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上班族“精神高地”的《上班这点事》是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国内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类节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在2009年年初改版为周播版新型公益求职类真人秀。
这次改版,该节目从节目定位、节目包装到节目类型都发生了变化,一档原本收视率不错的节目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着实需要勇气。改版后的《上班这点事》又具有什么特色呢?相比《赢在中国》、《绝对挑战》等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又有什么创新亮点呢?
双重面试:求职教练+伯乐团
整档节目分为:面试高压舱、任务实验室和谈薪进行时。在面试高压舱中选手受到三位职场教练(两个求职教练,一个总教头)面试,职场教练就专业问题对选手进行提问,选手在“王牌”上写上自我评价,然后是现场观众投票;在任务实验室环节进行户外的考验后,由职场教练对选手进行点评后写上“王牌”发给选手,接下来是现场观众第二次投票。在第三个阶段五家用人企业对自己所欣赏的选手进行提问和投票,最终决定“金饭碗”花落谁家的是伯乐们的投票。
根据“意见领袖”的传播理论,职场教练的点评会影响现场观众对选手的投票以及伯乐团对选手的判断。然而从开播最初的五期节目看,伯乐团的最终投票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局面,由此可见伯乐团仍然是按照自身企业的需求投票。虽然最终的“金饭碗”只能被票数最高的选手获得,但其他选手仍然有机会与伯乐商谈工作。这与以往的求职类节目不同。《赢在中国》、《绝对挑战》等都是职场专家(一般是一位)和用人企业(一般是两位)一起贯穿节目始终地对选手进行考核。用人企业与职场专家同时参与会互相影响对方的想法,从而形成对选手相近的认识与判断。而《上班这点事》的伯乐团,只是在节目接近尾声时才开始发问,此前以旁观者的角度对选手进行观察。所谓“旁观者清”,笔者认为这种双重面试的方式能够让用人企业较为准确地物色人选。
受众定位细化:准上班族、大众化
改版前节目的播出时间是每天22:30~23:00,这个时间符合“精英人群”的观看习惯;改版后则是每周六晚8点,据尼尔森公司的数据,电视媒体的收视高峰集中在晚间时段:18:30~22:30,由此可见节目的目标受众已不再只锁定为精英人群,而是走向大众化。就像刘仪伟在节目开头所说:“过去我们为上班族服务,现在我们不但为上班族服务,我们还为准上班族服务。我们的节目是为所有需要求职的朋友,特别是马上面临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在已录制的节目中,招聘的职位包括:总经理秘书、快消品销售、导游、时尚杂志服装编辑、公关专员、招聘人事专员、广告文案、银行客服专员、幼儿教师等。
在这五期节目(5月24日至6月24日)中,节目邀请来的有该职位人才需求的企业如下:
以上的招聘职位和中小型企业符合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这些和《赢在中国》、《绝对挑战》的招聘职位和招聘企业是截然不同的。例如,《赢在中国》第一季,36强进12强的评委是马云、吴鹰、熊晓鸽;12强的评委是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阎焱(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徐新(今日资本总裁),总决赛的评委是联想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节目的最高奖项可获得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其应聘者基本上是职场的高端人才。而《绝对挑战》的应聘者也是高学历的高级人才,其应聘职位围绕着部门经理、部门主管、市场总监、高级顾问这样的高端职位,其招聘企业基本上是“业内领***、旗帜性的企业”,如知名房地产商顺驰、喜来登酒店。
由这些职位和企业以及获得的高额创业基金可以看出《赢在中国》和《绝对挑战》的定位是具有高学历的上班族和准上班族、企业管理者等社会中高层人士。相比之下,《上班这点事》的受众群体多数是刚踏出校门的准上班族。2009年,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招聘与求职将成为近两年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对准上班族来说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争取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争取一个在著名企业中的中高级职位是不大相同的,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如一张白纸,最为实际的是学习该如何为自己争取到一份工作。在《赢在中国》和《绝对挑战》中能够学到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帮助的经验,然而不能直接学到如何争取得到第一份工作这个当务之急。所以《上班这点事》填补了国内为准上班族提供求职类服务性节目的空白。
TV2.0理念依然存在
“TV2.0”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连线》杂志提出的,它把IPTV(宽带电视)、P2PTV(采用点对点技术的节目付费***)、HDTV(高清电视)等不同形态的电视技术称为“TV2.0”。“TV2.0”被广泛地认同为,“与传统电视相对应,与‘Web2.0’相呼应,强调传统电视与现代网络媒体的相融合”,它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其核心精神在于“观众参与,与观众互动,观众决定舞台”。旧版本的《上班这点事》是“TV2.0”概念在中国电视界的首次引入,那么改版后是否还具有此特征呢?
相比其他的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具有大量的首创因素。第一是动画效果的植入。如在招聘时尚杂志编辑一期,当职业教练薛莉对选手施公点评:“长得帅的男性在时尚界是比较如鱼得水的。”在屏幕的下方出现施像的小鱼卡通在水里游走,并且伴以轻快节奏的音乐;又如在选手诸烨谈及当年的时尚流行趋势,列举印象派大花纹和小碎花花纹时,屏幕左下方随之浮现出穿着这两种服饰的刘仪伟卡通形象。动画的引入,起到缓和节目节奏的作用,使得以竞争和残酷为噱头的真人秀节目变得轻松与幽默。如果不加入动画,只是主持人的自说自话,会显得枯燥,无法在短时间内吸引有效受众。动画和音响效果贯穿节目始终,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第二是互联网式的字幕提示。节目中所有的字幕提示条都是MSN或是QQ的标志。每次出现一个新的讨论话题、问题和答案时,画面都会浮现一个对话框,提示和强调正在讨论的话题、问题和答案。由于节目受众定位是准上班族和上班族这群伴随着网络成长的年轻人,这种使用MSN或QQ的标志提示,能让观众产生亲切感,由被动收看转化为主动参与,如同坐在电脑前一样。
主持:不只是一个人的事
刘仪伟幽默搞笑的主持风格已是家喻户晓,一个好的主持人是嘉宾和观众交流沟通的桥梁,能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笔者发现,在已播出的多期都会出现简、薛莉和韩笑其中的一位担任职场教练。这三位在改版前的《上班这点事》节目中是常客,正因她们与刘仪伟的一唱一和、互相调侃使得改版前的节目轻松幽默。由她们担任职场教练,起到了活跃现场气氛、增强互动的作用。
《上班这点事》以“今天你来找工作,明天工作就找你”为口号,目的是为年轻人的就业指明道路。其节目内容寓教于乐,节目形式新颖,又因有别于以往的招聘中高级职位的求职节目而走向大众化。诸如此类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尚未普及,《上班这点事》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新华出版社。
2.王彩平、钱淑芬:《电视变形计》,南方日报出版社。
3.唐建***、赵可:《电视财经类脱口秀节目之“TV2.0”特征解析――以第一财经频道“上班这点事”为例》,《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
4.王彩平:《央视“赢在中国”模仿创新的典范》,《新闻实践》,2008(9)。
(作者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上班这点事》节目创新亮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