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10篇

中医内科学篇1

教学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会推动医疗、科研水平的进步,因此医学教育应奉行精英化教育。积极向上的思维意识形态能促进学生对中医的学习,所以要强化思想教育。传统医学在经历数千年沉淀的同时也因历史变革而受重创,近代废除中医的错误思想的残存、当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及社会奢靡之风的蔓延使得报考中医的考生下降的同时也影响了在读中医学生的思想,因此当前对中医人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纵观中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转业人数比例增加,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中医人才的流失将直接影响中医的发展,因此我们在传授中医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戒浮戒躁,教导学生静心定志,淡泊名利,刻苦学习背诵中医经典,立志传承中华文明,坚定学生对中医发展前景的信念,教导学生自觉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的重任。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统一性,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博览群书,其中书法、古诗词、易学、四书五经等国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正如《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之第一要“先知儒理,后知医理”,同时也为研读古代医学夯实基础,进一步有助于古医经典的理解与阅读,深层掌握中医病因病机,促进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发挥,提高临床***效果。

2浅涉临床,知行相伍

由于《中医内科学》学时有限,实训课程学时比例相对不足,学生的实践及临床思维能力相当较低。根据笔者调查比较及考核显示:自主参加临床见习的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对临床常见病的认知水平及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相对于纯理论、脱离临床学生的均有所提高。所以中医院校应根据实际客观需要增加中医内科的学时并按4:1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其中跟师见习是临床实践中较有效的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则师生固定,利于师生交流;二则时间地点固定利于学生更好地安排自我学习时间;三者病人复诊,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如此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相统一。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强化训练,外加课后的自我学习,带着临床实际问题到课本中寻找答案、发挥主动能动性的深刻思考、请教老师讲解传授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而灵活的运用、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3应用

PBL教学法,培养临床思维据资料统计显示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已在国际知名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主要以讨论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而临床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培养临床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所谓医学理论知识不仅是中医基础知识还应涵盖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医学知识。精心选择设计典型、难易适度的中医内科病案示教,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每个内科病证都具有其相关的中心证候特征及动态证候特征,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筛选临床问题,引出病案中疾病证候的演变趋势,让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其病理内涵、提炼证候要素,注重潜在可能并发症,思考并解决其中蕴含的主要次要矛盾的方法,辨证选择方药,注重君臣佐使的变化。运用整体联系的动态调控思维法,培养科学的发病诊病观及***预防观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比较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让其认真解释其中的原理,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既需科学严谨的诊治态度又需敢于发表观点的勇气,所以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病案分析示教并营造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PBL教学法可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明显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各种临床疾病的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中医内科学篇2

(一)评价方法。两班均进行一学期的中医针灸内科学课程学习以后,进行期末闭卷测试。试卷由教研室中非授课教师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分析工作由研究生完成。最后,将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和比较。

(二)统计学分析。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

二、结果

将两班的期末成绩相比较(见表1),对照班(1班)的平均分为75.367±7.753,试验班(2班)的平均分为82.533±6.822,两班有显著差异(P=0.000),说明试验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平好于对照班。将两个班的期末成绩分布进行比较(见表2),可见两个班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00)。试验班成绩优、良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

三、讨论

(一)教育现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学生在预修医科、获得文理学院学士学位并且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医学院学习,这体现了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5-6]。但是国内的高等医学教育现状是学生通过高考直接升上医学院进行学习,而且医学院校的门槛分数参差不齐,导致国内医学生本身素质不能普遍的达到高水平。另外国内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可分为五(六)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与国外终身医学教育相比时间被大幅度的压缩了,也就是说国内医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医学知识[5]。中医针灸内科学是一门后期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学生需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学习与临床相关的知识,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课业负担。学生普遍反应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过多,学习之后掌握度不好等问题。

(二)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理论的应用。记忆和遗忘是相反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是人体大脑对信息处理的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7]。艾宾浩斯的记忆理论来源于他的无意义音节记忆试验,在此试验中他将所有混杂因素排除,发现了在没有背景信息的条件下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其试验得出的结论是遗忘在记忆之后立刻开始,但是遗忘的速度并不均匀[8],并且越熟悉的材料被人们遗忘的速度越慢(见***2)。上***形象地说明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加,遗忘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本着此理论,要求针灸内科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及课后小结,目的是督促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多次记忆。本次试验的期末考试结果显示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以及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较好。本次较好的试验结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中医针灸内科学的课程排课紧凑,周一到周五每隔一天都有理论课授课安排,为学生提供了短期内的课内复习时间。其次,授课教师在试验班教学中利用课前及课后时间的考试和小结,反复强化学生已学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长期记忆,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率。

四、结论

中医内科学篇3

作者简介:唐铁梅,1973 04,女,汉族,学历:余市人民医院医学学士,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从事中医临床研究。

【中***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85-01 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进步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前提,中医药学术发展应基于学科建设的原理,加强各学科学术进步,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该学科的特征,明确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对学科的分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中医内分泌学科作为中医重点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基于我院多年的研究基础,从学科内涵、外延方面对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进行了阐述,为我国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内涵

中医内科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就是中医内科内分泌学,指的是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病因、预防、诊断和***等内容进行说明的一门学科[1]。人体多种系统疾病都跟内分泌代谢有很大的关系,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疾病都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大致可以划分为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腺、激素分泌细胞及细胞分泌的激素共同构成了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达到控制机体器官功能目的。其中激素分泌细胞遍布全身,有时还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类型有拮抗剂、受体激动剂以及激素受体等。基于中医学角度,可以将内分泌系统概括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涵盖了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涉及范围广,所以要想研究人体多种系统疾病,提高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就必须了解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基本知识。

2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任务

深入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统一的整理是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众多专家学者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掘学科内涵,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2]。此外还要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融入现代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有关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使中医药学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期增强中医药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效果。

3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独特理论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既具有中医内科学的一般特点,也存在其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即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整体的观念,注重针对性和动态性***。

3.1 内分泌调节轴与肾命三焦系统: 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对人体的器官功能进行控制,人体内分泌调节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胰岛―内分泌―旁分泌系统、松果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系统及生长激素和相关激素调节轴等[3]。人体每个脏器的功能都受到肾命三焦系统的影响,肾命三焦系统指的是肾命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对人体的气血津液的代谢和输布进行调节,是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的原动力。中医学中脏腑经络运行状况同内分泌轴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各个内分泌调节轴相互协调,利用激素、靶腺激素及促激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各器官和系统的和谐统一,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3.2 中医精气学说: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由生物钟决定,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做生物节律。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利用激素的生物节律来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由精气构成的形体是人身的根本,说明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气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和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根本,其中就包括激素。激素是否正常分泌、分泌量的大小均与肝、肾等器官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的关系[4]。

4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诊治特色

4.1 注重和解、调节的***方法: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分析内分泌代谢疾病,可以将其归为气血津液病证,表现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或生成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肾命三焦系统同内分泌代谢疾病有极大的关系,能够对五脏六腑功能起到调控的作用, 而肾、肝、脾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不能正常运转必然会打破机体阴阳平衡,引发内分泌代谢疾病[5]。因此,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整体调节的重要性,侧重对疾病的和解和调节,通过调和胃肠、调和气血、调和肝脾、和解少阳、调和阴阳等方式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2 重视医患配合: 中医***强调患者要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在人体自身免***调节的作用下进行***。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仅通过药物的调节不能治愈疾病,还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像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和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都同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主动配合***,才能保证***的有效性。

5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分支学科

根据医学领域研究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划分为实验、临床及基础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病学3个分支学科;而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分析,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护理学、***学、辨证学及病机学4个分支学科。学科的分化过程可以体现出学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反过来也有利于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进.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讨该学科的建设[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 邢淑丽,秦玉龙.从《证治汇补》看李用粹对中医内科学贡献[J]. 吉林中医药,2011(08)

[3] 孙伟,盛梅笑,周栋,等.对中医肾病学科外延界定及外延建设问题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03)

中医内科学篇4

    1 诠释学的原理与方法

    1.1 诠释学的内涵

    诠释学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随着海德格尔 的“本体论”而出现,由伽达默尔建立起诠释学哲学 经过发展,目前已演变成众多的诠释学体系,如体验 诠释学(狄尔泰)结构主义诠释学(利科尔)解构主 义诠释学(迭里达)等〜从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 程,对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可做出大致的定义:诠释学 从词源上至少包含3个要素,即理解、解释(含翻译) 和应甩传统诠释学把这3个要素称之为技巧,即理 解的技巧(subtilitas intelligendi)解释的技巧(sub- tilitas ex plicandi)和应用的技巧(subtilitas appli- candi)因此,诠释学的主要环节应包括理解、解释、 应用和实践。

    

    1.2 诠释学在中医学的引入

    20世纪80年代,西方诠释学进入到中国并逐渐 在我国学术界发展起來随着这种世界性哲学思潮 在中国哲学领域的蔓延,中国诠释学的研究已经拓 展到对西方诠释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 学以及其他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由于学者对诠释的多元化发展[4]随着中国诠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传 统理论的现代化构建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医学作为一个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 科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自古 就有注释经典的传统和经验,与诠释学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这使得诠释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创新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行性。因此,中医诠释学研 究作为中医理论建构的现代研究的分支自然应运而 生,它是对中医理论研究特色思维方法的哲学审 视,是通过现代诠释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理 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中医理论理解和 诠释方法的系统理论。中医诠释学研究是在中医文 献学特别是训诂学、注释学等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方 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诠释学理论产生的,目前尚处 于起步阶段。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 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 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 1. 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 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 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 嗽、心悸、头痛、眩最胃痛水月中等,也有部分病名与 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 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 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 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 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 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 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 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 实外虚” “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 3个基本特 征[7]

    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 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 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 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

    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 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 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 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 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 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 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 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m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 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 释_,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 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 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 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 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 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 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 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 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 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 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 

    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 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 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 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 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 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 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 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 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 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 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 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 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 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 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 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 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 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 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 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 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 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 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 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 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 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 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 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 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 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

    近现代除进 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 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 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 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 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 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 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 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 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 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 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 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 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 脏躁、髓海蓄血、肝枳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 痹等

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 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 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 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 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 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 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 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 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 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 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 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 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 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 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 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 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 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 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 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 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 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 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 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 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 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 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 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一具 象一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 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 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 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 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 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 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 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 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 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 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 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 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 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 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 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 作性

  

    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为例。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 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 甩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 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 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 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 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 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 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 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 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 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 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 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 

    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 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 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 “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 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 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 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 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 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 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 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 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 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 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 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 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 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 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

此外,又如“肺热叶焦” “宿痰伏饮” “心肾相 交” “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 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 如,“扬汤止沸” “增水行舟” “釜底抽薪” “逆流挽 舟” “提壶揭盖” “引火归原” “利湿退黄”等***方 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 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 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 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 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 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 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 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 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 和精髓。

    3.2 研习原著,勤于临证

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 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 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 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 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 理论 。

中医内科学篇5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医学教学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学科[1]。向来较为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经过传统课堂教学后,学生仍难以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随着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得课堂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如CBL、PBL、TBL等,更好得弥补传统授课式教学法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新型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新型教学方法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研究发现,中医内科学采用PBL教学法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发言积极性更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

(二)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CBL是PBL演变而来,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上运用CBL教学法,通过引入典型病例,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2]。

(三)TBL教学法

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3]。

二、新型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过程,由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学习完成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最后师生一起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完成作业等活动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加师生互动[4]。

(二)BOPPPS微格教学模型

BOPPPS微格教学模型起源于加拿大,是北美较为推崇的教学过程模型,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5]。研究发现,以BOPPPS微格教学模型授课后学生们的客观题目成绩、主观病案分析题目成绩、主观自我评估结果均优于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提示引入BOPPPS微格教学模型能够显著提高中医内科临床学习效果[6]。

中医内科学篇6

笔者在进行了广泛的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重复。中医内科学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基础理论课程交叉重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教师课堂讲授,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和把握,缺乏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启发与引导。(3)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较大,强调记忆性知识和前人经验的继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笔者从现实问题入手,确立本课题的立题指导思想,提出中医内科学教学应在中医理论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构建临床模拟教学体系,强调在教学中探索多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临证能力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临床模拟教学体系。

中医内科学临床模拟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技能为核心,积极培养学生中医悟性,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理解,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突出中医***的优势与特色,营造主动、积极探索的教学环境,深化理论认识,提高理论水平。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引入“点面结合、由点及面”的方法,建立数据库,采用实证研究法、病案教学法、名医验案分析法、模拟医疗场景法及问题引入法等,将实践贯穿于教学各阶段,突出各系统疾病的特点。重视中医***优势病种的讲授,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精选典型病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的精神。如在学习脾胃系病证时,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为中焦平衡协调的关键,提出:①常见的脾胃病证有哪些?②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③如何从“五脏整体观”角度看待脾胃系病证?④中医***脾胃系病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展示当脾胃病存在各种病理实邪时出现的舌体、舌苔变化,并加以比较,如白腻荅、厚腻苔、水滑苔、薄白苔等,帮助学生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病案,由简入繁,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可模拟临床场景提出问题,学生表达各自观点并自由辩论,教师总结分析,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扮演医生角色,提出理法方药的实施。

(2)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选择各系统重点病证进行讲授,如肺系病证,选择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而将肺痈、肺痨、肺胀、肺萎病证留在课下供学生自学。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重视同一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如感冒是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引起肺卫失和的外感病证;若外邪入里客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就表现为咳嗽,出现咳嗽病证;若患者久咳,伏痰于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随气升降,可引发哮病,并指出“伏痰”是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哮病具有“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特点;当咳嗽、哮病反复迁延,临床以呼吸困难、喘息不已为主要表现时,就当以“喘证”论治。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讲授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如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失肃降,肠腑难以通降,不仅会引起肺系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还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而同一病机也会出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症状。提出问题让学生紧扣病机,主动分析,夯实中医理论基础,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维,重视学生中医悟性的培养。每个中医内科学病证,既有整体相关性又有各自特点,学习中既有整体又有个体,寓简于繁、由浅入深,体现中医教学特色,发掘中医教学魅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中医内科学篇7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中医内科学篇8

1加强教学责任心,重视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1.1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首先端正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教学中的言行,给学生指明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正面引导。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注意专业与人文知识融合,注重素质教育,为人师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临床水平,因此要扎根临床,努力提高临床实践水平。能够通讲整本教材,以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要提高教学积极性。目前国内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师大都来自其附属医院的医师。时间与精力有限,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和科研任务,要自觉认识到教学相长的优势,强化奉献精神,淡化利益意识。

1.2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环节课堂讲授是灌输中医内科理论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只有搞好这一环节,熟悉教学规律,根据中医内科学教学特点,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

2.1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必须精心备课,熟悉课本内容,做好课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吃深吃透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周全的授课计划。

2.2适当拓展、灵活使用教材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知识链的有机联系。适当补充、更新教学内容,阅读和整理相关教学参考材料,将不同书上的同一内容集中对比研究,提炼出最有效的知识成分,体现最新进展。

2.3认真构思教学方案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要求,重新梳理提炼精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逐一细化,内容要尽可能全面。

2.4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整本中医内科学的疾病均由多名专科兼职教师负责讲授,其理念、思路、方法、水平各异,教学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一致性。可采用教研室内部集体备课。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必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节省了教研室内部的人力和物力[1]。

3遵循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的基础

3.1围绕临床、落实课程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中医内科教研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每一病种的讲授分为概述、病象、病位、病性、病类、病程、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辨证论治、转归与预后、预防与调护、小结12部分,在病因病机讲解中,提炼病机关键,使学生对每种疾病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3.2落实三基训练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体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讲授让学生牢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三基”,使学生掌握其中内容,充分理解实质,从而获得最基本、最重要、最集体化的知识。

4合理取舍,重点突出,是确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高效达成的保证

4.1调整学时分配,适当增加病种根据我们的教学体会、结合区域特点及临床实际,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首先对大纲规定的学时分配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如对消渴、中风、心痛、喘证、肺胀、胃痛、眩晕等临床常见病需要掌握的,适当增加学时数,讲深讲透。对了解的疟疾、霍乱、痉证临床少见疾病,只讲清概念,减少学时数。其次在病种上,在国家统编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病种如心衰、脾心痛、水毒证、肾风等。对规划教材中个别证候予以适当的调整。如感冒病中的表寒里热证移至咳嗽中讲授;消渴增加了气阴两虚的若干证候等。

4.2突出重点病证讲授

课堂讲授应做到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指辨证论治,难点指病因病机,疑点指教师在讲授辨证论治过程中,对临床实践中与教材证候不一致的部分提出质疑,或一部分证候在临床中常见,但教材中重点不突出,需要提出给予讲解。重点掌握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理解体会病机转变的道理及规律,脏腑变化的特点。在授课时紧密围绕临床实践,介绍自己在临床中治病的经验和体会。

5注重教学技巧,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5.1将课前准备、课中发挥、课后总结三个环节有机结合

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讲授的内容,预习中可对不理解的问题加以记录。课中,在讲授新问题时利用3~5min,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过程,导入式教学,将熟悉与不熟悉的知识串联。上课结束前须指出本节病证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课后,应自觉对每次课的授课情况进行回忆,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积累教学经验。

5.2恰当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新鲜生动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深入浅出,易于领会,不照本宣科。充分运用实物标本,模型,挂***、电视等进行直观教学。恰当有效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及新技术(CAI、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

5.3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观摩他们的教学

青年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对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尺度难以准确把握,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应谦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一般都能得到很多实用的指导和帮助。汲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及时把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6注意与学生沟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6.1虚心听取学生反映意见

应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要求,掌握班级学生一般的知识程度,理解水平,讲授的进度要求与难度必须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能为学生接受。

6.2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间默契,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3注重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有意识培养学生主题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6.4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态中去学

要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重点,不能死记硬背,要不断深入体会、领悟,多问几个为什么。审视疾病的本质,找出内在的规律,辨析病与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病机相同,症状不同,有时症状相同而病机不同等情况。如归脾汤、柴胡疏肝散等在内科疾病中作为主方出现多次,所治的疾病不同,但病机变化相同,在学习中要善于总结,横向贯穿,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必须指出,中医内科内容丰富,很多内容需要记忆。该牢牢记住的就必须背下来,如辨证论治,方剂、中药等。

7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讲究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7.1强调课堂纪律

毋庸讳言,现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但出勤率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而且不认真听讲,不容易管理。教师应加强教学责任心,要敢于管理,认真组织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课、停课,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风气。

7.2注意语言表达、仪表端庄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形象生动、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重视语调的高低、配合得体的手势、亲切真挚的眼神、教态自然,落落大方,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被动接受知识的疲劳感。要杜绝如口头禅和某些习惯动作等可能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言行。

8开展病案教学和临床见习是提高和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8.1加强典型病案分析,缩小课堂与临床实际的距离

典型病案的分析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纽带,病案应是授课教师的临床经验或高年资的教师编写,采用启发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法,使病案讨论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不但能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

8.2组织好课间见习,使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软着陆”

中医内科学篇9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必修课,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兽医内科疾病的发病规律、临床诊断、防治原则及措施,了解动物和宠物新型突发疾病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检***、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1]。传统讲授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一般以系统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各种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其笔试成绩虽然很高,但实践能力差,遇到现实的临床案例不知所措,不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进行诊断和***。而且内科疾病主要按各个系统器官疾病各章节讲,各个疾病又包括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预防,造成学生普遍感觉内容复杂繁多,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尽管配合有相应的实验课程,学生仍难以系统掌握[1-2]。兽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程则是关键环节,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掌握疾病临床诊断要点,培养学生对兽医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基本操作技能和病例书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与临床实践相差甚远,不能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临床实习具有诸多优点,如结合临床实际,时间充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近年来由于招生人数多、实***费少、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3]。为了培养学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2CBL教学模式及其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在实际案例场景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综合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决策。C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信息,提高临床实际操作的技能;二是由教师或学生设计、提出病例或问题,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分组讨论、查找资料获得答案,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为了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阅读大量资料、充分备课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该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四是增强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4]。在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从3个方面进行CBL教学的探索应用[5]。一是多媒体演示病例,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方法等演示出来,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作归纳总结;三是现场学习临床案例,先与学校动物医院取得联系,然后组织学生现场观摩临床病例,学习临床兽医如何与畜主交流询问病史,怎样做临床检查,如何分析鉴别症状,如何正确合理地诊断和撰写处方等,结束后,组织学生谈体会,进行总结点评,以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如果学习效果良好,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临床病例的实践,使其真正体会到临床兽医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3PBL教学模式及其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篇10

1采用***表教学法,使复杂的内容简洁明了***表教学法是原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是“纲要信号”***表。***表通过各种信号,简要地把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联想和记忆,迅速地理解和抓住知识要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思维能力。

《中医内科学》病证较多,且涉及相关知识较广,内容较抽象,教材内容较冗繁,缺乏条理性,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难于记忆,因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病症的病因、病机演变、证型、代表方列为***表,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疾病,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胁痛”时,总结了下面的***表。(见***1)

在讲授时要详细讲解***1,让学生理解***表,才能便于记忆。从***表中,我们能看到胁痛的病因为: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肝胆络脉失疏和肝胆络脉失养);病理变化有“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之分;病理因素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病位以肝胆为主,可涉及脾胃、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然以实证属多;证型及其代表方为: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肝络失养证,一贯煎。只要理解并记住上表,则胁痛病症的重要知识点就基本掌握。我们可以把每个病都总结一个***表,***表是每个病的重要知识点组成的框架,这样我们很容易掌握每个病症,减少病症之间的混淆。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们普遍反映《中医内科学》内容冗繁、难记,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我们把知识熟练记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遇到患者不至于无从下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的探索适合《中医内科学》的好的记忆方法。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记忆法,注重前后章节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规律,如:内伤咳嗽的痰湿蕴肺证、肺胀痰浊壅肺证、喘证痰浊阻肺证的症状很相似,都有咳嗽,且痰多黏腻色白,但症状的主次不同,内伤咳嗽是以咳嗽为主症,肺胀的主症咳嗽、咳痰、气喘、胸部膨满同时具备,喘证是以气喘为主症,上述3个证型的代表方分别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其中三子养亲汤为三个证型所共有,在讲授上述某一病症时,要联系其他的病症,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疾病。再如:冷哮证,溢饮表寒里饮证,支饮寒饮伏肺证的代表方均为小青龙汤,在讲授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时,要联系其他的知识点。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总结规律。

3提问式互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实践或接触临床实践很少,故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这门临床专业课程时,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式互动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3.1课前提问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每次授课前用约5min的时间对上次授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更加熟悉,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授课过程中提问《中医内科学》的许多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一个处方用于多个病症,某些病症在临床表现、治法或病机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常对一些相互之间联系的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肺胀痰浊壅肺证代表方时,其中有三子养亲汤,这时笔者会提问学生,在前面所学过的病症当中哪些疾病的哪些病症还用到了三子养亲汤。再如,在讲到“喘证”时,要提问学生哮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喘证和哮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课后提问在每次授课之后,给学生留出5-10min的时间,让学生就所学内容或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和同学们互相讨论,在回答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既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反复的提问,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同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4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教学

由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学生没有从事过临床工作,学习的动力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或危重的病例讲给学生,使他们明白医生的职业是神圣的,同时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的职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把有效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讲给学生,或者把自己从老一辈的专家那里学到的经验也讲给学生,学生对临床的经验是非常感兴趣的。

5典型案例举例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每讲完一个病症,笔者都要选取一个相关的典型病例供学生讨论学习。要求学生给出疾病的病名诊断,说出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原则和处方,随机提问几名同学,或让学生主动回答,然后将他们的回答在全班讨论,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6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声音和***像把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清楚的呈现出来,例如在讲“哮病”时,我们把患者哮病发作时的录像放给学生,这样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哮病的临床表现,使学习变得容易一些;讲黄疸时通过多媒体把阳黄和阴黄患者的不同表现以***片或录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阳黄和阴黄的不同;讲鼓胀时把鼓胀患者的录像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鼓胀。

7让学生参与试诊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医内科学10篇

学习

学生会助学部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助学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助学部工作计划,学校助学部工作计划。2.助学贷款工作生活勤助部,重在勤助二字,我们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有责任和义务位同学们解决求学的难题。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策仍在进一步落实中,去

学习

模拟炒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模拟炒股10篇,内容包括模拟炒股入门知识,模拟炒股日记十篇。2、比赛阶段。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印制了5000千份宣传单,深入到各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宣传,并在学校人流集中处摆放宣传海报设置报名点

学习

细胞工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细胞工程10篇,内容包括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动画。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个体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重、难点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是本

学习

中医按摩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按摩10篇,内容包括中医按摩十法,中医推拿按摩。2推擦腰肾将两手掌面相对搓热,用两手掌根及掌面贴附在腰的两侧,自两侧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至大肠俞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往返上下推擦,待腰部有温热感为宜

学习

专业化工论文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化工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化工专业毕业论文模板,化工类论文范文。体制与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有序、高效、高质量进行的保障。我们在参考同类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

学习

中医临床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临床论文,内容包括经典中医论文大全,中医论文范文大全集。1.2从经方入手进行中医临床试验现阶段中医临床试验中所选用的绝大部分为辨证论治的时方,对时方的系统评价势必存在异质性大的问题。经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可撼

学习

关怀作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关怀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怀作文,关怀作文范文。如果是,那我没有父爱!晚秋的风凉凉的,一出教室所有的热气都躲得远远的,只剩下风中飞舞着、嬉笑着的叶子!似乎在嘲笑我是一个人!几个好朋友的声音更加刺痛我的心:“我爸来了,走喽!”

学习

地质灾害监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评估资料整理,地质灾害巡查监测记录。所谓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专业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对地质灾害变形动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一系列专业技术的

学习

十佳教师事迹材料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十佳教师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十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十佳教师典型事迹材料。(一)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自担任初中语文教师以来,我一直以一个模范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模式,更新

学习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内容包括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方法,叙述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方法。(一)宣传、贯彻国家和***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策和法规;(二)对汽车维修行业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检查;(三)指监督检查汽车维修业户建立健全内部质

学习

桥梁结构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桥梁结构设计10篇,内容包括桥梁结构设计大赛,桥梁结构设计思路。1.简述桥梁设计结构对于桥梁的结构设计,我们要求的是动态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桥梁的设计要满足一定的耐久性。在桥梁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

学习

健身设施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健身设施10篇,内容包括户外健身设施,健身设施名称。(二)基本原则。坚持***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以便民、利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城区一体、完善功能、服务居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扩大覆盖、提高

学习

交通安全设施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安全设施10篇,内容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厂家,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标线在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当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交通标志要使交通参与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认识并完全明白它的含义,而采取正确的措施,因此交通标

学习

采茶戏10篇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采茶戏10篇,内容包括经典采茶戏20首,采茶戏经典段落。壮族壮采茶戏“壮采茶”流行于广西南宁地区及百色地区的一些农村。每逢春节,各村采茶班互相到邻村拜年表演。由于经常在广场演出,群众称其为“平地戏”,而将专门在舞台上演

学习

中医按摩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按摩10篇,内容包括中医按摩十法,中医推拿按摩。2推擦腰肾将两手掌面相对搓热,用两手掌根及掌面贴附在腰的两侧,自两侧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至大肠俞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往返上下推擦,待腰部有温热感为宜

学习

中医临床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临床论文,内容包括经典中医论文大全,中医论文范文大全集。1.2从经方入手进行中医临床试验现阶段中医临床试验中所选用的绝大部分为辨证论治的时方,对时方的系统评价势必存在异质性大的问题。经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可撼

学习

中医英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英语10篇,内容包括中医英语基础教程,中医英语。如何在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提高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交际能力便成了目前医学类院校外语教学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

学习

中医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药10篇,内容包括中医特效方药大全,中医药汇编大全。二十多平米的客厅内一个下午任何时候都有至少八九个待诊求医者。因没有挂号次序,每个就诊者居然都心照不宣认真而公正地记住谁先来谁后到。我一进屋总是先迅速打量屋内

学习

中医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馆10篇,内容包括中医馆10大特征,中药馆中医。中医药***书馆不同部门中的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是靠全体馆员来履行的。这些岗位职责的履行决定着一个中医药***书馆的整体形象、信息服务水平和发展前途,而中医药***书馆馆员

学习

中医针灸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针灸10篇,内容包括中医针灸100个方法,中医针灸实用大全。针灸学习是临床学科,它包含了所有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知识。我们都知道针灸教学的根本任务包括经络腧穴篇,他主要是教给学习者针灸的基本理论,其次是刺灸,着重教

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10篇,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10篇,中医基础理论全篇重点。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

学习

老中医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老中医10篇,内容包括最有效果的老中医,老中医一览表大全。客户给业务人员开了一个本不该开的偏方,因为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查业务人员的岗。业务人员也不该开出那样一个玩笑,因为对方毕竟是老总,他完全可以直接将那副药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