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今天围绕着“中国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题目,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并与大家交流。
一、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
关于“文化”最早的记载大概在《周易》:“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自然界关于天的我们叫“天文”,关于水的我们叫“水文”,关于地的我们不叫“地文”叫“地质”,而我们把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叫“人文”。关于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有两句表述:文化何来,有人化文;文化何用,有文化人。意思是,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熏陶人、提高人、塑造人、培养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洋***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而言也可以说是个机遇。在这之前,中国还是闭关锁国的,而在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不可一世,我们却不堪一击”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疾首的比较中,中国人觉醒了,于是像魏源这样的一批人开始“睁眼看世界”。那时,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打不过西方是因为我们船不坚,炮不利,所以要学西方的船坚炮利,于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一批人开始搞洋务运动。他们办***炮局、办制造厂、办火药厂、造***舰等,还组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然而,随着1894年甲午海战的惨败,以及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这在一定意义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人们认识到仅靠“变器物”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
这时,人们认为在船坚炮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度,我们应当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或者学美国、法国的民主共和。于是1898年的,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比如修铁路、办报纸、办翻译局,派留学生等,结果只搞了103天就以失败告终,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处死。之后,1911年辛亥***虽成功地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的***体,但是它只是了一个皇帝,接下来还是***阀混战,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可见,“变制度”也没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自那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比器物、制度更重要的是文化。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落后了,不适应这个时代,所以要变革文化。于是就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起点标志是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更名为《新青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是针对旧文化来说的。“五四”有两大主流思想:一是对外要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二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激进的、批判的否定态度。所以“五四”的两大口号是“民主与科学”和“打倒孔家店”。五四新文化运动在1917年到1920年期间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白话取代了文言。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中国的落后最根本的不是器物的落后,也不是制度的落后,而是文化的落后。所以“五四”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中国的新文化,即“变文化”。
回顾我国的二十世纪,几个重大事件都与文化问题有关。比如:刚才我们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文化;我们的无产阶级“”,也与文化有关;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后,我们有持续不断的文化热、国学热、孔子热、儒学热,这些都与文化问题有关。可以说,文化的重要性在今天越来越凸显。
再从世界范围内看:上个世纪前50年主要是***事冲突,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我们把它称为热战时期;而上个世纪后50年,特别是后40年,一直到1990年巨变,主要是两个阵营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把它称为冷战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主要是文化、文明和价值观的竞赛,就是看谁的文化和价值观更有影响力,更有穿透力。因此,必须要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增加我们的话语权,才能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现在到国外去,看那些立交桥、五星级饭店、高速公路和我们的都差不多,最终能够区分开的还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已逐渐成为今天社会生活的常用语。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就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我们现在经常会用到“软实力”这个概念,那么“软实力”究竟是什么呢?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并于2004年出版了《软实力:国际***治致胜之道》。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包括***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是相对于经济、***事、科技这三个硬实力而言的。美国还有一位学者布热津斯基,他在《大棋局》中提出大国崛起有四个标志:一是经济发达,二是***事强大,三是科技领先,四是文化有吸引力。前三个讲的都是硬实力,第四个讲的就是软实力。
可见,软实力的理论核心是文化魅力。它最基本的要义是靠自身的吸引力发挥作用,它是一种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它通过同化和感化的力量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因此,软实力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从性质上来看,它具有创造力,如果完全照搬别人,这个软实力是极为有限的,甚至都不值一提;第二,软实力对外具有竞争力,它能提升我们的话语权;第三,软实力对内具有凝聚力;第四,软实力在表现方式上具有亲和力,其作用的发挥是靠吸引而不是靠强制。
有时,我们一提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脑子里就会想到“国学”“儒学”“孔子”这些传统文化,它们的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资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软实力不能和传统文化画等号。软实力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后者既包括“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包括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果一讲软实力就是传统,就是孔子、老子,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而不能当文化问题上的“啃老族”。
那么,软实力与硬实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体现。我们要重视软实力,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在近代历史上,由于我们国力衰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有硬实力,才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以说软实力是一定是要有硬实力作为支撑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综合国力极大地提升了,于是,西方国家在重视我们硬实力的同时,才会关注我们的软实力。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发展是硬道理”,还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升我们的硬实力,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具体表现,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阐述。
第一,美国提出了三个影响世界的理论。第一个理论是“文明冲突论”,就是说苏联解体之后,主要冲突不再是意识形态和***事的冲突,而是三大文明的冲突。这三大文明是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明、以***教为主的中东阿拉伯文明和以儒教为主的东亚文明。“9・11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阿拉伯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第二个理论是“历史终结论”。第三个就是刚才讲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美国的媒体有很强的对外宣传功能,在国际上有很广泛的影响力。而我们的广播电视也有很多报道,但往往没有走出国门,多在我们内部消化,没有对西方主流媒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现在我们强调,一定要走出去,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对西方的主流媒体和主流社会产生影响。
第三,美国的商业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美国的NBA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还有美国的商业文化引申出的具体商品,比如说麦当劳、肯德基、米老鼠、唐老鸭、迪斯尼、芭比娃娃等。这种商业文化当然包含着美国的文化信息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有很多小吃。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让我们的传统小吃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走向世界,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那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就必然提高了。
怎样提高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呢?首先,我们的文化要具有自主能力和调试能力,使文化认同感增加。其次,我们的文化应当更加多姿多彩,使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最后,我们的文化要具有辐射力和竞争力,使话语权增加。
想要增强我们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就需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能够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形式和层次,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而且有利于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策的认识和了解。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和西方文化正面地交流、对话、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这需要在两方面创新。首先在表现形式上,要努力争取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这样他们就能够听你讲中国故事、中国道路,感受到中国的自觉和自信。其次在表现内容上,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从语言到文化的转换。中国文化年等活动主要还是讲汉语,我们要从语言到文化,要讲中国文化。二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换。我们现在的孔子学院,主要讲的还是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讲今天新的创造、新的辉煌。三是从文化到思想的转换,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这样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定会加强,而且会在全世界有更大的影响力。
三、弘扬中华文化,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进创新
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包括文化认同、文化包容、文化传承三个要点。因此,要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是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要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弘扬中华文化。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能偏废。
我们一起看看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多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他们对外要引进科学民主,对内要打倒孔家店,批判儒学。
“”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看不到”。当时有两个著名口号:一个叫“打倒帝修反”,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各国***派;另一个叫“批判封资修”,就是要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那个时期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了。《语录》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但是“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是传统文化对人最基本的要求。还有一个例子更典型。当时有一个样板戏叫《白毛女》,其中有两个大坏蛋,一个叫黄世仁,一个叫穆仁智。这两个人的名字里有“仁”和“智”,取之于“仁义礼智信”,这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时候却用来当大坏蛋的名字,足以看出我们在“”时期对传统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如今,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成了“看不懂”,传承遇到了困难。由于国学的功底不怎么样,看线装书、文言文、繁体字就很困难。近年来,出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但是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吃力,远不如对西学熟悉。这一点,我在北大感受比较深。我们北大的学生常有机会到台湾,与台湾的学生交流。交流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感到压力特别大,因为如果讲国学讲不过台湾的学生会很难堪。可以说,在总体水平上,台湾学生的国学功底要好于大陆学生,他们开的国学课比我们多得多,而且没有间断,一直传承下来。可见,传承是第一位的,只有传承了才能谈得上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不能传承,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就都没有了。无法传承就谈不上吸取,更谈不上创新了,所以传承是个前提。
1958年现代新儒家有一个宣言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体现一点中国文化,体现一点儒者气象。”比如说你对《红楼梦》有研究,或对唐诗宋词有研究,或对古汉语有研究,或对昆曲有研究,或你会一些书法,或会一些武术等。总之,就是在你身上能反映一点文化传承,对文化传统有一种了解,怀有敬意。如果你都不会,而且繁体字、文言文、线装书都看不懂,那么这样的人还是中国人吗?不能说不是中国人,但是这样的人“只能是人种学意义上的中国人,而不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我体会他们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文化传承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就只在人种学上有意义,而在文化学上没有意义。因此,文化认同与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现在我们开始重视文化传承了,但很多人“看不懂”了。我觉得,“看不懂”比“五四”时候的“看不起”、“”时候的“看不到”更危险。所以我们现在要着重强调文化传承,它是创新的基础。
但是仅仅讲传承是不够的,还要讲今天的创造和创新。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的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它新的内涵与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推进文化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并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