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装管理论文例1
(2)建立科学严谨的项目立项程序。新装备项目(包括所有装备立项项目)立项应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不能凭感性认识或经验办事。应成立由有关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论证小组,对装备研制的可行性、战术技术指标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的符合性等从技术、进度、质量、风险各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既要防止草率盲目地启动研制工作,也要防止过分小心谨慎而耽误了研制工作的及时展开,同时要杜绝个别人假借组织的名义进行个人决策。
(3)认真审查和选择研制单位(或协作单位)。新装备研制单位应该有高度的国防观念和***品意识、良好的运营环境、优秀的人才队伍、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优良的经营信誉。是否有过类似产品的研制经理、其结果如何也是可供参考的重要因素。
(4)签订科学、规范、完整的研制合同。新装备研制合同应科学、规范、完整,明确各种技术、质量、进度等要求,力戒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叙述。研制合同既是研制过程中技术、经济、质量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进行新装备管理的主要依据。签订合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合同中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保新装备研制的质量,科研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经过评审后颁布执行,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主要包括立项装备需求调研提纲、立项装备需求调研报告、立项装备建设方案、立项装备建设方案评审报告、单位或上级年度科研项目计划、研制任务书、质量保证计划、风险评估报告、项目经费预算、研制任务书评审报告、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这些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可以根据研制的新装备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取舍。
2总体方案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总体设计方案是整个装备设计的龙头,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装备的性能。总体方案设计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缩短研制周期,又应有所创新,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装备的技战性能。由于总体设计方案的质量是确保装备最终质量和装备整体质量的源中之源、重中之重,放松不得,马虎不得,因此,科研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装备技术调研提纲、装备技术调研报告、装备设计开发计划、装备总体技术方案、可靠性设计大纲、维修性设计大纲、保障性设计大纲、测试性设计大纲、安全性设计大纲、环境适应性设计大纲、环境分析报告、标准化大纲、总体技术方案评审报告、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经过评审后颁布执行,以确保总体方案设计的质量,从而最终确保研制的装备整体质量。
3详细设计及软硬件开发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1)严格控制新技术风险因素。为了确保新研制装备的先进性,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是必需的,但是为了确保新研制装备的综合效能(性能优、寿命长、故障少、易维修、易保障、最佳费用比)和质量,在方案审查中,要严格控制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的采用比例,要对技术风险、制度风险、费用风险、后续保障风险和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严格的把关;
(2)加强对改进型研制装备的方案审查。要特别注重对成熟技术的借用,注重装备使用质量物理模型的建立和选用,以及对改进技术的研究,要把评审后的改进意见落实到设计方案中;
(3)要注重装备系统的接口技术和方案的审查,使装备各分系统达到最佳组合。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系统硬件设计方案、系统硬件设计方案评审报告、设备清单、外包合同采购计划、设备器材验收报告、系统硬件平台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分析评审报告、软件概要设计说明、概要设计评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说明、软件详细设计评审报告、软件源代码报告、软件单元测试报告、软件单元测试问题报告、软件单元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部件测试报告、软件部件测试问题报告、软件部件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问题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评审报告、软件系统测试大纲、软件系统测试细则、软件分系统测试报告、软件分系统测试问题报告、软件分系统测试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问题及处理结果汇总表、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4系统研制及集成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装备研制是把设计方案变成蓝***,并把蓝***变成实物的过程,也是新型装备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研制的装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战术技术指标、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都取决于这个阶段,该阶段的风险控制工作对装备研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装备全寿命周期内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中之重。装备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研制合同或技术协议的要求,对购方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其功能基线和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装备的详细设计、样件加工,以及进行鉴定试验和定型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许多在方案论证及产品预研阶段未能彻底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未能量化的技术要求都被带到研制阶段,使研制阶段的技术风险增大。研制阶段的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的风险因素众多,是风险因素集中、高发的阶段,技术风险、资金风险、进度风险、组织人才风险、***策风险与道德风险都会给研制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在进行装备设计时应注重安全性、可靠性、工艺性、测试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设计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一点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给生产、使用和保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灾难。在该阶段控制好风险对于降低批生产和维护保障阶段的风险有重要意义。要重视设计的工艺性,在研制过程中,应注重考察设计的工艺性(包括工装设备、工艺流程、工艺规程等),特别是新设备、新工艺及特种工艺等,发现和消除工艺设计及工艺文件的缺陷,以满足未来装备批生产的需求。注重产品的鉴定(定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及使用环节。通过试验及使用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的故障及设计缺陷,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将其落实到设计更改中去。加强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在研制阶段,产品的技术状态复杂多变,管理上的疏忽会引起产品技术状态的混乱。要按国***标的要求做好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用户检测大纲、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测试问题报告、用户检测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问题及处理结果汇总表、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5验收与交付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现在许多试制装备在科研、生产、验收、交付和使用过程中是高度交叉的,科研与生产无论是技术状态还是时间周期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线划分,研制阶段的风险因素会影响生产、验收和交付,生产阶段的风险因素会影响到装备的使用和保障。要控制好验收与交付阶段的风险,保质保量完成装备交付任务,需要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应根据装备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例行试验和定期检验工作,认真分析和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好问题的归零处理和措施落实工作,完善履历、技术说明书、操作规程、备品备件等相关资料。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验收大纲、用户验收结果报告、用户验收评审报告、试运行记录、试运行报告、设计定型报告、用户验收交接清单、顾客满意度分析、数据分析等。
报装管理论文例2
一、研究缘起
1.学校教育装备规范化管理需要在对杭州市西湖区各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装备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学校管理意识淡薄;账目不清、帐实不符;制度不全,管理松散;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规格化、系统化、网络化的装备管理平台缺乏等问题。2.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装备必须要率先现代化,教育装备配置的标准化、均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必备内容。区域要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必须加快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实施区域教育装备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建立一个服务型模式下规范、标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切实推进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提升教育装备在促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统筹发展、助推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中的作用。3.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时间并不长,只能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时间就更短了。2006年,邢顺峰、聂义山著的《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与实务》中,提到了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账簿设立、财务运作、使用管理,以及教学仪器管理、***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教育装备管理的研究,也仅仅是近十年的事情。董绍武主编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丛2005》将第二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的获奖论文汇编成一套大型专业论文集,许多论文在理论上、实践上,对教育装备管理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由此可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区域教育装备管理的研究还没有非常深入,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但尚没有形成广泛运用的研究和推广。
二、概念界定
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对于学校而言,固定资产则主要指其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等。2.教育信息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随着城域网与校园网等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教研提供更加强大的服务,它们正促进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变革,促进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改变着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质量。3.大数据大数据,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特征:数据体量大(Volume)、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
三、研究实施
(一)组织领导,推进行动方案的有效执行
1.成立区信息化领导小组西湖区将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区创建工作纳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中,由教育局分管局长牵头,教育局基财科、会计核算中心和信息与装备中心协同推进,制定了创建方案,并召开领导小组动员会议,明确任务和职能分工。2.成立装备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装备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装备中心主任为组长,中心行***装备室全体成员、各个学校分管后勤校长、总务主任为小组成员,定期反馈、商讨、总结。3.成立装备管理系统学校工作小组学校分校区成立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到部门和个人。以后勤校长为组长,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实验室管理员、信息中心负责人等为组员,进行软件操作的培训学习,根据不同的教育装备管理岗位职责,在装备管理系统中完成相应资产的录入和核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层层领导,并创建各级行动方案和计划安排,定期反馈工作进度,及时交流反思,提高行动执行效率,促使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达成。
(二)阶段实施,推进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发
1.提前谋划,合理规划平台布局区域教育装备管理系统要遵循现代教育“大装备”的管理理念,要在全区各校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必须具备:能使资产管理工作简化、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分级管理、后期管理功能强大等条件。基于如上考虑,在向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调研、征求意见、详细解读浙江省教育装备标准等文件之后,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装备系统中实现分模块管理:分学校情况、系统管理、期初建账、装备资产管理、申购管理等,实现对学校详细情况的记录、校内所有资产的电子存档、电子管理、自动分析等功能,以期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装备使用效益。平台中做到数据唯一、分类清晰。不仅对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也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书分类数据、实验室用房、功能室用房、音体美劳卫等教学设备、其他教学专用设备和一般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进行管理。2.试点先行,完善平台功能建设平台上线之后,我们反复思考,锁定了四所试点学校:九年一贯制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有两个校区的翠苑中学、有两个校区的翠苑一小、刚从求是集团中***出来的竞舟小学,这四所学校学校是我们西湖区学校的四种不同类别学校的代表。试点学校成立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资产录入工作时间安排合理。从试点测试会议、装备中心下校调研测试问题、试点反馈会议、试点结束一共经历了三个多月,做到时时反馈、周周总结,将问题与技术公司进行交流、沟通、解决,一步一步完善平台中的各项功能。四所学校的后勤校长、总务主任、信息技术负责人,积极配合、认真参与了试点测试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3.经验指导,逐步推广平台应用资产管理不是学校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自上而下、统筹管理的工作。装备工作“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为明确相关工作要求,落实操作培训,切实发挥平台在教育装备资产管理中的应有作用,先后分两批召开西湖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推广培训会议,涉及人员有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学院、直属单位的后勤校长、总务主任、信息技术负责人等共200多人。四所试点学校以自身学校在平台应用、资产处理试点中的实际操作和体会为例,将他们如何做好教育资产装备网络化、数字化的经验和大家做了分享。便捷、及时的问题反馈交流平台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建立装备管理平台QQ交流群,方便老师、技术公司客服等及时交流、解决碰到的问题,少走弯路。各校的经验介绍、平台操作说明书、人员分工参考、资产分类录入说明、培训会议录像等文件均放到交流区共享,供学校相关管理人员重复学习。为了使平台应用推广工作顺利、有序,制定了工作安排表,并严格按照工作安排表有序推进工作。
(三)机制推进,提高装备数字化管理精准度
良好的推进机制是装备数字化管理精准度提高的关键。重点构建和推进四个机制:1.应用试点机制确立四所具有不同类型代表性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学校,实施资产处理、资产录入、网络管理的试点,促进平台功能完善,形成资产处理策略框架,为全面铺开该项工作积淀经验和做法。2.数字化管理培训机制建立装备管理平台应用的分级、分项培训机制,实施有针对性的应用培训。组织学校后勤校长、总务主任、信息技术负责人召开区域推广培训会议。再由学校后勤校长、总务主任制定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工作方案和工作小组,通过分级培训布置任务。3.落实推进和考核机制将技术装备数字化管理列入中小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阶段性的督查和指导。在具体实施中,将教学仪器及设备配置情况、采购管理、装备管理情况列入了中小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各项考核内容要求明确、认定办法有依有据。4.装备采购审核报备机制将采购资料、装备管理系统细目录入核准与采购支付凭证开具有机整合起来,从而获取到真实准确的装备数据。将学校年度预算、申购计划通过申购管理网络上报,采购完毕的同时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中入库,依据入库情况、相关采购电子档案报备等情况,及时开具支付凭证。
四、研究成效
(一)实现教育装备资产管理数字化
1.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电子化西湖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学校教育装备管理意识,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各类资产和录入落实到人,由分管校长负责审核学校所有资产的录入。特别是通过学校期初建账,对学校装备实体进行了一次全面核实,学校在区域的统一规范要求下,对教育装备实现了规格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管理。同时解决了因为管理人员的临时变动,而使资产管理脱钩的问题。装备系统“日常管理”中的“入库”、“调价”、“报废”“、校外调剂”等操作,方便了教育装备的管理。西湖区多校区办学的学校较多,多校区或集团办学的学校后勤校长等能通过装备管理系统方便查询各个校区的教学仪器设备、用房配套设施、现代教育技术、***书期刊、办公生活设备等使用情况、经费投入情况,为后期学校建设提供更直接客观的参考数据。学校使用网上采购流程功能,实现年度预算申报、申购计划批复、采购状态查询、物品入库等系列操作,大大简化了申购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年度预算申报、申购计划上报、采购物品入库到支付凭证的开具等环节信息化之后,省去了多次跑教育局、装备中心的麻烦。同时电子档案的存档也方便了档案的管理和汇总。同时,实现了学校装备年报统计中所需的数据从装备管理系统中读取,简化了学校年报统计工作,同时更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区域装备资产管理网络化目前,根据管理系统上的数据,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学院、直属单位等共有140多个管理总账号,已经录入了所有的装备资产数据。教育行***部门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直接查看学校的资产报废情况、新增情况、校外调剂情况等,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学校的管理动态。通过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建立全区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各中小学教育装备的基本情况,实现对全区中小学装备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科学、规范、直观地呈现区内各中小学教育装备配置情况、每年新增及报废报损情况。能更准确地让学校对照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核准学校的教学仪器配置,并实施数字化装备管理和集中采购项目的网上申报和统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配置成效,促进装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二)凸显教育装备配备管理信息化
1.区域教育装备系统分级管理西湖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实现了教育局、装备中心、学校三级管理。教育局账号可以对管理系统中学校的所有数据进行审阅浏览。装备中心实现了对装备系统中下级用户管理、各种数据的终审、查看、统计、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录入、资产盘点开启、采购计划审核、采购物品汇总等操作。学校可以实现本校的资产录入与管理、校内教师用户管理、权限分配、装备年报录入、上报,装备日常管理维护、年度预算上报、申购计划填报等。各个级别的管理中,还可以分出更细的不同权限,可以将装备管理的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这样分级管理,方便了教育局全面了解区域内教育装备配备和使用情况;方便装备中心作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做好指令性工作的布置、督促,整体了解区域内教育装备配备情况,详细知道各个学校的配备、采购、维护情况,同时能便捷地指导学校解决教育装备使用配备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亮点。西湖区多所学校为集团办学,有多个校区,在管理系统中,可以做到集团总账号管理查看集团内其他校区的装备管理情况。2.区域教育装备申购管理信息化结合“西湖区教育系统***府采购工作操作流程”“、西湖区行***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在装备管理系统上实现采购管理信息化功能,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中小学年度预算审核、申购计划批复、支付凭证查询、采购汇总查询、采购物品入库等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形成采购工作各环节数据和资料数字化档案,提高查询统计和审核评定的准确性。
(三)生成区域装备管理数据自动化
通过“西湖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建立全区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可通过实时监测、跟踪研究对象在平台中产生的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对策,为提升教育装备使用绩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学校在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新增、报废、盘点等工作中留下管理痕迹,学校新增资产比例准确分析,学校总体资产各比例分析,全区各装备资产配备情况与学科教育教学的关系、区域内教育装备均衡化分析等方面,可以找到内在规律,从而为教育教学服务,推进西湖教育信息化。西湖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区域内全体中小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电子化、区域装备资产管理网络化,有利于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但是,要使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的使用绩效最大化,装备队伍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系统功能的优化完善等是后续还要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使装备系统建设事半功倍,真正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使西湖教育装备现代化,进而率先实现西湖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邢顺峰,聂义山.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与实务[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2]董绍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丛[M].地质出版社,2005.
报装管理论文例3
期刊是***书馆各种类型文献中最主要的情报源和情报工作的重要基础。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具有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快、刊载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及时快捷地反映国际、国内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资源之一。期刊管理包括登记、验收、分类、编目、上架、下架、装订等环节,期刊装订是一项重要的期刊管理工作。
一、期刊装订的重要意义
高校***书馆馆藏的电子期刊和各种数据库在不断增加,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纸质期刊文献将会长期存在,它的优势是具有阅读的可视性、舒服性和保存的永久性,是读者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动态,提升新水平的重要工具,这是其它载体文献所没有的。期刊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比较一致的刊名,以卷期或者是年期的形式来无限期连续出版下去的一种连续出版物,为便于保管、查找和使用,期刊就需要进行装订。期刊装订工作就是***书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必须加强这项工作的管理。只有做好了期刊装订,才能保证馆藏期刊文献的学科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体现。如果不按一定方法科学地装订期刊,各种期刊就极易混乱地堆放在一起,该期刊的连续性无法保证,期刊的完整性也显示不出来,从而丧失这种期刊的学术性,并影响到该期刊的继续的发放。
期刊装订成册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和利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为读者提供最集中、最广泛的阅读资料,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信息,使其利用程度达到最大化。期刊装订成册后。读者能够直观地查找到自己所需内容,能够方便地进行阅读、复制和外借。期刊装订是一项耗时又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认真、细致而且负责的态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到达***书馆的概率和遗失率。对于重要期刊的缺失,***书馆应当及时与杂志社联系,争取从杂志社买到所差期刊期数,充分满足读者期刊的愿望。期刊合订本,是指将全年的期刊按照某种关系装订成册,同一种期刊会装订成很多册。期刊合订本是针对过刊而言的,合订本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某一年度的某种期刊,同时也方便了***书馆对过刊的存放和保管。
二、期刊装订应注意版别
近年来期刊的多版化的发展也比较快,种类也复杂。在装订期刊的时候,应注意同一种期刊的不同版别,同一种期刊有的分为上半月(刊、版)、下半月(刊、版)或者是A刊(版)和B刊(版)或者是上旬刊、中旬刊与下旬刊,有的又是总期号连在一起,有的又没有连在一起的情况。
期刊有语种版,有地区版的,如《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妇女》既有中文版,又有英文版。期刊会出现刊名的变更、邮发代码的变化、统一刊号的变化,在装订的时候都要注意,例如,《跨世纪时文博览》ISSN(国际标准刊号)一样,书名一样,邮发代码不一样,就要分开来装订,而有的期刊既可以作为期刊,又可以作为***书,如《法制生活》和《设计家》,既有ISSN(国际标准刊号),又有***书ISBN的形式出现,宜宾学院***书馆就把它放在了现刊之后再下架装订,以方便读者的查阅。根据同一版别装订期刊,既是为了保证期刊排放的科学性,又能充分满足准确查找同一种刊物的目的,避免出现所查刊物并非真正同一的局面发生。
宜宾学院***书馆用的是***腾集成管理系统,期刊先在现刊阅览室上架后,再下架按一定的装订方式装订成合订本后,进行典藏后按四角号码排列再投入使用。期刊在现刊下架后整理分成册,钻孔,上线,封牛皮纸,在合订本上贴流通条形码以及打本馆馆藏号,典藏入库,写标签,打印书名,在书脊处贴上书名及标签,再上架进行流通。整理成册是装订期刊繁琐程序中的第一步,在该步骤中,认真核对版别方能保证后面的工作不致白废,方能保证所装订的期刊均属于同种刊物。论文参考网。
三、期刊装订应注意厚度
期刊装订的合订本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是20mm-50mm为适宜,如果期刊装订太厚,读者阅读不方便,***书馆管理起来也困难。当然,在注重期刊装订厚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期刊内容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即应把期刊厚度和期刊的连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在期刊装订时有很多时候以不破季度为原则,这使装订成册的厚薄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的期刊如果不破季的话,装订成册会很厚的,如《文学评论》、《学术界》,我馆就两本装订成册。有的期刊自身就很厚了,只需单册就可以典藏入库了,如《物理学报》、《全国报刊索引》。虽然破了季度装订,但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复印,也方便了我馆的管理。有的期刊本身在出版时就跨月跨季了,装订时也就需要破月破季了,如《瞭望》、《北京周报》。有的期刊本身就是精装本了,不需要再装订了,只需要打本馆的馆藏号、贴条形码、典藏入库、写标签和贴标签,如《紫禁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身已经是合订本了,也不需要再装订了,只需典藏入库就行了,如《人民日报》合订本。另外,期刊附有索引的,卷索引一般附在该卷的后面,年索引一般附该年度最后的卷期后面,在装订时也要装订进去,方便读者的查找和识别。现在的期刊很多附带有增刊,增刊就有期增刊、卷增刊、年增刊,而且有的期刊有多本增刊,如《科学通报》、《工程数学学报》。在整理装订时,可以把期增刊附在该期后面,把卷增刊附在该卷后面,年增刊附在该年最后一卷期刊的后面,用+1—S表示(1—S表示有一份增刊,如果有两份增刊,就用2—S表示,以此类推)。[1]
期刊装订是一项细致和繁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期刊的特点和内容。期刊的内容体现了期刊的专业性,期刊的厚度、外形体现了期刊的外形,对期刊特点的把握里有重要装订期刊的前提。当然,在期刊装订过程中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读者方便的角度出发,从期刊的便于管理和利用出发,努力做到保证期刊的装订质量。
参考文献:
报装管理论文例4
期刊是***书馆各种类型文献中最主要的情报源和情报工作的重要基础。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具有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快、刊载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及时快捷地反映国际、国内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资源之一。期刊管理包括登记、验收、分类、编目、上架、下架、装订等环节,期刊装订是一项重要的期刊管理工作。
一、期刊装订的重要意义
高校***书馆馆藏的电子期刊和各种数据库在不断增加,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纸质期刊文献将会长期存在,它的优势是具有阅读的可视性、舒服性和保存的永久性,是读者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动态,提升新水平的重要工具,这是其它载体文献所没有的。期刊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比较一致的刊名,以卷期或者是年期的形式来无限期连续出版下去的一种连续出版物,为便于保管、查找和使用,期刊就需要进行装订。期刊装订工作就是***书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必须加强这项工作的管理。只有做好了期刊装订,才能保证馆藏期刊文献的学科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体现。如果不按一定方法科学地装订期刊,各种期刊就极易混乱地堆放在一起,该期刊的连续性无法保证,期刊的完整性也显示不出来,从而丧失这种期刊的学术性,并影响到该期刊的继续的发放。
期刊装订成册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和利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为读者提供最集中、最广泛的阅读资料,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信息,使其利用程度达到最大化。期刊装订成册后。读者能够直观地查找到自己所需内容,能够方便地进行阅读、复制和外借。期刊装订是一项耗时又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认真、细致而且负责的态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到达***书馆的概率和遗失率。对于重要期刊的缺失,***书馆应当及时与杂志社联系,争取从杂志社买到所差期刊期数,充分满足读者期刊的愿望。期刊合订本,是指将全年的期刊按照某种关系装订成册,同一种期刊会装订成很多册。期刊合订本是针对过刊而言的,合订本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某一年度的某种期刊,同时也方便了***书馆对过刊的存放和保管。
二、期刊装订应注意版别
近年来期刊的多版化的发展也比较快,种类也复杂。在装订期刊的时候,应注意同一种期刊的不同版别,同一种期刊有的分为上半月(刊、版)、下半月(刊、版)或者是A刊(版)和B刊(版)或者是上旬刊、中旬刊与下旬刊,有的又是总期号连在一起,有的又没有连在一起的情况。
期刊有语种版,有地区版的,如《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妇女》既有中文版,又有英文版。期刊会出现刊名的变更、邮发代码的变化、统一刊号的变化,在装订的时候都要注意,例如,《跨世纪时文博览》ISSN(国际标准刊号)一样,书名一样,邮发代码不一样,就要分开来装订,而有的期刊既可以作为期刊,又可以作为***书,如《法制生活》和《设计家》,既有ISSN(国际标准刊号),又有***书ISBN的形式出现,宜宾学院***书馆就把它放在了现刊之后再下架装订,以方便读者的查阅。根据同一版别装订期刊,既是为了保证期刊排放的科学性,又能充分满足准确查找同一种刊物的目的,避免出现所查刊物并非真正同一的局面发生。
宜宾学院***书馆用的是***腾集成管理系统,期刊先在现刊阅览室上架后,再下架按一定的装订方式装订成合订本后,进行典藏后按四角号码排列再投入使用。期刊在现刊下架后整理分成册,钻孔,上线,封牛皮纸,在合订本上贴流通条形码以及打本馆馆藏号,典藏入库,写标签,打印书名,在书脊处贴上书名及标签,再上架进行流通。整理成册是装订期刊繁琐程序中的第一步,在该步骤中,认真核对版别方能保证后面的工作不致白废,方能保证所装订的期刊均属于同种刊物。论文参考网。
三、期刊装订应注意厚度
期刊装订的合订本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是20mm-50mm为适宜,如果期刊装订太厚,读者阅读不方便,***书馆管理起来也困难。当然,在注重期刊装订厚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期刊内容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即应把期刊厚度和期刊的连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在期刊装订时有很多时候以不破季度为原则,这使装订成册的厚薄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的期刊如果不破季的话,装订成册会很厚的,如《文学评论》、《学术界》,我馆就两本装订成册。有的期刊自身就很厚了,只需单册就可以典藏入库了,如《物理学报》、《全国报刊索引》。虽然破了季度装订,但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复印,也方便了我馆的管理。有的期刊本身在出版时就跨月跨季了,装订时也就需要破月破季了,如《瞭望》、《北京周报》。有的期刊本身就是精装本了,不需要再装订了,只需要打本馆的馆藏号、贴条形码、典藏入库、写标签和贴标签,如《紫禁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身已经是合订本了,也不需要再装订了,只需典藏入库就行了,如《人民日报》合订本。另外,期刊附有索引的,卷索引一般附在该卷的后面,年索引一般附该年度最后的卷期后面,在装订时也要装订进去,方便读者的查找和识别。现在的期刊很多附带有增刊,增刊就有期增刊、卷增刊、年增刊,而且有的期刊有多本增刊,如《科学通报》、《工程数学学报》。在整理装订时,可以把期增刊附在该期后面,把卷增刊附在该卷后面,年增刊附在该年最后一卷期刊的后面,用+1—S表示(1—S表示有一份增刊,如果有两份增刊,就用2—S表示,以此类推)。[1]
期刊装订是一项细致和繁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期刊的特点和内容。期刊的内容体现了期刊的专业性,期刊的厚度、外形体现了期刊的外形,对期刊特点的把握里有重要装订期刊的前提。当然,在期刊装订过程中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读者方便的角度出发,从期刊的便于管理和利用出发,努力做到保证期刊的装订质量。
参考文献:
报装管理论文例5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线路***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报装管理论文例6
中***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装饰的效果直接反映人们对建筑美学追求的品位, 而建筑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的精髓,所以建筑装饰的个性要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要针对不同情况控制实施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这样可以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 以满足人们对美化环境的需求, 并达到装饰的目的。而如何让工程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呢?笔者对于装饰工程中的“五控制一管理”进行实现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
装饰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对隐蔽工程的监控及预留方案、对原始***纸、现场资料、工序施工及装饰材料的把控。对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安排,以期达到质量控制效果。
很多时候是施工队伍进场后才发现洗手间位置没有给排水管道,造成成本提高,因此,对于原始***纸、现场资料审查非常重要。有些设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对新型材料及新工艺不熟悉,对于一些新出的工艺及材料进行传统的施工,改变施工方法。
隐蔽工程是质量控制中的重点,如给排水管道的试压,虽然很简单,若不按工序先试压,竣工后试压才发现漏水,这个时候再去找漏水原因很麻烦,而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内容有:①装饰工程协调网络计划表(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另行编制进度计划);②材料明细表、各种材料进场表、自检和业主验收时间表;③各工种人员进场安排表;④隐蔽工程验收时间表;⑤各单项工程阶段检验及验收时间表。
以上工作虽密不可分,但通常业内人士只用装饰工程协调网络计划表代替。笔者认为这样很难发现问题,如将这几个环节提出来,充分考虑和安排,就会发现其中有冲突的地方,使施工单位预先解决矛盾,并将工程管理落到实处。同时,以上的工作对加强同业主和监理人员的计划协调十分有益。
三、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包括设计阶段控制和施工阶段控制。(1)设计阶段控制的主要内容有:①装饰效果论证:②功能论证;③***纸深度审核。(2)施工阶段控制内容有:①材料、设备的产地、品牌、等级及材料样板的封存一览表;②主材进场自检和业主的确认;③工序的合理安排和人员的合理调用;④备料的准确和材料的合理利用。
装饰施工合同签订之后,应该说工程项目的成本、利润基本有了底数。设计阶段的要点似乎同施工企业关系不大,但施工前,业主的确认和理解设计意***非常重要。有的工程施工到一半或基本完工后,业主认为设计效果不好,造成返工。因此,施工前同业主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四、配套专业的质量控制
虽然装饰工程具有它的***性,但它同各配套专业的施工是一个整体。有些工程业主让一家装饰公司总承包,但一些大型的装饰工程则往往是由几家专业施工单位共同完成。因此,相互的合作非常重要。
(1)给排水工程
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包括:①阀门解体检验记录;②管道焊接记录;③管道焊缝探测报告;④计量表校验报告;⑤管道试压检验报告。
(2)强电和弱电工程
强电和弱电工程质量控制包括:①防雷引线安装隐蔽验收记录;②线路穿管敷设隐蔽验收记录:③接地极接地带埋设隐蔽验收记录;④配电柜箱安装就位记录;⑤应急发电设备安装就位记录;⑥用电设备安装就位记录;⑦导线及设备绝缘影剧院测试记录;⑧接地接零测试记录;⑨计量仪检定报告;⑩整定记录及整定通知单。
(3)消防工程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包括:①消防材料设备报批表;②阀门解体检查记录;③钢管焊接记录;④设备绝缘电阻测试记录;⑤接地接零电阻测试记录;⑥喷淋头、烟感器性能抽样实验报告;⑦烟感反应实验报告;⑧管道试压检验报告。
(4)空调安装
空调安装质量控制包括:①消防材料设备报批表;②风、水管道安装防腐保温隐蔽验收记录;③阀门解体检验记录;④给水管焊接记录;⑤设备绝缘电阻测试记录;⑥接地接零电阻测试记录:⑦管道试压检验报告;⑧冷冻水系统水温测试报告;⑨风口风压测试报告;⑩风洁净度测试报告、系统总体测试报告。
五、安全控制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是防火、安全用电及装饰机械、机具的安全使用。在编制安全措施时应做到具有及时性,工程施工前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有特殊情况来不及编制完整的,亦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要求;同时,编制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装饰施工现场和不同的施工办法,从防护上、技术上和管理上提出相应安全措施;最后是所编制的安全措施应具体化、能指导施工。
装饰工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有:①脚手架、吊篮、桥架的强度设计及上下道路的防护安全;②安全网的架设;③“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场的隔离防护;④易燃、易爆、有毒作业及场所采取的防火、防爆、防毒措施;⑤安全用电、安装使用电器设备及装饰机具、机械使用安全措施及防火要求;⑥施工部位与周围通行道路、房间隔离、防护措施;⑦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个人的安全防护措施。另外,属甲方或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外用电梯、井架、门式架等垂直运输设备,其拉结及防护措施也应符合安全要求。
六、资料管理
装饰工程的资料管理,具体地说就是要作好施工日记,总结和整理以上各种施工的自检和验收记录。通过以上工作,既可以随时对进度、质量、投资的原计划进行对比,随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又可以预先解决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更能在出现施工纰漏时,找出问题原因并及时解决。同时,通过文字上的信息交流,也可以加强同业主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后续的合作打下基础。
资料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装饰材料消防审批表;②基层隐蔽验收记录;③吊顶隐蔽验收记录;④防火涂层隐蔽验收记录;⑤主要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⑥进口材料的设备商检证、产地证;⑦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⑧施工日记和周、月工作总结;⑨竣工***。
七、结束语
对每一项装饰工程具体而言,虽然有无数难以预料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但笔者相信,只要认真做好了以上的“五控制一管理”,做好装饰工程施工就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谢结珍.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概述[J].山西建筑,2008,(11):501~503.
报装管理论文例7
2.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各类学生上课情况、学生实验报告、成绩记录、实验项目开况记录等。
3.实验室人员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项目数及其工作量。
4.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项目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包括论文、专著、鉴定、专利、获奖等情况。
5.仪器设备及低值耐用品的总台件数及金额、固定资产帐卡、随机技术手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原始记录。
6.单价5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包括国家科委23种仪器设备,单价虽不到5万元但属于精密稀缺设备)的申购报告、领导批复;开箱记录及装箱单、安装调试记录及双方签字移交文件、保修单、验收报告及文件材料、设备说明书及全套随机文件;使用、维修、故障、事故记录等。使用维修记录,随时将运行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承担任务及结果、故障过程、定期检修或校验情况等如实记录,并定期归入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始资料:申报表、论证报告书、审批计划单、订货合同及有关来往信函等。
(2)设备的开箱验收单、说明书、合格证、附件清单、随机***纸、外观照片等。
(3)安装调试记录等。
(4)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等管理方面的资料和管理操作人员情况登记表等。
(5)使用过程中的所有记录。
(6)降级、报废、处理的报告、批示等。
7.自制设备的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鉴定材料、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8.实验室用房及环境条件的各种技术资料。
9.实验室工作的各种统计报表。
10.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文件和本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管理
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分类编号、存档等工作。
2.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将自己工作中形成的材料交给实验室主任。
3.实验室工作档案的保管期限分长期、短期和与设备共存三种。
4.学生上课情况、实验报告、成绩记录、实验项目开出情况记录属短期保存资料,一般至少应保存三年。
5.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应与设备共存,即保存至设备报废之日为止。
6.除上述两项资料外,其它资料均应长期保存。
报装管理论文例8
0引言
由于各个单位或业务部门在装备管理与使用方面的水平不同,进而出现了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1],导致装备管理与使用过程烦琐、流程缺失,成本较高。
1国内外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主要起源于成本管理,大致可以分为概念形成期、理论深化期和实践推广期。概念形成期起源于1904年,瑞典人首先在铁路系统的管理和建设中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将传统的以设备可靠性为出发点的设备管理转变为从选取、生产、采购、维护、使用直到报废的全流程管理。这一概念提出后,经历了70年的发展,直到1977年前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开始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和推广。1985年,美国***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后勤支援”(CALS)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涵是全寿命管理和全寿命信息支持。此后,美国确定了一系列标准用以规范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定义、测算、分析、流程、评价等方法。理论深化期集中于1980年代。这一时期,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许多知名学者从不同环节进行研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进一步深化了装备使用阶段的维护、修理、检查和改造,同时,向上游环节进行扩展,将采购、指导建设或者生产环节也纳入进来,特别是对指导建设或者生产环节,使得装备需求更加清晰、明确,向下则主要向报废处置环节延伸,控制装备的可利用走向,从而实现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预算和管控。2000年起,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实践推广期,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逐渐走向成熟,被应用到各个方面。一些学者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如美国学者迈克•W.马丁(MikeW.Martin)和罗兰•幸津格(RolandSchinzinger)在工程社会学中得以应用。还有学者,将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到金融管理中。这一时期,全生命周期管理被广泛与多学科结合,形成应用。国内研究进展。我国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始于1980年代,最初以文件管理为主,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多。1980年代,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引入我国,主要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在这一概念下,文件和档案管理提出了从制作、使用到销毁的全流程管理方法,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设备管理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理论引入,并未有实践性工作,只是处于理论的探讨与争论期。198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1987年,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组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进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运用。
2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采取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装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现阶段的装备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整个流程从装备需求的计划的提出开始,涵盖了采购、验收、使用、监管、维修、报废等所有环节。通过对装备器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进一步强化管理流程的规范与标准,提高装备的管控水平与使用效率,节省管理成本。
2.1装备需求计划
不同业务部门的装备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需求问题也应当是较为重要的一环,针对多个业务部门,可建立不同的需求项,方便管理人员查看,需求确认后进行审批,通过后即可开始下一步工作。
2.2装备招标采购与验收交付
根据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对装备进行招标采购,一般可分为标准设备与定制设备,完成招标采购后,进入装备设计与制造阶段,最后进行交付验收,按照合同及装箱清单进行开箱检验、验收、入库的操作,查验装备的型号、规格、配件是否与合同描述、装箱清单相符,装备部件、外观、相关配件是否完整,随装备的技术文件、说明书、软件等资料是否齐全等[2]。
2.3装备使用与维护
装备在使用中,首选要对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入库后录入装备器材的各项参数,硬件指标、软件版本等。其次在装备使用过程中,记录对应的入库、出库信息,跟踪装备的使用流程,从而了解其流转过程和处于各阶段状态的数量和变化趋势。基于科学、简单、高效的思想,实现装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3]。
3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设计
建立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应当结合业务装备管理的特点,以及完整的装备完整使用流程,设计系统管理模块功能及子系统功能,将装备管理功能模块化,各模块间***存在又相互联系,使装备在全生命周期内形成统一整体,全面实现Web化管理。
3.1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模块
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集中管理系统用户,通过将每个业务人员的生物信息录入密码库,在系统登录时通过生物识别,更加安全便捷。同时结合业务需要,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从而解决访问控制、身份管理,角色授权等管理难题。
3.2装备管理模块
设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计划、申请、论证、招标、签审、合同、付款以及安装验收等环节。装备采购是装备周期管理的起点,针对采购项目流程进行管理,有效保证采购工作,确保采购的每个装备均能安全、顺利应用于相关业务部门。系统设置安装验收模块,做好装备安装验收过程中相关信息的记录,对装备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装备的采购及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又包括以下子模块:(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包含了装备详细的参数和属性信息,同时也包含了设备的辅助状态信息,比如每个的设备名称、型号、唯一标识、制造商名称、设备类型、维护记录、使用记录等要素以及维护、使用记录。(2)装备入库管理模块。系统中的装备完成采购与验收后会自动进入入库管理,根据业务装备的管理规定填写保管人、放置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入库时加入自动识别技术,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每件装备贴上唯一的RFID标签。通过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来判断装备类型,从而获取相关的装备资料。RFID技术在识别过程中并不需要人为干预,识别速度较快,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在当前的设备流转、盘点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能够适应多种环境[4]。装备入库成功后,就能够通过扫描标签完成入库、出库的操作,方便管理。(3)装备变更管理模块中包括硬件变更和软件变更。硬件变更后,需要提交变更申请,详细说明变更前后的区别,并在管理系统中标注变更硬件的位置,参数等基本信息,方便下次使用查看。软件变更后,需在系统中提交软件升级后的功能点,软件升级包,安装情况说明等。
3.3安全审计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平台的安全管理,可对系统登录人员的各种操作进行记录和查询,可根据用户名、操作时间、用户IP等条件进行过滤检索,并能针对系统报错进行自动升级处理,构建数据存储服务器,对核心数据库进行密码自动更新,最大限度维护系统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语
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装备的需求计划到完成报废的流程进行实时统计、装备的入库出库智能化管理,使业务人员随时可掌握装备数量、案卷详情等的最新数据,从而简化管理工作的流程并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业务部门的装备使用与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朱人杰.医院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1):39-40.
[2]刘咏.***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报装管理论文例9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高校普遍陷入了实验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不足、教学时空受限、教学方法和内容落后。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的虚拟实验室成为解决这些现存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
1.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1教育功能
让学生通过使用虚拟或真实仪器、装置或系统的模拟装置来熟悉实验过程,掌握相关技术:能满足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要求,根据其能力、实验经验等调整资源模块,保证学生在单独使用模拟环境时能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1.2辅助设计功能
例如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运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在EDA平台上进行设计、***、综合、仿真,然后在实际条件下进行测试。EDA模拟软件将仪器、仪表、模拟器件、数字器件等直观地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可灵活地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反复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动态显示电路的波形。
1.3协同实验和研究功能
虚拟实验室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和设施,使参与试验的人员在远程相互合作,进行试验研究,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共同从事一个项目的分布式问题解决环境。
2.虚拟实验室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2.1系统体系结构
组装计算机虚拟实验室的设计应遵循开放性、交互性、安全性、易于维护等原则。构建一个完整的虚拟实验模型,是开发虚拟实验的重要环节。根据虚拟实验室必须完全网络化的要求,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特性及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设计如***所示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虚拟实验室体系结构。
2.2系统功能
2.2.1网络管理平台
2.2.1.1用户管理子系统。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按权限由高到低将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普通用户4个等级。管理员可对整个实验室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教师能够编写、修改和更新实验教学材料,确定实验报告提交的具体事项和修改实验报告,网上与学生交流,等等;学生能进入各子系统,能设计实验项目;普通用户仅能进行网上讨论、仿真运行已有的实验和浏览系统的教学资料。
2.2.1.2教学管理子系统。包括实验选择、实验报告管理、师生交互等。实验选择子项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浏览,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报告管理子项包括实验报告的上传,教师对实验报告的批阅,学生***批阅后的实验报告。该子项可确定实验报告的内容、提交的时间,并对报告提交进行时限管理。师生交互子项主要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可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的方式实现。
2.2.2虚拟实验平台
虚拟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实验项目(计算机硬件系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运行,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2.2.3数据库
根据虚拟实验室性能要求,设计的系统数据库有:元器件库,设备库,实验项目库,用户库,实验报告库。
2.3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共分为七大模块。
2.3.1实验管理模块
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仪器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组成。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登录成功后可浏览实验项目,查看实验的详细资料,预约实验项目及做实验的时间,***发送和接受消息,进行问题讨论,进行实验登记,实验完成后可通过网络写实验报告并提交报告。教师管理方面,可对实验内容添加、修改、整理、删除,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列表,批改实验报告,填写评语和成绩,提交批改结果,与学生进行讨论。仪器管理方面,对新设计开发的虚拟仪器上传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实验使用。成绩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次数、实验报告,以及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提供查询,等等。
2.3.2安装过程演示模块
对虚拟实验室可用虚拟元器件、虚拟仪器设备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以***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
2.3.3实验指导模块
包括实验介绍、实验方法、实验项目的重点及难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准备、实验任务、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等。
2.3.4实验报告模块
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以及实验的结果,完成后上传电子版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进行记载。
2.3.5实验答疑模块
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同时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2.3.6论坛交流模块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实验中的收获、经验和体会及问题到论坛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
2.3.7虚拟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进行虚拟实验,以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模块内容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及实验建设条件,可不断增加。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硬件设备跟不上实验的要求、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用等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还要注意处理好“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虚拟实验,要“虚实”结合,既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在虚拟实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作风。
参考文献:
报装管理论文例10
本次交流会将重点围绕水泥企业关注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与污染预防,除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碳治理与减排等应用技术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的主要内容
(一)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国际先进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在我国的示范和应用;
2、国产先进、成熟、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的示范和应用;
3、水泥工业除尘、脱硫、脱氮、脱氟系统工程典型案例与分析;
4、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5、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6、水泥厂袋收尘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7、脱硫除尘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的最新研发与应用;
8、水泥工业高浓度煤粉的袋式捕集技术和设备;
9、大风量、长袋、低压脉冲除尘技术和设备;
10、水泥窑头、窑尾袋式除尘技术及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1、在水泥工业除尘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办法与解决措施;
12、水泥工厂加强除尘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的经验和教训;
13、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预防污染、节能减排的经验;14、水泥工厂贯彻ISO14000实现减排、提高环境绩效的经
验;
15、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实现CO2减排的做法与经验。
(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1、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新技术展望;
2、水泥企业低品位石灰石资源利用新技术;
3、水泥企业用回转窑焚烧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的新技术;
4、水泥企业利用外行业尾矿、工业废渣、粉煤灰等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5、水泥企业采用新型多通道燃烧器利用劣质燃料、二次燃料的新技术;
6、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分解炉的预分解新技术;
7、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的燃烧新技术;
8、水泥企业采用除尘、除有害气体一体化的收尘技术与设备;
9、水泥企业开放场合粉尘控制新技术;
10、全密闭电石炉尾气治理及综合利用;
11、水泥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留壳改仁”改造低效率收尘设备的经验;
12、水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措施预防与控制污染的新技术;
13、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提高型清洁生产审核技术与方法;
14、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现CO2减排新的做法;
15、水泥企业噪声治理新技术;
16、水泥企业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
17、水泥企业治理污染物高浓度、高含湿量、腐蚀性、爆炸性、粘性废气的新技术;
18、低温余热发电、高效节能粉磨(立式磨、辊压机、高效选粉机等)、高效低压损预热器、高效熟料冷却器、散装水泥、高效密闭输送等节能减排型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希望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根据征文内容撰写论文。
二、论文征集
1.本次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调研成果,将择优选用并安排会议发言。
2.个人简介:会议演讲者需提供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供会场主持人向参会代表进行介绍。
3.论文要求:①采用A4纸规格,5号宋体字,每页42行,每行45字。一般不超过5页。文责自负。论文摘要在500字左右;②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邮编;③会议只接收论文的电子版(或软盘)。;④论文截至日期为2009年3月1日。凡被录用论文,将汇编到题为《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中,同时论文作者获论文证书,参会人员每人一册。
三、主旨报告
1.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介绍我国“十一五”环保规划及当前环保形势和任务,国家水泥工业污染治理规划情况及大型水泥工业项目国家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申请等内容;
2.国家***有关领导领导介绍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策和节能减排等环保相关管理规定。
四、特邀报告
1.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水泥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任务及环保治理技术需求信息;
2.为了吸收与引进国内外的水泥污染控制方面的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特邀请国内外一批知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并做基调发言或重要学术报告;
3.专家就中国水泥工业的除尘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介绍已经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水泥清洁生产技术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五、参会人员
1.管理部门:***府官员、行业协会、污染控制部门管理人员;
2.研究单位:水泥、环保、系统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监测机构、环评单位等;
3.企业:水泥生产企业、水泥装备制造企业、环保工程公司、脱硫除尘治理公司,环保工程施工、安装单位,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单位技术负责人、科技及管理人员等;
4.其他有意参加研讨交流的单位及人员。
六、会议安排
1.会议安排:会期3天,相关***策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析、分组交流2天,考察1天。
2.工作语言:会议期间主要用中文和英文交流,会场配备同声翻译。
3.有关会议议程、日程安排等事宜将于会前一个月准时通知报名参会人员。
七、会议联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