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篇1
人力资源的四个核心环节是“选用育留”。相比“用”、“留”和内部培养,选材更困扰现阶段的成长型企业。
小企业一般都是社会招聘为主,而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越来越多的领导意识到,必须培养“子弟兵”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优秀人才储备,于是校园招聘就逐步成为其主要选材手段。
那么,校园招聘中让企业感到困惑的地方有哪些呢?
第一, 学生对企业不感兴趣。每年的九月十月和次年的三月四月,是校园招聘的集中时间。一些国内一流高校,一天十多家企业开宣讲很是常见。残酷PK的结果是,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或知名企业的宣讲会现场人山人海,而成长型企业却因知名度等问题,宣讲会现场门庭冷落。
第二, 招到人却留不住人。不少企业发现,辛辛苦苦招了几十个应届毕业生,半年不到,就走了一半甚至更多。原因是什么,老总们百思不得其解。
校园招聘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最重要的一点是“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好校园招聘,有几个环节需要注意。
一、 宣讲前的宣传
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当浩浩荡荡的校招工作小组踌躇满志地杀到宣讲现场,却发现诺大的宣讲课室来的同学还没有工作人员的——是不是很尴尬、瞬间崩溃?之前精心准备的课件和诱人的待遇要说给谁听?反之,当看到教室里人头攒动,过道里门口窗外都挤满了进不来的同学,甚至连前排地上都坐满了同学,工作人员是不是变得士气高昂手脚麻利,宣讲嘉宾状态也大受鼓舞,表达的内容因此也更有感染力?因此我们说,好的宣传是校招成功的一大半!
宣讲时间和地点确定后,比较常规的宣传手段有在校园区(包括附近其他学校)张贴海报;与学校就业办联系,在学校网站上招聘信息;在学校BBS上发帖子并安排人每天顶帖子;在专业网站上信息;在宣讲课室的附近和现场悬挂横幅、大型喷绘背景……考虑到与时俱进,还可以开通招聘专用微博、制作校园招聘网页、设置***邮箱收取简历等。
在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最好在学校招募一到两名校园大使协助完成上述工作,他们能让张贴海报、顶帖子等工作内容更落地,尤其是部分学校的BBS还只对本校学生开放;二是宣传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考虑到海报可能被覆盖、撕毁等情况,要作第二轮、第三轮重复张贴的安排;如果宣讲不止去一个城市,那么最好能在每个城市安排一名接口人。接口人的任务包括提前考察宣讲场地、面试场地,与学校确认是否能挂横幅和喷绘背景,是否有电教化设备,以及是否需要为工作组借车、打印资料等资源协调的事宜。
二、 课件和物料准备
一场成功的宣讲会需要准备哪些课件和物料呢?我们倒着看。
首先是宣讲过程需要一个精心制作的PPT,内容应包括企业想要传递的主要信息点,例如企业的基本情况、本次招聘的需求、招聘的流程等。宣讲嘉宾的临场发挥是很重要的,但应该在一个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点和语音传递造成的信息扭曲,尤其是要在多个地点进行宣讲的情况下,这点更为关键。
其次是一段精彩的企业宣传片。有条件的企业最好能为校园招聘制作一段宣传片,可以考虑在宣讲会正式开始前播放给先到场的同学们看,也可以设计为宣讲正式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其内容与PPT互为补充,重要信息则可用不同表现手法重复出现,以便于到场的同学们加深印象。宣传片虽然不是必选项,但我们依然强烈推荐。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学生,面对两个差不多的企业时,也会觉得制作了专题宣传片的企业更重视这次校园招聘,更有实力,宣传片让人觉得企业相对更规范。综合以上感觉,同学们是不是更容易在宣传片的辅助下产生对企业的好感和放大加入该企业的愿望?
再次是现场布置和前期宣传所需要的物料,例如海报(室外张贴)、折页(现场发放)、易拉宝(现场摆放)、横幅(室外宣传)、背景喷绘(会场布置)、工作证(工作人员佩戴)等。通常在企业里,HR部门可向市场部门(或宣传部门)提出需求,由市场部门(或宣传部门)负责制作。
最后是面试笔试的试题。这个是招聘最基本的要素,本文不花篇幅介绍。
至于宣传片和物料该如何制作,我们建议交给专业公司即可。HR部门和市场(宣传)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以确保招聘意***和企业现有素材的选择相吻合。
是不是做了这些就够了呢?表面看,确实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还差得很多。例如,虽然我们确定了面试的题目,但如何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来判断被面试者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呢?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面试官也有一百个判断标准。
讲一个实际的案例吧。前不久,笔者主持了某个企业的校园招聘项目,自己也参与单面和群面的各个环节。在与企业一个资深业务经理共同面试某学生时,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性判断——该学生简历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的经历,业务经理觉得经过了这么多的社会实践,该同学肯定能很快适应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个值得选择的人才;而笔者认为,该生社会实践太多,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恰恰是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毫无提及,这样的学生极有可能对学习很不重视,直接影响了理论功底的积累,可能会缺乏培养前途。笔者费了很多口舌解释,这次校招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企业3-5年后的中基层干部,操作实务的能力作为一种较为容易培养和习得的能力不应是现在重点考察的,而底蕴、性格等要素却更为重要。虽然最后按笔者的意见处理,但笔者却在反思,是不是我们宣讲前对面试官的培训还做得很不够?如果以后还做类似的项目,作为专业服务公司,我们是否更应该加强内部的沟通,不但要一个声音说话,还要尽可能一个思维做判断。
简单的讲,一个完整的宣讲会必须的课件还有:《企业简介》、《招生简章》、《校园招聘执行手册》、《答疑(标准版)》、《简历删选标准》、《结构化面试题库》、《结构化面试评分细则》、《笔测题(主观部分)评分原则》、《无领导小组讨论(群面)题库》、《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细则》。其中,选材内控标准一般在《简历删选标准》和《结构化面试评分细则》中体现。
由于每个企业招生方向和招聘模式的区别,其宣传手段和宣讲及测试环节的设计也必然千差万别,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很可能是挂一漏万的。我们主要强调的是一致性:招聘需求与招聘环节设计的一致性、工作人员口径和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但是,如果对于选材标准还不清晰的话,建议先进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本文不赘述。
三、 宣讲会现场控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宣讲会本身无疑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关键时刻,但宣讲会现场往往又是最不可控的一个环节。如何搞一场漂漂亮亮的宣讲会,为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呢?
宣讲会现场最大的风险点就是“门庭冷落”。因此,在宣讲会的前夜,我们应当整理***投递的简历,并通知部分符合企业需求的同学来参加宣讲会。如果收到的简历不多,则建议略过筛选简历,通知所有投递了简历的同学。同时应准备好人手在宣讲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去人流集中的教学楼、食堂等地方发放单页,以增加现场人气。
相应地,我们应该回顾之前的工作——在与学校确定宣讲场地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估量企业的影响力、招聘时间段、学校未就业人数等因素,不可盲目追求课室的气派。通常我们宁愿选个100人的课室挤满150人,也不愿意300人的课室来了200人。气场,对后期的面试签约环节影响很大。笔者亲历过某国内名校同一天有十几个企业来宣讲、同一个时间段有4个企业宣讲的惨烈PK场面,确实就有企业来的工作人员比听宣讲会的同学多的情况。试想一下,如果您遇到那种情况,这宣讲会还开得下去吗?
宣讲会第二个较大的风险点是宣讲课室的临时调整,包括时间调整和地点调整。笔者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定于下午3点在西南某高校宣讲,当天上午9点,学校工作人员通知由于线路检修,该时间段将停电。经与学校工作人员确认晚上有电后,我们将宣讲会改期到当天晚上7点。但是下午6点,也就是改动后的宣讲开始时间一小时前,学校就业办的老师通知我们,晚上宣讲课室不能供电,理由是总务处不同意晚上加班发电,就业办无法协调,所以只能“sorry”我们企业了,要求企业再次改期。我们提出希望另借一间有电的教室来宣讲,回答是教室归教务处管,现已下班无法协调;我们提出通过校园广播告诉学生宣讲变更的事宜,回答是广播站归团委管,同样没法协调……在这个学校的宣讲会最后效果如何,大家应该想得到了。当然,这可能是个极端的例子,在这里告诉大家,主要是想告诉各位,不要太乐观,校招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大家尤其不要用企业的思维去推测学校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在之前其他学校宣讲时,就在进行人员储备,因此某一站的意外并没影响到整体的招聘计划。)
具体怎么应对这样的窘境,应该说没有太多固定的模式,重在“变通”二字。和一位老总聊天的时候,我们也曾聊到这个问题。笔者问,如果你主持的宣讲会现场只来了10个同学,那你怎么办?该老总回答也挺有意思,“直接收了简历,笔试面试先取消,找个能喝茶的地方,大家坐下来边喝茶边彼此了解”。其实这样就挺好,迅速离开那个让自己尴尬的环境,别傻乎乎还站在那让空荡的教室中嘲讽自己。又回到开始说过的内容——气场,很重要!
如果来的人太多呢?富人当然也有富人的烦恼,但总归没有挫败感。这个时候,花一点点时间来让现场的秩序稳定下来,不要让同学们觉得场面乱哄哄的,以免产生“这帮人控制不住”、“他们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负面判断。当然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加班的准备,因为接下来要处理的简历、要安排的面试笔试的工作量就会大很多。说到这里,又需要回顾下以前的工作安排:我们的时间安排是不是会太紧太理想化呢?在广州进行的一场宣讲会上,人数大大超出我们预期,仅仅通过笔测要通知进入群面的人数就有120人之多。当天晚上工作人员输入电话、分组、分拣简历、打印资料等搞完就到了凌晨1点,次日9点紧接着就是群面单面等环节。如果下一场宣讲会的时间安排得很紧的话,工作人员没有喘息之机,那怎么可能保证下一场宣讲会的工作质量呢?
顺便还讲一下面试环节吧。
现在校招的现状是什么——一群60后、70后去面试招聘85后甚至是90后,代沟是巨大而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去调整心态,去理解孩子们,很可能我们招不到哪怕一个合适的新员工。
一个企业老总告诉笔者,刚招了一批应届生,开始都挺好的,可培训完一分配,大家都跑了。听得出他很生气也很郁闷。听完他对招聘环节的介绍,笔者的建议是,过于谈未来他们能得到什么发展,不如认真谈谈现在。因为现在的同学处在资讯过剩的时代,他们对于泡沫的警惕是大大高于青少年时代的70后的。让他们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好过过度包装自己。
校园招聘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校园招聘 高校毕业生
一、校园招聘方式的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同时使用。
第一,相关专业专场招聘。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招聘目标群明确、人才专业性强的企业。比如IT行业的企业可以直接在目标学校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或电子信息学院人力需求。在学校就业处获取相关专业的辅导员联系方式,由辅导员来招聘信息和推荐优秀毕业生。这种招聘一方面很有针对性,缩小了招聘范围;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招聘成本,深圳华为公司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校园宣讲会。大多数公司的招聘岗位专业性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在高校举行宣讲会进行招聘。在全国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东南和华南片区各选取一个综合实力和地理位置好的高校作为宣讲会举办地点,周边高校的学生可以就近选择参加宣讲会、笔试和面试。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招聘成本和工作时间,尤其是在企业所在地之外,参与招聘的人员的其他工作会被校园招聘耽误。
第三,人才招聘会。很多高校和***府有关部门都会举办各种专业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比如IT专场,营销专场,经管专场等。这种招聘方式的优点很明显,一方面有某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的企业可以更多接触到该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机会很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招聘会现场向同行业展示企业实力和宣传企业形象。
第四,校园招聘外包。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有做校园招聘的绝对优势:一是他们可以提供校园招聘的全程支持。二是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三是外包商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去他们的网站注册简历,形成丰富的人才库。四是分公司覆盖全国,地域限制小。
二、校园招聘的流程
校园招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前期调研、事先准备、招聘实施和后期反馈四个阶段。
第一,前期调研。首先,进行工作分析,这为招聘与选拔员工提供了标准,从而确保企业招聘员工的素质能满足岗位的需要;其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要招聘的职位、部门、数量、时限和类型等,保证未来的人力资源的供给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最后,结合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确定本次招聘的人力资源需求。认真分析企业业务范围和战略方案,确定招聘的岗位和人数。
第二,事先准备。首先,根据招聘的人员需求来制定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人数、考核方案、招聘预算、招聘信息渠道和范围、招聘对象的来源和范围、招聘结束时间与新员工报到时间等;其次,确定招聘小组人员,这关系到企业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和招聘的收益成本。最后,准备宣传资料和纪念品,向应聘者展现企业文化和氛围。
第三,招聘实施。整个招聘实施过程要经过联络学校、召开宣讲会、笔试、筛选简历、面试和心理测试这几个环节。
第四,后期反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校园招聘小组共同进行讨论,总结本次招聘活动的得与失,为下一年的招聘提出建议。将招聘结果反馈给学校,一方面有利于维持企业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为今后跟校方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跟校方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企业的评价和学生的心理状况,这也为下一年招聘计划的制定有帮助。
三、结论
(1)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学校。进入校园的时间与签约大学生的违约率成正比,进入的时间越早,违约率越高,招聘到优秀学生的机会大;进入校园的时间越晚,违约率越低,招聘到优秀学生的机会小。企业应按照自身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联系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选择一个符合企业现实的进入时机。
(2)组建优秀的招聘团队。招聘成员必须共同具备以下的一些基本素质:正直、忠诚、勤奋和强健。这样才能保证招聘不至于偏离目标;保证高强度的校园招聘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招聘团队必须具备娴熟的人际沟通技能、灵活的组织能力以及完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3)早做招聘规划。需要根据业务的复合增幅,对未来储备性人力资源提出规划性方案,根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确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要以任职资格为基础,发展出招聘测评技术,并相应的设计招聘流程和考核方案。
(4)选好外包商。外包商主要是提供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源情况、提供电子平台、招聘场地的预定、酒店的预定以及招聘过程中宣讲会现场布置、笔试支持、面试支持和电话通知等服务性项目。这样企业既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使招聘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参考文献:
[1]廖泉文著.人力资源招募系统[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廖泉文著.招聘与录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晓光,倪宁著.人才选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陈维***、余凯成、程文文著.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郑晓明、吴志明著.工作分析实物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校园招聘篇3
每年的10月、11月是众所周知的校园招聘高峰期。一些企业的HR们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奔赴各个高校,发传单、做宣讲,忙得昏天暗地,好像一场硝烟弥漫的抢才大战。可是,还有一些企业,岿然不动,稳坐***,对校园招聘大战的号角充耳不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呢?
一直都对校园招聘怀有特殊感情的宋涛是一家企业的HR经理。他所在企业每年校园招聘会都是必去,从未缺席。而宋涛也对此一直抱有很大热情,他说,自己当初就是由公司校园招聘吸收进来,由公司一点一点培养和提升起来的。与社会招聘的员工相比,宋涛认为自己对公司的感情更深,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也更高。每次去参加校园招聘会,看到那些稚气又踌躇满志的毕业生,他仿佛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当从他们中间发现适合公司的人才,宋涛都会跟他们讲自己进公司的故事,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踏踏实实在企业扎根下来,成为企业的坚实力量。虽然总免不了有人中途离开,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坏事,而是一个毕业生与企业相互选择的必经过程。每期只要留下一个人,宋涛都觉得工夫没有白费,这样一个自己培养的人才,几年之后一定可以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而事实上,这几年他从校园招聘来的新员工,留下来的,的确都有不俗的表现。
同是HR经理,郭源对校园招聘就有些冷淡。其实他曾经跟HR一样,对校园招聘充满向往,也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忠诚度高的年轻人才梯队。可是他却被校园招聘的大学生们伤了心。招聘时谈得很好,到企业后却处处不满意,还不到半年,应届生们就所剩无几了。而剩下来的,也被用人部门抱怨眼高手低,能力太差。尤其是生产部门,曾经有一位老生产组长激烈反对带应届大学生实习,称若再招应届生来,他就辞职。郭源两面不讨好,从此跟校园招聘一刀两断。如今公司都通过社会招聘,寻找成熟的员工,虽然同样面临流失率的问题,但郭源觉得比起校园招聘已经省心省力很多。
归根究底,对于校园招聘的热或冷,其本质是对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的态度。应届毕业生,可能代表着经验的欠缺、技能的不足和处事的青涩,但他们也同样代表着新生的力量、饥渴的求知欲和充满一切可能的的塑造性。对于这样一个优点与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群体,企业到底是该趋还是避?
企业要不要招聘应届大学生?
正方:必须要招
反方:坚决不招
陈词
正方一辩:应届大学生是企业最新鲜的血液,也是企业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身上带着新一代员工的新特征,代表他们的职业心态和诉求,企业只有接纳他们、了解他们,培养他们,才能与他们和谐共处,才不会被他们所远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掌握先机。
反方一辩:由于大学教育的普及,如今的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技能,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第一次择业时应届大学生也不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一份工作往往不会长久,而企业最终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考虑到人力成本,企业最好不要招应届大学生。
攻辩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提出:应届大学生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职业技能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这种说法很武断。首先这要看企业是否做到了人岗匹配。若企业不想承担任何培训,就要他们能够承担高难度的工作,这对员工不公平,也不符合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届大学生的高离职率也有企业的责任。在招聘时是否对学生夸大了其未来的职业前景?对学生的职业方向是否有做到准确把握和判断?这都是企业HR的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学生。
反方二辩:任何一个企业都要考虑人力成本,应届大学生对工作的适应、技能的提升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也将付出巨额成本。企业虽然承担培训员工的责任,但培训的起点有差异,对一名成熟员工的培训无疑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另外,企业要做的是要将应届生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而非改变企业文化去适应他们。毕业生年轻气盛,对于外界的改变很抗拒,一般都会造成他们的离职。但若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就会明白职场的规则,更容易接受企业的改变。
自由辩论
正方三辩:企业应该改变观念,其实企业具有培训大学生的能力远比留住大学生更加重要。具有培训功能,就可以不断造血。现在不稳定的管理对象将成为一个常态,大学生不稳定,难道初中生就稳定吗,这与这个时代人的个性有关,只有具备培训功能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在动荡中求生存。那种想培训完了,就能得到回报的想法已经过时。只有说服了各级管理层改变观念之后,我们才能去招聘,否则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反方三辩:现在的大学生素质与之前亦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的头衔已经不是“优秀”的代名词。企业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不应对大学生格外优待。若公平竞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大学生明显不具备优势。企业的目标永远是利润,一切为利润服务。要改变的不是企业,而应该是大学生。有就业的压力,他们才会反思自己,对准毕业生敲响警钟。引导和逼迫他们摒除心高气傲,在学校努力学好技能。
大学生说
很多企业都在抱怨如今的应届大学生眼高手低,这是如今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水平的原因,在学校的实践机会少,自然会缺少实践经验。况且,时代在不断变化,再好的大学生也不可能把学校所学与企业需求一一对应。
企业批评我们离职率高,但我们刚刚毕业,本来就需要多锻炼,多见识,尽可能接触不同的东西,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说我们浪费了企业的培训资源,那也是因为经过培训后,我们更加了解这家企业,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在企业,所以才会辞职,这也是择业双向选择的延续。
网友围观
佩佩:都说应届大学生能力低,可是大多数优秀企业骨干不都是曾经的应届大学生吗?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和速度确实大学生在学校里就已经练就的基本素质,企业不应目光短浅,只看到他们当前的缺点。
胡******:我下属有几位应届大学生,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灵活,有创造性。缺点是不能听到批评,抗挫折能力差。但我会改变与他们相处的方式,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进步,我认为他们都是大有潜力的。
电话欠费:我当初毕业刚进入的第一家企业,不到一个月我就离职了。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行,而是发现当初招聘时HR承诺的一切根本无法实现。当初招我们的时候说是储备干部。可是到了公司才发现,根本就是生产现场的巡逻员!
Fly-snow: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应届大学生,我认为这家企业是缺少活力和眼光的。一家企业对于任何的新生事物都应该保持敏感,这其中自然包括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的人才。不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就永远留不住他们。
10年HR:应届毕业生通常三年后能有20%保有就不错了!而为一个企业做出较大贡献,三年工作时间通常是起码的。期间的成本消耗只有大型企业才能承担。于是没有办法,你不仁,我也不义,干脆不招应届大学生。
校园招聘篇4
二、目的:吸收校园优秀人才,进行校园招聘;宣传企业文化,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
三、主办部门:人力资源部
四、时间:**年10月XX日 XX:XX——XX:XX
五、活动流程
六、具体要求
1、准备与入场
宣讲会前一天在校园显著位置挂上横幅“***公司2011校园宣讲会 ***大学行”,如不可挂,则于宣讲会当天挂于会场门外;
宣讲会前一天在校园公告栏张贴海报,告知宣讲会的具体时间地点,可由校方协助完成;
宣讲会开始前半小时在每个座位放置一份空白的《人才信息登记表》,调试好电脑、投影仪、话筒等设备,开始播放音乐;
教室入口处摆放1个X展架。讲台两侧各放置1个X展架。
教室入口两旁两位迎宾穿着带有企业logo的衣服欢迎大学生到来,并发放企业相关宣传资料;
2、宣讲
预计XX点,待人员基本到齐,无集中人流到场后,宣讲会正式开始。
由负责人结合ppt,简要介绍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及企业文化,内容突出本次宣讲主题,展示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XX介绍此次招聘的职位及具体要求,包括职位描述、工作内容及责任、职位要求,然后,展示本次招聘的流程及大致时间安排。
介绍完毕,播放DV,由公司伙伴回顾在公司的工作经历,主要体现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友好的人际关系及巨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最后呼吁广大求职学生加入这个充满朝气活力的团队。
3、报名
在活动中主持人现场进行互动游戏
工作人员向抢答正确的学生赠送礼品
参与此次宣讲会的管理人员负责回答学生提问,若是不便透露,要给出合理解释,维护企业形象。
4、散场
待学生全部离场后,打扫会场,并联系校方,告知宣讲会结束,按其要求归还教室。
七、工作筹备
1、宣传物品及其他资料的制作
1)横幅广告条:制作两个横幅,印有“XXX公司**校园宣讲会XX大学行”。
2)海报:制作1张宣传海报,内容是公司简介及招聘信息,用于公告栏张贴。
3)企业宣传片《我们一直在成长》 :以音乐视频为主,反映公司6年的变化,重点展示企业文化,入场播放。
4)公司概况幻灯片:将行业前景、企业概况做成ppt。
5)招聘信息幻灯片:将具体招聘岗位信息、要求及晋升方向做成ppt,突出企业在资源上、培训上对员工的支持。
6)人才信息登记表:供宣讲会现场未准备简历的学生使用。
7)另准备:数码相机、DV机、电脑、U盘、透明胶带、剪刀、细铁丝。
八、工作安排
1、AA:与学校就业办联系,收取并筛选简历,互动环节礼品选购、发放,现场布置
2、BB:宣传片资料收集及整理,幻灯片制作,现场布置
3、CC:员工自述DV录制(含讲稿撰写),现场布置
4、DD:宣讲会主讲,接受应聘者现场咨询
******有限公司
校园招聘篇5
[关键词]招聘会 大学生就业 人才需求
[作者简介]吴慧明(1982- ),男,黑龙江农垦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学工办负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广东 深圳 518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高职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GZ12Z012)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84-02
一、高校校园招聘会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在***常务会议中强调,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排在就业工作的重位。各高校通过各种措施帮助毕业生就业,其中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举办校园招聘会。尽管高校费尽心力,但是现有的校园招聘会却难以满足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优化校园招聘会模式,提高校园招聘会有效性迫在眉睫。
二、国内高校校园招聘会存在的不足
通过研究众多国内高校校园招聘会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目前的高校校园招聘会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不足:
1.校园招聘会贪大求全,来者不拒。近年来,高校举办招聘会沿用以往简单、陈旧的办会模式与贪大求全的办会思路,高校校园招聘会的规模正逐年扩大,动辄可见上百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的报道。高校举办方想当然地以为,招聘会规模越大,到会企业单位越多,涉及行业越广,就越能给求职学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和求职学生的集中性往往导致招聘现场如同“跳蚤市场”,企业无法向学生展示自己的魅力而揽才,学生无法向企业兜售自己的卖点而递交“投名状”。
2.招聘企业求全责备,定位不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市场供求关系比失衡,招聘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要成绩拔尖,创新能力突出;要有文体特长,担任过重要学生干部;要性格外向能喝酒,有为企业而牺牲小我的精神等,完全忘记了招聘应“选择最合适的,而非最优秀的”的黄金法则。
有些企业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存在招而不聘的现象。这些企业初期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讲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产品优势等,但求职学生递交了简历以后,就没有了下文,有利用高校平台做免费广告的嫌疑。
此外,有些中小企业把高校毕业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还有的企业打着高薪的旗号,不签协议,招学生去实习,到实习期满找借口把学生辞掉,缺乏社会责任感。
3.招聘程序不科学,缺乏严谨性。校园招聘不是简单的宣讲、收简历、面试和签约,它有其科学严谨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招聘实施阶段;三是毕业生接收与跟踪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确定招聘职位和人数、成立招聘小组、联系招聘学校、准备相关资料;招聘实施阶段的工作包括招聘信息、收集和筛选应聘资料、测试与面试、录用;接收与跟踪阶段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服务和反馈等工作。
目前进入高校校园进行招聘的单位企业,除了较大规模的单位企业派来的招聘人员素质较高以外,一些刚成立的中小企业招聘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做好招聘的功课就贸然来校,有的招聘人员甚至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什么都不知道。
4.求职学生缺乏引导,广泛撒网。高校大型校园招聘会的庞杂,对求职学生缺乏细致有效的引导,造成了许多求职学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宁杀错,不放过”的撒网心理。怀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往往背着书包去招聘会现场,凡心仪的单位略加沟通就递上一份简历,更有甚者队也不排,干脆现场所有单位各派一份简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派发的餐饮外卖单。另一种是对大型校园招聘会失去兴趣,认为其华而不实,这些同学参加招聘会如同赶集,三三两两的好友结伴而行,走马观花似的巡游一圈,有的投出一两份简历,有的甚至一份简历都没投。
如此招聘会,其招聘效果可想而知,这也就难怪许多高校招聘会在数据统计时发现,一场大型招聘会参会企业几百家,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可是最终通过招聘会签约的同学连10%,甚至5%都不到。长此以往,企业抱怨招人难,招聘成本逐年上升,校园招聘会不如社会招聘会快捷有效;高校抱怨校园招聘会劳心劳力,可现在学生要求太高,效果却不如人意;学生抱怨校园招聘会如同“鸡肋”。
三、探索高校校园招聘会新模式
1.校园招聘会“瘦身”,由大转“专”。面对各企业单位求贤若渴的热情,面对奔波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如何减少无谓的资源耗费,有效合理地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高招聘成功的概率,从而达到校园招聘会“瘦身”的目的,专场招聘会无疑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一,专场招聘会,规模小、环境宽松、气氛活跃,企业招聘方与求职学生有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招聘方可以更好地展示企业的优势,毕业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同时,通过彼此更轻松愉悦的交流,从而使双方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第二,专场招聘会,招聘双方的参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能够有效地提高招聘效率。在高校的引导下,企业单位将招聘实施阶段的面试、笔试、复试、签约等环节压缩到一至两天全部完成,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缩短了流程时间,避免了“夜长梦多”、企业招而不聘、学生通过了却不签约的尴尬结局。第三,专场招聘会,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求职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参加这种与企业直接对接的招聘会,尤其是专场招聘事先均有大量的校园宣传,使毕业生有更多时间为招聘会做准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专场招聘会的优势显而易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校方提供专场招聘会的服务。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校方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企业的需求,而是需要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调查等方式设置专场招聘会企业的“门槛”,从而确保专场招聘会的质量,控制校方的工作成本。此外,笔者认为,除可针对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外,校方还应针对特有的毕业生群体开展专场招聘会,比如就业困难学生专场招聘会等,帮助其认清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
2.依托二级学院专业特点,化散为“行”。校园招聘会的有效组织还要大力依托二级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按照行业对招聘会进行细分、筛选,有针对性地举办行业招聘会。同时可以有效地组织专业对口的学生参会,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高二级学院专业对口率,也避免了大型招聘会企业五花八门,毕业生晕头转向的现象。比如银行系统、卫生系统、经济管理类、法学类、机械类、电子类、通信类等行业的专场招聘会等。
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选择企业除了行业因素外还有地域因素,因此,高校还可以按照区域的集中性大力开展区域性招聘会。如佛山市招聘会、东莞市招聘会、某某科技园招聘会、某某产业园招聘会等。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主题招聘会”,如全球 500 强精英学子见面会、民营企业招聘会、基层单位招聘会、西部地区招聘会等。
3.拓宽校园招聘会形式,由点到“网”。随着信息和网络领域的高速发展,校园招聘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校园招聘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可以有效消除信息重复录入、地域不便、反馈不及时等弊端,使校园招聘会变得更加规范、快捷。
首先,企业可以直接登录学校的就业网站,完成校园招聘会的前期申请工作,包括提供企业的资格证明,招聘会信息要求,拟开招聘会的时间、规模等基本资料;随后,高校就业部门根据企业申请资料和本校工作计划进行***实时审核,审核通过后至高校就业信息网;接下来,毕业生便可通过就业信息网了解企业相关信息,有选择地参加招聘会,且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网络招聘会”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校园招聘模式。网络招聘会是由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联合本地以及外地的企事业单位共同举办,利用网络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兼容性,针对招聘企业或应聘方的不同策划不同的主题和基调,设计不同风格的专题网页页面,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网络招聘会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专业性强,与传统现场招聘会相比,网络招聘会分行业明细,将不同级别的企业和岗位进行区别展示,方便求职者进行选择性简历投递;二是真实性强,专业的大型人才网站会严格审核参会企业的资格,有效剔除了虚假信息,确保求职者找到安全放心的工作;三是省时省力省钱,直接在网上举办,企业只需自己相应的职位,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物力来进行布展参展,求职者更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仅在网上选择感兴趣的公司和岗位递交简历即可。
4.更新校园招聘会思路,注重“创”意。目前,不少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意识到传统的单向招聘模式的不足,从而采取了双向互动的招聘模式。这些企业充分利用“90后”学生个性鲜明、创新创意能力突出的特点,在招聘方式中加入更多创意互动和网络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能力和才华的平台,更好地与求职者进行沟通交流。比如企业会通过现场动手PK、经典案例分析、原创作品展、创意新品秀等平台让求职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再择优录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人才,选拔真正符合企业文化的校园人才,也能展现求职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才能和禀赋,从而实现企业和学生之间高效精准匹配的双赢局面。
5.挖掘校园招聘替代模式的功能,由单变“联”。多年来,企业一直抱怨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和企业进行对接,因此招收毕业生后企业一般要进行“二次培训”方能上岗。“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指的是高校根据不同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人才就业协议,并在师资、课程、技术、设备、场地等培养条件方面密切合作,互通有无,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联合培养的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为企业提供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经费,实现了企业“二次培训”的前移;同时符合许多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很好地解决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校园招聘会最有效的替代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百丽国际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等多家实力雄厚的公司签订了“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海.招聘会方式亟待改革[N].光明日报,2006-01-07.
[2]刘鸫根,陈侃贞.高职院校“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3]吴莺,赵凌云,王会萍,等.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谈如何成功举办校园招聘会[J].高等教育,2011(10).
校园招聘篇6
二、活动主题:真知、灼践
三、活动目的:为了使我校学生能在以后的应聘途中少些崎岖,对应聘有个初步了解。综合提升我校学生的应聘知识及应聘经验
四、活动场所:西阶一教室
五、活动时间
xx年10月25日——xx年11月15日
六、活动对象:全体在校生
七、奖项设置
“校园应聘之星”一名,奖励现金300元;
“校园 ”一名,奖励现金200元;
大赛优秀参与奖三名,精美奖品;
八、活动安排
(一)前期策划宣传
10月15日—10月18日,在学生食堂前、校门口以海报,主干道路旁以横幅、气球等多种形式对活动进行全面宣传。
(二)报名
10月16日—10月20日在第二食堂前设置报名点。
(三)场地的布置
(1). 力求展现活动主题,营造活动气氛
(2). 区域划分:参赛者坐前三排中央,非参赛者依次就做
(四)预赛
10月25日下午6:200分,在西阶一举办预赛,考察选手整体素质及团队协作能力。(注意:参赛选手在6:20分之前如果不能按时到场且又未请假者,取消参赛资格)
第一环节:个人展示
参赛选手通过阐述对企业、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展示个人风采。
第二环节:团队训练项目
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
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
团队精神的境界——凝聚力。
(根据参赛者情况分小组)
第三环节:选手将在次日参加考验:“迅雷行动”!
活动要求各位参赛选手在此期间分别做好一个活动策划书,并按活动策划书分别组织一次校内活动,活动内容不限,但要求参加人数不少于15人,且在活动期间充分展现选手的组织领导能力,完成此活动后,还要上交此次活动的总结,并附数码照片10—15张(这些照片要体现出一个即将面临工作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
活动过程中,有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并评估。
活动结束后,根据选手的策划书、活动进行情况、活动总结情况、参加活动同学到场率、活动中体现出的选手的个人领导组织能力等,评选出进入决赛的12名
届时邀请校学生会、学院学生会***、***等10位作为评委,选出12名优秀选手,晋级决赛。
(五)决赛
进入决赛的12名选手将于11月15日18:00在西阶一教室接受最后挑战(要求选手在17:40准时到达参赛现场)。决赛将邀请学校主管学生工作老师以及学院专业老师为评委,决赛采用百分制,分为五项目:
1、作为决赛的第一个项目,要求选手在三分钟内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主要是介绍自我特点,给观众以及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投影仪上放映选手自制幻灯片。(此环节10分)
2、在此环节中,每位选手都有3道必答题,每题5分,最后是4道抢答题,每题5分。(此环节分数分35分)
校园招聘篇7
求职背景
面试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 中海石油校园招聘会现场
目标职位: 商务代表
面试类型: 几十名同学持简历逐一入场, 面向三位面试官做一个2~3分钟的自我介绍。
申请人概况: 自称“太普通”的一个华工女生, 从未得过奖学金, 也未曾在社团中担任要职。
自我介绍原文
大家好, 我叫张xx, 首先我想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冒着大雨从深圳赶到华工, 给我们一次宝贵的面试机会。面试机会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 绝对就像今天的天气, 春雨贵如油; 或者说, 贵如石油!(点评: 在自我介绍之前, 利用当天的天气表示对招聘单位的感激之情, 是非常高明的一个互动环节。)
我来自辽宁省锦州市,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石油工作者, 她在锦州炼油六厂工作。由于我的父亲多年以前就下岗了, 我家的生活和我的教育全部依赖母亲每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所以, 我对石油行业充满了感恩之情, 没有她, 我的大学教育很可能会缺失。(点评: 通过“母亲的工作”把自己和用人单位巧妙地结合起来, 又是一个高明的互动。由此可以看出, 成功的自我介绍绝对不仅仅是介绍“自我”, 而是时时刻刻把“自我”和“对方”结合起来。)
校园招聘篇8
关键词:科研设计单位 校园招聘
一、校园招聘的特点分析
校园招聘(Campus recruitment)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一般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通过招聘信息、进行校园宣讲、举办专场招聘会、参加大型校园招聘活动等形式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
1.时效性。校园招聘时间一般始于当年的9月中下旬,结束与次年的6月底。国家对招聘毕业生的启动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曾于1999年下发有关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由于次年1月份之后,很多学生就要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而5、6月份又是毕业生的论文杀青与答辩时间,因此,企业真正进入校园开展招聘工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以及次年的3—4月两个时间段。
2.受众广。由于高校扩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非常庞大,2012年毕业生总数超过了680万,201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了690万。为了找到理想工作,每逢校园招聘季节,毕业生们都会到处参加招聘会,“全面撒网,重点培养”,抓住一切机会投递简历应聘。
3.对象特殊。校园招聘的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与其他招聘方式的对象相比,其特殊性在于:工作经验相对缺乏,毕业生求职目标的可变性较强。另一方面,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解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等。
4.成本较高。校园招聘与网络招聘、媒体广告招聘、中介机构招聘、企业内部招聘、业界人才推荐等其他招聘方式相比较,确实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其高昂的成本。具体为:第一,时间成本。对于真正想做好校园招聘的企业来说,必须有相当的时间投入,如准备宣传资料、参加校园巡回宣讲、筛选简历、联系场地、准备考试、阅卷、面试、体检等等。第二,财力成本。如印制宣传资料费用,校园巡回宣讲费用,场地租赁费用及毕业生面试来回路费住宿等等。第三,人力成本。除了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安排专门人员组织、协调校园招聘外,企业高层领导、部门中层干部、各专业负责人也要安排专门人员参加宣讲会,出题、阅卷、面试等。
5.风险较高。企业校园招聘与毕业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企业有自,毕业生也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企业经过一系列程序确定录用的毕业生面对多个offer时,即使已经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还是存在不小的违约风险。另外,高校毕业生缺乏职场和专业经验,入职后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培训和引导,不像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入职后即可***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大学毕业生择业流动性较强,入职培训完成后不久便离职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客观上成了人才培训基地,为别人做嫁衣,企业到头来徒劳无功。这是校园招聘所要承担的机会成本风险。
二、科研设计单位参加校园招聘的重要性
虽然校园招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不少优秀的全球性企业都非常重视校园招聘。如保洁公司只接收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中国,保洁90%的管理级员工是从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后提升的。世界500强企业通用、微软、汇丰、联合利华等等都非常重视校园招聘。那么校园招聘究竟有何魅力使得许多企业乐此不彼呢?科研设计单位为何必须引起对校园招聘的重视呢?
1.校园招聘能满足科研设计单位招募到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设计人才。高校作为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其中蕴藏着一大批极具潜质的优秀人才。科研设计单位中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要想发展和壮大,就必须拥有并且储备一定规模的科研设计人才,并结合企业的文化和发展规划加以培养和开发,以形成和保持企业内部科学、完整的人才梯队,这是科研设计单位领导所关注的重中之重。微软公司雇用人才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雇用那些最有潜力的年轻人”,没有一个地方比高校储备更多的具有这类“潜力”的人了。对于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科研设计单位来说,到高校招揽、储备和培养优秀毕业生将是不二之选。
2.科研设计单位能通过校园招聘招募到认同企业价值观的科研设计人才。毕业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理解能力,充满活力,对未来抱有憧憬;没有诸多牵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他们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少,没有形成职业定式,善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极强,容易接受企业文化并迅速融入组织、接受企业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科研设计单位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这样既有发展潜力又能接受企业价值观的未来人才。和校园招聘毕业生相比,通过社会招聘的“空降兵”虽然有工作经验,有其他社会资源,但是他们往往无法与新的企业文化融合,无法与新团队进行很好的配合,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事实证明,两者比较,科研设计单位更倾向于校园招聘,通过招募那些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的具有培养潜力的毕业生,来达到企业的人才规划目标。即便是补充职位空缺,企业高管们也越来越崇尚内部提拔。内部提拔制已不仅仅是科研设计单位的一个管理手段,他还是一种激励方式,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发展平台,是企业留住优秀员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这一良性循环能够顺利实现的前提就是内部员工具有发展的潜力并认同企业价值观。显而易见,校园招聘的毕业生最有可能成为合适的人选。
3.校园招聘能给科研设计单位带来活力。毕业生是“职场新鲜人”,成功的校园招聘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给规划设计团队带来他们另类的思维和创意。另一方面,在诸多毕业生的笔试阅卷及面试过程中,参加阅卷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高管们很可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发现闪光点,一定意义上,对他们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对科研设计单位而言,也是不无裨益。
4.校园招聘是科研设计单位宣传和推广自身的好机会。由于校园招聘的受众不仅是应届毕业生,更有低年级的学生前来积攒经验,也有相关专业的老师、教授前来观摩和现场指导。因此,科研设计单位应抓住难得的机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尽量让学生感知到企业的企业文化、人才理念和管理水平等深层次的内容。一次成功的校园招聘活动意味着不仅能够招募到优秀的规划设计人才,同时还可以在众多低年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为来年的校园招聘做好准备,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口碑,口口相传,持续不断的影响下一届毕业生的选择。
三、如何做好校园招聘
那么,科研设计单位应如何做好校园招聘呢?
1.拟定招聘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校园招聘,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部门至少应在当年的9月份前完成企业次年应届毕业生需求计划的制定。人力资源部门与各部门进行沟通,拟定初步计划后与企业高层沟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形成企业次年的毕业生需求计划。
2.筹备招聘小组,做好招聘前培训。一般而言,科研设计单位校园招聘小组应由企业高层领导、各一线部门领导、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组成。招聘小组成员是企业与毕业生的第一接触点,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如果招聘人员的言谈举止不当,态度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在毕业生心目中的印象,削弱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应妥善安排招聘小组成员,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并安排他们参加专门的培训,包括校园招聘过程中的形象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甄选手段、以及如何恰当的回答毕业生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的性问题等。
3.确定目标高校,制定招聘日程。根据企业自身专业、定位及发展目标,确定不同专业校园招聘的目标高校,并保持与这些高校的沟通顺畅,掌握各个专业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获取各高校本届毕业生信息。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拟定招聘行程。
4.注重沟通,实施招聘。第一,在制定好招聘日程后,应及时与各目标高校沟通,提前将企业介绍、营业执照、各专业的招聘需求通过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专人送达等方式明确告知相关高校相应专业院系的就业办公室,以便高校通过就业网站、BBS、QQ群等各种方式提前通知学生,做好安排。第二,注重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主要方式有企业网站宣传、招聘海报宣传、PPT及影音文件宣传等。企业网站作为一个企业对外的重要窗口,在校园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网站是学生了解企业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因此应高度重视企业的网站建设和内容更新,它很可能决定到应聘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同样,校园招聘海报也越来越被招聘企业所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信息工具,除了要昭示企业招聘的必要信息,如需求岗位名称和数量、应聘联系方式外,更被赋予了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人才理念、发展前景、比较优势等重任。因此企业必须在校园招聘海报上做足功课,特别是对于科研设计单位来说,企业内不乏新颖的创意,更不缺作***高手。人力资源部门应充分发挥这样的综合优势,在校园招聘海报设计上,力求突破、创新。第三,及时反馈。快题考试、面试、体检等每一环节的结果应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毕业生,特别是明确未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毕业生。及时的告知,能让学生早做打算,这是一个诚信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校园招聘篇9
【关键词】 雇主品牌;校园招聘;传播
社会上有经验的雇员数量有限,获取这些人才的成本相对较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校园这个市场。校园招聘的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面很大,便于企业作战略性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校园招聘的人才成功率高,失误率低,如果培养、任用得当,人才对企业的认可度便高,忠诚度也高,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自然提升上去。许多企业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只是为招到员工而招聘,并没有塑造雇主品牌的意识。优秀的雇主品牌同优秀的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品牌一样,是企业迈向成功的战略要素之一,能为企业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雇主品牌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就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既是现有企业雇员的雇佣体验,也是潜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雇主品牌可以分为外部雇主品牌和内部雇主品牌两个部分:内部品牌是在现有员工中树立品牌,是公司对雇员做出的某种承诺,不仅仅是公司和雇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还体现了公司为现有和潜在员工所提供的独特工作经历;外部品牌就是在潜在的雇员中树立品牌,是他们愿意到公司来工作,为公司树立最佳工作场所的形象。所探讨的主要是外部雇主品牌,即在大学生这些潜在目标人才中传播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的有效传播是决定雇主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形成的重要力量。一个好的雇主品牌会时刻致力于向各个接触点传播一致的品牌信息,作为潜在雇员对其的感觉来自于该雇主品牌所实施的传播策略的结果。将校园招聘作为雇主品牌传播的载体,对于企业与个人来说,都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特点。在校园招聘中传播雇主品牌,特殊的场合与特点也就决定了在招聘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具体到校园招聘的具体流程中,可以从招聘信息的、校园宣讲会的实施、以及招聘流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合理招聘信息,渗透雇主品牌
合理招聘信息,主要是指企业在招聘中应有针对性的对影响求职者心目中雇主形象的关键因素招聘信息,努力打造企业最佳雇主形象。
1.抓准招聘信息的时间。企业进行校园招聘的信息应该提前传递给目标院校,不仅可以使应聘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相关资料,体现雇主从学生角度出发的人本理念,也在无形中为企业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相反,如果企业直接进入到校园进行招聘,相关信息,首先会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及时获得信息而错过机会,其次也会给应聘者产生一种负面印象,认为企业不重视此次招聘活动,降低对企业的评价。校园招聘信息的,不要和校内的其他大型活动相冲突或其他名企的宣传活动撞车,还要避开两个时间段,也就是国考和考研的前夕,这段时间,那些两手准备的学生,可能就无暇光临招聘会,使企业错失大量的优秀人才。在企业组织校园招聘时,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力求每次招聘的完美性,雇主品牌信息的全面渗透。
2.充分利用招聘渠道。企业招聘信息的渠道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大招聘网站、招聘会、校园BBS、老师或亲友的推荐等,都是学生获取企业招聘信息的重要途径。针对校园招聘进行的特殊地点,即高校内部,应该着重注意在校园学生聚集地较多的地方张贴宣传企业文化以及招聘信息的相关海报。与高校老师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保证招聘会信息准确而又及时的传递到学生那里。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运用学生欢迎的渠道,如BBS、论坛等进行传播,并融入雇主品牌的信息,还要注意在宣讲会现场的细节,处处体现雇主优秀的形象,最大程度的宣传自己优秀的雇主品牌,在细节中展现企业的魅力。
3.注重招聘信息的内容。企业要想吸引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在招聘信息上下足功夫。一个具有良好雇主品牌的企业,不会简单的将招聘需求列出了事,还要力***在招聘信息中向求职者传递雇主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用才之道,并将招聘职位的状况进行立体化的介绍,使得求职者对于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职位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给求职者留下诚恳、专业的印象。有利于企业雇主品牌塑造的因素都要在招聘信息的时尽可能多的得以体现,最大程度的吸引优秀的潜在雇员前来应聘。
二、科学组织校园宣讲,充分宣传雇主信息
从雇主品牌传播的角度看,企业在校园招聘中需要侧重宣讲学生关系的内容和自己的亮点,突出自身特点和差异性,有的放矢的进行适度宣传。
1.抓准宣讲会的内容焦点。企业一定要重视校园宣讲会,校园宣讲会是学生们第一次与企业亲密接触,也是企业宣传的第一站,更是传播雇主品牌的最佳时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们真实、准确地宣传、灌输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用人理念、员工的上升空间等等,尽快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直观、良好的“雇主”形象,从众多招聘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进行的校园招聘实际上也是一次营销活动,前来参加宣讲会的大学生可能就是企业的未来员工,企业要想招募到优秀的人才,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对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宣讲会的形式不能过于单一,企业应结合宣讲学校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在方式上适当变动,将有利于雇主品牌塑造的内容焦点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掌握宣讲会的与会人员构成。宣讲会的与会人员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于此次校园招聘的重视程度、宣讲会的专业程度以及规模等。公关部、人力资源部人员、各部门或旗下的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等都是理想的与会人员构成。高层领导亲临现场本身就会对求着者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意和欣慰。如联想的校园招聘会都是副总裁级,每个人都认真准备讲稿,并讲述一些个人奋斗经历,令他们的演讲生动而亲切,更让学生们觉得联想十分重视这次招聘,很尊重人才,与他们所宣扬的企业文化非常吻合。雇主在进行校园招聘时,应该侧重学生期待较高的人员的出席,以增加企业的雇主品牌的宣讲力度。
3.准备好大学生应聘表格。尽管现在的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简历,一张好的应聘登记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尽快筛选出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帮助那些没有携带自己简历来参加校园招聘的学生,这样能使大学生联想到企业优质与特色的服务,将其定位为良好的雇主形象。企业应根据校园招聘的特点,设计应聘登记表的内容,确保每一栏目均有一定目的,能为筛选人才提高。招聘人员可通过对应聘登记表的审核,筛选出明显不符合条件者,提高校园招聘的效率。
4.发放介绍公司概括的小册子。该手册应该包括大学生比较关注且有利于传播雇主品牌形象的内容,如企业属性、企业历史、招聘流程和选人标准、薪酬福利待遇、实习生计划、工作环境介绍、产品品牌与市场业绩等。该手册揭示的企业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以此来进行雇主品牌的推广。如果企业一味地迎合求职者的要求,做出不实的承诺,一旦求职者进去企业发现根本不是宣传册上介绍或承诺,便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怠工离职现象也就不足为奇,这必然不利于雇主品牌的建设。
三、规范选拔流程,提升雇主品牌价值
招聘与面试是强化雇主品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招聘与面试中必须放宽视野,努力打造强势的雇主品牌。
1.严格选择招聘小组成员。招聘人员是企业的代表,直接展示雇主形象。因此,要挑选合适的人员参加校园招聘活动。招聘是一个双选的过程,招聘人员是企业形象代表,招聘小组应该由三类人员组成:人力资源部成员,需求人才的部门主管人员;了解学校情况的人。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做出录用决策。除了招聘人员的结构以外,在选择招聘人员时,还必须关注招聘人员的水平。“烙饼原理”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烙饼原理”就是指饼再大也大不过烙饼的锅。将此原理应用到招聘面试的过程中,就是指面试考官的水平应当是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若其水平低于求职者,则很难从中选出具有真正才能的求职者,如果要招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聘小组中应有高学历的人参加,才能对人才做出较准确的判断,这样能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加深企业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
2.通知求职人员。对于所有投递简历的人员,雇主企业都要予以答复,考虑到求职人员的感受,对于未通过简历审查的求职者与进入面试流程的求职者应当采取不同的通知方式。
(1)通知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通知的原则是:首先,言辞要尽量婉约,切忌直来直去。语言太直白容易伤害求职者的感情,不易让对方接受,使求职者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求职人员对公司的态度与看法。其次,尽量不要采取直接沟通的方式,E-MAIL方式最佳。若能给予简短的求职指导,效果会更好,在如今激烈竞争的求职过程中,进入面试考场的毕竟是少数,雇主品牌在没有被录用的求职者中传播,则更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为了更广泛的传播雇主品牌,未被录用的求职者成为传播不可忽视的群体。
(2)通知相关人员参加面试。合理的安排求职者参加面试,是能够体现出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的,应该仔细加以斟酌,合理安排。现实中的招聘方法经常出现所有的求职人员同时到达,面试却一个一个顺序进行的情况,使得排序越往后的求职者等待的时间越长,经过严密计划的面试过程,是绝不应该出现这种糟糕情况。在整个招聘流程中,一点差错都会给雇主品牌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雇主应该时时处处事事注意,为雇主品牌的塑造不遗余力的达到完美的效果。
3.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测评和甄选体系。企业是否具有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估考核体系是判断一个企业雇主形象的关键指标之一,科学而又明确的确定测评与选拔的目的、项目、参考因素以及指标权重,是进行人选测评与甄选的基本前提。选用正确的甄选方法针对员工的知识、品德、能力进行测评,不仅会给企业节约将来辞退员工的成本,节约管理的时间,在科学而又公平的甄选过程,无疑将企业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雇主品牌形象渗透其中。运用公文筐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科学的方法,并尽可能多的获得雇员的背景资料,提高甄选与测评的信度与效度才是雇主企业的明智之举。让那些经过甄选而失败的人,都能够对雇主品牌进行宣传才是对雇主品牌最成功的宣传之一。
雇主品牌的塑造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完成以上的招聘工作后仍然存在大量的后续工作,如对新员工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企业要拥有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就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与关心,这样才能保证对人才的吸引和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飞.《雇主品牌:功能、框架与塑造方法》[J] .新资本.2008(5)
[2]廖泉文.《招聘与录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校园招聘篇10
关键词: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访谈;问卷调查
引言
每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是企业获取知识性人才的重要来源。应届毕业生人才有其独特性,企业若能招到合适的应届生新员工可以大大提高竞争力。但目前不少企业校园招聘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未能招到合适的人2.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开放性访谈
2.1访谈对象及实施。本文通过开放性访谈修正综述得到的影响因素。本文访谈对象包括三类,访谈人数为20人。其中,企业校招HR有8名,应届生求职者有8名,人力资源专家有4名。
访谈前笔者先与访谈对象进行初步的沟通,让其了解访谈的目的及基本过程。访谈开始时,首先确定被访谈者对本次访谈的目的有了充分理解,声明本次访谈的内容保密性,然后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将他们谈到的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整理。
2.2访谈结果分析。通过对企业6名校招HR进行访谈,本文发现,“校招信息撰写”因素在访谈有5人提到,所以可以增加进来。得分最低的为4分,对应的因素分别为“校招人数”、“校招信息平台”及“校招高校”,由于得分均已过半,所以暂时保留。
应届生求职者访谈结果显示,“校招信息撰写”、“企业性质”及“职位发展空间”三个因素分别有7、6、8人提到,所以可以增加进来。”得分最低的为“职位层次和性质”(3分),可以被新增加的“企业性质”和“职位发展空间”替代,因此可删除。
人力资源专家的访谈结果与前面两次基本一致。鉴于“校招信息平台”可以包括在“校招宣传”中,且该项在访谈中得分均低于“校招宣传”,所以将此项合并到“校招宣传”中。
综上所述,通过3次开放性访谈,本文删除了“校招信息平台”和“职位层次和性质”,增加了“校招信息撰写”、“企业性质”及“职位发展空间”,总共得到20个影响因素。
3.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问卷研究
3.1问卷设计及发放。笔者从企业和应届生两个角度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经过预调研,本文最终确定了两份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主体问卷、总体评价三部分,主题问卷为Likert五级量表。
问卷Ⅰ发放对象为有校招经验的人员。问卷Ⅱ为通过校招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发放方式为纸质及电子问卷结合。问卷Ⅰ共发放169份,回收 148份,有效问卷 132 份,有效回收率为 78.11% 。问卷Ⅱ共发放145份,回收 127份,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为 75.17% 。
3.2问卷I数据分析
3.2.1问卷I因子分析。经检验,问卷IKMO值为0.746,Bartlett球形检验为690.895,显著性概率是0.000,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结果显示存在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解释方差为67.964%。第一个维度是简历收集前的过程,因此可将其命名为“校招准备”;第二个维度均是关于校招团队成员,将其命名为“校招团队”;同样,第三个维度命名为“校招后期”;第四个维度命名为“校招计划”;第五个维度命名为“校招策略”。
本文采用克伦巴赫一致性系数对问卷I的信度进行检验。经检验总体信度达到0.835,各层面及维度的信度均大于0.65,因此该量表的信度较好。
3.2.2问卷I相关分析。本文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之间均成正相关关系。各维度与校园招聘有效性的相关长度基本都在0.6~0.8之间,因此属于中高度相关,符合要求;而各维度之间的相关长度基本都在0.3-0.6之间,相关程度超过 0.5的占少数,因此属于中低度相关,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校园招聘有效性与校招计划、校招团队、校招准备、校招策略及校招后期5个影响因子显著正相关。
3.2.3问卷I回归分析。本文将校园招聘有效性作为因变量,5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全部入选法建立回归方程。问卷I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R2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有 84.3%的解释力,F=101.818,P=0.000,显示该解释力具有统计上的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个因子 在p=0.05 水平上均达到显著,且对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依据β系数的大小可得到5个因素对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强弱顺序为: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计划,校招准备。
3.3问卷II数据分析
3.3.1问卷II因子分析。同问卷I,经检验,问卷II 的KMO值为0.707,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866.132,P=0.000 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共同表明问卷II适合作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存在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解释方差为67.179%,符合要求。第一个因子均是关于企业状况的,将其命名为“企业吸引力”;第二个因子命名为“校招准备及策略”;第三个因子均是关于校招团队成员,因此将其命名为“校招团队”;第四个因子其命名为“校招后期”。
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经检验总体信度达到0.875,各层面及维度的信度均大于0.7,因此该量表的信度较好。
3.3.2问卷II相关分析。同问卷I一样,本文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对问卷I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之间均成正相关关系。各维度与校园招聘有效性的相关长度基本都在0.5-0.8之间,属于中高度相关;而各维度之间基本都在0.2-0.6之间,属于中低度相关,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校园招聘有效性与校招团队、校招准备及策略、企业吸引力及校招后期4个影响因子显著正相关。
3.3.3问卷II回归分析。同问卷I,本文将校园招聘有效性作为因变量,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
才,有的招到了合适的人才但留不住人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校园招聘有效地获取应届毕业生人才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突出关注的问题。
1.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初步构建
1.1校园招聘有效性界定。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方式[1]。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校园招聘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看企业是否能及时招到合适的应届生人才;二看企业是否能以最少的投入招到合适的应届生人才;三看应届生新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胜任工作,实现人、岗、组织三者匹配;四看应届生新员工试用期内的离职率[2]。
影响校园招聘效果的内外部因素有很多,本章主要研究影响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内部因素[3]。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法律规定、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等,相对内部因素来说,企业很难对其控制,所以本文将不作研究。
1.2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综述。校园招聘是一个完整的招聘过程,笔者在搜集整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校园招聘的不同阶段归纳了其影响因素,包括5部分、19个影响因素[4]。具体见下表:
全部入选法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问卷II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R2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有 85.0%的解释力,F=102.843,P=0.000,显示该解释力具有统计上的意义。问卷II每个维度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子在p=0.05 水平上均达到显著,且子对校园招聘有效性均为正向影响。4个因素影响强弱顺序为:企业吸引力,校招团队,校招准备及策略,校招后期。
4.结论
通过文献分析、开放性访谈及问卷调查,本文最终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强弱程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校招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包括5个维度、20个子因素,各因素对校招有效性均为正向影响。企业角度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计划,校招准备。应届生角度为:企业吸引力,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准备。
两份问卷共同涉及到的因素有四个,而这四个因素在两份问卷调查中结论是一致的,即影响程度排序均为: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准备。两份问卷中没有共同调查的因素为企业吸引力和校招计划。在应届生求职者角度,企业吸引力因素对校招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企业要提高校园招聘有效性,必须大力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在企业校招HR角度,校招计划排在第四位,仅高于校招准备。这个结果跟现在的企业对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规划调整的日趋频繁是有关系的。(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赵h.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招聘有效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