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10篇

课程与教学论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膨胀 萎缩 问题 反思

一、问题审视

体育课程论的繁荣――模特时装。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体育课程理论似乎并未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一线教师越来越糊涂。近年来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课程术语的不断翻新,国外体育课程时髦名词纷至沓来;在如此繁荣的课程理论中面向本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极为罕见。一线教师刚刚弄懂一个名词,新的名词又纷至沓来。课程论领域成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T台秀,教学的田野成为国外课程理论的跑马场。我们有些课程理论工作者热衷于标新立异,引领新潮,很少顾及这些理论是否实用,是否可用,更无意于将理论本土化和操作化,将这些生吞活剥的舶来的理论推销到教学现场,其结果可想而知。难怪有老师叹道:“新的课程理论让我们心仪神往,那是艳丽在模特身上的时装。”

体育教学的田野――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当前教学实践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徒有形式的热热闹闹,现代手段的时髦新潮,学生学习失序,教师指导乏力,课堂花样越来越多,学生所得越来越少,部分条件的合作交往,没有问题(假问题,无畏问题)的资助探究。这些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课程理论的膨胀不无关系,脱离实际的教学源自脱离实际的课程理论的诱惑。教学是鲜活的,但又是相对规范的。当一种教学模式建构并运用,它的过程和作用是长期的,一时难以改变。在教学的田野上,教师的教学如同农民的播种;在课程天空里,课程的思潮如同五月的风雨。课程思潮是变动不居的,可以瞬息万变的。如果完全不顾及课堂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师生对新的教学理论适应的情景性和过程性,今天“解释学”明天“现象学”,今天“后结构”明天“后现代”,今天“多元”明天“全纳”,今天“建构”明天“解构”,即便是好的理论,不加分辨的全盘接受也必然会“消化不良”或营养失调。当我们引进了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多问问:它到底有何用?如何用?有何用,要关注的是用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涉及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把它转化为特定情景下教学操作。以“师生交往”、“小组合作”为例,当我们面对一个班级80、90名学生,学生要侧身而作以尽可能的少占教室空间的时候,如何进行“师生交往”?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如果硬要把“小班教学”的“合作学习”搬用到超大班级的教学,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很滑稽的。

二、症结反思

经过10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长期以来陈旧、单一、繁难、僵化的课程的一大力的改造和重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在教学中的面貌为之更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基础教育的问题非常复杂,并非课程改革可以改变一切,事实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课程功能是有限的,功能无边放大所追求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况且,许多属课程的问题也并非刻意仅从课程一维就可解决,而是需要综合治理,当然并不排除从某一角度切入或着重解决某一问题的探讨。

对体育课程改革过高的期望和期许,可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体育课程改革思潮的大量涌入。10年来课程改革试验已在并正在证明课程只是课程,而不是其他,更不是一切,它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是非常脆弱的、无奈的。想用体育课程来解决一切,最后只能是不该做的做不了,该做的没做好。当前,师生、家长面对课改与考试悖反的尴尬,恐怕不是单从课程着手可以解决的。

这里并不是说体育课程研究不重要,也不是说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无足轻重。引领体育教师提高课程意识,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改革的深度、效度和力度。这些观念的确立并形成共识正是得益于这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是,如同文化基础知识发展不能代替专业知识发展,体育课程主体性和体育课程意识的增强,不能代替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即便像学校教育与课堂教育的关系那样,前者可以包容后者,但是,学校教育的研究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研究,不仅如此,课堂教学研究必须由它***的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本来,体育课程研究的深入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当前的问题是,不是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而是概念的浮躁和泛滥。陈桂生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课程概念化是一种假象,是把课程理念的变化作为课程概念的变化所致。”证实课程概念的无边界泛化,是课程成为飘荡在教育领地的游魂,似乎到处都是“课程”,学校课程与学校教育几乎是同义语,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还有什么不是课程。这种课程概念的泛化,实际上,不仅是对课程本身的消解,而且也是对教学的挤兑。在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理解上,目前通行的观念是,课程可以包含教学,或课程可以整合教学。当教学论被纳入课程理论的时候,教学论便失去了自己的“问题域”、“问题焦点”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路径,它给教学研究所带来的缺失已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的反映出来。几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让我们走到必须面对体育教学问题的关口,如何成功渡过关口?当务之急是让膨胀的课程缩水,让萎缩的教学强身。

纵观历史,我认为体育教学既要有高远的视界,更要有细微的体察。仅从体育课程的大系统中把体育教学作为一个部件来对待是有问题的,需要我们拿出来话大力气专门研究,更何况仅从体育课程的系统重视回答不了的、解决不了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的。学科发展演化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学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分化、综合到再分化、再综合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螺旋之路,而分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分化的学科才能获得自足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我国课程理论研究文献分析(1922-2003年),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2]金志远.教学论研究主要论文和著作索引,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3]陈桂生.教育学世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8-119

[4]毛振明,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与教学论篇2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体验课程;研究性教学

作为新课程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究竟带给我们什么?随着改革的深入,一种超越方***变革的意义而探问其深层价值与意蕴的努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意蕴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实施中存在两种形态,一是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广泛渗透于所有学科、活动的学习之中,主要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建构知识;二是指向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形态,有学者称其为研究型课程。“研究性学习”以课程形态存在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专门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其对直接经验和学生主体参与的关注及其置身于生活的诉求,可以有效冲破传统分科课程中惯于接受、灌输的学习方式的阻力,为充分开展“研究性学习”倡导的学习方式提供相对***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引导着课程文化与价值的创新,具有深层的课程意蕴。

(一)“研究性学习”对课程本质观的更新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开展课题研究、主题调查及项目设计等活动,通过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超越系统逻辑知识体系的传递,注重学生的已有相关经验,在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基础上帮他获得“想知道什么”。而作为“知道”的结果,不在于结论性知识是否绝对、完整,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课程获得的当下体验(lived experience)和自己的观念。

由此看来,存在两种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传统的学科课程(包括以活动课程之名,行学科课程之实的形态)视课程为客观世界的知识与经验体系的反映,并通过系统、逻辑的构建和完整、原本的传递,实现课程的预定功能。可以说这是一种镜喻式的、追求控制的、普遍性的学科课程观。“研究性学习”课程则立足一种新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自然、社会与他人对个体存在的意义,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与“体验世界”,在自然、社会、他者与自我的融合统一中探求知识的情境化意义。在这种课程氛围中,一个人首先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价值、自我理智的力量以及情感的满足和意志的***与自由;其次还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而这一切,正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带给我们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体验课程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体验”本质,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合作以及师生围绕课题展开的探究过程使个体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自我统一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既往“经验”的超越。从“经验”走向“体验”,意味着课程本质观的更新,课程内涵的动态性、人本化与个性化更加丰富,也意味着学生在教育生活中个性意义的复归,他们将最终走上自主发展与***之路。

在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I.Goodlad)为课程划定的五个层次中,体验层次的课程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不易实现的课程。当前,要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真正成为“体验课程”,亟待改造传统的学科课程思维定势,要将“学生与课程”的二元化的外在认识关系改造为“学生创生课程”的共在性的生活关系,从而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倡导的理念;同时,作为课程运行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确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师生交互主体性的课程参与态势,另一方面应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和教师协同教学的探究,并从知识观转变入手深层优化现行课程评价机制。

(二)“研究性学习”对课程研究空间的拓展

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一直怀着“使课程科学化”的梦想,科学世界中的逻辑知识经验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当传统教育和技术理性一起遭到拒斥与批判时,人们开始反思“科学化”的课程究竟带来了什么,与其说它提供的是一些客观真理,倒不如说是一堆脱离生活情境的“惰性知识”。学生在这种课程中没有得到生活需要的养料,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没有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在杜威等一批教育家的召唤下,课程要走出科学世界、面向生活,成为生活一部分的趋势日益不可抵挡。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正是此次课程改革期望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而做出的努力,即倡导课程要面向生活、回归生。活,坚信生活即课程。而且,这里的“生活”是儿童当下的生活,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而不是成人的生活、未来的生活。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中,只有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学习才能建基于儿童的体验与交往,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学习、活的学习,才能找到意义之源,才能不断促进儿童个性的生长、变化与发展。从过去的“科学化”课程、“制度课程”到“研究性学习”的“生活课程”,课程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变换,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研究空间的拓展。因为科学世界是从生活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回归到可感知的包罗万象的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一切才有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现实而有力地颠覆了学科知识在课程开发中的长期主导地位,使课程真正面向社会、走进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健全发展的自主性与信心。在引导学生开展的课题探究中,“研究性学习”不满足于单纯地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还要求通过师生的交往来感知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并建构个人意义。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精神生命的重要途径。这也正是课程研究空间拓展的结果。

(三)“研究性学习”对课程开发主体的重建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发展理念。从课题选择到实施探究,从获取指导到课程总结和成果展示,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负责宏观指导和一些条件支持。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践中呼唤着新的课程开发主体。

在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中,开发主体往往是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他们假设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意识、价值观与其一致,后者只需按既定的设计,在实施中充当“忠实执行者”,就可以达成预定的课程目标。随着实践阻力的加大和教师专业化呼声的提高,教师在课程中的处境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可以在“相互适应”中通过与专家协商表达自己的声音。学生却一直是课程开发的客体,被动承受着强加的课程经验。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学生的课程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课程的被动参与者和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和设计者。而且在由课程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的开发主体中,专家和教师退到了学生身后,使学生真正处于核心。整个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范围的选择,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指导教师的分配,课程实施的程序、进度与任务协调,课程总结与评价的形式、标准、反思性建议等,都要考虑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生的意愿。

学生作为课程开发者,意味着“研究性学习”课程实现了课程开发模式的根本转向,即由僵化的目标模式变为动态的过程模式;意味着课程成为师生新的经验不断创生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课程主体性的获得与存在经验的***,也意味着民主化、个性化课程时代的到来。

(四)“研究性学习”对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

“研究性学习”课程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一贯“教教材”的课程教学形式,倡导“无教材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课程理念影响,广大中小学教师往往把课程视同教材,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分别对应着教材的编写、讲授与知识点考核。因此,当“研究性学习”课程出现时,他们感到最大的麻烦就是缺少相应教材。情急之下,只好聘请专家或干脆自编教材,导致当前实践中较普遍的“研究性学习”学科化倾向。

实际上,“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无教材课程”,并非否定教材的价值,而是意味着教材观的转变,与学科课程提出的“用教材教”的主张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似乎走得更远。因为它强调学生在面对生活课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跳出既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在科目之间寻求知识的整合。而在探究过程中,围绕课题的相关教材都可能作为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指导。教材扮演的不再是知识范围的限定者,而是知识拓展与更新的辅助者。

“无教材课程”的确给师生参与课程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性质亟待调整,那些平日偏科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需要主动拓宽学习领域,丰富认识和体验;而对知识整合运用的灵活性要求会使学生减少对“惰性知识”的摄取。另一方面,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权威中***出来,在自觉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创造新的教育经验。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昭示着课程价值观的内在超越,从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课程职能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建设到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等,更具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情怀,更加符合教育生命的本性;同时它也呼唤着课程文化的新生,作为国家开设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地方和校本课程为背景和平台,将会促进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进而增强课程的文化化、个性化与多元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意蕴

(一)“研究性学习”引发教学观的反思与超越

“教学认识论”把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按照这种教学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间接经验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间接学习。

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出现,似乎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教学认识论”的***:(1)在教学目的上,教学认识论往往指向对客观对象世界的客观知识的追求,通过“认识”这一工具来掌握“双基”,发展智力,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研究性学习”则坚信教学即生活,而完整的生活就不能只包含知识,还有情感、意志与价值体验等。因此,教学不是简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培养完整的人,这样的人有自主求知的意识和能力,有科学的思维和人文情怀,更有健全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在教学方式上,教学认识论基于主客分立的二元思维,将学生置于被动认识地位,强调教师的教化与灌输,而“研究性学习”则认为教学中师生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存在,学生不是通过教师,而是通过直接与生活世界接触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因此主张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3)在教学内容上,与教学认识论强调间接经验不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基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建构个人意义。这样,传统的教学时空也得到拓展,师生不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知识传递过程演变为双方在生活世界中的自由交往过程。

从“研究性学习”的视角来看,不管传统教学观表现出一种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始终对确定性的知识体系过分迷恋,而对教学中人的生命价值、对完整的生活置若罔闻。教学被简化为单一的认识活动。客观的知识价值遮蔽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等发展价值,以间接经验为主体的社会文化扼杀了个体文化与区域文化,最终导致教学的沉闷和窒息。

“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可概括为如下命题:(1)教学即生活体验。学生基于个体直接经验和历史文化背景直接去感悟生活,体验知识的情境意义。师生之间、学生与课程之间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外在认识关系,而是充满精神交流的生活关系。(2)教学即生命实践。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把人类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并创造性地探求课程意境中蕴含的科学、伦理、审美等价值,整合进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这种探究与创造既是生命的本性,又使生命得以升华。(3)教学即师生建构***往。师生在教学中建立起“我一你”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这种交往不仅将教学认识纳入其中,更注重双方精神的交流。而课程的意义也是在这种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二)“研究性学习”为重建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契机

“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给当前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内在蕴含着积极应变的思路。

1.“研究性学习”引导教学理论发展的路向。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使当代教学理论困境重重,比如对精确理性教学话语的追求带来教学的生活韵味与人文精神的黯淡,对宏大叙事的偏好加深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疏离,对教学诸多范畴的二元思维导致教学矛盾关系的激化,等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无疑可以为此提供一些启示:(1)针对教学认识论的***使我们感到拓展教学论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尤其要走出把教学论视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演绎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倾向。(2)要致力于教学论研究的实践转向,把鲜活的教学生活与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3)对一些教学本体范畴和基本命题如“教学本质”、“教学主客体”、“师生关系”等要丰富其时代内涵,加以重新解读和理论定位。正如我们所见,“研究性学习”不仅拉近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使教学更加具有人文韵味和生命色彩。

2.“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专业素质与传统权威提出了挑战,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引发了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习惯于在学科课程中起主导和控制作用的教师面对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感到不适应和压力,面对学生设计的课题,他们感到自己知识欠缺,以往“师道尊严”的感觉在逐渐变淡,学生不“怕”老师了,还会经常向老师提出各种“离奇”的问题和要求。有人据此提出教师的权威正在削弱。而实际上,通过“研究性学习”使教师更清楚地找准了专业发展的时代定位。教师不再传授现成知识,但是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等、对话的朋友关系,有了更多心灵交流,真诚沟通。与过去相比,教师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教师专业生活方式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从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不难发现,教师校本培训和课程行动研究已经发展为主要模式。而“研究性学习”在改进教学和课程品质的同时,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创造了广阔空间。

3.“研究性学习”带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的更新。“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学科教学中“讲授法”占主导地位的单调形式,开辟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路——“研究性教学”,该理路把教学视为研究,教学过程即学生诞生精彩观念的过程,即师生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平台,使这种学习方式能突破课堂和教师的时空局限,在广泛便捷的信息共享中深入课题的探究作业。“研究性学习”也带来了教学评价的变革,在评价功能上由过去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注重激励和发展,在评价标准上更加人性化、弹性化,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而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更重要。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实践探求

(一)从“课程与教学”到“课程教学”

由于技术理性影响下的二元思维方式的存在,在相当长时期内课程与教学是分离的。课程作为教育内容,总体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作为课程的实施过程与手段,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教”,两者构成一种单向线性关系。这种分离不仅违背教育作为复杂系统的内在规律,更对教育实践产生不良后果,因而人们一直努力使两者走向融合。杜威为此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二元论思维,在他看来,课程和教学是内在连续的:课程即经验,它既产生于当下的教学过程之中,又始终引导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指向经验的产生,又是经验得以产生的情境,它内在地孕育着经验的生长。,81并且,他还确立了“主动作业”的活动作为两者统一的具体途径。承接杜威的思想,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又形成了新的理念与实践形态,在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都超越了杜威。美国学者韦迪 (R.Weade)称之为“课程教学”(curriculum'n'instrucaion),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从变革的观点看,就会发现两者的情境意义与不断变化的可能性。(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发挥主体性,来共同创生课程,寻求内容转化与意义的重新建构。(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已由静态的书面文件变为师生不断创建的经验,成为动态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只有真正实现整合,才能从根本上贯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提升教育主体的生命力。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统一性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视角自然涉及改革过程中两者的内在统一性问题。而事实上,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乃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历史经验证明,只是课程教材的修订或只是教学模式的改进,最终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整体效果。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较大范围的课程改革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必须认识到课程与教学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内在统一的重要性。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这种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有两方面问题需注意。一方面要寻求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意义,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教学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应增强教学改革时的课程意识。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始终没有间断,包括局部的单项改革,也有综合性的整体改革,但结果经常是很难将改革的理论成效与课堂实践及学生的真实发展状态对应起来。关键在于我们对教学问题的把握缺乏课程视角,或者说课程意识不强,就教学来改教学。而实际上,教学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效果,而课程改革更多关注的是价值。所以在处理教学改革问题时,不仅要想其可行性,还要关注其价值何在,谁将是受益者。只有在价值认可的前提下去追求效果,即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视角去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总体上讲,确保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统一性,关键还在于革新意识:(1)要用整体“问题意识”取代封闭的“领域意识”。改革中牵涉的任何问题都具有课程与教学的双重意义,因此不能简单将其归于某个领域处置,进而导致理论上两套方案,实践中两队人马,各自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对改革问题的整体视野和博大胸怀。(2)要用主动“求变意识”取代保守的“求稳意识”。变则通,不变则退。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就在变革中生成、显现。这一点对实践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要。(3)要用前瞻性的“生态意识”取代现实的“功利意识”。改革的根本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不能趋从于社会风潮甚至是个别官员的***治意愿。改什么、如何改,应遵从教育发展趋势与教学主体的需要。

(三)“研究性学习”从实践层面促进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使我们看到,在实践领域中课程与教学走向整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1.无论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在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学科课程教学中,都鼓励学生突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课题,并以“类似科学家的方式”开展自主探究。这一方面使课程内容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不再是给定的确定性的知识文本,每个人从中都可以获得一种“心照不宣的理解”,从而使“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体验课程”、“自己的课程”、“无教材的课程”。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课程,探究、建构和创造就成为师生的主要教学行为,从而摆脱了对间接经验的被动“认识”,教学也因此在创造性的互动中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所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在变革中创生,在变革中融为一体。

2.“研究性学习”使课程成为“一种教学事件”。与学科课程根本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追求确定的知识框架,甚至没有物化的课程形态(教材、教学辅导书),它动态地生成于教学情境中,存在于师生的教育性经验里,并最终反映在教学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师生而言,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再到课程实施中的调整,“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刻需要教学主体的参与和关注,反映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发展需求,从而真正激活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力。

课程与教学论篇3

以“拼音教学”指导为例,教法教材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教学实例说明。理论观点陈旧保守,教学实例数量少且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对此,笔者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大胆摒弃原有的教学思路,以课本学习作为铺垫,着力通过现代教学传媒构建集成型的数字化课程材料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

一、教学流程

首先,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拼音教学的理论材料和鲜活的教学实例,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整理分类,把学生拼音学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类化为7个教学问题。

接着,在计算机教师的协助下,笔者把这些内容做成了自助餐式的教学专题网页“新课改视野下的拼音教学”,该教学网页设计了七大教学板块:“拼音教学新理念”“教学目标三维统一”“复习检查怎样安排”“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教学设计万花筒”“他山之石可攻玉”“有趣的拼音复习法”,在每一板块中都注入了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如“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中,介绍了“***画导入”“故事导入”“儿歌(谜语)导入”“演示导入”“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供学生阅读;在“教学设计万花筒”中,安排了多种教学方式(限于篇幅每种方式仅选一例),用一线教师鲜活的教学实例来启发学生:

摆一摆 (字母):

例如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我们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半圆环随意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别组成这4个声母,先自己边摆边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考查,反复巩固,解决了这一个难点。

唱一唱(儿歌):

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还有很多,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ie ie ie”“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画一画(***画):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在“l”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案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个“1”学生将终生难忘。

听一听(故事):

少年儿童对故事充满了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教“a”的四声时,就可以讲下面的故事。引入新课后,教师说:“这个故事是一位阿(ā)姨讲给老师听的,我们应感谢阿姨。”出现a的一声。故事是:小兔子、小猫、小猴讨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小兔子抢先说萝卜最好吃,小猫奇怪地质问说:“啊(á),萝卜好吃吗?”出现a的二声。小猴子听了也说不对,说只有桃子最好吃。它们吵了起来,谁也不服谁,就去找狮子评理。狮子听了以后,说:“啊(ǎ),你们各自说的都有道理。”出现a的三声。最后小兔子、小猫、小猴子明白了道理,齐声说:“啊(à),狮子说得对,我们都懂了。”出现a的四声。

玩一玩(游戏):

摘水果(分水果):准备了贴有pútao,táozi,***méi,lìzi和lìzhī水果名称的盘子,剪贴许多写有音节字词的水果,配上儿歌“秋天到,秋天到,丰收的季节水果多。你来摘,我来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进行游戏,拿到水果的学生读出上面的音节放进盘子里,然后再分给大家。

“把动物带回家”:让一部分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另一部分学生手拿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相应的动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

演一演(话剧):

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规则中,笔者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3个好朋友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

做一做(动作):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的形状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地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表现力。笔者真为孩子们这些富有创意的想像所感动。

在接下来进行的两节课里,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一节小学拼音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分析了拼音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设计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缺少趣味性等,然后布置学生***阅读该教学网页30分钟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你从网页的阅读中受到哪些启发?把受到的启发写下来。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在讨论板上写道:“拼音教学要面向儿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设计要新颖、有创造性、有自己的个性”等,并对写下的内容一一作了解释。将要下课的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ai,ei,ui的教学,随后组织交流。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言,设计极富创意,课上交流气氛热烈且富有成果。

二、教学分析

本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不少听课教师反映,这节课设计新颖,教学样式上也有新突破,是人文学科教学样式的一个崭新尝试。笔者课后反思总结,觉得教学基本实现了课前定下的实验意***,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新的“课程”理念,凸现了未来文科教学的一些新特点。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是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创造的特殊文化。当今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可能,也使基于网络的新型信息化课程文化的开发成为可能。本课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了“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形式的形成,建构起一个整合型的课程新形态。具体分析,本课程在实施中体现了“三新”:一是教学的理念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和教学样式。本课通过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构建数字化的课程材料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个人需求。它将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融为一体,将教学变成了最具现代形式同时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探究课。二是教学信息新。信息化的教学形式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其中既有课本上的信息,也有互联网的信息,还有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创造的各种信息。本课教学充分依靠网络资源优势,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最新教改信息,其中包括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最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来自网上的信息进行了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优化筛选,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网上学习知识冗杂纷乱、良莠不齐的缺陷,保证了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知识的容量和质量;第三,教学的形式新。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并非一个学习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和教师平等的学习活动主体,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平等、民主的信息文化环境和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以网页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整齐划一的现状,体现出学习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诸多特征。

三、启示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有机融合”

无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凑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优越的学习平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固然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学科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教育素养,所以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的有机融合且要向学科教育目标进行倾斜:一是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要使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二是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各类杂志、报刊,特别是丰富的网上资源必须能进入教学视野,能整合进教学中。三是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并不排斥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相反,一节高质量的课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应找准各种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并将其有机融合。四是教学样式的有机融合。教学样式也并非越“现代”越好,传统的教学样式也有很多长处。应该明确:教学样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筛选和整合

众所周知,现代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相当强的信息优势,学科教学固然也要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学科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有必要对芜杂的各种“原生态”的信息进行优化筛选,以构建一个整合了的信息化了的课程以服务于教学,这个课程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信度高,能提供给学生科学准确的知识信息;信息化了的,能提供给学生足够量的“思想材料”;最重要的一点,应提供自我选择的权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自主阅读和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像本课这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准”网络教学也许不失为展开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平台,因而它代表了今后文科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课程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小学电教,2005,1

[2]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课程与教学论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

中***分类号:G6420;TU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06404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难境况,而土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既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又带来多方面的环境影响。因此,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小、环境影响小的土木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为适应这一时代精神,许多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开设了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旨在现有的土木工程教育体系中,开展环境和可持续理念教育,培养具有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专长的一专多能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以改善设计和建造技术,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性[1]。本文结合土木类专业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实际,探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以寻求适应新时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基于学科特点,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内容体系

环境工程概论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教材基本上由从事上述专业的学者编写完成,教材内容也都偏重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污染控制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对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没有涉及,也不包括与土木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环境问题与保护,以及与资源节约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等内容,教材的针对性不强[2-5]。因此,课程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整合完善了教学内容,在继承课程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了若干专题。教学内容以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主线,讲授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噪声、光、热、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重点突出土木工程行业常见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措施,并从节能型建筑、节水型建筑、绿色施工(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等方面阐述绿色建筑建设的技术要求,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1]。教改后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改后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基本结构,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将视角立足于土木工程学科,把土木工程行业常见的环境问题、污染控制措施以及绿色建筑等纳入课程内容中,形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2013年,课程组将构建后的教学内容编著成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环境工程概论》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列入其出版的土建创新类规划教材系列[1]。该教材突出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反映了在土木工程领域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学生在今后工作或进一步学习中,将环境保护知识向本学科渗透,同时获得新的灵感或创新性思维。

二、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立体化教学方式

环境工程概论是概述性课程,内容涉及水文学、环境地质学、水力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土壤学等方面知识,再加上补充的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创新内容,课时的有限性与知识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课程组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加注重所讲解内容的质和量,将多而杂的信息进行疏理与归纳,以灵活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但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无法满足当前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自学总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专题研讨、影音及实地参观等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

(一)讲授法

在概述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是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太利于土木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相应地缩减该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在针对教学内容较难、知识点在其知识结构链中起核心作用,并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教学内容时,才使用讲授法教学方法。

(二)自学总结法

在课堂学时减少、课程内容充实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学总结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摄入量。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拟定自学提纲、指定自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在一定结构范围内做出总结。该方法主要针对介绍性、不必作过多阐述、比较浅显的、非核心知识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

(三)启发式教学

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该方法比较适合在传授与土木工程有关的水、气、声、渣、光、热等环境问题和防控时采用。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上述环境问题污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因此,可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或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本专业的环境问题,并帮助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把课堂教学活动由单纯的“教”转化成“教与学”的统一。这种“引而不发,导而不讲”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四)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适当采用与日常生活较为接近的环境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离我们非常近,因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工作入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6]。这种方法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在每个章节的开始,安排一个与章节内容有关的“案例导入”引出相关的章节要点。 如讲解土地问题及防治时,以城市“地陷”作为案例导入;光、热污染章节以玻璃幕墙光污染为案例导入;大气污染及控制章节则以今年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的“雾霾”为案例导入等等。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环境问题。

(五)课堂专题研讨

在讲授完某个专题后,教师可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布置几个相关的小主题,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和调研身边发生的实例,并制作成PPT文件在课堂上汇报,调研和汇报情况则计入课程平时成绩。例如要求学生对学校建筑中的水回用情况、建筑装修垃圾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固体废物在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建筑节能等情况进行调研等等。这种方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的角色换位使很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在各章节内容结束之后安排相关主题。

(六)实地参观教学

实地参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感性认知和掌握[7]。因此,在学完重点章节后,课程组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地参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集美区污水处理厂、厦门市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厦门BRT沿线的声屏障、典型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建筑等等,使学生亲临实地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影音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广泛搜集电视、网络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经济与法》、《中国财经报道》等栏目经常会报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填埋场污染以及城市“地陷”等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在每章课堂教学结束时,安排时间给学生播放,并在播放结束后,结合视频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主要的知识点。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启迪学生思维,最大程度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程组积极探索上述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章节内容建立丰富的案例和影音教学素材库,弥补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不足,通过因势利导和专题研讨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生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环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环境工程概论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为一体的概述性课程,因而考核既要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8]。在课程考核方面,概述性课程大多是采用写论文的考核方式,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如部分学生书写敷衍,网络资料的剪贴复制导致论文主题不突出,甚至内容张冠李戴,因此仅凭论文不能反映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情况。而对试卷考核来说,内容可以涉及到每个章节,各部分分值也能均衡,且通过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设置,基本知识和原理都能有很好的体现和覆盖,是一种对理论知识较合理的考核方式,但其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实践性,不能很好体现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无法实现土木工程学科设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在理论考核中渗入实践环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又能将学生环境保护素养的提高寓于专业实践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组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将多种考核同步进行。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采用课堂提问及试卷考核形式,而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则结合有关专题研讨、实地教学等进行,将各环节学生的考核和期末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期末考试的份额,达到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课程组建立了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符合土木学科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完善了能突出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方法,三者之间有机联系、相互影响,朝着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努力。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将全面提高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继而有效培养具有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专长的土木工程师,积极推动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土木工程的设计、建造和应用,最终实现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参考文献:

[1] 马红芳,苑宝玲.环境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朱蓓丽. 环境工程概论[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周集体,张爱丽,金若菲. 环境工程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方淑荣. 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沈耀良,汪家权.环境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26-229.

课程与教学论篇5

关键词:课程定位;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多元评价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结合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提高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的质量,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适应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必要加强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

一、课程定位的提升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的语文师资。在课程定位上,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课程并列,共同构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学科定位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所属的一级学科是教育学,二级学科是学科与教学论,三级学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也就是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一样,同属于三级学科;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又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其他二级学科课程并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形成了课程定位逻辑上的混乱。

其实,这种看似混乱的课程定位彰显了课程的内涵与价值,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该从属于二级学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也相应提升为二级学科。因为从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归类来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级学科可以由课程与教学论担当;从完善教育学科体系来看,课程与教学论与现行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呈现并列态势;从一、二级学科之间的学理关系上来看,课程与教学论提升为一级学科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作为课程与教学论分支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跟进为二级学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定位上也就自然形成了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并列关系。

二、课程归属的规范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定位在教育学院的教育学系,所以一些高师院校把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一起放在了教育学系,称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还有一些高师院校根据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级学科的专业特点,把课程安排在专业所在的院系,例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安排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以此类推,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安排也大抵如此。

实际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归属与该课程师资的来源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是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这类教师对专业知识熟悉,但在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其二是由教育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担任,这类教师对上位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讲解得比较明晰、透彻,但当涉及该专业的教学知识、教学经验等时,则深入不下去;其三是由来自中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担任,他们有着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讲授课程时习惯用实践代替理论,分析教学案例容易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当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这种归属与师资的人数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该课程只面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时间一般安排在高年级临近实习之前的学期,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多,一般为72学时左右,需要的专业教师人数少,造成高师院校在安排学科与教学论专业课教师上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三、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

近年来,高师院校在压缩基础课程课时的同时,又以基础课程为核心开设出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这种有点有面的集群型的课程开设方式,丰富了基础课程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拓展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围绕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些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继开设了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思维培育研究、语文教学技能培训研究、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等选修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在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时出现了侧重点不同的情况。许多教师侧重讲授课程论部分,认为教学论部分可以在选修课程中讲授。实际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受众是不同的。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选修课仅面向部分选课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基础课程承载着讲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全部内容,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评价、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评价、教学过程与模式、语文学习心理、现代媒体教育以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多方面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做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有机结合。课程论部分可以选用教学论中的教学案例来呈现与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加强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教学论部分在重视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教学能力的理论支撑与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为学生打好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与相关选修课的衔接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上应该是水到渠成了。因为基础课程省去了选修课程中对该课程相同内容的重复讲解部分,同时又为具有拓展功能的选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践课程的建设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性的应用教育理论课程,它以语文学科的特征为根据,运用教育科学原理和现代教育手段,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规律进行研究,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使之能胜任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工作。几十年来,虽然该课程的名称几经变化,从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课程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多大改变,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语文教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是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教学实践的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主动、直观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能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固然重要,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要领、提升语文教育素养的要求则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提倡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教学方式,即在讲授教学理论时,加入导语练习、讲解练习、提问练习、板书练习、试讲练习、说课练习等练习内容。由于课时所限,教学能力的练习可以安排在微格教室进行,并对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录像,建立学生微格教学录像资料库,教师通过回放教学录像等方式对教学训练内容进行评议。教学练习也可以放在课下的学习小组里完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可以适当地增加教育见习的课时数,不定期地在学期中或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育实习学校的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高校与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师资的有效机制。

五、课程评价的多元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结业时,大多数教师选择闭卷考试的形式确定这门课程的学业成绩。虽然在试卷中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为6:4,教案设计等综合能力题也位列其中,但还是不能够完全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实际情况。其一是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不出来。如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见习、教研的参与度等,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观察积累后给予评价。其二是学生平时语文教学能力训练的成绩没有体现。学生平时的单项训练(如导语练习、讲解练习、提问练习、板书练习)和综合训练(如试讲练习、说课练习)成绩应该在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其三是学生付出辛勤劳动的书面作业在学业成绩中没有体现。如学生设计的教案、撰写的调研报告等书面作业也应该作为该课程结业成绩中的一部分。

换一个角度来看,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除了采用笔试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口试、书面作业、答辩等方式进行成绩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篇6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一课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理念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上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单一闭卷考试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与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怀化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针对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弊端,开展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联动效果。经过四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综合能力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现就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作一阐述。

一、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研究式教学,又称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与认识。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杜威(1859-1952),他提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因此,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主体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境中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索的结果。除了约翰•杜威外,西方还有许多学者也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研究型教学及学习,如布鲁纳的认知心理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威特罗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布鲁纳认知心理理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认为仅仅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发现或提出问题;二是针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三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四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或转换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领悟的过程。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机,并能确定自己学习的需要,而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发现,能够对一切现存结论进行质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方便学习的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皮亚杰有关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有四:第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第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第三,注重学习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即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原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应用阶段,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第四,强调合作与协商会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建构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的上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辅导也重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着问题教学,我们一方面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将知识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问题等,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单一讲授方式,采用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环节上,制定了以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考核标准,建立了一套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在课外学习辅导上,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模式。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上下几千年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繁富,一般的文学史家均采用的是编年体式的编写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但是因为内容容量太大,即便再精简的古代文学史也是卷帙浩大的大部头。而要在260余课时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不容易。因此,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教材内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及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唐代文学中“杜甫”一章的教学为例,关于杜甫的生平行实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专家学者考据定论的,这些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讲解,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预习。而关于杜甫的思想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属于综合分析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而一些目前学界尚有争论且没有定论的问题则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发动学生去认真思考,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具有***的研究性报告,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课堂报告会。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来优化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哪些问题应该精讲,哪些问题应该略讲,哪些问题应该交给学生来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由教师来引导,均了然一心。如此一改革,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紧紧围绕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讨论式就是将传统“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几个环节改成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的课堂结构,学生可以随机发言,互相启发思维;报告式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问题,由教师布置论题,发动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交流,学生或教师加以点评;解答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点问题作深入解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枚乘的《七发》时,设计了两个综合分析的思考题:(1)楚太子病有何症状?根源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上是否有楚太子病?症状是什么?有何危害?(2)从屈原的《招魂》到枚乘的《七发》,到汉乐府及唐诗、宋词中的飞蓬、浮萍、游魂,再到《红楼梦》中的富贵闲人和鲁迅笔下的畸零人、零余人,这一系列文学形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和相似的本质特征?这两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性质的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将文学作品的同类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思考,既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不拘泥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下沟通,前后映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思考的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讨论很热烈,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多元化测评体系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心智理论为基础,初步建构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知识+能力”的考核目标。在期末考试中,调整试卷结构,增大分析实际问题的内容和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一并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将学生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50%,平时成绩提高到50%,做到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作业、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合理设计《平时成绩登记表》,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项目进行如实记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其他”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平时成绩的构成,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变化,如课堂表现,有的教师根据上课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情况给分,有的教师还专门设计了课堂回答问题登记表、学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实记录。课程作业,有的是专题小论文,有的是古文翻译、有的是课堂问题提纲,有的多者兼有。还有一种做法是将古诗文默写从期末考试中***出来,进行强化,每学期快结束时各任课老师都要组织一次全班的默写,将其记入平时成绩。课外活动项目主要登记学生在课外自学与专业活动中的表现,如文学名著读书活动获奖、公开发表古典诗词、古典诗文吟诵活动获奖等体现古代文学综合能力的项目,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权重分数综合考虑。

4.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校园文化活动三位

一体的课外辅导学习模式学生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研究性教学的补充,也是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基本上处于自然无序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在研究式教学模式中,则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自学及教师辅导来规范这一重要的环节,构建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三位一体的课外辅导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外学习的自然无序状态。从学生的自学角度上说,因为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即布置思考题,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报告、讨论,并且还将上课的表现与成绩挂钩,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在课堂之绕教师布置的问题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形成初步的意见,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课外自学,使学生课外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师制目前是许多学校所提倡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课外辅导方式,说明这种课堂之外的以小范围为单位的学习辅导方式已经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导师制固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课外辅导方式,但是,其效率还在于如何去实施。如果仅仅有其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或者不能坚持落实,所谓的导师制也只能是有名无实。而我们在构建研究式教学模式时,特别注重导师制的落实,将其作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不仅有制度、有要求,包括指导学生的人数、研究辅导的方向,开展活动的形式及要求,同时还制定了系统的监督评估方案。课题组的成员们积极性很高,不仅按要求积极落实,而且在辅导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如一位教师将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作为课外辅导的重点,并选择了其比较熟悉的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本的阅读作为辅导的重点,首先为学生制订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辅导计划,每个学期研读与讨论两部作品,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反复阅读文本,对重点情节以及感受最深的部分做好笔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仅限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而其他参考资料以及老师在课堂中曾经涉及到的问题不在此之列)。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对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础上,由学生提议召开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小组长主持。其基本环节是:首先由教师查看笔记,从学生所摘录的笔记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就文本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提出一些类似《三国演义》中在潼关弃袍断须的人物是谁,《儒林外史》中是谁主持了“泰伯祠大祭”等相对生僻的问题。然后,学生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公布出来,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筛选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提交大家讨论,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评,然后布置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撰写成为小论文,在下一次讨论会上宣读交流,教师给出成绩。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问题,如讨论《儒林外史》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匡超人在大火蔓延、浓烟滚滚之际,情急之间,为什么他首先救的是嫂子而不是父亲?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也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一方面说明这位学生读书十分认真细致,同时,也说明对文本的思索是很深刻的。再如,讨论《***》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文本中李瓶儿这一形象在嫁给西门庆前,性格很泼辣,也很不守妇道,而嫁给了西门庆后则变成了一个温柔守妇道之人,前后性格差异太大,人物塑造出现了明显的败笔。这一问题提出来后,在小组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类认为是败笔,而另一种认为不是败笔,而是成功的塑造,因为作者在描写李瓶儿性格变化时,缴足了铺垫的笔墨。这些讨论很精彩。课外导师学习辅导制使学生受益颇多,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与研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使他们培养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增强了他们从原始文本、原始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他们从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印象会深刻得多。

经历了导师制辅导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几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为选题发愁,因为日常的阅读与研讨已经为论文的选题、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刚才提到的那位讨论《***》的同学,其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败笔描写》,这一选题就是由阅读《***》生发出来的,很自然。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选择古代诗文吟诵比赛及古代诗文默写比赛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看似与研究式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无疑是最重要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吟诵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举手、颦笑的揣摩之间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式的研究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第一,教师们加深了对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增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第二,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开展研究式教学以来,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上下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了。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申报主持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项,学生发表古代文学论文8篇,有近200人毕业论文选择古代文学课题,其中10篇论文获得怀化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上项目的比例远远高于本专业其他课程。

四、存在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篇7

论文摘要: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使之适应现实、更好地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的关键首先是转换观照模式、强化当代性、将文化史视角和社会史视角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是增加教学手段的技术含量,实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从而它从“挠头的课程”变为“受欢迎的课程”。

    新闻传播史学是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闻传播史学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一样,其课程教学在讲授方法、教授方式上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层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面临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压力大大高于其他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变化的教学环境、改变其难教的现状成为这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体系庞大,知识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史学基础课程(含《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一直以专业必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进行通识教育的功能;新闻传播史学延伸课程(包括媒介发展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广播电视史、广告史等方面的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拓展专门知识的功能;二者共同构筑了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学生进行通识知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的平台。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框架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新闻媒介、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重要新闻理论家、新闻研究者和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新闻学说、传播思想等;从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民族***、国家富强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与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世界新闻传播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现代、当代以来的重大新闻界活动,美、英、德、意、俄、日等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传播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重要新闻人言论活动等,进而探讨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观念、管理体制、新闻报道的诸多风格等相关问题。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面临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要把庞大体系、众多知识点整合成有趣味的、学生可接受的内容,需要教师知识广博,变“标本”为“活体,’;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僵化的“***化”视角已疏离了今天的现实,必须用新的视角才能解释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的诸多现实及其历史擅变,这需要教师必须做到视角“转型”。

    2.教育技术含量高。在教育技术层面上,伴随着新媒体、新兴技术在新闻业务类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对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挑战。那么,现实的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教学等不再只是一种附属和装饰,而同样成了一种吸引学生、深化教学、提高表达水平的必备手段。

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对庞杂的教学体系、教育技术层面、教学理论层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是目前这类课程授课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史学课程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转变,具体说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在秉承史学传统品质的同时,将文化史视角、社会史视角引人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当中来。

    1.明确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何兆武先生认为:“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由此构成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按照这二者关系的思路,新闻传播史实与认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新闻传播史实是证明曾经发生过事实的有关记载,可以使人们想象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存在于人们头脑、精神世界、文化创造中;新闻传播史认识是对子新闻传播史实的重构、重组。那么如何从当代性的意义对新闻传播史实进行“重构、重组”呢?

   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新闻传播史实是构成新闻传播史的基础,对它的认识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思想认识的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变化而改变。、新闻传播史学家让新闻传播史成为总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鲜活记忆,那么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得以体现。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史总同当代社会、现世人生息息相关,它对个人生活、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其一切内涵(包括价值、发展规律、形态变化等)都属于当下此刻,新闻传播史是活的现实而非死的标本,是现实之镜而非流逝的旧影。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新闻传播史是基于现实的激情而非思古的幽情时,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兴趣会同时被点燃。

    2.重视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门类繁多的历史科学中,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新闻事业是文化事业,新闻机关是文化机关,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文化方面的范畴。”新闻传播史既然作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其传统教学中少有文化、少有鲜活思想的状貌就迫在眉睫。

    文化是当下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应用于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中的文化研究方法不仅仅是社会学层面与***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它“更加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过去很长时间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由于受到“***化范式”的影响,“中新史”一直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线构筑,形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的模式;而“外新史”也以强化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阵营新闻事业的抗衡为主调。这些模式已经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诸多史实。相比较下文化学视角则要敦厚、公允得多,也更有利于论证、阐释诸多史实,因而含有较丰厚文化含量的新闻传播史学也就更令人信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对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追寻,新闻传播史学在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对***治斗争史、***治思想史的重复和演绎,回归到新闻事业自身过程与规律的探讨上。这表现为由重视报刊形式转向宣传内容、由着重历史沿革转向社会作用、由微观考据转向历史分析的转化。这种逐步以新闻事业自身属性为中心,展示新闻传播思想活动、传播媒介殖变的方法着重探讨新佣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彰显了新闻传播的现实影响力,进而显示出了新闻传播史学作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正是我们引人文化学视角的现实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治说教与宣传在新闻传播史中不再居于独尊的地位,而尝试建构一种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它以新闻事业作为本体,以整个世界新闻历史的全局为对象,以跨时间、跨空间和综合多种传播媒介作为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规律。

    3.关注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总称为“新史学”。引人社会史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史学,则新闻传播史学也会被改造成新史学所共同追求的总体史。李彬认为“社会史范式在新闻史研究中体现为三种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从新闻解读社会、从社会透视新闻);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的融合(历史渗透理论、理论立足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那么社会史视角带来的结果如何呢?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关系、整体结构,针对的是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历史实践,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总体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不仅仅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而是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联系也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治经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时代心理、社会风俗习惯等。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在注重新闻本体的多重内涵、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变迁多重关联的同时探讨新闻传播界人物与时代命运的结合,它致力于发掘和展现一种宏观的、有机的新闻传播***景。引人社会史视角不仅使裁闻传播史学课程的逻辑线条更为严谨可信,并且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课程与教学论篇8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课程与教学论篇9

摘 要:针对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认识,提出有必要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如知识论与价值论统一、多元性与主导性统一、转“知”为“智”、转“知”为“能”等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更加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探索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理念;知识论与价值论;多元性与主导性;转“知”为“智”、转“知”为“能”

作为对文学现象进行认识阐释的一门理论学科,文学理论研究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同样,在大学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理论作为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对于其他文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和建立怎样的知识能力结构,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从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来看,有一些教学观念与方法上的问题值得思考探讨。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里结合我们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综观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学科的变革发展,往往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文学理论界空前活跃,思想***,思维开放,充满了求变创新的激情与热望,各种以创新为旨归的文学理论教材层出不穷,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开放发展的繁荣景象。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开放多元的发展潮流中,也给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迷惘和困惑。比如:一是随着大量西方现代文论知识被引入,并进入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而且在各种“创新”的名义下,文学理论教学也随着理论研究不断转向,忽而“向内转”,忽而“向外转”,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愈来愈模糊,乃至被遮蔽或淹没了。二是随着这门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不断被消解,以及愈来愈强调文学理论的***性、自律性、科学性,愈来愈关注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体系、理论范式、研究方法、概念范畴、话语方式等,这样文学理论也就愈来愈成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它的人文学科特性即人文性愈来愈弱化乃至被消解。三是与上述问题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愈来愈远离文学实际,尤其是当下的文学现实,也愈来愈远离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学诉求,而更多满足于文学理论知识系统内的自我言说或相互阐释。上述问题在当今各种文学理论教材中较普遍存在,而且由于教材编著者的文学理论观念各不相同,所选择吸纳的理论资源也不一样,这就有可能导致同一门课程采用不同的教材,其文学观念与知识系统几乎难以通约,给教学者带来很大的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理论教学就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并不清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只能是采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内容,按教材逐章逐节把这些知识点宣讲一遍,如果换了教材,那么所教的理论知识就可能大不相同,教师就真的成了只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接受一堆半懂不懂的文学理论知识外,实际上并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以及学了这些理论知识有什么用。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教师在对文学理论学科的变革发展具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对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研究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确立比较明晰的教学目的,具有较强的处理教材与具体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效果显然就会不一样。近年来,笔者和我们的教学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

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研讨,我们逐渐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的教学理念:

一是坚持知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如上所说,随着一个时期以来对文学理论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逐步消解,以及大量西方现代文论知识引入教材和教学,文学理论愈来愈成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它的人文价值特性则愈来愈弱化。而我们认为,文学理论教学固然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学习这门学科的系统知识,但教学不能仅仅只是介绍阐述各种理论学说,学生也不能只满足于一些知识点的掌握。文学理论说到底是对文学的认识阐释,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文学是人学”,那么对文学的认识阐释就不可能没有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各种文学现象也不可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文学理论就不能放弃价值论。当然,当今对文学价值的认识阐释不能像过去那样单一和狭隘,但至少可以在“文学是人学”的意义上,从两个基本向度来加以认识理解,即文学对于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变革进步的意义价值,以及文学对于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与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价值。在这个基点上,文学理论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应是统一的。

二是坚持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统一。在当今多元开放的时代条件下,不仅各种文学理论知识,而且各种文学观念都充分多元化了,这既是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如果说过去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在于理论知识过于贫乏和文学观念过于单一,造成了这门学科的僵化,那么当今文学理论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则是在一定程度上盲目追逐理论知识与文学观念的丰富多样和新潮前卫,遮蔽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忽视了对应有的主导性文学观念的建构,造成了理论的丰盈与观念的困惑之间的矛盾。笔者看来,在当今文学观念多元混杂的情况下,有必要确立“多元主导”的教学思想,即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各种文学理论的观点学说,看到各种不同的文学理论观点可能都有某个方面的合理性,从而拓宽知识面和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掌握和确立主导性的文学观,既在学理上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说明解释文学现象,又要切合当今时展要求的理论。比如,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然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对这一主导性理论观念的理解把握,从而用这种理论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文学观,为他们观察认识文学现象和以后进一步接受比较各种文学理论观点建立起一个平台,这对那些还处于理论观念和知识结构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应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力求转“知”为“智”,培养人文精神。这是我们从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哲学理念所获得的启示。冯先生认为,我们的思想理论,应当注重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把观念转化为德性。冯契先生毕生的哲学研究,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目标。我们感到,这种转“知”为“智”的理念,对于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也是非常富有启示意义的。当我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文学理论时,这些理论学说在我们眼里可能首先是一种知识,或者说我们首先是把他们当作知识来看待和了解接受的。但是,文学理论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是一种智慧,或者说在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当中包含着人类的生存智慧。文学是人学,文学理论也应当把文学当人学来认识和理解阐释,理应包含着人文智慧在内。事实上,一定时代的人们在对当时的文学现象进行认识和理解阐释时,总是表现了他们对社会、历史与人生的理解,蕴含着他们的生存智慧。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不能只是把文学理论当作知识进行教学,更需要引导学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从“人学”的意义来理解文学,通过对文学的理论思考来理解人生与社会,不断增长人生智慧和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四是努力转“知”为“能”,实现“双向提升”。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将这种理论知识转换成为一种能力,这既包括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也包括运用理论知识解读文学作品和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所谓“双向提升”,就是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提升观察分析文学现象和读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可以说是这门理论学科不同于一般知识性学科的特殊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应具有这样的自觉意识。

建立了一定的教学理念,那么就可以比较明晰地确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材和面对什么样的知识系统,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处理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根据上述教学理念,我们认为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包括了解当今文学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理论视野,在比较辨别中引导学生建立起主导性的文学观念,为使他们正确认识判断和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人学”的意义来理解文学,建立起以人学为基点的文学价值观念,通过对文学意义价值的理解与思考,进而理解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意义,不断增长人生智慧和培养人文关怀精神。三是通过加强教学引导与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以及锻炼读解分析作品文本的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与上述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相适应,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能够较好地实现这种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布置学生阅读文学理论教材的同时,也向学生印发教学参考资料,把文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提示出来供学生思考把握。比如,一是关于文学存在论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存在方式如何,文学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何在,等等。二是关于文学价值论方面的问题,如为什么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文学活动,它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文学活动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作用;历来的文学理论是如何认识和阐释这些文学功能价值的: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还需要以及在什么意义上需要文学,文学活动对于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还有,文学教育在当今整个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它对于当代人的健全人格培养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此外,需要提示给学生,对于文学的意义价值,可以从人学的基点出发,分别从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艺术审美的维度来认识和理解。三是关于文学特征论方面的问题,如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相比较,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历来对于文学的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表达情感,有人认为是用形象说话,有人认为是虚构想象,有人认为在于“文学性”,即语言表达自身的形式技巧与叙述策略等等,你是如何认识的;各种文学类型与文学体裁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点;当代文学出现了哪些新类型,与传统文学类型相比,这些新的文学类型具有哪些新特点。总之,需要提示给学生从多种维度来认识文学的特征。在对上述基本问题进行提示的基础上,教学中也要相应地加以重点阐释问题,这样既突出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知识重点,也加强了价值观念的引导,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导向作用。

课程与教学论篇10

职业学校中文教学课程设置由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学习定位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们一味的重视专业知识的汲取,却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在他们看来,中文课并不属于专业课程学习,对以后的职业和工作没有很大的帮助,打从内心里不重视中文课的学习。这样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中文应用水平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我们应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新调整中文课程教学设置,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采用应用型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职业学校中文教学的质量。

一、职业学校中文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

(一)依据专业特点增加教学内容

以往的职业学校的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抑或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由全校统一安排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恰恰相反,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效果不仅不好,反而非常差。职业学校的中文教学必须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突出这种特色呢?首先,必须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工种的不同,来更换适应的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来调整教学比重。职业学校的中文教材中除了必须有的实用文体和交际应用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增加一些应用教学,比如财会类专业可以增加一些调查报告、计划、总结等文体教学内容,销售类专业的可增加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以后所从事的岗位特点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二)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以多样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思想,教师要树立一种思想:文化是为专业服务的,只有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将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技能,以及将来就业的要求等,然后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弥补学生的不足。传统的中文教学,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手段老旧,很多学生对这种枯燥的讲授,感到索然无味,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不积极,课堂参与性不高。可见,这种教师讲――学生听――上课抄――下课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学生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自主教学就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倍受师生的青睐。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参加实习之后,写一份实习报告,写一写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进步,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开拓视野和和增强实用技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目前职业学校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编制不合理

当前,职业学校中文教学的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虽然不同的教材所摘录的内容不同,但是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材内容大体分为阅读欣赏、实用文写作、应用写作和口语交际这三个板块。笔者以为,中文教材的选用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编写。现行的中文教材,大部分选录的文章作品都是以阅读欣赏为主,文本内容比较狭小,知识面较窄,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众所周知,阅读是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既然课堂上的阅读时间如此宝贵,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利用起来。教材上提供的阅读材料有很强的局限性,我们应该选择选录一些包括历史、地理、哲学、日常生活相关话题等在内的一些作品,在原有的经典作品上进行拓展。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认为,中文课程属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的课程,实用型不强,所以觉得中文课的学习并不重要,因此,对中文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中文课程不属于专业课程,而且中文课的教学手段一直沿用传统老旧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没有活跃的气氛,自然,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中文课的学习也不重视,导致教学成果也不够理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中文课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职业学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

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天天都要和中文打交道。职业学校的中文教学应着重体现“实用”二字,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中文的实用性教学,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一)注重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那种“出口成章”,能够与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人。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学生以后的求职过程中和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在给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文时,就可以将口头表达训练课变成一堂酒店管理课来进行教学,酒店管理的专业具有服务型的特点,所以我们更需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出一定的情景,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一场角色表演,教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酒店经理、酒店管理人员等,这种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学手段,比如说,话剧表演,辩论赛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

中文教学的目的简单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中文,那么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注重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比如说,给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市场调查包括应用文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简单的介绍下调查报告格式和要求,然后给学生安排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就某个新型的产品营销展开调查,学生自己去考察市场,看看该产品是否有市场,同学们调查完之后,再写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最后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中文的运用能力,为其将来走向岗位后能熟练运用中文为职业服务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起珍.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多种能力的培养.成才之路,2010,(1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课程与教学论10篇

学习

会计原则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原则10篇,内容包括会计七原则,会计八大原则详细讲解。(二)财务会计原则由于财务会计原则一般各国都通过了财务会计规范进行规定,因此具有很强的明确性和固定性。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活动中需要对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学习

残联工作打算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残联工作打算,内容包括残联工作计划范文7篇,残联新人工作计划。1.抓契机,强化理论武装。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标“一法四条例”,以开展“坚守初心使命、做新时代合格残疾人工作者”大讨论为载体,精心制定方

学习

陈列下半年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陈列下半年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陈列师工作计划怎么写,服装陈列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一、取得的成绩: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从20xx年6月正式开始,具体做了如下工作:1.20xx年6月到20xx年8月完成了对《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编制,并最定稿

学习

实验小学法制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实验小学法制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学法制教育计划总结范文,小学法治教育每月的计划。以建设和谐社会,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央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精神为指针,结合“四五”普法

学习

装饰建材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装饰建材10篇,内容包括建材装饰材料,家装建材品种排行榜。Keywords:decorativematerials;Action;Developmenttrend中***分类号:TQ17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装饰工程是在一定的设计的基础上对空间和环境进行美化,在一

学习

会计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法10篇,内容包括会计法全文及讲解,公认的会计原则和做法。所谓会计法治,就是把会计法规作为会计行为的绝对标准加以确定,实现会计立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现代化,最终达到理想的会计工作秩序和稳定的会计社会状

学习

接受美学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接受美学10篇,内容包括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接受美学***阅读。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观点文学性与陌生化,认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受制于读者的感觉,文学的意义是复活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重新认识,这明显具有接受意思在其中。接

学习

好会计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好会计10篇,内容包括会计实习报告5000字十篇,会计档案管理论文十篇。4、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会计课程主要教给学员能够***完成会计实际工作的方法,以注重实践为特点,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学员

学习

教学方法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方法10篇,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大全100种,教学方法分类大全。诸如此类的“方法教学”大量充斥于语文课堂。这种所谓的方法教学,仍然是以孤立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授受。主要是“贴标签”,既没有对方法的实用情境的考察与探究,也

学习

扶贫工作队员个人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工作队员个人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扶贫工作人员每月个人总结,扶贫工作队员一年的总结。三、城管业务工作抓城管大队人秘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重点抓好大队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拟定大队内部规章制度;公文处理、管理等各项

学习

优秀学生事迹材料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学生事迹材料,内容包括优秀学生优秀事迹模板,优秀学生主要事迹范文模板。在思想***治和道德素养方面,该生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向***组织靠拢。在思想**

学习

会计凭证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凭证10篇,内容包括会计凭证必须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凭证表格式及范本。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只有上述两种情况下,记账凭证才不用附原始凭证。二、非上述两种情

学习

支架式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支架式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现支架式教学的案例及分析,支架式教学教案设计。(二)支架理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Bruner)、伍德(Wood)和麦瑟(Mercer)等新维果茨基学派学者提出了“支架”理论(Scaffolding),支架理论旨

学习

新教师新学期工作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新教师新学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新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七篇,关于新教师教学工作总结集锦六篇。一、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治思想素质。认真学习***的路线、方针和***策,时刻与***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中国***的领导,

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语文教学论文10篇免费,语文论文的格式模板范文。“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

学习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认识钟表教学详细设计,一年级钟表的认识教学。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读、写整时。能力目标: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和解

学习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健康倡导与行为干预工作总结。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

学习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10篇,内容包括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表大全,大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1.2消费者行为学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其中所蕴含的使用商品或是劳务的行为规律性,从而让企业了解或是认识

学习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模板,内容包括大班美术活动反思模板,大班公开课反思模板。二、学会观察和反思在幼儿园教师的自我管理方面,其要学会观察和反思。幼儿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要善于思考幼儿做出这种行为的

学习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职高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职高专业教学工作计划,职高汽修教师工作计划。一、学习提升:1、加强***治学习,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和重温《***章》,使自己思想***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关心时

学习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秋天的雨主要教学环节设计,秋天的雨课文教学设计思路。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积累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

学习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理论教学论文,内容包括文学课程论文怎么写,文学理论教程相关论文。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