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清代绣坛奇女子沈寿的生平经历及艺术生涯,重点考察了沈寿与余觉的夫妇关系,从起初夫妻恩爱、画绣相得益彰到后来的裂痕和流言,再到沈寿郁郁而终,肯定了沈寿的人品。
关键词:沈寿;余觉;刺绣
中***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8-2虽不是始乱终弃,但是始敬终怨,也算不得始终如一吧!余觉对于沈寿的早年艺术成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后特别是南通八年却使这一情况逆转,使得沈寿晚年空有遗恨。
一、 沈寿,勤诲无倦的奇女子
沈寿(1874―1921)吴县(今苏州)人。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宦,因为绣斋称天香阁,所以别号天香阁主人。她曾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
清同治十三年的八月十三日(公历十月四日),沈寿出生于江苏吴县阊门海红坊的古董商家。父亲沈椿,字右衡,对于书史较有研究,同时研究盐法,曾在浙江任盐官。他酷爱文物,富有收藏,后来辞官开了一个古董铺。母亲宋氏,生有三男二女,沈云芝排行第五,从小便跟随父亲识字读书。家中收藏大量的古董字画,给她以丰富的艺术熏陶,使她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人文教化,无意中拨动了她心灵中美的琴弦,对于她审美观念的培养起到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八岁时即绣制“鹦鹉***”,得到亲友们的称赞。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经营苏产丝货的绍兴人余兆熊与沈家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时遣人到沈家议婚聘娶沈寿。余兆熊,字冰臣,号觉,虽然以经商为业却是精通书画。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沈云芝与余觉结婚,婚后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画绣相辅,相得益彰。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余觉夫妇进贡的《八仙上寿***》等绣品颇得慈禧太后赏识和农工商部大臣载振等人赞赏,称为绝世神品。慈禧太后书写“福”、“寿”分别赐给余沈夫妇。清工农商部特颁授余觉、沈寿双龙宝星四等勋章。商部奉谕筹设绣工科。沈云芝因慈禧太后的赐字而改名沈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奏准余觉沈寿夫妇同去日本考察美术学校的教学情况。在日本,沈寿看到用光影表现的美术绣品,很受启发,为她以后创成“仿真绣”打下了基础。次年四月,余觉沈寿夫妇入京。五月,农工部绣工科开办,又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担任总教习,余觉则任总办。清宣统二年(1910年),沈寿奉命任“南洋劝业会”绣品审查官。会中与南通状元、时任实业部长的张謇结识,张謇十分器重沈寿才华。清宣统三年(1911年),《意大利皇帝像》和《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在意大利都朗赛会中获优等奖和“世界至大荣誉最高极之卓越奖凭”。中国***府通过驻意公使吴公索将此两绣赠送给意大利国,意大利皇帝写信给中国***府,颂扬中国艺术,并回赠沈寿“最高极圣母利宝星”、“钻石时针”各一枚,并派公使斯尔扎向沈寿表示谢意。1915年,《耶稣像》参赛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荣获大奖。1919年绣成的“美国著名女优倍克像”,送美国纽约展出。1912年沈寿在天津开办“自立女工传习所”教授刺绣。次年农历七月,沈寿回苏州马医科家宅教徒授艺,后应南通张謇的邀请,答应第二年前往南通任教。1914年,余觉沈寿夫妇抵达南通,沈寿担任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所长兼任绣科教员,1920年又担任南通织绣局局长。沈寿在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张謇语),不幸积劳成疾,1921年病逝后,葬于南通马鞍山东南麓,张謇楷书墓门石额“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碑正面是张謇撰书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雪宦)女士灵表》,碑背面阴刻沈寿肖像,并有张謇撰书的“沈女士遗像赞并叙”。
沈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刺绣教育家。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绣花卉,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她则要求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南通女红传习所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
二、 画绣同辉
余觉出身书香门第,能书善画,所以夫妇婚后画绣相得益彰,非常恩爱。据余觉在《余觉沈寿夫妇痛史》中提及的情况更印证了这一点,书中记载:“……余则以笔代针,吾妻则以针,十年如一日,绣益精,名益噪。”不久,二十出头的沈云芝就被人们称道绣技已经超过上海露香园顾绣了,但她仍是沉浸在婚后的幸福中。
由于余觉的书画造诣较深,夫妇生活的这一段时期沈寿不仅自己进一步学习书画,同时在余觉的帮助下在两家收藏的古书画中寻找合适的画稿,使得沈寿的绣品摆脱早期的日常绣品,以国画形式的绣稿成为继承顾绣的新一代领袖。特别是二人同到日本考察,参考西洋画法中的光影效果和写实风格而创作“仿真绣”,使得画绣的结合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余觉的书画修养和个人阅历对于沈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正是由于绣稿形式和风格的不断变化,引导着沈寿向不同的刺绣技法探索,使得其刺绣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了前人。
余觉的社交范围很广,下至民间工匠,上到王公大臣,特别是文人雅士都有着广泛的交游。这不仅使他能够迅速的知道艺术界的思想潮流和大众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