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魔桶》是马拉默德的短篇佳作,文中大量使用了人物对话与思想描写。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的选择,一方面有助于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叙述角度、叙述距离和语言特色和语气。本文着重分析不同的引语形式在人物刻画和调节叙述角度方面的作用,解读该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人物话语表达 对话 思想 人物塑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大批犹太作家雄踞美国文坛,他们当中,伯纳德・马拉默德是最受读者喜爱的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之一。《魔桶》被认为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佳作。阿尔伯特说:“马拉默德的真正天才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他以精湛的笔触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十分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敏锐的洞察力……”人物话语在他简练得不能再简练的语言表达中占了很大比例,这不能不说他很注重通过人物话语的表达来塑造人物并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然而,这一点却被大多数评论家所忽视,鉴于此,应用人物话语表达理论分析该小说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解读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小说家仅仅描绘人物的外部形象不足以创造生动形象的人物,因此有必要再现人物的对话与思想,来推动小说的发展及人物刻画。人物话语表达指的是人物的对话和思想表达。西方文体学家和叙述学家在论述引语形式时,一般未对人物的言语和思想进行区分。申丹教授和我国其他文体学家也持同一观点,因此本文也未对其进行区分,以避免区分相关术语的繁琐。根据利奇和肖特的《小说文体学》,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分成五类,根据叙述者介入的程度对引语形式进行了如下排列:
同样的人物话语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有助于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
《魔桶》中利奥与萨尔兹曼有七段对话,交替使用了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而其中自由直接引语占了绝大多数。直接引语就是使用引号来,并保留各种特征,通常带有“某人说或某人想”这类的引述句。自由直接引语省略了引号或引述句或二者都省略,因而比直接引语更自由更直接。这两者都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与读者的叙述距离和审美距离也达到了最低直至零度,尽可能给读者以客观的真实面目,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作者介入的痕迹,还之以生活的原生态。利奥・芬克尔是个学习犹太教律法的大学生,但为了前途他得先结婚。利奥找来了媒人萨尔兹曼,看到他手里的只有六张卡片。
他不太好意思地问道:“你的顾客材料里附有照片吗?”
“先看门第,再看陪嫁,以及其他承诺,” …… “最后才是看照片呢,拉比。”
……利奥惊奇地抬头看着他:“你说她是个寡妇?”……“我还从来没有考虑过去个寡妇呢。”“这就是你的见识少了……我现在要是讨老婆,我就找个寡妇。”
这段对话交替运用直接引语与自由直接引语,使我们既能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距离,又能深入故事世界,既感受到作者对人物的同情,又体会到作者对他的揶揄嘲弄。在直接引语中,叙述者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真实性格,尤其是带有状语和修饰语的人物动作、举止的阐释性描写,使得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对理解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由直接引语使得叙述者完全让位于人物,抹去了叙述的痕迹,把发言权给了人物,叙述者不介入或很少介入叙事。交替运用两种引语,使读者对两个人物的性格一方面有了客观真实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作者既同情又嘲讽的深刻用意,这无疑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叙事中,作家“通过叙述者之口对人物、事件深知自己的写作发表公开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全知叙述者的评论经常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出现” 利奥一开始并没认识到他的精神需求,他只想去找老婆而不是要去爱一个人,他所关注的似乎也只是一些容貌、年龄等不合时宜的问题,作者对此含蓄的表达了他的嘲讽,一个犹豫不决、缺乏生活经验的犹太青年形象也因而凸现在我们眼前,读者也正是在这种幽默诙谐的表达中感悟人物的性格。而萨尔兹曼的一番带有行为描述的话语,使我们同样感受到一个贫穷、世俗、油嘴滑舌的犹太媒人形象。他的不合语法规范的意第绪,以及低俗地把婚姻视为追求金钱地位的犹太价值观等,幽默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嘲讽。
人物的对话可以推动小说发展、刻画人物,而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在人物的塑造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马拉默德采用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来再现利奥的思想活动和内心痛苦。在间接引语中,叙述者用引述动词和从句来转述人物话语的具体内容。“它要求根据叙述者所处的时空变换人称动词和时态等。此外,具有人物特点的语言成分,一般都被代之以叙述者自己冷静、客观、正式的言辞。自由间接引语在人称和时态上与正规的间接引语一致,但它不带引述句,因而受叙述语语境的压力较小,这一形式常常保留体现人物主体意识的语言成分等。” 利奥被斯特拉这个满身邪气充满罪孽的姑娘深深打动了,他陷入了两难之中。利奥最终下定决心,让斯特拉向善,而他自己皈依上帝,他要借助斯特拉实现自我救赎。
“……他承认,打动他的并不是她非凡的美貌,不,尽管她的确十分动人,而是她身上的某种东西……她是真正的生活过,或想要真正地生活――她怎么会埋没在萨尔兹曼的那袋废卡片里呢?她怎么也猜不出。他想到的就是立即找到她。”
在利奥的这段内心冲突中,间接引语客观、冷静地把叙述者的意识渗透到转述的内容当中,作者对主人公利奥的态度和观点也就易为读者所领会。这一表达形式使读者准确领会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困惑,以及他对命运的抉择。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忽强忽弱,若隐若现,很适宜于造成隐蔽的叙事效果,它不但保留了体现利奥的主体意识的成分,而且叙述者的口吻也通过第三人称和过去时渗透出来,这一形式的运用使得利奥的两难心境生动逼真地再现在读者眼前。
交替使用两种引语再现了利奥的内心痛苦,反映的是第三人称内视角,既有限的全知叙述模式。全知叙述者在透视人物的内心时一般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常常仅集中解释某些重要人物或正面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他”,却赋予了“他”全知全能性。读者不仅可以读到“他”的故事,同时能读到“他”的所思所想,让读者对人物有一种更好的认识。《魔桶》中有不少对利奥的内心描写,却很少有对媒人萨尔兹曼的内心透视,由于读者对萨尔兹曼的了解有限,因此,容易像利奥那样置身于故事之中,直到故事结束才知晓媒人的一系列有意无意地安排,使得利奥对救赎命运的悲壮抉择有了一丝喜剧的亮色,无形之中也表达了众多小人物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无论他们是多么努力和向往;这样适当隐瞒萨尔兹曼的内心活动有助于产生悬念,增加情节的吸引力。在这部小说中,利奥便是反映者,通过他的视角,我们能够深入、全面了解他对犹太人传统命运的理解和抉择的艰难,正如作者所言:人人都是犹太人。
作者通过人物话语表现方式的选择,可以加强或削弱“讲述”和“表现”的效果,便于引导读者自由出入小说阅读的不同审美空间,从而调节读者与文本角色之间的距离,控制文本作用于读者的情感效果。我们很难从一个人所做的事中了解一个人,但是,我们却能在他的话、他的思想中对他有全面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伯纳德・马拉默德:《魔桶》,吕俊、侯向群译,译林出版社,2001。
[2].G.Leech and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1981
[3].申 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薛 丽:齐齐哈尔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魔桶》的人物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