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是比较优势;另一种是后发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后发优势是指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下,后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对外投资,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学术界大多重视比较优势的作用,相对忽视后发优势的作用,而事实上后发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是非常重要。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投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缺少名牌产品等。如果不能利用后发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是难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
一、对外投资后发优势及其主要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正在兴起,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近几年的海外投资有了长足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在对外投资中,要发挥后发优势,自先要认识后发优势。根据企业跨国发展所需的条件,我国对外投资的后发优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资源的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慢,大多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这种资源的后发优势表现在,它可以为投资国外的企业提业链上游或下游的支持,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也可带动本国的出口。如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左右,本国企业投资于国外丝绸纺织行业,即可带动我国生丝的出口,又可减少国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发展中国家往往因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投资国外的企业可利用母国资源,东道国的技术、设备、人才和研究开发能力,生产特色产品来打***外市场,如中国的陶瓷和宣纸等民族产品。
2.技术的后发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落差中,蕴藏着潜在的后发优势。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是花费了巨大的投资和长期的研发而创造出来的,作为人类社会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很大的溢出效用。发展中国家学习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极大地节约研发时间和费用。因高新技术从一国扩展到另一国家具有时滞性,投资发达国家的某些高新技术产业,获取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加快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模仿、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过程,为企业创建自己品牌,打开市场提供了条件。如海尔集团先后在美国,法国等国建立了分公司,其技术创新原则之一就是技术获取的国际化,要求企业自身具备全球的战略眼光,全面动态地了解世界在这一课题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国际上关于这一课题的最先进科研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技术创新。
3、市场的后发优势。对外投资市场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学习和利用方面。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发达国家一般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这些国家***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潜力较大,金融市场发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企业投资于这样的环境中发展,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发挥自身优势。再者,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已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其中有些产品是适应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需要的。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更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无疑将有利于国内结构调整,以及这部分企业资产效益的充分发挥。最后,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
4、管理制度的后发优势。管理制度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更直接的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反复、动荡、较大的付出、以及一定的时间、空间检验才能完成。当今几乎所有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来自于发达国家。它们对外投资经营起步早,规模大,经验丰富,管理制度完善。通过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有利于近距离学习东道国在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通过管理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节约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
二、发挥对外投资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障碍
后发优势具有潜在性,虽然它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所具有,但由潜在性转换为现实性只在部分国家获得了成功,主要是因为这些优势的实现是受一定条件约束的。认识和分析这些约束条件可以使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少走弯路,减少风险,对外投资获得更快、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发挥对外投资后发优势方面面临着很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约束。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虽然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但对外投资规模较小,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只有920亿美元。对外投资步伐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走出去”的意识。由于国外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和投资周期较长,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是在国内市场做强做大,缺少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投资国外的意识。
2、资金约束。资金往往是海外投资企业的瓶颈,我国在这方面较多的是限制,而相应的鼓励和帮助措施显得不够。按我国现行规定,对于资源开发性企业和资金投入较多的企业可以向国家银行申请优惠贷款,但这些措施远远无法适应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需求。同时根据我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用于境外投资的外汇仅限于境外投资者自有外汇,向外筹措资金需要经过批准,同时境内企业也不得为其擅自担保。即使近年出台了一些鼓励***策,例如在对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外汇贷款方面,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可以申请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予以贴息,但事实上***策落实难度较大。这些都限制了境外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规模。
3、技术约束。技术优势方面,学习型的对外投资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模仿、创造。但是过多的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可能会产生不愿创新的惰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轨迹并非是同一发展轨道上的前后两个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有其独特性。向发达国家学习有时并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突破技术约束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中的“低收入国”来说,消除技术差距的困难可能很大。因此,对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而言,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走学习型创新道路,建立发展自主技术能力是寻求突破技术约束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建立发展自主技术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使用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具有适用于自身技术特征的新技术,从而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4、制度约束。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运作时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指宏观***策制度),也需要健全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只有具有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跨国经营才能顺利进行并持续运作。我国很多企业不太重视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由于技术模仿比较容易,制度模仿比较困难,我国企业大多会从比较容易的技术模仿开始做起,把比较难的制度模仿放在后面。从技术模仿开始做起,比较容易在短期内取得资本积累、结构变迁、技术创新,但这样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制度可能会成为设置长期发展的一个障碍。
5、市场环境约束。国际投资可能遭遇的风险比国内投资大得多,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与投资者熟悉的本国投资环境有很大差异,其变化程度也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文化方面的不同,法律法规的差异,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等,有时为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时又极大地妨碍甚至中断了投资发展的进程。
三、发挥我国对外投资后发优势的战略举措
我国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后发优势,克服观念、要素禀赋和东道国环境的约束,充分释放对外投资的后发优势,在全球化条件下推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府层面。***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财***、金融、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企业打破意识约束,资金约束,东道国环境等方面的约束。
首先,***府应制定一些税收、金融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尤其应当鼓励和指导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再者,积极培养和发展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的金融体系,强化企业对外投资的金融服务和***策支持,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国内外的融资权。同时,要积极推进金融国际化,扩大我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份额,加快境外业务的发展,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融资便利。
最后,成立各类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中心,建立既与金融、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机构内向联系又与国际著名投资咨询公司外向联系的信息系统,收集国际市场和投资环境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同时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为跨国公司提供国际化经营人才。
(二)企业层面。对外投资后发优势的发挥,关键是要投资国外的企业能充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合理充分的利用这些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外市场。
首先,企业必须由技术学习向技术创新转变,打破技术方面的约束。企业在技术学习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前期以技术模仿和积累为主,而后期随着自身技术水平的成熟,以及后发优势的边际效率降低,企业应实现技术的自我创新,直接进入技术的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海尔集团就是采用这种技术发展模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再者,我国企业应在发展初期效仿或借鉴东道国优秀跨国公司的治理结构、组织方式、管理方法和文化建设等,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适应性改进。单纯追求技术的模仿,很可能最终会因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合适,管理混乱等不能长远的发展。
最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上百年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5700多万华人和由他们编织的己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海外华人网络。他们对国外市场环境相当熟悉,同时对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情有独钟,例如中国服装、食品、中药、特殊民族用品等,利用他们来打***外市场,是海外企业打破东道国市场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志彬.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
[2]吴钧.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后发优势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28卷.
[3]丁祥生.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J].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9期.
[4]石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分析[J].北方经贸.2007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