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1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73-02

Thinking 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Yuan Lingling

Abstract It is the tasks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to tra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However, the curr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doesn’t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advi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Economic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1149

1 前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北京物资学院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04年该专业就被列为校级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重任。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培养体系。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的买卖,其工作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商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多年来,国际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没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2.2 对学生外语能力培养注重不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涉外人才,而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已成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但是,在专业培养中,对外语重视不够。外语课程设置少,并且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中文授课,学生很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特别是学生缺乏练习口语的环境。

2.3 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落实到位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有能够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场所。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建设,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但是,很难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等提供集中实训环节。

2.4 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进入教育领域,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但是普遍缺乏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操作、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的理解还停留在课本上,满足不了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物资学院没有出台对实验教学优惠的***策,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等因素影响,任课教师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少。

2.5 教学计划没有考虑职业能力

目前本科教学依然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更没有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也只是通过模拟软件,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没有体现国际贸易专门人才技能要求。建立适应职业技能要求的教学体系,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议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建议

3.1 确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因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确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国际结算模拟、外贸单证课、国际贸易运输模拟、报关模拟和报检模拟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完备的实验课体系。

3.2 将职业技能纳入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进出口报关、涉外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涉外商务、英语翻译等国际商务业务,具体就业岗位包括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外贸跟单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结算员和外语翻译员,而这些岗位大部分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未来就业有极大益处。因此,在培养方案制定中,考虑到学生获取证书的考试要求,增加相应的课程。针对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的现状,在调整教学计划时,增加商品归类基础和报关员考试辅导两门选修课。

3.3 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对于外贸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书写传真、信函等。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专业英语、外贸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外贸专业人才。同时,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的习惯。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是多学科渗透、资源共享,进行综合技能实践,因此,建立科研开发的核心基地,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尤为重要。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外贸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聘请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3.5 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相适应。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明扬.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6-247.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2

中***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

摘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理想,找不到合适的行业。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所以各高校应该打造特色的国贸专业,提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专业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现状 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专业特色

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经济接轨,现已成为“全方位、深层次、广领域”的对外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令一方面,我国又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使国际市场走进来,带来大量商机,国内市场走出国门,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增加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矛盾是国贸毕业生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贸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人才资源大量浪费。

根据我的观察和大量搜集信息认为其主要原因高校课程体系未能跟上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从而使毕业生工作弊端暴露。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方面“重视理论,轻视实务”

由于各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方面出现偏差,专业设置过多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和实践操作课程方面相对薄弱。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动手能力较差。 与用人单位所用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相差很远,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大量失业。

2.课程结构失调,专业课程偏专,选修课程偏窄。

专业课程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而选修课重视贸易,并且数量少,缺乏区域性研究,于此同时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文化风俗知识。使学生选择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知识视野,削弱该毕业生未来工作适应能力。

3.课程设置培养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创新能力不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

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理论课程和完成毕业设计,很少进行实践教学,并且专业方向杂,课程设置广,让学生毫无抓手,迷失方向。

二、适应需求、调整专业体系

1.调整课程体系,理论实践相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身专业适应性较强,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但是落实较难。不仅要强调“理论+实务+实践”三位一体。而且还要“两手抓” 一手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手是搞好理论学习。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国贸理论最新发展,了解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最新变化,调整专业体系。

2.改善课程比重,提高实务性,突出专业特色:

现在各高校在注重“基础”的目标指导下,侧重开设经济理论课程,实务性课程开设不足,导致专业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优化配置。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尊重个性,避免人才“克隆”,把实践教学落实实处,理论与实践统一。

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培养创新方式。

面对传统的硬式教学,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大脑机械记忆活动。在这种情况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群体合作性,很难适应当今的发展形式。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以“学”为主的模式应和“引进来,走出去”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对国贸专业学生,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改变创新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

三、适应时代,抓住未来

未来教育应该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朝国际化趋势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在激烈的竞争中预测未来发展形势,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体系,摆脱传统以学生为容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记忆、忽视创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记忆与创新相统一;与此同时,在国际化理念下的教育,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回归生命本体,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天性,发扬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应未来发展形势,打造更多的社会需要有用人才。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推动时代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重视信息化的作用,来获取国际上最新的信息,观点和想法,所以要很好地做到对信息的收集,总结,整合,同时适当加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做信息化时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胡俊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年国家***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第四,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统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很重要但落实困难。我们是两手抓,一手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贸易公司签订协议,供学生全真的实践平台,另一手是搞好专业仿真实践平台建设,近年建成了专业仿真实验室、贸易谈判室、外贸仿真操作室,配备多套实习软件。切实解决了实践的难题,收效显著。

第五,以社团为平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围绕专业支持学生自发组织社团,作为学习交流,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学校给予大力支持,邀请名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

本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误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年国家***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5

性 别: 男

学 历: 本科

出生日期: 1984-10-07

民 族: 汉族

现所在地: 南京市

户 籍: 什邡市

毕业学校: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所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薪酬待遇: 面议

工作经验: 二年 到岗时间: 随时到岗

期望工作地区: 南京市

期望工作岗位: 外销员 外贸业务员 国际业务

自我评价

大学四年奋斗已将我锤炼成为一名品德端正、意志坚强、沉着稳重、思维敏捷、处乱不惊,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具有无限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出色大学生。

接近两年的工厂外贸工作,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能够熟练顺利操作国际贸易出口业务;能够把握相关行业市场动态,分析目标 市场动态及客户心理;能够把握国家产业***策以及相关出口***策;能够熟悉相关化工品市场特性以及目标市场和客户;能够熟练利用英语与国外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以及业务谈判的国际贸易业务员。

2008年4月至今,就职于 什邡市长丰化工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工作努力踏实,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和积累了宝贵的外贸实际操作经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潜在客户;与同事良好沟通与协作完成相关事务;通过自己努力探索,利用各种B2B平台一共开发了大约20个新客户。其中大部分客户目前已经成为自己的老客户和老朋友。在此工作期间,一直秉承把客户做成自己的好朋友老朋友理念,得到广大客户的尊重和支持。

工作经验

接近两年的工厂外贸工作,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能够熟练顺利操作国际贸易出口业务;能够把握相关行业市场动态,分析目标市场动态及客户心理;能够把握国家产业***策以及相关出口***策;能够熟悉相关化工品市场特性以及目标市场和客户;能够熟练利用英语与国外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以及业务谈判的国际贸易业务员。

2008年4月至今,就职于 什邡市长丰化工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工作努力踏实,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和积累了宝贵的外贸实际操作经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潜在客户;与同事良好沟通与协作完成相关事务;通过自己努力探索,利用各种B2B平台一共开发了大约20个新客户。其中大部分客户目前已经成为自己的老客户和老朋友。在此工作期间,一直秉承把客户做成自己的好朋友老朋友理念,得到广大客户的尊重和支持。

参加展会情况:

2008年10月22日至25日 参加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2008年10月15日至19日 参加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2009年04月15日至19日 参加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2009年10月15日至19日 参加第10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销售业绩:

2008年8月至12月:税后销售收入:人民币 3805074.70元。

2009年1月至12月:税后销售收入:人民币 7628910.00元。

专业从事精细磷酸盐出口:

熟悉产品市场: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北美、南美

出口国家:

亚州: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泰国、也门、以色列、土耳其

欧洲:瑞典、英国、比利时、意大利

非洲: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南非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阿根廷

教育经历

2001.9-2004.6 四川省什邡中学(国家重点中学) 高中

2004.9-2008.7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

培训经历

2007年10月:参加加中世界贸易组织能力建设项目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地方WTO专业人才培训班。

2007年7月: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参加了德语培训,接近大学德语四级。

2006年9月:在四川大学参加了高级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接近高级。

2004年12月:经过学校培训,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高级物流管理员证书。

所获证书

(1)2005年12月以优异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总分:585分。

(2)2006年5月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成绩达到B等,获得口语证书。

(3)2006年6月以优异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总分:589分。

(4)2006年11月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成绩达到B+等,获得口语证书。

(5)2007年8月26日参加国际交流英语(托业)考试,以810分优异成绩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共同颁发的职业英语水平三级等级证书。

(6)2008年1月18日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C1驾照,熟练驾驶。

大学奖项

(1)第四学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和院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同时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

(2)第三学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四川省栋梁工程基金资助,同时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

(3)第二学年荣获国家奖学金。

(4)第一学年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和四川省助学金资助。

(5)荣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其他技能

计算机能力: 熟练 本地方言: 成都话 精通

第一外语: 英语 CET-6

联系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6

[关键词]国贸专业 职业规划

[中***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237-01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专家舒伯这样说:“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个人意志为中心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关联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通过对个人自身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人而且执行力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设置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以便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理想。

随着全球一体化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人才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就无法胜任工作。以转变国贸专业学生培养方式来适应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以此为前提,本了相关的调研,希望能指导国贸专业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提高他们在创业和择业中的竞争力,以此实现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首先,国贸专业学生要知道一个先决问题,毕业后选择工作并不局限于本专业,选择工作最主要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人生规划以及兴趣爱好,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努力用功则行行都能出状元。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涉及的技能,以及以往毕业生反馈的经验,国贸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贸易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医药公司、三资企业、***府涉外经济部门以及涉外企业、跨国公司等。对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 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与其竞争岗位的有高中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海归人员。[2]当然出国或考研继续深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的需要,很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国贸专业,在几年的时间内造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贸专业的就业不容乐观。但随着信息产业高科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逐渐形成,中国与国际上的经济贸易交易迅速增加,这也就给多元化的复合型国贸人才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就业舞台。

第三,我国外贸专业人才严重供需失衡。一方面进出口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和相关经贸单位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顺利对口就业,就业压力加大,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有战略性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国贸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由于个人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具有从事一切职业的能力与兴趣。而且各种职业有各自不同的劳动对象、工作环境,对从业者的能力也有相应的特定要求。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确立个人的阶段发展目标,为实现人生理想打好基础。其次,深入了解自己的特质,充分发挥内在潜能。要做好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要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技能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样可以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增强国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把变被动就业变为主动择业。要时刻记得好的工作是靠实力争取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个人实力的竞争,这种实力主要体现在智力、能力、潜力上。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通过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大学生在职场发展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改变目前被动的就业现象。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使个人的求职就业更加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从而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不够深入精细。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不断深造学习实践,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从全局调整和掌控个人事业发展方向。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个人市场竞争力,缩短职业适应期。

【参考文献】

[1]纪拓.赢在职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烟台大学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国内企业踏出国门,国内外经济互相关联,对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前所未有,从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以求探索新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思路。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则是涉外企事业单位和***府机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十多年来,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我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素质就是要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管理就是要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严格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质置就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方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在能力方面,强调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2.1 基于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

2.1.1 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

2.1.2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的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留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经济学系列课还另外设置了中级经济学,供准备考研的学生选修。

2.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力度,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3)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

2.1.4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调整了部分课程性质。如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别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一、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我们制定了以学生为本的弹性教学计划与方案。如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现代物流》汉语和双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在双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弹性机制的设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大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2.1.5 教学大纲的制定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继续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的数量,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再出现。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英语演讲比赛提供专门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教师们还积极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及课外活动作品竞赛活动,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环节,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建立了稳定的包括海关、港务局、国际贸易公司、外经贸局等在内的实习基地。

2.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起每年都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我们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订立交换生计划,使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以双语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其中“现代物流"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主要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双语教学采用***文并茂的全英文电子课件,统一用英语命题试卷,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英语答题和提交英语作业,做到所有书面文字表达100%使用英语(个别***表除外),课堂讲授和讨论要求使用英语的比例不低于50%。主讲教师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授课,而不停留在语言点的教学上。课程组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教学内容、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文献及案例资料)、习题等全部上网,供学生***阅读,促使学生养成用英文思考的习惯,强化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条件都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与领会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全面规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基于烟台大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要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三,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不断的进步,许多高校重新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形式,形成了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教育理念与模式,强化了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培养质量。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包含人才培养方向、确定培养规格以及实际的培养方式,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优势。要想强化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先了解此类人才应具有的各种本领,在这个基础之上准确定位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且运用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实施教育的改革。

二、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满足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需求

近几年来,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就业难还是促进学校生存、进步的关键。因此,在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从而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国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和贸易行业的发展状况早已不是一开始的低水平状态了,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必须不断加强。该人才不但要把握准确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物操纵能力与经验,而且还要有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资格证书和就业资格证书,必须掌握国内外各种贸易法规、操作惯例。在设计课程、设置专业、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为导向,要与社会、经济所发展的程度、方向保持一致,依偎国际贸易的发展走向,这样才能促进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

2.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

从2012年统计局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全年的进出口总数是38.6676亿美元,以去年相比增加了6.2%。在不断扩大国内与国外的外贸行业岗位规模同时,其结构、贸易方法、形式也产生了变化。以社会行业的需求立场出发,因为我国涉及到的国际外贸经济有国际合作、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可以在国际经济的合作、外资的转移与引进、进出口贸易等不同的行业中就业,且还要可以顺应这些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正好投合了第三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体化及各行业间的变化需求。

三、培养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策略

1.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调整体制

高校在设置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必须紧扣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确定出人才的培养规格,管理好人才的素质培养与知识能力间的关系。设置教学的计划要以构建专业知识布局为基本,培养能力为主要原则,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把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基础课程设为必修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其二,要通过开设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必修课与国际保险和运输、国际结算、技术贸易等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对外贸业务工作的担当能力。其三,还要培养学生的外贸英语运用本领,采用不断阅读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的方式,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外贸经济工作的本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与国际商法、经济法等相关的课程,来强化学生识别、预防外贸风险的能力。

2.增强教育中软件和硬件的投入

增强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相互联系,最关键的前提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各种软件和硬件的使用,使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可以具体实施。在国贸管理人才的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对软件投入的仰仗程度更高,如,在学生学习了管理学的原理后,还要让学生参加相应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的实际锻炼,学校可以依据管理岗位的区别来拟定对应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且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对其进行探讨。此外,在培养国贸商务经办的人才实训过程中,还应注重软件的投入,如,构建相应的实训室,为提高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创造有利条件。现在许多学校都比较注重实习基地、创业园的设立,增强学生的专业实习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关键,学校必须注重对创业园、实习基地的设立,且还要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选取素质高的老师来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给学生的具体实践提供有利支持。

3.开设双语教学来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国贸交易活动中流利交流可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开设双语教学,强化学生应用外用的本领。在实行双语教学时,要以专业的课程为主,专业术语的实行必须规范,运用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以后在商务活动中的各种流程。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进行双语教学,具体就是配置相关的教学课件、运用中文教材与英语教材联合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4.对学生的实习安排要科学合理

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是检查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具体的应用能力,还是学生转换角色的必要过程。在进行实习时,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实习方案,给学生分配适合的岗位。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最常用的方式是认知实习,是经过把学生安排到实习海关、基地、商检、企业、保税区等实习的一种方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参照各种情况,给学生举荐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提高专业能力的辽阔空间。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还必须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锻炼的指引,强化实习企业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力度,使学生在实习中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

5.采用“双证书”的制度来加强学生就业的本领

“双证书”制度是学生毕业的时候,不但要获取学历资格证书,而且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种。该制度可以培养出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使应用型人才可以不断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的管理及运行状态,有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促进对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人才,可以引荐学生去考取报验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方面的证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增加和考证有关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有良好的就业能力,从而存进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脚步持续加速,国际经济和贸易已成了国内发展经济的首要内容,要强化对外贸易,就必须提高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许多高校在不断加大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给对外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应用人才。强化该人才的培养过程,必须从分析人才该具有的各种能力入手,经过理论课程的具体训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来提升应用型人才自身的素养与能力,促进国际经济和贸易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2.

[2]刘,刘雪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J].继续教育,2012,14(10):21-23.

[3]郭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 2014,43(5):168-16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9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贸易;培养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海口经济学院的重点专业,该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外经贸专业人才。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基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充分利用作为优秀民办高校的经验,我们尝试对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展开改革。

1 目前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和海南省各外贸公司、外企、国际航运公司、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保险公司国际业务部等各类主要涉外机构缺乏沟通,不太了解目前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缺乏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缺乏海南外贸企业知名人士和进出口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随着我国加入WTO,在货物贸易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但发展服务贸易我们并不具备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局限于“货物贸易”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紧迫性要求极不适应,而海南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旅游岛,更需要大量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

因此,为了使我校培养的外贸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对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主要包括五方面: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规划与改革

2.1.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积极吸纳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知名人士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力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有效联动上形成亮点、创建特色。

2.1.2 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能力与课程体系、教育活动作业体系、教育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

2.1.3 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

2.1.4 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

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全过程教育,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双方协同完成。

2.1.5 加强教育保障体系

包括人力资源(团队建设)、后勤保障、基础管理三个方面的保障。

2.2 管理和评估――质量控制体系规划与改革

2.2.1 教学组织与管理

在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内,依据“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任务仿真设计式教学、校外实操实习教学”指导思想,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小组式教学组织模式。

具体由主讲教师划分任务模块,设计课程实施方案,运用“资讯、决策、设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教学地点包括教室、***书馆IC、实习实验室、业务现场等。

校内任务仿真实习项目模拟方式在校内实习实验室、***书馆IC等地点完成。

校外实操实习通过在相关机构实践,完成实际项目组织教学。

2.2.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设计式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分阶段、单元进行考核评价。

2)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制订修正方案。

3)总结性评价:在学习(阶段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2.2.3 考核方法

加强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改革,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课程的特点,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体系。

2.2.4 成果质量:以能否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合标性、适用性等指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吸纳社会及用人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2.3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3.1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组织模式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3.2 教学方式:运用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学方式。

2.3.3 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观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发现式、实习作业法、设计法、研究法、现场示范教学、模拟教学法等。

2.3.4 专业实践课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进一步争取***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学院的支持,建立共同参与的机制。选准专业项目,按照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的模式,建设既与学校教学组织相协调,又与企业生产研发相配套;既能供学院专业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企业服务社会需要的合作机制建设,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

2)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际,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组织单元,以实用操作技能为载体,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活动,力争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上形成特色。

3)开展任务式、模拟实习式、现场运作等教学方法。

2.3.5 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2.4 运行机制与保障

2.4.1 组织机构

1)教学组织机构

2)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专家咨询委员会

2.4.2 教学组织与管理运行机制

1)教学管理制度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组建专家委员会

2)校企双方相互兼职

3)聘请企业有关专家为特聘教授

2.4.4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园文化建设

2.5.1 加强学生素质拓展的体系研究,构建新的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竞赛,创建以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下转第213页)(上接第221页)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

研究和创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记入学生的必修学分。

2.5.2 发挥专业优势,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在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视角,结合调查研究,对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由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公共课程两部分组成,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在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上,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学校和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双方协同完成,从而达到改革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吸纳海南外经贸相关主管部门及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创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竞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篇

学习

端午节怎么发祝福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怎么发祝福模板,内容包括端午节祝福怎么给朋友发,端午节祝福制作模板。4、祝安康如意,幸福无敌,端午安康!5、祝你端阳好,安康又吉祥!心意送到了,真情粽飘香,祝你端午节安康!6、愿友人沐浴五月的别样气息,过个美丽的端阳节。7、

学习

教育见习个人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见习个人总结,内容包括教育见习个人总结模板,见习个人总结。教育实习,虽然苦了点,累了点,有时还受到极大委屈,但我认为值得我去努力做好这件事情。我将认真总结教育实***验,为明天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做好扎实准备。三尺讲台我

学习

网络安全知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知识10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知识大全及内容,网络安全知识十条。1、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指导本项工作的开展,班子成员和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使得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稳步开展。2、以校为本,讲

学习

社会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精选100篇,旅游社会学论文十篇。翻开社会课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课本中设了“说一说”、“做一做”、“讨论”、“活动”等小栏目,其中“活动”这一小栏目中有大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深入社会,进行社会小

学习

网络游戏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游戏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型网络游戏论文题目推荐,网络游戏论文高中作文范文。一、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那么,网络游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呢?对于文化,传统的文化观认为。它是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

学习

一年级语文上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语文上总结,内容包括一年级语文总结归纳,一年级语文个人总结集锦9篇。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

学习

施工项目部工作总结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项目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施工项目部年度总结范文,工程项目部月度工作总结。****项目部组建于2015年9月份,因线下原因,2016年3月底项目部员工陆续进场,5月初项目部驻地具备办公条件,2016年7月海罗铺轨基地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习

文化营销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营销,内容包括文化市场营销策划书,文化营销观念的案例及分析。从品牌价值到品牌文化城市品牌价值,是一个重要概念。品牌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发现品牌价值,传递品牌价值,升华品牌价值,增值品牌价值。而城市品牌价值的实现,与城市

学习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内容包括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小学老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个人幼师。(1)***治理论学习松懈。主要原因:思想认识不深。认为马列主义、思想等内容是我***的高层决策者把握发展方向的指南针。而我们作为教师只要用心

学习

中介租房合同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介租房合同,内容包括私人简单租房合同集锦8篇,不通过中介的租房合同。联系地址:联系地址:电话:电话: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见证方:(以下简称丙方)授权代表人:电话:甲、乙、丙三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法规和相关地方性法

学习

补偿贸易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补偿贸易10篇,内容包括补偿贸易,中外补偿贸易合同汇编9篇。(2)甲方用________生产设备生产的________产品偿还乙方设备的价款。(3)乙方有义务接受________产品。以港元计价,每年接受________产品的价值额占________生产设备价款

学习

封建社会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封建社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论文,封建社会论文。commodityeconomy/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Chinesecharacteristics【正文】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消长的过程

学习

世界贸易组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贸易组织10篇,内容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正式运作的时间,世界贸易组织20年回顾。

学习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电大学前教育毕业总结,内容包括学前教育毕业实践及毕业综述,学前教育毕业汇报。Keywords:employment;graduates;juniorcollege;vocationalcollege;studyofpolicy中***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

学习

转口贸易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转口贸易10篇,内容包括转口贸易成功案例,转口贸易都有哪些。3.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4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

学习

对外贸易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贸易10篇,内容包括对外贸易行业中的热门话题,对外贸易的重点。贸易摩擦是指相互联系的经济主体之间,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为了某一特定的经济贸易利益导致的争端和纠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

学习

金融经济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经济学10篇,内容包括金融经济学入门基础知识,金融经济学入门推荐书。从以上的弹性关系公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价格处于某个价格段位时,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弹性范围将会得以缩小,但是当价格过于高时,需求量的弹性范围将会急剧

学习

国际金融中心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中心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中心的迁移历程,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布呈现什么。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方面尤为明显。因此,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金融指标来合理的排除一些条件不好

学习

经济统计学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统计学10篇,内容包括经济统计学专业,经济统计学五大分析方法。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出现了结绳记事的统计行为。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出现了交换的行为,而交换则是当时的经济行为,由此可见人类的统计活动和经济活动是有一样的发

学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0篇,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

学习

国民经济核算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国民经济核算10篇,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有哪些,地区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贡献从1953年SNA到1968年SNA、再到1993年SNA,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不断发展和完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

学习

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论文,内容包括关于中国经济形势论文,中国七十年的经济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