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艺术书法

摘要:此篇论文旨在探讨研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际遇,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以及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发现当今的先锋艺术中许多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新潮美术,装置艺术,甚至行为艺术)都运用到了书法的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将书法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国内外颇受关注的徐冰等人的艺术作品,还包括近几年在书法界热闹过一番的“流行书风”现象等等。

不难发现,当代的书法艺术越来越远离传统的创作模式`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发展成了“艺术书法”。书法艺术的这种逐渐走向多元化的现象是如何形成,其存在的主要表现,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此现象的反思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书法;艺术;多元化;现代转型;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的同时,也为书法艺术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开拓了新的领域,全方位多维度地扩展了欣赏者的视野。现代书家们已不在一味追求传统的创作模式与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可见,书法艺术已逐渐开始走向了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此现象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反思该现象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中国人把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骄傲。“书法”一词的意思,一直不十分明确。很早时是说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以后转成为书写汉字的一种规范。然而如果只是把书法局限在书写法度之内会降低、“书法艺术”的高度。如果把“书法”概括起来,无论规范、方法、书迹、评论、分析、鉴赏、考订,甚至文字学、用具等等都积聚梳理在一起,说这是一门“学问”,倒是很合适的。另外,一些书法理论、书法史、艺术理论等论著也做了大量研究,试***对书法的“本质”做出概括和规定。如,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具象艺术”、“抽象艺术”、“表达情感的艺术”、“生命艺术”、“纯粹艺术”、“最高的艺术”等。这些概括、界定和解说,或出于名家之口,或见于著名论著,它们对“书法艺术”的“高”度、“纯”度等都有认识上的差异,有趋同也有对立,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书法是“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这在书法界、艺术界、学术界基本是一个共识。而“书法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则是在2004年底,文化部直属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的“中国书法院”、标志着归属于人民***府的国家文化机构第一次正式予书法以“书法”身份。

五四以来,书法的存在意义一直遭到质疑。一位知名学者和作家曾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①,“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须性为背景,因此产生的特别自然、随性、陈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陈恳”。更重要的是,由毛笔文化所涵养出来的那种文人品格和人格构架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也失去了意义,甚至会成为民族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阻碍。很明显,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人们为了推陈出新,想尽办法崭露头角,往往在创作中采用的是背离传统的方式,说的更具体一些,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创新来博得大众的认可。在书法界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命名它为:艺术书法。

“艺术书法”这一名词是由王镛老师首度提出的。顾名思义是将“艺术”提前,注重艺术的表现,而相对弱化书法的本事。这在当代表现为书法的民间化倾向上,近几年流行的“流行书风”就是其典型代表。纵观这几年来的各大书展,我们都不难发现书法正经历着从“书法艺术”向“艺术书法”转化的过程。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几千年的二王书风,颜筋柳骨看下来的确让人有点累,出现审美疲劳是很正常的。许多作品让人看下来已经不是艺术而是复制品了。于是更多的作品开始追求视觉上的感觉,开始抓形式感,尽管这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态百出,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让人有眼前一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展览和比赛的效应不容小觑。近二十余年来,各种书法展览和比赛此起彼伏,尤其是两年一届的全国展和中青展对流行书风的兴起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展览和比赛中,某种风格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或者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那么效仿这一风格形式的人马上就会一哄而上。为了获得好的名次,参展和参赛者往往会投评委所好,纷纷追摹评委的风格。正是因为书法流行现象的出现,以王镛为代表的几位书法艺术家共同主持了“首届流行书风、印风提名展”,并连续成功做到了现在。展览中的作品坚持汉字书写及线条原则,基本上仍属于传统书法的范畴,与更具前卫意义的“现代书法”有着较大差距。但参展作品基本反映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书法在观念和实践上的一个最主要的趋向:随着书法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的日益消减和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资源的不断丰富,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和创作意识正日益凸显和升华,传统的书法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虽然流行书风遭到了不少人的批判,但其批判者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流行书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多元化时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流行风尚,并显示出相当的风格魅力和艺术史价值。

当代书法创作者对书法艺术现代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是书法艺术家们不甘寂寞的表现,也是书法艺术走向新的发展的富有生机的动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自娱雅玩和记事交流,而更多地注重用笔墨线条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性情,并通过幅式、材料、颜色、结构等方面的突破来制造视觉上的特殊效果。现代展览中大多是顶天立地的鸿篇巨制,而且多为竖式,很少见到传统的尺牍和卷轴。这样的幅式比较适合现代化的展厅格局,同时也使观众有仰望之感,增强作品的视觉魅力。在用纸上,书法家们广泛取材,从传统本色的纯白净宣到富丽堂皇的洒金(银)宣,从有作旧效果的仿古宣到简单脱俗的手边纸,不一而足,除了在纸张上以背景色增加厚重感等手法以外,石开等书法家还大胆地以色彩入书,寻求新鲜的视觉感受。当然,更明显的是作者们对文字结构的个性化变形和章法布局方面的大胆探索。另外,从展览的布展风格较过去也有不小的突破,新颖协调,将作品拓裱在统一底色的展板上或装置于精美的画框里,旁边配有考究的标签,印有详细的说明、创作自述和主持人评语等,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档次。也极大的增强了观赏者的兴趣。

然而,“书法艺术”转化为“艺术书法”,也是具有自身必然性的。首先,书法在其漫长的历史轨迹中,曾经具有两面性,即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性变化,中国人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书法的实用性要求正在减弱,而艺术性要求则日益增长,人们力***在书法中获得艺术情感的表现和人格精神的追求,日益脱离书写实用价值的书法,应按照艺术的本性来发展。艺术的本性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和永无止境的创造,不满足既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向传统挑战,追求原创性和超越性。这是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规律。其次,现代审美方式的改变,对书法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高节奏的现代信息社会,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欣赏的方式。优雅精美的印刷术和发达的出版业,消除了艺术品的神秘性和复制失真性,人们可以及时掌握大量的艺术信息;良好的展览条件和收藏条件,提高了人们欣赏和品评书法艺术的维度,人们希望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精髓所体现的艺术感受性和表现力有更为切实的现代体现。最后,书法家们面对书法的日益专业化和高度艺术化,以及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成果的挑战,更有来自艺术消费市场的巨大竞争力,因此,他们无法停留于固有的书法观念和传统书法模式。他们的现实处境使他们不得不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当然,形式上的现代感和丰富性并不能代表作品的本质特征。其关键所在其实是创作者们对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当代社会文化特色。他们更多地思考传统书法的当下状况和未来走向,或者说他们希望书法艺术不要固步自封,而应再创辉煌。古今之变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艺术的核心理念和书法家的心性品质的改变。古人重“格调”与“意境”的“高”与“低”。因此,从作品的艺术语言上,更多地使致力于从传统的资源中发掘出新的可能性。例如作品以墓志残纸为基调,并掺杂一些破坏性的用笔,力***表现结构、章法的动荡感和上下左右的呼应关系。不过,这样的书风也并不是那么好把握。不少创作者过于重视书法形式技巧上的翻新,而对书法文化本身缺乏深刻体悟,对传统书法艺术语言也缺少系统研究,因而其创新显得底气不足,粗浅浮躁。其次,由于创作者取法相似,观点相近,且互相影响,因而存在风格面目趋同的隐患,在强调个性的同时可能就失去了个性。

中国书法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探索这新的发展维度,原有古典的书法系统,正由文化封闭走向文化开发,尝试着汲取其他艺术的养料,来充实自己的表现力。“艺术书法”常常招致人们的非议,斥之为非书法、不识“传统”。但事实上,书法艺术不应躺在传统的、古人的艺术成就上面沾沾自喜,书法家们也不应该是艺术创造方面的懒汉,笔墨技巧固然是书法艺术的基质之一,然而它也能扼杀人的活生生的艺术感受性。由于我们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因此书法艺术的现代转换中,更应注重主体的分辨力,突出主体的创造性,以之开掘新传统,整合新方法,窥视书法艺术现展的生长点,在面向新生活的诸种尝试中把握书法艺术现代转型的契机。

由此看来“书法艺术”转向“艺术书法”也未尝不可。当然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法艺术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贡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书法形式美的建设。试想,如果一个歌唱家如果只是在舞台上向大家展示她的发音有多到位多准确,仅仅只是展示她的基本功,而不拿自己独具艺术个性的歌声展现给大家看,那观众又如何会有兴趣。中国古代的书法经典精华,被大众认可的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的几十件作品,如果大家都去宗法他们的作品不去创造,书法艺术就不会形成勃勃生机,风格也不会在竞争中互补,而更严重的,书法这门艺术也会因此而衰落。

注释:①20世纪90年代初,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一文中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

参考文献:

[1] 当代书***文选(理论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2] 当代书***文选(书史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3] 历代书***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 书法研究[J].1993(01).

[5] 文艺研究[J].2008(12).

[6] 欧阳中石.光明日报――文化与书法[J].2007(621).

[7] 王岳川.流行书风的文化问题[J].2008(7).

作者简介:秦兆诗(1989―),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在读。

书法艺术·艺术书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书法艺术·艺术书法

学习

走进梅奥医院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梅奥医院,内容包括梅奥医院简介,西南梅奥医院。创造过许多世界第一

学习

和子由渑池怀旧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和子由渑池怀旧,内容包括和子由渑池怀旧全文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全文朗读。〔宋〕苏轼

学习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内容包括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旁站监理记录表,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量怎么计算。【摘要】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成孔和成桩质量,提出了防止孔壁坍塌的泥浆制作要求,常见钻机钻进问题及解决方法,钢筋笼制作、水

学习

如何拟写串词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拟写串词,内容包括串词成文怎么拟题,写串词的方法。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根据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个字。

学习

具身认知研究综述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具身认知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认知理论综述参考文献,认知行为理论文献综述。摘要: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后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其核心要义是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具身认知的

学习

向左转,向右转?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向左转,向右转?,内容包括向左转向右转的用法,向左转向右转怎么描述。Thisarticleintroduces“Odds・Culture”,alatestseriesofinstallationoftheU.S.sculptor,JonathanW.Hils.Withthiswork,Hilsexpresseshispersonalperspe

学习

蛛网模型理论分析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蛛网模型理论分析,内容包括蛛网模型以什么假定为前提,发散性蛛网模型详解。摘要本文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及差分方程的求解,讨论了蛛网模型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若满足||

学习

人活一口气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人活一口气,内容包括人活一口气,人活一口气故事。“气”对我们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五脏之病多先出现气虚,养生最重要是保护五脏之气。

学习

基础医学与临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医学与临床,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基础唐佩弦

学习

蛙声十里出山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蛙声十里出山泉,内容包括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关键词:蛙崇拜文化;民族文化

学习

浅谈艺术的起源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艺术的起源,内容包括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艺术起源的五种说法。关于艺术起源,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几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说流派。如:古希腊哲学家徳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说”,德国作家席勒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

学习

不为人知的手机秘密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不为人知的手机秘密,内容包括华为手机十大隐藏的秘密,手机的计算器隐藏的秘密。紧急情况

学习

微元法应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微元法应用,内容包括微元法应用归纳,微元法解题方法。摘要微元法是将积分应用于求解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定积分非常实用的方法,文章通过分析方法的理论背景、方法的推导、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寻找“微元”,学

学习

金陵菜里的秦淮八绝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金陵菜里的秦淮八绝,内容包括南京金陵秦淮八绝,金陵糕点秦淮八绝。有“鸭都”之称的南京,享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南京的厨子秉承“一鸭多用”的原则,将鸭身的各个部位用到了极致,且乐此不疲地推陈出新。

学习

关于艺术品的多角度赏析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艺术品的多角度赏析,内容包括对艺术品的鉴赏模板,一个艺术品的赏析。摘要:一件艺术品我们必须从“艺术家的个人意识”“艺术家的社会历史处境”“艺术品自身的特征”去观赏,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艺术品中看出历史的发

学习

Top10十大新媒体艺术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Top10十大新媒体艺术,内容包括世界十大新媒体艺术,媒体艺术之都名称大全。“新媒体”并非是一个突发现象,它是一个历史的自然延伸。“媒体”的概念内含于艺术利用媒体技术里面。如今的艺术已经不仅仅意味着绘画、雕塑等传统

学习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内容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的特点和艺术流派。摘要:艺术创作不只是少数艺术家情感的某种冲动,而是与哲学、科学一起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观念、精神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共

学习

“神龙本”《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神龙本”《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内容包括兰亭集序神龙本收藏者,神龙本兰亭序单字放大高清。【摘要】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乘兴挥毫,为诗集作序,写下了被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神龙本”前后

学习

浅析《周南·关雎》的艺术特征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周南·关雎》的艺术特征,内容包括谈谈对周南关雎的理解,鉴赏周南关雎的艺术特色。【摘要】《周南・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绝,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本文借鉴诗经总体的艺

学习

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及历史传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及历史传承,内容包括什么是盘鼓舞简述风格特征,盘鼓舞的古朴之美。【摘要】盘鼓舞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活跃在河南民间的盘鼓

学习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内容包括简述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批评与欣赏的区别。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对于艺术作品如何看待,如何评价,也左右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了解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内涵、特

学习

张临 老派大叔的艺术执着

阅读(31)

初闻“张临”三字,脑海中会马上浮现出一个饱含文化色彩的景象:晨露未。也许大家都不能马上想起这个人的模样来,一旦看到他的照片,那一张常常在电视荧屏上出现的老戏骨脸孔,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了。他如同亲切的邻家叔叔一样穿梭于我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