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主要是对外开放的结果。而作为对外开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外贸易更是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这种有特色的对外贸易战略出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审时度势,及时进行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大部分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已经把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空间扩大到了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规划投资、配置资源,并以此来带动贸易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统计,1990年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6.2%到2000年上升为20%,全球年平均贸易增长速度达到5.86%。在贸易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经济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也大量进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除了出口高科技产品,工业制成品外、钢铁、化工等生产原材料外,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垂直型分工逐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增加利润为目的,综合全球各地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力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全球化。
2、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传统出口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寻找海外市场压力较小,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比较容易,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向了由一般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国际竞争激烈,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3、产业内分工已成为对外贸易基础。第三次科技***以来,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产业内分工。过去分工主要是由要素禀赋所制约,现在科技足以减轻甚至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至于同一行业内各部门或同一企业内各个分工车间和工艺流程,都可以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实现最优配置。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国际分工不再简单地和主要地表现为初级产品、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参与现代制造业的分工之中,甚至发展出一批新兴产业来。
4、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各国为在新的竞争中确立领先的发展地位,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调整带有越来越强的全球色彩。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很好把握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而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国内经济高增长,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面临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如何适时制定合适的对外贸易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国内环境变化
1、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面临全新的形势。一方面我国可以在WTO确定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下,享受WTO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便利,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和进入别国市场的权利,促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合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也必须履行我国的对外承诺,必须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划,中国将进一步放开市场,逐年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等。大部分的措施将在五年兑现。
2、整体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经济也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资源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我国经济出现相对过剩,既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过剩,也有生产能力的闲置。人多数企业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约在70%以下,而一些附加值高、商品性能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工业发展出现新的特征:一是速度下降,亏损增加;二是结构失衡;三是资源型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1993年原煤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30%―40%。这与二十年前经济发展时面临短缺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以前的发展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完成,而现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乏短缺经济时期对资源性产品开放的投资拉动力。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必须从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出发,要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升级。
三、全球对外贸易战略的提出
全球化战略是从全球化的高度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带动更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实现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生产层面的对外开放。这一战略是更深层的对外贸易战略。
一是跨国公司投资成为生产出口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下,出口能力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比较优势和要素优势的发挥。在全球化外贸战略下,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优势要素的利用,另一方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市场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是要素的充分调动使国际分工深化。在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中,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决定了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更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产业内分工已愈来愈成为对外贸易基础,充分利用本国优势要素不是惟一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要素的国际流动,发展非本国优势要素密集型产业出现了新的可能。
三是全方位经济分工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扩大使分工不再只限于工业、农业领域,而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扩大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从作为简单劳动力密集型的劳务承包工程到作为高级复杂知识的研究咨询服务都成为国际分工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际分工地位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上,也不能仅仅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而应当广泛地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参与。
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将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大发展,具体来说:
1、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传统的进口替代和平衡型贸易战略以国内市场取代对外贸易,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出口导向型注重国外市场但忽略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广阔毕竟是发展中大国的重要优势。新环境下实行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全球战略则是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
2、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治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但与此同时,采取种种方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如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产品越来越成为国际反倾销目标,2001年9月止,对中国反倾销案件达452起。严重阻碍出口进一步不扩大,实行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可以变国内征税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绕过国外诸多壁垒。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治的限制。
3、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益激烈国际竞争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性举措。实行全球化外贸战略,不仅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国内短缺的资源,也可以使国内一些生产技术水平有相对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向发展水中较低的国家梯度转移,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4、获得类似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具有的策略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公司贸易内部化手段,获得了在公司内部协调国际经济活动的力量,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从而使其能根据各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其产、供、销的分工体系,追求生产要素的配置利润最大化。实行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具体就落在跨国公司之上,因此,实行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可以获得类似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手段的优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