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体会第1篇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生动地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下面是精心推荐的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一《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二《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可读性强。书中宋江的重情重义、李逵的勇敢鲁莽、吴用的神机妙算、武松的倔强浩方,都使我耳目一新,仿佛将我引领到了另一个行侠仗义的世界。
书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每个人的称号了,这些称号包含了每个人的特点,极有个性,是全书的亮点,故事以宋江等人起义为主线,以梁山好汉最后全部死去的悲剧结尾,每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到结尾时,都不禁会想起这些梁山好汉起义奋战的日子。
在水浒传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武将,因此机智勇敢的智多星――吴用便脱颖而出,吴用虽然比不上诸葛亮,但其实他也是十分能神机妙算的一个人。每当危急时刻,他都能替宋江想出策略,令人折服。吴用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些人,他们的性格可能太暴躁了,因此总要用拳头来说话,但每次都会被那些能言善辩之人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哑口无言,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他脾气也是有些暴躁,这使他与人的关系恶化,但当他有一次选择放下拳头和解时,他与那一个人成为了朋友。
《水浒传》告诉我们肌肉并不是最好使的,在平时更应该多多用脑来解决问题,当今的社会并不适合打打杀杀,唯有智者才能站到最后。当然也必须说有一腔豪情热血,争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水浒传》中的许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好友而死去,我觉得人应该在割舍是割舍,不要太感情用事,思前想后,应该用最小的失去换来最大的收获。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三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败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打三骂,结果不是后悔就是吃亏。但是却有着“富贵不能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点让我尤其感动。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但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更让我敬佩。他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承宣使。“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传》这本书写出了一百零八将的不同人生,不同品格,却有着同一的血性——为国杀敌,劫富济贫。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啊!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四前几天,我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不得不说,《水浒传》能称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让人不得不承认。《水浒传》中包含一百单八将,将他们的英雄气概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说起水浒传,我最敬佩的是这其中的一百单八将,一个个讲义气,重友情,想到这,我又不禁想起一次面红耳赤的一件事。
小倪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东西,什么事,我第一时间就是想分享给小倪,当然,小倪对我也很好。今日是小倪值日,但不巧的是她生病了。原本她能够选择告诉教师,这样也许她能够让人帮她值日,但她没有,她告诉了我。她问我:“_,你帮我扫地好不好下次我请你吃冰激凌。”我满口答应。放学后,我去对着庞大的教室犯难。干脆扫几下就走人!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当我回到家,小倪便打了电话过来,说:“_,多谢你帮我扫地!明天我请你吃冰激凌!”我兴高采烈地点头。、
第二天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学校,却看见了正在挨骂的小倪。我心中一惊。才想起来昨日午时的事,必须是教室没打扫干净小倪才会被挨骂。我又不禁担心起来,担心小倪揭发我的罪行。但小倪没有。下课后,我去给小倪道歉了。小倪却出乎意料地原谅了我。她说:“因为我们是朋友!”
看完水浒传,又再次想起令我惭愧的事。从此,我也必须要学习一百单八将珍惜友谊的精神!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五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果然名不虚传。
《水浒》有许多版本,京剧、评书以及电视剧,样样都有它的内容。然而读一读施老先生的原著,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痛快淋漓呢!人物对朝廷的不满,一百零八好汉的侠肝义胆和英勇气魄,以及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正气,真真令人佩服至极。
读完《水浒》,令我念念不忘的,便是好汉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魄力。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少的”不平“吧?然而人们的态度呢?路上遇到了麻烦,只会远远地避开。尤记得小悦悦,那个可怜的女孩。她在马路被一辆辆汽车碾过,十几位路人却视而不见。唯有那位收垃圾的老婆婆,好心地将她送往医院,最终却也没逃过那悲剧命运。那十几位视而不见的路人,却比不上那位盲老人。若是人及时伸出援手,那么小悦悦应该还在父母前玩耍吧”这个时代,人们的心仍比不上那几百年前般的善良纯净了么?所谓“拔刀相助”,只怕已成了“拔脚就跑”了吧!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所有水浒好汉的侠义了吧。在现在,这侠义,只怕也已有了变化了吧?人们都记得,一位老人被车撞伤,凶手逃逸,老人被救却诬陷救自己的恩人的事情。因为凶手跑了,所以老人宁可冤枉救自己的人,也要取得赔偿。这也就是“报恩”了吧?即便寻到了凶手,老人却拒死不认。这就是人心了吧?于是,即使“路见不平”,她难怪没有人敢去“拔刀相助”了么?
或许,这便是虚构与现象的区别了吧。但是,有人想把虚幻的美好变成现实么?一定有不少人看过《水浒》,并为此激动奋发敬佩过。但为什么,不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这《水浒》精神呢?在《水浒》书中,那些背景要比现在差多了,处处战乱,人民起义。至于现在,人们生活在太平盛世里,生活安逸富足。在这些热闹繁华的城市里,若人的心可以更暖一些,岂不更好?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2篇
《水浒传》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籍,为施耐庵所写。它原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下面给大家带来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2021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1“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这歌词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那108位豪放不羁的好汉。正如歌词里面所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他们为人的前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们的性格;风风火火闯四方是他们的爱好。就是这样的一帮人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上上演了
一次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
最记得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背信弃义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小到对朋友仗义,大到对国家的大义,也就是要把国家建设的繁荣昌盛。这是我从李逵身上学到的东西。
忘不了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忘不了豹子头林冲雪夜被逼上梁山,也忘不了行者武松在战场上的潇洒英姿。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好汉最后却起义失败,不免让我为他们感到心酸,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和一生,贡献给了全国人民,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永不能忘并要发扬光大的。
也许,这本书中的有些英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我相信作者的意***是让我们知道国家对老百姓的态度是多么重要,同样老百姓对国家的态度也是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存亡、强大或者衰落。正在成长中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把国家建设的昌盛繁荣,让中国真正地步入世界强国之林。
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2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是能让每个人开心的事。到现在,虽然我读的书和书店比起来是九牛一毛,但已经读不少了。其中,最让我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书还是那被列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看过或听过《水浒传》的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宋江是创建梁山的首领,但我认为不是,而是托塔天王晁盖。是晁盖带着兄弟上梁山,林冲因不满王伦的小气,杀了他。然后推举晁盖当首领,而晁盖被毒箭射死了。梁山众好汉推举及时雨宋公明当了首领,所以,宋江就成了梁山首领。
《水浒传》里的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生动让人百看不厌。比如《七星小聚义》中的情义,《三打祝家庄》的毅力与智慧。还有那《时迁盗宝》的刺激与惊险一百零八位好汉被施耐庵写的活灵活现,记得我刚看《水浒传》时,那时候,我非常敬佩行者武松。不说他在景阳冈上徒手打死老虎,还有他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一个个事例让我读了感慨万千。
可惜的是宋江招安了。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只反_臣,不反天子。因此,在征讨方腊时,72名梁山好汉英勇去世了。《水浒传》好就好在宋江的招安,好就好在投降派。
我觉得《水浒传》中最精彩的还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那一段,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林冲被刺配他乡。经过柴进的庄子上。柴进知道林冲是被陷害,便设酒宴款待。谁知这时洪教头来了,几次挑衅林冲,林冲不搭理他。柴进几次让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最终,林冲答应了,又扔了二十两白银做赌注。洪教头迅速朝林冲打来。林冲反守为攻,洪教头被弹了老远,几番打斗之后,洪教头脚步全乱。林冲趁他全乱之时,一棒打败了他。洪教头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水浒传》让我百看不厌,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
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3《水浒传》这篇文章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却遭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的脑海里面只有:忠,义两个字。
在这里(忠)的含义是:“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的含义”
但是在这里(义)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这就是这篇文章(义)。
我本人在《水浒传》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花荣和武松,武松的英雄事迹就是他在景阳冈打虎和武都头狮子楼锄_的故事,在这些方面武松还是动了脑筋地冷静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花荣是人们称他为“小李广”能特别显示花荣的箭法的故事就是《小李广梁山射飞雁》。
《水浒传》中令我又喜欢又讨厌的人就是主角宋江,因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对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难,能够解囊相助,很有忠义感;但是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以及聪明善战的花荣,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中国四大文学之一。
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4在水浒里,鲁智深是一个明亮的人。他走到哪里,总会带来一片明快、清朗,他处理问题总是那么直感,在他身上,你看不到踌躇、徘徊、忧郁、思虑、悲伤,与宋江不同,除了给佛跪拜,他再没有给谁下跪过,他的脊背是直的,没有什么力量能让他弯曲。金圣叹评鲁智深为一百单八将中上上人物,又道:“写鲁达为人处,一腔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处人待事上,鲁智深很有分别。李忠和史进是他同时认识的,但一生与他们的三次相遇,在相交上就截然不同。第一次一出场,遇到李忠,听史进说是师父,就很敬重,“既是史大郎的师父,同和我去吃三杯”,李忠要迟一步,他还不愿意,将看客轰赶而去。但一看到掏钱的样子,就很看不起,“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就此,李忠被他看死了。第二次桃花山相遇,在李忠周通“现放着许多金银,却不送与俺,直等要去打劫的别人的送与洒家”时,鲁智深的行为并不过分,因为这样的人在他的心里实在是没有分量了,不值得敬重,那就“且叫这厮吃俺一惊”。而对同时相识的史进,却大不相同,在赤松林与史进再遇,两人连续互拜(剪拂),感慨不已,随后,兄弟一般,鲁智深将自己自拳打镇关西后的经历向自己的兄弟诉说一番。听说哥哥肚饥,史进马上把自己包裹里的食品拿出来给他吃,而且立即要去为哥哥扳赢了,“一发结果了那厮”。兄弟情分在字里行间不断表露出来。第三次相遇,是因呼延灼攻打,李忠周通向二龙山求救。鲁智深前来相助,并非是李忠周通的个人魅力使然,而是鲁智深从江湖义气着眼,不计较二人的悭吝。见到李忠,鲁智深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史进,觉得自己现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连李忠这样的人也跟来享福,史进还不知道在哪里,心里真是不得过,“常常思念他……无一日不放在心上”,于是出现鲁智深下梁山寻找史进的故事。站在少华山下,看不到史进,他就急,嫌朱武啰嗦,“有话便说,史家兄弟又不见,谁鸟耐烦到你山上去”。这话够重的,人家朱武是与你一样占山为王的,也好歹是史进的兄弟,就算你武功高些,也不至于这样无礼。从这一方面也看出鲁智深对史进的思念心切。他是一贯好酒的人,得知史进被拿,连酒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直提着禅杖,“不知哪里去了”。
中学生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5在读过《水浒传》之后我对里面的一百多个好汉是充满了敬意,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种种遭遇从而被逼上梁山,但是却有着同样敢于抗争的不屈精神,而在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书中,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他们两个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汉和翠莲二人,在听了翠莲关于他们生活的描述之后鲁智深对他们抱以同情心,当即就决定要帮助他们返回东京。
而后来发生的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事情更是充分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
鲁智深虽然性格比较鲁莽,但是他还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在对付镇关西的过程中,他充分考虑了要拖延时间让金老汉父女走远了再动手,然后通过先激后打的策略使得郑屠首先持刀动手,造成了因为口角斗殴的架势,让别人也从这个里面了解到这是一场正义的打斗,可是因为他力量过大不慎才将郑屠给打死了。
但面对这种局面鲁智深也不是很慌乱的逃走,而是通过“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的话语拖延了时间,他的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有勇有谋的特点。
之后的情节中亦有多处体现了鲁智深勇力可嘉、重情重义的特点。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3篇
哎,又是水浒卡!这一段时间,班上兴起了集水浒卡热。学生们为了集到水浒人物卡,不惜多花零用钱。他们把厚厚的一摞卡带到学校来,有的玩飞镖,有的相互交换,做起了私下“交易”。这不,今天连我也成了他们的镖靶了。看着等着挨批评的小鹏和地上的几张水浒卡,我想:既然学生玩水浒卡玩得起劲,说明他们对此感兴趣。如果粗暴地没收,学生定会口服心不服。再说《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语文课本上也收录了诸如“景阳冈》《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水浒英雄的故事,何不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好好地读读《水浒传》,了解水浒英雄呢?
于是我拍拍小鹏的肩膀,笑着说:“我考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出来,我就原谅你。”“什么问题?”小鹏紧张地问。“你知道多少梁山好汉的名字?他们都有什么外号?说来听听。”没想到,小鹏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还简要地讲了几个人物的故事。我当场宣布:“我允许你们玩水浒卡,但有几个要求,一不能因为集卡而乱花钱,二不能因为玩卡而课上分神、课后不做作业,三要读《水浒传》。”学生们听了,大呼“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从那以后,我在班上开展了“走进《水浒传》”的活动。
第一步,“我看水浒卡”,组织学生先从水浒卡的英雄人物看起、说起,说他们的名字、外号、特长,了解人物外貌特征,使用的武器等。第二步,开展“读《水浒传》,说英雄”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水浒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的版本,课外自主阅读,利用每天的读书课组织交流读书感受和对水浒人物的认识。第三步,“品水浒,写感受”,组织学生读《景阳冈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经典故事,精读细品,让学生体会小说在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刻画、表现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特色,在会读的基础上读懂《水浒传》,同时让学生用笔写出读《水浒传》的感受。学生有的写了对书中人物的认识,有的写了对“好汉”一词含义的理解,有的写了对小说作者的评价…在我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中,我的做法逐步体现出一些符合教育规律的特点,也体现出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
1.挖掘课程资源,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兴趣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学生们喜欢水浒卡,这是他们兴趣所在。《水浒传》本身也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挖掘出“水浒卡”所蕴藏的教育资源,抓住这一契机,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由“玩”向“学”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精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2.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个性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人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织交流,再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指导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我先对精彩片段进行阅读指导,教给阅读方法,再给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品味。在个性阅读过程中,学生有收获,有思考,有争议,有疑惑,让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再组织讨论、交流,使他们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书中包含着的浓厚的感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4篇
关键词:《水浒传》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属浅显的文言文。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古文功底薄弱的他们要在期中考后的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内把这部《水浒传》啃下来,需费一番很大的工夫。因此笔者决定将其安排在开学初进行学习,以保证《水浒传》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使《水浒传》的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调整课程设置,每周设立一节名著阅读与交流课。
在开学第一周的名著阅读与交流课上,我对班级学生《水浒传》的提前阅读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得到的信息是:大多数学生看过《水浒传》的电视,及个别学生看过缩写本,但原著只有一两个学生看过;且男生比女生喜欢看《水浒传》,叫得出一些英雄好汉的名字和绰号。
第二周的名著阅读与交流课上,根据初中生好奇心浓的特点,我利用网络媒体对他们的吸引,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首先,让他们自己动手上网查阅有关水浒资料,再给他们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互相提供学习水浒的资料。此为前奏,接下来 ,我又将设计好的水浒专题网站http:// 介绍给学生,请他们自由阅读有关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内容概要等版块,并请他们随意欣赏水浒电视片段和 flash 歌曲等,让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信息,让他们更直接地体验与感受名著。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自然会在动情后不满足与媒体的短暂接触,自然会主动出击寻找网络、书籍补充大脑。
第三周的名著阅读与交流课上,我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教给他们阅读的技巧,评价人物的方法。
具体阅读技巧为:
A.速读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我教给学生速读的方法,训练他们静心阅读的能力,要求他们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能记准作者、记住人物、记清情节等,读后能回答一般的问题。
B.圈点批注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圈点批注的好习惯。对生字词能查字典,能自由选择对文中的情、景、人、好词、好句、好段加以欣赏,并做一定的评注,如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等,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理解、鉴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如一学生在在水浒专题网站 http:// 的“***交流”上写到:
“我觉得拳打镇关西这一细节描写很生动。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通过味觉描写来表现拳头的厉害。再看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则是从视觉角度呈现。第三拳呢,‘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又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让人看了,觉得一拳比一拳厉害, 一拳比一拳解恨。”
学生对人物的评价:
“我觉得鲁达虽是个武夫,但他却很有耐心。为救金氏父女,怕店小二拦截,他‘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可见他粗鲁之中带有细心、机警、精明。”另一学生在下面附和:“深有同感。明明把镇关西打死了,却说他诈死,‘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这样他就能成功脱身了。足见鲁达的足智多谋,粗中有细。”在第四周的名著阅读与交流课上,我推出了网上“***阅读”版块,请他们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阅读,并在教师博客上专辟读书交流平台——“我来说说水浒英雄”,请他们对喜欢的英雄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评论。
一学生说到“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是武松,因为他武艺高强,别人喝三碗酒就过不了岗,他喝了很多碗,仍旧能把老虎打死,可见他本领高超。”
有学生说“我喜欢智多星吴用。他足智多谋,在‘智取生辰纲’中,他设计骗了杨志,夺得生辰纲。”
在学期末前,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水浒传》的阅读。为了检测他们的阅读水平,了解他们对水浒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利用名著阅读与交流课举办了一场“看水浒 讲英雄 学英雄”的主题班会,请学生自行设计题目,自建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故事讲解。
最后,我请学生在自我评价表上对《水浒传》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
以我班一男生潘 xx 为例,在《水浒传》阅读开展之初,他是属于根本不动型,但经过我的引导与“诱骗”,他慢慢发现名著阅读的乐趣后,一发不可收拾,不单课后看,休息看,回家还在看。短短一个学期,就看了不下三回《水浒传》。他在自我评价表中写到:
我在“教师评价表”上对潘 XX《水浒传》的阅读评价为:
《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有教师评(如教师评价表的设立),可使学生清晰的知晓自身薄弱环节;也有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如通过学生制作的“名著阅读卡”、“名著阅读自我评价表”)达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目的;或在阅读交流课上的生生互动,可达到互相评价、互相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5篇
一、以阅读《水浒传》为例,说具体的做法
1.定好阅读作品,布置阅读任务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经典小说之一,因为其故事情节之丰富,人物结构的错综复杂,再加上文言表达,需要足够的时间阅读,更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备课组在寒假之前,布置了阅读书目――《水浒传》,要求通读原版《水浒传》,并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讲述人物故事,要写清楚人物的身份、个性特征和命运变化、经历。
一部名著,可圈可点可探讨的太多了,有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的目标就有方向了。
2.评选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
寒假归来,学生的阅读作业各有千秋,我们对优秀作业进行等级评比表彰,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展示。各班课前3~5分钟学生轮流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台下学生点评打分,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参加年级“说水浒故事会”比赛。
人人参与,有评比,有表彰,有展示,《水浒传》中的各路英雄好汉渐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3.讲述英雄故事,品评经典水浒
在各班做好前期预热准备工作之后,年级开展了“读经典水浒,话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以集体参与和个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集体参与的活动分三个环节:众说英雄、补说回目、话说水浒。其中,第一环节“众说英雄”是概括不同英雄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个性特征,学生根据提示快速回答英雄人物的名字。题目如:“绰号‘浪子’,智勇双全,百步穿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为报仇射死董超、薛霸。平方腊后,他感于***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第二环节“补说回目”,抽取《水浒传》中的回目,留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让学生回答。题目如:“
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 ”。第三环节“话说水浒”是选取《水浒传》中几个小情节,让学生补充完整。题目如“《水浒传》火烧草料场,把林冲逼上梁山的是 ;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是 ;燕青救主,救的是 。”这三个环节各准备十几道题,每个环节出现,随机抽号,各班同一学号的学生上台参与答题,当场亮分;这些题目都是在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情况,因为随机抽号,都有可能上台答题;因为各班有竞评,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由自主地调动了起来,所以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亢奋状态,对作品的阅读也就自觉主动了。
二、在本次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热情,有几点做法值得推行
1.年级统筹安排,明确阅读要求,使阅读有方向
名著阅读,在新课标有具体的要求,通过年级安排任务,让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更为重视。
一部作品,可圈可点的很多,但是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品的特点,我们设计好问题,明确提出阅读完成时间以及阅读该作品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通读作品时就有了方向。
2.表彰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让阅读有活力
初中生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还未能达到自觉主动,但谈不上热爱,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推动。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营造阅读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引导到我们预设的阅读环境中。因为有评比,有表彰,有交流,学生会更认真地去阅读思考,在彼此的交流中会主动地更深层次地阅读。
三、检验阅读效果,展示精彩体验,让阅读更快乐
在固定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开展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和热情度。年级在前期预热之后,我们依托作品人物形象为主线,组织一场“英雄人物故事会”。学生有集体参与,有个体精心准备的展示。一部作品在整个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他们与其中的人物共呼吸,同悲欢,他们切实体会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文字之美。
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它要求老师对名著要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才能高屋建瓴,提出合理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任务一定是具体而明确;同时,落实很关键,有布置则要有反馈,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直保持关注思考交流状态,主动性调动起来,阅读的目标也就逐步实现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部名著都用这样的形式来完成,可以通过设计某一论题,通过对作品人物的争议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如《骆驼祥子》;可以通过改写为剧本表演促进学生的积极阅读,如《简・爱》;可以通用朗诵会,让学生熟悉作品,如《繁星》《春水》。阅读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就不成负担了,带着任务走进文本,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名著的阅读自然能够完成,深层次的阅读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6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的教学作为国标本苏教版教材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补充,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活动
1.放录音《好汉歌》。
2.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
3.对,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同学们,你们读过《水浒传》吗?对《水浒传》了解多少? (学生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水浒传》,说说《水浒传》中的人物,讲讲《水浒传》中的故事,感受好汉们的英雄豪气。
二、对号入座,了解人物
1.老师觉得施耐庵很了不起,在《水浒传》中塑造了108个好汉,还给他们取了不同的绰号,如果囫囵吞枣地读《水浒传》,经常会张冠李戴。同学们都读过《水浒传》,对这些人物是不是很熟悉呢?下面我们就一、二两大排为一组,三\四两排为一组来一个小小擂台赛,一组同学说绰号,另一组同学说人名。比比哪组同学懂得更多。(学生打擂)
及时雨——宋江 入云龙——公孙胜 智多星——吴用
小旋风——柴进 豹子头——林冲 小李广——花荣
2.看来同学们对《水浒传》很了解,施耐庵给这些好汉取的绰号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人物和绰号之间总有一些联系。你在阅读中发现了这其中的学问了吗?
(1)根据好汉的特长:如小李广——花荣。
(2)根据好汉的性格:如拼命三郎——石秀。
(3)根据好汉的特点:如智多星——吴用。
【设计意***:《水浒传》中人物多绰号也多,人物和绰号之间有一些联系,108名好汉各有各的特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回忆人物的同时对作品有整体把握。】
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水浒传》给我们塑造了这么多的好汉形象,有武艺高超、谦恭有礼的豹子头林冲,有百发百中、箭法超群的小李广花荣,有行侠仗义、粗中有细的花和尚鲁智深。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这众多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设计意***: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评价书中的人物,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阅读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他作为梁山泊的领袖,他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关系到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他就是——及时雨宋江。对宋江这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不知同学们对他有什么看法。
喜欢宋江的举手,不举手的就表示不喜欢宋江。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小小辩论会,喜欢宋江的同学是正方,不喜欢宋江的同学是反方。请双方各选出几个代表作为小辩手。
正方:
1.宋江对下层人民富有同情心,“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又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因此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
2.宋江也是一个善于打仗的人。梁山起义***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接连打了许多胜仗,重重打击和惩罚了贪官污吏。
……
反方:
1.宋江他给予穷人的帮助只是九牛一毛;再说在上梁山之前,他对梁山好汉只是做了一点有限的支持,从他思想上说是不愿意投身到造反行列里的。
2.宋江虽然给梁山带来了兴旺发达,但是他却在梁山事业最强大的时候选择了向朝廷招安,导致许多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时惨死,而把梁山的事业白白断送。
……
【设计意***: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辩论这一形式,让学生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
五、经典回放,重温故事
宋江的确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的是非功过每个读过《水浒传》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不强求一致,大家以后读《水浒传》可以再仔细研究。不管怎么说,宋江带领众好汉“三打祝家庄”还是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类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今天就有几个同学准备了这些故事,想听吗?大家掌声欢迎。(学生表演)
【设计意***: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很多,在回顾经典中,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六、再品歌曲,总结延伸
1.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好汉们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刘欢演唱的这首《好汉歌》。
问:如果你是电视剧《水浒》的导演,为何要以《好汉歌》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
(《好汉歌》旋律激昂,刘欢的演唱铿锵有力,让听众听着这旋律就能感受到好汉们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肝义胆。《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就是108将,以《好汉歌》作为主题曲就抓住了主要人物。)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7篇
金批《水浒》从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此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接受美学的问题,文章拟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金圣叹;《水浒》;接受美学
萨特认为文学作品是“为他人,仅仅是为他人的艺术”,[1]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是以读者的阅读为前提的。接受美学指出阅读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和接受作者现成的提供,而同时是揭示和创造的过程;不是单纯罗列作品中一个个已有单词的表象对象,而是揭示这些对象背后的意义,并对这些对象作新的组合和创造。金圣叹点评《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虽然继197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关于中国叙事文学的学术讨论会上有学者呼吁学术界应该重视金圣叹对小说评点的研究之后,国内外有众多学者进行了金批《水浒》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共发表的有关论文就有200余篇,这些论文从金批《水浒》出发,研究了金圣叹小说理论的方方面面,涉及有文学和艺术的真实与虚构、创作论、人物典型论、细节论以及小说的技法、情节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等等问题,鲜有涉及金批《水浒》的接受美学问题。虽然在19世纪还没有接受美学,但细细研读金批《水浒》后,就会发现金圣叹的批评方式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的批评观点完全符合。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和研究。
当代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是作为一种活动而存在的,存在于从创作活动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存在于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之中。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全部活动过程,就是文学的存在方式,缺少任何一环,文学都不能存在。萨特说:“写作和阅读是同一历史行为的两个方面。”[2]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应从本文和读者两方面进行。从这个理论层面上来考察金批《水浒》,就会发现金圣叹阅读点评《水浒》时游刃于本文与读者之间,激情之余,又表现了一种发掘作品潜在意义的冷静,虽然有时不免有些固执己见,但大多数能够从自我感觉中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和考察。
一
金批《水浒》,是作为读者的金圣叹对《水浒》文本实施的阅读行为,但同时也是作为接受者的金圣叹对《水浒》作品进行的创造性的接受行为。他的许多观点及行为与出现在20世纪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不谋而合,这一方面体现了接受美学理论的必然性,同时也证明了金圣叹在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中所形成的理论的超前性。金圣叹在第五回回评中写道:“以大雄氏之书而与凡夫读之,则谓香风萎花之句可入诗料;以《北西厢》之语而与圣人读之,则谓临去秋波之曲可悟重玄。夫人之贤与不肖,其用意之相去既有如此之别,然则如耐庵之书,亦顾其读之之人何如矣。”[3]145他意识到由于读者的身份、地位、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等的不同,阅读同一本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第二十一回回评中写道“昔者伯牙有流水高山之曲,子期既死,终不复弹。后之人述其事悲其心,孰不为之嗟叹弥日?自云我独不得与之同时,设复相遇,当能知之。呜呼,言何容易乎?……今试开尔明月之目,运尔珠玉之心,展尔灿花之舌,为耐庵先生一解《水浒》,亦复何所见其闻弦赏音,便知雅曲乎?”[4]400接受者要能知晓作品的本义,就要积极活跃地置身于作品之中,与书中的人物共享喜怒哀乐,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地接受作品全部的内涵。金圣叹自己正是如此身体力行地阅读接受《水浒》文本的,在第六十一回回评中,他说道:“蔡福出得牢来,接连遇见三人,……吾读第一段燕青,不觉为之一哭失声。……又读第二段李固,不觉怒发上指。……再读第三段柴进,不觉为之慷慨悲歌,增长义气,悲哉壮哉!”[3]1123金圣叹随着作品情节的大起大落而起伏着自己的情感,作品中人物的行径牵引着接受者的所有情感,金圣叹已经完全融入了作品的氛围之中。然而,金批《水浒》中的接受美学的体现决不只是停留在这类接受主体的被动接受上,而是有着更深、更广的体现。
二
接受美学指出,读者的接受活动不是像镜子一样消极地获取作品的影像,作为接受主体,读者生活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他所受的教育水平、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他的生活体验和经历、他的性格、气质和审美趣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一系列方面形成了他审美接受的“前结构”,正是这一“前结构”,构成了他阅读接受的前提和基础,他必定在这个已知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接受未知的因素。金圣叹在第十六回回批中说道“读书随书读,定非读书人。”在《楔子》中也感慨说“读者之精神不在,将作者之意思尽没。”这就是说接受主体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前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金圣叹是吴中才子,有着率性任情的个性,而他的这种个性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水浒》点评,金圣叹在阅读点评《水浒》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再创造,这一切,都表现在他对《水浒》的评改中。首先,金圣叹的批文就是再创造。他将一百二十回本的第一回改为《楔子》,并云:“楔者,以物出物之谓。此篇因请天师,误开石碣,所谓楔也。俗本不知,误入正书。失之远矣。”[4]39第五十八回“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他认为鲁智深救史进一段写得不好,于是依据所谓的“古本”改删一番,并云:“俗本写鲁智深救史进一段,鄙恶至不可读,每私怪耐庵为亦有如是败笔?及得古本,始服原文之妙。”[3]1070至于他认为自己改创得好,作出一番赞叹也较常见,如把第七十回梁山泊大聚会宋江对天誓词改后赞道:“一百八人姓名,凡写四番,而后以一句总收之,笔力奇妙。”[3]1272从金圣叹删改原文,从而使之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合之举来看,这与接受美学中所说的接受主体的创造性是一致的。
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生生灭灭都由主观精神而自由抒写,小说也是心灵的虚构产物,删改顿成妙笔,那么根据自己思想情趣的“腰斩”,又有何不可?也因此,出现了金批《水浒》七十回本。金圣叹对《水浒》的腰斩,可谓是阅读创作史上的一大壮举。他因为不同意《忠义水浒传》中把一百零八将反叛官府、落草为寇的不法强徒塑造成忠君护国、保境安民而又被朝廷加害的悲剧英雄,便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其题署、书名以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剥离和修改。在金圣叹看来,《忠义水浒传》的题目和内容会给广大读者形成“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3]7-8的负面影响,其作用实与“宋江之赚入伙,吴用之说撞筹,无以异也”[3]7-8,并认为这是“后世好乱之徒”对《水浒》“谬加以忠义”之目之事的结果。因此,为要还施耐庵《水浒传》的本来面目,就“削忠义而仍《水浒》者,所以存耐庵之书虽小,所以存耐庵之志事大。虽在裨官,有当世之忧焉。”[3]7他从自己的担心出发而对《水浒》进行删削,他所说的“耐庵之志”其实也是他借腰斩《水浒》的行为而表达的个人之志。他在阅读《水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情个性,并对其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
三
在接受美学中,对应于阅读者理解接受的“前结构”,本文亦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开放结构。因为读者阅读固然参与了作品意义的改造,但不同读者在参与同一部作品的这种意义创造时,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这部作品本身所提供的再创造的可能性和限度。而从作品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与限度实际上是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或曰结构的召唤性。伊瑟尔对此的解释是,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所有这些组成了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
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力,这就是文学作品召唤性的本质。也正是由于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与空白,读者在阅读时如不用想象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确定化,将这些空白填补满,那么他的阅读活动就进行不下去,他就无法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与“消费”,缺乏就是需要,需要就会诱发、激起创造的欲望,就会成为读者再创造的内在动力。所以,不确定性与空白便是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的原因。由于读者的“前结构”与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两个在阅读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的存在,因此解读本文的过程就意味是对本文意义进行假设、分析、推理、赞同、反对的一系列忙碌的过程,读者通过修补、连接、猜测、预设响应着本文对他的邀请和期待。金圣叹对《水浒》中宋江形象的评改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金氏在第三十五回回批中写道:“故读此一部书者,……读宋江传最难也。盖此书写一百零七人处,皆直笔也,好即其好,劣即其劣。若写宋江则不然,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而无好矣。夫读宋江一传,而至于再,而至于又再,而至于又卒,而诚有以知其全劣无好,可不谓之善读书人哉!”又用《史记》来类比,“记汉武,初未尝有一字累汉武也,然而后之读者,莫不洞然明汉武之非是,则是褒贬固在笔墨之外也。”[3]658这里所说的“笔墨之外”正印证了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结构,也正是由于《水浒》本文有着这样的开放性和召唤结构,金圣叹才有可能对宋江的形象进行评改。金氏笔下的宋江形象是一个全新的形象,几乎完全改变了作者的初衷,把一百零八将之首的英雄人物宋江硬是改造成了一个不忠不义、非贤非孝、只会玩弄权术的奸恶之徒,“金圣叹独恶宋江”也由此成了《水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狄德罗曾经这样讲过:“不管一个戏剧作家具有多大的天才,他总是需要一个批评者的。……假使他能遇到一个名符其实的比他更有天才的批评者,他是何等幸福啊!”[4]《水浒》正是由于有了金圣叹这样的阅读批评者才实现了《水浒》本文的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交流,并使得后来研究《水浒》者注重对《水浒》结构的研究同对文学的存在方式的研究达到统一。“音为知者珍,书为识者传”,作为读者的金圣叹凭自己的才学和悟性使得《水浒》文本发扬光大,“金本一出,他本尽废”,也是对他的杰出贡献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萨特.什么是文学[J].文艺理论译丛, 1984(2).
[2]萨特.为谁写作[J].文艺理论译丛, 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