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10篇

对外贸易篇1

论文摘要摘要: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严重制约障碍,正视和重视贸易摩擦成为当前贸易发展的重点。文章在分析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特征

贸易摩擦是指相互联系的经济主体之间,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为了某一特定的经济贸易利益导致的争端和纠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采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办法、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隐蔽而具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手段,引发了和我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由于我国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同,以及双方在各自对外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一致,中美、中日和中欧间的贸易摩擦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摘要:

1.中美之间,由于双方实行不同的***治制度,以及美国推行贸易上的霸权主义,经常在国家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中打制度牌,因而中美贸易摩擦更多的体现在制度摩擦方面,如中美知识产权摩擦、农产品市场准入摩擦等;2.中日之间,摩擦源于日本盲目的爱国主义情绪。为了限制中国产品对日出口,日本千方百计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因而中日贸易摩擦更多的体现在微观领域,如农产品摩擦;3.中欧之间,由于欧盟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中国在欧盟对外贸易中处于一个不重要的地位,以及欧盟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对产品的技术和环保要求十分严格,因而中欧贸易摩擦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性贸易摩擦方面。

二、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一)***治因素

贸易摩擦往往是国家间***治斗争的筹码,意识形态和国家***治关系对于双边贸易合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受两国间***治关系的影响。虽然中国***府多次重申愿意同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经济贸易往来,但是欧盟始终未能摆脱意识形态的羁绊,仍然对社会主义中国怀有偏见,对我国长期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在贸易实践中,专横地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基础,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选取上又别有专心或不负责任,并对我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率,甚至把对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不久前发生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就有强烈的***治背景。

(二)经济因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生产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成为贸易摩擦的“矛头所向”。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展开和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中欧、中美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从而引起欧美国家的警惕和重视。例如,欧盟便以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过快、威胁到欧盟成员国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导致失业上升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并且增加其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数量。

(三)利益集团因素

利益集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行业、劳工团体等利益集团对国家的***治过程有着非凡重要的意义,相关产业利益集团在历次贸易摩擦中都在以各种资源和手段推动***府部门制定有利于他们的贸易***策。贸易摩擦经常演变成复杂的***治新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它可能还成为国家间***治斗争的手段。2005年12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就向欧盟提出中国汽车发展***策的所谓“六大新问题”,并在2006年3月份,欧盟还和美国一起就我国汽车零部件关税新问题向WTO中国。可见,利益集团对欧盟贸易***策的影响巨大。

(四)出口产品结构因素

除了飞机等少数品种外,我国几乎出口所有的制成品,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不仅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及其国内产业直接竞争,而且和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发生越来越多的竞争。然而,不管我国出口的是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产品,还是机电、计算机等新兴产品,这些产品在我国的加工环节都集中于劳动密集环节,因此,我国出口产品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进口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进口国壁垒的限制。

(五)贸易管理因素

我国外贸体制经过改革,增强了外贸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但也导致了对外贸易过于分散和分权放权有余而集中统一不足的局面,结果是使国家利益受损,外商坐收渔利。例如,个别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国际贸易惯例知之甚少,轻易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反倾销的口实;再如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作祟,各自为***,为了能够创汇和争夺客户,不惜高价买进,低价出口。尽管目前由各进出口商会来协调出口产品的价格,规定了最低限价,但由于缺乏强制性手段,而且由于产品存在质量、品种以及其他非价格因素,出口价格很难调控。

三、缓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策略建议

(一)充分发挥***府功能

首先,我国***府要加大对外交涉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我国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第二,***府应结合国情完善有关方面的立法,和WTO的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第三,***府要强化公平贸易工作,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助机制。要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助机制经验,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我国***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办法、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和贸易摩擦相关的预警机制的建设。

(二)企业积极应对

企业要练好内功,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一要转变国际市场经营战略,积极创新,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实行“以质取胜”战略,以良好的性价比和服务占领国际市场;二要建立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预警机制。要探究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容量、价格走势,竞争对手的信息,注重理顺出口数量和价格的关系,合理调整出口规模和价格水平;三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方面积极主动采用国际标准,如贯彻实施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提高环境绩效和社会形象,更好地为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相应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价格体系。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功能,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真正主体,***承担风险,使产品价格和商品价值直接挂钩,建立起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非凡重要的是要尽量减少由国家定价的商品种类,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体系的早日建立;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办法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加快和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健全应对贸易摩擦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对外贸易篇2

株洲市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日用瓷及电磁器、未锻轧锌铅银铟钨等、无机碱硫酸盐碳化物等、涡轮喷气及螺桨发动机、铁道机车及配件、摩托车、烟花爆竹、刀头、机器切削刀片、滚动轴承、火花塞等。以上十种商品出口占2003年出口总量的79.24%,占2006年出口总量的89.02%,2009年出口总量的75.66%。这些产品所在产业多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使株洲市面临着较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不利于株洲市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株洲市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工业用品,日用消费品除日用瓷及电磁器、烟花爆竹外所占比重较小。2010年,株洲市棉浴巾出口额仅为31万美元,而进出口总额达69330万美元。2009年株洲市农产品出口额仅为53万美元,2010年降至13万美元。

株洲市相对周边城市而言加工贸易企业较少。2010年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仅为16家,郴州为30家,长沙达到70家。2012上半年,有业绩的加工贸易企业仅有11家。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区,所辖5县市中醴陵市有2家,其他县为空白。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株洲市外贸中所占比重一直不高,2008年占6.29%,2009年占4.45%。株洲市对外贸易对一般贸易依赖性较强。2008年株洲市加工贸易额为7217万美元,同期一般贸易额达107416万美元;2009年加工贸易额为5161万美元,一般贸易额达108374万美元。株洲市对外贸易方式严重不合理性。

株洲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对策

⒈优化商品结构

株洲市外贸商品结构存在着不平衡性,影响到株洲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株洲市要依托两型社会建设的良机,不断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要逐步淘汰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对农产品经营的投入力度。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壮大农产品产业,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控制好进口商品结构,鼓励企业进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技术型产品和设备。株洲是一座新型工业化城市,要大力引进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先进技术,降低资源和环境压力。

⒉优化产业结构

株洲市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失衡问题。2010年株洲市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9.7%、58.5%、31.8%。株洲市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比重;要依据株洲市农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大对株洲县和炎陵县特色蔬菜出的扶持力度,依托特色蔬菜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以5115工程为依托,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

⒊优化贸易方式

株洲市对外贸易方式存在着不平衡性,以商品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比重较低。株洲市要积极优化贸易方式,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株洲市工业园区众多,但尚无加工贸易专门园区。株洲市要积极规划和构建加工贸易园区,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为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便利条件。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战略,完善相关***策,发展适合株洲市情的信息、文化等服务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

⒋完善对外贸易配套服务

一是要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网络,降低外贸企业物流成本。目前株洲市大部分企业海运出口货物需要用汽车运到长沙霞凝港装船,增加了企业进出口成本,给外贸企业造成诸多不便。株洲市要加大铜塘湾港区的改造力度,增强其货运能力,以铜塘湾港区为依托建设外贸物流园区,以减少外贸企业物流成本。二是要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进一步支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开拓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鼓励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的收汇风险。三是要搭建外贸企业客户开发平台,利用会展的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会,扩大其客户资源。2011年,株洲西迪硬质合金有限公司通过参加美国、荷兰、英国的展览,获得557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增长了近2倍。这一案例充分证明通过***府各项扶持***策有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对外贸易。株洲市要构建服务于本地外贸企业的专用电商平台,对外贸企业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撮合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四是引导外贸企业建立行业协会机制,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外贸风险,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二)微观对策

⒈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践

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践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在内部大力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要在生产经营中贯穿国际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将绿色观念融入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废旧产品的处理等环节,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实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消耗的最小化、排放物的减量化甚至零排放。开发、生产和销售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的产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提升企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认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应对国际贸易保护壁垒。

⒉加大投入,提升国际竞争力

外贸企业要加大各方面投入,走科技兴贸之路。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株洲市绿色农产品出口市场前景良好,但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价值低等问题,农产品经营企业要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要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要依托株洲市高校优势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应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对外贸易篇3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国家,其巨大的潜在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跨国企业关注和争夺的对象。俄罗斯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较高,与我国的资源秉赋和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格局。因此,发展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对外贸易的发展走势

俄罗斯从1991年到2001年对外贸易发展表现为“两下两上”的曲折发展进程,发展走势呈“W”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1991年~2002年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动态(单位:亿美元)

注:贸易额包括个体贸易。此表转引自《今日俄罗斯市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第33页。

从表1不难发现,10多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锐减期(1991~1992年)

苏联1991年全面解体,199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转轨,生产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外贸额锐减。1991年和1992年外贸总额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了33.5%和20.7%,进出口额的锐减是国内经济危机的重要信号,是经济转轨后国有外贸机构机制失灵而私营外贸机构尚未得到发育的必然结果。

(二)回暖期(1993~1997年)

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生产的降幅减小,通货膨胀速度减缓,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的部门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到1997年,经济止跌趋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出现增长,商业部门比较活跃,金融市场比较稳定。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从1993年起,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8.6%,1994年接近锐减期开始的1991年,1997年达到1619.39亿美元,超过了1991年锐减前的水平,提升到外贸总额的最高点。

(三)危机期(1998~1999年)

1998年是俄罗斯对外贸易急剧转折的一年,1998年和1999年俄罗斯外贸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7.6%和13.3%。这两年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下降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1998年“8.17”卢布大幅度贬值出现金融危机,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锐减,企业投资能力下降,进口大幅度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7月俄进口增长6%,危机发生后的9~12月俄进口下降56%);二是美国、欧盟等国家对俄发起92起反倾销案,使俄每年因此蒙受损失约15~20亿美元。三是1998年国际市场行情低迷使出口额大幅度下降,当年俄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下跌17.6%,出口收入损失约150亿美元。(四)复苏期(2000年~至今)

2000年普京总统执***,采取了一系列***策刺激宏观经济增长,着力打击外贸走私集团,使俄罗斯较快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00年以来,对外贸易逐年复苏,2000年和2001年的外贸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9.7%和4.85%。俄罗斯外贸复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国际市场行情对俄出口十分有利;二是生产领域特别是进口替代型企业的生产增长幅度较大,抑制了进口贸易,顺差大增。2000年和2001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610亿美元和496亿美元,2002年头5个月外贸顺差仍保持在186亿美元的水平上。三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贬值,使俄出口商品价格至今仍有竞争力。二、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伙伴的分布

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以能源产品和资源型原料产品为主,能源产品大约占出口商品总额的40%以上,尤其是石油产品,其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大,一旦国际油价升高,俄罗斯的出口形势就好;一旦油价下降,出口额必然减少。再者,金属、宝石及其制品占出口商品的1/4,俄罗斯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现了它鲜明的特征。其具体商品结构参见表2。

表2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

注:上表中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9页,数据不含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进口商品以机器设备、运输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为主,其相加几乎占到进口商品总额的60%以上,说明多年来俄罗斯工业缺乏技术的更新改造,工业设备严重老化。另外,农业产品依然短缺,农副产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每年不得不动用外汇,大量进口食品。俄罗斯进口商品的结构见表3。

表3俄罗斯进口商品结构(%)

注:上表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71页,数据不含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的大国,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区域分工和经济地理的特点,俄罗斯的经济重心一直在欧洲。俄罗斯分为12个经济区,其中加里宁格勒州游离俄罗斯大陆处于西欧,其产业密集的经济区域位于北方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中央经济区、伏尔加——维亚特卡经济区、中央黑土经济区、伏尔加河流域经济区、北高加索经济区和乌拉尔经济区;位于中部和东部的西西伯利亚经济区、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和远东经济区地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5%,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2%,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于欧洲地区。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重点在欧洲,与欧盟、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外贸比重占到80%以上,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外贸比重还不到20%。

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的区域分布,欧盟居首位,约占俄贸易额的34%,其后依次为独联体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东欧国家,它们大约分别占俄贸易额的19~22%、17%和13%。详见表4。

表41997年~1999年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的构成(%)

注:上表数据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今日俄罗斯市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第31页。

俄罗斯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布于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主要的贸易伙伴有英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法国、瑞士、瑞典;在亚洲主要有印度、塞浦路斯、中国,土耳其、日本,在北美洲主要有美国,在非洲和大洋洲外贸总额很小。

俄罗斯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参见表5和表6。

表5俄罗斯1995年~2001年向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3~364页。

表6俄罗斯1995年~2001年向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5~366页。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具有传统的贸易关系。由于地缘优势和既往产业链的连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依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外贸关系,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额大体相当于其进出口总额的10%左右。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参见表7。

表71995年~2001年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7页。

三、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组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的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对本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废除国家垄断制,建立对外贸易自由化体制,在经营方式、支付手段以及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同国际通行的制度接轨。俄罗斯外贸体制改革经历了十分坎坷的过程,在关税手段和非关税手段上也几度调整,即使是当前的外贸体制也仍处在变动之中,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外贸利益与争取早日入世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外贸国家垄断制,推行对外贸易自由化

俄罗斯改革的首批法令就是废除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用市场调节的方法代替行***调节的方法,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

1991年,俄罗斯***府颁布了关于在俄联邦境内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的法令,取消国家过去规定的企业参加对外经济活动的各种限制和禁令,“允许在俄罗斯境内登记的一切企业及其联合公司,不分其所有制形式,可不经专门登记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俄开始从国家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向对外贸易自由化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项改革的宗旨是:建立一种调节机制,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促进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符合当前国际贸易惯例,实现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这项改革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从事外经贸的企业实行私有化,推行股份制,组建和发展集团公司。除***火出口公司和一些专营战略性原料的进出口公司的控股权均由国家掌握外,这些大公司将自主经营,***核算,逐步与经贸部脱钩,朝着集金融、生产、外贸功能为一体的跨部门集团公司的方向发展。其次,国家不设置障碍,企业和经济组织可以自由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自由地进入国际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最后,逐步形成符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对外贸易做法的完整体系,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注意发挥关税、利率、汇率等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减少行***干预。

规范关税和非关税制度。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原苏联的关税制度单一,税制税目自成体系,进出口关税不分档次,关税对调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不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改革和规范关税制度,努力向国际通行的制度靠拢。

(二)进口管理***策

1.进口关税

1992年初,俄罗斯对一些进口商品规定了很高的税率。但是,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恶化,不得不下调一些商品的关税。同时,对不同类型国家规范了实行区别待遇的关税。同俄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实行基础税率(15~50%);同俄没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实行普通税率(30~100%);同俄有贸易协议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税率(7.5~25%)。中国属于这一类国家。俄从1993年2月1日开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从1993年8月1日起,俄实施新的海关税法,新税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俄海关制度已开始同国际通行的方法接轨。1994年3月15日起,俄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税率,这次调高税率是为了保护本国同类商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免遭外国商品的冲击,具有很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为调节本国经济的发展,从1996年5月起,俄又提高了平均进口关税的税率,由原来的12.5~14%提高到14~15.5%。同时,还采取了一些非关税调节的行***手段,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管理,如严格进口安全检验制度,自1997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使用俄文标签等。

2000年4月1日起,俄开始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表(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对80种商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中上调的30种,下调的45种,另外5种商品在从价税不变的情况下规定了从量税。根据2000年11月27日第886号俄罗斯***府决定,对上述新税率表进行部分修改,自2001年1月1日起,对3500项商品实行新进口税率。当前俄进口税率除零税率外,分为5%、10%、15%和20%等4档。对汽车、白糖、酒精、酒类制品、烟草制品等特别敏感商品仍实行25%和30%的进口税率。

2.增值税

自1993年2月1日起,俄开始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针对不同的进口国别,俄实行以下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对独联体国家的商品免征增值税;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商品计征增值税。

目前俄实行两种增值税率:粮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实、浆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或生产饲料或制作药品的鱼粉、鱼和海产品、儿童用品等进口商品的增值税率是10%;其他商品的增值税率是20%。

根据有关法律,进口商须两次支付增值税:首先是在办理商品进关手续时,要按商品的海关申报价值、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的合计金额计征增值税;之后,在俄联邦境内加工和销售进口商品过程中的新增价值部分也要缴纳增值税。

3.消费税

俄对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始自1993年2月1日。目前仅对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和小轿车等五大类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

无论自独联体国家还是自非独联体国家进口上述商品时,均缴纳消费税。

消费税率与关税税率一样,可以按从价(按商品海关申报价值的一定百分比)、从量(每一计量单位商品应缴纳多少欧洲货币单位)或复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办法征收。

与增值税不同,进口商只需一次支付消费税,即在办理商品过关手续时支付。在此之后,缴纳过消费税的商品在俄境内销售时,无需再次缴纳消费税。

4.非税收调节措施

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许可证管理。迄今为止,商品进口到俄罗斯一直不受配额限制,许可证管理也只针对有限的商品。需接受许可证管理的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保护植物的化学产品、工业废料和译密码设备;第二类是需按俄总统和***府规定的特殊程序进口的商品、技术和科技信息,包括武器弹药、核材料、贵金属、宝石、麻醉剂、镇定剂、可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个别原材料和设备等。

但按照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俄逐步增加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自1997年1月1日起,开始对食用酒精和伏特加酒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8年5月1日起,开始对彩电整机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对烟草及其工业代用品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

(三)出口管理***策

1.出口关税

在调整出口税方面,由于出口秩序混乱,俄罗斯经历了一个从上调到下调的过程。1991年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俄在出现大量原材料低价甚至倾销价竞相出口问题后,不得不实行出口专营并上调出口税,这样,战略性原材料出口的混乱局面得到抑制。1992年11月俄开始实行新的出口关税税则,新出口关税税则的趋势是,适应贸易自由化***策的要求,较大幅度地调低出口商品的税率,并且减少征税商品的种类。出口商品的税率从原来5~70%下调到3~25%。征税商品种类由1992年的53个大类减少到1993年的29个大类。特别是机电产品开始减征、免征基础税。1994年俄再次调低商品出口税,并决定今后商品出口关税将受到两种限制,其一是数量限制,只有少数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包括某些矿产原料、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林产品、粮食、航空装备、武器和***用材料等。由于无法精确计算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费用,所以,俄征收这些商品关税是依据出口效益而定。其二是时间限制,根据俄联邦《海关税》的规定,出口关税征收到1996年1月1日为止。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在国家财***日益恶化的压力下,为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弥补国家预算亏空,1999年初以来,俄***府颁布命令,开始对部分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需缴纳出口税的商品清单中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有色金属、木材、皮革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某些食品等。

2.增值税

根据出口地域的不同,俄实行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

一是对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免征增值税。1996年这一优惠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凡与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商品相关的运输、装卸和换装等服务业务也予以免缴增值税。

二是对向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则按全额税率(20%)征收增值税。增值税先由买方支付,再由出口商负责上缴国家财***。

1996年底~1997年上半年,国家加强了对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出口商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出口商必须向税务***门提供由海关出具的书面证明,证明货物确系运往非独联体国家。

3.消费税

根据贸易方式、商品品种和出口地区的不同,对消费税应税商品规定如下计征办法:

一是通过易货合同的出口,需缴纳消费税。

二是向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除外),免征消费税。

三是向未加入独联体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指波罗的海三国)的出口,如以非自由兑换货币结算,免征消费税。

四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均需缴纳消费税。

石油、天然气的出口消费税率由俄联邦***府的专项决议加以确定。根据不同产地的矿业地质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国家对不同的石油开采企业规定了不同的消费税率。

4.非税收调节措施

一是对某些商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

目前俄对以下两类商品的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第一类主要指那些按照国际协议的规定应主动限制出口数量的商品,如纺织类半成品和成品、个别黑色金属制品、碳化硅等。第二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野生动植物、药物原料、译密码设备、武器、核材料及其装置、贵金属及宝石、矿物学及古生物学的收藏资料、半宝石及其制品、麻醉剂、镇定剂等。

在实践中,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或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富余,亦可通过实际出口业务加以分配。出口许可证由俄经贸部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发放。

二是对出口商品进行海关估价。

为了防止出口商低报出口价格、海外结余利润,自1996年12月起,俄规定对出口商品实行海关估价。确定海关价格的基础是合同成交价,即出口商品买方实际支付或应该支付的费用,此外还应包括由买方承担的、但未包含在合同成交价内的费用,如中介费、费、包装费、知识产权对象使用费等。

三是对加工服务贸易的出口进行管理。

近年来,加工服务贸易(外国商人购买俄产原料后,不将其运出俄境,而是与俄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委托其对所购原料进行加工)在俄境内得到较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俄海关专门做出以下规定:卖给外国公司的俄产原料不受海关监管;海关机构不参与上述原料及其中间加工产品在俄关境内的转运;获得的最终加工产品可按照一般出口制度(包括配额和许可证规则)运出俄联邦关境。

四是加强对出口收汇的监督。

1993年10月,俄建立了计算机外汇监控系统,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对出口商的出口收汇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该系统的运行方式是:计算中心与俄全国各地经营外贸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建立起计算机联网关系,商业银行将出口商每一笔出口业务的最后收汇情况传给计算中心,中心将其与计算机中储存的该笔业务所签合同的总金额、商品品种和数量、支付条件等进行核对,以确认出口商有无隐匿外汇收入的行为。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为防止资本大量外流,俄对出口贸易的支付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只有在出示已收到100%预付款证明或已开立出口商品海关价值全额信用证后,出口商品方可出境。

(四)限制易货贸易,积极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不断扩大现汇贸易方式

易货贸易是苏联在经互会范围内长期实行的基本对外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的特点是,实行计划协作和非现汇支付结算。供货价格由双方议定,一般都大大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易货贸易能够调节余缺,并能弥补外汇短缺,对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自俄罗斯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后,开始实行限制易货贸易的***策。俄认为,易货贸易对俄具有不等价交换的性质,俄在这种贸易中吃了大亏。俄罗斯从1992年下半年起便开始限制易货贸易协定的实施,主要措施有:第一,不断提高易货贸易商品的出口税率。易货贸易商品的出口税原来就高于基础税率15%,1992年9月又上调15%。1993年1月起再次上调,使其税率高于基础税率50%。第二,对易货贸易实施监督和登记制度,以保证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等值。第三,在易货贸易中不断提高支付硬通货的比重。对于一些被认为是对方必需的商品,则要求完全支付硬通货。易货贸易在俄罗斯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国际通行的现汇贸易方式正在不断扩大。

四、俄罗斯入世进程与外贸发展趋势

展望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未来,不难看出,俄罗斯正在积极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外,俄罗斯努力推进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俄罗斯***之后,很快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国;1994年加入欧共体一般特惠体系;1996年加入欧洲委员会;1997年加入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1998年11月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从1994年开始,俄罗斯提出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申请,1996年开始入世谈判,至今已和5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了关于入世的双边会谈。普京就任总统后,多次明确表示入世的愿望,俄罗斯积极推动入世进程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

苏联曾是世界第六贸易大国,但俄罗斯***后退居第二十五位,仅为原苏联贸易额的40%。由一流强国沦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国家。普京执***后,俄罗斯由大乱趋于大治,重振大国雄风成为其***治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俄罗斯的外贸自2000年才恢复为正增长,2001年突破1500亿美元,而我国已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大体推算俄罗斯GDP的增长1/3是由外贸拉动的。俄罗斯***府清楚地认识到,入世对俄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扩大俄产品出口的数量与品种,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助于消除国际市场对俄出口产品的歧视性限制;总之,入世之后,俄罗斯可以通过扩大外贸出口进一步振兴国内经济。

但是俄罗斯入世的谈判中存在许多难点:一是西方国家对一系列工业产品的俄进口关税提出“零关税”要求,如化工产品、钢铁、药品、纸、家具、医疗设备等;对一些工业品的关税,要求大幅度降低。如对汽车,美国要求俄将汽车进口税由25%降为10~15%,俄方则以30%为起点,经过7年降至15~17%。二是关于农产品补贴问题,三是关于服务贸易问题,四是关于法律制度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并非朝夕之功,俄罗斯入世谈判将经历一个十分坎坷的过程。

尽管俄罗斯入世问题的利弊得失在国内引进巨大的争论,但俄罗斯积极推进入世进程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俄罗斯***府将在以下领域进行艰难的选择。

一是在工业领域,寻找开放市场与不损害国内生产者效率和竞争力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地确定每一种工业品的进口关税,在5~7年的过渡期内逐渐开放市场,使这些产品的关税从较高的水平降至世贸组织成员国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是部分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国资本进入服务贸易领域的时间和规模保留一定的限制。俄罗斯银行、保险、证券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竞争,投资环境差。俄即使入世后,投资环境也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善,外国金融等服务贸易机构进入的时间将会延缓,这将为俄服务贸易领域提供一个适应的“时间差”。

三是保护农业,俄***府提出对农业的补贴额定为每年162亿美元,这只是为将来入世后预设的标准,现在就俄的财***状况而言根本谈不上对农业的补贴。如2001年的补贴还不到10亿美元。再者,一般认为遥远的运输距离对俄可起到保护作用,如把国外农产品运到俄罗斯的纵深腹地,成本将增加10%。因此俄方普遍认为,农业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关键问题不在于提供关税保护和补贴,而在于经营机制的改革。

四是与谈判最强硬的对手欧盟周旋。对俄罗斯来说,入世谈判最强硬最难缠的对手是欧盟。欧盟市场约占俄进口额的40%与出口额的38%,在俄吸收的全部外资中有一半来自西欧。因此,欧盟的态度对俄入世无疑至关重要。欧盟一方面表示欢迎俄入世,同时又向WTO施压,让其制止俄对他们的倾销活动。俄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欧盟,巧妙周旋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以寻求突破,与欧盟谈判的成功将会使俄入世进程越过最大的障碍。

鉴于上述分析,俄罗斯未来的外贸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进一步降低关税。在关税***策方面,1996年俄罗斯试***完全取消出口关税,但1998年以后又对一些商品重新开征进口税,到2000年继续对石油等产品征收出口调节税。从1996年起,俄开始逐步进行关税减让,2000年俄进行关税改革。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税率。目前,发达国家的有效关税税率已降到5%以下,发展中国家已降到10%以下,俄方的平均关税现为14~12%左右,未来的趋势,在国民经济回升的前提下,将继续降至10%左右,并有可能降至10%以下。

二是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国家外汇收入比过去更加依赖石油原材料的出口,这不仅使俄经济形势越来越取决于这些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行情,而且国际社会的反倾销斗争使这种出口结构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普京主***以来,反复强调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刺激制造业发展和促进出口,根据俄原有的经济结构,扶持***工企业,大力发展***火出口,是其产业***策的重要举措。普京还强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工综合体,通过复兴***工产业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俄具有巨大的科技潜力和较高的劳动者素质。预计未来的俄罗斯将逐步调整原油制品和原材料出口占主导的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形成原材料产品与***工产品、科技产品并重的出口格局。

对外贸易篇4

(一)新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发达经济体发展缓慢

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日本、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经济力量的70%。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平均增长速度为2.5%,在20世纪后十年,平均增长为3.5%。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2.2%,在后十年,经济增长为2%。20世界90年代,日本一直处于萧条发展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较高,但经济体空心、人口老龄化、供不应求等,造成经济发展逐渐缓慢。而一些新经济体发展尤为迅速。金砖国经济总量占G7经济总量的35%,在十年后,预计两种经济总量几乎相近。2015年,我国GDP总量在6万亿美元,俄罗斯在1.8万亿美元。

(二)贸易经济不均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总体贸易增长不断提升,在2000年达到高峰,贸易总额在64560美元,增长12.5%。但是受“9•11事件”影响,世界贸易额开始逐渐降低,在2001年贸易额增长率出现负值情况。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提升,各国开始复苏,世界贸易逐渐增长。2015年,世界贸易额高达182750亿美元。

(三)多边贸易谈判发展较慢

自由贸易与保护自由一直是世界贸易的两大主体,处于对立关系。20世界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失衡,美国经济超过日本、亚洲等经济发展,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于是,各国开始投入市场竞争中。20世纪初,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贸易发展受到冲击,新贸易保护开始走向市场发展中。世贸组织成立后,开始进行多变贸易谈判,到20世纪后期,贸易谈判困难重重。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次谈判,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上出现较大意见,谈判期限被打破。多变贸易谈判尽管缓慢,但是自由化与全球化没有被打破。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将在农业产品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发展上开始进一步谈判,进行综合调整进而达成一致想法。

(四)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发展

贸易自由化中,双边、区域经济合作是其两种主要方法。二战后,欧洲区域合作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近几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加快了贸易自由化发展。现阶段,多数国家都成为了区域经济组织。欧洲、亚太、北美等成为最大经济组织;亚洲、南美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组织;苏联的解题、东欧剧变,各国家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合作。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也提升了自由化的发展脚步,对外贸易逐渐增加,战略目标进行调整。在很早以前,我国最主要战略目标是:进口代替出口导向融合外贸目标;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自由贸易方针。如今,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发展迅速,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418亿美元,同比提升22.5%,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二,其中出口19983亿美元,占据世界第一;进口184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对外贸易大国。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为了跟上世界发展形式,制定了与我国发展相吻合的对外贸易战略目标,主动加入到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进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实力。

(一)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如果从***策方针上而言,我国贸易战略偏向于出口导向,兵器俄出口贸易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出口产品主要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出口形势缺少多样化,竞争力较低。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开始不断进行出口转变,着重发展重要出口部门技术,调整对外贸易提升形式,由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进行税收倾斜;在外资引进方面,着重发展技术外溢较大项目,进而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发展。

(二)出口贸易

一直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为导向,也是我国经济占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口贸易在推动竞争、出口发展、市场需求上具有重要贡献。所以,在进口贸易战略目标上,我国主要考量技术的提升和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现阶段我国出口发展情况看,需要加大重视程度,转变进口结构,健全进口税收制度,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资源进口的多样化发展,提升资源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战略性贸易

如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技术行业发展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大重视程度。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现阶段,尽管整体实力较弱,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在高技术研究上我国保有一定实力,也是我国战略贸易***策的新发展方向。例如,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华为、中兴表现显著,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处于前端。华为公司曾经以17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世界企业排名中位居首位,而后连续四年稳居前列;中兴则以2826件的申请量超过松下电器,恒伟世界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冠***,华为则排在第二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顺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参加到全球化发展中,抓住贸易发展的主体形式,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和贸易结构的调整,打入国际市场,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融合,寻求合作。同时,主动加入到国际谈判中,加入到国际贸规则的构建,降低贸易风险,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作者:王弥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涛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东方企业文化,2015,(2).

[2]唐宜红,符大海.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5,(2).

[3]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8).

对外贸易篇5

一、绿色壁垒的形成原因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是指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验制度及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国产品的进口,为本国市场提供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关税***策相比较,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二)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最典型的案例是1991年美国禁止墨西哥的金***鱼及其制品事件。任何贸易***策的形成都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绿色壁垒也是同样如此。

第一,主观原因。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潮流,随着GATT和WTO所主持的多轮谈判的不断深入,世界关税得以大幅度下降,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弱。但与此同时,贸易自由化进程也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矛盾,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竞争。但是,在这一新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并未销声匿迹,而是从关税壁垒向非关税壁垒转移。由于绿色壁垒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因此具有极强的隐蔽行,而发达国家凭借着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先进的检测设备,纷纷实行了严格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企业。

第二,客观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府的***策和有关******及其领导人的***治地位和***治生涯。因此,许多******开始把环境保护***策纳入自己的***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同时,发达国家的***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各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差异,是绿色壁垒产生的另一个客观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技术水平较高,其环保要求和标准也较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根本无法达到发到国家的环保水平,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绿色壁垒。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绿色壁垒的日益盛行,已经影响我们越来越多的贸易领域和产品。我国继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指向国之后,现又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主要限制国。因此,我国的出口贸易即将出现一个发展的“瓶颈”。据统计,仅2005年,我国遭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出口贸易金额近500亿元,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比如纺织品。现在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环境关税制度。这是绿色壁垒的初期表现形式,即进口国以环境保护为由,对一些影响生态、污染环境的产品除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进口关税。这实际上是一种环境进口附加税,其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自2003年起,日本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制度”,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不允许销售。此外,日本在采取全面禁止进入措施的同时,强化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实施近400%的高关税,使进口大米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

第二,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又叫生态包装,是指要求进口产品利用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者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个法令,要求来自中国的木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标志,否则不能出口到美国。如果违规,整批产品不准进入美国市场,或者在美国监视下销毁,一切损失由中国负责。这样我国出口有木包装的商品必须达到其绿色包装标准,这就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检测设备,这无形中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无疑,这又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环境卫生检验制度。环境卫生检验制度是对于产品病虫害、有毒物质进行检***的制度。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国***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现各国以此为借口根据本国实情,制定不同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这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收集各国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另一方面,为打入国际市场须引进生产和检测设备,势必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我国素以“陶瓷王国”而著称,但在美国陶瓷市场上的占有率份额仅为日本同期同类产品的1/10,其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陶瓷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含量严重超标。

总之,由于绿色壁垒涉及到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设计到出口检验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环保控制,而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生产设备陈旧、检测设备落后,其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需对各个方面进行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环境质量

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设置绿色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其本国的跨国公司将一些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生产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转向发展中国家,把消费污染拒之门外,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双重损失。近年来,国外一些废旧的船舶、汽车、电缆、电器等工业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环境。我国作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在伴随外资大量涌入的同时,少数投资者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污染处罚,利用我国宽松的环境标准,投资兴建污染密集型企业。2001年,中国利用外资的11,515家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3,353家,占总数的29.13%。协议总投资为87.71亿美元。其中污染密集型企业投资为33.2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6.8%。而***府治理环境的成本将远远高于这些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恶化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它们的环保水平和环保标准大致接近。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我国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受欧盟制定的“生态标签”和国际环保协会制定的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影响。我国不符合“绿色”要求的纺织品大约在15%左右,并有大批出口纺织品服装因未通过生态检验而遭退货。围绕着“绿色”贸易摩擦的频发,我国***府和欧盟进行了多次双边谈判,这势必影响涮边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府方面

第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乌拉圭回合作出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规定一些基本条款,其中包含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一些条款和国际组织的协议,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歧视***策。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关于环保条款的制定,拒绝接受超过自身能力的条款内容以保护我国自身的利益。

第二,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保标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环保法规与标准尤其是与经贸有关的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距离甚远。同时环保法规与贸易法规缺乏协调一致,环保法规中缺少配套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偏低。为了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应尽快以国际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修正我国不适应国际绿色贸易发展趋势的环保***策,完善绿色环境标准制度。

第三,加快检测队伍的建设。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投资,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指标体系。目前,全球已有近万家企业获得ISO14000国际认证,而我国只有200多家,差距十分明显。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利用和控制标准争夺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检测设备的研究,加快检测队伍建设。鉴于环保标准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认证意识淡薄,又很难支付昂贵的认证费用,***府有必要对企业获得ISO14000认证费用进行援助,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企业方面

第一,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改变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实施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减少环境压力。其次,企业的环境管理体制要从传统的环境管理依赖转变为自觉严格依法办事的环境管理法治型。将环境费用纳入成本,使企业被动的接受环境管理为依法自觉约束。

第二,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改善经营方式。我国出口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受绿色壁垒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经营方式有关。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成品比重较大,出口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不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出口产品要女离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处及成品的生产比重;强化出口经营企业的联合,建立集团公司,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通道。这样,有利于削减绿色壁垒对我国得外贸月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三,增加科技投入,引导绿色生产。从绿色壁垒的缘起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可以看出:一方面,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发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不可能放弃绿色壁垒。因此,我国企业一方面要将生态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缩短将生态环境的新发明用作生产实践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国出口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绿色壁垒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营销设定了一个相对统一国际贸易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从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为绿色营销提出了发展要求,这要求企业和***府要把握住机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绿色产品,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从而走可储蓄发展的道路。

对外贸易篇6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影响和对策

1.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兴起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贸易保护手段。首先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和德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美国经济独领的世界格局使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开始燃起;其次,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形成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WTO要求各成员必须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而不断发展。

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WTO的约束力的反效果两大诱因外,人们对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的重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形成。这些都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

2.1 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之际,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自然成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据商务部统计仅2010年我国外贸额因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整体比2009年同期下降17.5%,其中出口下降18.8%,进口下降15.8%,贸易顺差减少30.6%,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巨大影响已不容忽视。

2.1.1 中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

从世界反倾销的对象来说,中国居第一位,为356起。2005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总计升至651次,最终被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数为139次,占世界比重的32.32%。2008年世界上是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甚至达到34%。可见中国不仅是“反倾销”的重灾区,且情况越演越烈。从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看,主要涉及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塑橡胶及制品、纺织材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机电设备以及家具等,占调查案例的78%以上,占实施反倾销案例的84%以上。

2.1.2 中国遭遇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据商务部报道,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每年我国受技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贸易损失达到200亿美元左右。因技术贸易壁垒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封杀。发达国家保护国内经济的手段越来越苛刻,使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成本逐年增加,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抽样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分别比2000年上升5个和14个百分点,从一般的初级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技术壁垒的影响。其中,食品土畜产受损最为严重,近90%的食品土畜类出口企业受限。另外,有70.6%的医保企业、67.2%的纺织企业和60.1%的五矿化工企业受到了技术壁垒的影响;①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

2.1.3 中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损害

绿色环保”指令成为新锐。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欧盟25国2005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即简称为“双绿”指令。这“双绿”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家电出口欧盟,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预计,这两个指令都严重影响我国约2/3的机电产品的出口。

2.2 预测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2.2.1 新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②2009年2月19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收164.75%至234.51%的反倾销税;同年九月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加征35%、30%和25%的三年惩罚性关税,并在全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继而12月美国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大约10%到16%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华最大的一起贸易制裁案。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呈现出了迅速增加的态势,特别印度和南美的一些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案件不断增加的这种态势,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羊群效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相对中国出口贸易特别设定的不平等的贸易壁垒使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步步为艰,对中国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贸业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2 新贸易保护主义将阻碍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出口加工贸易长期以技术含量低、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关联度弱的竞争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现阶段中国服装、纺织等行业仍存在职工工作时间较长、工资较低、生活环境较差等现象,要完全达到SA8000的标准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不通过认证,中国产品将无法出口到发达国家。另据研究机构测算,如果按照新的标准推行碳关税,美国将对85%的进口商品征税,我国的出口优势将会消失殆尽。新贸易保护主义滥用各种保护条约,以过高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验检***程序和各种认证体系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市场,大大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我国出口企业收到的海外订单大幅减少。

2.2.3 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冲击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能够波及到被制裁行业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绿色壁垒使国外投资商将钢铁、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转移到我国,既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又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蓝色壁垒削弱我国劳动力优势,减少外资投入,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服装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将下降0.5个百分点,将会导致3.6万人失业,并对前后关联行业造成恶劣影响。这些都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下,我国已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3.应对之策

3.1 我国***府应采取的对策

(1)我国***府应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如联合国、WTO协商机制、G20峰会,与其他经济大国进行充分沟通,坚决反对少数国家以邻为壑的短视***策,遏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形成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2)我国***府应加强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策、法规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的研究,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有关信息,引导企业避开贸易壁垒。***府应组织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及时搜集世界各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的变动信息,动态监控及预测出口商品遭受技术壁垒的状况,建立相应的国外贸易技术壁垒数据库,并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并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3)我国***府应建设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加快建设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完善和提高体制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加强***策的艺术性,进一步地提高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我国应争取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力促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

(4)我国***府应完善贸易保护主义立法和设立反倾销诉讼基金。只有我国贸易保护立法更加完善,才能在其他国家向我国提出贸易保护主义诉讼时有力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改变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无人应诉或应诉者寥寥的被动局面。

3.2 行业协会应采取的对策

中国应该转变观念,要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一方面,对行业协会的定性决不应仅仅将其定义为***府的“二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性与中立性,这样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的第三方组织便能更好地发挥***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企业的纽带作用,充分代表本行业,为规则的制定,行业自身利益的保护和救济等贡献力量。当前我国企业单独作战的思想较为严重,在国外市场"互相残杀"的情况屡有发生。在遭受反倾销指控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勇于应诉,虽然应诉率逐年递增,但难以让人满意。而实际上,在应诉中只要团结一致,准备充分,据理力争,即使官司打输也会减轻“处罚”,减少损失。

3.3 国内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我国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以使在应对和应诉他国企业时,可以避免遭受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贸易壁垒打击。我国企业只有通过认识和掌握这些新贸易保护手段和有关贸易调查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对方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保护手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应对和应诉,合理、合法的保护自身权益。

(2)我国企业应优化出口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我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改善自身存在的技术含量低、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分散、企业规模经济性差等状况,改变中国商品低价的形象。

(3)我国同行业企业团结应对和应诉,而不是“恶性竞争”窝里斗。当前,在我国行业遭受反倾销指控时,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积极应诉,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企业若能够团结应对,做好充分准备,胜诉率也应该会有所提高,自身利益也能得到更好的维护。

4.结束语

综上,我国***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合作建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起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充分发挥***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主动对外沟通,加大交涉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虽然推行时间不长,但已成为现今国际贸易壁垒的主流,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广泛的、深远的影响,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各国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不必太纠缠于他方的贸易保护,而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认真的学习并掌握世界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以便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竞争世界里发展壮大。

注释:

①隋鹏.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与我国的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2.

②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EB/OL].stats.省略/.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 2009[EB/OL].省略/chinese/esa/.

[2]BarryEichengreen,DouglasA.lrwin.Thesildetoprotectionism in the great depression:who succumbed and why[J].NBER,2009.

[3]刘瑛华.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叶丽花.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应对金卡工程[J].经济与法,2010(10).

[5]何茵,沈明高,徐忠.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基于行业的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作者简介:

对外贸易篇7

【关键词】对外贸易 经济

前言: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一、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综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早通道,是中外各国、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及随后匈奴威胁的解除,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并成为中国对外陆路贸易的最主要渠道。

现如今,当代闻名于世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针***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为实现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而努力。

二、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有利的,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2.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3.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4.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5.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6.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7.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中国应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来应对挑战。

(一)出口商品战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战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这种对外贸易实质是一种粗放式增长的对外贸易,很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基于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深化市场改革,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实现对外贸易的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

(二)以质取胜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我国出口贸易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一战略下我国提出了三项以质取胜的措施:一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出口质量的意识;二是国家名牌,创立出口商品。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是进***国际市场的通证,我国正是缺乏名牌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应致力于培育国家名牌;三是重视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认证体系。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国外技术性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

(三)科技兴贸战略。为加快我国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是中国对外经贸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的问题上

(一)与美的贸易摩擦。长期以来,中国与美国贸易关系保持比较平稳和良好的发展,同时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美国对我国贸易***策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和加剧进行的导因,其***策及特点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诸多领域,比如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农产品贸易与纺织品贸易问题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鲜明体现。

(二)与欧盟的贸易摩擦。目前,许多欧盟国家的产品和贸易结构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虽然鉴于品牌和技术层次的不同,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竞争特征,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品牌建设水平的梯度升级,这种错位竞争的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导致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三)与日本的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对日本出后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越来明显。日本对我国采取的形式多样,包括技术壁垒、反倾销、卫生检***标准、环保标准、保障条款等,以此来阻止中国产品出口到日本。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摩擦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道路崎岖坎坷。对此,我国应该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应对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来维护我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对外贸易篇8

产业结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得益

按照李嘉***的比较利益论,一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也就是相对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然后和他国贸易,这样贸易双方都会获益。按照李嘉***的理论,我国应该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古典的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应该生产相对要素密集的产品,按照这一理论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力要素密集的产业。而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都是劳动密集的低附加值产品,一般加工工业的过度发展在我国表现非常明显,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普雷维什—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又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弹性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缩减,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加快,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使我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贫困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如果任由市场调节,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会过度发展,导致落入“陷阱”之中。

那么,贸易摩擦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总的来看,我国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出口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摩擦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减少,国内相关的产业规模就会缩减,因此而退出的资源和资金就会流入更高层次的产业,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一些特殊的贸易摩擦,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技术性措施,直接要求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更加明显。从这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摩擦对于我国这种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可以起到一种积极的指引作用,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失灵了,但贸易摩擦正好起到了纠正失灵的作用。所以说,贸易摩擦的产业结构提升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积极效应。

贸易摩擦有利于培养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贸易摩擦对于我国竞争优势产业培养的作用。首先,贸易摩擦有利于优胜劣汰。淘汰一些身单力薄、竞争力微弱的小企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企业的退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帕雷托改进。其次,贸易摩擦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小企业破产的同时,也为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腾出了市场和空间,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的作用下,大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竞争力越来越强。虽然可能导致的垄断并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增长,但一定程度的垄断和大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却可以与国外企业竞争与抗衡,争夺更多的国外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再次,贸易摩擦会加剧国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理论告诉我们,竞争的引入会降低企业生产的X非效率,也就是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这会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快大企业的诞生。

关于竞争优势产业的培养,我们也要认识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谓比较优势是李嘉***提出的概念,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的思想,它是从资源禀赋及相对生产率角度出发的优势。而竞争优势根源于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它指出竞争优势有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宏观层面三个方面的优势划分,宏观层面的技术水平、需求状况、***府作用、相关及支持产业等四大要素构成了“钻石理论”的四个角,也就是国家竞争力优势的决定要素。从该理论出发可以看出,竞争优势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以技术优势取得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那么,贸易摩擦又是如何诱使比较优势产业顺利转变成竞争优势产业呢?上面的分析已经指出,贸易摩擦可以淘汰小企业而发展大企业,规模巨大的企业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它们可以应国际市场以及竞争的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并取得国际范围内的绝对竞争力,也就形成了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

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其中,股本投资40.7亿美元,占58.8%,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利润再投资28.5亿美元(利润再投资为预估数,以2004年年报数据为基础数据估算),占41.2%,与上年持平。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3%。我们将这个数据与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缓慢,有待于进一步“走出去”。

那么,贸易摩擦又是怎样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呢?实际上这是一个逼出来的效应,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逼迫效应”。也就是说,贸易摩擦阻止了有关企业的商品出口,使其市场缩小,商品价值无法实现,这时企业为了走出困境,只有想方设法解除摩擦,或者绕过国外商品出口的限制,也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于是在贸易摩擦的压力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获利空间扩大,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在我国,这样的事例有不少,如海尔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选择的国际化发展道路,TCL为了抵制国外彩电反倾销而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等等。贸易摩擦成为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动因。

有利于实现我国贸易地理方向的多元化

总体来看,我国虽然有着巨大的对外贸易量和贸易顺差,但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单一,贸易顺差也主要集中于几个贸易伙伴国。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2005年,我国大陆对香港地区和美国的贸易顺差额都大于总的顺差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贸易出口的地理方向还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出口风险较大,一旦与其中的一个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摩擦,就会使我们损失惨重。

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实现多元化。首先,贸易摩擦使我们看到了对个别贸易伙伴的过分依赖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就促使企业和国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致力于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其次,贸易摩擦阻碍了某产品的出口,这时出口商也会想方设法寻找其他国家的市场,以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一旦市场开拓成功,我国的贸易地理方向就会不断实现多元化,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提升我国对外贸易质量,纠正贸易失衡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这几年,发展势不可挡,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贸易大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只是一个贸易大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的出口贸易基本还停留在数量扩张型阶段,只是在近几年,提高质量的呼声才越来越响,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占了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我们知道,加工贸易一般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它的商品附加值和利润都非常的微薄,也就是贸易获利较少,同时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存在失衡的局面,贸易顺差巨大,而这些顺差中,加工贸易的顺差几乎都超过了总的顺差额。也就是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顺差是总贸易顺差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改变种状况,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呢?贸易摩擦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近年的贸易摩擦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出口量大的劳动密集行业,如纺织品、机电产品等。这些领域的贸易摩擦直接减少了该产品的贸易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贸易失衡,同时抑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过度发展,可以留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其他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培养竞争优势,从而逐步达到和实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的目的。

应对贸易摩擦应有的态度和思路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贸易摩擦并不是“洪水猛兽”,一定的情况下,它还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激励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看待和处理贸易摩擦问题的清晰思路。

(1)要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并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贸易摩擦之所以频频光顾我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经济内部出了问题:产业结构失衡并亟待提升、贸易地理方向单一、对外投资发展不足等等。而贸易摩擦的出现,清楚地使我们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辩证看来,贸易摩擦对我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从国家角度来看,贸易摩擦带来的优胜劣汰还可以提升产业结构,所以短期的冲击也是不可怕的。总之,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既来之,则安之”,冷静思考应对策略。

对外贸易篇9

江苏省经济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区域差异,呈现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态势。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辐射梯度从东到西呈线性递减,而以长江为界从南道北却呈级数递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省可分为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较发达的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十一五”期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60.4:18.5:21。从产业结构看,江苏省整体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经济结构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区位环境、自然条件等原因,省内各区域间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苏南地区三次产业间比重为2.5:55.4:42.1;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发达程度次之,三次产业间的比重为8.1:56.2:35.7;苏北地区农业比重仍占重要地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欠发达,该地区三次产业间比重为14.8:49.1:36.1。总体来说,苏南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为落后。

2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快,成效明显,各项对外经贸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已经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

2.1贸易规模分析

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当年对外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外总体仍然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10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6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增长35.8%;进口52.4亿美元,增长39.9%。1990-2010年间,江苏省对外贸易规模总体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十五”期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加速上涨趋势,占全国同期对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快速上升,在全国地位显著上升。“十一五”期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对外贸易平均增速有所下降,回落至10.4%,但2010年,随着经济强劲复苏,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速达37.5%,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也所上升,达15.7%,较上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

2.2贸易方式分析

江苏省对外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原因在于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外资经济活跃,且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占到相当大比重,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进口方面,2010年,江苏省一般贸易进口666.2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929.9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额的34.1%和47.6%。出口方面,2010年,江苏省一般贸易出口989.3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598.1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6.6%和59.1%。加工贸易方式在江苏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是江苏省对外贸易主要发展方式。从贸易方式动态发展看,“十一五”期间,一般贸易方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而加工贸易方式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体现出对外贸易方式由简单地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方式的转变。

2.3贸易结构分析

江苏省进口商品结构呈现工业制成品占绝对比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保持在90%左右,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则较低,基本保持在10%左右。总的来说,江苏省的进口以机械设备、资源性产品、工业原材料等投资品为主,且出口导向行业的投资品进口增长快于其他行业,江苏进口的投资化倾向非常明显,特别是工业原材料进口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占绝对主导,初级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有限。2010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比例高达98.5%,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比重最大,占到同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60%以上。综合来看,“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其中以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己成为当前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形式,产品技术和附加值具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导致劳动密集型商品在江苏省对外贸易商品的比重仍然较大,商品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2.4贸易对象分析

从地区分布看,江苏省经济呈现明显梯度效应,对外贸易作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苏省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地区外贸发展水平极不平衡。2010年,仅苏州一市的进出口总额达2470.8亿美元,占全省比重近60%,而其他12个地市的外贸总额才42.2%。而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四市的外贸总额更是占到了全省对外贸易总量的88.3%,苏中和苏北地区合计仅占11.7%。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江苏省地区经济水平分布,江苏外贸发展地区差异更大,不利于全省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三大区域对外贸易发展来看,随着江苏省振兴苏北经济开发等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出现收敛迹象。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实现进出口总额4113.3亿美元、379亿美元、16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37.7%和49.4%,苏中和苏北地区增速超过了苏南地区,苏中、苏北对外贸易增长额分别高出苏南地区0.7和12.4个百分点,表明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3总结

对外贸易篇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现在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进出口大国,并且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在未来的时间,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都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隐患。我国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1.1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2010年我国贸易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贸易规模排名世界第二,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由此可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逐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1.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一般贸易的发展速度高于加工贸易,这主要由于外贸企业不断转变经营思想,加速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营销比重等。我国出口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经历了由轻纺到机电,再到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我国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也更加重视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在我们国家境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当前我们正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家市场空间,也使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些国内稀缺的资源和技术。

2.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存在问题

2.1人民币不断升值减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价格具有相对优势,一直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在价格方面占据很大优势,但是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出口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被削弱,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2.2贸易保护盛行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难度

一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摩擦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关系,但是仍然有一些国家采取比较隐蔽并且具有歧视性非关税措施诸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绿色贸易壁垒等,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这势必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安全,然而过高的技术标准就形成了技术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严格复杂的产品技术规定以及苛刻的卫生检***标准,从而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对于我国出口商品极为不利。

2.3产品成本上升压力与产品结构薄弱

虽然我国不断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但目前我国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且呈现增长态势,2010我国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合计出口30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另外,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迅速,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高新技术产品出日4924.1亿美元,增长30.7%,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然不断上升,但是商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不高,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这此都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2.4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据世界银行统计,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80%,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仅为GDP的1/3。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规模相对较小,档次较低,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出日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虽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货物贸易相比仍远远落后。

3.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

3.1努力克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打造国际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出口,克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3.2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为了规避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要加快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本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防御体系。同时,我国应不断完善产品的认证制度,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相互认可的标准体系。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重视国外有针对性的特殊保障措施,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积极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3.3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规避各种不利因素

企业应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的国际商战经验,熟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济法,了解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争端解决机制,能够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情况的高级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规避各种不利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外贸易10篇

学习

语文老师毕业实习总结模板

阅读(20)

1.放手自学理解记忆融会贯通小学毕业前,语文知识学生应达标的是:能够读写2500个左右常用字,正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辨析常见的形近字;词语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常见词语、辨析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感***彩;句子是理解在语言环境.

学习

生态道德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道德论文,内容包括道德论文的参考文献,生态道德教育论文通用六篇。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

学习

装饰公司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装饰公司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装饰公司个人工作总结,装饰公司工作总结从哪里写。公司建立健全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编制完善《员工手册》,初步形成激励机制,努力形成“公平公正、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

学习

中药师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药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中药师工作总结,中药学工作个人总结。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深进,药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药师职能的转变,积极参加临床药学药物咨询和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工作,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

学习

领导调研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领导调研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领导来调研的汇报材料标题,领导调研汇报材料题目。二、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围绕保增长,广泛开展活动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去年底今年初,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

学习

生态安全屏障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安全屏障10篇,内容包括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需要从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在强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相关部门将生态

学习

工厂管理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工厂管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厂管理计划书怎样写,车间管理计划范文。新年开始,工厂进行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新起点、新希望,一年来,车间在厂领导班子、厂***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产为中心,克服人员紧张、管理困难等诸多不利因

学习

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学生五四红旗团支部申报材料,乡镇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四年来,共青团安徽省六安中学委员会在团市委的关心下,在开发区团委和学校***支部的领导下,在学校行***和全校广大师生的全力支持下,始终坚

学习

转口贸易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转口贸易10篇,内容包括转口贸易成功案例,转口贸易都有哪些。3.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4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

学习

涉外仲裁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涉外仲裁10篇,内容包括怎么认定涉外仲裁协议,涉外仲裁申请书如何写。第二,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决定了仲裁裁决是否能够得到有关国家法院的承认及执行,换言之,如果争议事项不具有可仲裁性,则仲裁机构所作出的仲裁裁决将无法获

学习

高一数学学期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数学学期总结,内容包括高一数学教学总结集锦6篇,高一数学总结800字。思想觉悟方面:1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注意与同事搞好团结2加强师德修养,严格约束自己,创建和谐课堂,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做好教书育人教

学习

施工项目部工作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项目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施工项目部年度总结范文,工程项目部月度工作总结。****项目部组建于2015年9月份,因线下原因,2016年3月底项目部员工陆续进场,5月初项目部驻地具备办公条件,2016年7月海罗铺轨基地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习

一年级语文上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语文上总结,内容包括一年级语文总结归纳,一年级语文个人总结集锦9篇。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

学习

网络游戏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游戏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型网络游戏论文题目推荐,网络游戏论文高中作文范文。一、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那么,网络游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呢?对于文化,传统的文化观认为。它是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

学习

对外贸易概论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贸易概论,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自考,对外贸易概论心得体会。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分析(一)课程特点1、宏观性:主要从宏观上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理论和实践,具体来说要研究中国不同时期对外贸易概况,尤其是改

学习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论文3000字,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学习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对外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小论文。

学习

对外贸易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对外贸易论文最新选题,美国对外贸易的论文副标题。

学习

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不断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

阅读(496)

本文为您介绍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不断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内容包括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方案,瑞丽口岸恢复通关贸易。文/广东省外经贸厅陆空口岸处广东省外经贸厅港口口岸处广东省口岸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口岸通关存在的问题目前我省各

学习

对外贸易实务中FOB术语风险分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贸易实务中FOB术语风险分析,内容包括出口贸易中fob贸易术语的风险分析,fo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FOB出口货剧增,引起各方关注,国外进口商使用FOB条款并指定境外船公司、货代或无船承运人安排

学习

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趋势,印度对外贸易顺差还是逆差。1993年以来中国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顺差阶段。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顺差迅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到面临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

学习

对外贸易规定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贸易规定,内容包括对外贸易规模名词解释,对外贸易规模的定义。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