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篇1
数学竞赛
今天我要去参加数学竞赛,我很紧张,到考场里看到有好几个老师在那里,试卷发下来后我看了一下试卷,我觉得很简单,但是我告诉我自己还是要细心一点,才能得到名次,我写呀、写呀,终于写完了。先是一年级的走,然后过了好长时间才轮到我们走,我真希望能得到奖状。第二天,我的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得了第三名。我保证下次我要参加上了数学竞赛,我要考第一名。
数学竞赛篇2
决赛开始了,大象裁判宣布一题决胜负。题目是这样的:两个十位数3333333333×9999999999的乘积有几个数字是偶数?比赛时间为1分钟。
看见这道题目,台下的观众禁不住惊叫起来:“天呐,十位数乘十位数,这得算到什么时候啊?”
憨厚猪立即埋头苦算起来,“三九二十七,写七进二;三九二十七,二加七等于九,写九进二……”而聪明猴呢,一会儿看看题,一会儿又用笔写写。不一会儿,聪明猴好像有了点头绪,在纸上不停地写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只剩下最后的10秒钟了,憨厚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五、四、三、二、一,时间到!请两位选手同时举出答题板。”大象裁判宣布道。
憨厚猪的答案还没算出来,所以答题板上一片空白,而聪明猴的答题板上写着偌大的数字“10”。比赛结果就不用说了,聪明猴拿到了这场比赛的冠***。
“那么聪明猴是怎样在1分钟之内做出这道题目的呢?我们请聪明猴讲讲这道题的算法吧!”大象裁判说道。
“这是一道类似于找规律的题目。”聪明猴侃侃而谈,“可以从简单的算起:3×9
=27;33×99=3267;333×999=332667;3333
×9999=33326667……可推出:3333333333
×9999999999=33333333326666666667。
所以,这道题目中有10个数字是偶数。”
憨厚猪和在场的观众顿时恍然大悟,对聪明猴佩服得五体投地。
(指导老师 薛剑英)
第四单元《统计》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 69.08 90 4■ 1■ 45 3 1.6 ■ 二、1.条形 折线 扇形 2.折线 扇形 3.条形 4.扇形 三、1.这幅统计***提供的数据不清楚,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商品的存放率情况 2.(1)球类 (2)无法判断 3.(1)乙车间增长得快 (2)甲车间增长得快 四、1.(1)2000元 (2)略 2.(1)体重越来越重 (2)11-12岁 (3)不成正比例 (4)略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 2 2. 2 3. 6 4. 3 5. 5 3 6. 6 11 4 7. 1 7 8. 3 9. 367 5 二、1.C 2.C 3.C 4.A 5.D 6.B 三、1.× 2.√ 3.× 4.√ 5.×
四、1. 小王 小张 小李
工人
农民 × × √
战士 ×
由“小李比战士年龄大”,说明小李不是战士,在小李的战士格子上打×;由“农民比小张年龄小”,说明小张不是农民,在小张的农民格子上打×;又由“小王和农民不同岁”,说明小王不是农民,在小王的农民格子上打×。观察知道小李是农民,在小李的农民格子上打√。再看他们的年龄:小张>农民;小李>战士,因此,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
2.乙会开。甲、乙的话不管谁说的是真的,都能推出对方的话也是真的。因此只有当丙的话是真的,甲、乙的话是假的才成立。所以乙说不会开是假话,就是他会开。
3.甲――三 ;乙――一;丙――四;丁――二。
4.最少抽13张。方块3张+梅花3张+红桃3张+
数学竞赛篇3
早晨6:00,当我还在梦中与周公喝酒时,一阵尖锐、刺耳的闹钟铃声就将我从酒席上拉回了现实,我想都没想,随手就将闹钟关上了,翻了个身,又去和周公喝酒去了,大约过了五分钟,妈妈就脚底生风的冲到了我的床前,毫不留情的一记“如来神掌”,就将我再次从酒席上轰出来,我极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一见妈妈犹如一尊铁塔一样站在我的床前,连忙三下五除二就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紧收拾好,早饭我给你做好了,等回去数学竞赛别忘了带上准考证!”说完这句话,妈妈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早晨6:45,我穿戴整齐,背起书包奔向了学校,到了学校,我突然想起了准考证还没有带,连忙三步并做两步的往家中跑去,到了家中,我甩下书包就开始翻箱倒柜的找准考证了,结果找了半天,连准考证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鬼知道妈妈把它放在哪里了!没办法,我只好再打电话问一下妈妈了,果不其然,在电话里,妈妈毫不留情的批评了我的丢三落四,然后才悠然的和我说了准考证的位置,末了,又说:“你最好快一点,现在已经7:10分了,你们不是还要分考场吗?”
7:20,我冲进了校门,刚想喘口气,却又发现同学们已经进了考场了,天哪!这也太快了吧?本来我还准备再看看题型的!无奈之下,我也连忙冲进了考场。
8:00,考试准时开始,我信心百倍的翻开了试卷,顿时就被难题缠住了,我在草纸上列出了密密麻麻的算式,却丝毫没有留意到时间的流逝。
数学竞赛篇4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学校举行了数学竞赛,参加的人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呀!
下午第一节课时,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比赛场地,到了场地,监考老师说人好象多了,卷子不够,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可别连卷子也发不到呀。还好,所有人都发到了卷子,可是一看到卷子我就傻了眼,因为这卷子虽然份量不多,但难度却大的很。不过也还好,我只有几题不会,时间还早呢,我要努力把这几个敌人打倒。于是我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真是调动了所有的脑细胞,要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呢,我可不能让自己平时学的东西都白费了。哈哈,苦思冥终于有了结果,有两题被我攻克了下来,要知道这两题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题呢,所以我很开心。交卷过后,我问了其他几个参加竞赛的同学,他们都说没有全部做出来,等到了班上我们立刻谈论起这次竞赛:你哪一题没有做出来?哪一题答案是多少?你估计你能得奖吗?我们几乎将有关竞赛的问题全问了遍才罢休,可以想象同学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得奖呀!,
这次竞赛结束了,我真希望自己能拿到名次,为班级争光!
数学竞赛篇5
数学建模对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数学软件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数学改革过程中,院校已经加强了软硬件建设,提升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师、微机室之间的连接效果,实现了高职教学中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照高职数学教学体系,深入拓展了教学过程中模块、层次建设,利用多媒体有效提升了模型量化展示及模型动态建设,有效降低了传统教学中难度,最大限度提升了学生学习质量。除此之外,在数学建模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将数学软件应用到高职院校课堂中,将学生从繁重的数学计算中释放出来,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成效。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形成了数学建模歇会或培训机构,开始将数学建模引入到日常课堂生活中,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2优化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教学的措施
2.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建模渗透
数学建模知识涉及到当前数学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今后数学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数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数学建模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各项数学课程中渗透建模思想,确保学生能够自觉养成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将单一的数学题目转化为立体的数学模型,确保学生能够提升对知识的处理效果,加强数学建模应用成效,为数学建模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构建实验教学中的建模体系
在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建模体系构建,鼓励教师及学生各项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形成系统化的建模整体。数学实验作为当前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各项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与教学课程同步开设,辅助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成效。在该部分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开设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的效果。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建模、计算机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各项组成成分并对其熟练掌握。例如在教学实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matlab软件,让学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动手体验,提升教学的各项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学习的兴趣,为高职院校数学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3开设高职改革中的数学建模培训
在提升高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要适当建立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机构,将培训人员普及,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及应用效果,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熟练应用,解决遇到的数学性问题。教师要将建模竞赛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高职数学基础上拔高教学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应用建模知识解决初级问题。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解题能力作为教学培养的目的,拓展建模竞赛教育内容,将其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内容普及到学生生活中。与此同时,在进行建模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分层,在专门竞赛教育的基础上丰富数学建模新颖性,从生活角度方面进行建模培训,提升建模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改善高职数学教育改革效果。
数学竞赛篇6
学数学竞赛训练材料(1) 文章作者:hebin7766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20日15:14 小学数学竞赛训练材料(七) ——应用问题--行程问题答案: 1、解:⑴慢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40×(1+2.5)=140(千米) ⑵快车行了多少千米? 265 - 140 = 125 (千米) ⑶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5÷25 = 50 (千米) 综合算式: [265-40×(1+2.5)]÷2.5 =125÷2.5 = 50 (千米) 答: 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 2、解:⑴两车一小时sp;2(千米) 综合算式:(10+6)÷2 = 8(千米) (划船速度) (10-6)÷2 = 2(千米) (水流速度) 答:船的划速是每小时8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 8、解:⑴汽船逆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24÷8 = 28(千米) ⑵每小时水流速度是多少? 32-28 = 4(千米) ⑶汽船顺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2+4 = 36(千米) ⑷汽船顺水行驶224千米所需要多少小时? 9、(520-52)÷(520÷8+520÷10)= 4(小时) 10、(48×5÷3+48)×5 = 640(千米) 11、5.5×(10.5×2÷7)÷(7-5.5)= 11(小时) 7×11 = 77(千米) 12、50×2.5÷(60-50)= 12.5(小时) 13、(1035+315)÷30 = 45(秒) 14、(5000+400×9-500)÷9-400 = 500(米) 15、(300+240)÷(45-30)=36(秒) 16、600÷[20-(600÷25-20)] = 37.5(小时) 17、(219-36×1.5)÷(36+30)= 2.5(小时) 18、12×[8×40÷(12-8)] = 960(千米) 小学数学竞赛训练材料(八) ——还原与年龄问题答案 1、解答:(6×6+6)÷6-6=1,这个数是1. 2、解答:和的后两位数字是72,说明另一个加数变成了99,所以原来的加数是99-51=48. 3、解答:先算出最后各挑几块:(和差问题)哥哥是(26+2)÷2=14,弟弟是26-14=12,然后来还原:1. 哥哥还给弟弟5块:哥哥是14-5=9,弟弟是12+5=17;2. 弟弟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哥哥:抢走了一半,那么剩下的就是另一半,所以哥哥就应该是9+9=18,弟弟是17-9=8;3. 哥哥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弟弟:那么弟弟原来就是8+8=16块. 4、解答:三人最后一样多,所以都是81÷3=27元,然后我们开始还原:1. 甲和乙把钱还给丙:每人增加2倍,就应该是原来的3倍,所以甲和乙都是27÷3=9,丙是81-9-9=63;2. 甲和丙把钱还给乙:甲9÷3=3,丙63÷3=21,乙81-3-21=57;3. 最后是乙和丙把钱还给甲:乙57÷3=19,丙21÷3=7,甲81-19-7=55元. 5、解答:先假设后来三个人都是4份,还原后得到甲、乙、丙分别是3份,5份,4份,实际上甲原来有51粒,51÷3=17,那么我们可以把1份看成17粒,所以乙最开始有糖豆17×5=85粒. 6、解答:如果最后的1份只有1个的话,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前面的11份就是(1×3+2)÷2=2.5个,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的那一份至少是2个,那么这筐苹果原来至少有:(2×3+2)÷2×3+2=23个. 7、解答:今年父子的年龄差是儿子的5-1=4倍,15年后父子的年龄差是儿子的2-1=1倍,这说明在过多少头牛吃一周? 27×6=162 23头牛9周吃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周? 23×9=207 (9—6)周新长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周? 207-162=45 一周新长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周? 45÷3=15 原有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周? 162-15×6=72 或 207-15×9=72 21头牛中的15头牛专吃新长的草,余下的(21-15=)6头牛去吃原有的草几周吃完? 72÷(21-15)=12 2.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吃8天.(都按牛计算)16头牛20天吃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20×16=320 80只羊(即20头牛)吃12天的草量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20×12=240 (20-12)天新长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240=80 每天新长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80÷8=10 原有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10×20=120 或 240-10×12=120 10头牛与60只羊(即25头牛)中的10头牛去吃每天新长出的草,余下的(25-10=)15头牛去吃原有的草,原有的草可供15头牛吃几天? 120÷15=8 (还可以都按羊计算,略) 3.2小时淘完要安排14人淘水. 10人3小时淘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10×3=30 5人8小时淘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5×8=40 (8-3)小时漏入船内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40-30=10 1小时漏入船内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10÷5=2 原有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30-2×3=24或 40-2×8=24 2小时进入船内的水相当于多少人淘1小时? 2×2=4 2小时淘完需要安排多少人? (24+4)÷2=14 4.6天抽完需要12台同样的抽水机. 5台抽20天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5×20=100 6台抽15天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6×15=90 (20-15)天流入水库的水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100-90=10 1天流入水库的水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10÷5=2 水库原有的水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100-2×20=60或 90-2×15=60 6天流入水库的水相当于1台抽多少天? 2×6=12 6天抽完需要多少台抽水机? (60+12)÷6=12 5.36头牛126天可吃完72公亩牧场上的草. 12头牛28天吃完的10公亩牧场上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12×28=336 21头牛63天吃完的30公亩牧场上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21×63=1323 12头牛28天吃完的1公亩牧场上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336÷10=33.6 21头牛63天吃完的1公亩牧场上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1323÷30=44.1 (63-28)天1公亩新长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44.1-33.6=10.5 1公亩1天新长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吃1天? 10.5÷35树的小朋友人数是确定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未种的树的总数相差 24-6=18(株)。两个阶段每人种树数相差19-16=3(株)。由此确定种树的人数就很容易了。人数算出后,可按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情况计算出树的总数。然后求每人的平均种树数。 解 种树人数 (24-6)÷(19-16) =18÷3 =6(位) 树的总数 16×6+ 24 = 96+ 24 = 120(株) 平均每人种树 120÷6=20(株) 答 每人需种20株树正好把树都种完。 16、分析 前一种情况可改为所有的兔每兔都拔5个,那么2只兔共多拔3个,此时地里还剩下10个。与每兔拔6个相比,总数相差就是10个。 解 总数之差 12-(5-4)×2= 10(个) 兔子数 10÷(6- 5)=10(只) 萝卜数 6×10= 60(个) 答 有10只兔,地里有60个萝卜。 例4 两只狗熊掰相等个数的棒子,大狗熊每隔3分钟掰一个,小狗熊每隔5分钟掰一个。它俩同时开始掰第一个。大狗熊在9点40分时开始掰最后一个,小狗熊在10点10分时开始掰最后一个。问它俩掰第一个棒子时是什么时刻? 分析 把时间作为物品分给每个棒子。在同样的棒子数条件下,大、小狗熊所费时间的总差,是由每一个棒子所费时间造成的。所以,由此可算出棒子数,进而算出大狗熊或小狗熊所需时间,推算得掰第一个棒子的时间。 还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棒子数,由于没有考虑最后一个棒子所费的时间,比实际的棒子数要少一个。 解 时间总数之差 10点10分- 9点40分= 30分 不计最后一个棒子数 30÷(5- 3)= 15(个) 以大狗熊的情况来计算掰第一个棒子的时刻 9点40分- 3分×15= 8点55分 答 大、小狗熊都是在8点55分时开始掰第一个棒子的。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数学竞赛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提高社会竞争力。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高等数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科,不仅能提供数学思想方法、理论知识,而且能锻炼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为后续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如何学好高等数学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利用大学生数学竞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生对高等数学持有偏见,他们认为“高等数学”枯燥、冰冷、抽象,学习数学就是概念、性质、定理、证明、结论和应用,从而一谈到高等数学,就望而却步。同时,由于高等数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继承与积累[1],以教为主,优点是教师可以系统地把所有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缺点是学生被动地听,没有积极思考,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其结果是,虽然大部分学生靠这种灌输记忆的形式基本上掌握了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数学水平,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也没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中国数学会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该项赛事不仅能发现和选拔优秀数学人才,而且能为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经验。利用每年一次的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水平,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等数学竞赛也是常规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2],教师可以利用高等数学竞赛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改进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数学竞赛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多学生认为学好高等数学没什么用,因此学习热情不高。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的开展,则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们都想通过数学竞赛验证自己的数学水平,特别是想考研的学生更以此作为实战训练,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虽然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发展迅速,影响力很大,但参赛的学生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要使竞赛发挥更大的效应,必须融合到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而由于日常高等数学内容庞杂,深浅程度不一,教师对相关内容的高等数学竞赛题目的主要思想、主要题型也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因此学生需要自学和相互讨论来扩充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3],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等数学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利用竞赛有利于高等数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在竞赛之前,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高等数学竞赛培训期间解题技巧和拓展知识的系统训练,深层次地拓展了数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并极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基于数学竞赛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合理地将数学竞赛的内容融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与现行的教学秩序并不矛盾。如果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只能形成暂时联系系统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来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研究学生,利用竞赛因材施教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从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找出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恰当选择一定难度的数学竞赛题,不要让学生感到把竞赛加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是件“受罪、难受”的事,而是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设计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讨论及合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数学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之开拓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竞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引入数学竞赛,研究创造出自己的适用实效的方法,增加学生的乐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采取“多定性少定量、多自学少讲解”的教法[4],给出难易适当的竞赛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结合启发式、互动交流式、目标式、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竞赛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关联的,而且使学生开拓思维,增加了创新能力。
(三)开展学法指导,实施竞赛愉快教育
大学生数学竞赛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竞赛的结果又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其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在布置作业时给出少量的数学竞赛题,引入“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单课四步预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自读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学法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成果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四)以“适当少量”为原则, 利用竞赛进行应用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所在专业,注意数学技术本身的应用[5],对竞赛题的引入采取适当原则,利用竞赛对高等数学日常教学进行知识的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在课堂练习或习题课上,插入适当少量的竞赛题型,为强化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在教学中开展高等数学竞赛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安排日常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数学竞赛内容时,要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提高数学竞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按照正常教学计划授课,布置批改作业。不要每个知识点都列举与数学竞赛内容紧密相关的例题,使学生感觉到难,从而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师在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适当引入数学竞赛思想方法,淡化竞赛运算技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习数学本身就是给学生带来思想方法上的训练,而不是单单为了获奖。
(二)防止“为竞赛而竞赛”
数学竞赛篇8
论文摘要:论述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竞争意识和社会应变能力的作用, 研究了数学建模对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数学工具,更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力,而数学建模竞赛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载体.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得到了空前发展.高职教育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而且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服务于这个目标成为高职基础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应是一个重要取向之一.
一、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美国, 我国从1989 年开始开展大学生数模竞赛,1994年这项竞赛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每年都有几百所大学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与以往主要考察知识和技巧的数学竞赛不同,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等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没有固定的范围和模式,往往是由实际问题稍加修改和简化而成,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性,参赛者从所给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可以翻阅一切可利用的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及其各种软件.竞赛持续3天3夜,参赛者可以在此期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各种能力.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一个合作式的竞赛,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比赛,每组3人,共同讨论,分工协作,最后完成一份答卷论文.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甚至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而且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学科交叉的结合点正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竞赛是能够把数学和数学以外学科联系的方法.通过竞赛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周围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下列能力:
(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中高层次人才,而许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目前的高等学校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维,缺乏一种原创性的想象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致命弱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竞争力.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还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这种教育体制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数学建模竞赛并不要求求解结果的唯一性和完美性,而是重点要求学生怎样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并给出合乎实际要求的结果和方案,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给出计算结果.问题的实际背景是什么? 结果怎样应用? 这些问题都不是现行的数学教学能够解决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完整的求解过程,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和提炼出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求解算法,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求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模型类型和算法选择都需要学生自己作决定,建立模型可能要花50%的精力,计算机的求解可能要花30%的精力.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完成角色的转变.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个实际数学模型的构建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问题本身可能涉及工程问题、环境问题、生殖健康问题、生物竞争问题、***事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就所用工具来讲,需要计算机信息处理、Internet 网、计算机信息检索等.因此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交叉、文理结合,有利于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数学建模竞赛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创业工作还是研究工作,都需要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3个人为一组,共同工作3天.在竞赛的过程中3位同学充分的分工与合作,最后完成问题的解决.集体工作,共同创新,荣誉共享,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将来协同创业的意识.任何一个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都对团队精神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到由衷的鼓舞.
二、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
通过数学建模,给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现代教学策略的构建?现代的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是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遵循现代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知识的获取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过程.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目的,而且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养成不断探索的精神.在学习、接受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那样去思考,去再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尽量提出有新意的见解和方法,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恰恰能满足这种获取知识的需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更是建立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如何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程中,我认为要合理嵌入,即以科学技术中数学应用为中心,精选典型案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入,难易适中.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最大特点是联系实际.高职人才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对其数学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的思想,不应过多强调灌输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高职教材中的问题都是现实中存在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数学建模案例的最佳选择.因此,作为数学选材并不难,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应用数学的材料,从中加以推广,结合不同专业选编合适的实际问题,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在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要重视它们的引入,要设计它们的引入,其中以合适的案例来引入概念、演示方法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知道数学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了解到他们现在所学的那些看来枯燥无味但又似乎天经地义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 而是有现实的来源与背景, 有其物理原型和表现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依据现有成熟的专业教材,选出具有典型数学概念的应用案例,然后按照数学建模过程规律修改和加工之后作为课堂上的引例或者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例题.这样使学生既能亲切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等于教给学生一种好的思想方法,更是给学生一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使学生能灵活地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但这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高职专业课的内容,搜集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等等.
(二)在课程教学及考核中适度引入数学建模问题
实践表明,真正学会数学的方法是用数学, 为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有用,还要鼓励他们自己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载体, 而且能充分考验学生的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 学生们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在数学课程的考核中增加数学建模问题,并施以“额外加分”的鼓励办法,在平常的作业中除了留一些巩固课堂数学知识的题目外,还要增加需要用数学解决的实际应用题.这些应用题可以***或自由组合成小组去完成, 完成的好则在原有平时成绩的基础上获得“额外加分”.这种作法, 鼓励了学生应用数学,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风格,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团结协作精神, 从而获得除数学知识本身以外的素质与能力.
(三)、适时开设《数学建模和实验》课
数学建模竞赛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是与计算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许多数学模型中有大量的计算问题,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实时求解是不可能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一门技术.为使学生熟悉这门技术,应当增设《数学建模和实验》课,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成功的数学建模实例以及如何使用数学软件来求解数学问题等等.与数学建模有密切关系的数学模拟,主要是运用数字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模拟.它根据实际系统或过程的特性,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模拟实际运行状况,并根据大量模拟结果对系统和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在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较大的计算量,这就要用到计算机来处理.计算机模拟以其成本低、时间短、重复性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人们称为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数学建模对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竞争.数学建模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应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说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既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数学竞赛篇9
一、竞赛数学与竞赛数学教育
1.竞赛数学
竞赛数学产生于一种特殊的数学活动――数学竞赛,进而发展成为对青少年数学爱好者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一门数学教育学科。[1]对竞赛数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诸如“竞赛数学是一种‘中间数学’、‘前沿数学’、‘教育数学’、‘研究数学’”[2]等论述,反映了其不同的侧面。其外延,即竞赛数学的内涵可归纳为以问题为核心,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以创新为宗旨,以竞赛数学为内容,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数学教育学科。[3]数学所涉及的内容,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大致稳定在四大支柱和三大热点上。所谓四大支柱是代数(包括多项式、不等式、函数方程、数列等),传统几何(主要是平面几何),初等数论,组合初步。所谓三大热点是组合几何,组合数论,集合分析。
2.竞赛数学教育
竞赛数学教育指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的教育。[4]竞赛数学教育与一般中学数学教育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竞赛数学教育的侧重点不在于传授数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竞赛数学教育不是对数学材料的再加工,而是对数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初等化,进行再创造,这正是顺应了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再次,竞赛数学教育注重揭示问题的本质,突出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也是数学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竞赛数学教育与一般中学数学教育一方面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特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使得竞赛数学教育成为教育价值较高、游离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数学教育形式,成为数学教育过程中与正常教学相互补充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成为培养青少年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竞赛数学的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应该是指教育对社会或个人等主体的存在或发展而言,呈现什么样的意义,具有什么样的价值。[5]因而,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包括个人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三个方面。如何认识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是数学竞赛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的数学竞赛活动,那么,为什么要举办这些活动?要回答这个问题,有赖于对数学竞赛教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1.竞赛数学教育的个人性价值
第一,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竞赛数学问题的新颖性与趣味性,往往对青少年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其从每一个问题及其精妙和奇特的解法中,亲身感受与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从而形成对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和伟大创造力的科学的浓厚兴趣。兴趣又促进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探索过程使他们体会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体会到寻找解题规律的艰辛,体会到灵感突然来临的惊喜,体会到科学发展的独有的趣味,从而发现了自己在科学活动中能力和价值。由此激起的对科学研究和发现的浓厚兴趣会在心中“生根发芽”。
第二,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性的完善。数学竞赛虽然在形式上看是一种智力的竞技活动,但是其实质是发展人的创造性,最终实现人性的完善,这是教育的基本任务。竞赛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性完善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智力的竞技活动中发展丰富的情感,发展合作、互助、团结的精神,锻炼坚忍不拔、敢于创新的意志和品质。
第三,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竞赛数学的创造性特征是指其命题与解题并没有固定成熟的先例可以照搬,而是全新的创造性数学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表现在“内容的新颖性、方法的创造性,问题的研究性”[6]三个方面。竞赛数学的这种在命题与解题方面所蕴涵着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机警的思维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及顽强的探索精神等优秀数学品质,而这些数学品质又是杰出数学人才所应具备的起码条件。因此,竞赛数学的这种创造性特征对学生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第四,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数学竞赛是一种智力的竞赛,它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尽早培养青少年数学人才,它主要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参赛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很强的思维能力,因此竞赛数学的命题和选手的培训的宗旨以数学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2.竞赛数学教育的社会性价值
首先,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数学竞赛的初始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选拔具有优秀数学才能的青少年,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培养,因材施教,促进数学人才的健康成长。由于竞赛数学命题内容和解法的高难性与艺术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能取得预期的优秀成绩,因此竞赛数学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正是这种挑战性才促使那些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的青少年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竞赛活动对中学数学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竞赛数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教育载体是中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竞赛数学内容,但其思想方法和技巧常带有大学的高等背景,教练也常由大学教授、数学家出任,因此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从这种意义上说是某种数学试验,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试验田”。此外,数学竞赛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数学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数学竞赛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要求任课教师自身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以便更好地驾驭数学竞赛的内容、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再次,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数学文化的普及。数学竞赛的最深刻的历史作用,不在于造就几个数学领袖,而在于普及数学文化。中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基本上是“历史的数学或数学的历史”,而数学竞赛可以提供的是“今天的数学或数学的今天”。诸如奇偶分析、抽屉原理和染色问题等体现现代思维与高等背景的活数学正是通过数学竞赛的桥梁输送到中学校园,而成为中学数学的一部分。由于数学竞赛是不断吐故纳新,而现代数学的发展又不断地为数学竞赛提供新的内容方法,所以数学竞赛对数学的普及与传播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3.竞赛数学教育的教育性价值
竞赛数学教育不仅对教育以外的系统具有价值,并且对教育本身也呈现重大的意义,这就是竞赛数学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其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重新认识和理解竞赛数学教育,有利于我们转变旧的,树立新的竞赛数学教育观念。如,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短期的功利性为目的,树立终身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观念;转变单纯地提高学生的竞赛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寻求竞赛数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整合的教育观念等。
其次,全面研究和探索竞赛数学教育规律,有利于为竞赛数学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驾驭竞赛数学,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观念在内的数学精神融入竞赛数学教育目的成为必然趋势。
再次,新型竞赛数学教育是一项着眼于人的素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也许它将代表着未来竞赛数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总之,竞赛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其教育特性使它在现时代表现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个人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等三大教育价值。
注释:
[1]孙瑞清,胡大同.奥林匹克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孙名符,刘海宁.论奥林匹克数学教育的时代价值[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柳柏濂,吴康.竞赛数学的原理和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罗增儒.数学竞赛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朱梧.学文化、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4,(2).
数学竞赛篇10
关键词 数学竞赛;结合;辅导
一、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起源
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也被称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数学竞赛在国际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发展历史是十分悠久的。20世纪以来,随着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的高潮在全世界的兴起,为国际上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客观基础。一年一度的IMO在每年的7月进行,由各个参赛国家或地区轮流主办。IMO已经成为世界所公认的最高水平的数学竞赛,在世界各国的数学教学中都得到了提倡和发展。经过多年学者们的研究,数学竞赛的质量也得到了逐步提高,要求考试题目的形式具有深刻的数学背景,并以最通俗有趣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
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初等数学教育中的地位
奥林匹克数学完美地结合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主要任务是分别用初等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和解决高等数学的有关问题。随着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与数学教育相互之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客观恰当地评估数学奥林匹克在数学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产生的影响。概括地讲,奥林匹克数学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①有利于优质人才的及时发现和培养;②能激发青少年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开发智力和潜在创造力的深远意义;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并推动了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④丰富了初等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数学解题的思想理论。
三、数学竞赛与初等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1.数学竞赛中体现的数学思想
我们在对任何一道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的研究过程中,会发现其思考方法与解题形式都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们在读题的基础之上能充分地理解出题者的意***及考察方向。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思考、创造、领悟,得到的数学思想才能愈深愈奇。经过这样长期系统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积累、领悟,才能具备超强的研究能力。
2.将数学竞赛结合到初等数学教育的实践中
首先,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只教给学生“这样解”的方法,还应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解”的思想,以及如何发散思维方式。目前,国家已研制出面向21世纪中学数学的课程新标准,作为国家教改后第一线主力***的中学数学教师而言,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并制定出适合每一个人才的培养方案。将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用心地应用到每一堂数学课中。事实上,现阶段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是在兼具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尽力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这就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其次,将数学奥林匹克视作一种数学教育实验。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迪学生自己去发现、领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更高层次的知识中去,将被动接受化为主动探索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选好一个角度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在强调重点和归纳结论时,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性,而教师只需监督检查和点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边讲边问,将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最熟悉的地方引入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中,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听课上来。最后,教师必须协调好数学竞赛辅导与正常课堂教学的关系。由于许多数学奥林匹克问题富有新颖性,如若强度过大地开展这一活动,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冲击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这就在更高层面上要求教师具备将数学奥林匹克的普及教学与日常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能力。下面举一个具体案例:排列组合问题中应用的抽屉原理就是数形结合教学法的一个体现。抽屉原理是证明命题存在性的有力工具。对所要讨论的问题,需分清哪个是苹果(元素)哪个是抽屉(集合),及量各是多少。具体应用时,依据复杂程度可分为以下六个层次:①若题目已知苹果和抽屉,只需进行观察区分;②注意原理的逆向应用,反求苹果数和抽屉数;③若题目已知苹果与抽屉二者之一,只需构造另一个;④若题目中苹果与抽屉均是未知时,需构造二者;⑤注意抽屉原理的多次应用;⑥综合应用抽屉原理时,需注意与某些数学思想方法的结合。因此,关键是教会学生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构造出需要的“抽屉”和“苹果”的思维方式。构造法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①利用同余项②利用不大于n的正整数③分割区间④分割***形⑤利用染色。在我们利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时,可选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并不只限于以上五种,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此原理,根据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构造“苹果”与“抽屉”。
综上所述,数学奥林匹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数学教育实验,指引并推动了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举办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为了更充分的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我国的数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得以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