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惑】
1.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析评价农业区位,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区域农业生产所要求的所有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指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农业生产在该区域的分布。如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水源即是其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它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即成为主导因素。
我国主要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举例:
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自然因素变化相对较小,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大,如科技、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变化,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将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如***所示:
3.小地域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在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区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而区位条件是指区域农业发展中,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有利条件(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也就是对区位因素的优劣进行评价。
【答题构建】
高考题命题中,其答案紧紧围绕区位因素,密切结合材料,要求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农业区位问题的答题描述方式可构建如下:
1.自然区位因素描述:
(1)气候:①有利条件: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高温多雨;②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热量不足;旱涝灾害频繁。
(2)地形:位于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3)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4)水源: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临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描述:
(1)地理位置:位置适中,靠近城市,市场广阔。
(2)市场:市场的远近、位置。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价格。
(4)交通:陆路交通(铁路与公路是否便捷)、海运条件、空运条件。
(5)***策:国家***策扶持与否、国家补贴。
(6)技术:科技水平的高低、机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