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的学习互动活动;它是一门艺术,必须融入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降低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努力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既重“过程”又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活动始于提出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活动中***思考,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是前人所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可以说善于提出问题就意味着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开发,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应用

所谓的“导学案”,主要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程内容,对一定的情境与问题加以创设和计划,由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案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预期地进行组织,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接受新的知识。小学生毕竟思维能力还未成形,对数学这种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进行学习时,教师必须要适当进行引导,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最应该进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初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导学案的设计,只有先设计好导学案,才能使其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要点

1.在设计新课内容导入时,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虽然很旺盛,但更多的时候学生仍然童心未泯。再加上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严肃和严谨性,普通的教学和导学只会使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课堂提问就成为了一种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的重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问题设计得好,才能调动他们去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也能够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2.导学案设计要抓住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重点,导学案的设计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导学案,抓准设计重点是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最关键的点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的导学案时,不能仅仅对课堂形式的热闹与否以及课件画面的漂亮与否加以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抓准小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重点。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对该重点进行突出。小学数学课堂一节课的只是断可能会有很多,但真正的教学重点却不多,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但只要学生能了解和掌握这一个重点,教学就是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重点的确定必须要在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导学案时间和过程的设计加以突出。只有抓住教学重点对其突出,才能更加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导学案在问题设计上要逐步地引申,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导学案的导,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问题进行的,通过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导学案的设计中问题设计是很重要的。但导学案问题设计除了能吸引小学生兴趣外,还必须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逐步引申。小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如成人深刻,太深奥的问题只会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并且对其价值与效果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在导学案问题的带领下一步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才能记得深刻,学得顺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1.按照导学案,明确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的导学案在在按照“一课时一学案”的标准设计之后,教师应该在桑科之前先安排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等问题进行预习,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每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了解,给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以正比例与反比例为例来说,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才能进行教学的。之后应该先教授正比例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反比例,这样学生的基础才会打得更劳,对知识的识记也会越深刻。

2.对导学案和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完善学生知识建构

虽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放开手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究泵库。但这些,并不妨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导地位。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强,而且对知识还处在学习的阶段,必须依靠教师的主导才能真正学好应该学习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探究和讨论过程进行指导之外,同时应该对导学中学生的争议或问题加以分析和讲解。并对每一堂教学内容引导性地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修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轮廓和印象,这样才能更好得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设置有梯度的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消化程度,教师不仅应该在导学案中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还应该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或者课后给予学生巩固知识的相应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自然就要牵涉到习题。数学这门学科,练习本来就是他的特性,学生只有多做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该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和特点准备好有梯度的课后练习题,注意因材施教,把教学共同的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保证班级内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习题,并能够自纠自查。

导学案与教案有本质的不同,导学案不仅包括教师的“导学”,而且包括学生“探究”,是两者共同形成的。学案导学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思维过程,在学案的载体之上,教师通过导学与学生自身探究性的学习相互配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7(14):145-146

[2]黄建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学研究,2010,5(15):78-79

[3]韩义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学案导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8(25):102-103

[4]史淑霞;徐宝贵.学案导学法的课堂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9,9(18):115-116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3篇

关键词: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设计好教学方案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效率,使学生知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提高数学教学成果,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不管平时上课还是上公开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提高非常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些教师上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原因是没有充分搞好教学设计。那么,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研习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范本和参考依据。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精心设计出教学方案,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钻研大纲,明确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首先要看的就是这堂课目的是否明确,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等。这就是说,小学数学老师备课时,要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然后才能明确教学目的,之后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整体考虑,系统分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学老师要遵循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并且及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

(三)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重点明确了,还需要有效突破难点,这就要求精心设计和选择方案突破难点。

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选择程序

(一)遵循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习的规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向前的循序渐进过程。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时,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程序。

(二)开启思维大门,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问题与思维是形影不离的。因此,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创造和思维训练的过程。

(三)结合本班实际,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专家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具体教学,要结合多方面实际来选择方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新课改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设计选择方法时,切不可脱离学生实际,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选择。

三、关注主体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进行之前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记录教学反思等环节预设课堂内容. 教师作为设计者,会以不同的教学技巧去改进教学,以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设计对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对象制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是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将生硬的教学原理转化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材料和课堂教学计划,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与决策性. 教学设计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安排布局,使教学有创造性地发展,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起到了系统指导的作用,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

误区

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教师设计案例的时候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教学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1. 教学设计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大多采用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教师盲目选择这一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2. 教学设计前后脱节

教学课程知识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构建的,强调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但现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这源自教师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没有透彻了解,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没有准确把握,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及教学建议,造成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内容严重脱节,有时高年级所讲的某些内容,低年级已经讲过,甚至是低年级忽略的基础知识,这使得教授的知识不全面、不合理.

3. 教学设计模式单一

有的教师认为,在教授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学过程、教学模式都成了统一的定式,很少去改变,也不思创新.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除了教学内容变化外,看不到学科或者教师的特色,这就造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模式都一样. 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还不够丰富,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有待优化,教师应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按照学生的特色进行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段,即教师利用各种情境,解析教学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从而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知识相冲突的情景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 如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时,引用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 首先,以动物王国也要举行运动会为情景导入,设计两个人物形象小鹿和大象,为了布置会场,小鹿和大象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用课件展示两个方案,即小鹿以灯笼和花盆间隔排列的方式,小象则灯笼和花盆无规则地摆放,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谁的设计方案显得更加整齐、有序?”以此导出课题“小鹿在设计方案时运用了我们数学上有关规律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找找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接着,让学生按照小鹿的设计方案,用简单的***画表现出来,这时候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好,我们再一起来画一画. 1,2,3,…,14,15,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画***的策略. 学生可以用(表示灯笼,表示花盆)来表示,第15个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 在提倡运用多种策略解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觉地实现策略优化,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 设置活动,引导探究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预设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有效手段.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会设置1~2个教学活动,且活动的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以期将学生引入探究活动中. 学习“确定位置”时,教师设置的活动是根据班级的座位找数对. 教师首先设计了根据位置写数对的活动――“你能说出班上某某的具置吗?”学生***书写,全班交流. 这是比较简单的活动引入. 深入探究时,教师设计了根据数对找位置,分别写出了下面的数对:(7,2),(5,3),(8,3),(3,4),(7,4),(5,4),学生则根据数对,准确地找出同学的位置.

3. 自主探究,观察记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遗忘的是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活动下的小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特色,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得知识. 学习低年级的“十几减9”时,为了启发小学生的自主算数能力,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探究,首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以“怎样才能准确地算出13-9”这一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让学生开动脑筋,借助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一想,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动手操作的结果. 教师的这一设计,旨在让每个组先派代表上台演示,发表意见,并解释自己的想法. 随后,允许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组中发言的同学作补充,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记录,有的同学从13个小圆片中一个一个地连续减去9个,还剩4个――逐个记录,减去一个画一笔;有的学生从10个一堆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3个合在一起,得出剩下4个――他们记录时,先记录分成一堆的10个,然后减去9,最后记录剩下的部分及合在一起的部分;有的学生先减去3个,再从10个一堆里拿走6个,剩下4个――记录时,先记录3个的部分,然后再记录从10个中拿走的部分;有的学生这样想:因为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 最后,教师设计教学总结时,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在那么多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让学生知道这种算法的优点,归纳学习特点,了解自身思维的特色,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启发思考,交流归纳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设计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利用黑板板书、教材,以及教学用具,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主要以课本后的练习题和额外的习题册为主。随着社会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逐渐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特点,也难以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普及情况仍不够理想,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仍然没有实现全面的生活化,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推动新课程标准改革。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脱离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及课后作业中,教学内容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教师开展的小学教学活动而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或者学生是否能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分数,但是往往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近几年来,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更要求教师能够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落在首位。小学生往往不具备更为完善的抽象思维和迁移能力,一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用的案例或事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么学生一定会感到困惑,甚至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运算法则及几何知识时,往往忽视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虽然教材中的应用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但是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缺乏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相对死板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能够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生动的展示,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讲解乘除法运算、加减法运算,以及多边形面积周长的运算时,主要以板书和教学道具为主,忽视了运用和结合实际场景中的事物。虽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中掌握并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但是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出积极的培养。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应当应用于生活,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思维发展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所以难以自发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运用和转化实际事物,带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课后作业缺乏趣味性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仅是再一次复习课上所学的知识,也应当巩固和锻炼自己的运算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现阶段大部分小学教师通过布置练习册、试卷等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考查方式比较传统,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也并未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小学生逐渐接触到更多的互联网信息,单纯通过试卷或习题册的方式进行考核的方式,早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当学生的作业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才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实现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因素。

二、推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安排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力求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缺少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互结合、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互结合和转化,就会使数学学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并不能取得相互促进的效果。

(一)推动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多边形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仅要求学生对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进行简单的了解,但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些多边形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结合课本和教学道具进行基本的讲授和练习外,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增加动作或是比喻等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将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里,学习的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融入生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尤其在数学领域,若能以生活化的概念融入学习,更能体现数学学习最初的意义。2015年***颁发的课程纲要指出:数学生活化,期许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利用教育活动与个人经验联系,帮助学习者学习。除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外,同时也能改善学生对于数学的恐惧,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学者应该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确认该活动是否符合此课程的概念要求,对于教学是否有帮助,年龄层是否符合学习者。另外,操作简单也是教学者必须考量的因素,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考量难易性、参与性、纪律性、学习性,并自行加上了延伸性,让活动导入教学能更切实地影响到学生,使其在学习上做相应的改变。有学者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为数学领域的教学活动转变成活动教学活动的模式,也就是指教师有计划地在所安排的学习活动中,供学生学习做选择及做决定,并从中获取概念性的知识。

(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

与初高中生及大学生不同,小学生掌握的学习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往往感到比较新奇,对于讲授知识的教师十分崇拜。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上讲课的方式,以及筛选的案例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准备工作时,应当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并将之作为教案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转化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解答题。在向低年级学生讲解加减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使用教学用具进行计算和学习以外,也要通过实际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将日常购物作为题目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数学知识及运算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学习计算***形面积时,也可以设计生活场景,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答题目。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习面积的计算方式,让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实际需要支付的购买费用,以进一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一计算方式。

(三)促进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不仅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学生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机会。可以说课后作业是延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课后作业生活化也是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后作业生活化与教学内容生活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都是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的运用相结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背景融入习题中,这样的题目不仅有趣,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乘法来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应当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也应当为教师提供更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教师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提供便利,鼓励教师创新。教师也可以通过学校参与校外的交流学习活动,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除了为小学生布置常规的运算题目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布置互动性、趣味性更强的作业,吸引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学生可以和家长利用扑克牌,自制卡片等道具进行数学运算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及加减乘除法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应用题,比如以切生日蛋糕为主题设计题目,和同学进行交流。在设计题目过程中,分数的计算以及平均分等相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能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要求,也能够适应小学生的生长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课后作业生活化,是全面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和主要方面。同时,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一过程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指导以及任课教师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总结和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设计。

参考文献:

[1]陆少解,覃胆妹.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2]李迎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探析[J].学周刊,2019(16).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6篇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xxx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

 

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00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

 

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

 

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

 

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

 

⑸点明意义。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06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 0。

 

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06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完成,利用香港的***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 练一练2

 

学生***完成,反馈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1. 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7篇

数学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导”得有法,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导”才能算有“法”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导学案要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发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课堂提问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只有精心设计,才能起“导”的作用。

1.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的问题设计目的在于上课时创设一种学生想探究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连减应用题”时,教师设计了商场购物的情景:方阿姨去诳商场,看中了一条围巾36元钱,又看中了一双皮鞋59元,开好发票后要到收银台付款,她的钱包里有500元钱。同学们想一想,方阿姨会怎样付款?在这个富有开放式的问题情景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景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很高,觉得学习新知识是为了解决新的生活问题,数学是有用的,当然会产生积极的探究取向,就愿学、愿思、愿探究,很快学会了解答方法。

2.抓准教学重点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抓准教学重点是关键之一。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和课件画面的漂漂亮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教师应注意一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几个,但教学重点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重点应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设计来突出。例如,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材呈现的场景是按周期规律摆放的三种不同物体:盆花的颜色依次是蓝、红、蓝、红……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彩旗的颜色依次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提出的问题是: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照这样摆法,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一课时的重点是什么,有些教师认为是让学生掌握用计算(除法)的方法解决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形。细读教材主编王林先生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学》2005年第9期“苏教版第二学段数学教材内容介绍”一文中的一段话:“找规律单元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可知,这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找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计算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结合例题经历怎样找(观察或操作),用什么方法找(看一看、画一画、圈一圈或摆一摆学具等),找到的是什么规律(如盆花是2盆一组,每组按1盆蓝花、1盆红花顺序排序或2盆一组,单数盆摆蓝花,双数盆摆红花)的过程。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也可以用单双数列举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等。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这个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化,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抓住这类题的本质。这样研读教材,抓准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显然能够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逐步引申。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考虑其价值、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能启迪学生的思维,问题要有层次,为引申而置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直角、锐角、钝角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1)用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形?拼一拼看,这一层让学生随意拼,拼出的***形可能有两类,一类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类是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第一层次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按照下面的做法试一试。这一层次教学生旋转平移的方法。引导想一想: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进一步使学生发现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表来拼,会怎样?让学生按照第二层次的方法***拼。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推出来了。

由于问题的设计有层次,设在关键处,所以学生能抓住要害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弄清道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记得深刻,学得顺利。

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学生议论

1.抓住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议论。小学生思维特点是直观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在感性基础上引向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断提高思维水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在知识的联结点上引导学生议论。例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让学生读“4020”,然后让学生阅读第八册课本38页例1前的一段话,知道万级和亿级的读法。出示“400305004000”,引导学生讨论:(1)怎样读?(2)万级和亿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3)在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什么?通过分组讨论,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和感知的经验,总结出多位数的读法,导出重点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抓住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议论。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较难掌握,原因是认识结构模糊,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属性,产生思维误区。因此教学中应抓住知识的差异处引导学生议论。

例如,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四册教材中,用“和”求每盘放几个梨?让学生讨论:“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学生回答后,立即列式计算,然后教师补充完整:“把28个梨,放在4个盘里。”全班列式解答。出示例4:有20个梨,又摘来8个,把这些梨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个盘放几个?与复习题比较,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不同?怎样解答?在学生充分讨论中,发现复习题中梨总数已告知,而例4却没有告知,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先求出梨的总数。出示例5:有20个梨,吃了2个。剩下的梨每6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与例4比较,问题相同,指出条件中主要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例4用总数来分,例5是用“剩余”的来分,这也就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加”和“减”作为议论的重点,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认真审题的意义。

3.总结、归纳知识引导议论。有时学习某一知识之后,必须总结出定义、法则、公式等,实现认知的新飞跃,这时,精心设问有利于发展学生归纳、概括、综合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设计了许多这样的问题,值得参考。

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导学案”。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学习

电缆故障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电缆故障10篇,内容包括电缆故障检测100例,电缆出现的故障分析。1.电缆故障原因和故障性质分类1.1电缆故障原因a.机械损伤。机械损伤引起的电缆故障占电缆事故很大的比例。造成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安装时损伤、直接受外力损

学习

无限循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无限循环10篇,内容包括无限循环剧本,无限循环空间。从2010年至今,上海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凯赛)、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瀚霖)与微生物所之间,围绕“长链二元酸”的专利共进行了五次诉讼,其中一起为行***诉

学习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校园安全教育论文范文3篇,校园安全教育论文2000字。美国许多高校在其学校的主页上提供关于防范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内容详尽,指导性强。普林斯顿大学提供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

学习

故障录波器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故障录波器10篇,内容包括故障录波器一般都安装在哪里,故障录波器的启动方式有哪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电网规模不断增强,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通常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故障录波器能在系统发生故障、异

学习

循环冷却水系统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循环冷却水系统10篇,内容包括冷却循环水系统原理图,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Keyword:coolingwatercirculatingsystemselectiontreatmentofcoolingwaterpipinglayout中***分类号:U66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

学习

微循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微循环10篇,内容包括微循环障碍,微循环检测。促性腺激素紊乱性闭经妇女体重指数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孙慧谨,江芹,丁福荣,吴畏,胡晓玲,王卫光眼外伤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研究张佳青,耿美玲,乔丽华,刘宁平小剂量阿斯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学习

循环水泵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循环水泵10篇,内容包括循环水泵推荐,专业循环水泵给您好的建议。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容量常常达到实际需要的2-4倍,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严重浪费。其主要原因如下:1.1设计冷负荷偏大设计冷负荷是选

学习

循环钻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循环钻10篇,内容包括循环钻,循环钻适用范围。一、概述1.正循环钻井:钻井液经钻井泵注入钻具内水眼,流经钻头清洗井底,携带岩屑后从环空返出地面,返出的钻井液通过地面处理设备的处理,再次进入循环,形成连续的钻井过程;反循环钻井:与

学习

空调故障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空调故障10篇,内容包括e1空调故障,空调故障大全100例。

学习

医院实训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实训总结,内容包括医院专项实训总结,医院实训总结万能版。第一天护士长本着对我们及病人负责的原则,为我们安排了代教老师,因此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熟悉病房,其次就是帮助老师换药。三查七对一样都不能少,护士长、代教老师每次

学习

初中地理地区知识点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地理地区知识点,内容包括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地理各具特色的地区知识归纳。(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

学习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内容包括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手抄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主题班会。3、全社会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4、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5、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6、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有致

学习

建筑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法10篇,内容包括建筑知识大全100条,建筑十大法则。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第三条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

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经验交流发言,小学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在咱们二小这几年,自己的孩子也上学了,自己的认识和心态也改变了不少,上课时对于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特别是今年再带一年级,感觉和

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师德能勤绩廉个人总结,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成长感悟。二、研修目标1、提升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形成健康的教师心理,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

学习

小学数学年级组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年级组,内容包括小学数学速算技巧合集,小学数学易错点合集。

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卷,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让课堂体现新教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

学习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小学生数学心得体会,小学生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

学习

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研组秋季计划,七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计划。二、工作目标。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主,以网络教研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核心,充分开发远程教育的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学质

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课堂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课堂精彩导入语,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十分钟。一、小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及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在一堂课上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处于活跃期,而到一堂课的后半段,特别是临近结束时,思维则反

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育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育案例40篇,小学数学教育心得和随笔。“问题解决”教学实录与评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一幅农耕***的启示——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