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10篇

生态园林篇1

对于园林及生态环境意义下的园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初步统计,到1999年末钱老已发表各类论述园林、城市学的书稿及书信百余封,表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城市。建筑、园林的关注,并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近20年来虽是中国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但也确有一系列造成破坏的事实,以人造景观为例,人造景观公园的开发在很大程度是起到了旅游资源的补充作用。如杭州,在“宋城”出现后,作为旅游杭州的补充内容,仅第一年就接待了近300万游客,正是由于这些人造景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地便纷纷仿效,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一轰而上,以致于投资者苦苦经营,难以为继,到如今已几乎泛滥成灾;总览全国各地开发的人造景观公园,成功率约在20%,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上的宏观失控。当前,人造景观的“泛滥”已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投资失控。据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各类民族文化村、宫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无锡、武汉、河北、成都、山东等地投资开发了“水泊梁山”;继深圳之后,广州、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也投资建设“世界之窗”。而这类重复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批量生产”的人造景点往往支撑不了多久,便门可罗雀、几乎“全***覆没”;如成都的“水泊梁山艺术宫”开张不到半年便转手开夜总会;北京动物园“西游记宫”早已被爆破拆除;福州市拆除’西游记宫”改还绿地;开业仅8个月的海南省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观——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不足工作人员的1/5,1998年初便申请停业等等;此类人造景观在这过程中造成惊人的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城市还兴建了好几家相类似的主题公园。前一时期,北京的八达岭游览区及附近近10年“造宫运动”中建成的四大帝王宫一一秦始皇艺术宫、华夏帝王宫、成吉思汗行宫、萧太后宫全部改行下马。此外,部分地区高密度的人造景观是宏观失控的又一方面,如上海几乎每个郊县都有3~5家,在上海至无锡不过150千米长的沪宁线两侧,就有20家左右的这类主题公园,这么多的人造景观与所服务的客源相比,显然“供大于求”。

2)规模上的一味贪大求全。目前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投资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圈地少则数公顷,多则数百公顷、有的超过1000公顷。已建成的这类主题公园投资亿元、占地100公顷以上的超级项目全国有20多处;投资在亿元以下、千万元以上,占地可观的大项目更是星罗棋布。如成都世界乐园投资2.3亿元、占地33.3公顷;长沙世界之窗投资3亿元、占地40公顷;山东莱阳华夏酒都投资3亿元、占地80公顷。人造景观从其功能上,只能是对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的补充;像现在这样欲反客为主的投资势头,在当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肯定会在几年后留下很大的遗憾。目前仅上海的人造景观建设工作已超过200亿元,而我国近年来每年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总额不到2亿元,还不及一处人造景观的投资多。因此,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大量旅游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又花巨资乱上项目,造成很大的浪费。

3)内容上过于贫乏简单。部分人造景观内容匾乏,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许多是在深圳“锦锈中华”等人造景观生意红火异常、投资回报率高的引诱下仓促上马的。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实事求是的论证;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宫”、“村”、“园”到处都有,而其艺术水平尽属于模仿、复制、翻版阶段,停留在以偏盖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层次,形似而神非,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与“中华民族大观园”,内容风格相仿,构思太简单,前者借演出支撑了2个月就再也不行了,后者则无法正常开业。还有一些人造景观格调低下,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宫”、“十八层地狱”等。这些粗制滥造,期望“立竿见效”的人造景观,因宣传迷信及伪科学,因而常常“短命”。

(1)从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到中国世博园

8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的改建,巴黎兴起了一股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热潮。从这些通过方案竞赛产生的作品中,反映出法国在积极探索与20世纪的城市相适应的园林形式。其中拉·维莱特公园因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奥的理论而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争论不休,在国际上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方案竞赛组织者所希望的初衷。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并促使建筑界对中国的现代城市园林进行反思。

城市公园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人们提出了将自然引人城市、以园林弥补城市之不足的观点。因此,19世纪的城市公园受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影响,给人以建筑环境所包围的乡村局部的印象,也是市民们所喜爱的游乐消遣场所。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极端的“绿地”理论学说,它片面地强调了城市园林在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而忽视了园林的形式,实际上是抹杀了园林艺术。人们已习惯于那些形式雷同。手法单调、布置着游乐及文体设施的休闲公园。更多的“绿地”退缩于建筑环境之中,成为拾遗补缺的空地或儿童游戏场。20世纪的城市园林已不再像19世纪的城市公园那样是市民喜爱的社交场所,也失去了过去那种令人向往和供人消遣的特性,更缺乏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能力。为了适应城市改建新时代的需要,革新传统的城市园林或“绿地”的观念并创建符合现代城市特征的园林,便成为巴黎新型公园建设运动的主导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诞生的作品。它位于巴黎东北角,是远离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人口稠密而且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1867年在此兴建了牲畜屠宰场及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曾有3000名工人,在其周围逐渐形成一个混乱不堪的聚居地。1973年10月屠宰场关闭之后,德斯坦总统提议兴建一座大型的科技、文化设施,包括北面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展览馆及南面的音乐城和公园。密特朗总统执***时期,拉·维莱特公园才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并列为纪念法国大***200周年而在巴黎兴建的九大“总统工程”之一。在总统的要求下,1982年4月8日开始了拉·维莱特公园国际性方案招标,这也是法国第一个为选择城市公园的设计师而组织的国际性方案竞赛。设计纲要明确指出:要将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它将是一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无法归类”的并由杰出的设计师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方案竞赛的评审会***由世界著名的巴西风景园林师马克斯(Roberto BurleMarx)担任,评委也大多数是国外著名的设计师,以确保优胜方案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在来自37个国家的471件作品中,初选出9个最佳方案经过深化后参加第二轮评选,具有法国和瑞士双重国籍的建筑师屈米最终成为公园的总体设计师。当时只有40岁的屈米曾先后在英国和美国教授建筑学,后来在纽约开业。他对现代城市和建筑研究颇深,或许是所有参赛者当中最有理论水平的,但是缺乏园林艺术方面的经验,这也使他得以摆脱传统园林的束缚而另辟蹊径。屈米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园林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完全建筑式公园设计,在构***上十分严谨和紧凑。

拉·维莱特公园本身面积33公顷,是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之一。包括公园北面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展览馆以及南面的钢架玻璃大厅和音乐城,总占地面积达到55公顷。在交通上以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与巴黎相联系。园址上有两条开挖于19世纪初期的运河,东西向的乌尔克运河主要为巴黎的输水和排水需要修建的,它将全园一分为二;南北向的圣德尼运河是出于水上运输之需,从公园的西侧流过。这两条近乎直交的运河是园址上已有的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而且运河本身就是人、自然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公园的主题十分贴切,所以参赛的许多方案都是由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公园的总体设计上屈米强调了变化统一的原则。虽然各体系、各建筑要素和植物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却完全统一在建筑式的处理手法和红色的“游乐亭”的控制之下。而对于10个主题花园的设计却风格各异,各自***,毫不重复,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感和断裂感。因此,拉·维莱特公园的多样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各个主题花园的处理上,而不是公园的整体框架上。与凡尔赛中的小园林一样,主题花园也是拉·维莱特公园中最有趣和吸引人的地方,它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及年龄游人的需要。“镜园”是在欧洲赤松和枫树林中竖立着20块整体石碑,一侧贴有镜面,镜子内外景色相映或趣,使人难辩真假;“风园”中造型各异的游戏设施让儿童体会微妙的动感;“水园”着重表现水的物理特性,水的雾化景观与电脑控制的水帘、跌水或滴水景观经过精心安排,同样富有观赏性,夏季又是儿童们喜爱的小游池;“葡萄园”以台地、跌水、水渠、金属架、葡萄苗等为素材,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园景观;而下沉式的“竹园”为的是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由30多种竹子构成的竹林景观是巴黎市民难得一见的“异国情调”;处于竹园尽端的“音响圆厅”与意大利庄园中的水剧场有异曲同工之妙;“恐怖童话园”是以音乐来唤起人们从童话中获得的人生第一次“恐怖”经历;“少年园”以一系列非常雕塑化和形象化的游戏设施来吸引少年们,架设在运河上的“独木桥”让少年们体会走钢丝的感觉;最后,“龙园”中是以一条巨龙为造型的滑梯,吸引着儿童及成年人跃跃欲试。“镜园”、“恐怖童话园”、“少年园”和“龙园”是由屈米设计的。

拉·维莱特公园对外开放之后,吸引了大量的游人,达到了要将成年人,尤其是工作人口吸引到公园中来的目的。其中当然也有科技馆、电影城、音乐城所起到的作用。虽然从城市公园的角度看,拉·维莱特公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实例,未必就是未来城市公园的发展方向,也很难据此就给现代城市公园下定义。而且,它无疑是一个法国式的作品,综合反映了法国的社会状况、科技文化、哲学思潮以及公园的周围环境。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排除了以已有的公园作为样板的想法,它本身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其他公园的样板。但是它对我们今天仍然不无启示。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世纪之交全世界共同对保护、改善和优化环境问题的关注。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现实,人们更加自然而然地向往自然,从而预测下个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建设秀美山川和美好家园,创造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环境正是我们园林、园艺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下介绍四川《蜀风园》及上海《明珠苑》设计。  四川古称蜀,乃天府之国。其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资源丰实,文化悠久,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九寨沟和黄龙寺可谓天下神奇……蜀中园林幽秀清旷,朴实自然的风格盖源于此。蜀中自古多名人,有生于斯、长于斯者,有流寓过蜀者,也有在此建功立业者。秦时蜀郡守李冰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地区水渠纵横,沃野千里,人民富足。三国时的诸葛孔明为酬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顾之情而相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出于对他们的怀念,分别为其修建了二王庙和武侯祠,庄严的庙祠佐以茂林修竹、森森古柏,存传至今。类似祠园共融、文联同韵的名园还有杜甫草堂、望江楼。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杜甫晚唐时流寓成都营建的茅屋,后经历代修缮,使工部凤诗史堂相山水林木融为一园,古朴典雅,确是“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望江楼系清代人为怀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楼建锦江边,既丽且崇,植竹万竿,漫步修篁中,境画意诗情。该园园门楹联曰: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是说杜甫草堂、武侯祠和望江楼是成都齐名的三大名园。名人留名园,在蜀中尚有多处。新繁东湖系唐代名相李德裕任县令时所凿,至今依然保留初建格局,玲珑别致,飘逸自然,是中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园林之一。崇州城内有座初建于宋代的画池,其名既有文彩内涵,又描绘了其遮掩覆蔽风光如画的园池景色。

四川园林文风浓郁又均以崇尚自然为本,在四川园林中以杜甫草堂最为著名。《蜀风园》的设计立意,围绕“人与自然——自迈向21世纪”的主题,突出表现四川自然风景和园林的特色。其设计构思,借鉴四川优秀传统园林特点,兼采杜甫草堂园林的经典园景,浓缩重组再创作,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再现四川园林幽秀清旷,朴实自然,文风浓郁,融史、诗、书、画、景于一园的特色。《蜀风园》以石书、楹联、字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这一特色。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有“诗圣”之誉,由于“诗圣”的崇高地位,杜诗深受后人的高度重视,杜诗书法、诗意画亦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品的题材,可谓名作荟萃。《蜀风园》是借鉴杜甫草堂的经典园景而设计,园内的碑刻、楹联、书画自然是以杜诗为题材而制作,诗史堂陈列的板刻和字画是选用杜诗“堂成”等杰作,选宋、明、清及近现代大家苏东坡、祝允明、郑板桥、章炳麟、于右任、李济深、郭沫若等人的佳作,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等人的墨宝,杜甫诗意画则选张大千“杜陵烷溪行吟***”。置于烷花溪畔以假山叠石为基座的石书景壁,内容是杜甫诗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是著名书法家谢无量的,刻于四川特有的大型黑色页岩上,形如石书,别有一番意蕴和独具的景观。杜甫的诗赋、古今名人的书法、绘画和与园林融为一体的设计,可谓是《蜀风园》中文化设计的三绝。从而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中国园林深厚的文化意蕴。

上海园则是另一风格,如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赋以设计创意,使绿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上海屹立东海之滨,被喻为“东方明珠”,而光彩夺目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上海的象征。上海园设计方案经过一再竞标,最后以明珠为主题的《明珠苑》脱颖而出。《明珠苑》设计布局以圆形《圆珠形》为设计母题,平面构***以大圆(D=25米)为中心,大小圆相切,大圆中部契合弧形轩廊,小园区设明珠岛和主景大花球。大圆的上部为水池,下部为具强烈现代气息的流线形草花花坛构成下沉式花园。花园周边均为绿化带,北西两边为高密度树林,东南为疏林和低矮灌木,构成由绿化围护、中心下沉的花园,形成构***简洁、紧凑、外高内低、别有洞天式的半封闭空间。

《明珠苑》以明珠为创意主题,园内高处的明珠岛上设立花园主景——大花球,盆栽花卉栽植在花球的不锈钢球架中,并通过滴灌输送水分和养分。球直径为3米,球高5.4米,栽植数百株盆花。在花园环路周边设一座座汉白玉立柱的球灯,大花坛周边设雪白的石球。另有滚动的“幸运球”,植物配置中配上10多株龙柏球、瓜子黄杨球等,园内诸多的石球、灯球、花球、幸运球……形如各类“珍珠”百余颗,玲珑可爱,饶有趣味,藉以创造“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每当华灯初上,园中的石杆灯、地下灯、水下灯灯火璀璨,珠光闪烁。大花球、大花坛色彩缤纷,鲜艳夺目。具有独特风格的上海派园林《明珠苑》力***让游人感受到清新、活泼、酣畅的现代都市情调。《明珠苑》内建筑设计力求创建生态建筑,建筑仅是为园林绿化的展示提供一个骨架。建筑内侧立面则采用现代材料的境面玻璃幕墙,既能产生强烈的现代气息,又取得极佳的境面效果,使借景这一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得到新生。大花球、大花坛、瀑布、跳泉、花流、水流、人流等映人镜面,虚实相映,产生流动的空间效果,颇有情趣。建筑外侧复土约3米,形成半地下建筑,土坡上满植“绿浪”地被月季、黄馨等灌木和棕榈树丛。建筑内侧各立面设置悬挂花钵、墙面花格,种植绿萝、常春藤和油麻藤,屋面设花槽、花钵、屋檐草坪构成屋顶花园,形成上爬下悬的垂直绿化。整座建筑完全沉浸在绿色中,仅在中间留有一排高窗,寓意人在自然中,同自然和谐共存。

用现代科技武装园林,设计者竭尽所能提高《明珠苑》的科技含量,引用或开发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武装《明珠苑》。因为现代的都市花园为游客提供的不应该仅仅是观景的功能,而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游人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明珠苑》的入口拱形花架下设置红外线探测问候仪,每当游人进出便会听到“欢迎光临,谢谢光临”的问候语。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这是为《明珠苑》特别研制的产品,游客脚踏即会喷水,饶有情趣。而跳泉设在小园水池的周围,一段段水柱有节奏的从一个花钵跳人另一个花钵。在水池一侧的“幸运球”是一滚动石珠,游客可以随意改变滚动方向。与其对称的另一侧是一个陶制花钵,由名人运用高技术制作,壁薄声脆。花钵倾覆在绿地高处,五彩的花带从花钵中“流溢”而出,曲折地流满整个花坛。而建筑内的电子魔灯会因游客的手在魔灯上移动而产生奇幻的效果。《明珠苑》的路灯采用了节能、抗老化、防爆的聚碳酸酯球形灯,光线柔和,造型别致。屋顶花钵中的水晶花泥和园路表面采用的强化水泥仿真地坪路面均为造园的新兴材料。《明珠苑》力***运用新建材、新科技来证明:园林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同样也可以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

(2)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中国园林工作者创建的跨世纪城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绿化方针和***策的重要依据。运用生态园林观点,重新认识园林绿化的三个效益,是一门园林经济学,是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模式。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城市园林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60年代是我国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城市园林工作者不失时机以“见缝插绿”精神,挤人社会主义建设行列;70年代末,城市园林工作者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我国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府便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研究城市园林诸因素及其关系的生态园林,其以生态学为原理的园林学说,研究的对象是按生态学的原理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自然环境或游憩境域。城市园林不能墨守传统管理方式,被动地进行养护管理,应以生态学重新认识组成园林诸因素的作用,认识园林植物的作用,特别是处理好人与园林植物的主体——树木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园林绿化三效益的认识。以人与树木共荣为原则。

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迪人们与树木共存。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让人们认识大自然的另一个大家庭;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景观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爱护自然、爱美的自然本性。

生态园林篇2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生态园林篇3

[关键词] 生态园林 生态理论 城市园林 发展前景

[中***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12-0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的园林绿化配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观赏需求,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的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城镇建设中生态园林建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利用生态理论学的基础,打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居住、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特点

1.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就是指将园林景观艺术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组成各种类型植物根据自己所适应的条件进行有机的配置,形成的一种层次鲜明、季相色彩相适应、各植物协调生存的空间环境。使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得到充分的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为改变城市的环境起到了积极且有效的作用。

2.城市生态园林的特点

实现了生态园林的城市与传统的城市比起来,具有这观赏性、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协调城市发展以及无界性等特点。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可以很有效的调节该城市的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维持碳氧平衡以及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息、散步的地方。另外因为建设了生态园林,还给该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自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提出来以后,各国都开始重视建设生态园林的城市,并且在建设过程都结合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三、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的意义

1.生态园林的功能

1.1改善城市气候

由于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城市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而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可以很有效的调节当地城市的温度、湿度,从而起到改善当地气候的效果。

1.2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在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可以达到改善当地空气环境的目标。首先很多植物在白天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这样可以很有效的控制碳氧平衡,避免温度过高而出现的热岛效应;其次城市工业化、城市持续规模化发展壮大、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城市空气中含有人类生产活动中释放出来大量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会对人们身体产生危害。而通过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因为很多植物具有净化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功能;再次,植物的树叶可以起到吸滞分成的效果,特别是树木的叶子可以有效的过滤、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如PM2.5。最后,生态园林还可以有效的吸收、消灭噪音。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可以很好的保护周边居民不受到噪音的污染。

2.生态园林的意义

首先通过建设生态园林可以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从而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会让城市的环境更适合人类居住;最后,通过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把城市中各个公园、园林、绿地进行统一的整合,有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一个覆盖了整个城市的园林系统,让各个原来分散的植被,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真正实现了城市的园林化。

四、城市中生态园林存在普遍问题

1.绿地面的不足,布局不合理

在很多城市建设中不够重视对绿地的建设,而且很多绿地都成小块分布在城市各地,没有成片的绿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绿地中医草类植物为主,缺乏灌木等植物形式。

2.园林植物种类单一

现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为了整齐、美观,不结合本城市实际的土质和气候情况,造成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园林绿化中以几种常见的植物为主,种类单一,缺乏植物的多样性。完全不能起到净化,美化城市的效果。

3.缺乏理论的系统指导

很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园林的过程中,只注意形象工程,花大价钱,从外地引进高、大、全的树木,而对适合本地生长的本土的植物却不加以关注。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很多种植不久的植物,就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大量的死亡。这样不计不能美化城市,还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五、解决生态园林问题的方法

1.将园林建设与生态理论相结合

随着生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与城市园林的建设中。,给城市园林的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有的城市园林建设的理念是让城市的园林环境与外面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城市不再是一个孤岛。让城市的环境可以与外面的自然环境相互交换,最终形成碳氧平衡。充分结合生态理论,发展城市生态园林,这已是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

2.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园林的基础

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生物多样性造就生态稳定性。所以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种植物,注意其多样性。一个园林中生物越多、结构越复杂,那么这个园林就越稳定。这要求,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增加植物的数量,更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只有植物品种多了,园林的生态才能稳定。

由于城市缺乏生物的多样性,这样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就缺乏了生存的基础。所以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中,一定注意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一旦出现缺乏某种生物的情况,很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园林的毁灭。

3.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中,要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做那种杀鸡取卵的事情,在建设中要科学的、全面的、严谨的、可持续的考虑。结合植物和当地环境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积极促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4.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要对整个城市的园林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布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以因地制宜、因需选树、因势利导为原则,使整个城市的园林不再是仅仅围绕着城市,而是将自然搬到城市里,扩展城市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外延。

5.把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建设风格与建筑风貌,在安徽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把园林绿化与徽派建筑风格通盘设计,绿树掩映马头墙,粉墙碧瓦映绿水。

六、结束语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个方面的。它需要人们从全局把握,高瞻远瞩,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合理高效的打造成一个生态园林城市。

参考文献

[1]城市建设杂志社,城市建设理论研究[M] 城市建设杂志社

[2]卢建国,花卉学[J]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年

生态园林篇4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概念;实施

2012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了原有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的建设目标和评审、考核办法。建设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办法”和“标准”的修订,代表了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目标与重点由“园林”到“生态”。

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内涵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在城市的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前时代,寻找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打造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其功能表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升为重点建设内容和法制管理阶段,体现了人、生态环境构建高度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施建议

与“国家园林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工程带动及因地制宜五大原则。以辽宁省大连、沈阳等典型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例,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有一些典型的特色与经验,值得引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领域的思考和借鉴。

2.1 ***府重视,形成合力

领导重视,形成共识,这是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起始点。各级***府应该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列入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府工作计划当中,建立好相应的组织机构、构建主管领导重点抓、承建单位领导亲自抓的管理方式,明确建设目标与责任划分,完善相应的制度管理机制,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府重视,形成合力。例如辽宁省大连,大连市于2008年启动了生态市建设,以蓝天、碧水、绿地、青山工程建设为载体,发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市委市***府倡导的“******机关干部星期六义务奉献日”活动,使数十万***员和机关干部加入到城市绿化活动中来。退休老工人、街道老大妈及红领巾护绿队伍相继成立,义务护绿大***迅速发展到10万人,并成为广大市民公共行为的准则。

2.2 尊重自然、彰显特色

现在,很多城市建设在园林绿化方面没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植被,不是在“发扬传统”的口号下抄袭苏州或皇家园林,就是在“现代化”的口号下复制意大利罗可可梯坛园或法国平面几何式园林,因此应呼吁各市在城建过程中:尊重自然、彰显特色。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不是破坏原有自然的过程,其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更和谐统一的过程。例如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中,依靠自然植被资源打造8条特色花街,并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水资源结构相结合,构建了“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的绿化格局。居民区园林建设树种选用乔木5年生以上、灌木3年生以上,适合北方生长,长势健壮,枝叶茂密。在绿化工作中十分注重居民参与,绿化种植品种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进行选择,主要以居民喜欢的不挡光的灌木为主。种植地点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日常活动的广场,休闲椅等周围种植一些有遮阴作用的乔木,方便居民活动。

2.3 规划优先,多元投资

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需要有宏观的建设规划。其中,最难的问题是建设资金。当前,主要依靠***府财***拨款,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能力有限,必然会导致整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进程缓慢。因此,要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拉动资金投入,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资金的盘活,能够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反过来也能依靠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带来更多的游客与商人。生态建设需要规划和资金,这是各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新动力。

例如:辽宁省鞍山市继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后,鞍山市再次向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发。全市以“让园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绿色”为主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千山脚下园林城、万水河畔新鞍山”。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共同努力下,从宏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园林建设的高度,通过详尽的调查和大量的研究论证,启动《鞍山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2013――2030)》规划,为全力推动鞍山市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功能提升,深化鞍山市新一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描绘出了宏伟的蓝***。

再如:辽宁省引入辽宁荣昌集团投资13亿元建设蒲河生态休闲走廊工程。项目依托临近沈阳、抚顺两市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满清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了“蒲河生态休闲走廊”,体现了生态环境优美与人文内涵丰富结合的生态园林建设构想。

参考文献:

[1]王福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生态园林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伴随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相关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生态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按照生态学、美学原理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合理配置城市景观结构与形态,视觉景观的塑造显得的尤为重要。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必须充分考虑方案附近的环境要素,让绿化景观与周边建筑、自然环境有效结合、相得益彰,达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整体艺术价值提升的作用,并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从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来讲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空间艺术的一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园林景观对人们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园林景观在物质生活需求中同样也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属于生活实景的福利事业,对人们身心愉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设计城市景观园林中,要注重对景观园林设计和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强调,并对方案所处地域的人文、自然特征加以应用,将当地的自然特色、人文特点等充分融入到设计中。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保护多样性原则

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主要包含保护原有生物环境及创新的生物环境,对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进行保护,包含丰富的乡土植物与野生植物栖息的荒废地等,在园林景观引种中必须具有节制性,在进行人工草地种植时,必须对野生花、草进行有效保护,人工造景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

2、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

通过生态平衡原则进行生态系统的创建,以此增强其稳定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出发,对绿化系统和自然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节,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建全的种群复层群落结构,确保各种植物之间和谐共生。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策略

1、注重地形的生态美设计

首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合理利用现状地形,进行设计地形的塑造。园林工程本身就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塑造地形,但是却不能“卷土重来”彻底改变原有地形。目前,设计人员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园林设计与周边地理环境充分结合起来,确保园林应有的生态美。要将自然生态美的理念贯穿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全过程,努力创造出自然、生态又不失个性特色的山水空间。

其次,要利用艺术手段来处理地形。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地型设计是其它各项设计的基础。园林设计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型设计方案,从而将设计景观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时,还要注重对当地特色地型地貌的保护和恢复。设计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利用艺术手段来改变地形,那么其所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必然会出现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情况。因此,设计师在处理地形的时候,要注意将设计方案与周边建筑风格、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原始地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创新,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和实用要求。

2、注重植物的生态美设计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园林设计师要根据各类植物的形状特征和季节变化合理的配置,在增强园林景观层次感和色彩感的同时,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力争将植物在各个季节的景观美感都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一,园林植物与生态审美。园林植物生态美是指在研究植物景观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植物与周围其他植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乡土植物的生态美设计。植物配置设计是绿地生态设计的基础环节,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与空间环境的照应、植物种间关系及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都是绿化种植设计的生态重心。选用乡土植物不仅在造景上本土特色鲜明,更主要的是这些植物对本地土壤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少有病虫害,生态安全性可靠的同时,又节水易养,后期管护成本极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明智之举。

3 、园林建筑的生态美设计

首先,设计师要确保园林建筑与自然的协调。园林建筑的结构、线条都要与当地的环境保持一致。园林建筑是人工修筑而成的,但是一些著名的园林建筑却能够与山、水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次,设计师要重视建筑与植物的生态美结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绿色植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但能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还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纳凉、娱乐观赏的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设置园林建筑的位置和风格,并处理好绿色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的呼应关系,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美。

4 、重视发展城市“绿廊”

绿廊指的是与两侧基质不同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中的绿化带、河流等都属于绿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城市绿化景观的连通性会受到绿廊的影响,绿廊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成为了一种享受,使城市的品味得到了提升。绿廊也逐渐成为了园林设计师们又一个追求的目标。但要科学构建城市绿廊,首先要规划好道路以及绿地系统,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空间格局。方向及规模设计合理的绿廊,可以将自然气流引入其中,从而达到改善局部气候环境的目的。合理的绿廊规划可能减少绿廊对拼块的影响,既可以促进对自然资源拼块的保护,又可以推动人工景观拼块的和谐发展。

5、水体设计

水体分为喷泉、溪涧与瀑布等形式的动水和湖与潭等形式的静水,其为园林景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因此,设计师在水体设计中需要充分发挥水体特点,使现代园林景观动静结合,构成活泼生动的画卷。以喷泉设计为例,设计师可以将其设计为音乐喷泉,并辅以光影配合,增加喷泉的变换效果,从而让观者得到全方位的艺术享受。同时,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地借助自然水体,不露人工雕琢痕迹地将其嵌入园林景观中,这样既可以使观者仿佛身在大自然之中,又可以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6、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不断追求景观个性化设计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园林设计理念,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增加有效创新,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将成为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自我创新,更要注重生态型园林、节约型园林建设,这不仅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需求。坚持节约优先、生态优先并不是要求设计师裹足不前,阻碍园林设计的发展,而是在新的时期对于园林设计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和考验。

参考文献:

[1] 袁宏斌. 浅谈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11)

生态园林篇6

由此,生态的思想渐渐深入园林的理念中。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主题文化公园为例,生态元素体现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大的方面理念中“生态雅”。布局中的“生态保护区”、“生态科研教育区”、“生态文化展示区”。从小的方面园区内的环保交通工具,公园的环保照明系统中的体现。 生态园林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的体现。不可忽视的生态理念将在园林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今后园林内容会更新颖,形式会更多样,只有充分适应这种特点,才会不断地创造自我,更新自我。这就是历史和现实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园林;生态;具体;发展

1.绪论

人们的生活理念亦发生着深刻变化。尽管人们选择了城市生活,但人们并不情愿生活在远离新鲜空气、远离绿草碧波、远离闲适平静的环境中。

近世年来,园林绿化与生态学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生态科学在飞速发展。经过我国园林工作者多年来在探索有关园林系统理论方面的努力,对园林绿化与生态科学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建立“生态园林”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文首先给出生态公园的概念和科学含义,指出人类生存现状及当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渴望,然后以天津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分别从理念、布局、道路交通、照明几个方面论述生态元素在公园中的具体体现。指出生态因素在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阐述生态园林的概念及科学涵义,预测园林最终要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但也同时指出生态园林之路漫长而遥远,需要新时代的造园者提高技术水平将园林事业发扬光大。

2.生态园林概念

曾几何时,人们过分注重于发展自身的能力,使今天的人们可以移山填海,却难为自己找到一个舒适怡人的栖息之所。当人们带着对自然的一知半解,以先进的手段豪情满怀地去征服自然时却对于目的发生了困惑。

绿色的植物星星点点的点缀在人们的晒台和城市的小空地上,等待着人们滋养。有人说“它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应该养好它们”。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它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父母。人是自然的骄子,无时无刻不在编织自己绿色的梦幻。自然哺育了人类,当人们离开它的时候也未忘记自己的摇篮,人们必须学会与其共存共有,才能学会生存。

2.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木植物被因地制宜的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最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的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2.2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衰减噪音,调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共效益,提高保健修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生态理念在公园中的具体体现

生态理念在具体公园建设中已有充分体现。中新天津生态城文化主题公园如***1-1,位于令人和瞩目的天津滨海新区内,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位于天津港以北,其中汉沽区20平方公里,塘沽区10平方公里。东临滨海新区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接蓟运河,北至津汉快速路,交通便利。天津生态城不仅是宜居的生态之城,更是实现生态经济的创新之城。

从中心生态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规划基地具有禀赋资源来看,本项目的定位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市民喜爱的,当地民俗文化展示、休闲、旅游观光、森林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的生态性文化主题公园;在此处能让人们远离喧嚣,感受绿色,保护绿色,亲近生态,回归自然。

3.1 理念中的“生态”

设计理念以诗经“风、雅、颂”文化抽生出——“民俗风”、“生态雅”、“和谐颂”作为本案的设计主题。以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暗线,以绿色植物群落景观做为主线,形成一轴、五区、三主题的景观格局。

“民俗风”立足于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天津特有民间文化,民间工艺精美无比,杨柳青年画早在清初就已经远销“三北”地区;张明山家族的泥塑,雅俗共赏,誉满三津;砖雕、木雕、风筝、绒花、剪纸的制作,都有独到之处。凡此种种,无不具有码头文化的魅力。

生态园林篇7

1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的关系,同时研究以植物群落的发展、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扬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规律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生态园林”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平衡”。

人们大多注重于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的研究,而对生态园林本身的生态学特征关注不够,还没有提出较具体的生态园林建设原则和目标。我们认为,生态园林应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人工植物群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体养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体憩、游览等生存发展的环境。在可能的条件下,生产各类园林产品;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充分利用绿色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有毒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它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2生态园林的特征

2.1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在一个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特点与稳定性水平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资源利用,都趋向于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3〕。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而城市中由于人为干扰和随机因素多,环境变化快速多样,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能使园林植物群落相对于环境及其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是景观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的基础。

2.2公共性

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求在整个城市地域上,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形成一个以绿化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环境的良性效益,向全体居民提供生产、生活需要的绿化使用价值,它的最终产品不同于一般类似水电需计量的对抗性消费品,是绿化的成点、成线、成面、成片、成带的绿化园林主体。它所产生的净化空气、光合作用、调节气候、降温保湿、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避灾、美化环境、体憩旅游、保护文物等综合功能,都属于非对抗性的,因为绿地或绿化带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具有同时提供使用价值的功能,在供应一个人使用的同时,还能供应其他许多人使用,而且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大家共同使用,获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满足同样的生存、享用等需求。

2.3调节性(协调性)

生态园林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那些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作用的绿色植物群落,发挥生态园林构

建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如利用植物净化城市大气、改善小气候,防尘、防风、减弱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土壤、水系,保护自然景观;通过绿色植物为居民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环境;使绿色植物显示季相变化,把建筑衬托得更美观;使生态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既统一又富于变化。

2.4无界性

生态园林从客观上打破了城市传统园林构建的狭隘小圈子、小范围的概念,在范围上远远超过公

园、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传统观念,它涉及到社会单位绿化、城市郊区森林、农田林网、桑园茶园和果园等所有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实行城市大环境一体化绿化建设,实现绿化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形成“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逐步走向国土治理,使之“大地园林化”,把生态园林建设成为人类大环境系统工程中具有相对***性的一个体系。

2.5综合性

现代生态园林要求利用城市绿地多功能特点,实现整体综合功能的优化完备性。在局部上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内部园林要素的作用,使之相辅相成;同时,强调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的一致性,要求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中根据一定空间或一定环境的具体功能目标要求,设计相应的群落结构,以满足实现特定功能的需要。在传统“点’,“线’,“面”布置形式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所调节城市地理气候特色的生态环境的公园(斑块)和生态“廊道”,“廊道”包括交通干道及自然河流、湖泊,其主要功能包括运输和物流、能量及信息,环境保护和美学价值〔4〕。因此,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可加强防护林带、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的建设,形成众多的绿色廊道,连接其他绿化点、面,形成绿化网络,创造一种动态稳定的绿地系统结构。从城市生态角度看,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一个自然调节器的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其活动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故又具文化属性。

3生态园林的构建原则

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

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城市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就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生态园林”。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在追求生态美、人文美、自然美、个性美的前提下,要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在植物品种、色泽配置上,必须有内涵和外展的差别。我国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已正在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如杭州、苏州、桂林、石河子、南京等。南京市在将森林生态系统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

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光生态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和土壤生态类型的植物,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与因势利导的科学经营。生态位原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关系到植物可否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定居和生态园林的兴衰与成败。

在生态园林构建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瘩、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进行配置,形成为一种高大而多层的结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综合保存(一)区就是这样建设的,各种树木大小皆俱,高矮搭配,构成三到四个树层。第一树层高度一般都在20m以上,它们的树冠高高举出成为凌驾于下面林冠层之上的巨树,如红豆、高山榕、小叶榕、菩提树、榄树等。第二树层由15一20m高的大树构成,树冠郁闭,是构成林冠(森林天蓬)的主要层,有厚壳桂、龙眼、水石梓、木瓜榕等。第三树层高5一10m,由中、小乔木构成,树木密度大,有白颜树、鱼尾葵、无忧花等。在幼树灌木层之下为通常疏密不等的草本层,有赦桐、大叶仙茅、板兰、尊叶、海芋、山姜、老虎

须、巢威、’肾威、鹿角威、文殊兰、千年健、龟背竹、广东万年青、越南万年青等。层外植物有黄藤、瓜子金、娱蛤藤、爬树龙、南蛇藤、扁担藤等。上层乔木树种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具有古木参天的效果,尤其小叶榕、高山榕可利用众多下垂的气根造成独木成林及绞杀现象的景观。中层乔木鱼尾葵叶形婆婆,果序长垂奇特,无忧花树干和枝端在1一5月开满金黄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此层的树种都比较耐荫,种子更新能力强,可以形成一个很稳定的层次。下层植物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林下的荫生环境;地被层中的大叶仙茅、板兰、尊叶、海芋、山姜、老虎须都是叶形巨大,姿态各异,具热带植物特色;林下的板兰、文殊兰、蜘蛛兰在这些荫湿的地被中花满枝头,装点春色;层间植物黄藤、瓜子金、娱蛤藤、爬树龙、麒麟叶、锁链掌、南蛇藤、扁担藤等,有的紧贴树干,缘树而

上,有的附生在高空枝娅上,飘然下垂。几类植物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3.3以乡土植物、天然植物群落为主,形成多种植物混交、种类丰富的结构层次

现代科技、“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台风把大量野生动植物驱赶至深山老林、荒丘野岭,或消失得不见踪迹。请回被赶走的物种,已成为城市园林建设中现代审美情趣的潮流。每个地区的植物种类因长期进化生存已经很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这些乡土植物种,本身就发挥了乡土优势。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应突出与当地相适应的生态园林景观,形成乔木大树,灌木、藤本、草本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园林绿地。相对于纯草地来说,立体绿地省工,便于管理,经济效果好。可选用的品种很多,如榕树、云树、大叶藤黄、树菠萝、樟树多种、第伦桃、普文楠、毛紫薇、杜英、粉花山扁豆、铁力木、灯台树、山桂花、滇南红厚壳、黄肉楠、无忧花、蝴蝶果、观光木、红花油茶、假苹婆、铁冬青、仪花、海南红豆、幌伞枫、凤凰木、桃花心木、木棉、红花紫荆、多花羊蹄甲、版纳羊蹄甲、乌柏、浆果乌柏、大叶紫薇、刺桐、劲直刺桐、线叶蒲桃、倒披针叶蒲桃、黄檀多种、人面子、无患子、糖胶树、鱼尾葵、蒲葵多种、灌木假连翘、野牡丹、多花野牡丹、九里香、玉叶金花多种、龙船花多种、小叶驳骨丹、山指甲、福建茶以及草本植物假俭草、两耳草、地毯草等。然而近期一些城市绿化,追求外来种类,如大王椰子、南洋杉、黄金榕等铺天盖地。大王椰子、南洋杉等是优良的风景树种,在庭园、广场种少量能起到点缀作用,艺术效果很好。但是,大量种植则遮荫差,生态效益少,价高绿荫差,难管理,特别不适合作为行道树。此外,一些城郊公路以尾叶按、马占相思等清一色速生树种,这些树种寿命有限,应采用本地优良阔叶树进行景观改造,尽量做到一路一树,观叶、观花、观果的乔、灌、草种类合理搭配,使成为丰富艳丽的生态林带。在被引进的野生植物中,除本地自然植被中的优势种、建群种外,还可引进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中若能标以植物名称和保护价值,更可起到宣传乡土植物和进行科普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盛夏期长,气候炎热,阳光强烈,行人都需要一个阴凉的环境遮避太阳。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结合的原则,大面积推广种植以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植被的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立体植被,常绿美化,改善了城市小气候,有荫蔽、减尘、降噪声、净化空气等效果,提高了绿地系统的功能。

3.4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合理的时空结构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与真菌共生;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必须注意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不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互惠共生的原则要求以物种多样性为基础,构成各种合理的群落结构和不同的群落外貌,突出体现生态园林的形态特征。其中,时间结构要求各种植物特殊发育节律有关的时间成层现象;水平结构要求以不同地段内有差异的地形和无机生境镶嵌为基础,形成园林的五彩缤纷的***案。空间结构指乔灌草相结合,在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形成植株高矮不同、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增加视觉美学效果。在构建过程中,需从自然植被提取信息,加以模拟,建立仿气候顶极的人工植物群落。

3.5遵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原则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以人类的福利为根本,追求实现人、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使城市居民、人工设施、历史民俗文化风情与绿色环境等各个方面达到最理想的配置。

3.5.1人与绿色环境的和谐。生态美的核心是和谐一一物种种间的和谐、生物与生境的和谐、人与自

然的和谐。人是城市环境中的主体及核心,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景观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一些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在园林绿地空间中的观赏、游玩、体息、健身等活动而获得的放松和调整等,同时人的活动对园林绿地空间的维护和发展也会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生态园林建设中,既要满足各种人类活动对园林空间的可及性,又要考虑绿色环境的自我维护能力,使人们都愿意进入园林绿地空间开展各类有益的活动,又能与绿色环境和谐共处。

3.5.2人工设施与绿色环境的和谐。建筑及其他城市设施是城市景观的特点,雕塑、园林小品等人工

设施也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建设中力求使这些人工设施与园林绿地融为一体,一方面要

保持绿色环境的自然特点,满足人类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应考虑借助人工设施的建设,完善园林空间的功能属性,使城市的绿色环境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生态园林篇8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

中***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享受发展的成果。

2城市化与园林绿化景观现状

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垃圾等污染严重的危害了人们正常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化的不利因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不仅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美化市容,提[LL]高城市的潜在价值。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能够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小气候、美化我们生活的家园。

但是,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绿地景观系统的作用,这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过分强调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忽视其生态效益。如重视人工造景而忽视了自然景观,广场和草坪片面追求宽大,盲目引进树种等;第二,配置形式和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缺失。表现在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配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常绿树,少落叶树等;第三,“各自为***”,缺乏整体规划,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之间、中心城区,老城区与郊区,发展极为不平衡,绿化不成系统;第四,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低下。技术人员匮乏,管理措施落后或很难落实,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第五、缺乏特色。形象工程、***绩工程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大项目、大气魄、大声势、高标准、高速度,造成绿化建设的粗制滥造。人造景观泛滥,看到哪里的绿化新潮就“依葫芦画瓢”,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不顾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和生态环境条件。

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园林城市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即不以牺牲后代的需求为代价来满足当前的发展,强调保护环境,维护好生态系统,以人为本。并且于1992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拟定了里约宣言,正式确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也开始进入了绿色***,更加注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良性发展,因而生态园林越来越得到重视。2004年国家建设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3个城市作为试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经成为了改善环境、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生态园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即依靠科学的植物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防治城市环境的污染,调节小气候。

4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以生态学为基础,结合多个学科与生态系统的理论,以人、社会与自然地和谐为核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自然供给力的矛盾,保证社会经济高速有效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1)提高认识、转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观念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维持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普及和提高人们的生态发展意识,不论是在制定规划方案,还是在建设过程和监督监控中,都要有具体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城市绿地的建设应该由传统的“见缝插绿”、“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思维转变成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加强系统工程的建设,协调好园艺、林业、环保、气象和城市规划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当地发展模式的绿地规划。即通过对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化、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进行统一考虑和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为城市提供适宜的气候小环境、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绿地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生态服务的,在规划过程中应当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规划原则。

(2)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按照生态原则建设城市各种绿地,形成生态绿地系统。缺乏足够的绿地量,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水中求月”,城市建设中应该根据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绿地,绿化用地禁绝它用,加大惩罚力度;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高绿化水平,维系和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维持植物群落的合理性。确保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建设要求。

在生物多样性原则、因地制宜、互惠共生的原则指导下,一是要保护物种多样性,特别是保护好城市自然植被和古树名木,科学配置各种绿地工程,合理完善绿地体系建设;二是要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构成各种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和不同的群落外貌,突出生态园林形态特征;三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彰显出城市独特个性。

(3)注重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只要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生态技术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生态技术应用和产业的发展,比如节能减排技术、物质循环与再利用、绿色材料的研发等。随着节约型、绿色经济型园林的发展,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新的生态技术的应用。

(4)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园林是一门艺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思想水平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生态意识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科普教育的发展,营造生态家园建设的氛围。

(5)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在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在美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总是有具体项目的支撑,并且有保证项目实施的各项***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完善生态城市理念和战略,制定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以明确的法律地位、完善的市场化管理体制作为支撑,保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条理的实施生态工程。

小结

生态园林城市的提法是2004年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重点是在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和基础上将生态的观念引入其中,让园林城市在绿化和美化居住环境的同时,注重生态的保护以及人类活动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纵观以往的城市:污染严重,人们呼吸着含有大量粉尘的空气,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城市中的我们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汽车尾气之中,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生态的城市应该拥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投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我们的城市不仅仅要有着高度发达的经济,我们需要绿色。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城市规划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09).

[2]马交国,杨永春.兰州市旧城区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02).

生态园林篇9

一、生态园林公墓是公墓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墓在我国各地逐步兴起,近二十年尤其最近十年来,公墓发展迅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公墓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的殡葬改革,特别是治理乱埋散葬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墓作为一种新的殡葬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公墓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在公墓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花岗石做的墓碑、墓体,甚至花岗岩铺设墓道,一座挨着一座,排列整齐,气势宏伟,犹如一列列“方阵”,人们习惯称之为“石碑方阵”。没有绿色或很少绿色,生态环境的恶化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同时,还破坏了城市环境景观,成为“视觉污染”。由此,公墓的发展受到人们的质疑,有些公墓甚至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这些质疑和谴责近年来不断见诸于媒体。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和传统墓葬方式比较,这些“石碑方阵”式墓地更不科学,对环境的危害更严重,不是科学的进步而是严重的倒退。如果墓地统统做成“石碑方阵”,再过十年、几十年,将是什么后果?这些不朽的“花岗石碑”将谱写出一部新的《石头记》!

当然,问题并不是公墓本身的过错。公墓的建立,规范了人们的墓葬行为,为治理城市乱埋散葬提供了平台。公墓依然是我国现阶段比较合适的安葬方式,而且是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的安葬方式。问题在于公墓应当向何处发展?我以为“生态园林公墓”是我国公墓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什么是生态园林公墓呢?

生态园林公墓,就是公墓经过对环境的绿化美化,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具有园林特色,文化内涵丰富,植物、建筑与墓相协调,墓园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墓园建设布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墓园融汇于城市成为城市的人文景观。

具体地讲,生态园林公墓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生态园林公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公墓不但葬墓,而且要植树、种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科学系统地进行公墓绿化,乔、灌、草合理搭配,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通过植物群落的层次、比例布局和时空安排以及营林维护设施的配套,促进植物群落和谐健康生长。一方面构成墓园自身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另一方面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改善城市气候。是城市的一片“绿肺”。“建一片墓地,留下一片森地”,使公墓不再是单纯对土地的消耗,而是对土地的改造和再利用。从而实现对墓地的永续利用。

2、生态园林公墓,是城市一处景观。公墓不但造林,而且造园,运用景观学理论,通过对墓园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对道路、门、廊、亭、阁的合理布局,以及对山形地貌和水的顺势利用,使墓园建筑与自然相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墓园不但有树,而且有花,还要成景,通过植物的品种搭配和不同造型,以及植物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墓园成为一处景观。墓园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地方,而是城市居民休闲游览的场所。

3、生态园林公墓,是城市人文纪念馆。在公墓里,每一座墓里的主人或伟大、或平凡,但都有自己一部人生历史,对其后人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一部部不尽相同的人生历史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公墓以殡葬文化为基础,结合美学文化、园林文化、雕塑文化等相关文化,构建出独具特色的陵园文化和墓的不同个性,使墓园成为所在城市的人文纪念馆,不但满足市民祭奠缅怀先人的需求,而且能从中得到有益的精神启迪,感悟人生,了解历史。

生态园林公墓,从公墓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的格局,进一步拓展了公墓的功能,改变了人们对公墓的传统认识,提高了人们对公墓的兴趣,是公墓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和发展生态园林公墓的对策

建设和发展生态园林公墓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谋求公墓长远的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生态园林公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园林公墓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和一套完整的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把生态园林公墓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进行科学布局。生态园林公墓要主动充当城市建设的配角,要体现城市建设的特色,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科学制订生态园林公墓的建设规划。生态园林学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涉及生态学、园林学、环境学、景观学等学科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园林公墓建设是公墓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保证和改善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园林公墓建设规划应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按照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要求尽量保护生物的自然特性和促进生物的多样性,营造墓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良性循环的生态空间。要根据物种的特性,科学合理布局安排植物种类及数量比例,使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物质能量交换,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健康生长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2.根据园林景观学理论,科学进行园区的划分、地形地貌的合理改造,建筑及其小品的精巧布局,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通过三维空间和植物时序的四维时空的综合设计,营造出花丛竹影、曲径迴廊、小桥流水、蜂飞蝶舞的园林氛围,使墓园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满足市民休闲游览的功能需求。

3.在传统殡葬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化艺术的灵活运用,对墓园进行文化设计。墓园文化设计,不是写几个字,刻几块碑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对城市历史、城域文化、民俗风情的理解和对墓园主题定位的把握。是对墓园灵魂的塑造。例如:传统的“风水观”对墓地的山形地貌有很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如果按这些要求来进行墓园的选址和改造,就很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不同的人生环境和经历促成了不同的人生个性,如果把这些不同的个性以及后人对这些个性的认识和感悟以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墓的文化内涵,如果加以艺术加工就是艺术墓;在传统习俗中,一些植物和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松柏象征不朽”、“龟、鹤象征长寿”等等,在墓园建设规划中,如果对这些元素运用得当,可以取得奇特效果。例如:在墓区立一尊仙鹤雕塑,这就是长寿老人区;种一片桃李,可以做为教师园区;由此引伸开来,种一片“含笑”(植物),喻意让先人们含笑于九泉之下!

生态园林篇10

城市与自然融合是城市未来的希望,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拟定《马丘比丘》指出:“城市要取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近二十多年来,美国正开展城市森林运动,目标是从国土规划入手使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覆盖大片国土,城市建立大型公园,创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岛,在缓和地球“温室效应”方面作为今后重点,美国计划在城镇地区植树一亿株。每年美国因燃油产生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美国通过植树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降低美国城镇地区的温度,任务完成以后每年将吸收1800万吨二氧化碳,每年可节约40亿美元能源投资。据法国测定,百货商店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400万个,而公园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100个.据上海园林科研所测定树木的减尘率是38.8%-52%,草坪的减尘率仅为16.0%-39.3%.据测定,松、柏科、木兰科、忍冬科等植物中有许多种类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松、桦、柞、冷杉等植物可分泌杀菌物质,能杀死结核杆菌,白喉菌、霍乱菌、痢疾菌等。

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用改善人居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延长人的寿命,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融入绿地中,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使人们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幸福、健康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园林绿化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市***府提出“四季长青,三季有花”和“绿化、净化、美化”的绿化奋斗目标,并开始了环城公园治理工程,1985年开始建设三桥至秦俑馆的万里风景路,群众义务植树一年比一年深入。截止2004年先后举办过多次花卉、盆景展、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和参观,建成了青龙寺公园,西郊公园,文景公园等等,随着西安城区的扩大,西安市人口已达716万,西安市建成了一环、二环、西安城市绿化得到了飞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不仅道路进行了绿化(包括一环,二环的绿化),增加了张家堡绿化广场、南门、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及曲江芙蓉园等。西安高新开发区与西安经济开发区都增加了大片绿地,使西安市拥有59座包括部分绿地广场在内的公园,占地总面积1143.7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267.56公顷,使西安人均绿地达5.03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06%,取得了显著的绿化成绩,近若干年来个体绿化公司的发展也为西安绿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在中国大地上,近十年来开展了“园林城市”建设,经表彰达到“园林城市”的已有十二个,其中没有西安市。在去年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说:我国共有建制市662个,城市人口4.8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为30.2%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平方米,西安市则低于此项标准。又如我国首批园林城市—南宁市,200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人均公共绿地达8.9平方米,西安市与先进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一、行道树的规划与建设

西安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大街道优于小街道,僻背的街道更差,甚至没有行道树,炎热的夏季在南二环行走,常常无树遮荫还要晒太阳,因为有些地块根本没有设计行道树;有绿化美称的新加坡近年来特别强调人行步道的遮荫。因此,道路两旁植树不仅要顾及小街、背街、要认真开展对缺少行道树的地方进行补栽。在树种上,特意安排好市树,市花的栽植,对骨干树种如国槐、法桐、榆、银杏、女贞、白皮松、栾、合欢等可搭配其他适地适树进行栽植,在西安市要注意规划建造防护林。在行道树的管理上要严禁架线工对树木的疯狂修剪,要及时用无污染或低污染防治法防治树上的蚜虫、木虱、各种蚧壳虫、红蜘蛛、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

二、公园与广场建设

西安市的公园为数不多,特别大型公园太少,有的公园水质被污染,甚至散发着恶臭,从城市生态园林的要求出发,要在城区内比较均匀合理的布局各种类型的公园,特别要建大型公园,以增加城市绿化中的“绿岛”,改善城市环境。在公园设计上强调人性化的理念,作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能零距离接触绿色,休息和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泓清水,一片绿荫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一片湖水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劳动之余可以沿湖岸散步,欣赏清澈的水面,或是水上泛舟,两三人或四五人划船,戏水,诗情画意陶冶情操,因而公园要有一定面积的水面。

西安市十余年来建设了各种广场,除绿化广场外,其它一些广场绿化还不到位,应根据广场情况进行一些周边式,中心式的绿化,栽植树木,建立花坛,草坪或进行各种形式的嵌草铺装。

三、工厂、机关、学校与小区绿化

西安市工厂,机关,学校以及小区绿化自***以来都很重视,现已涌现出省级园林式单位6个,市级花园式单位15个,绿化美化单位6个,市绿化达标单位34个,特别是新开发区,成片的绿地大量在增加,但在市区里不重视绿化的部门仍然存在,有许多单位至今还没有绿化,因为它们除建筑外全是水泥地面,根本没有绿化空间。在绿化设计方面近些年来以草坪为主或以修剪各种造型的绿篱为主的局面还没有改观,应进行一些绿化改造,在设计方面要强调乔木,灌木和草的科学搭配比例,逐步达到5:3:2以发挥乔木的生态作用。加大对园林绿化的立法管理,建设单位必须预留绿化空间,对破坏园林设施或植物者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少占地、见效快,可充分利用墙、栏、柱、坡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垂吊植物起到绿化、美化作用,例如:爬山虎、迎春、紫藤、凌霄、扶芳藤、藤本月季、金银花、木香、牵牛花等,有计划的推行屋顶花园,西安市立体绿化比较少,应大力发展,将平面绿化上升为立体空间的绿化。

五、加大园林机械现代化的投入

在当前体改中要加强园林机构的领导,而不是削弱;要重视生态园林建设并加大对园林投入,特别是园林机械现代化的投入。有的单位连洒水车都买不起,要建设自动化的喷灌设备,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将处理过的水用于园林植物的浇灌;在树木修剪方面,现在仍很落后,还是依靠农民架梯上树人工修剪,而在大树的高端根本无法修剪。上海市早在1986年前就对树木修剪养护机械进行研究,用130曲臂式液压登高车,用新加坡引进的液动剪枝工具,一台英国引进的EXENCO160TD型树枝粉碎机进行配套实验,能剪高达10米以上的树枝,每剪下6-8车的树枝,可切割成一车木屑,现场处理树枝不影响交通和市容,木屑可以用来造纸,制纤维板或用于改良土壤。因此,要投入资金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机械现代化,如大树修剪、掘、移植、铺草、绿篱修剪等机械,将会给今后西安园林绿化事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充分利用城市中自然条件栽植树木花草,结合园林艺术手段营造园林建筑、小品、园路等设施,为人们创造一个工作,生活和游憩的绿地空间。

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国土绿化的组成部分,惠及当代,荫及子孙,是一项庞大,世代相承的系统工程,应根据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理论、吸收有毒气体理论、改善城市小气候理论、促进气体交流和除尘杀菌理论、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调整人居环境的生态系统,使城市成为具有生态、自然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让我们共同为西安市建成一个“天人合一”的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陈有民等《园林树木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杨赛丽等《城市绿地规划》1995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聚保胡年治《西安绿化》1989陕西科技出版社

胡年治丁绮《西安园林》1986西安城市绿化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特点

刘福才《园林科技情报》1991城市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

***溪等《沈阳园林科技情报》1982绿化植物消减噪声作用

贾荣普《园林科技情报》1988浅谈城市垂直绿化

生态园林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态园林10篇

学习

建设生态文明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建设生态文明10篇,内容包括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建设生态文明具体案例。由数千名科学家参与的***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的全球气候变化最新评估报告表明,地球气候的增暖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IPCC预计,到21世纪

学习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校安全工作计划锦集7篇,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小学。1、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措施。2、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主要工作:1、健全安全管理

学习

普法教育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普法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普法论文,普***文该怎么写。(二)乡村法律纠纷日益增多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例如农村的婚姻家庭继承方面,女性的婚姻自常受侵犯、家暴问题、遗弃弱势家庭成员、子

学习

oa系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oa系统10篇,内容包括oa系统详细教程,泛微oa系统。(一)OA办公系统用户指县委、人大、***府、***协、各部门、各乡镇工作人员。用户帐号获得方法:由电子***务中心统一发放帐号(用户名)及密码,为保证系统安全,已获得办公自动化帐号的

学习

生态环境问题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环境问题10篇,内容包括生态环境问卷问题,生态环境热点问题。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农村区域有关主题环保意识不足是引发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加大农村

学习

工作周总结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工作周总结范文通用,一周工作总结模板汇总十篇。金立某机型采购价530元/台,我给他们定的价格是599元-699元/台,她们店的实际销售价格是899元/台,我随便看了一圈,至少有10款畅销机型,比正常零售价都高100元-30

学习

操作系统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操作系统10篇,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简介建议收藏,操作系统简介怎么写。4、文件管理。有效地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文件系统,为文件访问和文件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及手段。5、用户接口。用户操作计算机的界面称为用

学习

文化课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课论文,内容包括中国文化课程论文题目,文化课程论文。二.传统课堂文化的缺陷第一,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课堂文化的专断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化的表达和阐释的控制上。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作为“真理的拥有者”、“知识的代言

学习

教师学习计划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学习计划,内容包括教师学习计划表范文大全,教师学习计划的写法。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学习

营养科门诊医生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营养科门诊医生,内容包括营养科门诊医生工作职责,营养科大夫。你要知道的看营养门诊前要做哪些准备查询营养门诊开诊时间很多医院的营养门诊是择日开放的,病人需要提前通过电话或网络查询。明确就诊目的就诊前列出自己想向

学习

生态文明理念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文明理念10篇,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感言。提及生态文明,一般仅会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建立生态文明体系只需要协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人类与环境的平等关系。但是,其实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学习

道路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道路工程监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监理工作总结范文,公路工程监理总结。1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清洁、高效、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工况复杂且专业性强,

学习

领导班子履职情况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领导班子履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班子整体履职情况报告,领导班子成员的履职报告。乡******府以高度的***治责任感,按照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认真履行***风廉***建设职责。把***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

学习

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内容包括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制度,最新安全隐患整改报告格式。第一条隐患排查整改会议的组织召开、整改、资料的形成要求:1、矿每周星期一的隐患排查会议由矿长主持,各分管副矿长、副总、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

学习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阅读(34)

对利用生态学原理布局生态园林进行了介绍,对建设生态园林和保护五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建设。关键词:生态园林生态学协调多样性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城市绿化绿地形势单调、功能单一

学习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内容包括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完整版,国家园林生态城市标准。摘要:目前,全国已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各城市,着眼提高城市竞争力、打造新的城市品牌,都在积极开展创建申报工作。而且,“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