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篇1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产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期末数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短期投资 应付帐款 应收帐款 预收帐款 减:坏帐准备 其他应付款 应收帐款净额 应付工资 预付帐额 未交税金 其他应收款 未付利润 存货 其他半款 待摊 预提费用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流动资产 其主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 长期投资 长期借款 固定资产: 应付债款 固定资产原价 长期应付款 减 :累计折旧 其他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净值 长期负债合计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合计 实收资本 无形及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其他资产: 其他长期资产 资历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权益总计
资产负债表篇2
资产负债表日(dateofbalancesheet)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日也指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资产负债表日就是出资产负债表的当日,一般指会计期末12月31日。由于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报表日数据是此前经济业务的最后体现。有的公司因特殊需要并不一定确定月末或年末是资产负债表日。报表年度因公司和地区不同也不一定确认12月31日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
(来源:文章屋网 )
资产负债表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联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策
一、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绝大多数文献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2007年下半年,危机不断深化蔓延的时期为2008年和2009年;2010年为各国宽松货币***策的退出年。由此,笔者将时期分为三个阶段:金融危机前期(2007年6月以前)、金融危机中期(2007年7月到2009年底)和金融危机后期(2010年及以后)。然后分析各阶段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进一步说明各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的实质。
1.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简单而且稳定。从表1可以看出其简化的资产负债表。
其中,金融危机以前,国家债券和贷款占总资产的绝大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构成了所谓的基础货币,占总负债的90%以上。比重很小的资产、负债项略去没有考虑。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迅速了陷入低迷期。美联储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挽救各大创伤严重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仅动用了全部常规性货币***策,更关键的是,还在危机关头创新了大量的非常规的货币***策工具,以期望给奄奄一息的经济体系注入急需的血液。这些***策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反映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使得总资产规模迅猛膨胀,资产的构成也变得复杂花哨。由表2可以看出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新增资产方的情况。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主要包含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货币***策的扩张。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国债市场上,美联储购买国债以持有证券;进行正回购,放出大量流动性。传统的向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贴现贷款也增长很多。
第二,非常规货币***策的创新――量化宽松的货币***策。这些资产负债表金融危机后新增的资产项,为美国货币***策刺激经济起到了主要作用。
首先,为了给商业银行以资金支持,美联储2007年12月12日设立一种新型的贴现窗口――定期拍卖便利(Term Auction Fadlity,TAF),这个新的流动性支持工具被称为是美联储4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它可以使美联储通过拍卖为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抵押贷款。
其次,向一级交易商等提供的贷款便利(Primary Dealers Credit Facility,PDCF),是因为贝尔斯登事件推出的、向符合条件的一级交易商(主要是投行)开放传统上只向商业银行开放的贴现窗口,提供隔夜贷款。
再者,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便利(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AMLF),是美联储以贴现率向储蓄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为其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处购买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提供融资,旨在帮助这些货币基金满足其投资者赎回的需求。
最后,为了对货币市场提供支持,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开始从一级交易商手中收购由“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美联储在2008年10月7日创造了新型融资方式――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从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那里直接购买无担保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向有资金需求的商业票据发行者直接融出资金。此举开创了美联储直接向企业贷款的先河,中央银行扮演了商业银行的角色。
还有,美联储的国外资产也显著所变化。美联储2008年底推出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Reciprocal Currency Arrangement.RCA),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进行货币互换,满足国外企业对美元的需求。这些新增的货币***策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避免投资者形成悲观预期,陷入痛苦的“去杠杆化”和抛售资产的“羊群效应”。
第三,负债方银行超额准备金极大增加。美联储资产膨胀的同时,反映了银行体系高能货币的急速扩张。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化仍在继续,银行体系的“惜贷”并未明显改善。也就是,美联储给商业银行不停地通过各种方式给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但商行却不愿配合央行的措施把流动性注入经济体,所以银行整体的“惜贷”现象导致了超额准备金在危机过程中一路剧增,而银行间的拆借活动几乎停滞。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除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货币***策以外,美联储还将利率***策进行到底。2007年9月到2008年底,美联储连续下嘲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降到几乎为零,现在维持在0~0.25%之间。但是当利率下降得不能再下降,而经济还没被刺激起来的时候,利率***策陷入了所谓的“流动性陷阱”。美联储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的货币***策手段,转而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策。
2.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我国是一个贸易出口大国,经常项目持续盈余;而且我国的人民币币值今年来都保持着较强的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资金流入我国,使资本项目也产生盈余。长年的“双顺差”和固定汇率制度造就了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外国资产列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是我国央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增加必定会导致负债方同等的变化。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除了基础货币,还有一项重要的***策工具――发行负债,大约占总负债的25%。这一***策工具最大作用就是央行可以进行外汇冲销干预。例如,当外汇储备因为贸易顺差而不断增加时,货币当局不得不放出货币。此时,央行可以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将一部分货币回笼,使基础货币的增量不至于过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不是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此跳跃,而是保持了近年来稳定的高增长。资产总规模从2007年7月的148105.37亿元快速稳定的上升到2009年底的227530.45亿元。
第一,外国资产总量从2007年6月底的104870.78亿元增加到2009年12月底的185333.00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同期里从70.8%上升到81.45%。由此可以看出外汇占与款在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是对***府的债权,即央行持有的国库券。第三,国内信贷包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三大类。在金融危机过程中,这三项资产都有增有减,国内信贷总量在207年6月
底为28558.05亿元,在209年末是18736.03亿元,没有大幅度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二、中美两国货币***策的影响效果比较
由于中美两国中央银行所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两国央行***策措施及其影响也就存在较大差异。
次贷危机期初,美国在短时期内频繁下调利率以期望刺激经济,但利率***策遭遇了“流动性陷阱”,表明利率***策失效。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开始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策,非常规的***策工具使其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由于银行体系的“惜贷”加上美联储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导致了商业银行持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因此基础货币急速增加。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M1、M2高速增长的同时,M2的增长却不如M1那么迅速,两者背离的原因在于美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意愿的下跌和“货币乘数”的急剧下降。货币乘数的下降反映出美国信贷市场还没有恢复正常运行,美国银行业的放贷量却始终没有增加。商业银行信贷无法解冻,美国企业资金紧缺状态难以改变,这阻碍了经济的恢复。
从整个货币***策来看,至少在短期中刺激***策还是具有积极的影响。短期中,由于工资、价格刚性,实施宽松的货币***策较有效地增大了总需求,使产出和就业增加,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在提供市场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防止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期中存在消极影响。因为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产出和就业量不变,实施扩张的货币***策放大了货币供应量,只能使得价格上升,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所以,总的来说美联储的货币***策效果不佳。
与美国相反,中国的货币***策效果较好。我国央行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策主要是为了提供流动性满足实体经济稳定高速的发展,而非像美国那样急于放出流动性来拯救面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存在“惜贷”的问题,我国4万亿的财***刺激资金需要更多的银行配套资金,而银行也愿意贷款以配合国家的***策。从而,大量流动性投放到市场中,活跃了市场交易,提高了市场信心。在危机中我国的GDP也保持了8%的增长,足以证明我国***策效果比较理想。
资产负债表篇4
【关键词】 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在我国以往的所得税会计中,企业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选择余地很大:既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选择纳税影响法,纳税影响法又有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可供选择。而我国***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一律按照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那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有何区别?为什么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替代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又好在哪里?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差异分析
同是作为“债务法”,原利润表债务法和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一些相似之处――都确认递延项目,且税率发生变动时,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但其差异也很明显。
(一)对收益的理解不同
利润表债务法体现了利润表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利润表观,用“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利润表债务法与这一收益观相对应,计算会计收益中所有收入和费用对所得税的影响,并以所得税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上,递延所得税则是会计所得税费用与税法应交所得税相对比的结果;而资产负债表观,用“资产/负债表观”定义收益,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要求收益的确认与计量都要服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会计概念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应这一收益观,资产或负债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乘以税率直接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而所得税费用依据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期初相比加以确定。比较而言,利润表债务法计算程序复杂,且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标准不易把握。这一变化充分反映了当前会计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包括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内的企业财务会计视角,已经由利润表观转变到了资产负债观。
(二)核算对象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作为债务法下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还有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核算对象是“暂时性差异”,而后者则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一个期间产生而在以后的一个期间或多个期间转回的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侧重从收入和费用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以及差异的转回;“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它侧重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更强调差异的内容和原因。
从内涵来看,暂时性差异比时间性差异的范围更广泛,它不仅包括所有的时间性差异,还包括所有的不是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三)对“递延项目”含义的理解不同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将全部(特殊情况除外)暂时性差异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大大拓展了“递延项目”的含义,与利润表债务法使用的“递延项目”相比,前者更具有现实意义。利润表债务法首先将时间性差异分为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再分别将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由于时间性差异反映的是收入和费用在本期发生的差额,揭示的是某个期间内的差异,所以此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应是本期的影响额;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尽管也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由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但由于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账面金额与其税基之间产生的差异,是从本质出发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的差异。因此暂时性差异是累计影响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反映的是账面价值,是累计的差额。
(四)确认财务报表项目、计算所得税费用的程序不同
确认财务报表项目时,在利润表债务法下,利润表项目直接确认,资产负债表项目间接确认,即首先关注利润表项目所得税费用计算的准确性。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适用税率+税率变动的调整数;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间的差额,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确认,损益表项目间接确认,即首先计算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然后倒挤出本期所得税费用。它更加关注的是资产和负债类项目计算的准确性。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优点
(一)核算方法更为简单、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过去会计制度下的所得税核算,以利润表为基础,调整时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在科目设置上分为“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三个科目,看似简单,实则麻烦,也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在前后期间税率变动的情况下,调来调去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关于这一点,笔者相信,只要对所得税会计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观为基础,强调的是全面的收益,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为着眼点,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在每一会计期末,只需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差额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在科目设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和先前相比虽然多了一个科目,但是由于各个科目之间的“分工”更明确,也就不容易混淆,所以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为简单,也更容易理解,操作起来更方便,同时也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
(二)可以提供更为全面、有用的所得税会计信息
与过去的会计制度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注重暂时性差异,它既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又包括了所有不属于时间性差异的其他暂时性差异,因而强调的范围更加广泛。例如,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合并的浪潮愈演愈烈,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等也屡见不鲜,由此产生的属于暂时性差异的非时间性差异,过去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披露这些相关的信息。采用适用性更强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其进行核算,就能充分、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交纳过程,同时也能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应了新的经济形式,可以提供更加全面、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更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的需要
过去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中选择一种。这样选择余地太大,使得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将所有的企业统一规范,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利于各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比较。
(四)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更科学、反映更全面、操作更简单,涵盖了利润表债务法的所有优点,又规避了利润表债务法的缺点,因此,现被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所采用。而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跨国经营的日趋普遍,也在客观上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财务报告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好地与国际惯例趋同,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简要结论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了会计国际化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定位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可行的。而且,我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企业重组、合并的现象和频率将不断出现和加强,资产重估会更加频繁,加之我国市场经济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跨国经营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这些都会引发大量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产生,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析并进行处理,可以说是对症下药。
总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资产负债表篇5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是税务当局规定的、计税时归属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具体而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计税基础小于账面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如果该负债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可在未来期间抵扣应税经济利益,这一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构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该负债在未来期间不可抵扣应税经济利益,则该负债的税基就等于其账面金额,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举例说明资产的暂时性差异:某一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价税合计共为10万元,另支付运费和保险费为1万元,会计上对其处理:将价税合计和运费等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上只将价税合计确认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将其作为提取可在税前扣除的折旧的基础,此时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1万元-10万元=1万元。举例说明关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企业有一笔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100万元,企业按季预提借款利息共计3万元,到期支付借款本息3万元,则该负债本季度的账面价值为103万元,而该债务的计税基础为: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规定未来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103-3=100万元,那么,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03万元-100万元=3万元。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比较
(一)两者的相同点
1、理论基础相同,都是业主权益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都认为所得税的性质是费用而非收益分配,两者都认为所得税是企业为最终获得净利润而发生的支出,符合费用的定义和性质,因此应作为一项费用看待。
2、符合权责发生制。债务法在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时,要求调整一项资产递延税款余额,调整为按变动后的税率计算的金额。因此,债务法是将时间性差异对原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将来应付的一项债务或代表未来的一项资产,能真实地反映其对实际纳税的影响,更符合权益发生制。
(二)两者的不同点
1、核算的“差异”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是基于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时间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形成与转回,而暂时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时间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差异存在的此类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暂时性差异比损益表概念下的时间性差异范围更宽,有些永久性差异,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差异的角度分析也是暂时性差异,有的暂时性差异在产生期间并未产生时间性差异。如前面所举接受捐赠资产的例子中,损益表债务法下计提折旧时,只会形成由于计提折旧方法不同而形成的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计提折旧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仅包括了该项时间性差异,还包含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税法认可的入账价值不同在计提折旧时所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直接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中得出,能反映出其产生的根源。而在损益表债务法下,递延税款是由损益表项目间接得到的。
2、对收益的理解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侧重于损益表,认为损益表是一种最易理解的受托责任报表,因此用“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资产负债表,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一种最可能提供信息的决策有用报表,因此用“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会试***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对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确定资产和负债,以及与这些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与之相应地,收入费用观要求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地收入和费用地直接确认和计量。
收入费用观下,必须首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再确认收益。因此,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无疑更为有用,这是收益费用观的优点。由于收入和费用都要追溯到原始的交易或事项所确定的数据。因此,历史成本计量成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较为现实的计量属性选择。而收入费用观也就几乎具有了历史成本计量的一切弊端。此外,收入费用观强调收入和费用必须配比,配比原则是收益确定的核心,而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但又会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计到资产负债中去,等到下一个会计期间再将其逐步转入收益表。例如,资产负债表中各种待摊费用、递延支出、预计收益等,这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为前后两期收益表的过渡或中介,大大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3、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侧重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额,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为着眼点,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与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并将这些差异对未来的影响看做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额,倒推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该方法处理所得税的顺序是从损益表项目推出资产负债表项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重视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一个剩余值,它是该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初余额和所要求的期末余额之差,其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该方法处理所得税的顺序是从资产负债表项目倒推出损益表项目。
资产负债表篇6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世界观和方***是一致的。哲学的思想、哲学的方法乃至哲学的理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与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贯穿于它的每一个原理和命题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去考察会计学的一些问题,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众多理论难题的解决。2006年2月,***颁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会计准则的最大突破在于,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规定的收益表债务法改变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无疑是一大进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实践的角度解决了收益表债务法的缺陷,而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本身也蕴涵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没有运动就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确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时,《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与原有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相比,没有沿袭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做法,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自***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无论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都是站立在收入和费用两大要素的立场去考察所得税问题。《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对于暂时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就是在每个会计期末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并据此计算其对纳税的影响。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收入和费用两大要素是动态的要素,是“虚要素” ,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是静态的要素,是“实要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收入和费用体现出运动的特征,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体现出静止的特征。虽然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是绝对运动的“收入”和“费用”这两大要素最终将通过“利润”要素向所有者权益要素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量”相对于期初来讲也会出现增减变动。由于所有者权益所代表的是企业净资产,从量上考察也就是是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在某一时点的差额,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静止”观念实质上是“运动”观念的表现形式,而资产、负债于某点的静止相对于期初来说也是运动的产物。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诸多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这对范畴在现代社会、现代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网络的多维坐标扩充了人的认识空间,而且提供了分析复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即系统论方法。会计作为一个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并且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虽然会计系统呈现出目标性、边界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及动态性等诸多特征,但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考察,会计系统无非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所组成的核算系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站立在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的立场考察所得税问题,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在时点的“量”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们是由六大要素通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综合运动在一个时点的存量,本质上还是体现了六大要素对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现象的依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才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从属于本质的。从哲学的层面观察,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收益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更能揭示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本质。会计核算系统表面上是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的内在变化来加工、处理和提供信息,然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只是我们为区分投资者的投入本金和投资所得而设置的辅助要素。随着会计期间的人为终结,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最终会向所有者权益要素转化。收入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因而收入、费用要素的变动与资产、负债要素的变动是同步的。因此用收益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揭示的仅仅是“现象”,而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揭示的却是“本质”。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为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虽然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相对于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无疑更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收入和费用两大“虚”要素来考察所得税问题,因而可将它们合称为收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资产和负债要素考察所得税问题,收益表债务法则通过收入和费用要素考察所得税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两种方法也存在同一性,即两者都是通过会计核算系统所提供的“指标”和税法所核算的“指标”进行对比的产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比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收益表债务法对比的指标是“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可以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收益表债务法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
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由于内在矛盾性或内在否定性的力量,促使肯定自身的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进而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收益表债务法的更替同样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收益表债务法基于收入与费用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确认时间不同的分析,即时间性差异的分析;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资产、负债两大要素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在时点上不同的分析,即暂时性差异的分析。从概念的范畴来讲,暂时性差异要比时间性差异宽泛,因为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如会计和税法对于同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同一期间折旧额的差异),而某些暂时性差异却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如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的账面金额不同于其初始计税基础),因此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差异”的涵盖较之收益表债务法更加全面,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能解决所得税的相关会计问题。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收益表债务法的更替是“扬弃”的行动,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思想。
资产负债表篇7
关键词: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比较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资产(负债)未来收回(清偿),以及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确认当期交易和其他事项时,如何核算其当期和未来的应纳所得税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分析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以及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问题。修正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一个变动即是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因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上确认的期间与税法规定申报的期间不同而产生,很显然时间性差异是从利润表角度出发分析的。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来分析的。所有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但有些暂时性差异则不是时间性差异,如资产的重估价,只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企业合并时,被合并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会计上按公允价入账,税法规定按账面价值计算,致使暂时性差异的产生,而此时无时间性差异。在认识和确认暂时性差异时,必须首先要理解计税基础这一概念。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计税时归属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金额时,就计税而言可从流入企业的任何应税经济利益中予以抵扣的金额。如果这些经济利益是不需要纳税的,那么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就为账面金额。具体而言,一项资产的税基是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金额时,为纳税目的而可抵扣的金额。如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剩余成本将在未来期间予以抵扣,则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为600万元。若其重估价为700万元,则有10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减去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抵扣的金额。例如,流动负债中包括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的应付罚款,计税时罚款是不能抵扣的。则应付罚款的计税基础是1000万元。此时,不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二、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在弄清楚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比较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点,来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基础债务法相同,它们都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具体运用方法,都遵循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将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它们的确认和计量遵循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要求,同时对税率变动的影响都按新税率进行调整。
利润表债务法和负债表债务法的不同点是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前者注重时间性差异,而后者注重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形成及转回,是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额,它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一个或几个期间转回。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它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和原因。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为300万元,而评估价为320万元。税法规定按账面价核算。会计制度规定按评估价计算。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对利润表税前无关。就无须纳税。但站在资产负债表角度来讲则产生了差异。具体差异如下:
(一)二者核算递延所得税的着眼点不同
资产负债表基础债务法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直接比较差额的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所得税,表现为一种直接性;利润表基础债务法是以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差异,并将这种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通过利润表项目的时间性差异间接倒挤递延所得税。表现为一种间接性。
(二)二者核算递延所得税范围不同
资产负债表基础债务法核算包括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企业合并等其他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未利用可抵扣亏损和未利用税款抵减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编报财务报表框架》的规定,如果某项目符合“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和“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的条件,就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中确认。而利润表基础债务法不能将可抵扣亏损、未利用的税款抵减、企业合并、直接计入权益等交易或事项的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例如。企业合并时,按购买法处理,会计上要求按被并购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但税法往往规定按其账面价值计算所得税。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但并无时间性差异。利润表基础债务法只核算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利润表法是依据时间性差异分析收入和费用在某个时期的差异,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三)二者对“递延税款”概念的理解不同
虽然利润表债务法也将时间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时间性差异乘以适用的税率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但是它反映的是收入和费用在本期发生的差额,所以确认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本期发生额。而资产负债表法下。尽管也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时间性差异乘以适用的税率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但是由于暂时性差异是累计的差额,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四)二者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的信息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列示,完整、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三、资产负债债务法的账务处理
例如,甲公司2000年12月1日取得设备一项,账面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保险费等90万元。甲公司该台设备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90万元,期末无残值。假设甲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按直线法折旧: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折旧年限为6年。2001年至2006年,各年均实现会计利润100万元,2001年至2004年,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改为25%。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第一种账务处理方法:
2001年年末,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
(1)会计年折旧额=90/5=18(万元)
(2)税法年折旧额=90/6=15(万元)
(3)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72)×33%=099(万元)
(4)所得税费用=100×33%=33(万元)
(5)应交所得税=(100+3)×33%=33.99(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33
递延所得税资产 0.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99
2002年-2004年,会计处理同上。
2005年末,所得税税率改为25%时的会计处理:调整2001年至2004年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额=0.99×4÷33%×(25%-33%):-09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0.9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096
按新所得税税率进行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0.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75
2006年,税法规定不再计提折旧,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所得税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25
资产负债表篇8
一、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这里的“应税”是指未来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这里的“可抵扣”是指未来可抵扣。而要确定暂时性差异,首先要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这些经济利益不需要纳税,那么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如果资产的计税基础不等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某公司2005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0万元,则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90万元;因在确认应收账款时已作为收入交纳所得税,在收回应收账款时不用再交税,即可抵扣2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200万元。账面价值190万元与计税基础200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为10万元,这里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又如甲公司2005年末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500万元,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为10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00万元,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400万元;税法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应计提折旧额为125万元,即固定资产将来可抵扣的金额(计税基础)为375万元(500-125)。因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0万元与计税基础375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25万元,这里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当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某公司2005年预计负债账面金额为200万元(预提产品保修费用),假设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该预计负债计税基础为零(负债账面价值200-其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税利润时可予抵扣的金额200)。因此,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与计税基础零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这里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二、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时,需设置“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会计科目。
“所得税”账户反映本期计入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反映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借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资产,表示将来可以少交的所得税金额。计算公式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所得税税率”;“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借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负债,表示将来应交所得税金额。计算公式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所得税税率”,“本期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常见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负债、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弥补亏损等形成。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后,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与税率的乘积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将年初、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减得到本期所得税费用。
1、因固定资产减值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1]甲公司2004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值150万元,预计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05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计提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不变。假设所得税率为33%,则各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表1所示(单位:万元)。
2005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00
贷:所得税
66000
2006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33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
2007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33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
2、弥补亏损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我国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5年,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称之为当期确认法,即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使用该方法,企业应当对5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内的应税利润充分转回作出判断,如果不能,企业不应确认。
[例2]某企业2001年至2004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50万元,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0%,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2001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000
贷:所得税――补亏减税300000
2002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12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0000
2003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6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0000
2004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1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0000
(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常见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由计提折旧、资产评估增值等形成。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后,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与税率的乘积即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将年末、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减,得到本期所得税费用。
1、因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3]某企业2000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4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扣折旧前的利润总额为11000万元,2001年、2002年适用税率为33%,从2003年起所得税率为30%。
(1)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设备折旧。
(2)确定各年的暂时性差异及该项差异对纳税的影响,见表2(单位:万元)。
(3)2001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495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95000
2002年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165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00
2003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00
贷:所得税
210000
2004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450000
贷:所得税
450000
2、资产评估增值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4]某企业200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0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000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2年,所得税率30%。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根据税法规定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因此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2005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0
贷:所得税
1500
2006年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0
贷: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篇9
【关键词】 会计—税收差异; 企业所得税避税; 所得税税负
一、引言
财务报告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而纳税申报则依据税收法规。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目的、基本前提和遵守的原则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因而,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利润与纳税申报的应税所得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以下简称为会计—税收差异)。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方法下企业的避税行为是否也通过对会税差异来实现,即在不影响税前会计收益的前提下减少应税收益,提高了会计收益的水平,致使会计—税收差异被扩大,相应的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也被拉大。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上市公司会税差异来了解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避税问题。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税收差异与企业所得税避税行为相关文献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认为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是企业所得税避税的主要原因之一。Manzon & plesko(2001) 、Mihir A. Desai(2002)、Desai(2003)发现美国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大小由于避税行为而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二是上市公司通过扩大会计—税收差异的方式操纵利润,很好的进行了企业所得税的避税,使盈余管理的税负成本最小化。如Mi11s & Newberry(2001)、张林(2007)、孙峥嵘(2008)、曾富全,吕敏(2010)都证实了这一观点。三是叶康涛(2006)、宛成钢(2009)、曾富全、吕敏(2010)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也越高,即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税负成本。但也有证据表明企业为隐瞒财务困境而虚增利润却不惜税费支出,Erickson,Hanlon & Maydew(2004)以美国证监会在1996至2002年期间认定财务欺诈和虚增利润的27家公司为分析样本研究表明,公司每虚增1美元利润,平均要为此支付12美分的所得税成本,这表明上市公司愿意为盈余管理行为支付高额所得税成本。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下调为25%,同时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二选一改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因此其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持续性,还要待进行实证。
本文以2007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及2007年以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加强协作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估计会计—税收差异,为研究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源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相信对加强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协作具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设计
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税法执行标准的不同会导致执行结果产生差异,这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其中,永久性差异是从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额中计算出来的,在当年的纳税调整中解决,不涉及或者不存在会计处理问题,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是暂时性差异(即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本文研究的起点是会计—税收差异。
(一)相关变量设计
1.会计—税收差异的计算
会计—税收差异=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应纳税所得(应税收益)=本期所得税费用/实际税率
2.所得税税负
企业实际所得税负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占其会计利润的比率。一般用所得税实际负担率来反映企业的税负水平,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种税收优惠对企业所得税负担的影响,它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所得税避税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3.规模的测算
本文的规模采用的是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Scale=LN(期末资产总额)
4.总资产报酬率的测算
(二)研究假设
会计收益数据要比应税收益数据更易人为操纵,在应税收益因税法刚性难以被人为操纵的情况下,则可以合理推测是会计收益纵的程度越大,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也越大(实际税负越低)。因此,可以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假设1:会计—税收差异与实际税负负相关,即实际税负越低,会计—税收差异越大。
已有研究表明,规模大的公司更容易受到证券市场的监管,操纵会计盈余的成本更高,因此规模与会计—税收差异可能负相关。因此,可有假设2:
假设2:会税差异与公司规模负相关,即公司的规模越大,会税差异越小。
窦魁(2007)研究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实际所得税率越低。因此,可以提出本文第3个假设:
假设3:会税差异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正向关系,即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会税差异越大,则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就越大。
(三)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的研究模型如下:
BTD=β0+β1ETR+β2Scale+β3ROA+ε
其中BTD(Book—Tax Differences)为因变量,表示会计—税收差异即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ETR(Effective Income Tax Burden Rate)为自变量,表示实际税负;Scale为自变量,表示规模;ROA为自变量,表示总资产报酬率;ε为残差。
资产负债表篇10
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成为人们日常的讨论话题,每个人都在关心未来房地产价格走势,分析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提出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对策以及警示房地产价格下降的冲击。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与货币量的关系问题,也正如弗里德曼所说,一切通胀问题都是货币问题,而对应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家都喜欢把这句话改成,一切房地产价格上涨都是货币问题,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仔细想来也是未必完全正确,因此本文也是借着房地产的热度,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重新分析货币供给机制,以及梳理房价价格与货币供给二者之间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是怎么增加的?
要把货币供应量是怎么增加的说清楚,首先要把货币供应量定义一下,为了分析相对简单,还是采取现实中我们关注的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概览中货币供应量的M0、M1、M2。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M0供应量的指标等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货币发行项减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库存现金项的数额,M1供应量等于M0加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活期存款项,M2供应量等于M1加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定期存款项。
基于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在数据统计层面上货币供给量主要涉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各自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因此现有货币统计量的统计只关注了货币的流动性特征,通过不断加总来得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但是其中却忽视了货币供应过程中的层级问题,而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层级问题更是与现代金融体系运行机制相一致,并且通过金字塔式的多层级资产负债表体系反映出来。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处于顶端,之下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底层为非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其中上一级的负债方都对应着下一级的资产方,下一级的资产方结算在上一级负债方进行,也就是上一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方发行债务借据,通过复式记账方法转化为下一级的债权资产,同时同级之间通过上一级的债务借据进行债务结算。
接下来的问题是金字塔模式下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否可以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及非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多层级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假设居民将100元现金存入商业银行,居民存款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增加100元,同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100元,即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中央银行负债方商业银行存款增加100元,同时货币发行项减少100元。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则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为20元,超额存款准备金80元。
在传统货币银行学的货币乘数理论的解释中,这家商业银行将缴存法定存款金之后剩余的80元放贷出去,之后经过商业银行体系,各家商业银行不断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创造信贷,即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的乘数机制,以上这一过程逻辑上和数量关系都没有问题。
但是存在最重要的缺陷是与现实中的银行经营决策及信贷投放过程不符,忽视了部分准备金制度信用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主体性,即在一定准备金存量的假设下,商业银行在保证存款不流向其他银行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进行信贷投放,赚取存贷利差,也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贷款创造存款机制,存款数量的增加直至准备金可以支持的限额为止。
在以上的例子中居民100元存入银行引起准备金增加,其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结果就是银行增加贷款和存款400元,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为100元准备金和400元贷款,负债方为500元存款,同时居民资产负债表则对应为资产方存款500元,而负债方为银行贷款400元。
总之,在经济正常时期,任何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都将直接促使商业银行投放贷款,进而增加相应存款,最终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
从单个银行来看,影响其准备金的因素包括现金存入、同业存量、向中央银行售汇及借款等。而从整个银行业的角度来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则决定了准备金规模上限,也就意味着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及存款规模上限,因此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上决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中央银行可以决定货币供应量。
但是以上这些货币供给机制是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商业银行信贷市场供需平衡或者供小于求时,而在金融恐慌或者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过于悲观时,商业银行和非金融部门都不进行借贷,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并没有起到增加信贷的作用,也就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能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所以准备金增加只是货币增加必要不充分条件。也意味着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策的有效性要强于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策。 货币供应量增加 引起高房价了吗?
货币供应量基本上就是非金融部门的存款总额。非金融部门的存款,既是非金融部门的可动用资金和潜在购买力,也是非金融部门的财富投资工具。因此若将房地产市场视为商品市场,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增加,也代表了其预算约束的放松,增加了房地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房价上涨。
同时作为财富投资工具,非金融部门的存款不断增加存款规模,压低了存款收益率,使得非居民部门寻求更加多样的资产投资组合,也增加了房地产的投资需求。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杠杆时,货币供应量增加更多是增加了居民货币收入,通过购买房地产居民存款流向房地产企业存款账户,实现了居民资产负债表中的不同资产之间的转换,而没有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
然而,随着商业银***地产贷款的普及,房地产贷款成为居民购买房地产的主要融资方式,居民的预算收入得以放松,预示着居民可以依靠杠杆来购买更多的房地产,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从居民资产负债表角度来说,居民资产方较少的存款转换为高价值的房地产,负债方增加了房地产贷款,最终其净资产价值暴露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之下。
同时居民通过房地产贷款融资来购买房地产也实现了商业银行贷款向房地产企业存款的转化过程,这也印证了近期M1的增长率过快,很大程度源于房地产价格上涨。
因此,在房地产市场低杠杆时,货币供给量是房价上涨的原因,而在房地产市场高杠杆时,房地产信贷才是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货币供给量增加只是现象。 高房价引起货币 供应量增加了吗?
从上面分析中,基于贷款创造存款机制,似乎是目前高房价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是结合部分准备金的货币供给机制。
可以看出,在正常时期只要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基础货币数量增加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不管房地产价格如何,商业银行一定会适应性地调整资产负债表(增加贷款和创造存款),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同理,如果中央银行控制住基础货币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论房地产价格如何上涨,货币供应量也保持基本不变,因此从总量来看高房价并不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但同时从目前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构角度来看,其中就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从今年4月开始新增居民贷款超过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时考虑到房地产价格上涨因素,可以知道很大程度上商业银行在保证信贷增加总量基础上调整信贷结构,将原本可以贷款给实体企业的贷款额度转移给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逐渐进入到滚雪球式价格上涨――信贷增加循环,使得货币供应量能够适应中央银行的***策调整,而且这一过程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向下时而房价可以持续高涨。
居民资产负债表资产方与负债方同时扩张,也意味着居民净资产价值对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更敏感,而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房价下行叠加实体疲软,房地产市场信贷条件恶化,银行信贷市场供过于求,随之出现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也就是进入到贷款偿还――减少存款机制。
至此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之间传导机制被破坏,货币***策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因此目前高房价并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其更大可能成为货币供应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总之,面对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房地产信贷才是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货币供给量增加只是现象,高房价没有引起货币供应量总量变化而是引起了结构性变化。
与其关注货币供应量不如关注信贷量和杠杆率,与其关注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如关注非金融部门尤其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与其关注高房价引起的货币超发不如关注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的货币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