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1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
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今颇具影响的一种国际性思潮,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学术研讨的范围,并对一些国家的实践产生了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无疑存在某种关联,但又与其存在本质区别。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常常有人将两者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混为一谈。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有鉴于此,对两者进行比较,厘清其关系,辨明其异同,显得很有必有。
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标志性理论作为一种思潮,市场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存在和发展到今天,其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市场社会主义的萌芽时期。市场社会主义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市场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穆勒(1806~1873)。此后,空想社会主义、基尔德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流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等多方面因素,为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进一步萌发提供了思想土壤。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和巴罗内,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以及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等,较早提出和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问题。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逐步形成的时期。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及其经济实践,而直接原因则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大论战。论战一方以新奥地利学派创始人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反对帕累托、巴罗内等人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观点。论战另一方是支持帕累托和巴罗内观点的肯定派,其代表人物先后有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英国经济学家迪金森、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等。其中,兰格等人根据一般均衡原理和边际分析方法深入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源合理配置的主客观均衡条件,其阐述蕴含着市场机制是一种可以与所有制相分离,从而有一定相对***性的,即中性的资源配置形式的重要思想。
第三,市场社会主义确定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苏联、东欧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并涉及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管理体制,这被西方视为某种市场社会主义形式的“实验”。同一时期,在西方国家出现持续的经济滞胀使主张国家对经济有所控制的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而使崇尚自由竞争市场制度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抬头。市场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已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一种***的经济学说、经济流派而愈益受到重视,并且表现出与以往阶段迥异的若干特征。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东欧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和英国工***的“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
第四,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给市场资本主义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但是,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以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切身感受,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身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效率减退等问题。当他们随后目睹原苏东国家因普遍采取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休克疗法”所导致的经济衰退、物价飞涨和大量失业现象以后,更加坚信市场资本主义绝非人类社会永恒的福音。他们将批判的矛头同时对准苏联模式和市场资本主义,由此掀起了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新热潮。这一阶段,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探讨的显著特点在于:以探讨包括市场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和设计方案作为共同主题,以促进社会主义的效率、平等和民主为目标,将论证的范围扩大到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从而把市场社会主义***策化和实证化。这表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进一步趋向成熟。当然,这一阶段目前仍在继续,因此,其理论本质到底如何,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
概言之,市场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和不同流派中,其具体观点和***策主张不尽相同,但是,承认市场与社会主义可以兼容或结合,这个基本观点是比较稳定,比较一致的。而英国工***理论家提出的“联姻”论和“主导机制”论,则使之更加明确化和系统化,并使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得以真正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理论。其要点简括如下:其一,“中性机制”论和“联姻”论。传统的社会主义认为经济机制同所有制不可分离,并由此出发反对市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明确提出了关于经济机制可与所有制相脱离的思想,其中包括美国经济学家埃克斯坦、普尔尤尔、伯格森以及奥地利经济学家贝尔、扎伊德尔。他们明确指出,解决经济体制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应懂得占统治地位的管理原则不取决于所有制的性质”。〔1〕美国的格雷戈里、林德布洛姆等人认为,市场和计划仅仅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资源配置过程转向‘中性’的市场机制”。〔2〕“联姻”论是对“中性机制”论的进一步发展,其代表性著作是埃斯特林等人撰写的《市场社会主义》。该书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必备特征,资本主义必须依赖市场。但是,市场与资本主义之间并不存在内在的实质联系,市场并非只有依赖资本主义才能生存,资本主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市场资本主义而并非市场本身。因此,“资本主义和市场的联姻可以分解。尽管使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使市场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为可能的”。〔3〕其二,“市场取向”的“主导机制论”。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主张将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这是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埃斯特林等人认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利弊,新古典学派崇尚的纯粹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是一种不可取的极端形式,而激进学派崇尚的纯粹计划机制形式也是不可取的极端形式。在此问题上的正确答案是:“最好是将市场作为主要的交易机制,只是在需要之时才用非市场机制对它进行补充。”〔4〕这就是说,应该大力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基础作用或导向作用,计划或***府干预机制仅仅在主导形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才启动。
二、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借鉴意义
作为“关于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经济学”,〔5〕市场社会主义大胆否定关于市场只能依附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和既定前提,大胆突破市场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思维定势和传统见解。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契合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论”的有关精神,〔6〕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
在理论上,市场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是对马克思晚年有关思想的当代回应;在实践上,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一,市场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论”的有关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市场社会主义既不同于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又有别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中性机制”论和“联姻”论试***揭示社会主义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理,试***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兼效率和公平的可行性方案。从经济思想
史角度看,这契合了马克思晚年的有关思想。对此,市场社会主义者也有某种程度的自觉认识。例如,埃斯特林《市场社会主义》一书就宣称,马克思是一位比其他社会主义前辈更加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他对社会主义本身的经济论述不多。但是,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否定资本主义,而在于超越资本主义,既保留和继承资本主义中有价值的成分,又剔除资本主义中被历史淘汰的东西。这种看法,符合马克思关于俄国“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等思想的精神内涵。从实践上看,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的思想束缚,而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从社会经济制度中抽离出来,赋予其“中性机制”的地位。这对于我国从长期以来关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出来,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了马克思对市场资本主义的批判,为我们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提供了思想借鉴。市场社会主义之所以被视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仍然坚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看来,市场本身是不完美的,存在着种种弊端,如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紊乱以及市场活动引起的“外部不经济”等。但是,市场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并非由市场的缺陷造成,而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市场则将根据资本主义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剥削。这就是说,剥削并非市场之过,市场本身并无剥削性,市场资本主义才具有剥削性。因此,要消灭剥削,同时又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必须将市场同资本主义剥离开来,“资本家必须消灭,市场必须保留”。〔7〕换言之,市场需要社会主义,市场只有在同社会主义的结合中才能获得新的生命。这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倾向,是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被视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的根本原因。
市场应与资本主义分离而与社会主义结合,这种主张意味着除了市场以外还需要计划,还需要一些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东西。这让那些信奉市场万能、鼓吹资本主义永恒的右翼学者不能容忍。因此,他们往往在市场的彻底性、真实性问题上大做文章。例如,新自由主义右翼代表攻击市场社会主义主张的是“非真正的市场秩序”,其中,德加塞等人指责市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市场“不真实”,“它错误地将自己置于市场面纱的笼罩之下”;哈耶克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攻击市场社会主义,断言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只能建立在“普遍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之上,市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秩序”,而市场社会主义却认为市场秩序可以人为地进行限制和改造,这是严重的歪曲和背离,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社会后果。〔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市场搞定一切”的观点在某些人那里成了信条,他们极力淡化、贬低、排斥和驱除计划机制及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极力突出市场功能,并为此不惜淡化公有制乃至鼓吹私有化,主张国有经济全面后退,旨在确立市场经济至高至尊的地位。这种“市场万能”论在国际上早已遭到一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波兰学者沙夫严厉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崇拜“新浪潮”,反对“把西方经济的成就都归结于市场经济”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唯一的神圣武器,认为它能最好地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观点,主张“经济计划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必须在其各自的范围内,在每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9〕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的历史作用,抵制和批判“市场万能”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三,市场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其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并积极地构建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这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鼓舞。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巨大挫折并处于低潮,在“社会主义失败论”一时间甚嚣尘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世界上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纷纷改弦易辙的情况下,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仍然公开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虽然其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并不一定是科学社会主义),并纷纷表达对人类必将走向社会主义的信心,这无疑是非常难得的。
美国左翼学者罗默指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垮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应该为它殉葬。”〔10〕许多学者还积极地构建新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其中,罗斯福特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在有效的经济体系内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是“复兴社会主义的机会”。〔11〕这代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声音,这种声音对于中国等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一种鼓舞。
三、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
毫无疑问,市场社会主义虽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收了一些东西,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但是,它不全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它仍存在着许多理论缺陷,并且在一些根本问题上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相径庭。①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两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2〕中国***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经济文化落后的具体国情,肯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合理性,但是,始终高度重视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流派,市场社会主义极力反对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认为它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根源。但在对待公有制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公有制到淡化乃至否定公有制的衰变过程。兰格模式和“分权模式”尚能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若干模式的具体方案中,公有制则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被淡化甚至被排斥。
例如,英国工***的“市场主导”模式,就抛弃了长期坚持的无条件推行国有化的观点。罗默等人的“息票社会主义”虽然有时也提公有制,但是其重视收入平等甚于关心所有制内容,到后来,罗默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视为平等,甚至把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踵”。正因为如此,这种市场社会主义又被称为“修正的市场社会主义”。〔13〕第二,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理论基础上。从理论源头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以“帕累托最优”这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前提,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社会。
虽然它也从马克思的思想当中借用了一些东西,但是从根本上看,其理论基础仍然是西方经济理论以及西方伦理思想。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跨越论”关于“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的大胆设想,到列宁新经济***策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中共十六大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论述,这些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第三,两者的区别也体现在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程度上。市场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是有限的,换言之,它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空想性,在实践上缺乏操作性。具体表现在:其一,市场社会主义的“中性机制”论陷入了脱离社会制度的理论空谈。市场社会主义将市场同资本主义分离,这无疑
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其后期所构筑的各种新模式和新体系,大多脱离具体环境,一味奢谈“中性机制”、纯粹理念的“构造物”。众所周知,在具体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市场机制总是带有一定历史痕迹并与一定经济关系及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并非仅仅涉及资源配置的孤立的纯粹范畴。马克思指出:虽然“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14〕因此,离开具体的经济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亦即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而一味奢谈中性机制,违背了关于抽象与具体的辩证法则。正因为如此,市场社会主义始终没有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主体力量。
相比之下,中国***人既看到市场是一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的手段,同时也注意到它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活生生的、具有实践品性的、体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
其二,某些市场社会主义者陷入了“市场永恒”论的误区。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在未来社会主义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用它来取代共产主义产品经济形态。美国学者谢尔曼还提出“市场(非集中的)共产主义”和“可行性共产主义***治经济学”。〔15〕这种观点无疑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的分析和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按照马克思的科学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形式的演变路径会大致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大阶段。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历史形式,按照马克思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6〕这是它取代自然经济的原因,同时也是它必将被产品经济所取代的原因。按照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要求,它势必摒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形式而采取产品经济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私有制市场经济—公有制市场经济—公有制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路径。
【参考文献】
〔1〕[美]韦贝尔,等.趋同理论及其困难性〔j〕.东欧经济年鉴, 1971, (2).
〔2〕颜鹏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364.
〔3〕〔4〕[英]索尔·埃斯特林,等.市场社会主义〔m〕.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3. 1, 1.
〔5〕高鸿业,吴易风.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 241.
〔6〕孙来斌.“跨越论”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道路〔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188-191.
〔7〕[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 1993. 418.
〔8〕〔11〕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108-109, 120.
〔9〕俄]戈尔巴乔夫,等.未来的社会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101-102.
〔10〕[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出版社, 1997. 1.
〔1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286.
〔13〕p. bardhan and j. roemer (eds. ), marketsocialism: the currentdebate,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3. 42.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2
关键词:发展型***府;市场调节型;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国家与市场或***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对如何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由此形成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此消彼长的持久论争。尽管人们已认识到市场与***府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但***府干预总是与市场缺陷有关。如果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由市场很好地加以解决,***府干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一般是从考察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开始的。
一
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垄断、外部性、公用品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但这种分析是一种短期的分析、静态的分析、微观的分析、纯粹的经济分析和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分析。因此,并没有真正揭示市场机制的根本缺陷。实际上,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缺陷不在微观方面,而在宏观方面,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收入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及经济发展的无组织性,这也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策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出发点。很多学者注意到中国***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并主张以“发展型***府”概念概括中国***府的职能模式。“发展型***府”概念源于查默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经济奇迹》一书。在该书中,约翰逊认为,日本模式介于苏、美模式之间,***府对经济起主导作用,但并非全面掌控;***府将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而不是信奉原教旨的自由市场主义。韦德和阿姆斯登将约翰逊的原创性思想扩展到对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性研究中,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东亚奇迹的解释。一些学者鉴于“发展型***府”源于东北亚地区,与中国在文化背景、发展经验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将中国***府的职能模式概括为“发展型***府”。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存在一个有着强烈发展意愿的***治经济领导核心,他们事实上起到了为市场经济“领航”的作用;***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利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实行扶植性产业***策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治精英与经济精英在发展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保证了合作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由于面临比较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中国***府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型***府”的特点,但仅仅用“发展型***府”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府的职能和特点并不全面,也并不准确。如,东亚模式各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东亚模式的各国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而中国经济则以内向型为主;东亚模式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小、人口少,而中国则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区域差异很大;东亚模式的成功与冷战时期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而这种条件目前已不存在;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而这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也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存在根本差别,等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府应尽快向“服务型***府”转型,并用“服务型***府”概括市场经济中***府的作用,但“服务型***府”并不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或职能的概括,而是意在强化***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减少和规范行***审批、减少***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这种概括并不能包括国家的主导作用及国家在计划统筹、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促进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建立那种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即建立只管价值不管实物、只管总量不管结构、只管宏观不管微观、只管需求不管供给的***府。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实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种模式缺乏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国家的长期决策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做出的,它直接规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总体结构,一般不受短期市场价格波动的调节。实现长期决策的主要手段是产业***策、***府投资等直接的调节手段。与此不同,在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府调节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市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平衡,一般不考虑长远发展问题,这对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有缺陷的。
其次,这种模式缺乏实现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手段。一般来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经济发展结构与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结构往往是不一致的,也正是这种不一致产生了计划调节的必要性。而国家计划调节目标的实现又不可能完全建立在间接的总需求管理上,因为总需求管理只是一种短期的总量***策,而不具备长期结构性调节的功能,实现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更多地需要***府的直接调节。
第三,这种模式缺乏应对欠发达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措施。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主要是一种局部的功能,而在中国这种欠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首先因为市场发育不完全、市场信号扭曲,市场失灵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就受到了较大局限,而***府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在广度和深度上却大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第四,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处理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面临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基础产业落后、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国际竞争激烈及新旧观念冲突等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威胁。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能保证国家***、社会稳定、法制严明、经济繁荣的强有力***府,经济和社会就会陷入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改革和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第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后发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赶超任务不可能以自发演进的方式来实现,它要求通过***府的主导作用,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推动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此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作为一个经济落后国家,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府来代表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就很难避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固有的模仿性、***性和依附性的恶果。
第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虽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非公有制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会有较大发展,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国家不仅要成为宏观经济调节者,而且要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介入经济运行过程,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差异。
二
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到底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在这一问题上,人们通常用国家或***府的宏观调控来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经济职能。但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宏观经济***策和宏观经济调节,这是因为:第一,宏观经济调节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独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宏观调节。第二,宏观调节只是***府经济职能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府其他一些重要经济职能,如微观规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第三,社会主义经济中,***府特有的一些经济职能(如计划协调、统筹兼顾、国有资产管理等)及与中国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职能(如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等),也没有在宏观调节这一概念中得到体现。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经济职能的总体概括,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有:
(一)计划统筹
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内在缺陷,为减少市场机制这些缺陷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国家需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统筹兼顾。计划统筹是国家最基本和最高级的经济职能,它的目的是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果等基本因素进行有计划的调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非盈利性产品和服务,包括国防、治安、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这些基本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其特殊的非盈利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加以满足,必须由***府来提供。只有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府,通过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策环境和有序竞争秩序,加大公共管理力度,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三)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失衡是市场经济一个固有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需要的平衡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的,这种自发调节不仅不能保证整个社会总生产与总需要的平衡,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和恶性通货膨胀。宏观领域存在的这种市场失灵,要求***府进行总量关系调节,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如,通过财***与货币***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物价稳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宏观调节和推出就业***策,促进充分就业;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通过经济逆向调节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的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等。
(四)微观管制
市场机制失灵是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缺陷,主要表现为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方面。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因此,也需要***府进行调节。如,通过***府干预控制外部不经济效应、利用外部经济效应;通过制定市场进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规则及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措施,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促进有效市场结构的形成;通过增加透明度和交易信息供给,减轻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由于微观领域中***府干预通常以非市场手段直接介入市场,造成对市场的替代或对市场的限制,故又称为微观管制。(五)国有资产监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和重要行业中,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作为国有经济的所有者需要承担起所有者的职能,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机构管理国有经济的资产和股份,任命或提名国有控股公司负责人,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的重大战略决策,监督国有资产营运。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六)制度创新
作为一个处于发展与转型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和组织改革、推动创新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职能。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通过“内源”的自主式发展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和***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如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也都是由***和***府领导和发动的。因此,国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的经济改革同样是一种国家主导型的制度变迁。
上述***府职能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这种根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经济中各微观主体是***的所有权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市场交换关系。二是商品和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与各种经济资源都变成了商品,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由供求、竞争和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波动、相互作用组成的市场机制调节着生产和消费,引导资源的配置过程,推动经济的发展。建立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是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但应认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调节、有干预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府的调节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早已成为历史的遗物。尽管如此,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绝不可轻视。20世纪后半期以后,以私有化、自由化、国家作用最小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世界大肆泛滥,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们的意识形态出发来解读中国的模式和经验,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完全归结为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对国家的调节作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市场部门取得的,庞大的国有经济和广泛的***府干预只是起到抑制经济活力、损害经济成长的消极作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是因为发挥了市场的作用,中国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则是***府干预所致;***府的规模应是越小越好,职能越少越好,***府除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外,不应管更多的事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大市场,小***府”。这种观点是错误且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从早期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府的规模是扩大而不是缩小,***府的作用早已超出“守夜人”的范围。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府的强弱对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发展中国家更是生死攸关。一个软弱无能的***府不可能打开现代化的大门。中国经济近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既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适当的行***干预、明智的战略与策略及强有力的组织与协调,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三
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曾是为实行工业化的后进现代化国家和许多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阶段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同现代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最重要的差别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资源配置主要依靠价格机制的引导,***府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则,并通过财***和货币***策,维持总供求的平衡,为市场机制起作用创造条件。这种市场经济是一种宏观间接协调下的市场经济。而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同,国家是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动者与组织者,它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持经济稳定,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除具有后进现代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反映了市场发育不足和后进国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制度选择的影响,不同之处则在于宪法制度和历史阶段的差异。中国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工业化目标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历史要求。这种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虽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永久固定的模式,但也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一种体制选择。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1)国家不仅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宏观环境的维护者影响经济运行过程,而且作为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共同代表深入经济生活内部,对经济运行过程产生决定性影响。(2)国家调节的目标不仅是维护宏观经济平衡,为市场机制创造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3)国家调节的内容不仅是总供求之间的总量平衡,更重要的在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等。(4)国家调节的手段不仅包括间接的需求管理,即财***、货币***策,还包括许多直接调节的手段,如,改革与发展计划的制定、国有资本的管理、基础设施的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推动等。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府还要运用经济、***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力量,从各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
从经济体制的内部结构看,可把中国***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统分结合的二元经济体制。(1)市场系统是完全按照市场调节机制运行的自由性经济部分。这一领域以非国有经济和部分竞争性国有经济为主,企业是完全***或基本***的商品生产者,它们的活动完全受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调节,国家对这一系统经济运行过程不进行直接干预和调节,而只通过制定和维护竞争的市场规则、有效的宏观调节来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一系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2)计划系统是国家可直接调节和控制的主导性经济部分,它以非竞争和弱竞争部门的国有经济为主。在这一系统中,国家通过以下途径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直接干预:一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参与企业分配过程,直接决定国有资产的收益率,调节国民收入在国家与企业间的根本比例,控制社会积累的主要部分,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方向和速度。二是国家利用手中控制的国民收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直接决定重大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三是国家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对一些特殊性质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直接干预。如,对垄断性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价格实行***府定价;对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实行计划配置;对一些关键部门的国有企业提供财***支持,等等。四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留对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参数的直接控制,如制定税率、利率、汇率和其他一些带有行***约束力的经济规则,等等。在上述的各个领域,企业虽然也是***的商品生产者,服从市场竞争的调节,但它们的自主性和***性是有限的,它们不仅作为***的微观经济主体而存在,而且具有重要的宏观意义,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能。(3)计划调节系统和市场调节系统既相互***又相互统一。所谓计划与市场的统一是指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覆盖全社会。计划调节系统应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市场调节系统也应受***府宏观调节的指导。所谓计划与市场的分立则是指***府系统与市场系统是相对***的。计划系统应主要体现国民经济长期和整体发展的要求,按计划目标运行;而市场系统则应主要体现市场竞争的要求,按自由的市场规则来运行。在计划与市场分立的条件下,国家计划调节的重心应放在***府系统内,这既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4)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从***府系统内部关系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通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来实现的。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探索,中国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这一体制总的原则是:既要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中央***府作为社会经济、***治和文化的中心及宏观调控的主体,代表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地方***府则在宪法和制度规定的职能范围内***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制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协调本地区的重要经济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市场发育,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3
Abstract: 1980s - 1990s western scholars launched a share market of socialist thoug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and expansion of was in full speed, The western market socialist theory and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between the place , But they also have substantial distinction , Probe into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 This to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and perfect proc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
关键词:市场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Key Word: Market Market socialism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作者简介:赵云姣(1986―),男,河北保定,河北省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一思潮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西方思想舞台上没有处于显要的位置,直至80―90年代得以重新兴起并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理论思潮;而历史的同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业已展开,并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实证明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那么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究竟有着何样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做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
分析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对二者做一个清晰的界定。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相对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与前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而言的,顾名思义,市场社会主义具有生产资料归公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是,它同时又利用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手段。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出发,给出了各自的回答:以经济学专业视角来看,市场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稀缺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尔特按照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因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①;林德布洛姆采用消费者与生产者为划分标准,将市场社会主义定义为:“公有制和消费者偏好的混合型市场导向制度,即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②;英国学者埃斯特林则以市场手段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的关系去界定,认为:“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③。从以上几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归根到底都包含两个要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以市场为手段进行资源的配置与调节,因此,可以说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范畴。美国权威性的《新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涵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④。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不同的理论家界定各不相同,但遍观这些定义,他们都认为市场是一种配置手段而不具有社会制度的性质,认为市场能够提高生产力的效率,这两者的融合能够产生更好的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众所周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带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逐步摆脱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搞计划经济这种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了全新的认识,***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崭新的道路,***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运行机制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改革和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之处
1、二者出现背景不同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其本质在于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替代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事实上这种思想来源于西方左翼思想家对苏美两国经济体制进行分析批判的结果,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产生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对现代化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从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导入市场这一资源配置手段,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不是对旧有理论与观念的改良。
2、二者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其它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很明显,不仅具有量的优势,还有质的提高,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就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保障;而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在这种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私有经济,公有制处于次要地位,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成份是私有经济,但是这样一来,这些市场社会主义者所拥护的公平则无从谈起,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的形式,没有一定形式的公有制,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平等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3、二者运行机制不同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这是一种全新的并且是整体性的经济机制,尽管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排除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整,涉及到全局的战略性经济问题,都必须由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调整,这就克服了单纯依靠市场进行调节的盲目性状态,就能够更好地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市场社会主义并没有找到使用何种可以使用的途径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种无***府状态的经济,每个生产者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由资本家个人说了算,而这些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必然会在个别部门加强生产的组织性提高生产技术,但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却是生产的无组织状态,没有宏观上的控制,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而对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破坏,历史业已证明这一点的存在。
4、二者根本目的不同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将市场效率与社会主义公平结合起来,在形式上他们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平等和公平,但是无论如何,市场社会主义者所说的“平等和公平”只能是少数人的“平等和公平”,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根本不会允许实现大多数人的平等与公平。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追求共同富裕,它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要求,这句话言简意赅的道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谛。在引入市场手段的同时,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牺牲暂时的平等来获取真正的效率与更高的富裕,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不同
市场社会主义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没有在任何国度加以实践,这也就无法依据已有的经验去检验它的成败得失,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理论的支持,更有强有力的实践行动,既借鉴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又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迅速的推动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性,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成为世界所瞩目的经济中心。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都是对传统认识的突破与创新,二者都主张把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把市场导入社会主义之内,作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手段与方式,因此而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同点。
1、两者都认为市场是手段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所有的市场社会主义者都赞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的专有法宝,计划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市场和计划均为资源的配置方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80年代到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二代领导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找到了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键点,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在理论上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有计划,也可以搞市场;资本主义有市场,也可以搞计划,这两者与各自的社会制度无关,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两者都注重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
市场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主张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持有的观点,市场社会主义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既采纳了市场配置资源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吸纳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本质, “他们主张以企业为单位,利润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保持高效率,倡导某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关注收入分配的平等”⑤。而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十分重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仅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实上,实现社会的公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两者都赞同市场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不等同作用
市场不排除计划,计划也不排除市场,两者共同为经济服务,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也不可或缺;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计划两者之间必须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优势互补,但仍是市场起基础性的作用,宏观调控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三、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的意义
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毕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正确认识二者的共同与不同点,对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向深入,促进其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让我们纵观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的市场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当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最终却走向了失败,究其原因,在于上述国家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形式上,未找到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方案,从而也未能发挥市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导致了最后的瓦解,这些国家的反面教训启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从理论上确认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简单的将两者一融合就大功告成,而需要深入进去,解决那些深层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第二,有利于我们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的有益成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人类的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市场经济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我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矛盾仍较多,在解决矛盾方面,国外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众多有益的参照,他们所设计的一些运行模式,可以同时满足市场效率与社会主义公平两者的要求,我们通过认真辨别,祛除其非科学的成分,吸收其合理有效的部分,为我建设所用,从而更好的***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正是依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改革开放的30年内,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崛起指日可待,在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枝独秀,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和社会主义展翅腾飞的希望。
参考文献:
[1]P・R・格雷戈里.《比较经济体制学》[M].林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2]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治与市场:世界的***治(经济体)》[M].王逸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3]索尔・埃斯特林.《市场社会主义》[M].邓正来.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4]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许明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黄阳平.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新思考[J].兰州学刊,2005(1)
[6]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余文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7]伯特尔・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段忠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8]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迪夸特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准则[J].激进***治经济学评论,1971
[10]张金才.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社会主义研究,2001(1)
[11]徐文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功利主义 扬弃
[中***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50-03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伦理学说,尽管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英国,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有其局限性,但它并不是西方伦理学的专利,“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都是贯穿着某种功利主义原则的,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功利主义所包含的正确的合理的因素,也可以借鉴使用,只不过各自的功利有着不同的历史内容以及阶级内容和表达方式。
一、功利主义的发展
功利主义又为最大幸福主义,《辞海》之“功利主义”的解释为:“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功利主义,亦译‘功用主义’。”功利主义伦理学体系的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是当时存在的经济状况产物,作为一种伦理学说或者伦理学流派,它根源于人们的生存欲望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霍布斯)的感官满足,是将功利当作道德标准,是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观点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鲁的快乐主义,他认为人们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国家的目的是为个人提供保障保证个人的幸福生活。功利主义集大成者杰罗米・边沁强调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The greatest number,the greatest happiness),即“最大幸福”原则,所关心的是“利益攸关的人们的最大幸福,这种幸福是人类行为(这种情况下的人类行为,特别是执行***府职权的一个或一批官员的行为)的正确适当的目标,并且是唯一适当并为人们普遍欲求的目标”。
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开篇阐述:“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至上的主人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具有其定夺。”快乐和痛苦是决定人们行为应该如何的标准,那些人应该做的或值得去做的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而那些人不应该去做的,或是不值得去做的是会给人带来痛苦的事情。边沁认为快乐和幸福只有量的大小而没有质的不同,比如在学校获得奖励得到的快乐和朋友聚餐得到的快乐是等价的。针对快乐的计算问题,边沁提出了他的“快乐计算法”,即苦乐价值的大小由以下七个因素决定:快乐强度大小、快乐持久性、确定性的程度、迫近性、继生性、纯度和范围,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道德温度计”。边沁虽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功利主义思想,但他的伦理学体系是粗糙的,对快乐论原则、最大幸福主义等都未做充分论证。因此,他的功利主义学说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和攻击。
约翰・斯***亚特・密尔修正并发展了边沁的学说,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边沁不同的是,密尔认为快乐不仅有量的大小,而且有质的不同,“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要强。”某些种类的快乐内在地比其它种类快乐优越,但其依靠主观经验区别快乐的质和量是有局限性的。密尔认为凡是能够为别人的幸福而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都是功利主义道德观所赞美的。可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不仅主张追求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甚至把牺牲自己的福利而获得的高尚道德看作最高的幸福。
功利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大工业化和产业***,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的历史时代,新生和保守两种社会力量尖锐对立,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说为其提供理论知识作为其思想武器,其***治条件是资产阶级的***治民主和自由主义精神,其文化背景是以社会公正、民主和自由秩序为理想的个人主义道德精神。功利主义“经济基础”、“***治条件”和“文化背景’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自由辩护,为资产阶级的***治改革提供思想武器,这种新的伦理关系突出了利益关系,用利益关系替代了旧的封建社会的依附关系,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关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性关系让位于经济利益关系。
针对功利主义是否适合我国现状的伦理观,学术理论界有的采取批判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一种理论引起学者讨论毫无疑问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功利主义是当时存在的社会经济的产物,强调了人的基本需要,是有进步意义的,任何一种理论在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绝对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结构所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功利主义的扬弃
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其是否适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我们要确实对其做到扬弃。
(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合法取利
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都是以实现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运行模式,也为功利主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功利主义与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关联性。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后果论的经济形态,强调收获、利益,它是围绕利益的生产、分配的经济活动。“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经济建设方面向美丽中国前进。而功利主义是一种效果论,是一种快乐主义,它直接根源于人们对“后果、效用、收获、事实”的自身利益的追求,把对快乐、幸福的追求与道德联系起来,有鲜明的利益倾向。
(二)理性追求个人利益关系
自然条件下,个人没有自己的***性,财产所有权归社会共同体所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人从人伦上下依附关系、家族、血缘的从属关系下***出来,个人获得了***支配自己财产和***自由、自主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权利。市场经济是蕴含利己性、为他性、服务性的双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个体的一切需要和利益只能通过市场的劳动交换才能实现。个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利益而与市场上的其他个体合作,并且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总是谋求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市场经济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与此同时,也调动了人们人性深处的欲望,使义利关系常常处于博弈的状态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积极引导人们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求利与取义有机结合起来。当义利关系平衡时,获利是正当合法的行为,而当“只要有钱可赚,其他一切不管”、“只有损人才能利己”的思想占上风时,就会出现“毒豆芽”、“地沟油”、“注水肉”、“三聚氰胺”、“***药养黄鳝”、“毒生姜”等见利忘义的违法行为。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惧,促使我们反思:应当怎样理性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义利博弈中要固守和坚持什么样的基本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将义与利统一,认为个体不是仅仅以合法的手段获利就是义,在合法取得的同时,还要合道德,不仅要取之合法,还要取之有道。物质财富的增加为个体道德境界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道德境界的提高反作用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使人们不陷入当下社会过分的功利和拜金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内容应包含理性原则,墨子的“志功合一”也告诉我们要义利并重、以利进义、以义促利。
(三)功利主义离不开“看得见的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个体自由、平等、***的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市场经济要求主体必须规范自己的求利行为,以保证市场的有序化进行,如果主体违规和失范,就会使市场运行偏离轨道,造成市场的混乱。
机会平等的市场经济也必然带来结果的不平等,我国是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等手段做到合理调控。边沁也接受自由主义思想,他发现每个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隐晦地提出市场失灵的观点,因此边沁在相当程度上认可“看得见的手”――***府活动的合理性。
市场有其自由平等性,由“看不见的手”掌控,失灵的时候可以由***府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但有时***府进入的幅度大容易打消个体的积极性。前段时间针对微信是否要收费引发的争议,涉及3亿多用户,包括4000万海外用户的利益。三大运营商主张收费,理由是微信分流了语音、短信业务,占据信令资源,影响了收入;腾讯方面则强调微信增加了运营商的流量,否认将要收费传闻;而工信部则抛出“有可能收费”的说法。“微信收费”之争的背后是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博弈。对微信用户来说,运营商已经收取流量费,凭什么重复收费?中国内地电信运营商虽三分天下,但仍处于垄断地位。三家之中以中国移动最为积极,其余两家态度暧昧,这是竞争格局使然。表面上微信收费之争是单纯的市场竞争,面对的是新经济浪潮下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成本分摊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在中国国情之下,又涉及垄断与创新、***府与市场等关系问题。***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有形之手”企***进行宏观调控,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但严禁利用垄断地位遏制微信等增值服务,微信不会大幅收费。监管者变成了决策者,竞争中的所有各方都成了被调控的弱者,表面上看垄断似乎被遏制了,但是,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在内的中国电信行业的自由竞争与创新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利益的价值导向的同时,肯定功利主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某些契合点是必要的。功利主义的核心是为人们追求利益和幸福的目的,他强调效果论,要求人们合理追求利义,并增加“最大幸福”的生活要求,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将功利原则的合理性和公正原则统一,利与义协调好,使之与我们追求集体主义的主导向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动力,使市场经济公平、合理、高效率地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 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正义;经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精神领域与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一些贪污、渎职、买官卖官现象;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现象;人对人的某些陌生、冷漠、隔膜等等。其实,产生的这些道德问题所反映的决不仅仅是人们的"思想品质"变"好"了或变"坏"了的问题。从客观方面来看,恐怕与旧制度的失效和新制度的缺位有关。而究其根源,这些道德层面的问题所折射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正义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正义是道德的基础,没有正义就难以解决道德问题。
2007年2月26日,***发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首度定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并特别指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什么是正义?正义包含着正直、公平、公道等基本语义。从思想史上看,正义虽然对于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语境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着不同的涵义,但是,正义总是就特定社会关系而言的,"正义是一个表示关系的概念"①。正义是人们对某种社会关系所做出的价值评价。正义是表明着道德最初发源的观念,其实质是对人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非、善恶、美丑的追问。
对正义的追问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正义问题的内容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从***治正义到经济正义。当下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因为现时代,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谓经济正义,就是把正义的价值理念导入到经济领域,关注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正义原则是经济伦理原则之限度,它拷问着经济伦理的正当性,它关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经济行为进行正义价值评判和原则规定。
二、经济与正义关系的一般考察
经济与正义总是相互关联的。考察“经济”的词源学意义,可以发现,经济行为的原初意义是一种道德行为,是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道德行为。亚当?斯密以理论概念的形式概括了这一联系。在斯密那里,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一种伦理目的,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倾向。与古典学派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则紧紧围绕以“人”为中心展开,在马克思那里,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不只是经济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经济过程的研究,探讨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应采取何种经济制度及运行机制。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种将经济分析、***治哲学和***策综合的体系”。②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伦理(正义)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有其特有的伦理观念和规则支撑。同样,任何一种伦理也都有经济作为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生存的自然需要,面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人们只能结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的实践方式决定了当时的整体主义的伦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催生、成长着新的伦理。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关系之中,使得个人从“人的依赖关系”里解脱出来,以***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性”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与此相应,这一时期的伦理便是个体主义为主的伦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拓展和深化,相信知识经济、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伦理思想也日渐呈现新的趋势,伦理将进入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有机结合的阶段。
再从现实的经济实践活动来看,经济与正义也是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正义则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实践活动与实践精神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经济与正义的相互关联:经济与正义都是 以利益为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物质往活动,正义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经济与正义都有规则的含义。经济既是活动,也是规则;正义是一种实践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交往规则。经济规则更注重现实操作性、交往的实然性,与利益直接关联;正义规则更注重观念反思性、应然性,对利益有一定的超越性与距离感。经济与正义都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原则,体现了人类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经济与正义总体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否定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经济与正义的冲突,是经济和正义具有内在关联、统一基础上的主体间行为方式冲突、利益冲突、规则冲突。从本质来看,这种冲突是由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实践方式的分化所引起的,是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工为前提的。随着经济活动在社会***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的确立,随着经济***化进程的展开,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也日渐凸现。
首先,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冲突上。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中,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经济的高速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不仅如此,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还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重视,而他的人格价值(个性、尊严、权力、生命价值)却被吞没了,使人成为物质巨人和精神侏儒。总之,由于经济发展仅仅从物与物的关系出发,仅仅以物的扩张、GDP的增长为价值标准对经济发展进行评判,这种单向度价值取向导致经济发展与人的整体发展的严重冲突。
其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冲突上。通常人们往往把经济发展仅仅看成是研究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却忽视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为何发展”这一价值论、目的论问题。而这后一方面,正是前一个方面的理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对“为何发展”做出合理的回答,我们的发展就会因失去价值论基础而发生意义危机。与此同时,我们却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现实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正义的紧张关系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伦理问题,即:“我们能够做的,是否是应当做的?”“能够做”和“应当做”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反应了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的冲突。
再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上。市场经济是以利己心为动力驱动的,它强调自由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它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最大地促进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然而,从分配领域来看,由于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界定,贡献多者,收入就高,贡献少者,收入就低。而收入差别的相对过大,则公平的程度相对就低,这样公平与效率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如果收入差别大到足以影响到人的尊严、平等的权利、社会的稳定时,就不能说这种任其发展的市场自由效率还是公平的。因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从而导致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三、社会主义正义与市场经济正义的融合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否定物出现的,社会主义正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取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利用生产手段占有他人劳动的客观条件不存在了,于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了。平等、自由、和谐成为了社会主义正义的基本理念,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正义的一般含义。然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彻底解决公平、平等的假设,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不可自由流动,公有制经济运行行***化,收入分配平均主义,最终形成了社会成员的共同贫穷和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中国社会由原来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换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正义”一般含义的改变呢?答案并非如此。“社会主义正义”曾经被视作中华民族的翻身理念和民族国家重新建构的某种价值理性,那么我们发现这一命题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致的。尽管它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它首先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抗,而后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即先是工具理性,然后才是价值理性。正如学者们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我们评判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评价我们现代化成就的全部出发点。但是,它不仅仅是作为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而存在,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而出现的价值变形、道德滑坡、腐败堕落等现象进行抵制和批判。它同样是作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更多地则强调了其价值理性的一面,即对社会种种不公不良不正现象之价值偏离的匡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正义”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是有着内在深刻的一致性。
当代的社会主义本质上依然要求平等、自由、和谐等社会主义正义的理念 。***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强调所有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物质财富的平等性,决不允许一部分人的富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富裕幸福为代价的现象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从事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正义原则,是人们判断现实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公正的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社会主义追求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是共同富裕。***提出的“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则再次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需高度重视正义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再从市场经济的正义原则来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它的正义原则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支配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决定其正义原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机制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运作的载体,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将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价值目标。
市场经济正义作为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精神,既是人的一种实践精神,又是人的一种精神实践。首先,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实践精神,是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它不单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文化道德形态,包含着一种价值品格和道德气质,从伦理方面规定着人们谋利的路径、手段和方式。因此,作为人类实践精神的市场经济正义正是从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机制、内在运行逻辑中提炼、概括出的其内在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它反映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道德立法。
其次,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精神实践,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超越。 从市场经济发展自身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正义的进步,但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产生完善的道德伦理。市场的趋利性、拜物教以及市场运行原则的泛化诱发了一系列的腐败丑恶现象,导致了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但是,市场经济这种内在的正义局限性并没有否定伦理道德的力量,相反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市场经济正义对市场经济超越的必要。市场经济正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生成的伦理价值,它不仅是围绕经济活动而具有的纯工具性存在,而且还表达着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对理想价值的崇尚和向往,蕴含着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对其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正义除了具有工具价值外,还具有终极价值,具有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和崇高性的特征。所以,市场经济正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只是被动适应,不只是停留在吻合经济人的行为特性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建构的层次上,更应超越经济人的功利视角和市场经济的自身局限性,达到由经济人到道德人、直至全面人的提升,从而为完善市场主体的人格,也为完善他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特殊价值的实践精神。
通过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市场经济正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道德精神的支持。由此,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在更高的道德层面,为市场的良性运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进而为在社会主义指向上,基于规范和诉诸良心的统一,开拓更大空间的道德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正义秩序,不仅包含了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伦理承诺和道德规范。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深度抑制,而且与社会主义正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它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所以,社会主义正义观与市场经济正义观完全可以相互兼容,融合成一种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四、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其自己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面对正义缺失和种种道德伦理危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一是发展正义。发展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础。诚如马克思所言,正义是“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所派生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③。现展正义最早来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即保证当前共同利益的代内平等和未来利益的代际平等。而无论是代内平等还是代际平等,都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树立平等、合作、共存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这种伦理观本身就内涵了经济正义的思想。
发展正义已成为当下新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发展必须被视为是一个既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又包括社会结构、国民观念和国家制度等这些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④我们***在总结我国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借鉴国际上发展观的得与失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反映了当前我国发展正义的根本要求,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在当前实现发展正义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经济制度正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核心。经济制度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强调的是经济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强调经济制度本身包含着正义价值追求。任何经济制度的设计和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正义观基础,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设计。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即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它要求在经济制度运行时必须按照制度安排中所确定的规范和模式而施行。比如经济制度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机构来保障,于是就面临着制度运行中一系列有关正义的问题,如权威机构的存在是不是正义的,机构的权限和职责应该如何才是正义的,机构所追求的正义目标是优先保障自由还是优先确保幸福?机构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正义观及其相应的规范和经济活动模式?等等。
经济制度正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一方面,经济制度正义是一种实质正义,隐含着经济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正义。另一方面,经济制度的运行又是一种形式正义,它关涉“怎样做”的正义,是经济制度在运行时严格地服从和坚持实质正义并依据它来一视同仁地处理各种事务,它要求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使实质正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制度正义也是经济制度得以创新的内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经济制度都是正义的制度,也并非所有经济制度都自然地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而现实的经济制度总是存在着种种局限。于是,对经济制度的正义追求就成为不同于实用性要求之外的另一种理性要求,其目的是指向社会一定目标的“善”。
三是权利正义。权利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关键。经济正义从本质上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人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它要求每个人都具有***的平等的人格尊严,享有正当权利的自由,同时也承担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正当权利的义务。所以权利正义问题构成了经济正义的重要内容。实现权利正义可以调动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正如诺齐克所言:“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首要问题应该是个人权利的自由保障问题。”⑤
罗尔斯认为,“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⑥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具有同样的尊严、同样的基本权利,人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的、自然的、生理的条件,必然会出现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对于弱者不公正的事实,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与非制度安排来维护和保障弱者的利益和权利。经济正义首先体现在人们所应具有的各种权利的公平上,这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上。没有权利公平,就不可能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我国现阶段,每个社会成员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迁徙权、言论权等基本的自由权利;基本的生存权,包括维持生存和人类再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基本的卫生保障,基本的安全保障;基本的发展权利,包括接受义务教育,平等的进入市场等。
四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分配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正义分配的矫治。罗尔斯认为,“分配正义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中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分配所得及自己与他人分配所得差距与自己的条件及他人的条件感到均衡,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⑦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均衡,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此,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制止各方为了私利而进行损害性的竞争,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是分配正义的主体内容。
目前,我国的分配不公正现象较突出,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已相当严峻,其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还表现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等各个方面。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在非均衡发展的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合理性。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扩大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但是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实现公正分配,确保分配正义,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紧迫任务。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校
参考文献:
[1]何建华.经济正义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睿欣.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J].理论前沿,2006,1:45-4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6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春天,***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明确提出,在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行的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必然使商品货币关系失去了基础而归于消灭,由国家调节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将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生产进行统一的协调,通过制定统一的计划来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月***胜利初期,列宁坚持的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点,他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在列宁看来,只有在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苏维埃俄国虽然没有完全和最终取消货币,但其作用范围已经相当狭小。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施新经济***策,随着新的经济***策的实行,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列宁决定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商品货币流通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商品货币关系的新思想。这一思想具体表现为:强调发展商业的重要性。商业是全***必须全力抓住的中心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尽管列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框的束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把商业、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把商业看成是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列宁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束缚,而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因为从经济上看,当时在俄国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的小农经济占优势。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问题。
然而,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来,使***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4年春天,***在南巡谈话中更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列宁、斯大林和等对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作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标志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其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其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目前,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社会基金所有制、社区集体所有制、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等等。其三,突破了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量的优势,而主要强调其质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公有制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所谓主体,并不是公有制的比重越大越好,更不是要在国民经济中实行全面垄断。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能简单地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公私合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简单地划为非公有制经济。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7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生产力问题。当公有制作为生产方式的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新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地位,则成为需要直面的新难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历史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并非一成不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无论对于生产力还是对于生产关系,都不如劳动者创新积极性重要。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社会主义者看中,就是国其自由竞争机制对创新劳动的持续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依仗公有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传统做法,改由激励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公有制财富通过作用于劳动力生产转而推动物质生产;公有制经济有望适应市场竞争,而其率先践行共享理念,将使自身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先行一步,在适当范围采取适当形式推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人类未来将实现精神产品共享。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公有制;主体地位
〔中***分类号〕F1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5-0108-09
近期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的执***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1〕他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策没有变。”〔2〕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失败于市场经济背景下发生的。生产力发展受挫引发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反思,首先是对生产力致动要素的反思。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3〕生产资料不仅代表着生产力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变得至关重要。***人所从事的社会主义***,“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4〕按照这一认识,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构成了理想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表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基础的掌控,而计划经济则表明避免了生产无***府状态造成的浪费,是对大机器生产资料技术能力的充分利用。
计划经济落败证明社会主义没有准确把握生产力发展关键环节,至少单凭公有制及其计划经济不能形成先进生产力;中国改革以市场经济为方向,就体现了这一反思的成果。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地位,则成为需要直面的新难题。
一、社会主义改革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移至“人”
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遵循“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针对的是生产力中劳动者要素,是通过利益差别方式激励人们劳动能力不断发掘;而计划经济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机制,针对的是生产力中物质要素,是通过既有物力的合理使用进行发展。
在马克思时代,脑力劳动还属于稀缺资源,还不能规模性地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即便是市场经济诉诸于劳动者,往往也只能体现在延长其劳动时间、增加其劳动强度上――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这种残酷剥削和压迫,使马克思断言,正在发生的暴力性质阶级斗争将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然而,由于体力劳动受到人类生理条件限制,真正能够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仍然是生产资料技术水平。此时,无论商品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双方虽然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显著不同,但客观上都只能依靠生产资料技术水平支撑大局。相比之下,计划经济由于能够避免生产无***府状态造成的浪费,却能略胜商品经济一筹。
在《***宣言》发表一个世纪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脑力劳动者进入到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他们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既成为市场竞争强大助力,又成为社会生产力第一推动要素。正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市场经济获得了疯长机会;对比之下,计划经济苦守公有制底线,只能坐拥经济迟滞愁城。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这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如下变化:
首先,与马克思时代相比,生产资料作为生产方式标志在当代已不具客观意义,经济新发展体现在脑力劳动越来越广泛进入物质生产领域,智力作为生产力致动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标志。过去抓住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等于抓住了生产力发展关键的结论过时了。计划经济以生产资料为前提考虑经济发展布局,而市场经济以劳动者为前提考虑经济发展布局;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就是因为生产力第一要素已经从“物”变为“人”。
其次,所有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从侧重生产条件转变为侧重消费条件,一旦劳动者消费从生存需要跨入发展需要,后者就呈现为持续增长状态――所有制变成了劳动者满足消费需要的过渡形态;对所有制考量也就越来越向有利于劳动能力发展转变:此时,消费内涵出现了升级,已经从满足体力劳动需要转变为满足脑力劳动需要。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本。
搞清楚上述区别具有重要***治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旦明确了生产力发展重心被移至劳动者方面,那么,如何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就成为最为重大的***治选择;与之相比,劳动者采取何种所有制形式,并不是问题关键,而是怎样有利于劳动积极性发挥就采取怎样的所有制方式,***治权力不应产生任何所有制歧视。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清醒地看到,任何利益分配从根本上看,都决定于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问题的根本解决只能寄希望于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初次分配’的合理处置上,而不能本末倒置。”〔5〕他这里没有明说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来“合理处置”初次分配,但人们已经知道:分配取决于生产。“初次分配”之所以应该由市场决定,就是因为市场方式能够解决资源合理配置,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如果试***通过公有制本身影响初次分配,这种设想显然有违“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在任何时候,主体都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劳动,所有制涉及到的是如何劳动,或者说在什么生产关系环境中劳动。首先是劳动,其次才是劳动方式;而不是说,首先是劳动方式,然后才是劳动。况且,历史事实表明,马恩当年对公有制的坚持,建立在生产资料规定了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他们主张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针对了大机器生产的需要,也是为了消除生产无***府状态对生产力的破坏,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劳动。社会主义者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执着,存在双重目的:第一,掌控生产力发展关键;第二,掌控生产关系平等关键。前者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作生产条件,后者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作消费条件。这是理解传统社会主义合理性的两个重要尺度。
在当代,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候,生产资料本身作为科学技术物化形态,处在频繁演变、不断提升过程中,已经很难像自然经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那样,作为一种稳定尺度,起着生产力水平标志作用;此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只能是劳动者,即拥有相关智力的脑力劳动者,换言之,社会生产力发展重心已经历史地从“物”转移到“人”――是人的脑力劳动在不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并相应地不断更新生产资料技术水平。这样一来,传统社会主义一向认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于生产力决定性意义就不复存在,进而以此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优势也不复存在。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消费条件分配依据,依然可以在生产关系方面发挥作用;并且,消费条件既可以满足生存需要――例如国家推出的消灭贫困计划,也可以满足发展需要;后者完全可以与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教育体系联系在一起。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其作用和意义发生了变化,已经从既主导生产力又主导生产关系方面,转变为侧重于影响生产关系方面,或者说,已经从兼顾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两方面,转变为侧重消费条件方面;而对生产条件的建构和维护,只能运用市场经济方式,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激励劳动者劳动来解决。
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经历了数代劳动者辛苦努力形成的一笔庞大财富,既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资源,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无论任何人出于任何借口都不能败坏亏损这笔财富。虽然公有制经济在市场机制中已经消除了“唯此为大”的神圣光环,但仍然是形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更是***府更好发挥作用的资源依仗。
二、社会主义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生产关系”
任何社会形态都只能立足于生产力基础。而生产力致动要素的改变,是生产方式乃至社会形态改变的根本原因。传统社会主义看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因为它承载了所需要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候,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只能形成与第一致动要素的某种关联,才能确立其价值地位。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可以解读为“先进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生产关系”。这两大特征是中国改革经历了诸多困难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传统转变为现代的基本标志;其载体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关键是重构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该问题正确提出本身就构成了理解改革的前提。显然,只有从“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生产关系”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把问题与生产力发展动力联系在一起。
如前所述,既然计划经济失败于市场经济,就表明社会主义没有找准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面逻辑并不复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之所以被看作重要原则,同样是因为在过往理解中,生产资料能够承担先进生产力水平。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并非等同于坚持公有制,仍然需要体现在对先进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否则就是舍本逐末。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成为必要,正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在这个生死攸关环节出了问题――当生产资料失去了决定生产力作用时,人们仍然通过坚持其公有制来维护所需要的生产力。当年马恩之所以强调公有制问题,就是因为它体现了理想社会掌控先进生产力要求,变化发生在:当生产资料技术水平从静态存在转变为动态显现的时候,意味着生产力致动要素已经从“物”转变成“人”。
在当代,生产资料内含的科学技术不再呈现为“社会智力”成果,而是企业竞争仰仗的自有资源;正是后者“私有”性质使其长上了腾飞翅膀,人们通过不断推高科学技术取得越来越多财富,而财富激励转而提升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这里奥秘在于:人类对生产资料重视,本来也是对其内含智力成果的重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不过是生产资料中内含科学技术由稳定转为活跃、由静态转为动态而已,事情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谓所有制,一开始就是智力成果所有制。按照这一理解,劳动与所有制的关系,就像恩格斯所讲的,是劳动内部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活劳动与死劳动即现在劳动与过去劳动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者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视,过往理解包括了三条原因:一是促进生产力;二是避免了剥削;三是提供了消费条件。
首先是促进生产力方面。计划经济落败于市场经济,一定程度证明生产资料本身不能决定生产力水平,而是劳动者支出智力通过决定生产资料技术水平进而决定生产力水平;计划经济抓的是生产资料结果,市场经济抓的是劳动者原因。即便是公有制经济仍然在市场经济中继续发挥作用,由于市场本身看重劳动能力竞争,公有制经济并不因此而获得优势地位,除非是像上面所谈到的:公有制经济能够在提高劳动能力方面发挥所长,否则就很难担纲生产力发展重任。公有制本来是因着计划经济设计的,其失败证明这种设计已经过时,而公有制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得心应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求知。
其次是避免了剥削。按照马克思观点,剥削发生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是劳动力商品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所在企业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劳动者都是凭借自身能力换取工资等收入,人力资源因此都具有某种商品含义。但断言由此发生了剥削,不仅没有区别开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且也显得证据不足。
在这个问题上,私有制经济之所以适应市场机制,主要是劳动者利益随其劳动自然实现:私有制与主体利益联系既具本源意义,又属自然主义;所有者是具体主体,他对自身利益追求决定了对资源配置合理化选择;公有制经济也会产生主体利益追求问题,但是,较之私有制经济在劳动行为和利益归属之间的自然联系,公有制经济主体多元化和层级化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私有制经济的利益机制是简单的,也是直接的,而公有制经济的利益机制是复杂的,也是间接的。虽然这一问题对公有制经济而言,并非无解;但是,找到正确答案却的确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探索过程。
从现状看,据戚聿东分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独资企业、港澳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5个具体形式的独资企业比较,国有企业的整体绩效最低;国有独资公司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比较的结果是,国有独资公司整体绩效最低;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整体绩效最好;而国有控股公司中,国有相对控股公司的整体财务绩效好于国有绝对控股公司。”“2015年,国有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总收入454704.1亿元,利润总额23027.5亿元,截至2015年底资产总额1192048.8亿元。如加上国有金融类企业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国有资产体量庞大。分类改革(国企分为公益类、商业类)、发展混合所有制后,只有公益类国企是真正的国企,商业类的‘国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企,而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市场化,股东平等、追求资本保值增值。”有业界人士认为,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届时传统所谓国企的数量会非常少,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众多。〔8〕这虽然谈不上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终选择,但却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深入,人们一定能够找到使公有制经济大放光彩的途径。
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地位做出正确判断,除了观察事实之外,很重要的是做出逻辑分析。如果没有剥削之虞,公有制与私有制比较,不过是按资分配收益的归属不同;并没有事实证明,公有制一定能够创造出较私有制更强的劳动激励效果来,当然,同样也没有事实证明,公有制一定不能创造出可与私有制比肩的劳动激励效果来――公有制对市场经济的顺应,与私有制一样,都需通过相关主体利益机制体现;在这个方面,公有制所发生的劳动激励作用,与私有制一样,都需要与劳动者个人利益相联系,只要公有制经济找到了体现劳动者利益途径,完全有可能适应市场机制,使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换句话说,单纯公有制本身不会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产生增益作用,后者只发生在对劳动激励环节,体现为按劳分配原则。当我们肯定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实际上是承认了激励劳动方式的主导地位,而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公有制本身能够增加生产力。中国改革最伟大成果,就是把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生产资料方面转变为劳动者方面。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有制经济属于市场主体一部分,像其他市场主体一样,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争取自身发展空间。所有制的市场定位体现在财富分配上。现在已经知道,市场经济客观上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两种基本形式。不同所有制对于生产力意义都只能体现在按劳分配环节上,而其对于生产关系意义却只能体现在按资分配环节上。为了很好地解决国有经济激励机制问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恰当比例。公有制经济的向好首先需要区别这一比例,这同样取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要求。按照一般原则,企业经营主体的按劳分配应该根据企业运营状况,采取多劳多得分配原则,但是,用于员工的按劳分配应该考虑扣除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份额之后;显然,双方合理比例需要通过实践探索予以确定。其中按劳分配应该体现市场机制作用,即在同等条件下,劳动者无论在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所得都应该是大体一致的;公有制企业的按资分配对象应该是社会主体,在预留一定比例扩大再生产资金之后,应该把剩余利润交给国家支配,即用于全体人民。国家使用这一公共资源,主要用于促劣变优环节:第一步,满足弱势群体生存需要,彻底消除贫困现象;第二步,满足全体劳动者发展需要,提供平等教育条件。当然,***府所发挥促劣变优作用,虽然着眼于生产关系调整和改善,但随着弱势群体劳动能力增强,最终会推动生产力发展。
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回到传统公有制经济老路上。解决这一认识的关键,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中的发展要素重新进行诠释,找到可以为理想社会奠定基础的逻辑依据。
资本是市场经济灵魂。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人类从自然界压力中寻求自由的客观选择。这是通过人类内部竞争所形成与自然界关系的发展模式:强者之所以能够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虽然强者人选并不固定――是因为唯如此才能带来资源配置最优化,使经济合作本身得以获得最大收益。当然,强者既是竞争组织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而且所谓强者一开始就已超出了体力性质,越来越向脑力方面转变。马克思描述资本生产性两种形式都可以看出理性影子:“资本所以是生产的,因为它(1)作为进行剩余劳动的强迫力量,(2)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般社会生产力(如科学)的吸收者和占有者。”〔9〕无论是作为进行剩余劳动强迫力量,还是吸收社会劳动生产力,都运用了经济方式:前者只有使弱者能够分享剩余劳动成果――至少比他们自己劳动收获更大,才能使弱者接受强者组织方式,即让“强迫”现象成立;后者意味着资本能够形成吸收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相关载体,例如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特定生产资料,才能予以成功利用。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顶到脚底,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话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资本初始状态,跃动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动物灵魂。它向同胞直接下手,是因为比较起任何其他工具,人是最方便有效的工具。在初期缺乏健全法制背景下,强者运用资本对弱者进行野蛮残暴奴役,实行肆无忌惮掠夺;但是,由于理性一开始就参与其中,资产阶级会越来越发现,社会合作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所有个体都是智慧生命,都存在通过自己劳动不断改善生命状态的愿望。任何强制做法,一旦超出了人们愿意合作的底线,就会付出更大代价。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的激励,经历了从传统侧重体力到现代侧重脑力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仍然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但它已形成了四大体系支撑:其中,法制体系提供了自由竞争的个体行为范围;民主***治体系提供了法制体系形成和修正的民意基础;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优胜劣汰的善后保证,意味着竞争将局限于发展条件范围,而不是生存条件竞争;教育体系则为劣汰者提供了增强自身劳动能力机会。
综合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国内具有可控性。但是,这种生产方式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利益差别方式实现对财富无限追逐。这一点与人性有一致之处,但苦乐不均显著增加了人类需要资源总量。问题在于,自然资源有限性制约了这一趋势发展空间。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引发的金融危机、生态危机、非传统安全危机,归根结底与此有关。人类面临局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际版,要么会经历像化解国内矛盾那样长期付出代价乃至最终趋于解决,要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因此而终结。
社会主义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解决因此发生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获得先进生产力,第一要务是牢牢把握对劳动本身的激励。与此相一致,公有制经济最佳使用不是与激励劳动对立,而是对激励劳动助力;在走过最初消除贫困现象阶段之后,应该迅速转向劳动能力生产环节,即把***府更好发挥作用用于形成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教育体系上。这在一定程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地位的破解:市场经济自发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与***府作用的促劣变优作为,会形成渐行渐融趋势;公有制将通过按资分配为***府促劣变优提供助力,当促劣变优带来优劣差距逐步缩小的时候,优劣质差就会演化为优良量差――后者一旦与所谓“自由个性”联系在一起,实质上就成为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共同富裕局面。马克思主义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即建立在个体差别基础上的社会平等,就有望实现。
从长远观点看,促劣变优虽然占据了公共资源,但它提升弱势群体劳动能力也会对强势群体有利。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是市场机制对劳动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是***府作用对弱势群体扶植机制。后者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两极分化,而且归根结底对社会生产力全面提升有利。增加了***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之于社会主义,不再仅仅是发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而是能够直通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必然选择;其中,以生产资料公有为标志的公有制经济将在这一过程助力***府促劣变优作用。
公有制主体只能由国家体现。所以,强调***府作用与强调公有制作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治权力的倚重,相应产生了对公有制经济的倚重。况且,按照笔者观点,人类未来仍然要走公有制道路,虽然不是指物质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指精神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同样公有制性质,使后者完全有可能首先发生在国有经济,即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实现精神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凭借其获得最佳劳动生产率,使其得以更大范围推广。这种以科学技术成果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公有制,很可能成为国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进而成为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先声。
这里面有可能出现的微妙一幕是,未来才能蔚然成风的精神产品公有制,公有制经济有可能率先垂范。其机理在于: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可以在适当时候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共享――这一点***很早就有所意动,他在谈到先富帮后富的时候,就提出过专利权转让方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同样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从“主体”概念本身来看,首先,市场经济客观上使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主体――这里主体针对的是与客体的区别;其次,公有制主体地位在更多情况下是与辅助地位的比较,其间可以从“量”与“质”两个角度予以区别;最后,作为助力***府促劣变优作用,公有制经济具有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具有主导作用。概括起来,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发挥如下作用:
一是参与优胜劣汰。作为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将像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参与市场竞争,其命运将取决于优胜劣汰机制。如前所述,只要理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公有制经济不能胜任市场经济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是助力促劣变优。社会主义***治权力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将体现在***府作用的促劣变优过程中。从逻辑上说,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沿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是因为***府通过促劣变优对其形成了一种补偿作用――当促劣变优使优劣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时候,所谓优胜劣汰就不会两极分化而是共同富裕了。在这方面,公有制经济可以也应该为***府促劣变优作用提供资源支持。
三是探索共享机制。按照逻辑推导,人类未来将形成精神产品共享机制,其前提是劳动方式普遍转变为脑力劳动。在最终达到这个目标之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可以先走一步,在适当范围采取适当形式推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可以预料,公有制经济一旦率先做到了这一点,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将使共产主义价值目标重获人们的关注与效仿。
总之,马克思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倚重,是因为它是生产方式的标志;当这种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新选择,是一个有望在实践中得到合理性证明的问题。公有制经济如果率先在内部推行知识产权的共享,很可能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它能够获胜,应该是体现在这种做法对成本的节约上。公有制经济这么做,仍然是把自己当作生产条件,而不是消费条件。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情况应该更为复杂和多样,许多想不到的办法都可能通过创新方式出现。但无论如何,公有制经济的这种浴火重生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N〕.光明日报,2015-11-25.
〔2〕.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6-03-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12.1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435.
〔5〕徐俊忠.“人民主体地位”再强调的深远意义〔N〕.光明日报,2016-04-16.
〔6〕刘月,等.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N〕.光明日报,2016-04-17.
〔7〕刘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量”的演化分析〔DB/OL〕.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9-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8
100多年的社会主义运动和70多年的社会主义***权实践,孕育了两颗璀璨的理论明珠。一颗是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一颗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探讨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20世纪之前,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社会主义提出了很多模式设想,如以“个人社会所有制”为基础、被称为匈牙利经济思想史上重要里程碑的里斯卡模式、波兰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问题的“兰格模式”、捷克经济改革设计师奥塔?锡克提出的一种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市场经济”的模式,即“锡克模式”等等,都各有其独到之处,对以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认真探讨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和创新,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理论界在探讨市场社会主义问题时,大都集中在其特点、理论模式、发展阶段及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影响(甚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社会主义的成功范型”)等几个方面。考察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仅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包括***治、文化等领域。进一步讲,目前理论界拿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的参照物往往是整个笼统意义上的市场社会主义或者是其某个或某几个理论模式,这也有失偏颇,上文提到的几种理论模式、发展历程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二者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可比性。从现实经济体制层面上讲,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则主要指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也正是主要在这两个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才得以实践。因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南、匈两国市场社会主义进行比较才较为恰当与合理。但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南、匈两国市场社会主义的研究却很少。文章就从这个角度着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南斯拉夫、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
1、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第一次作为对命令体制的挑战而出现,是在斯大林与铁托***之后的50年代初期的南斯拉夫。1948年,斯大林把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此后不久这个国家进行了一次群众性的新实验。它抛弃了苏联中央计划模式,从基层通过工人管理的企业网络组织生产,走上了一条独自探索的市场社会主义之路。1950年6月27日,南斯拉夫议会通过了著名的《工人自治法》,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把生产资料交给劳动者集体支配,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人自治”,企业可以按社会计划的基本比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行制定生产计划。这标志着从指令式经济开始转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步。1965年6月27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通过,标志着从“工人自治”走向“社会自治”。这次改革还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企业是***的商品生产者,企业之间是市场关系。结果南斯拉夫在其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从1949年到1970年,其经济增长率在欧洲国家处于最高行列之中。但从80年代开始,却出现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危机和萧条。南斯拉夫的实验的失败并非由于市场社会主义本身的无效,而是有其致命的内在原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罗默认为“南斯拉夫实验的失败应归因于那些控制联邦和共和国国家机器的人不愿意允许企业自治和鼓励竞争”。罗斯?吉廷斯却认为:“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中央计划经济的尝试失败……这主要归咎于它们未能在整个过渡时期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这些分析都是不无道理的。
南斯拉夫的这场市场社会主义“实验”虽然失败了,但却最早在实践领域突破了苏联的计划模式,尽管经济成效并不明显,但却为后来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2、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
1968年,匈牙利在“新经济体制”名义下,实行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管理体制,走上了市场社会主义道路。匈牙利改革设想包括决策分权化、导入市场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经济调节手段三方面。决策分权化,即以废除原有体制的核心-下达指令性指标和由行***分配生产资料(物资、机器设备)的方式来放宽企业的经济活动自决权;所谓导入市场机制,即是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分配。但改革设想中不是废除中央计划,而是变“集权计划”为“分权计划”,市场也并非自由市场,而是“用计划加以控制的社会主义市场”。充分利用经济调节手段即是***府和中央当局依靠间接的经济手段完成各项计划指标。以上述设想为指针,匈牙利于1968年1月1日开始转人“新经济体制”。就企业制度、利润和工资调节制度、价格制度以及投资制度等,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匈牙利的这些经济改革是在复杂的***治事件下进行的。鉴于这种情况,匈牙利在70年代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国内呈现出市场繁荣、供应充足、人民消费增长速度加快,对外贸易也增长迅速的景象,特别是它保持住了国内市场的均衡,在农业领域改革的效果尤其明显。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无疑要归功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但由于匈牙利当时所处的***治环境,再加上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不彻底等多方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80年代末东欧剧变宣告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失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南、匈市场社会主义的创新
鉴于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的教训,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既吸取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又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突破了其理论的局限,从一开始就注重对传统国家所有制进行根本改造。
“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论述了这一新体制的各项重大原则,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不再是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市场,即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探索的科学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而“十五大”的召开,又在所有制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突破,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十四大”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那么,“十五大”就解决了“姓公姓私”的问题,这是“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第二,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并且在不同地方、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差别;在一定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十五大”在所有制方面提出的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不仅是对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深刻地回答了长期以来在所有制问题上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而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9
既然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的正义与进步都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那它还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容吗?如果可以相容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较于一般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又有什么样的优越性和共通性呢?事实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是特定历史阶段,即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有效经济运行机制,所以它不具有永恒性,自然有利又有弊。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的正义与进步具有的双重功能是其本身固有的,与社会制度无关。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和任何一种所有制的社会制度结合,当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市场经济正作用的发挥与负作用的规范效能存在着差别,有时甚至是本质性的迥异。市场经济在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急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度也使得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发展到了极致,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而且对于未经历过市场经济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还是马克思所说的“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较于一般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自然有其无比的优越性。此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大力促进社会化生产优点的同时,又能很好规范市场经济的负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如此优越性的深刻原因在于它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这从制度上就根本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弊端。首先,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得***府有制定宏观发展计划的战略眼光和干预市场的能力,避免市场的发展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其次,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得非公有制的市场主体在追逐利益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和过分膨胀,这也就有利于遏制社会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进而能避免导致一部分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局面产生,使人不至于道德败坏与精神沙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有多少的优越性,它仍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般市场经济形式的通性,即追求效益的优先性。讲求效率或效益是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市场经济产生负作用的根源。因此,功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市场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最主要目的。可以这么说,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动因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含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通性,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由上论述,我们可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其自身含有的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双重作用,与社会制度无关。市场经济可以与任何一种所有制的社会制度结合,只不过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会对市场经济本身正向作用的发挥和负向作用的规范起到不同的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市场经济形式的一种,因其生产资料公有制度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它不可能完全消解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本色。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正义观构建的坐标
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生产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及其与社会正义的关系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新型正义观的坐标又是怎样的呢?
1.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正义的关系
需要避免三种不良思维倾向一是“浪漫主义”思维。此种思维认为社会主义***治制度有着消解市场经济负作用的良方,而且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优越的地方。“浪漫主义”倾向也扩展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正义关系的理解上,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有利于社会正义实现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不可能完全消解其负作用,不可小觑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腐蚀。二是“取消主义”思维。此种思维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纳的是市场经济形式促进社会生产有利于社会正义的一面,而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贪婪、虚伪、欺诈等负作用进行了彻底的“隔离”,因而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积极作用。这种完全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作用的思维,是一种纯主观选择的“康德式”思维。殊不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与其负作用是互为条件而存在的,取消了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其积极作用也将不再存在。比如,市场经济中个体的逐利本性,可能导致个体的贪婪,甚至良知的泯灭,而另一方面,个体的逐利本性正是催生市场激烈竞争,社会生产效率飞速提高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消灭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只有消灭市场经济本身,而要消灭市场经济本身则需要具备一系列客观的历史条件,而不取决于人的主观的任意选择。三是“放任主义”思维。持有这种立场的人认为市场经济的负作用既不能被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约束和限制,更不能被取消,那只有采取放任主义态度,即在利用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正义有促进作用的一面,而对其带来的负作用则抱以不管不问的态度。笔者认为,这种对待市场经济负作用的“掩耳盗铃”做法是行不通的,而应从实际出发,辩证地、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如对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就应分析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对于因勤劳付出、能力较强产生的合理高收入,则不能一刀切式的予以打击,反而应加以保护和鼓励;而对于坑蒙拐骗、贪赃枉法获得的收入则应依法取缔。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反对收入差距的合理拉开,不是反对逐利行为本身,而是要防止私欲的过度膨胀和泛滥,防止不合理的、违法的逐利行为。总之,在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的负作用问题上,不能做美化式的理解,也不能采取排斥或逃避的方法,而应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眼光,市场经济的负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指出:“目前‘资本和地产的自然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才能被‘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所代替”。当然,对于与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相抵触的市场负面行为或危害,则必须进行限制和规范,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无法真正建立起来。
2.解决社会正义问题应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入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一样也有负作用,也有不利于社会正义的一面,因此,有人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新型正义观的立足点或坐标不能是市场经济体制,而应是社会主义制度。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社会主义制度比以往一切社会制度都更具优越性,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不在于市场经济这个旧事物,而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新事物。总之,他们认为,凡是与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相一致就是正义,否则就是非正义。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社会主义制度反映的社会的所有制生产关系,它本身还有自己的生产力根源,是受时代的生产力制约的,因此决定时代正义观的根本坐标,必须深入到社会生产关系背后的生产力层面去探寻。马恩在批判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时就鲜明地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他们的思想)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的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可见,马克思认为解决社会问题(包括社会的正义问题)应该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入手,而不能停留于人为设计的社会制度层面,因为社会制度也必须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正义观的根本坐标应是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生产规律和现实,而不能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正义观的构建
必须把握两个历史前提既然我们知晓了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正义观的坐标是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生产,那么围绕这个坐标,又如何现实地去建构呢?并且,在建构新型正义观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建构新型正义观的合理性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正义观必须把握两个历史前提:一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而不是产品经济下的社会生产;二是市场经济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当然,第一个历史前提是决定新型正义观的根本坐标,是其社会生产力前提。而第二个历史前提反映新型正义观的特殊性,是其社会生产关系前提。
1.社会主义新型正义
立足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要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肯定市场主体竞争和创造的利益动机从第一个历史前提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正义观的根本坐标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这含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的,并且是不能逾越的,因此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相一致,是最实质的正义;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有其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或特性,因此正义观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特性,即功利性。从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来看,我们国家是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形态来讲,虽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马克思在阐述社会形态范畴时曾科学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社会主义新型正义观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这是由我国现实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状况决定的。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决定了我们生产力水平的起点非常低。没有经过商品经济阶段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对生产力的要求,因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和促进我国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经济运行方式,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就是正义的,阻碍市场经济运行的就是非正义的。从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来看,其实它解决的是第一个层面的动力问题,即如何才能做到促进市场经济的运行,这涉及到了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市场经济中,诱发人竞争和创造的动机是利益因素,也称功利动机,因此,我们要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就要肯认市场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而不能像以前一般,谈利色变。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正义观是一种对合理、合法利益肯认的正义,而不是离开物质,纯精神的正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正义就是人的利益的正义,只有对人的利益的肯认,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马克思曾直言道:“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
2.社会主义新型正义
必须对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进行限制和规范从第二个历史前提看,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下的,这使得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而言,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然,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但社会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反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已被理论和实践双重证明了能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相结合,而且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对市场经济的负作用有着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如坑蒙拐骗、欺诈交易、劳动异化,过度贪婪和剥削、过度两极分化等等,具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好的校正力。
四、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10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保障
一、依法治国
1999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2002年中国***的十六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对这一问题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2014年10月28日,中国***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的执***理念正式确立下来。
我国的依法治国与现代资本主义法制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平与正义,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基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可以说,我国的依法治国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现代法制发展的转折点和新的里程碑。
依法治国是***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在***治体制方面,通过依法治国的理念,需要改善和建立一些列新的法律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经济体制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于与完善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法制环境的保护与约束。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到深圳南巡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形势下的新应用。在***的积极倡导与组织下,中国推出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举措,开始了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过去几十年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资本主义的***治家和学者,都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认为只有在私有制的制度下才会有市场经济,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从直观的意义上说,是以市场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方式的经济。从实质的意义上说,是以市场为机制,即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并与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相结合,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方式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法制经济。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依法治国:1、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离不开法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这也要求***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要求市场参与者,对市场参与的双方的各自权利与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2、完善的市场体制离不开法制。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要求有消费品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要求有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土地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即是企业实现自主经营的前提,也是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而没有法制就没有完善的市场体制。3、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离不开法制。所谓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府在法律范围内,依据市场的自身特点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府介入过度,市场经济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计划经济,而如果***府不加干涉,市场将会出现混乱,甚至导致经济危机,这个度就由法律和规定来制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