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与民生幸福

[摘要]马克思超越了康德从人的动物性与道德性的区分中论证人是目的的抽象思路,着重从人与劳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论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的)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人的最高幸福,也不是超越感望而趋向宗教境界(至善),而是享受生命自由表现的审美意蕴。鉴于幸福的全面性,我国社会应努力建构和营造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生活方式的美学。

[关键词]人是目的;民生幸福;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美学

[中***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4-0005-05

民生幸福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而保证民生幸福的前提则是“以人为本”,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是“人是目的”。马克思“人是目的”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理论内涵,为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观与民生幸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主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概念

“人是目的”的思想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古希腊时期关于“认识你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等观点的提出,就表明了在强调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冲突的西方传统中,对人的***性与主体性的自觉,以萌芽的形式表达了“人是目的”的思想。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人是目的”的思想并把“人是目的”与幸福问题联系起来的,当首推康德。

康德是在伦理学的框架中来论证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他把人是目的视作是实现先验道德法则的一个环节和中介。因为只有人才是道德法则的主体,才具有自由意志,才能摆脱外部自然和人自身自然的束缚,而仅仅听命于道德的律令。康德论证的具体思路是,以抽象的理性为前提,在人与自然、人的动物性与道德性之间作出区分,以突出和强调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所具有的普遍性和主体性。就人与自然的区分而言,康德所谓人是自然的最终目的,意思是说,自然中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人的手段和工具,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当作手段,人真正从对自然的依赖保护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即真正人道的状态。就人的动物性与道德性的区分而言,所谓“人是目的”,是说人是先验道德法则的主体,是一个自由意志,他摆脱了动物性而单凭理性法则决定自己的意志。因而这里的目的不是由自然规定而是人的自我设定,也就是说,他进入了一个仅凭自身能力创造的天地,进入宗教般神圣的境界。

康德的“人是目的”思想,就其合理成分而言,他充分突出了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即对自然、物质、欲望的超越和注重文化创造和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康德把划分以经验原理为基础的幸福论和以先验原理为基础的道德学,作为实践理性分析的首要任务,并由此阐述了关于“人是目的”与幸福的关系。

在康德看来,幸福只是和欲望相联系,它屈从于外在目的,“所谓世上的幸福,就是一切通过在人之内或者在人之内的自然而达到的可能目的的集合体。”仅仅停留于这种物质性、动物望层面的幸福是需要限制的。真正的幸福应当和道德相联系,应纳入道德的范畴,而最大的幸福则应同最高的道德即至善联系起来,并使二者达到一种和谐关系,从而使幸福趋向于宗教,“追求幸福的希望唯有伴着宗教才开始的”。只有这样,幸福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人的幸福。因此,道德学不是教人怎样谋求幸福的学说,而是教人怎样才配享受幸福的学说。康德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主张人生的追求或境界,就是从自然、感望经由幸福最终趋向至善(宗教)这样一个升华过程。这种人生理念,也是西方现代文明中较为普遍的文化倾向。我们从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以及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到对这一人生理念的宣扬和鼓吹。

在马克思那里,“人是目的”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意义之所在。“人是目的”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人是目的”是一个关系概念,是在人与动物、人与物质生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关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以及价值和规律等丰富的社会理论内涵。同康德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的研究思路相反,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从人的对象化活动所产生的三重关系出发,论证了“人是目的”这一命题。

第一,作为论证的基础,马克思也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中提出人是自主的有意识的存在者,但马克思的落脚点是人所特有的自由而普遍的对象化活动。对于动物而言,它们的活动是受本能的驱使,只能按照所属物种的尺度从事活动,并且只生产它们直接需要的东西,因而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具有超越性,他能摆脱肉体需要的束缚进行生产,而且只有在摆脱了这种束缚的情况下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的生产还是全面的,他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能按照自身内在目的的尺度进行生产,通过这种生产人证明和肯定了自己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同康德一样,通过这种比较,马克思阐明了人可以把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作为自己的手段,并把自己作为目的生产出来。

第二,马克思从人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关系角度,论证了人是目的的思想。这个分析视角,凸现了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维度,即人类学维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他就指出劳动的本质功能就是在感性、知性和理性等层面,促进人的各种先天和后天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他曾高度评价黑格尔把劳动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的思想,并进行了改造和发挥,提出一部人类史就是人在劳动中诞生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也曾赞赏古代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同现代把生产作为人的目的相比要崇高得多。他也认为李嘉***的“为生产而生产”的主张,在他那个时代是正确的,因为“为生产而生产无非就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

就人与劳动的产物即物质财富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也超越了资产阶级狭隘的财富观,提出真正的财富是社会个人的发展,是“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马克思这样说,并不是否定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而只是强调在分析人与劳动及其产品的关系时,必须摆正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决不能本末倒置。而且,随着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随着社会生产日益表现为科学知识的运用,社会个人的发展将真正表现为生产和物质财富的宏大基石。

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也是作为目的出现的。马克思的思路是这样的: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一个物质运动过程。作为这个运动的主体出现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个人自己的现实关系,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们的活动得以进行的社会形式。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意味着个人交往的普遍性,意味着个人的活动、才能、享受的普遍性,因而它们是个人的财富。因此,所谓社会它既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人本身的现实存在方式,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和本质内容。这样,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就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价值和规律之间的关系。

当然,人是目的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上文所述只是从本质层面而言的,在现实的层面上,人本身往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社会运动就是在目的与手段的矛盾运动中获得发展,人作为目的本身,也只有在这个现实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社会时也指出,只有在物质生产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才真正开始。

二、人是目的与民生幸福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人是目的”是一个关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意义和终极目标,因而也是一个关于社会价值的概念。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活意义和人生目标,它是一种个人价值。关于幸福,马克思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或界定,也没有就“人是目的”与幸福的关系作过系统的阐述。但是在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的理论中,隐含着关于个人幸福的本质、原则以及要素等的许多思想。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的“人是目的”论,就是翻转过来的幸福论,也就是说“人是目的”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经过主体的置换(社会置换为个体),它就成了一种个人价值。

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其理论锋芒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世界。在全新理论的透视下,外部像谜一样的物化异己关系,呈现出了人与社会应有的本质关系。如真正的财富,由外部物质财富转换为人的天性的财富;对外部对象的满足,转换为对丰富个性的渴望;创造财富的劳动,转换为生命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表现;外部的种种社会关系转换为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丰富体现。通过这些转换,客体变成了主体,手段变成了目的。人类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就成了每个人的个人追求,社会价值同个人价值一致,社会理想也就是个人的幸福的境界,具体说来这里包含三层涵义。

首先,同康德把幸福仅仅归结为感望的满足不同,马克思主张幸福既奠基于感性又超越感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就是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他需要凭借现实的感性对象来维持和表现自己的生命。但是,纯粹的感性只是动物性的感性而不是人的感性。作为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物,自然感性应升华为人的感性,感性的享受和满足应具有文明的社会的形式。而人的理性、精神也不是脱离感性的空洞理性,它应该渗透、贯穿于人的自然感性之中,以感性为自己的基础,这就是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在论述两性关系时曾指出,男女之间关系的基础是自然关系,但人如何处理这种自然关系则显示了“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人的感性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外部对象。如果以单纯功利的方式对待对象,那么这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关系,这样的享受和满足,也只是动物式的自然欲望的满足。马克思认为,人对感性对象的占有,从理论上说,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肯定,是对人自己本质的占有。因此,人应该超越动物性的单纯占有,而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和对象发生丰富全面的关系。在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全面交融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享受和幸福感,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其次,马克思所主张的幸福,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自由而创造性的劳动之中。劳动是人的本质之一,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这里的所谓幸福,既是指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和谐的劳动方式,也是指劳动的过程,是对这一过程的享受和体验。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把人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属性和联系即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这样的劳动就是人的生命的自由流露和实现,成为生命的第一需要。当然,劳动要获得这种性质,它必须是自主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

所谓劳动的自主性,是指劳动摆脱外在必然性的束缚,而遵循劳动者自己的意志和内在的需要。马克思还提出“内在目的”和“自由”这两个概念,作为对劳动自主性概念的更切近的规定。当劳动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或者受自身生存需要的束缚,这时劳动服从的是外在必然性或外在目的,财富的生产成为目的,而人则沦为手段。当劳动是出于对丰富个性、全面的能力发展的渴望时,劳动服从的是人自身内在的必然性或内在目的。这时,人是目的,而劳动则成为手段。这时的劳动就成为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活动,因而也是一种美的活动,如马克思所说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活动。我国美学界曾热烈讨论过的“内在尺度”概念,其实并不是笼统地指“合目的性”,而是特指作为生命表现的“内在目的”或“内在必然性”。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那么,在自主劳动中,劳动者获得的则是自我肯定和幸福感受。劳动作为活动过程,那是生命的自由流露和人的内在本质的自我实现;作为对这一活动过程的主体感受,则是自我享受和幸福体验。在这里,幸福是同生命的自由实现互为表里的。

关于活动的自由,马克思有必然王国的自由(广义)和自由王国的自由(狭义)的区分,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区分。在一般的意义上,当劳动克服了外部的障碍,实现了既定的目的时,也就实现了自由。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把“安逸”等同于“自由”与“幸福”时指出:“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这是广义的自由,也就是必然王国中的自由,他进一步要求更高的、真正的自由:“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具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又重申了这个观点:“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第三,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他的幸福具有社会属性。人也是在丰富、简单和合理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己的幸福感受。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表现,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如同人渴望自己内在的丰富性、全面性,并感受自己丰富本质的自由表现一样,人也追求自己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在这种丰富关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本性。这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的能力的丰富全面,是人的内在本质,而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则是这种本质的外在表现和现实。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就外延来说,是指社会关系的种类、形式的多样性。这种丰富性意味着人愈来愈摆脱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性,摆脱自己片面的存在方式,而同世界发生广泛的联系,同日益扩大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获得利用这些关系和生产的能力。所以马克思说:“每一个单个人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人在这种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幸福感受,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丰富社会本性的体验和享受。

社会关系丰富性的内涵,则是指社会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超越商品交换片面狭隘的功利关系而形成丰富全面的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下,个人之间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每个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这种单纯的功利关系是对人的本性的丰富性的否定。正如人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待自然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应该体现出人的全部丰富性。马克思设想在未来的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将被克服,人与人互为中介,表现为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简单合理的关系也是一种和谐和美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能看到闪烁的人性光辉,体验到由审美愉悦而带来的幸福感受。

三、建构生活方式的美学

马克思的幸福观表明,幸福不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它涉及个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即涉及个人的全部生活,它是个人的一种总体生存方式。由此,我们必须提出带有综合性的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就幸福这一视角而言,则还需提出生活方式的美学这一概念。

马克思理论视野下的生活方式,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人世的而非宗教的,人的幸福也是现世的幸福而非来世虚幻的幸福。作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它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渗透交融,生活各个领域的和谐协调,也是社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完美统一。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仅仅满足于人的自然存在的再生产,而是不断培养发展人的各种属性,促进人的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逐步把人作为目的再生产出来。因而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单纯消费型的,而是生产型、创造型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幸福的生活,也是美的生活。美是幸福生活方式必然具备的特征,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幸福与美都是对人而言的一种价值,它们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按照马克思的美学观点,美的本质是人的内在目的与外在客观规律的统一(即遵循内在尺度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美作为活动,是合目的合规律的自由活动;作为产品,则是实在的自由或实现了的自由。无论如何,美都是人的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因此,从美的角度来界定生活方式,又揭示了这种生活方式超越和自由的特征。我们应当从这种美的理念(价值)为指引,来重新规划、设计和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建构当今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美学。

鉴于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建构生活方式的美学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造合乎人的尊严的物质生活平台。其中包括基本生活要求的满足,社会公共资源(教育、医疗、住房等)的合理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如前所述,我们强调并尊重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幸福也并不排斥感望的满足,相反它是幸福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这种满足必须符合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明形式,也就是说人要有尊严地活着。马克思曾说过:“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所谓有限的意义,是说人的感望的满足,仅仅是维持最起码的肉体生存的需要,这是一种丧失了人的尊严的动物式满足。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最低生活水平,把物质生活的满足作为人的多方面需求满足的一个基础。

第二,建构和营造“人是目的”或“以人为本”的体制结构和社会氛围。社会的“本”只有一个,“人本”与“官本”是对立的。在以官为本的体制下,在普遍崇拜权力的社会氛围中,在公共权力尚未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是很难落实“以人为本”的,也很难真正推进民生幸福。当前,必须进一步深化***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其核心课题就是探索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各项社会***策、经济***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第一步,应该切实搞好基层民主,真正落实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在基层范围使人民把握和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本质,这是民生幸福的***治前提或***治环境。

第三,营造工作及其环境的人性化。工作的幸福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方面。我们目前还做不到摆脱为生存需要而工作,我们还处在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之中,但这不等于我们就无自由可言。关于这个必然王国中人们的自由,马克思提出过一个重要原则:“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的这段话内涵丰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人们要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活动,合理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要注意劳动时间的节约,给人们各种能力的发展腾出空间。最大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就我国而言,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一个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问题,而且是要把我们的生产方式提到一个更高形式的问题。是为社会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故而也是“为个人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因而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广阔余地”的问题。

第四,把消费问题当作人的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来看待,不断培养和改善人们的消费能力,完善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在“人是目的”的理论视域下,消费(需要、享用等)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人的能力发展问题。“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与消费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特定表现。一个对象要成为你的消费对象,你必须具有消费该对象的能力,不同的消费对象对应于人的不同的消费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

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要逐步完善我们的消费结构。因为最大的财富,就是人的发达的生产力,因此在消费结构中要不断增加教育和文化的消费。教育消费就是发展人的生产力,这种教育不只是人的成长期的教育,而且是终身教育。我们还应当从培育民族灵魂和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高度来看待文化消费问题。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提倡创作自由,尊重人民的文化创造精神,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提升同步。

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它呈现的是祥和幸福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心灵充盈的审美境界!

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与民生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与民生幸福

学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内容包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共和国67年的发展历程,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

学习

逛胡同 第5期

阅读(20)

逛北京、逛胡同,走走路、遛遛弯,就想:人这一辈子就是要这样,走路、做事、做人,东南西北中样样说得清。

学习

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浅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浅析,内容包括浅析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一、以地上权视角研究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意义

学习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内容包括高速铁路工程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摘要电力牵引是一种新型有轨运输牵引动力形式。在干线铁路,铁路交通运输和工矿运输中有着广泛的作用。电力牵引是利用电能作为牵

学习

沈寿与余觉关系考略

阅读(29)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代绣坛奇女子沈寿的生平经历及艺术生涯,重点考察了沈寿与余觉的夫妇关系,从起初夫妻恩爱、画绣相得益彰到后来的裂痕和流言,再到沈寿郁郁而终,肯定了沈寿的人品。

学习

狗肉朋友才是真朋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狗肉朋友才是真朋友,内容包括狗肉朋友和酒肉朋友区别,什么是狗肉朋友。记得我刚来广州不久,一个网友就在城乡结合部宴请我吃了一顿鸟宴,都是普通的“四害”麻雀之类,食之无味,全然没有儿时用弹弓打下来的那些肥美。细想起来

学习

研究供应链的弹性管理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供应链的弹性管理,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供应链管理的动态建模。【摘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都是采用“精益生产”和业务外包等管理策略,这些策略为大多数企业赢得了很好的竞争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客观的隐患。弹性是

学习

给我一碗孟婆汤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给我一碗孟婆汤,内容包括给我一碗孟婆汤,孟婆给我一碗孟婆汤。一

学习

浅析《周南·关雎》的艺术特征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周南·关雎》的艺术特征,内容包括谈谈对周南关雎的理解,鉴赏周南关雎的艺术特色。【摘要】《周南・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绝,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本文借鉴诗经总体的艺

学习

浅析“非指导性教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非指导性教学”,内容包括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摘要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又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直接告知、简单命令、具体指导,它强调指导的

学习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内容包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养护防治措施,内墙抹灰质量通病爆灰是什么意思。摘?要:抹灰工程的施工手段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因此,出现开裂、空鼓、脱壳和罩面灰粗糙等质量问题也在所难免。本文主要是

学习

消费者信任是品牌的基础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信任是品牌的基础,内容包括消费者对品牌信任怎么做,如何让消费者信任你的品牌。这是一个品牌时代,很多企业家的思维却停留在传播时代。

学习

闲与仙人扫落花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闲与仙人扫落花,内容包括闲与仙人扫落花,闲与仙人扫落花小说。刚开始,我以为《列子》为安贫乐道、御风而行的列子所著,了解了很多史料之后才知道,《列子》是后人之作,不过,二者的精妙之“道”还是很值得我们景仰的,“道物相生”“

学习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就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内容包括谁开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维导。[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

学习

德勒兹与马克思:两种生产逻辑

阅读(22)

摘要:德勒兹与马克思的相遇,经历了一个从排斥拒绝到理解接受并进而推进其思想的过程。像马克思一样,德勒兹也从社会形态来思考文化生产,即原始的辖域机器——野蛮的独裁机器——文明的资本主义机器分别以纹身(烙印)、文字(法律)、公理三种方式控

学习

审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审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内容包括审美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摘要由于“目的性需要和手段性需要是哲学上最普遍和最基础的划分”,“目的和手段是两种最普遍的价值”,审美活动的最普遍和最基

学习

电视访谈节目的话轮构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电视访谈节目的话轮构成,内容包括访谈节目提纲模板,电视访谈节目策划书3000字。[摘要]本文由话轮作为切入点,根据话轮在语篇中的功能,把其分为起始性话轮、回应性话轮、附和性话轮、附属话轮、来完成话轮、重叠话轮、多功能话

学习

马克思、恩格斯与宗教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恩格斯与宗教,内容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信仰什么宗教,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从宗教批判起步的。这不仅是因为在他们的时代宗教反思很流行,更是因为思想的内在必然性;同样由于这种内在必然性,他

学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结合”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结合”,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全文。[摘要]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