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人的创造之中,科学、哲学与艺术特别集中地反映或代表了人的智慧,尽管如此,这三个方面都难以与人所创造出来的教育相比。教育不仅催生出哲学,还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最为人类所需的。特别需要指出三点,一是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二是教育使人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三是教育是人的其他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因此,教育是人最伟大的创造,教育给人带来的是身内之物。。
关键词:教育;创造;人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125-03
我曾问一位院士、大学者:“牛顿和爱迪生,谁更伟大?”我得到的回答是:“都伟大”。显然,这是回避了那个“更”字。还是同一位学者,几天之后对我说:“还是牛顿更伟大。”第一次的回答显然不像第二次那样作过了较为仔细的比较。
当我再问“牛顿和亚里士多德,谁更伟大”的时候,同一位学者作出了更肯定的回答:“亚里士多德”。牛顿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今天都还是大学生们所必修的,然而,牛顿的力学和微积分在表达方式上发生了深刻且实质性的变化,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则仍然原原本本地摆在大学生面前。
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哲学家。牛顿也是哲学家,但确切地说,他是自然哲学家,跟亚里士多德还是有所不同。牛顿的代表作之一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之一名为《形而上学》。这大概都堪称伟大的著作,然而在意义上又是有所不同的。
上面是指人物与人物的比较,就内容而言,这种比较是否表明了哲学家更伟大的观点呢?
哲学确实代表了人类智慧,人类智慧孕育了哲学,被孕育出来的哲学,又孕育了一代一代人,他们若有哲学的习得,必走向更高的智慧,哲学本因智慧而生,故必给人以智慧;爱智的人必爱哲学;爱哲学者必爱智。有的人自觉地爱着,有的人不自觉地爱着。只要爱着,无论自觉与否,必走向智慧。
哲学毕竟是人的创造,伟大的创造。是否人之最伟大的创造呢?有比它更伟大的吗?
杜威所说的三段话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们引述如下:
――“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1](P347)
――“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1](P38)
――“欧洲哲学是在教育问题的直接压力下(在雅典人中)起源的,这一点使我们有所启示。”[1](P348-349)
杜威以欧洲、以希腊为例,说明哲学起源于教育。更具体地说,希腊哲学的产生与那些圣哲们创办学园有关,即与学校、与教育直接相关,教育催生了哲学。
在我们中国也如此。孔孟等圣哲也是在创办教育的过程中生成了他们的哲学。
为什么教育能催生出哲学呢?因为若要真正理解教育,必理解人;而若要真正理解人,必问“人是什么”,这便是哲学的第一问。首先是教育的第一问,而这个第一问也瞬即成了哲学的第一问。教育最早出现在哪里,哲学就有可能最先出现在哪里。事实能够证明这一点,逻辑也能说明这一点。
当我们再进一步问“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时候,就会想到大自然,想到宇宙。于是“宇宙是什么”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出现在哲学里。这是哲学中的宏观问题,而“人是什么”则是哲学的微观问题。人们往往是在微观与宏观之间来回进行思考的,微观问题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宏观问题。谁能说基本粒子的研究没有对物质世界整体的研究那样更有意义呢?
我们已经提到过,就起源问题而言,对于宇宙,自康德以来到近代科学,已作出了相当圆满的回答;而对于人这样一个“小宇宙”所隐藏的秘密,却远没有弄得很明白。科学不会停止对大宇宙的研究,当然也不会停止对“小宇宙”的研究;然而,哲学将更多地倾向于对“小宇宙”的研究。卡西尔就是走在这个庞大研究队伍行列中的一位,并且是特别杰出的一位。
希格斯或许终结了物质起源的研究,但谁能终结精神起源的研究呢?谁能终结意识起源的研究呢?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研究者是存在的。笔者相信,不存在这样的终结者。会有深入者,扩充者,更杰出的洞察者,却永远不会有终结者。有谁能终结神奇?有谁能终结神秘和神圣?有谁能终结还将继续的无数神话?
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继续思考和研究“人是什么”,满怀信心地深入下去,却不能妄想终结这一问题。不少哲学家认为自己终结了哲学,这可能是一个误会;如果认为自己终结了对人的研究,那将是更大的误会。这种误会更直接地终结哲学家自身的哲学。终结的,终究是误会,而不是哲学。
讨论至此,我们已知哲学是人伟大的创造,却不是最伟大的创造。在其压力下产生了哲学的教育,无疑更伟大。教育是不是人最伟大的创造呢?
当然,教育是人伟大的创造,更伟大的创造,对此,已有了充分论证。如果认为它是人最伟大的创造,那么,所需特别集中说明的,是一个“最”字。
在人的创造之中,科学、哲学与艺术特别耀眼,特别集中地反映或代表了人的智慧,并且三者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的创造到了顶点,都会与哲学和艺术行见面礼的,科学往往是跟随艺术和哲学的,大凡杰出的科学家都明白这个道理,都有对艺术和哲学的独特感受,以致情感至深。
尽管如此,这三个方面还不能算人最伟大的创造,任何创造都难以与人所创造出来的教育相比。我们需要进一步阐明:教育为何是人最伟大的创造?
人类有过了千百种不同类别的活动,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从航空到航天,从月球到外星。未来,人类还会有很多尝试,令自己也难以想象的尝试。从理论上讲,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是,这个限度在哪里,实际上说不清楚。
就已经历过的活动来说,什么活动伴随人的历史最为悠久?哲学,两三千年吧;宗教活动,最古老的也就只是一两千年;科学活动,近代以来的三四百年,算上古代朴实的科学活动,最多也只有三千年左右;可能艺术活动最早,大约四万年左右。
最为悠久的,正是教育。教育在广义的文化之列,但不如直接说教育更为确切。教育已有了多久呢?人类有了多久,它就有多久。现在所知的数字是382万年。教育伴随人类至今,且必将伴随人类至永远。就历史悠久而言,还有什么可与教育相比?
历史最悠久必然是最伟大吗?教育是人类创造中最悠久的,它因此而最伟大吗?
教育还最为人之所需。最为所需就最伟大吗?吃饭不也是最为人之所需吗?一个人一日一月一年无教育,问题不算很大,但一天一周一月不吃饭,问题就很大了,吃饭因此而最伟大吗?我们民间有一说:吃饭大死皇帝。开明的皇帝也明白,老百姓不能饿着了。但这是“大”,而并非伟大,更非最伟大。
衣食住行都很重要,很必要,但与很伟大在性质上还是有所不同。有了基本的衣食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寻求其他的创造,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创造。不过,教育作为人类活动与衣食住行一样最需要,这一点仍不足以说明教育更伟大。
特别需要指出三点,首先是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人创造了教育,就是人创造了使自己成为人的伟大壮举。人与其他生命体区别开来是从教育开始的。
第二,教育使人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使文化一代一代相传、继承,并在继承中越来越富有知识、富有智慧,因而,人因教育而变得更强大、更伟大。
第三,教育是人的其他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为其他一切创造活动提供条件。如今,一个人在学校度过的时光,至高中为12年,至本科16年,至研究生则是20年左右了。甚至,教育延至终身了,出现了所谓终身教育。
历史更为悠久,更为人之所需,更能持久与人相伴,所有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还不能说明教育是最伟大的吗?还不能说明教育是人最伟大的创造吗?
从布衣百姓到所有的大学问家,再到那些开明的***治家,其共同点或最大公约数,无论如何是对教育的虔诚。谁还敢在教育面前,在人类这一最伟大的创造面前懈怠呢?
我们的教育界曾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教育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是社会***治的产物,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因而,也受着***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你制约我,我就只好适应你,教育就去适应经济发展,适应***治需要。这就叫做制约论、适应论,有制约论就必然有适应论,两者相伴相随。
然而,我们已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教育是人的产物。经济、***治等也是人的产物,但教育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地位都是经济、***治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对经济、***治有最直接、最重大的影响,经济、***治也影响于教育,是相互影响,但并非对称性影响,教育的影响是主导的;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这种主导性作用越显著。因此,教育是制约者而不应是被制约的;因而,开明的社会,应当去适应人的发展,而不是相反;故而,都应适应教育的发展。最靠近人自身的、最重要,因而,应处在主导的地位。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比较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在性质上的差别。
例如,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它是指向外在的,研究物质世界的,研究天地日月的。然而,教育是指向人的,是指向内在的,指向人的心灵世界。这是一外一内之别。
又如,艺术活动,它是表现于形的,当然,真正的艺术是通过形而表现无形,是由形至神的。然而,教育并不用于表现,而是直接指向人之无形、人之神的。
再如,经济活动,无论是什么产业经济,都是为了创造财富。直言之,都将指向更高利润。然而,教育直接指向的是人的成长、人的精神财富的增长,这与利润不直接相关。经济也为人的生活之所需,为富裕之所需;教育则为人本身的美好之所需,富裕不等于美好。教育为经济活动的更为有效提供条件,经济也能让人更美好,但若无精神上的美好,经济可能产生的美好将不复存在。换言之,经济之类给人带来的是身外之物,教育给人带来的是身内之物。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最伟大的创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