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无不以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解决。因此,本文在对教育体制改革概念的阐述上,分析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弊端,并提出有效措施,扬长避短,希望能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作出贡献,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
1.教育体制
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统一称为教育体制。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为***教育行***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1]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是指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改革,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十二五”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体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园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遵循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思路,彰显出我国以坚定的态度和稳妥的步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
二、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所存在的弊端
第一,教育体制尚不成熟。例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未建立,教材及实习基地并不健全,并且部分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脱节。虽然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扩招并达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水平,但却没有相应成熟的教育体制,因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效果并不理想。[3]
第二,教育经费筹措困难。近几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大力增加教育投入,但财***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同时,随着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财***性投入却并未同步增长。那么对于一些地方院校来讲,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就只能靠提高收费来获得,这样必然产生部分学生上学难的矛盾,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教育经费问题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4]
第三,教育教学与社会大众需求相偏离。目前的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与整个社会大众的需求紧密联系。比如有些高等院校以学科分类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不讲究实用性。大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实际上仍有大部分高校只灌输了理论知识,忽视了能力培养,从而产生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5]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对策
1.深化***策研究,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取决于***府部门和学校是否具有创新理念。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教育体制的创新理念都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价值反思和对现实审时度势的基础上的适时调整和应对。在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教育理念的创新,树立科学的教育***绩观和协调的管理观。各大院校要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理念变革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并树立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6]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健全的教育体制制度,需要加强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大力沟通与协同规划。首先,建立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商制度,并提供相应的文书保证,保障相关***策的科学性、协调性及针对性。其次,设立不同教育领域和各大院校之间的共同研讨机制。比如:召开相关的教师工作研讨会、定期举办各类学校校长论坛会等等,相互借鉴实践经验,协调改革步伐。再次,经过充分的论证,在中国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会下成立相应的二级学术团体,为各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调改革搭建平台。
3.增加国家财***性教育投入
国家财***性投入是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的重要保障。根据公共财***理论财权与事权匹配原则,我国***府应加快协调教育管理体制与公共财***体制,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机制。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增加财***性教育投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教育资金的短缺。因此,我国应继续大力增加国家财***性教育投入,满足教育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7]
4.教育体制改革应适应社会需求
首先,转变教育的“唯升学论”思想。不要将升学率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每个学生的人生之路并不是只有上大学一条路,而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校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太功利化,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其次,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发展。我国应开设多重课程,如活动课之类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实用型课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迎接现代社会新的挑战。[8]
再次,注重师资队伍的考核。虽然,各大院校一直在进行教师能力测评、师德测评等等考核,但是,仍然有些教师所授的知识陈旧、实践操作性差,与当代迅猛发展的社会脱轨,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各主管***门,要加大师资考核力度,制定适宜的奖惩制度,净化师资力量,为社会培养有力的接班人。[9]
四、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奠基石,它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事业,它关系到亿万芊芊学子、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未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是世界上一切发达国家的发展之道。我们也要坚定地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创新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时俱进,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改革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顾海良.《教育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周洪宇,叶平.《中国教育黄皮书?2012年:教育体制改革呼唤区域突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5]杨东平.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J].中国改革,2009(8).
[6]赵应生等.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 教育研究,2012年(1)
[7]谈松华. 制度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8]梁润冰.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9]孙绵涛.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