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论文第1篇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在“儿童为本”的主旨下从教育指导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上统筹考量。首先提倡“儿童参与”的教育指导策略。“儿童参与”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即“儿童自由自愿地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或其他儿童的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在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儿童参与”进行了教育化的应用———少儿有权以“主人”的身份始终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行动及后果管理,保证了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教育过程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能获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现和发展,避免过多的教师“特权”阻碍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经典的“儿童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指从活动主题的产生、活动的组织安排、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的表达及应用,都要听取和最大程度地采纳儿童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师成为协助者、陪伴者和指导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强调从老师传递示范式转为学生体验探究式。传统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灌输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等。这说明被灌输与被教导的“道德”是不为少年儿童喜欢的,有效性也不高。儿童身心及道德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因此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要重视少儿在其中获得真知与真感,活动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儿童亲身的体验与发现、学习与探索、思考与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启发、探究、讨论、表演等手段,使得儿童能够有认知与情感交互、思想与行动相行,统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再就是教育目标上从单一封闭型(学习知识或练习能力)转为系统开放型(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强调要传递给儿童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关注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学习融合及转化应用,关注是否能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多元性、相互联系性和后期启发性,这样的教育活动其成效的显现可能“慢”一些、耗时“长”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及展望
生态道德论文第2篇
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信念,引导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生态道德教育知识,没有被学生内化于心中,学生生态道德品质难以提升,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践行,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守道德标准。因此,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还要展开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践行环境保护的诺言。生态道德教育还要结合网络,通过微时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积极向学生宣传,***文结合,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国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有紧迫感,能够担当起时代的重托,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已经经历过生态恶化,研究实践比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在日本,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日本大学除了开设环境类专业以外,还要开展专业教育,授课范围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日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从学生自身做起,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将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和学校的环保教育纳入到整体的教育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教育问题,美国一些高校在公共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设置了环境文化教育课程并要求毕业生需要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美国许多学者认为需要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通过对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可以窥测出一些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仅将生态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还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环境的熏陶作用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理念。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作用不只是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融入实践中,主动承担责任,康德认为人具有发展向善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而“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确定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在其中亲自参加实践,对各种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并对之取舍和比较,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中,明确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不断内化教育目标,同时提供有利的条件,逐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文化自觉正适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4校园文化熏陶
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关系到学生自身素养的形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必定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积极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学校校团委和学生会应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竞赛,环保征文,环保网页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还可以通过此种活动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扩展、深化生态道德的良好场所,非常有利于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态道德论文第3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道德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素养;大学生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80-02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和持久战[1]。作为承载着培育国家和民族希望艰巨任务的高等教育院校在这场攻坚战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通过生态道德理论的教化,生态文明情感的陶冶,生态环保行为的践行几个层面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使大学生无论是在学生生涯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生涯阶段,都能够做一个“知行统一”的、真正的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是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章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形成了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由此可见,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到“融入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格局,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实行最严格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目的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更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重要意蕴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以专门的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广泛而持久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首要任务。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责任,理应将***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作为己任,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客观实际,按照社会时事形势所需来合理地设置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更多、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将生态文明的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进而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时做好能力与素质的储备。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都需要他们的努力学习。大学生在其十几年的持续地学生生涯中,进行了广而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而精的专业知识的探索,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都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同时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在大学阶段的***治参与热情较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样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大部分大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关心、观察、审视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并善于接受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还能有效地将思想与理念付之于实际行动,进而去积极地影响和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这种素质和能力,使得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会成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生态道德素养提升的主要力量。
(三)从个人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更要有具备一定生态知识与素养的人才资源作为保障。“能否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2]生态文明教育实质上对大学生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作为“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具备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伦关系的优秀品质,还要具有能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良好素养,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素养,以自己的言行努力营造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不仅要真正地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地共处,是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三、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路径探索
(一)从思想意识层面,引领大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
想要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直以来,高校德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伦道德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目前作为高校主要德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为例,对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都有专门章节的论述,然而对于生态道德的提及最多的篇幅是呈现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中的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第四个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从教学内容安排的比重来讲,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是比较少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拒绝污染,而对于作为生态文明的内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度的消费即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了解甚少,更有一些同学认为消费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有能力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他家庭的财力状况良好,并以此沾沾自喜。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然后树立一种以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健康、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理念,对于他们日后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生态道德规范意义重大。基于此,高校应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理论课程,作为对学校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
(二)从情感意志层面,培育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就是要使他们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素质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需要文化的渗透与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存。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面前,始终报以一种博大、仁爱的胸怀。“就是这样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在中国文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智慧。”[4]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来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能增进大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三)从行为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提高践行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知行脱节”。比如,他们知道善待环境其实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可是将垃圾直接扔在课桌上,教室里人走灯不关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素质,再外化为行为,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样,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才会得以发挥。在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大学生有实践、有体验,有感悟,使得生态道德知识与生态道德实践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互动发展。在诸多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中,我们认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应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环保实践主要组织形式。高校应充分地重视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和持续的、有效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较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在校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参与和践行社会生态环保活动,会使其个人潜力得到挖掘、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进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并影响和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周生贤.坚决向污染宣战――写在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2014-06-05.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生态道德论文第5篇
就现今中国而言,以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构成了当前社会的文化样态。文化的流变性使得文化价值观出现多样性。在多样性的价值观指引下,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异质性,这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支撑缺乏的困境。具体而言: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互补、交融、共生的文化,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和关注现实的特征,克服了道、释二家因注重个体内心世界、强调因果轮回而产生的消极避世的不足,成为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品质的道德型文化,以“仁”“礼”为其核心。“礼”是儒家文化的直接诉求,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种族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荀子在《礼论》中讲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其中“天地、先祖、君师”涵盖了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儒家文化样态中,人的行为活动都要遵循“礼”的要求,“礼”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行为依据。而为何要按照“礼”的要求指引人的行为,则引出了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范畴———“仁”。“仁”是“礼”的价值基础,人的活动之所以要尊“礼”是因为“仁”的要求。《论语•颜渊》中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儒家文化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能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价值支撑。而儒家文化的***治化过程则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自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时起,儒家文化便与***治权威紧密相联。从两汉时期的《白虎通德论》的修葺———隋唐时期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吸纳佛家、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性理”的思想并从形而上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阐释儒家文化的宋明理学———这一路进程是儒家文化不断系统化、学理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治权威最终让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成为传统社会中治国安邦和个体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和文化基础。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视阈中,道德修为和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开始了衰落的历程。近代中国是落后挨打的中国,保守派的固步自封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让国人开始了探寻强国富民的道路。在探寻强国富民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普遍将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和腐朽性,积极推进以民主(德先生)和科学(塞先生)为中心的文化启蒙运动,认为“只有这两位(德、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从原有的维持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变成了受人唾弃的时代负累。如果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治状态使得国人从感情层面抛弃传统儒家文化,那么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世俗化、都市化和工业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过程,则从现实层面弱化和模糊了道德型特质的儒家文化。学者王正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包括世俗化、都市化,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会进一步地削弱……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由身份、声威转向财富……儒家特性的家的组织解体,家庭与家族结构日渐松弛甚至瓦解。中国文化的具体的传统的“***形”已经消失或模糊……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是传统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流变弱化的同时,是现代文化占据国人的主要思想形态。现代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治、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依据和基础。现代文化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文化,理性是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在理性的视阈内,与人有关的包括自然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各种社会关系在内都要受到理性的审视和检阅。
哈贝马斯对理性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然人和社会已不再被看作上帝的造物,而是人的理性的设计,自然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也就出自人本身,出自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成了真理之源、价值之源,从而也就成了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理性在工具性层面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管理规范、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包含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理性的价值层面。这使得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在工具理性的维度内,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功效最大化的动机所支配而无视道德、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通过理性的谋划和分析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工具理性的高扬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出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产生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利益至上的现代文化价值维度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原本包含了道德、文化和艺术等价值在内的丰富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功利、机械、麻木的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道德教育也因此丧失了文化依据和价值支撑。在工具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让世人享受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让人陷入到无我的困境。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祛除个性差异的科学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道德冷漠、地区冲突、环境污染和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已经让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消失了。后现代文化正是在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中产生。后现代文化作为对现代文化指正和纠偏的重要文化形态,从其出现时起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以及在理性指引下的整体性(齐一性)、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注重个体差异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理性主宰下的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预设的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对此如是论述:“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然而,后现代文化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包含中国在内的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模糊。在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视阈内,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现象。道德教育丧失了主流文化价值的指引,甚至出现追求极端的个性和自由,推脱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藐视社会规则行为。综上可见,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构成文化流变的基本内容。文化流变使得道德存在和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活动丧失了价值意义上的文化支撑。就道德教育而言,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就是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价值追求通过“血缘家庭”和“***治权威”路径较好地作用于个体,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自近代社会以来直至现今的中国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流变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在理性的指引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功利性是现代文化的主要价值特点。在这样的现代文化视阈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包含道德、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现代生活中逐步隐去。这使得道德教育在现代文化指引下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出现了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和机械化的道德教育异化现象。这种道德教育异化现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的经济失衡的现今尤为明显。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导致失业产生和生存压力增大,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的是提升技能、谋取就业岗位以解决生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后现代文化从其产生时起就承担起对现代文化的纠偏功能,反对理性的绝对化而导致人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主张恢复包含道德、情感在内的人的丰富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后现代文化不断地对现代文化的根基“理性”及由理性衍生出的整体性、机械性、功利性和霸权性进行解构,主张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然而,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恢复人的丰富性,反而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价值模糊行为。后现代文化的这种价值模糊性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主流价值的文化指引,道德教育便失去了方向。
二、文化生态的重塑: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现今社会,以传统文化的弱化、现代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出现了真空,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面临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重塑文化生态成为现今解决道德教育困惑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
1.重新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重“仁”重“礼”的精髓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落后挨打状态让国人从心理和感情上排斥传统文化并决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改变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极端历史时期,国人将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否定了,其中包含着儒家文化对培养道德人格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儒家文化的道德性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道德情感的冷漠和精神家园的缺失使得人安生立命之本消失了。为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精髓成为解决社会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性价值的同时,需要梳理好文化价值传播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能有效地内化为每个个体。国家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将个体的道德状况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加大道德在个人成才和发展中的比重,将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高度,摆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机械化。同时,恢复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是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承担着不少社会功能”。这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功能。家庭道德教育涵盖了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整个阶段,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素养。
2.要自觉审视现代文化,抵制和筛除不利于道德教育开展的价值形态。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有着合理性价值成分。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秩序化和有效化、物质生活的高度繁荣等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然而,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要辨别和抵制现代文化的负面影响。理性的绝对化很容易将人引向功利化的道路。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科技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学术造假等等事件已经让社会的整体道德出现滑坡,这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当一定时期内的文化价值导向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时,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被漠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为此,要加大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的宣扬和教育。***府要将包含道德情感、精神价值在内的文化发展提高到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等高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性。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引导。让道德情感和价值精神回归现代文化中,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3.要抵制后现代文化因过分追求差异性和价值多样性而产生的价值虚无。
生态道德论文第6篇
当代人类是没有办法约束未出生人类的行为的,这样看来,未出生人类的权利如何成立。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依据一种互惠原则而提出的,也就是说,未出生人类可以从当代人类的行为约束中获得好处,而当代人类却不能以某种方式从未出生人类那里获得好处,这可能对公正性构成了一定的困难。对待这个问题,约翰•罗尔斯给出的回答是:在原初状态下,各方除了不知道其他一些特殊事实之外,也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代,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以及他们处于社会文明的哪一阶段。这样,各方都可以公平地考虑各代的利益,通过一个正义的储存原则,每一代都可以从上一代获得好处,代际相互理解,各自承担实现和维持正义社会所需负担的公平的一份,互惠原则便体现为每一代从上一代获得的公平回报。[4]罗尔斯的思想的确为人们理解对人类未来世代进行道德考虑的合理性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但是,在现实状态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对未来世代的道德考虑更多意味的是道德责任下的权利观,从当代人类的责任角度出发,这种责任感更多的不是在于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而是更像父母对待子女的情感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一样,是一种感情,一种关爱,一种近似利他主义的东西,这种道德责任的履行是不计较回报的。当然,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和美丽的自然世界是所有人都不想失去的,所以,当代人类同样可以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获得好处。
空间维度延伸之一:对动物的道德思考
如果说时间维度的道德延伸没有超出人类物种的界限,空间维度的道德延展则跨越了这一边界。传统的道德共同体只适用于人类社会,道德触角从未特别而清晰地触及动物和自然整体,因为它们不具有理性,没有资格成为道德主体,不能获得道德身份。在这里,我们要脱离将理性作为唯一必备要件的道德考量,从其他的途径来思考动物和自然整体的道德身份,从而使它们获得应有的道德关怀。首先探讨对动物的道德思考,然后尝试着将这种思考更深入地遍及整个自然。虽然可以坦白地承认,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动物具有同人类一样的理性思考与分析能力,但是,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快乐和痛苦的感觉。腿的数目、皮毛状况或骶骨下部的状况不足以将一种有感觉的存在物弃之于被奴役的命运,理性思考能力和交谈能力不能构成那不可逾越的界限,问题不在于它们能否作理性思考,亦非它们能否谈话,而是它们能否忍受。[5]感觉能力标准的提出使动物从被道德遗忘的黑暗角落里走了出来,使得道德天平不再无条件地倾向于人类。这种可以感受到痛苦与快乐的能力从根本上构成拥有利益的一个先决条件,感觉能力的拥有使人类必须对动物作出平等的道德关注。[6]动物作为一个有感觉的存在物,不应该遭受人类施加的不正当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的人类行为是一种恶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使动物受到***的动物实验和现代工厂化农场经营应该被有力地限制或逐渐地放弃。当然,有人也许还会对理性和交流的能力耿耿于怀,认为缺少这样的能力,动物无法进入互惠的协议中,也不能履行道德义务,这样如何成为道德身份的持有者。但是,彼得•辛格(PeterSinger)指出,人类当中那些有智力障碍、记忆力严重损伤的人,或者婴儿,都既不能推断,也无法交谈,他们的利益为什么要受到维护呢?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基本的感觉能力,能够感受到痛苦与快乐。所以,从逻辑上来讲,我们应该将平等的道德关照延伸到其他有感觉的生命中,不能对我们带给它们的痛苦视而不见。事实上,上面以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运动借用了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即为快乐和痛苦的感觉所主宰的原理。这种为动物道德身份辩护的方式似乎考虑到某种内在的善,即快乐和减少痛苦,试***减少动物遭受痛苦的量,而使有感觉生命的痛苦总量达到最小值。但是,这种辩护方式会延续一种功利主义的思维,因此可能会与动物***的初衷背道而驰。例如,填鸭的强制育肥过程对鸭子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但是,许多消费者又有着食用填鸭的强烈渴望,不食用填鸭就会产生很大的痛苦。如果这种痛苦超过了鸭子受培育时遭受的痛苦,按照追求痛苦最小值的功利主义目的,鸭子的痛苦就会被正当地牺牲掉。所以,汤姆•里根(TomRegan)认为,基本的不道德不在于疼痛、痛苦和掠夺,而是在于允许我们将动物看做资源的这套体系,在其中,动物对我们来说,是为了满足食欲,用来解剖,或者为了进行运动和赚钱的。[7]这样,我们有必要开始转向另一种辩护方式,即立基于权利为动物道德身份的辩护。对动物基于权利的道德辩护,是从动物的内在价值性出发来谴责人类侵犯了动物的权利。人类在科学研究、食品生产和娱乐休闲等活动中对动物的行为,之所以是不道德的,不是因为这种行为带来的痛苦和苦难,而是因为这样做否认了动物具有的内在价值,“‘道德者’和‘道德病体’都同等地具有内在价值”[8]。所谓道德者,在完全的意义上,就是指自由而理性的成年人类,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与责任,有能力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并能够对这种选择负责;所谓道德病体,就是指一类生命主体,他们不能自主行动和理性思考,不能了解和选择权利与责任,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生命主体包括婴儿、智力残障者、昏迷者和动物等,但是,他们同样具备生命主体的内在价值和复杂特点。如果我们理解这种区分的含义,就会明白即使不是完全的道德者,也可以拥有道德身份。虽然,道德病体不能了解和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但是,我们有责任对他们做出道德的行为。在道德身份的认同中,通常只根据道德者来确定道德身份的标准,而忽视了道德病体的情况,不但使人类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边缘化,更使动物完全被排斥于道德领域之外。实际上,正如亨利•塞尔特所认为的那样,“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生存权和自由权,这些权利都是天赋的。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完全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里,因而人应当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不仅要在道德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而且应该鼓励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和”[9]。
空间维度延伸之二:对自然整体的道德考量
所谓道德思考向自然整体的延伸,就是将道德共同体扩展为包括整个自然世界,因为自然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性是我们对其进行道德关怀的根本立足点。在绿色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中,自然事物是指一切自然存在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有感觉的动物范围之内,而且,更强调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事物。从直觉认识来说,我们不能承认只有危害有感觉动物才是不对的,而任意地砍伐树木和污染河流就是对的,也不能认可只有个体动物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而对整体物种的存亡则不需要作道德判断。道德共同体应该向所有自然事物延伸,并不是从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行使权利和履行责任的意义上来讲的,而是说自然事物正常的生存条件,自然事物受到的不正当对待及因此而造成的伤害应该得到合理的伸张。正像在上面的生态中心主义的讨论中所表明的,人类完全可以大体认识到自然事物的正常生长环境而规定合理的行为,难道我们不知道毁坏森林、污染空气与河流、破坏山体植被是一种伤害自然事物的行为吗?事实上,我们能够在哪些事情是有利于自然事物的、哪些事情是有害于自然事物的道德问题上达成共识,一个难点在于,我们现在正在有意忽视或者拒绝对自然事物的道德考虑。树木、河流和山脉等自然事物是不可能在传统伦理学和哲学中获得道德身份的,因为它们不要说理性,甚至连感觉能力都不具备。然而,对待自然事物的道德身份,是不应该以理性或者感觉能力之类的标志来衡量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游离出传统的道德局限,应该将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性作为我们道德衡量的标志。自然事物有着自身***的进化历程,不同于人造的事物,自然事物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而且,人类本身也是这种进化过程中的一员,他与其他自然事物也许有着某种关联性,但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只有努力不去干扰自然事物的生长和努力恢复健康的自然世界才是道德的行为。这种道德身份的获得意味着必须得到平等的道德考虑,人类不能再逃避对自然事物的道德责任。而且,应该清楚的是,这种道德责任并不会因为非人类自然存在不能履行责任而完全是一种利他主义的牺牲,自然事物的正常进化与自然生态的健康持续是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的。道德思考囊括整个自然世界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10]
生态道德论文第7篇
人的均衡食物十分重要。人所吃的包括了动物、植物(含水果)。归根到底,所有食物的组成元素都来源于土地。但是,自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使用了化肥而不用人畜粪尿之后,人类主要食物来源的耕地便逐渐变质了。最显著的表面现象是,化肥、农药和工业污染不断增加了有毒元素,因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所以也经常听到一些声讨之音。然而,笔者认为更加严重又极端隐蔽的祸害是,耕地里对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有用元素,很多已经是逐渐减少了。虽然化肥、农药能使田螺、鱼虾立即毙命,但对于大块头的人来说还是不会立刻就怎么样。可是,深藏不露的暗箭才是人类真正自我灭绝的致命毒招哩!当然,耕地逐渐变质恶化的状况并非中国特有,应该是世界性的。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比较密集,耕地恶化趋势就可能更快些了。请大家细想一下,人吃进去了健康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排出了吸收不完和分解了坏死细胞所汇集而成的,几乎同样数量的各种元素(出汗另排走少量东西)。人吃了一辈子东西,到头来也还依然只有一具身躯,这就说明了吃进的和排出的在物质元素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古代农夫都勤劳地将人畜粪尿作为肥料,当成宝贝一样,完完全全地归还给了耕地,所以生态平衡也就自然而然地维系了下来,几千年都一直保持着生态的良好状况。在那之后,却因“科技进步”反而逐渐将生态平衡的链条切断了。显然,这是人类缺少对于大自然规律的认识智慧所做出的无知和不文明行为。虽然人类自己以为是“科技进步”,但实际效果无异于制作***等,所不同的只是化肥的祸害十分隐蔽而已。长此下去,实在是等于人类不断在为自己慢慢地深挖坟墓啊!
二、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的生态平衡逐渐断裂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至今正好已经60年了。在60年前的岭南水稻田里,到处是田螺、鱼虾、青蛙,那是原汁原味的生态平衡。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之后,生态平衡的链条就逐渐断裂了。今天,农田里不仅再难以见到田螺、鱼虾、青蛙之类,而是土壤板结,害虫肆虐,农作物变种,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才能有较好收成。为什么生态平衡的链条会断裂呢?怎么能归罪于化肥呢?我们先看看化肥使用前后的突变情况就可以明白和信服了。笔者从小经常跟随着自己的老农父亲到田里干活,直至***后的合作化,自己便成为农活里手,样样能干,也知道了不少田间事。记得那是在六十年前,也正是在农村合作化的过程中,突然听说是新出了“肥田粉”啦!买一小点(可能一两斤吧)就可以像撒胡椒粉那样肥上一亩田,何必那么辛苦地肩挑粪肥水下田呢!唉!人就是天生有懒根,能舒舒服服过日子,谁会不要呢?化肥的效力也确实厉害,既保住了稻谷照样收成,又养懒了人,却把田螺、青蛙、小鱼、益虫……,一概灭绝。记得开头的一两年,凡是施过化肥的田就见不到田螺了,田里倒是多了许多空的螺壳。几年后,几乎所有田都不见田螺了,也没多少小鱼被晒死,又没多少田鸡可捕捉了。后来便是害虫肆虐,夜里到处挑灯捕虫还顶不住。当然啦!没了益虫,害虫不凶残才怪哩!于是呼,生产队全面喷洒了“敌敌畏”。再到后来,又听说普通农药都不灵了,便开始用了什么“1605”,据说是德国***发明的。那东西很毒,自告奋勇去喷洒的人,大热天里也要全身长衣长裤,包头裹脸,干一天就可以得到好几个工分哩!上面已经讲了化肥的三大“功绩”:代替了粪尿肥,养了懒人,灭绝了鱼虾和益虫。可是,更加根本的是,土地都变质了,板结了,哪里还有什么腐殖质可言呢?以往收割早稻时,一脚踩下去就“咕咕”响,直挤出了很多气泡。现时的稻田里,脚踩下去,既无声息,也硬邦邦。从此,害虫越来越猖獗了,农药越用越多了,生态平衡的链条断裂了!
三、现代人的所作所为等于逐渐使自己毁灭
悲呀!养活健康人需要均衡的营养,要庄稼长出好果实也需要充足的多种物质元素嘛!几十年都只凭借着那么一点儿化肥,土壤里哪里还有那么齐全的有益元素呢?恐怕化肥的这个“功绩”才是最“伟大”的吧!虽然化肥、农药等对人体也确有些直接的毒害,但如果体质好,内脏功能好,身体就会自己解毒、排毒。可是,如果人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找不到必须的物质元素去制造和替补躯体和各种器官的特殊细胞,躯体和器官功能就日益下降,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解毒排毒和抗拒疾病呢?不病才怪哩!当然,只要氮、磷、钾三种化肥充足,稻米、小麦、番薯……,一切庄稼照样生长,也有收获。问题是想要地里长出怎样的食物,又要吃食物的人长成怎样的人。健康的人体需要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天天要制造出各种新细胞去替补老死的旧细胞,每天都在消耗掉各种元素。目前的农业情况是,化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长,又从水和二氧化碳得到了氢、氧、碳三种元素。所以,作物能长期得到的就只有氮、磷、钾、氢、氧、碳6种元素,健康人体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中,还缺乏硫、钙、镁、钠、氯5种。至于其它的十几种微量元素,耕地里就更加逐渐难以找到了!耕地里整整有20种重要的人体组成元素在不断地减少!现代人只要求地里长庄稼,却不给地里全面补充各种元素。结果,同一个品种的稻米、番薯等粮食虽然一样有收获,却变得越来越不香,产量也可能越来越少,又越来越怕病虫害,农民称之为“变种”了;只用化肥所种出来的菜就既缺菜味又多苦涩;不施有机肥的水果,过些年后也“变种”了,连最久负盛名的广西沙田柚也会变得干瘦又不香甜;用单调的饲料喂养出来的农场鸡、猪,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放养的鸡、猪的肉鲜嫩可口;不注意营养均衡的人,其健康也必定越来越差,各种疾病不请自来。似乎很健康的年轻夫妇想要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就生不出来,是不是基因也出问题了呢?不知道癌病患者怎么就越来越多……。这,就是当前生态平衡状况所导致呈现出来的现象。而且,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普遍现象,是地球全人类绝种趋势所最初呈现出来的征兆。化肥、农药、工业污染,它们灭绝了小生物,虽然罪证确凿,其害处让人人都眼见心明。可是,对于维系人体健康的物质元素的逐渐缺失所造成的长远危害,人们却毫无感觉,连专家们都还在吹捧和感谢化肥所做出的“贡献”,可见软刀子杀人是何等隐蔽阴险啊!这才是让全人类逐渐断子绝孙的毒招哩!现代人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在借助于大自然的屠刀不断地杀着人类自己的子孙后代。
四、大自然的地球生态规则的辩证机理
自然规律指整个宇宙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又有具体守护的严厉规则。人类如果缺乏认识大自然的智慧,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就违反了自然规律,是对大自然犯罪,就必然要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有人误认为地面上的野生动植物就是生态环境,须知那些都只是大自然后期才请来的生态环境客体而已,人也是客体。生态环境不应该是只对人而言的,是对着地球上整个生物圈而言的,是生物最根本的共同的原始环境。土地、阳光、空气、水,四项合一就总称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础条件。地球表面上的土地,是大自然经过高温的锻造和亿万年的风雨淘洗出来的,是生成各种生物的基础,也是生物各个种群赖以安身生活的地方。所以,维持上述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才能真正维持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是生物圈所有各个种群的共有环境,任何种群有破坏行为,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地球的诞生是宇宙自然规律在非生命领域的运行结果,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则是自然规律在生命领域的运作目标。大自然在地球上创造生态平衡的目的,是为了让应该生存的生物都自由繁殖。大自然给予地球生物各个种群内外之间的关系所制定的原则是:互相制约,和谐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这既是大自然对地球生物圈的唯一要求,也是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具体守护规则之一。大自然允许生物为生存而自私,却不允许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有违反,便通过客体间的“互相制约”原则相互惩罚。若互相制约还无法奏效,大自然会亲自动手,从肇事物种的生成材料,即从其身体的组成元素数量方面逐渐减少以实现惩罚,直至最后将其灭绝。这就是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两条主要规则,是大自然自己历经亿万年才陶冶出来的,简单、严密,严厉。大自然制定生态规则,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上的生物生气勃勃,呈现出一派繁茂平和的生态平衡景象。首规则是互相制约,可以俗称弱肉强食。生物各个种群之间,可以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以其它生物作为食物来源,这是大自然给予所有生物的权利。为了生存,互相残杀无可厚非。但是,凡事不能过度,一切野生的动植物种群,你灭绝了它,可能其它种群就会反过来灭绝了你。公鸡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鸡。三者同在,你看我,我看它,相安无事,谁也不敢乱动。若少了任何一个就不平衡了。益虫、害虫和人类之间,也含有互相制约关系的成分。生物种群之间,就是那么巧妙的互相制约着。人工饲养和种植倒是另一回事,那就是人类的文明行为了。人类正是从学会饲养和种植而开始走上文明道路的,不仅仅是会建造房子才算文明行为。至于在种群内部,互相制约规则当然也起作用。除了个体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争斗之外,某些动物当意识到自己繁殖得太多而食物不足时,母体还会预先毁掉部分幼体。人类的计划生育也是种群内部的互相制约行为。二规则主要是身体组成元素问题,可以俗称适者生存。此规则再配合其它的次要因素,如天气、气候、地壳突变、海洋灾难等,就可以令一些生物个体或种群被自然淘汰。这项规则的执行者是大自然自己。如果是大自然想要淘汰掉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人类的某些个体想当好心人去极力保护也是枉然的,除非你代代相传的永远创造人工条件去苦心养护它。
五、近代人类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某些作为不如野生动物文明
野生动物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近代人却通过不断降低土地、空气、水的质量而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所以人类已经变得不如野生动物文明了,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害虫虽然与人类为敌,也都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一切的野生动物吃了自然界的物质,那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是执行了大自然所制定的互相制约首规则。它们从地面上吃了多少东西,都会将原来的物质元素全数的拉撒出来归还给地面。野生动物在生命过程中所消耗的仅仅是转化的太阳能,地面物质元素丝毫没有因野生动物的存在而减少,所以它们完全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同样,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都只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而已,并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所以大自然都很慷慨地给予支持。人类吃掉了多少动物和植物,大自然都没意见,还让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发展。可是近代的人类小聪明就越线越轨了,完全的利令智昏,违反了自然规律。那些现代化的自来水对着马桶一冲了事,你吃了地面上供给你的那么多的物质元素,就让其白白地流归大海,这还不缺德吗?这还不是连野生动物都不如吗?于是乎,大自然严厉地下发了惩罚令,立即把人类的文明曲线往下拨!害虫吃掉了庄稼,人类的癌病、传染病越来越多,暗中又逐渐减少了元素供给,令人类逐渐断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安排。你破坏生态环境越严重和越长久,就给你惩罚得越厉害。人们(特别是农民)都讨厌害虫是吗?它们可是大自然专门用于执行惩罚措施的忠实使者!害虫们丝毫都不破坏生态环境!佛教讲究报应,笔者不懂佛学,不知道其报应的执行机制如何。但是,在大自然科学这里,用“报应”这个词来解释大自然生态的严密规则实施过程,倒是十分贴切的。上面所述已经使大自然的报应机制历历在目,并非任何难以想象而见不到的天兵神将。
六、生态平衡断裂的长期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农业生态平衡的开始断裂,已经60年过去了,再过60年、600年……,耕地里去哪里找回那么全面的各种宝贵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供给庄稼吸收生长呢?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始使用化肥,不良情况都不相上下。长此以往,地球上全人类的子孙后代还能活下去吗?再过千年、万年之后,恐龙灭绝的命运,难道就不会轮到了地球人类的头上来吗?到了那时,生育功能有障碍的人,恐怕就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一般情况了,因此,说断子绝孙的结局并非是危言耸听!由于笔者先悟知了这层道理,便心情沉重,深感有责任唤醒众人和促成决策层重视。倘若我今日依然心安理得,认为自身已老,事情与己无关而继续养老休闲,那就少掉了一颗人心,连动物都不如了,完全失去了一辈子做人的意义。这就是我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天天播发《自然与人》书稿的原因。诚望众人都能对生态平衡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七、面对生态平衡断裂的现状应该觉醒
中国梦!不仅需要很多高楼大夏和优美环境,也不仅需要物质丰富和百业兴旺,更需要食物安全,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中华民族在受尽了一两百年的屈辱和贫穷之后,能从一穷二白变成今日的丰衣足食,昂首阔步地挤到了世界队伍的前列,并且敢于有了自己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可是,2015-04-19,有一则微信消息暴露:“为期4天的第28届‘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15日在韩国高阳市KINTEX落下帷幕。占据60多个展位的中国展区连日来几乎无人问津,与周围的发达国家展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展位几成‘无人区’”。如果这是真实的信息,那是多么令人遗憾哦!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令国人用心重视了!中国梦,我们的梦,我们要做成功中国特色的梦,要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既让经济高速发展,又让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过来,让国人个个吃得放心,让中国食品样样绿色,享誉全球。随着生态平衡的恢复,除了农业可以照样丰收之外,还能附带消灭目前城市和乡村都粪尿横流,到处污染的肮脏境况,并且可以省去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资金。因此,很希望国家决策人将农业的根本治理列入当前的重要国策之中。笔者虽然已经是古稀老迈,还可以,也愿意无偿地为国为民献计献策,让全国农业完全恢复生态平衡,领先世界。而且,当新的农肥工程启动之后,必定可以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挖掘出大量的新商机。
八、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
人类以往之所以违反自然规律而破坏生态环境,或许只因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而在无意中发生。至于在人类自己的种群之内,也要像有些动物那样互相残杀,甚至比动物还严重和残忍得多,那就是文明人类所明知故犯的野蛮行为了。大自然所制定的地球生物各种群内外的关系原则之中,既是互相制约,又要和谐共处嘛!不论是无意破坏环境,还是同类互相残杀,都是智慧欠缺的表现。欠缺智慧,就是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如果能充分认识自然本质的话,大自然赐予给你的是无限量的资源,何必争抢呢!人类只要能同心协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且和谐相处,不要把资源消耗在无端的种群内互斗之中,地球上的人口再翻倍也同样可以全部过得幸福美满。如果人类的智慧有足够大,人类文明是可以无限高度发展的。否则,人类文明曲线已经正在逐渐下滑了!子孙后代危着哩!只有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文明继续向新高度发展。当人类充分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规律之后,就能够借助于大自然的无穷动力和能源、资源,去做出伟大的发明创新,就能不断给予人类创建新文明和幸福生活。否则,如果违反自然规律,人类越聪明就有越多的破坏性发明创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就越厉害。那样下去,人类必然不可避免的逐渐走上了灭绝自己整个种群的道路。因此,可以这么说,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多一个人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就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也就是为大自然多积了一份德。这是在积大公德,不是在为你自己积小功德,意义不同。
九、中国应该竖起人类文明新道德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