

2005年,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激增,出口总额达1175亿美元,其中,出口到美国的达195.76亿美元,同比增长66.09% (其中服装为135.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纺织品同比增长47.38%)。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金额约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7%。

2006年,服装主要类别商品对全球出口额保持一定增长,增幅在6.6%~85.8%之间,但对美国出口下降,降幅在11.6%~78.7%之间,主要是裤子、袜子和衬衫等设限产品。

2007年1月~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735.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纺织品出口252.2亿美元,增长9.8%;服装出口483.1美元,增长21.7%。同时,纺织品服装顺差几乎占据我国1125.3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半壁江山”。

总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在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及出口国的中国外贸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争端的特点

中国入关以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争端明显增加,在2003年发动一起,2004年发动了三起纺织品设限的基础上,美国***府分别于2005年5月自主启动了三起、于2006年5月、9月接受业界申请启动了六起对华纺织品设限,除此之外还对我国24类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不仅如此,从长期来看,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治利益,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将是不可避免的。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美国有意从三个方面设置贸易壁垒措施来阻碍中国纺织品服装大量涌入:

1.关税壁垒。美国纺织品进口平均关税约20%,是其所有商品进口平均关税的10倍左右。服装进口关税一般均在20%以上。

2.技术性壁垒。美国的技术性壁垒又称“绿色壁垒”,它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法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由于这些强制性技术标准以美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达到。

3.启用保障条款。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贸易法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有关条款的修正案。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向美国出口纤维制品、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

综观入关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种摩擦已呈现了新的特点:次数增多;金额巨大;手段多样化;手段法制化;手段***治化。因为很明显,在美国,纺织业已是“夕阳”产业;而在中国,由于处在发展阶段及劳动力优势等原因,纺织业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个是“夕阳西下”,一个是“如日中天”,这样的力量对比下,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自然会带来频繁的利益冲突,再加上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相关***治人物利益乃至大国战略等诸多问题,纺织品服装贸易争端便不再只是纺织品问题,而成为美国对华经贸博弈的重要砝码。

三、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产生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所说,涉及到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因素,但总的来说,不外乎经济利益问题和***治因素,完全可以这样说,利益集团分层和***治力量博弈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利益集团方面,就经济学“理性人”假说和人在经济社会的“自利性”来看,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各集团的利益冲突。简单来说,某个利益团体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整个国家或世界的贸易利益对于他们来说是次要的,这样就会导致***府的对外经济行为失调。中美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也是如此。

那么,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美国市场,到底会对各利益集团带来什么影响呢?

对资本所有者而言,他们实际收益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因为一方面,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进入后,直接的后果是导致美国国内纺织品价格下降。在短期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下降,纺织品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会趋于下降,并且由于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幅度小于价格下降幅度,这样以纺织品衡量的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益是增加的。而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因此以其他商品衡量的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益是减少的。因此,不能就此做出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益增加或减少的结论,而应当最后综合他们的消费偏好进行考量。

对纺织品部门工人来说,他们的实际利益是受损的。这一损失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部分资本退出纺织品部门后,纺织品部门的剩余资本的边际收益将趋于增加,在竞争市场上资本和劳动要素分别按照他们的边际产出获得收益,因此即使在纺织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纺织品部门工人的实际利益也是减少的,当纺织品价格下跌时,纺织品部门工人集团的实际利益更是趋于减少;二是由于纺织品部门整体规模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工人就业率的下降。

对其他部门工人来说,他们的实际收益则是增加的,这一福利变化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纺织品价格下降引起其他部门工人福利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有部分资本从纺织品部门进入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其他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并导致工人的收益增加。

对土地所有者(庄园主)来说,由于纺织品的涌入并不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而纺织品价格却是下降的,因此庄园主的实际收益是增加的。

由此可见,在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存在着美方四大利益集团的“利益非均等”现象。

在***治因素方面,美国国内各种***治力量在中美贸易弈非常明显:

从美国***治家的角度来看,纺织业作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之一,近几年就业人数一直在5%左右徘徊。如此庞大的劳动者队伍是美国社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随着中美纺织品自由贸易的开展,这一部分人将感到自身的收益每况愈下,他们渴望从美国***府那里得到贸易保护,于是他们会通过工会向***府施压。同时,他们也是未来大选的选民,***府官员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也会制定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贸易***策,以争取更多的选票。

从美国工会的角度来看。因为普通工人群体的利益在贸易中是受损的,所以在发生贸易利益冲突时,他们会采取行动给***府施压,迫使***府出台纺织品贸易保护***策。这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形成的主导内在因素之一。

从中美纺织品贸易中的土地所有者(即美国的农场主)的角度来看。中国庞大的食品市场为美国农商企业提供了机会,出于害怕中国***府在农产品上进行保护,以回应美国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的保护主义,当美国***府制定或采取针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限制***策时,他们投的是反对票,这也是我们在贸易争端中应积极争取的力量。

所以,中美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经济问题背后的***治问题,在中美纺织品贸易***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集团都在起作用,究竟是哪个集团占上风,这取决于各利益集团在这一过程中的总的互动行为和博弈结果。

四、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的对策

贸易发展中出现摩擦是难免的,特别是随着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可以这样说,贸易摩擦也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而且只要中美贸易顺差存在,贸易摩擦就会存在,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还会恶化。为了公正、合理地解决好这种摩擦,避免导致两国***治外交关系的紧张,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善于从国际贸易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认清时局,把握方向,从中微观操作和宏观战略等多个层次,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动性,以便从根本上缓解贸易失衡带来的外部压力。从中微观层面看,作为微观主体的纺织品服装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借助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生产的国际化,并通过市场、产品多元化发展,降低贸易壁垒林立带来的潜在风险;作为中观主体的贸易行会组织,也应在纺织品博弈中发挥小而灵的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协作与对话,成为***府经济谈判的替代方式和有益的补充。同时要通过建立“行业自律协议”,适当控制出口,因为过度的出口激增势必引起贸易摩擦。从宏观战略层面看,应该把纺织品贸易纳入国家整体经贸战略中重新布局,建立健全妥善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机制,采取措施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同时以战略性步骤扩大内需,真正打通国内国外两大消费市场,这才是最终解决外部贸易压力的根本措施。

2.要善于运用包括世贸规则在内的各种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作为WTO成员,今后充分利用WTO相对公平的仲裁机构解决贸易争端,不仅应成为一种正常的运行机制,更应成为一种常态化、符合国际处理纠纷惯例的有力手段。同时,也为中方能够融入WT0大家庭中,真正成为一名普通成员,建立起一个积极的有效途径。

3.要善于在处理贸易争端时努力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充分整合各种***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资源,最大程度化解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要从民间、***多层次建立推进力量,善于利用“经济大使”做好“桌外功”,防止“临时抱佛脚”。

4.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走品牌和高附加值道路。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贸易中不可比拟的竞争力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低附加值,但由于缺乏强大的技术和品牌支撑,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反而成为美国发难的对象。美国虽然依赖纺织品服装进口,但众多进口替代来源地使得美国在处理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上蛮不讲理,中国要摆脱不利地位,实现纺织品服装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走品牌和高附加值道路。

5.积极协商,实现“双赢”。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府和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目前毕竟互为贸易大国,打贸易战只会两败俱伤。而且,纺织品服装贸易也只是中美之间贸易的“冰山一角”,因此,双方都要以积极的姿态,看重长远利益,努力寻求通过博弈和协商来解决问题,为建立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而共同努力。“斗则两伤,和则双赢”,这已经是人们对当前贸易摩擦共识的一句老话。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为中国带来了巨额顺差,解决了数以千万计的纺织服装工人的就业问题,但中国并非最大的获利者。经验表明,国际纺织品采购价值链中,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进口国的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同时,中国廉价的纺织品服装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利益。

参考文献:

[1]张运成:简析当前中美经贸摩擦.《现代国际关系》,2004,(1)

[2]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对外经贸实务》,2004,(3)

[3]吴晓波聂品:现代国际领域产品生产周期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5)

[4]中美纺织品贸易危机实现.新闻网,2005年8月25日

[5]中美纺织品争端为何难让步背后是两国经贸博弈.中安网,2005年7月27日

服装加工贸易篇4

一、美国纺织服装产业贸易保护***策的演变

美国的纺织服装工业开始于1790年,塞缪尔・斯拉特(Samuel Slater)利用其在英国阿克莱特所学到的技术经验建立了美国第一家棉纺工厂,至今已有210多年的历史。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一样,纺织服装产业为美国经济腾飞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美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历史分析,该部门经历了发展―高潮―衰退的过程,但由于美国***府在过去的200多年里采取了有力的贸易保护措施,因而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在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美国纺织业***策的演变大致分三个阶段。

二战前美国的贸易保护:关税措施。

1820-1920年期间(除1840年时段外),美国的进口关税均高于英国。与当时英国、法国、荷兰等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美国采取了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策。作为美国工业化先锋的棉纺织业就是在关税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1816年美国颁布的关税法规定,对进口的棉纺织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的最低估价条款对进口的初级棉纺织品的限制尤为明显。该法为刚刚建立起来的纺织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护。1913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纺织品产量的第一大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纺织品进口仍采取高关税保护。棉纱的关税为7.9%,非漂白棉织品为6.1%,印染棉织品12.8%,而在同期英国这三项产品都为“零”关税。

二战后的非关税壁垒:配额。

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于1947年成立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GATT成立的宗旨是大幅度降低关税,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保证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美国对纺织服装生产的贸易保护,由以前的以关税为主转变为以配额为主、自愿出口限制为辅。1955年,日本纺织服装产品大量向美国出口引发的矛盾是这一贸易保护方式转变的标志。

1953年日本纺织市场萧条,库存产品大量积压,棉织品价格跌到国际市场价格之下,造成向美国市场大量出口,对美国纺织服装业造成严重的威胁。日本对美国的棉织品出口由1953年的21亿日元增加到1955年的111亿日元,增长五倍,女士衬衣出口由1953年的5000打增长至1955年的40万打,增长近80倍,出现了所谓的“一美元一件衬衣事件”。

在此情形下,美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请求议会通过立法限制进口。为了回避贸易矛盾,1956年日本纺织业实行了“自愿出口限制(VER)”。1957年,针对美国***府的强烈要求,日美两国签署了《日美棉织品协议》,以***府间协议的方式实行自愿出口限制。

在美国的领导下,发达国家从50年代末开始共同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采取数量限制。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实行数量限制是违背GATT第一条(一般最惠国待遇)和第十一条(要求基本取消数量限制)的。然而,为了使数量限制合法化,发达国家“创新”了通过多边协商一致来背离GATT规则的方法。

走向“创新”管制贸易的第一步是在狄龙回合(1961年)中达成的棉纺织品短期协议,这很快发展成为长期纤维协议(1962年),并因此导致了连续四个多种纤维协定(MFA)。MFA的歧视特征逐步加强,新覆盖的产品和国家也不断扩大。自1986年以来,不仅棉纤维,而且还有羊毛、人造纤维,所有的植物纤维以及混合丝都被包含进来。第一个MFA于1973年达成,到1994年,第四个MFA已包括了45个缔约方,其中包括中国。MFA包含的出口受限于双边同意的数量限制或单边设置的限制。由于纺织品和服装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45%,MFA已成为南北方贸易框架的基石。MFA对贸易的限制是巨大的,如果没有MFA,估计服装产品贸易会增加25%,纺织品的贸易会增加10%。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MFA将于2004年底消亡。美国纺织服装业所享受的贸易保护环境也将发生较大转变。但无论如何,美国纺织服装业在过去50年间因为上述非关税壁垒,避免了严酷的市场竞争,在***府贸易保护这只“有形的手掌里”渡过了一段安逸的时光。

由于美国在中国“入世”谈判中施加了压力,要求在取消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产品限制以后,允许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进口激增而导致行业受损情况下,根据ATC保障条款,行使保障权,其有效期到2008年12月31日,这要比ATC的有效期晚四年,再一次为美国纺织服装业赢得了贸易保护机会。

WTO下的保护方式:反倾销与保障措施。

在MFA于2004年底消亡后,反倾销和紧急保障措施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济学家们一致反对反倾销行为。反倾销是WTO的主要漏洞,常常被各国产业当作一种武器加以使用。反倾销与紧急保障措施很容易被改良成为新的保护主义,它有可能被进口竞争利益集团操纵和滥用。据统计,1995-2002年的六年间,全球发动反倾销调查1979起,反补贴调查147起,实施保障措施(至2001年底)114起,其中美国的比例最高。

1975年1月至1996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接受了66件保障条款的申诉,其中30起已被驳回,34起被送至总统,总统至少对11起采取了进口自愿限制措施。在这些案件中,虽然美国总统采取了技术性否决,但是却启用了其他具有进口限制效应的法律程序。

纺织品和服装是经常面临类似保护措施的主要产品,可以预计,随着2004年总统大选来临,美国纺织服装业将抓住机会,争取新的保护***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出口不断增长,但是所面临的反倾销也在与日俱增。迄今为止,中国所遭遇的反倾销案达到了500多起。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从趋势上看,反倾销和紧急保障措施将成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拦路虎。

二、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品市场,产品消费量占全球的20%。纱、服装、家用纺织品年消费额达1850多亿美元,仅服装一类,每年的市场销售总额就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目前在美国服装消费中,约有近60%为进口。2003年,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加勒比国家、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服装产品在美服装进口市场中占31.4%,这部分进口额主要受惠于美国的特殊贸易***策,从其他各国(地区)进口纺织服装品的比例分别为:中国17.2%,东盟(ASEAN)14.0%,,欧盟15国6.0%,中国香港4.7%,韩国3.2%,中国台湾2.8%。

从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分析,纺织业由于原料便宜,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有规模优势,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要,贸易略有盈余。制成品、服装则已丧失了比较优势,为贸易逆差部门。美国的贸易保护***策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部门。2002年美国有制成品企业7333个、服装企业12516个。

从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相比,纺织服装业效益差、收入低,且呈逐步恶化之势,是典型的衰退部门。1950年,该部门的GDP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为9.8%,2000年降到3.2%,纺织业和服装业的人均GDP在美国制造业人均GDP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66%和54%分别下降为2000年的54%和47%。2001年,两行业总税收分别为7.14亿和4.16亿美元,只占制造业的1.1%和0.65%。这些数据说明,其对社会的贡献度比较低,是一种以解决就业为特点的产业。

过去的50多年中,纺织服装业的就业人数由246万下降到2004年3月的78万,其中纺织业41.6万,服装业36.6万,尤其是1990年以后,下降速度不断加快。从中反映出这两个产业比较优势丧失的现实。即使有贸易保护,其生存难度也日益加大,保护的代价日益升高。同时,由于人数减少,其对美国贸易***策的影响力也在减弱。

从经济角度分析,美国对纺织服装业进行长期贸易保护有利有弊,弊大于利。贸易保护的直接受害者是广大的国内消费者,他们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各种产品,同时丧失了广泛选择消费品的权力。但是限制进口对他们造成的损害是缓慢的,难以简单比较和计算,而且这种损害分散在了无数的消费者身上。对个人来说,一段时间里的累计损害很小。因此对消费者而言,这种损害实际上是一种金钱数额不大的“损失”。除了少数专家、官员和相关的商人外,一般消费者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更不会很积极地去对***府***策施加影响。

对于贸易保护的直接受益人――美国国内纺织服装业的老板和雇员,以及配套企业人员来说,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进口冲击不大,只造成产品的销售价格及企业利润下降,老板和员工的收入受点影响,这时尚不会导致对自由贸易、进口产品的激烈反抗。但如果进口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企业要亏损甚至破产,而员工要面临失业,那么自由贸易将遇到强烈的反抗。对于这些人来说,冲击是突发的、巨大的、难以忍受的,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进行抗争,对***府、议会施加巨大的压力。

关于贸易保护的非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心理与***治两方面。人们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尤其在交织着民族主义情绪时,对外国产品、外国企业容易产生敌视态度。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与日本发生贸易摩擦时,美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意识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对日大讨伐,以至许多美国人对正常贸易行为都产生了偏见。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这种心理依然存在。在***治上,美国一贯把贸易与其他非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对中国人来说,最为典型和难忘的例子是:在过去一年一审的中国最惠国待遇中,美国屡屡将人权问题与其挂钩。在实用主义原则的指导下,纺织服装品的贸易问题可以成为美国处理中美之间一切问题的工具或“交易筹码”:开放市场、人权、***备、核扩散、提高人民币汇率、贸易平衡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谈判水平。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随着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增长,中国产业完全可以运用这种实力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

据德国Verner公司提供的1998年58个国家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成本数据显示,美国位居前列,人均工资成本仍处于过高水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对其进行保护是没有意义的,更缺乏理论依据。

尽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贸易保护对美国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利益,但美国纺织服装业贸易保护将继续存在。2004-2005年和2008-2009年将会是美国纺织服装业贸易保护的最后的两个高峰期。从2005年开始,纺织服装品的国际贸易正式回归WTO体制,配额和VER等数量限制将取消,美国纺织服装业面临大调整,美国的贸易保护力量将全力以赴争取延缓调整的到来。2009年,美国将取消对中国行使ATC下的保障权,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将有实质性的增长,可能再次触动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的兴起,并且这两个时间都恰逢其总统大选。

美国贸易保护的方式将会以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为主,结合环境标准、技术标准、原产地规定等壁垒,来限制外国纺织服装品进口。考虑到美国是贸易保护的专家老手,它有可能再发明一些象“VER”之类的保护主义新工具。

三、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美出口的形势与对策

1980年,美国由纺织品出口大国转为进口大国,进口额逐年上升,到2003年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达828亿美元。

1994年中国内地首次超过香港,跃居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国榜首。1998年全球纺织服装品贸易总额为3150亿美元,中国占13.6%。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对美国出口不断上升,1991-1995年居美国进口份额的首位。墨西哥凭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优惠待遇,于1996年起成为对美纺织服装品出口的第一大国。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两国在此领域的贸易合作不断升温,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的进口份额重新居于第一的位置。

中国纺织服装品的出口特点是:纺织品,包括纱、布、制品出口增速快于服装,但服装出口比重大于纺织品;出口产品结构以棉制、化纤制产品为主;国内出口大户集中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前,中美在纺织服装贸易上的矛盾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核心就是一个,即围绕着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短期、长期经济利益的争论。对美国来说,目前的纺织服装业除了少数产品类别,如无纺布、纤维、高端面料等外,其余的企业已完全丧失了比较优势,无法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继续生存下去,其保护的代价太大。从长期来看,以美国的实力,让这一部分本该淘汰的企业及其员工退出纺织服装生产,逐渐过渡转移到其他产业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纺织服装为“衣食住行”之首,算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对于一国***府而言,不可能轻易放弃,更不会完全放弃,从美国所谓的“经济安全”考虑,即使它退出纺织服装业,也不愿意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占有其很大的份额,而是希望有许多的国家来供应国内所需。从短期分析,产业的调整,***府要付出代价,美国当然想“有所失,则要有所得”,通过拿配额、市场份额来跟中国做交易,换取我们在其他方面的让步。

总体来看,从2001年我国入世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限制尚处于一种比较温和的水平,反映出国际贸易客观的发展规律不可逆转,也反映出两国***府合作的诚意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两国的利益都将得到最大化。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纺织服装业出口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其就业又关系到社会稳定。中国对纺织业的重视是在情理之中。

对待中美纺织服装品贸易中的矛盾有两种选择:一是消极等待,一旦出现问题或矛盾激化,则针锋相对,互相报复;二是主动引导,提前化解,让双边贸易顺利发展下去。显然,最佳的选择是后一种。

总体上看,对于中国这样的开放经济体,世界贸易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以WTO为标志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正在走向完善和成熟。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竞争与斗争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实力与运用WTO“游戏规则”的技巧的结合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有悠久外交传统的文明古国,完全可以也应当以中美纺织服装品贸易问题为契机来展示自己作为国际贸易新秩序的主要奠基人的能力,树立中国作为领导集团中重要一员的形象。

要妥善处理好中美纺织服装品贸易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美国的具体情况,虽然最近美国的某些官员与组织发出了一些威胁信号,但仔细分析起来,美国在此问题上要打的牌并不多。在纺织服装品贸易保护方面,美国目前实际能用的措施也就是两方面:一是保障措施,二是技术措施。就是这方面的保护措施,美国也不能用得太多,覆盖得太广,否则会引起众怒,造成内乱。至于那些讨论中的所谓议案,真正出台的可能性很小。鉴于这种分析,中国在处理中美纺织服装贸易问题上的***策可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中国应该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贸易利益为诉求,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要求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遵守承诺,开放纺织服装品进口市场,采取以多边协商为主,以中美双边谈判为辅的方针。

坚持在WTO体制下处理争端、解决矛盾。与美国等国的国内体制相比,WTO体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要更加公正、透明。我们要积极引导各成员在WTO体制内处理贸易问题,并逐步对其中不妥之处加以完善或修正,建立一个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长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服装加工贸易篇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受巨大打击,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保护已日趋常态化。截至2011年,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涉及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达400亿~500亿元,其中,尤以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调查最为密集。据商务部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40起反倾销调查、30多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者主要为美国、欧盟、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儿童服装及用品的安全及检测是遭遇调查的重点。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对我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和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手段多样、隐蔽、复杂各国贸易保护的措施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从传统的高关税、进口配额过渡到新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特别保护措施,到目前最新的劳工标准等,其保护手段层出不穷。由于贸易保护的方式、领域、服务流动均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趋势,且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变化,使得应对难度加大。

2.范围扩大、区域化抬头随着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两国间相互的贸易保护措施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外高筑贸易保护壁垒,对内则对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差别待遇加深,其贸易保护程度也得到强化。

3.***治目标逐渐渗透至经济活动中近年来,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将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中来,希望利用本国自身经济立法加强贸易保护,向发展中国家灌输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经常遭遇发达国家国别***策的差别待遇,以达到其对外***策的***治目的。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1.抑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各国实行国际贸易保护***策,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因此各国对纺织品服装行业实行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导致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下降,对纺织服装行业产生冲击,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根据世贸组织规定,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被取消,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严苛的贸易保护措施,且频率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同样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纺织服装生产国也加入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大***中。

2.抬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欧美是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要求最严的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势必抬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成本。我国纺织品服装现阶段的出口优势多是基于低廉的生产成本上的价格优势。我国产品要想满足欧美各国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制度,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劳工标准方面,“社会责任标准”资格认证后,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足以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

3.容易产生连带效应国际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具有连带效应。一方面,在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或制裁后,企业要适应新标准、改善新工艺,若制裁的时效过长,企业原本的客户将会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在丧失老客户后,企业要重新进入市场将会非常困难,且销售成本会相对提高。另一方面,当一国实行贸易保护措施大见成效后,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同时保护措施也将扩散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极易陷入恶性循环。

4.阻碍纺织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海外市场而言,短期内将降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对国内市场而言,一旦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贸易保护,“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大量出口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大量的订单将与我国内销产品抢夺市场,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势必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纺织品服装价格下跌,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业良性发展。此外,我国纺织品服装业整体发展水平下降,将极大地降低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不良影响。

四、我国的应对措施

1.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传统出口市场,份额占总出口的60%左右,市场过于单一使我国企业常常遭遇贸易摩擦,尤其是欧美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情结极重的市场。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大力开拓印度、东盟、巴西等人口基数高、服装消费能力增长迅速的新兴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庞大的内销市场也不容忽视,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速超过了纺织品出口需求的增速。因此出口企业可以适当扩大内销比例,做到内外销并举,逐步实现市场多元化。

2.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成果,及时研究、学习借鉴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培育、创立、扩大自主品牌服装出口是我国从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培育自有技术,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商品档次,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并努力构建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

3.规范管理,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话语权一方面,***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做好咨询、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对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并完善纺织品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加快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适时改变经营策略,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内部管理,加快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达国家感兴趣的问题与纺织服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策,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服装加工贸易篇6

论文关键字:纺织品贸易 自由化 回顾与前瞻 服装贸易 法律 20世纪60年代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 国际 纺织产业 一、乌拉圭回合前纺织品贸易法律自由化的回顾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行业逐渐显示出比较优势。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产业.特别是为了避免纺织产业工人大量失业而引发对***府的信任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一批两方国家以可能会引起“市场扰乱”为理由.开始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限制。导致世界纺织品贸易长期游离于GATI"之外。从20世纪60年代的GATI"狄龙回合起。纺织品贸易逐渐由双边调节向多边安排的方向发展。在乌拉圭回合《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生效之前,有关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的多边法律安排先后经历了国际棉纺织品贸易短期安排、国际棉纺织品贸易跃期安排和多种纤维协定3个主要发展阶段。 《国际棉纺织品贸易短期安排》一方面规定发达国家进口国应取消对来自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棉纺织品实行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规定低收入国家必须控制其出口。即出口幅度应控制在1961年6月30日前的最高水平上。如果出口国或地区不按要求控制其出口。一旦进口国因此而受到市场扰~b(Marketdisruption)。进口国有权采取单方面的进口限制措施。而限制措施下的进口量应不低于前12个月的进口平均水平。此外,所有参与制定《国际棉纺织品贸易短期安排》的缔约方组成了棉纺织品委员会.负责在该短期安排期满后谈判棉纺织品贸易的长期安排。 《国际棉纺织品贸易长期安排》无论在适用期限、受约束的缔约方数量还是在调整范围方面都比上述短期安排有所进步:在适用期限上。长期安排的有效期为5年,1967年期满后又被延长,一直到1973年结束;在受约束的缔约方数量上,受长期安排约束的缔约方几乎扩大到所有纺织品贸易国;在调整范围上,长期安排不仅涵盖所有的棉纺织品。而且涵盖含棉50%以上的纺织品和服装。《国际棉纺织品留易长期安排》第一次尝试将纺织品与服装问题纳入GATI"体制之中。但在使纺织品与服装“回归”多边贸易体制方面,长期安排的作用相当有限。由于它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长期安排在实践中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一个《多种纤维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口方实施限制的范围由上述短期安排和长期安排中的棉纺织品和含棉50%的纺织品扩大到所有的棉、毛及合成纤维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方应保证进口配额年增长率不低于6%;设立纺织品监督机构(TextilessurveillanceBody。FSB)。负贵对协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解决有关争端等。 第二个《多种纤维安排》在第一个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即“合理背离条款”(ReasonabledepartureClause).其含义是:进口国在与出口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免除多种纤维安排有关条款的适用和约束。特别是有关配额和出口增长率的适用。例如可以实施比多种纤维安排所规定的更为严格的进口限制措施。这一条款为进口国背离《多种纤维安排》的义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三个《多种纤维安排》取消了“合理背离条款”,但保留了前述几项协议的限制内容。它还增加了一个“反急增条款”(Anti一surgeClause)。这是。。项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措施.即使正在增加的产品的进口量并未超过进出口双方原先达成的配额范围,也允许进口方对在一定期间内急剧增加的进口实施限制措施。 第四个《多种纤维安排》是最后一个多种纤维安排。原定的有效期为1986年8月1日到1991年12月31日.后因乌拉圭回合迟迟未能结束而延长至1994年12月31日。虽然该协定提出了最终使纺织品贸易回归GATY的目标.但是却比前几个协定更有限制性:首先.协定不仅继续沿用“反急增条款”.而且又恢复了曾在第3个协定中被取消的“合理背离条款”;其次,产品限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原来棉、毛、人造纤维产品基础上又增加了所有植物纤维、混纺纤维和丝混产品;再次,发达国家的单方面限制权力扩大,进口国在实施了不超过12个月的单边限制后.无须经双边同意,就可以单方面决定延长限制1年;最后,进口方应承诺放弃未用足的配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乌拉圭回合前纺织品贸易的多边安排得出如下基本认识:纺织品产业本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它们逐渐失去这一产业的传统优势 后.就不断寻求国际法律规则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并不遗余力地使它们的各种限制措施披上合法的外衣。上述短期安排、长期安排以及多种纤维安排就是在GArI’r的主持下.为纺织品与服装领域进行限制“合法化”进行谈判并达成的一系列“成果”。其核心内容是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而这种限制措施从根本上讲是与GATr的宗旨和原则背道而驰的。虽然这些协议对于维护纺织品与服装领域的正常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进口国的限制措施越来越严厉.加之各种双边协议的侵蚀。纺织品出口的增长率在不断下降。可以说,乌拉圭回合前的上述多边安排并不足以保障在纺织品与服装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纺织品服装协议》下的纺织品服装自由贸易法律的回顾 1986年9月.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开始。在确定本次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时,美国等缔约方为了换取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支持,同意将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规则之外的纺织品与服装领域纳入多边规范和监督的轨道。在乌拉圭回合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立场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才最终得以制定,并成为《建立WTO协定》附件一A的一部分。《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是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国在乌拉圭回合中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管辖纺织品与服装长达数十年之久的贸易体制。其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取代了以配额为基础的管理贸易。使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逐步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进而为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由序言、9个条文和1个附件组成。其宗旨是促进“将纺织品与服装领域逐步纳入1994年GATI’”。 协议的内容涉及一般规则;纳入进程;反规避条款;过渡性保障机制;管理机构;争端解决:适用产品范围等。 纺织品协议的目标是在10年过渡期内将国际纺织品贸易回归到关贸总协定内,回归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取消现有歧视性国别纺织品进口配额进度上。然而。纺织品协议回归过程从1995年起步时就遇到了重大困难。比如:4个发达进口国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挪威通报的第一阶段回归纺织品货单中,除加拿大包括了受限制的劳保手套外,其他3个进口方没有回归任何受限制的纺织品。另外,他们回归货单中纺织品的进口数量刚刚达到纺织品协议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但是,其中有些税目下的进口数量同他们在谈判中提供的统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还包括一部分有“ex”的税号。 在纺织品协议回归关贸总协定进程中。主要发达国家前3个阶段回归纺织品的进口量只达到了纺织品协议所规定的最低百分比要求。它们千方百计拖延纺织品贸易的回归和自由化,将绝大部分受限制的纺织品特别是一些最敏感的纺织品和服装留在2005年1月1日回归。从而.过度保护了其国内纺织业的利益,阻碍了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增加了其他成员方国内相关纺织业调整的难度,损害了其他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成员方的贸易利益。 三、《纺织品服装协议》失效后的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法律的前瞻 随着《纺织品服装协议》的失效,纺织品服装贸易终于全部回归到wTO框架。然而.纺织品服装贸易法律自由化的道路依然不平坦。 (一)高关税的保护致使纺织品服装贸易法律自由化落后于其它非农产品贸易法律自由化 纺织品进口配额和高关税壁垒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纺织工业的两大***策支柱。但在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结束后。纺织品进口歧视性限制体系去势已定,发达国家的贸易***策重心自然就转移到如何利用高关税保护国内纺织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关税只是针对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皮革制品等少数几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进口实行的关税税率要比对其他工业产品的税率高得多,一般都高出一倍以上。此外,在对同行业各类纺织品中.发达国家视加工程度和(或)原材料不同实行差别进口关税,加工深度越大,关税越高。故在未来的多边自由化法律谈判中,各成员方有必要加强削减关税、开放市场等方面的立法 (二)美、欧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方案和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对纺织品贸易法律自由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美、欧通过单边优惠方案和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来扩张地区贸易势力范围.客观上给多边谈判削减市场准入障碍制造了困难。眼前的利益动摇了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争取全球贸易法律自由化的信心,对多哈多边谈判削减高关税壁垒提出新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在世贸组织纺织品协议l0年过渡期后进一步争取贸易自由化和改善公平市场竞争条 件的最主要挑战。 (三)滥用WTO法中的贸易保护立法,继续阻碍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由化 从WTO建立以来的实践来看,纺织品和服装在完全纳入GATI~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贸易保护法律措施的滥用。在其他贸易限制手段和方法都逐渐不适用或被取消后.检验标准、绿色壁垒等新的非关税壁垒将会更多地在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出现。因此.乌拉圭回合促进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自由化.但自由化了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并非一帆风顺。就中国而言,在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法律文件中,规定了针对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的特殊保障措施条款,而在有关成员对中国相关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国内立法和实践中。存在若干对中国不公正的做法。所以拆除这些妨碍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促进纺织品服装贸易法律自由化发展,仍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服装加工贸易篇7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纺织服装业 出口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保护已日趋常态化。

根据统计,截至2011年止,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平均每年涉及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达400亿~500亿元之多,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被调查的主要对象。根据有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就受到了40次的反倾销调查,30多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美国,欧盟,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儿童服装及用品的安全及检测是调查的重点。对此,要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这对我国有效应对贸易保护措施和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均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1 手段多样,隐蔽,复杂

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基本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趋势,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产生连锁和示范效应,从而促使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出现,应对难度也相应加大,从传统的高关税,进口配额过渡到新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特别保护措施,到最新的劳工标准,其保护手段层出不穷。

1.2 范围扩大,区域化抬头

随着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得到了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使得区域经济组织对外高筑起贸易保护壁垒。为了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使贸易保护程度得到加强,对内则对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而对非成员国则差别对待。

1.3 ***治目标逐渐渗透至经济活动中

很多发达国家为了本国自身经济受到更好的保护,不遗余力地将劳动用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中来,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灌输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以达到其对外***策的***治目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发达国家的差别待遇。

2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影响,各国开始实行国际贸易保护***策。所实行的针对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促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下降,并对我国的服装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从一另方面来讲,国际贸易保护有利于促使中国纺织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扭转错误观念,由只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只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及环境保护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

在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被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市场的平衡格局也因此被打破。各国开始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实行严苛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且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作为支柱产业的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纺织服装生产国也加入到了贸易保护主义大***中。

2.1 抬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

目前我国现阶段出口的纺织类服装,由于价格较低,对于各国而言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欧美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保护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而且其要求也最为严格。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卫生检***制度,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本抬高。我国产品如果想满足欧美各国制定的这些标准必须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同时在人力方面要做到合理使用,按照我国规定的劳动法去实行。这样必然使我国的企业生产成本陡然剧增,失去竞争优势。

2.2 容易产生连带效应

通常,连带效应有两种:一是,企业在遇到贸易保护措施或制裁后,必须去适应新的标准,改善自身的技术和新工艺。如果一个企业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就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取代,失去原本的老客户。这时,企业要在原来的市场上建立新的客户关系,开拓新市场,就会变得很困难;二是,如果这个国家的贸易保护被其他国家效仿,导致保护措施扩散到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去,这样就会使国际贸易陷入恶性的循环,这样就极大的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竞争秩序。

2.3 阻碍纺织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经济的国家,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对我国国内的市场来说,如果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遭遇到贸易保护,“出口转内销”就会成为大量出口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海外的市场来说,短期内必然要降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旦有大量的订单出现在我国的内销产品市场,就会导致我国的纺织服装价格的下跌,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良性发展。另外,如果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下降,那对我国外部资源的利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形成后,就会极大的降低外商对华投资的信任,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2.4 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存在的问题

与欧盟各种纺织品服装的技术标准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环保法规相对不完善,技术标准混乱。我国缺乏国际标准接轨的强制性标准,而且标准体系混乱;其次,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纺织意识淡薄,环境技术普遍较差对全球的绿色消费趋势缺乏敏感性。再者,我国的绿色认证工作起步较晚,有些纺织企业甚至没有参与认证的意识。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欧盟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截止2006年止,我国就有五分之一的纺织品服装流向欧盟市场,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会加重我国纺织品出口对欧盟市场的依赖,使得我国产品更容易受到欧盟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策的影响。

3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下我国服装出口的运作机制研究

3.1 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欧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企业常常遭遇到贸易的摩擦。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更应该积极地开拓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的发展。为了能提高我国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我们应该大力开拓印度,东盟,巴西等人口较多的国家,他们的服装消费需求大,能迅速的增长我国的新兴市场。在美国,欧盟,日本,香港这些地方,纺织服装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市场。

除此之外,庞大的内销市场也不可忽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速往往大于出口需求的增速。制定国际化经营策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理解和更新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涵,真正减少对外部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拓展新市场,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实行‘走出去’的方针,与国外企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或直接投资办厂,建立全球化的纺织品服装的产销渠道。因此,企业要适当地扩大内销比例,使内外销处于平衡状态,再逐步的实现市场的多元化。

3.2 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服装市场上,品牌创新的竞争成为了一个行业的亮点,想要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

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本和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技术密集型产品,就不断地追踪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技术标准。借鉴别人的成果,加以研究、学习、吸收和利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我国***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形成生产力,实行产品结构的转型,提高我国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技术,创立自己的***品牌,努力提高商品的档次,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并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而努力。提高自主品牌服装的国际知名度,扩大自主品牌服装的出口,是我国从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强国的必经之路。

3.3 规范管理,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话语权

想要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话语权,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府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主导职能,加强对纺织服装产品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制定一整套完善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还要设立专门部门去负责收集信息,为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企业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咨询、培训、指导工作等;另一方面,加快提高纺织服装的生产和管理的水平,适时地改变经营策略,规范内部的管理,整合好内部的资源等,用发达国家感兴趣的问题与纺织服装贸易紧密地联系起来,努力实现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市场,即使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市场深深地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的话语权。

3.4 合理运用国际法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我国具有解决劳动力的优势,因此应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借鉴WTO成员的成熟经验。首先,认真研究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高度关注重点出口市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动向,有效地提醒出口企业及时进行价格的控制,要定期信息,保持信息的畅通,要合理运用国际法规,以达到建立一个健全的预警机制,从而实现贸易保护的前置化;其次,在***策上要扶持一些先进的纺织服装企业,确保纺织服装业顺利完成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府应从各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创新,优化结构,使企业熟悉并逐步符合国际化经营标准,加快与世界纺织服装业标准接轨的步伐;再次,在WTO框架下完善贸易保护***策体系。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各国的关税水平要不断降低,因此关税的保护作用会不断削弱。我国只有构建包括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在内较为完整的贸易保护***策体系,才能在纺织品贸易摩擦中有更多的策略选择。

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我国频频遭受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产品结构上趋同,纺织服装产品在服装消费市场上因价格优势取胜。想要以质量取胜,以技术取胜,就必须以科技的进步为依托,不断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水平,引导企业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为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并稳定的发展,并趁机提高“中国制造”的口碑,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要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负面影响。作为国内企业,国家利益也是自身利益的出发点。积极改善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研制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应该努力创立自主品牌,重视非价格竞争方式,避免低价格倾销和恶性竞争,争取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4 结语

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其次是缺乏自有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下,基本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外部的需求,出口退税率及实际有效汇率。由于中欧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力量不均等,中方处于明显劣势,再者,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相对分散,而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则比较集中于欧盟等国家,我们只能采取积极态度来化解争端,以突破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

参考文献:

[1]傅媛华.贸易环境催逼纺织服装业转型[J].浙江经济,2008(11).

[2]胡卫珍.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与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4).

[3]万宁.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应对[J].江苏商论,2009(11).

[4]宋程丽.谈内外贸对接对广东出口企业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36).

[5]徐***.贸易保护主义: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新危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2).

服装加工贸易篇8

200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2004年1-9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831.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8%,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04%。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707.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6.99%,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26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4%;服装出口金额是44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值为124.69亿美元,同比增长9.06%,占全国外贸进口总值的3.02%。

特别是对于服装产品来说,2004年出口明显增加。前三季我国服装出口151.67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6.13%;创汇355.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06%;平均价格为每件2.34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几年同期我国出口服装情况看,我国大力推动服装企业争创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通过创新提高服装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注重个性化审美的时尚趋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这些努力,2004年我国出口服装金额增长幅度超过了数量增长幅度,使我国出口服装的平均价格扭转了不断下滑的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主任孙淮滨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我国纺织贸易分地区情况进行了分析:2004年世界经济明显回升是拉动我国纺织业出口的有利因素。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前四大市场,对其出口占我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65%左右。其中香港市场主要是转口贸易,2003年以来内地对其出口额保持平稳态势,但出口增速不断下滑;2004年在CEPA的背景下,内地对其贸易额逐步稳定增长。日本市场上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已占其进口的70%,2004年增长能力并不大。美国和欧盟均为配额设限地区,2002年以来,受取消部分配额的刺激,我国对其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2004年前三季我国纺织品服装对设限这两个地区出口同比增长依然迅速。

回眸2004年,在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不断增加的背后,是世界纺织服装贸易环境的变化。2004年针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难以准确预测。

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大事件之一:出口退税改革

2003年10月13日***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决议的核心内容是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由目前的平均15.11%调整为12.11%。纺织品是我国出口的大项商品,根据新的退税机制,多数纺织品的退税率由原先的17%降为13%,原来13%的下降到11%,下调幅度超过平均降幅。

这项新的***策于2004年元旦开始实施。新***策使得纺织企业面临的贸易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按照新的退税***策,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新的出口退税机制规定“新帐不欠,老帐要还”,对企业来说是一大好消息。这样,历史遗留的拖欠退税款问题得以加快解决,纺织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投入更加有效的资本运营。根据新的退税管理规定,纺织企业及时获得拖欠税款和新的退税款,不但有了更加可靠的***府财***支持,而且出口退税法律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结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令纺织企业头疼的是,13%的出口退税率,意味着纺织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小,据测算,原先平均1美元出口额获退税1.2元人民币,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则将少退0.07元。对于那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小型出口企业,很可能被淘汰出海外市场。这样就迫使纺织企业根据国际市场形势,重新计算成本,调整出口报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出口成本,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而这一过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艰难而漫长的。

对于新***策对纺织行业整体影响到底如何,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表示:从整体上讲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对该行业影响不会太大。根据新的退税机制,多数纺织品下调幅度超过平均降幅,是受影响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再加上目前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劳动力价格比中国的更具竞争优势,应该说短期内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会有影响。但考虑到中国纺织服装业下上游产业链配套完整和更具综合竞争力,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均价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均价低15%左右。假设中国的出口价格上升4.2%,纺织服装产品将依然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大事件之二:纺织品配额取消之争

2004年纺织贸易的发展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莫过于世界范围内关于配额是否按时取消的争论。2005年1月WTO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这一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利好曾经在年内又多了变数,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提出“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WTO接受它们的提案,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继续实行配额管理。这个组织试***以“统一的”声音游说WTO相关国***府,将针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期延长至2007年。

“伊斯坦布尔宣言”发表后,在“中国纺织品”之下,各国纺织品行业组织纷纷表示支持,支持“伊斯坦布尔宣言”的行业组织达到40个以上,其中既包括美国、法国等纺织品消费大国,也有土尔其、墨西哥等纺织品生产国。

10月1日,世贸组织召开货物贸易理事会,应一些成员国的要求,讨论了2005年取消纺织品配额后这些国家纺织业面临的调整问题。有38个成员就此议题发言,但没有任何成员提出延长配额制度的要求。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以及美国、欧盟、加拿大和土耳其向世贸组织做出如期取消纺织品配额的通报,标志着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度已不可逆转。

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大事件之三:欧盟东扩

2004年5月,中东欧的10个国家正式加入到欧盟大家庭当中。欧盟东扩后,整个经济区域扩增为4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增加至4.8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而新近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较低,资源比较丰富,纺织行业是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之一。欧盟东扩将会产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等诸多贸易效果,从而带来围绕欧盟市场的纺织行业经贸格局进行不断的调整。

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商品中,纺织品是一个重头。欧盟扩大前,中国与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10国也有着有较大的纺织品贸易额。欧盟东扩后,如果欧盟保持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配额不变,那就意味着中国对25国的纺织品出口在实际上将会减少。欧盟官员表示欧盟“小心翼翼地恪守世贸组织所规定的义务”,“不希望(欧盟的)扩大成为欧盟与中国贸易的障碍”,并从2004年5月至12月这8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配额。

而实际上,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压力,欧盟一些成员国和行会纷纷向欧盟委员会施压,要求保护欧盟纺织业,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给予特殊的关注。欧盟扩大后,欧盟根据“特保条款”制定的限制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些“特限措施”将适用于10个新成员国。比如,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9月11日起正式实施的“2002/61/EC指令”(主要限制可释出偶氮染料轻纺产品的进口),从2004年5月1日起也适用于欧盟的10个新成员。这意味着中国对中东欧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增多了。

不过有专家指出,欧盟东扩后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对这10个新加入欧盟国家的出口份额的变化,而更多的是对原来欧盟15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影响。扩大后的欧盟纺织服装业直接从业人员将达250万,营业额2000亿欧元,也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户。因此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很可能因为中东欧10国的加入而相应的减少,也许这才是令纺织企业老总们最头疼的问题。

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大事件之四: 美国大选与特保

中美纺织贸易一直是纺织双边贸易中最棘手的问题。对2005年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产品将充斥美国市场的担心使得美国***府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面。与以往主要采取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方式不同,这一次美国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采取特保措施。接近年末,正当人们对美国会采取何种措施应对配额取消持观望态度时,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不顾事实和中国***府、企业以及美国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对,正式做出对中国产11个税号的袜类产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10月29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受理了美有关纺织行业组织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提出的对中国输美棉制裤子的设限申请。紧接着,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再次接受了美国业界提出的针对中国的设限申请。该申请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于进口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衫(海关编码338/339)、男式(包括男童)梭织衬衫(海关编码340/640)、内衣(海关编码 352/652)、化纤针织衫(海关编码638/639)和化纤裤子(海关编码647/648)采取特别限制措施。

就美国此次设限的合理性,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声称中国纺织产品正在“扰乱美国市场”,并构成“市场威胁”,这完全是夸大事实、不负责任的说法。事实上,美国纺织类产品从中国进口增长是平稳的和正常的,是美国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同时,中国对美出口纺织产品中,有相当部分是美国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定制的品牌产品,而这些品牌产品给美国企业带来远高于加工利润的销售利润,如果对纺织类产品设限,将损害这一价值链上的各方利益,也给这一价值链上的就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至于两国纺织贸易纠纷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布什连任后,两国纺织经贸将在呈现比较平稳状态的同时,进入一段相对复杂的阶段。纺织服装产品作为两国都十分关注的产品,其贸易上的博弈将持续上演。

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大事件之五:欧盟拟取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普惠制待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在美国会在2005年配额取消到来之前做何反应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地欧盟也明确表示如果全球进口配额在1月取消后来自中国的廉价贸易产品激增的话,欧盟准备对其纺织产业给予保护,在日内瓦的WTO总部访问时,欧盟的新贸易专员门德尔松发表声明说:“我们正要设立一个调整进口欧盟的纺织服装的体系,因为该产品就要实现自由贸易。”

欧盟在普惠制的审定过程别提到要对中国纺织产品给予特别的关注。欧盟的普惠制每10年调整一次,现行普惠制将于2005年到期,适时调整对中国纺织品的普惠制待遇成为欧盟的自然选择。欧盟委员会近日通过了2006-2008年度新普惠制方案建议稿,该方案已经提交给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经社委员会和成员国讨论通过,2005年7月1日起施行。新普惠制对各类产品毕业标准进行了新的规定:当某国一种类别商品对欧盟出口超过欧盟同类商品进口总量的15%,纺织品门槛是12.5%,则该国该类商品毕业。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已经占到欧盟市场的32%,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编制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显示,2003年,欧盟自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达到欧盟总进口的17%。不论采取何种统计方式,一旦新的普惠制实施,目前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关税水平将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有媒体预测,如果出口欧盟的纺织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不变,2005年底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损失将超过1亿美元。

不论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但是欧盟新普惠制的实施必将对中国纺织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反倾销、技术壁垒以及一些其他非关税壁垒也在中国入世后被相关国家频繁应用,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反倾销:

近两年,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的反倾销案例有增无减。以往反倾销主要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起的,而新近增加的反倾销案例则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对我国纺织品进行反倾销。特别是2003年印度对我国生丝的反倾销,是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贸易壁垒涉案金额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涉及出口金额近3000万美元,加上复检因素达1.6亿美元。

技术壁垒:

纺织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欧盟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年 9月 11日正式实施。另外,欧盟还在《欧盟未来化学品***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欧盟“新***策”的出台,一方面将增加轻纺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企业的出口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若因检测结果不符合“新***策”,也将不能进人欧盟市场。此外,欧盟还制定了生态标签认证标准(Eco-label)和环保纺织品标准(Oeko一TexStandard 100),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

SA8000:

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日益关注跨国公司的劳工问题,他们的社会责任对我国外贸出口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正在形成一道劳工贸易壁垒。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多个跨国集团和零售商先后在我国广东等地设立了劳工监督部门,对我国上万家工厂进行检查。一些劳资关系和谐、遵守劳工标准的工厂得到更多订单;一些违反劳动法规、劳资关系紧张的工厂被取消供应商资格,甚至被迫关闭。我国作为纺织服装主要的加工国和出口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正日益影响着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取消配额后的又一贸易保护手段。

预测2005:中国纺织贸易是否会出现井喷现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2005年配额全部取消的前景,引起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投资热潮,但经历了两年的大规模重复投资、盲目上马后,中国的企业对2005年后的前景并不像预计的那样乐观。第96届广交会上出口配额涨的这种“非正常”现象就印证了这一点。

按常理,在后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的不到两个月内,配额的价值应该逐步消失。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担心2005年欧美发达国家设置各类贸易保护措施,原本预计被冷落的纺织品配额年末被我国企业爆炒,价格成倍上涨。这几年纺织品配额转让价的变动很有规律,总在接近年尾的10月至11月小幅上涨,到12月份则全线偃旗息鼓。这一方面是由于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各出口商为完成全年任务,年底出口猛增,另一方面是因为出口配额“出一件少一件”,年底可分配的资源稀缺。但2004年的情况却很反常。从8月开始,出口配额“市价”不断攀升,到了广交会前,出口配额价格进一步上升,有的从一打几美元涨到了十几美元。

专家分析说:2004年配额被爆炒,主要原因是行内对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前景摸不准,甚至不少企业担心打破计划和垄断后,会出现“出口无序”的局面。同时企业也担心进口国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品进入门槛,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所以企业抓住机会在2004年出口争取主动。

这种论点与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如果国内外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我国纺织品出口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保持3年高速增长,2004年,虽然面临退税率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但由于2005年配额取消,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会加大出口力度,因此出口增长依然迅速。考虑到2004年纺织品出口基数较高、国际贸易***策变化等因素,尽管2005年纺织服装产品配额取消,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将不会出现井喷的现象,但在出口的格局上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设限地区将出现短期释放现象,对欧盟出口将超过美国

在纺织品配额完全废除之后,根据最极端的市场影响研究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和成衣出口总量将可能增长150%。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遭受最长时间的歧视性待遇,配额取消必然出现对设限地区出口短期释放现象,非设限地区始终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体伙伴,从2001年的410.85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603.27亿美元,增长46.83%,占全年出口的74.96%。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排名前40位中,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已于2004年5月1日并入欧盟。从长期看,东扩后的欧盟势必超过美国成为我出口第三大市场。

出口产品价格将下降,主营利润也将有所减少

有关媒体预测,尽管受到其他贸易措施的制约,但配额的取消改善了出口企业的出口环境,未来两年行业出口量将保持30%左右的增幅,但由于配额费的取消和占领市场的营销策略,明年纺织品出口价格将下降5%左右,因此行业的主营利润率会有所下降。盈利模式的单一和狭小的利润空间是纺织品类贸易公司的发展瓶颈。

加工贸易比重将有所增加

虽然,目前的贸易方式还是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但是加工贸易的比重也在上升。原因之一是随着配额的取消,出口企业面对的机会增多,企业自身的科技能力增强,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企业更多的趋于进行加工贸易;原因之二是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一般贸易出口需要全额承担征退税率差,而进料加工出口只需承担国产料件及加工增值部分的征退税率差,来料加工因实施免税,基本上不受退税率下调的影响。

需要提醒出口企业的是,虽然加工贸易可以降低出口成本,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转变,进料加工向来料加工转变,对提升我国出口的自主增长能力和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料件,以及企业拥有自身品牌将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配额取消使得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盛行

由于配额取消,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国际上针对我国纺织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不仅美、欧、日等发达进口国,就连一些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都大肆宣扬“中国”,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遭遇更多的挑战和阻挠,如纺织品特保条款、反倾销、技术壁垒等。

服装加工贸易篇9

遗憾:“中国制造”定价权的旁落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服装发展一直徘徊在没有品牌、没有产权优势、缺失销售网络和渠道、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状态。在2009年,外贸服装更是遭受到欧美等国次贷危机、国际贸易关卡设限、外商压低加工费、品牌验厂等多重压力,生存环境更显得举步维艰。尽管在服装的消费品领域,中国是绝对值超过50%的出口大国,“中国制造”的名声也享誉全球。但遗憾的是,中国制造并没有体现出中国定价能力。有统计资料表明,全球70%以上的纺织品进出口都是由若干家外资公司所掌控,并由他们完成定价。在所谓的“中国制造”游戏中,中国能够得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劳动力就业机会以及越来越微薄的利润。

客观分析中国外贸服装企业产品定价权的旁落,除去零售商最近因为中国成本的上升而受到困扰的因素之外,更加不容乐砚的事实是,中国的外贸服装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在拼劳力、拼低廉的产品投入。相对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外贸服装仍然是重数量而忽略质量、重竞争而忽略秩序、重订单而忽略内在改革,这并不是一条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反而与市场发展态势背道而驰。随着东南亚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制造业正“来势汹汹”,过剩的服装产能即将转化为又一波的出口浪潮,国内服装外贸企业在产品定价权上更为谨慎,甚至轻易不敢涨价。

沉思:产品定价权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背后

受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等压力影响,外贸环境不断恶化,国内曾经的外贸出口重地成为出口“重灾区”已是不争的事实。就在不久前,富雅时装(深圳)遭遇澳大利亚采购方的毁约,近万件成衣以及大批原料积压,最后无奈只能清理库存。类似此种现象频频发生,危机当前的处境不言而喻。

外贸企业在对外销售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产品无法直接进入市场,绝大多数产品是由国外采购商进行营销。并且由于都是贴牌加工,尽管产品销售额数字惊人,但无法打造外贸企业的品牌能力,使得每次的外贸交易本质上其实都是在做“单笔生意”,无法在市场上形成产品的延续性。当然,在危机面前,倒下的只是那些模式落后、利润微薄的高耗能低产出企业。这部分服装外贸企业在我国外贸发展初级阶段依靠低劳动成本赢得了市场,但现在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白色经济,最终还是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自然淘汰。

市场的自然法则便是如此:在不断的淘汰中,精选出最后的优胜者,并且将大部分的好处都留给了他们。市场经济的萧条导致不少外贸企业无单可接,或者有单不敢接,但也有部分外贸企业大胆尝试出了在困境中突围的发展之路。

巨鹰、甬南等宁波服装龙头企业以减少低档针织品出口业务,转向生产女装、休闲装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来渡过经济危机;盛达制衣将突围之路锁定在了科技创新上,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更新包装设计、不断推出新产品等举措来增强产品的性价比竞争力;华瑞纺织则在品牌战略结盟中寻求突破……这些服装外贸企业面对困难的机智与冷静,可以给我们带来几点启示。

在大风暴到来之际,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早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只有“内功”练过硬了,才能从容应对。首先,“团结就是力量”,地区服装外贸企业应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同时完善配套服务。比如把制衣企业,原料企业,配套的绣花、印染等一系列相关服务的企业以及配饰品企业联合在一起,组成战略联盟。以美特斯・邦威、唐狮、以纯、依米奴能国内知名的休闲服装品牌为例,其超过10%的零售收入来自于配饰品的销售,包括眼镜、皮带、休闲鞋、旅行包和袜子等。服装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与品牌商联合起来,寻找到新的市场立足点。其次,服装外贸企定在自身实力许可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在全球重要的销售市场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一直以来,我国服装外贸企业用的是“中国制造+外商销售”的出口模式,虽然可以避免一定的市场风险,但在无形中也丧失了对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在竞争中国内企业相互压价,利润往往掌握在采购商手中,一旦汇率变化就容易陷入沼泽地。因此在全球重点销售市场,如欧美、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应该铺设适当的销售网络。最后,企业应该提高产品品质,从而形成较高的产品附加值,通过对国内市场消费潜力的挖掘来规避“一棵树上吊死”的单向发展,学会一边是外贸、一边是国内市场的多元发展。

生机:外贸向品牌转变的突围点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服装外贸出口量位居前茅,但是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为国际客户提供原料加工和贴牌加工的层级。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服装50%为来料加工,30%以上由进口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加工,自主品牌只在10%左右。正是因为缺少那个小小的标签,决定了中国企业只能站在价值分配链条末端,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现实的残酷正在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底线。

生机何在?活路何在?一些原本单纯替人代工做OEM的企业,开始跨入“设计研发和生产”自主品牌出口领域,借此逐步摆脱单纯贸易和加工的被动,无疑,这种自救方式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市场突围效应的。

在服装外贸企业的长期运营中,拥有了运作品牌的一些便利条件:国外品牌的流行资讯、强大的生产能力、控制成本的能力、拥有大量的上游配套供应商、拥有具有技术优势的配套厂……在此基础上开拓品牌之路,尽管也是困难重重,但成功的曙光并不远。

早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长毛绒面料生产企业海欣股份出资1637.2万美元,收购美国GLENOIT公司纺织分部的两家工厂和46个商标品牌的永久使用权。2004年,维科先后收购英、美两家纺织服装企业股份,并按市盈率方法以零价格收购了KSK公司和日本钟纺纤维,希望借助对方网络推广维科产品。2005年,江苏老三集团引进意大利品牌VENI&VICI(玮尼维希),从外贸加工走向自主创立品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开始了品牌的发展之路。

服装加工贸易篇10

许多人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名正言顺地享有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关于开放纺织品服装贸易协定的好处,并一劳永逸地解决美国每年审查给予我国的服装进口配额问题。另外,作为世贸成员国,我国还可以通过WTO争端处理机制来解决服装出口中的贸易摩擦,减少服装出口的麻烦。其实,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1.短期内服装出口配额不会完全取消。在世界服装贸易中一直有一个《多种纤维协定(MFA)》。该协定使服装成为除农产品外在国际贸易中受限制最大的产品之一。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同时作为让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对等交换,各国达成了逐渐取消MFA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世贸组织正式运行后,乌拉圭回合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将彻底取代原先管辖该类贸易达数十年之久的《多种纤维协定》,服装配额将逐步取消。如果我国加入WTO,则将按照新协定的规定,享受好处与承担义务。

新的协定跨越10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即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31日,取消现有包括服装在内纺织品贸易配额的51%,剩余49%配额到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另外,发达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每个阶段的入选服装类别。比如,以美国和欧洲第一期入选的服装为例,那些入选第一批开放的品种,要么本来就不在MFA限制之内,要么就是那些市场需求不足,利用配额不能形成有效限制的服装品种,那些紧俏的配额品种却没有进入第一期的开放名单。

如此看来,服装贸易在10年转型期内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开放。如果发达国家到2005年才真正开放服装市场,那么,由于我国服装配额都是通过双边贸易谈判得到的,即使成为WTO成员国,短期内也不会大量增加服装出口。

2.服装出口配额取消不等于天上掉下了金元宝。虽然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但同中国其它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样,我国的服装出口贸易并未因此而受到太大的障碍。服装出口一直是我国的创汇大户,我国服装出口额一直高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事实上,除欧美外,我国在所有国家都享有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服装出口的配额障碍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对服装进口的国别配额一直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要求我国开放服务业、金融业等市场时计价还价的主要砝码。即使在美国,我国也享有最惠国待遇,只是美国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进行年度审查。而且,欧美等国给予我国的服装进口配额基本上是我国服装大类产品中的出口强项,比如中低档服装。配额完全取消后,一些完全开放的高档服装,并不是我国的强项。

二、非关税壁垒:我国加入世贸后扩大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

加入WTO后,主要考虑配额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是很不全面的。配额只是2000多种非关税壁垒中数量限制的一种。如果我国加入WTO,美欧就不得不按照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取消所有服装进口配额。但是,美欧仍旧可以保留大量符合WTO规定的、限制我国服装进入欧美市场的其它非关税壁垒。

乌拉圭回合后,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实施,迫于国内服装企业的压力,各国***府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服装产业实施保护。美国主要利用原产地规则,或实行歧视性服装贸易***策保护本国服装市场;欧盟则主要从技术指标上对进口加以限制,同时推行环保标准,包括生态标签、废物管理与利用等,保护本地区服装生产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区域贸易集团趋势的加剧,也使得WTO体制下的服装自由贸易大打折扣。

1.非关税壁垒之一:关于服装的国际生态标准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直不断发展服装的健康、安全和环保规定,要求越来越高,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服装产品质量不仅要求外观、质地和功能,而且更多地要求安全、卫生、无害、无污染,并且限制生产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欧共体在1992年10月颁布实施的法律规定,产品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终结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出口形成“绿色技术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环保落后,服装的环保质量达不到发达国家规定的标准,由此发达国家可减轻来自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服装进口带来的市场压力,达到保护国内服装市场的目的。关于生态服装的内容,国际生态学研究测试协会的纺织品和服装生态标准作了如下规定:

(1)服装原料的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生态学标准。生产服装用纺织纤维的生态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求植物纤维的栽培、施肥、植被保护、生长助剂的使用,以及提供动物纤维的动物饲养、保健、防病和生长剂的使用要尽量减少或消除纤维上的农药毒性残留,避免大剂量使用农药与化肥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破坏土地肥力。另一方面要求尽量使用生态良好的化学纤维。

(2)服装的生产、加工和包装必须符合生态学标准。一方面做到清洁生产,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保证最终产品PH值达到最佳值,不含解吸的染料及有害化学物质,不含杀菌剂,以避免服装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3)服装使用后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依据尽量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恰当选择诸如回收作用、回收再循环使用、降解化学原料与焚烧等方式。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数服装一次性使用后即处理掉,因此服装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2.非关税壁垒之二: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护国内服装市场非常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之一。美国1996年7月宣布实施的以缝合地取代裁剪地作为服装原产地判定标准的《服装原产地规则》,主要是针对中国和亚洲服装出口加工国设置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该规则使得我国、泰国、印尼等劳动力低廉地区的服装出口配额大幅度缩减。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则是此规则的主要受惠者,现在墨西哥已经取代我国成为美国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因为墨西哥出口美国的成衣中,极少使用北美以外的面料。

除了上述非关税壁垒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同样使我国对欧美传统服装市场的出口处于不利地位。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1998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出现下降,而墨西哥、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岸出现超过或接近10%的增长。1999年欧元启动,欧盟取消对东欧六国的服装设限,我国对欧盟出口面临严峻的贸易转移考验。

三、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入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必须考虑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出口总量第一,但盈利微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服装出口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注: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出口略有下降。)但是,我国服装出口企业主要是出口加工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只是外国服装经销商的加工车间,仅能从中赚取一些微薄的加工费。目前我国最好的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不到2%,服装单件创汇不到4美元,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贸易方式多元化,低层次竞争为主。我国服装对外贸易,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直接出口,同时进口棉花、羊毛原料,以及棉纱线、纯棉坯布等中间投入品,也进口一些成衣。1998年服装进料加工贸易大幅度下降,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与1997年持平,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略有提高,主要因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使服装出口竞争力下降,这说明了我国服装的出口仍旧停留在较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层面上,易于受***策因素影响。

周边一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带来的价格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对我国服装出口形成双重压力。由于部分国家工资成本的变化,国际服装贸易的竞争格局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以对美国出口为例,1998年泰国、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口增长在10%以上,而按照新产地原则,我国下降了3.5%。另外,我国出口服装附加值较低,仅相当于法国、意大利的1/4,德国的1/2。

当代服装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已从劳动成本的比较,转向服装品牌的较量。精美设计、技术含量、优质名牌和文化价值在当今国际服装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目前的服装设计水平较低,高级设计师人才更是奇缺。而且,我国约有70%的出口服装以定牌生产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短期内以自己的品牌出口尚有一定困难。名牌和具有名牌带动效应的出口龙头企业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更少。缺少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中高档服装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服装难以产生世界级名牌的主要原因,是各国文化环境的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文化差异十分明显。比如西服,国外叫做“绅士套装”(gentlemensuit),西服则是西方出口到中国的洋名词。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广为发达国家消费者接受的服装名牌或品牌是多么的困难。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风险大。我国服装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五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香港和日本就占了近50%的份额,五个大市场加起来就占我国服装出口的2/3[1-P29]。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不利于服装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也会增加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增加服装出口的风险。服装出口企业为争夺货源与客户常常形成多头对外、高价争购、低价竞销,极不利于我国服装出口。

4.我国服装出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服装市场具有进入壁垒小、竞争性强、消费需求弹性大等特点。

我国服装出口的国际市场面临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我国的服装出口产品结构与东南亚国家类似,同时,发达国家出于某种目的,给予某些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待遇促进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如美国和欧盟均宣布大幅度提高自印度进口服装的配额水平,占印度出口的2/3;多米尼加获得免费输欧的优待;加勒比海诸国更是占尽先机,对美国服装出口剧增。如前所述,墨西哥已经取代我国成为对美国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丝绸服装是我国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欧美市场尚无可以匹敌的竞争对手。

5.内需衰退,出口供给乏力。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服装需求不旺。据对全国15个大型交易市场的调查,1998年有一半左右的服装市场交易额与上年持平或下降,进场摊主较往年有所减少,农村集市贸易也出现需求不足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998年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支出470元,比1997年下降7.6%左右。农村居民扣除物价因素服装支出同比下降10%[2-P26]。根据国际贸易领域的需求偏好理论,一国在本国具有需求偏好的产品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包括价格优势、技术开发优势等等。因此,我国服装增强出口竞争力,直接取决于国内服装市场的发展水平。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周期理论表明,一国出口的产品首先在国内开发、生产,当其进入成长期后逐渐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如果国内市场不能够获得大力发展,发展国外市场就缺乏后劲与基础。

目前我国服装生产相对过剩,结构失衡,原料供不应求。由于我国棉花价格居高不下,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不得不大量进口原棉、棉丝和棉布。这表明,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快于其上游部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瓶颈”现象。这是因为我国纺织工业设备陈旧,技术更新缓慢,导致面料、辅料生产与服装生产脱节,缺少适合高档服装的面料,导致每年约有60%的高档面料不得不依靠进口,而这又不利于降低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加大了我国服装业角逐国际市场的难度。

四、发展我国服装行业的对策思路

1.机遇

(1)全球服装需求稳中有升。服装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对稳定;中高档服装需求量随收入提高而增加,价格需求弹性较大,有较大发展空间。全球服装贸易自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7%,以后几年更会出现小幅恢复性增长。

(2)我国服装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已经处于1990年以来的较低水平,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国内外棉花价格水平的基本持平,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加入WTO后,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服装生产企业进口低成本服装面料和低成本服装加工机械设备,从而降低服装生产成本。此外,我国近期实现的纺织突破口配套***策的完善,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等***策倾斜措施,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服装国际竞争力。

(3)不同服装企业机遇不同。第一,从事服装出口企业。主要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的服装生产企业,特别是面向欧美市场的中低档服装出口企业,比如生产针织内衣、夹克衫的服装企业,因为配额的取消,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因为欧盟、美国已经存在的包括原产地规则在内的其它非关税壁垒,仍旧有效地阻碍我国服装进入欧美市场,而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在美国市场上有更大的出口优势,欧洲国家在欧盟也有更大比较优势,所以不宜过分乐观。从另一角度考虑,一些原先出口欧美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由于不再有获得配额的优势,将面临其它国内企业的竞争,极有可能出口下降。而一些主要面向欧美以外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可能通过增加对美国出口,提高获利空间。

第二,面向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服装加工企业,在国内市场将面临国外服装生产厂家的竞争。我国在出口服装的同时,也进口服装,比如大家看到的牛仔裤、高档西服等。1998年我国进口的110.12亿美元的纺织品中,面料占60亿美元,成衣进口约占50%。我国中低档成衣始终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说不用担心国外服装的竞争。

高档服装则是我国服装业的一个弱项,特别是我国许多面向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比如雅戈尔、杉杉股份,尚未全面完成产业的升级,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外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加入WTO后,在国内市场上,国外高档服装对国内服装企业不会产生很大威胁。比如,一套意大利产西服售价4000多元人民币,远高于国产名牌杉杉西服售价。除非国外服装厂通过在我国设立合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否则,国外中高档服装难以借我国加入WTO之机进占我国服装市场,构成对我国中高档服装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进***国际市场后,为国内市场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立足国内市场的服装企业发展。

第三,出口市场并非欧美的服装企业及其它服装企业。我国加入世贸后,以服装加工贸易为主,主要面向非欧美市场的服装生产企业受影响不大。比如美尔雅、多佳股份、苏常远东和茉织华等企业,出口市场主要在日本、香港,这些企业主要应该考虑增加对欧美市场出口。大量利用进口面料作为投入品的企业,由于中间投入品成本相对降低,这些企业将增强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加入世贸后我国服装行业的对策

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机遇和挑战,我国服装界必须积极思考对策,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策支持和有序管理服装出口。国家应该规范服装出口企业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低层次削价竞争。同时,对重点服装出口企业减少规费,争取更多的出口配额。可以成立服装出口行业协会,开展市场调查研究,维护出口企业利益,加强对外联络和宣传,提高国际市场服装需求的信息服务,组织展览和展销等促销活动,维持出口秩序和对外诉讼等工作,向出口企业提供进口国对服装的一些技术标准和法律规定。服装行业协会要配合服装出口企业对我国服装出口薄弱环节的拉美、澳新、中东欧等地区的调研,积极开辟新兴的和潜在的国际市场,积极帮助服装企业出口的多元化战略。

(2)组建日本式的服装出口航母级巨头。日本式的大企业组织,比如松下电器,以生产最终产品的大型企业为龙头,作为整个企业集团的核心,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生产原材料的企业唯龙头企业马首是瞻,以最终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组织生产和科研开发。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服装出口的整体优势,必须积极寻找切入点,加速促成以具有名牌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为龙头,联合相关服装原料、服装面料、金融、广告、外贸等多领域企业,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

(3)创建国际服装名牌。名牌对企业来说代表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服装要真正进占国际市场,就必须创造出自己的国际名牌。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国内名牌,比如雅戈尔、杉杉等,但在国际市场声誉还有待提高。我国服装进入国际市场时,要做好商标在国内外的注册工作,依法保护商标不被抢注。

(4)逐步变革现有服装生产布局,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服装行业是古老的产业,早已是不落的西山太阳。目前,全世界服装生产能力已经绝对过剩。在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成本竞争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为此,我国服装企业必须努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以低成本优势与国外同行竞争,确保我国加入世贸后服装市场城池不失,同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斩获。

服装加工贸易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服装加工贸易10篇

学习

物流人才培养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物流服务人才培养策略,物流人才培养的方面。发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类别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府机构制定物流***策、规划等方面人才。各类企业的物流

学习

初二学生期中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学生期中总结,内容包括期中总结800字初二,初二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大全5篇。一方面: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做到每节课都检查课堂纪律,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而且对课堂检查进行及时反馈。反馈方式1,每半个月对一轮的课堂以班级为单

学习

中西方礼仪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方礼仪,内容包括中西方礼仪差异问题,中西方礼仪差异分析表。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

学习

钢结构安装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钢结构安装10篇,内容包括钢结构最新安装办法,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心得。1安装准备1.1地脚螺栓的检验与校正构架柱安装在埋设的地脚螺栓上。安装前需要整体进行检查。首先根据原始轴线及标高控制点对现场进行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的

学习

涉农资金论文

阅读(24)

1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从审计情况看,造成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管理多部门。涉农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有中央、地方各级财***资金,有银行贷款,还有村集体、单位和群众自筹等。国家的涉农资金,由多

学习

中医养生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养生10篇,内容包括中医养生小常识合集,中医养生知识总汇。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中医思想脱胎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中的作用。《灵枢百病始生

学习

银行小企业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小企业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银行小微企业部门总结,银行工作总结2020完整版。一直以来,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就业机会,但商业银行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机构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虑,将大

学习

医药人才培养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人才培养10篇,内容包括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

学习

大一年度个人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大一年度个人总结,内容包括最新大一年度个人总结范文,大一年度个人小结。回首过往,我们骑着单车穿越青春岁月的记忆,即使遍体鳞伤盲目摸索,但只要仰望苍穹,总有一番晴空。我期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境界,或许成功的那一天

学习

学期个人英语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学期个人英语总结,内容包括英语学期总结1500字,学期个人总结英语作文。1、备课方面在教学中,我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写教案。“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

学习

生产线管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线管理10篇,内容包括生产线管理流程怎样的,生产线特色管理方案。一、前言镀锡薄钢板俗称马口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喷雾剂、化工和油漆等的包装以及各种器具的制造。弗洛斯坦工艺180m/min电镀锡生产线整线设备长度11

学习

安全文化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文化10篇,内容包括安全文化心得体会,安全文化知识汇总。安全和文化是一块儿长大的伙伴。他俩一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起走过了学生生涯;又一同应聘到了液化气公司。安全性格内向,为人忠厚,他对拿到液化气公司充气的每个

学习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2000范文。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素质教育和艺术培养,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而有的孩子的技巧水平几乎都超过了老师!而我们作为幼儿教师

学习

机械加工行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加工行业10篇,内容包括机械加工行业现状心得,机械加工行业经典学习资料。2.1精密度不断提高20世纪后期开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投入到机械加工事业中,对整个社会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习

加工贸易产业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加工贸易产业10篇,内容包括第十二届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博览会,加工贸易新***策。2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2.1研究思路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

学习

加工贸易研究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加工贸易研究10篇,内容包括加工贸易案例分析的论文,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论文。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积极利用资源、市场和要素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并推动加工贸易的升级,同时为新型加工贸易的发展积极创新贸易金融

学习

服装加工合同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加工合同10篇,内容包括服装加工合同纠纷案例及处理方法,服装加工合同模板通用版。定作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揽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委托加工项目1.委托加工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量:以甲方下

学习

服装设计风格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设计风格10篇,内容包括服装设计风格歌曲,海洋风格服装设计。在服装色彩表达中,艺术风格是一个突出的特征,也是一种集中的外在表现,包含了艺术和装饰两个方面的特征。而在服装的色彩风格中设计,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创设出一种鲜

学习

服装平面广告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平面广告10篇,内容包括服装平面广告词,关于服装平面广告作品赏析。1形象宣传功能时尚刊物中的服装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是区别于服装展示和艺术活动显要特征的,并随着现代市场发展日益完善的。在特定的市场、结构、法规

学习

品牌服装设计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服装设计10篇,内容包括服装品牌设计如何才能成功,服装设计品牌风格。品牌服装;服装设计;价值一、前言我国品牌服装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也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品牌服饰,但是当前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设计师过于强调服装设计

学习

现代服装设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服装设计10篇,内容包括现代国风服装设计图,现代风与古风结合服装设计。设计美是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美,是人类为自身的需要,改变自然物质形态而创造出来的,里面包含了很多艺术美的元素。对于服装来说,服装的设计美表现在它的

学习

服装设计管理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设计管理10篇,内容包括服装设计与管理,服装设计团队如何管理。1.2服装结构的设计要素一般服装设计主要包括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以及服装工艺设计三大模块:①造型设计。主要是设计整体的服装造型效果。②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