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1篇
新生活里的新素材
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 吕 莉
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群,每天都在上演着新的故事。初中生活,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生活视角。因为是“新相知”,陌生感和新奇感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更会促使我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更敏锐地去感知每一天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新老师、新同学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这样进入我们的心底,留下烙印。所以同学们,不要忽略了这份“新相知”,它会打开你写作的视野,让你瞬间拥有大量的全新的写作素材。
也许你观察到了很多,想说的很多,且慢!请记住:再多的铺陈也及不上集中笔墨将一个瞬间还原在读者眼前。在细腻的描绘中,读者们会慢慢融入你作品中的世界,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思考同感悟。所以,在你所收集的素材中挑选一下,把最震撼、最打动你,让你最难忘的瞬间描述出来,这一定会让你的文章拥有非同凡响的感染力。
【学生习作】
例1:
相见的瞬间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初一(7)班 张馨月
我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一步步走向学校――参加初一新生***训。
到了学校,老师让我们互相认识认识,说说话。我生性胆怯,又是坐在最靠前门的位置,旁边也没有人坐,就索性闭目养神起来……
终于到了***训基地,我们排好队,下了车。一路上,我拎着那皮箱,抱着竹席,走得很吃力,走走停停,又怕后面人催……唉,好无助的感觉!然而,后面的那个拖白箱子的女孩却不紧不慢地等着,我走一点她走一点,我对她充满感激之情,不禁偷偷打量了她一眼。没想到她也正看着我!我俩目光相对的一瞬,她冲我笑了,我一下子脸就红了!她走快一步跟我并排然后告诉我,把那竹席卷着架在皮箱上会好拿一点。我照办了,真的感觉轻松不少。我想认识她,但又难以启齿,纠结到最后,还是她先开口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刘雨欣,咱俩交个朋友吧!”说罢,她便大方地伸出了手。我也尽量笑着掩饰内心的紧张,回答道:“我叫张……馨月,很……高兴认识……你!”说罢,我也用自己微微颤抖的凉凉的手握住了她热乎乎的手。她的手摸起来软软的,很舒服,她的微笑似荷池的涟漪在脸上漾开,很亲切自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顿时,初与别人接触的紧张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忽然觉得她有点眼熟,过了好久才想起,她的笑容和我小学的一位朋友真的很像。也许,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吧!我正想着,她突然:“小月饼,是你吗?”她笑着问我。我想起来之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在班级做过自我介绍,我把我的外号――“月饼”也告诉了同学们。看来,我的新朋友已经记住我了。我笑了:“是的!”
我想,这相见的瞬间,将是我珍藏的记忆。因为,她的微笑已经如涟漪般漾上了我的脸颊,一圈,两圈,三圈……
点评:***训,是刚入学的初一新生们的作文常见素材。张馨月同学的这篇短文,紧紧扣住“乐莫乐兮新相识”――本次练笔提示语中的“乐”与“新”字来写,情节紧凑集中,中心突出。同时,相识过程中的羞涩、试探、兴奋、感动等心理写得很细腻而有趣味,更使得“新”显得真实,“乐”显得真切。
(指导老师:华晓隽)
例2:
“孙 权”
南师附中新城中学初一(1)班 杭珉叶
瞧!“孙权”傲慢地昂起头,面露杀气。
全班都被这强大的气场所震撼了,个个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一声不吭,乖巧地各干各的事,“嗒嗒嗒”的高跟鞋声清脆有力,在教室中央回荡着,教室更静了,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孙权”皱了皱眉,成八字,犀利的目光杀气腾腾,毫无目的地扫射着,台下人心惶惶,她随意地把书往讲台上一放,让各位“大臣”汇报班级里的各项动机,“王宰相,你跟朕说说,今日发生的事!”王宰相紧张极了,生怕做的不妥引来杀身之祸:“禀报皇上,今日早上,各边境的官员竟发现有许多草民,胆大包天,竟然不交税(不交作业)!”
“什么!竟有此事!究竟是何人如此放肆!全部给朕站起来!”班级里大家互相对视,迟疑片刻,几个草民慢吞吞地站起来,低着头忐忑不安地摆弄着手指,接着,陆陆续续又有几个草民站了起来,他们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等候处置。“你们跟朕说说,为何不交税?”“皇上,贱民罪该万死,最近开销巨大(作业太多)且公告上(黑板上)没有写清今日要交的税种,我……我忘记了!”一个草民弱弱地说。他因底气不足,过度紧张,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一直都是躬着身子,不敢去看那双犀利的眼神。
“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你自身的原因,为何大多数人能按时交纳,而你却不能呢?说到底就是责任心不强,没交的明天全部给我交两倍的税(罚写)!王宰相,你要监督!”
“遵旨!”王宰相信誓旦旦地答应,并补充道:“皇上,近日除了交税问题,其他各项做的都很好,班级里既干净又整齐,草民们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各位大臣以身作则,带领着草民们一起读书……”
“孙权”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满意地点点头,柔声地说:“好了,其实大家每日都在进步,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希望你们能在交税这方面能做的更好!但愿我们繁荣昌盛,和谐美好!退朝(放学)!”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时一位大臣貌似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虚心地向“孙权”请教,“孙权”手指比划着,还时不时在纸上写几笔,口中还在不停地讲解,旁边的人也和她激烈地讨论起来,不一会,这位大臣面带微笑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孙权”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子民们,脸上尽是欣慰和幸福,感叹道:“民强,则国强;民弱,则国弱啊!”
其实“孙权”真名叫孙璇,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是一个认真严谨、教学水平丰富的好老师,对于我们所犯的错误,她总是“心狠手辣”;对于我们优秀的表现,她总是“赞叹不已”,这就是我们的“孙权”老师。
点评:文由“杀气”而起,使人顿觉紧张,有先声夺人之势。笔者笔墨未停,多处铺陈,营造一种符合“孙权”的气场。此处点出“孙权”,呼应题目,让读者的思考随文而动:何人为“孙权”?为何叫“孙权”?“孙权”会怎样?……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对话用一种“戏剧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老师学生都穿上“戏服”演出,既让人不觉脱离生活又有一种别样的趣味,文笔生动成为本文一大亮点。而作者也顺势而动,细节之处笔墨丰足,描写到位。可行文贵曲,老师的“凶”正是为后来的“爱”蓄势,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更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描绘生动有味,拿捏到位,选材平常但懂得筛选,文末处细品,原来“凶”也是对子民的爱啊!
(指导老师:涂|立)
【写作导引】
写写生活中的亲情故事
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 滕之先
家庭生活中满载着美好的亲情故事,写好这些亲情故事就能让亲人们在文中鲜活起来,在读者心中鲜活起来。写亲人亲情,贵在一个“真”字。我们要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莫泊桑曾说过,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让我们去挖掘它。正如《散步》一家三代的温馨美好中包含着责任,《秋天的怀念》深沉无私的母爱中蕴含着对生存的严肃思考。让我们怀着对亲人热切的真诚,去梳理生活,咀嚼生活,提炼生活,把那些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亲情故事唤醒,通过它们来表现我们至爱的亲人。
【学生习作】
例1:
爱喝酒的爷爷
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一(4)班 曾 好
“爷爷,你去干嘛?”“家里没酒了,我去买两箱!”对,你没有听错,是买“两箱”而不是买“两瓶”。爷爷特爱喝酒,而且爱喝度数高的白酒:迎宾酒、天之蓝、海之蓝……这些酒在我们家餐桌上是常见的。他无酒不欢,几乎顿顿都能闻到白酒辛辣的香味。为此,奶奶没少跟他吵架。暑假每次回老家,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爷呢?”
“买酒去了。”
“……”(沉默)
“嘟――”(电话铃响)
“喂!我告诉你,赶快给我死回来,家里不还有一箱酒吗?快回来!”
爷爷个子不高,挺着硕大的啤酒肚,满面油光,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个慈善的弥勒佛,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他肚子里装的都是酒。为了保证他的健康,不让他喝太多的酒,我和表妹经常和他“斗智斗勇”,展开“白酒争夺战”,可没少费工夫。
下面两个场景堪称“经典”,几乎每月都能看到。
场景一:
院子里,爷爷坐在月光下,独自饮着小酒,只见他一脸放松,拿起杯子,将“琼浆玉液”送入嘴中,眯起眼睛,一副陶醉的模样。待酒下肚,还会发出满足的一叹:“啊!真好喝!”顿时,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酒香。每当爷爷吃着花生米,喝着酒,好不惬意之时,我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爷爷身边,一把夺过酒杯,冲他吼道:“爷爷!不能再喝了!”一边将酒杯递给表妹,示意她藏起来。爷爷不满地说:“又是你奶奶让你来的吧?唉,我难得喝一杯,又被你奶奶给搅了,真是……”
场景二:
“爷爷!你在干嘛!不是说过了不能喝酒吗?会伤身体,你怎么就是不听呢?”在某次顺利夺过酒杯后,我瞪着从桌下搬出整整一箱酒的某人,义正辞严地说。他直接拿出一瓶酒,咕嘟咕嘟往肚子里灌,无视我的存在。
……
我有这样的爷爷,会和奶奶吵架,爱“月下独酌”,不时和我上演“白酒争夺战”……我们有时会为他的身体担心,但他也给我们家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当然,还有那浓浓酒香里更浓的亲情。
点评:本文以充满喜感的文字表现了酒香中的亲情。文章开头的几处语言描写就趣味横生,爷爷月下独酌、白酒争夺战等场景的刻画细致生动,爷爷嗜酒如命的特点以及家人对爷爷的关心都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小作者紧紧围绕“爷爷爱喝酒”来组织材料,调度有序,不蔓不枝。语言畅达谐趣,洋溢着生活气息。
(指导老师:蒋芳菲)
例2:
留一份布丁给你
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初一(9)班 金雨欣
我的弟弟叫海潮,今年读四年级。他有点胖,每次在吃饱饭之后,肚子就像怀孕几个月的孕妇一般,而我每天必定要做而且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捏他脸上的肉肉。
有句话说得好:“有哥哥的妹子都是公主命,有弟弟的妹子都是女汉子。”自从有了这个令人头疼的弟弟,我这原本温柔可爱的女神硬生生地变成了动不动和他打闹“厮杀”的女神经。和别人家的姐弟一样,有打闹,也会有相互关心。有时候,他作业写到十一二点,爸爸就会来吼他,这时我就像鸡妈妈护着鸡宝宝一样维护他。放假的时候,我懒得上下六层楼去买早饭,他也会帮我买一份。虽然我们之间吵吵闹闹不断,但是关系依然很好。
记得今年暑假的时候,我要去婆婆家玩几天。海潮只好一个人郁闷地呆在家写暑假作业,羡慕嫉妒地看着我开心地去婆婆家。谁叫他作业拖欠太多呢?活该!
在接我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海潮天天在家吵着要给我打电话,还老抱着我的照片看,晚上睡在我的床上。我问为什么,妈妈回答,海潮说他一个人睡在房间里面害怕,睡在姐姐床上有安全感。当时我内心触动很大,回家之后,他见我回来了,哼哼道:“老巫婆回来了,日子又不好过了。”但是我感觉自己清晰地听到了他的心里话:“太好了!姐姐终于回来了!”
我放下东西,他又笑嘻嘻地凑过来,手里拿着两个布丁,递给我一个,说:“金雨欣你快吃,这是爸爸带回来的,可好吃了,我给你留了一个,我自己留了一个。”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会给姐姐留一个。他不好意思了半天,说:“因为你平时教我写作业很辛苦。”
我说:“就因为这个?”
他接着说:“因为我喜欢你。”
我禁不住捏了捏他脸上的肉肉,顿时感到自己的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就连以前跟他相处时的烦恼怨气都化作了幸福与快乐!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2篇
反思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对于上语文课,营造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充满活力。如何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呢?我课下反思,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老师要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要面带微笑进课堂,给学生亲善、和蔼之感。且莫紧张、严肃,让学生觉得教师严厉,不好接近。应注意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交流中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赞赏学生,以便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有鼓励性的评价。
2.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这节课,我设计的学生活动充满了活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就应该是多样的,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
如,在设计叠飞机活动时,我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四五人一组,分别代表本组成员,说说此时此境叠飞机在想什么及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动了起来。又如,在叠飞机时,让他们首先在本组展示,再推荐最好的到前面展示并说说飞机的外形以及命名的原因。通过此环节设计,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自己的飞机并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各评价其他任意一组,以“夸夸我们的纸飞机”为题,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并发言。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最后通过放飞机环节学生全部都动了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活动异常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二:学生观察时间不足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3篇
如何写好“叙事写人”类作文呢?本单元所选几篇文章可以作为很好的范文来做例子。
首先,要抓取典型事件写人物。人物不是孤立的,他们是鲜活而且有魅力的。《散步》中,散步本身就是典型事例,急于散步这个典型场景的铺排,“我们”一家子的和睦温馨相处得到呈现。《秋天的怀念》中叙写“看花”这一中心事件,连续写三次“看花”,线索清楚,叙事明了。《咏雪》中的“雪天对诗”,还有《陈太丘与友期》中的精彩对答,同样将陈元方的智慧巧辩展露无遗。
其次,学会在波澜中展现人物。《羚羊木雕》中围绕“该不该退还木雕”事件展开故事。又把开始的争辩,推到去取木雕,还给家长完结。故事将木雕丢失放在最前面,有一种悬念顿生的意味,然后写“我”和万芳的友情之深,情节迂缓下来。再写“讨还木雕”,自己怎么愿意去讨呢,明明是送给人了,波澜又现。最后还是拿回木雕了,心里一阵难过。万芳跑来了,把小刀送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小说笔法讲究一波三折,这样的安排和穿插在优秀文章中是极为讲究的。如果我们写作文,家庭琐事多了,就要学会如何叙写矛盾纠葛。《散步》中关于“走哪条路”问题,就显得颇有戏剧色彩,情节上耐人推敲。
再次,擅长描写细节。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陈元方和友人的对白就很有意思。友人骂陈父“非人”,陈元方理直气壮回骂,你失信于前,又对子骂父,是你失礼,还是家父无礼呢?这一番妙对简直太有意思了,他把友人的无信粗鲁,元方的机变过人、聪颖达理表现得十分生动。还有《咏雪》一共就只有三处对白,那纷纷的白雪像什么,一答像盐撒在空中一样,一答像柳絮在风中翩翩飞舞。区区数语,便把一幕寒雪日一家人对诗的场景表现得富有诗情画意。细节不在于要多少花哨,实际上寥寥数语,删繁就简,也能传情达意,尽显生动。
最后,学会运用表现手法,比如《金色花》的借景抒情,想象奇绝。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花,和妈妈三次嬉戏:妈妈沐浴后,自己变成香味,让妈妈闻到;妈妈读书时,自己变成树影投射到妈妈身上;妈妈到了牛棚,自己才变回孩子,跟妈妈要求讲故事。这些温馨的情境无疑是天真稚嫩的。作者借花来传情,把一腔爱意通过特定的方式加以表达,既形象而又生动。这种表达方式为什么新颖呢,它一反传统的那种写人、写事方式,有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呈现之美,表达之真。冰心的《荷叶 母亲》也是运用借景抒情之法。所不同的是它先叙事写景,叙事稍有微澜。繁杂雨声的天气,人感到烦闷与不适,当看到荷叶护莲这一幅温馨画面之后,作者的情感一泻而出――“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种情感水到渠成,珠圆玉润。比之于无病的文章,我们当然推崇这种曲折回环的抒情方式,我们忌讳那种矫情滥觞的笔墨,宁可让情感在不动声色中倾泻。所以,要抒情,则在文境中一步步来,直到水到渠成时,情感便显得油然而生了!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提高;教学有效性
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中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时间深入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拓宽习作素材获取渠道解决习作无内容的障碍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尝试和研究,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1.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素材
为了解决学生对有的事物不可能去观察和对有的事物没有细致观察的矛盾,一是可拍摄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照片用投影放大后让学生反复观察,然后让学生写作。二是通过课前拍摄录像资料,课中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根据录像写作。如,有的动物、人物、景物是无法搬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的,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三是利用教材上的插***,指导学生观察后练习说话和写作。如,在教学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会写”时,先指导学生掌握看***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画面按观察顺序进行说话练习。说清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在做什么?再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猴子的动作、形态,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最后,练习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来。
2.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
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人和物。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没有留心,缺乏细致的观察,以致“身在此山中”却“不识真面目”。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形状、颜色、姿态等,可通过嗅觉去闻它的气味等等。另外,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作为习作的材料。
3.从学科课堂中获取素材
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一个个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4.从组织活动中获取素材
要使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又能写出真情实感,必须有意识的把习作训练与组织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视野,不仅丰富了习作素材,又培养了习作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如结合学校课程资源,在校内组织开展打篮球、拔河、滚铁环、跳绳等比赛活动;到校外组织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扫墓、卖报纸、公益宣传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感受,尽可能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原始材料,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创新习作训练方式改进习作教学指导方法
1.让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
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读是理解吸收的过程,写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关系密切。读是写的基础,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获取的。只在习作课上讲写作、学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也是没有保证的。必须把练笔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要而写,形式要灵活多样。
2.让说话和写话有机结合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从练习说话开始。对低段学生来说,说好话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学生遇事没话说,有的说话过于简单,有的怕在同学面前说,有的声音小、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因此,在教学生识字和阅读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其次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说话的素材,丰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为说话和写话训练打下基础。再次是和家长配合,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多看各种有益的课外书、影片,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和孩子交流,训练孩子大胆说话,逐渐训练学生表达清楚。学生只有说得好,才能写得好。说为写作了准备,学生写起来就会容易多了。因此,每次写话和习作之前,教师最好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启发学生先说说,说好了再动笔写。
3.让记实与想象有机结合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寥寥数语,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习作教学理念。其实,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然而,在我校实际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不少少年儿童习作情意水平低。他们对周围世界关注的视角浅,思想触角迟钝,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下笔时常被“无米之炊”所困扰。他们敷衍成篇,其习作内容贫乏,思想干瘪,情味欠缺,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厌恶与排斥情绪。下面我粗略谈谈习作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1 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语言材料
课文是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们应该从单元整体出发,做习作教学单元整体备课: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读懂内容,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怎样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学习课文的样子,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从而使他们乐写、能写。例如,人教版小语教材“壮丽的祖国山河”,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习作要求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通过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学习作者通过景色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然后运用到口语交际中,互相交流说一说;最后在习作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进行写作。写完以后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作修改,使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些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却无法“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我有位好友的女儿,今年才小学五年级,却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又十分喜爱写作,每晚笔耕不辍,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小作家呢!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我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当然,这远远不够,我还建立了班级***书角,让学生把自己课外书带到班上来,同学间互相借阅,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我还根据语文教材的要求,鼓励学生节省零用钱去买必备的课外书,如《伊索寓言》、《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等,以开阔学生们的眼界,积累一些间接经验和语言材料。
2 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习作内容生活化,利用本地资源,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本身,打通课内外、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实现习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缀,让学生感悟生活,感受到习作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从生活中寻找材料、从大自然中索取材料、从活动中创造材料,从阅读中积累材料、从课文中挖掘材料。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编辑作文集、出版班级学习板报……也可以是班级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只要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我们都应该经常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活动,校外素材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我应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就近组织参观、游览、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亲身体会。
3 习作要互相交流
作文和说话一样,都是交际的工具。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很自然地在交际中得到了反馈,分享了表达的快乐。作为说话延续的作文,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从而得到反馈,“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叶圣陶先生深刻地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需要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发表的欲望”就是写作的需要、写作的动力。作文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发表欲望,满足他们的写作需要,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课标规定“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其意义也就在此,我们绝不能忽视。
4 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帮助差生,针对他们作文中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教会他们“能写”,努力做到会写、写得好
不少差生的作文内容叙述不清,前言不搭后语,这与他们思维不清和组织内部语言能力差有关系。我们可以“先说后写”,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作指导,引导他们想一想:我要写什么样的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把要写的内容一句一句连续地说一说,帮助他们组织好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语句,清楚有序地表达出来。有一些差生每次只能写出三言两语的作文,使老师们很头疼。我想,首先要让他们有话可写,在“先说后写”时指导他们说得多一些。还可以指导学生多问几个“什么”“怎么”“什么样”“怎么样”,把内容写得具体一些。例如写事就可以问问:“是什么事情?”“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写一个人就可以问问:“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 “他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写自己想到的就可以问问:“你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小学生作文写多少字?现在《语文教学标准》不再规定习作的字数,有利于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流水账式的作文,我们要正确对待。我想,差生能写出流水帐式的作文,毕竟是迈出愿写的关键一步。再说,日常生活本身就像流水账,作文就是找出生活这本流水账中的精彩,把它写下来。遇到了流水账式的作文,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而选择好作文的材料。还可以对这些内容多问几个“什么” “怎么”“什么样”“怎么样”,做到“言之有物,言有重点”。说话罗嗦、语句不通顺、更是常见的毛病,就是一般的小学生作文中也免不了。究其根源,往往和学生口语表达有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这些毛病。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先说后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认真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口治”自己的这些毛病。
总之,在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中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习作教学的深远与厚重,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是习作教研的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习作教学之路,使之不断进步!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 教学
(一) 拓宽习作素材获取渠道解决习作无内容的障碍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尝试和研究,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l 、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素材
为了解决学生对有的事物不可能去观察和对有的事物没有细致观察的矛盾,一是可拍摄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照片用投影放大后让学生反复观察,然后让学生写作。如学习了《花钟》后,教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见过的花钟,而学生很少见过,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提供素材。二是通过课前拍摄录像资料,课中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根据录像写作。如,有的动物、人物、景物是无法搬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的,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三是利用教材上的插***,指导学生观察后练习说话和写作。如,在教学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会写”时,先指导学生掌握看***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画面按观察顺序进行说话练习。说清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在做什么?再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想像猴子的动作、形态,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最后,练习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来。
2 、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
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人和物。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没有留心,缺乏细致的观察,以致“身在此山中”却“不识真面目”。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形状、颜色、姿态等,可通过嗅觉去闻它的气味等等。
3 、从学科课堂中获取素材
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一个个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二)创新习作训练方式改进习作教学指导方法
1 、让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读中悟法、写中用法。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练习。”他还说:“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读是理解吸收的过程,写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关系密切。读是写的基础,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获取的。只在习作课上讲写作、学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也是没有保证的。必须把练笔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要而写,形式要灵活多样。在阅读课上,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从读中学写,让读写有机结合。阅读教学后,可以根据课文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续编故事、写导游词、编广告语等。在平时,对低年段学生鼓励写话,有话就记在写话本里,定期交流、展示;对中年段学生鼓励记日记,特别是观察日记,既可积累习作素材,又可训练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对高年段学生鼓励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这样长期坚持,不仅对习作,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他课程,乃至终生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 、让说话和写话有机结合
叶圣 陶老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可见,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从练习说话开始。对低段学生来说,说好话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学生遇事没话说,有的说话过于简单,有的怕在同学面前说,有的声音小、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因此,在教学生识字和阅读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其次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说话的素材,丰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为说话和写话训练打下基础。再次是和家长配合,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多看各种有益的课外书、影片,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和孩子交流,训练孩子大胆说话,逐渐训练学生表达清楚。学生只有说得好,才能写得好。说为写作了准备,学生写起来就会容易多了。因此,每次写话和习作之前,教师最好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启发学生先说说,说好了再动笔写。
3 、让记实与想象有机结合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引导学生可以去联想一下它的过去和未来,想象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在习作教学中利用说写童话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好的举措。可以组织生课外大量阅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利用教材中的童话进行续编,给学生提供几种事物或几个词语,让学生练习编写童话等等。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会撞击出火花,写出不同结局的童话故事。提供写作水平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让写作与评改有机结合也是不错的方法,在此就不再赘述。只要教师都能严于律己,把心思投入到教学当中,就会发掘更多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参考文献: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第7篇
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生活的细节之中,拓展习作训练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帮助他们养成生活学习习惯和习作习惯,进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范例和仿写相结合
习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表达训练,它既可以衡量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理解的水平,还能考查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能力。所谓习作能力,就是指对客观事物、对生活情境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人常说,对生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学生习作的优劣。
学生写作文,要学会把看到的人、事、物用文字描述出来。要写好作文,不妨从仿写开始。例如,要求学生描写动物时,指导时先提供一些范文。如三年级的课文《翠鸟》有这样一句:“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按范文的结构描述。这样既有范文,又有实物,学生就有话可说,从容落笔。
为了检查学生所写的动物是否真实合理,教师可让学生隐去习作中的动物名称,当众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来猜他所写的动物。这样,在热烈的气氛中,总结猜中的原因是作者抓住了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形象的描写,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描写物品、景物、人物等,都可以采取观察和仿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基本功练得扎实过硬,学生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写什么就像什么,作文水平就能逐步提高。
二、观察与积累相结合
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最后东拼西凑出应付差事的习作,这样的习让评阅教师读来,乏善可陈,空洞无物,语言干巴。那么如何改变习作教学这种困顿的局面,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广泛猎取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宋代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我们的习作教学有深刻的启示。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所在。学生之所以作文时无话可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在对生活素材的选取上有很大的局限;二是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物不留心观察、感悟等。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健康、广泛的志趣多方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多元性,乐观积极地投入自然、社会、学校、家庭等活动实践中。这样,那些小到蚂蚁搬家,大到日月星辰,都是他们习作的素材。
三、指导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写下水文、范文,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具有强大的带动示范作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因此,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指导示范,既要动口,还要动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游泳当然要教些游泳的道理,但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去游一阵子给学生看看,对学生的好处更多。”可见,习作教学中教师主动示范,常常“下水”,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启迪学生作文思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下水方知水深浅,下水方知习作艰。如,在指导学生初学写作议论文时,学生总是感到无从写起。这时,我先将自己写的下水文展示出来,让学生去读去感去悟,再听听他们的意见,并结合自身体会,谈写好此类习作的我的感性认识。这样有的放矢的指导,比随便念两篇范文给学生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再者,师生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了习作的积极性。这样指导、练习,示范,感悟,学生习作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阅读与练笔相结合
语文课本中选文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因此,我有意利用大作家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模仿。在学生学习之前,要求他们准备相关的习作片段,然后与优秀范文对照。在此基础上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与自己的习作不足,再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这样在写——读——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把课文读透了,又能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读写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