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明星子女,有不少依仗父母,不管自身条件怎么样,都争先恐后地往娱乐圈挤。梁天的儿子梁晓天却是个例外。他一心专注于学业,是各科全才,曾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高二时,他还作为中国亿万青少年的四名代表2--,参加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八国峰会”。2010年,梁晓天以61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学外语系。如今读大三的他已作为优秀生前往英国交换留学。
一说起儿子,梁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是,当有人问起他的教子之道时,梁天总是眨巴着小眼睛,貌似深沉地说:‘教育孩子这个事嘛,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总结让很多取经的^大失所望,认为梁天有所保留,而事实上,梁天说的全都是这二十年来他教育儿子的真心所得。那么,‘教子无方”的梁天又是怎么把儿子送进中国最高学府的呢?
爹“没文化”暗发愁,唯有带儿数星星
梁天出演的角色多是一些不求上进、一事无成的小人物。成名前,他也确实是家里最“没出息”的那个孩子。梁天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梁达是《人民日报》副主编,母亲谌容是著名作家,哥哥梁左、妹妹梁欢都是北大的才子才女。唯独梁天,从小不爱学习,思想和行为都与这个家庭脱节。
1992年,梁天的儿子出生了。文化水平有限的他想破了头,也没能给儿子取出一个像样的名字,最后干脆一赌气说:“就叫梁小天吧。”妻子孙凤英坚决反对,但梁天已经想得不耐烦了,最后两人各让一步,把“小”字改成了“晓”字。就这样,33岁的梁天成了一个名叫梁晓天的男孩儿他爹。
梁天从小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对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工作以后,为了看星星,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天文望远镜。有了儿子,梁天再看星星时,就多了一个小伙伴。对此孙凤英很是不满:“你看人家当爹的,都教儿子点儿正经学问,体可倒好,天天带着儿子看星星。”一向好脾气的梁天笑呵呵地说:“我这不也是在教他吗?晓天,告诉妈妈,太阳系都有几大行星呀?”晓天马上就用稚嫩的童音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梁天得意洋洋地看着妻子,孙凤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粱天依旧我行我素,整天给儿子讲和星星有关的故事,眼看儿子就要上小学了,晓天还没有接受过任何语文、算术基础知识训练,孙凤英不免为儿子提着一颗心。可是,让她喜出望外的是,上了小学的儿子居然适应能力特强,不仅接受知识快,而且也没有遗传父亲的“厌学基因”,就连枯燥的数学也学得兴致盎然。孙凤英大为惊奇,认为儿子可能是隔代遗传了爷爷奶奶的优良基因。梁天对此却大不以为然,一口咬定是自已从小培养儿子天好的结果。
两人为此争执不下,官司打到谌容那里,谌容也说不准,她特意找了几个从事天文工作的朋友进行咨询。没想到,几个人都赞同梁天的说法。他们说,天文学需要潜心观测,要耐得住寂寞,所以可以造就沉稳内敛的性格;而观测时要锁定坐标、天空范围、寻找参照星系等等,又可大幅提升辨识能力;要记住那么多星象,对记忆力又是+特别的锻炼……是以从小喜欢天文的孩子,不管是智商、情商,还是心理素质都会比普通的小孩高出一截。
没想到歪打正着给儿子打下了如此良好的学习基础,梁天非常得意。
拔苗助长儿造反,无可奈何父撒手
本没指望儿子能有多大出息,但自发现儿子考试回回都能名列前茅,梁天大受鼓舞,觉得应该在儿子身上多下些功夫了。所以,当晓天升入初中后,梁天就一改以往对儿子漫不经心的教育态度,全力抓起儿子的学习来。
他给晓天报了英语补习班,又请了3个家教,自己还主动调整了工作时间,晚上尽可能陪着儿子一起学习。家教走后,他还要求儿子复述一遍老师讲的课。但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换来儿子的理解和感动。一天,梁天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他说晓天没有去学校,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
梁天也很着急,连忙给平时和儿子关系不错的同学打电话,同学都说晓天可能在网吧。梁天开着车在学校附近的网吧挨家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中将玩游戏正酣的晓天揪了出来。回家后,梁天又从儿子的书包中,翻出了一叠刚发下来的试卷,每一科的分数都不超过80分,一直在补习的英语居然只考了个58分。梁天再也控制不住愤怒了,一巴掌扇了过去。第二天梁天联系了晓天的补习老师,了解儿子近来的情况。老师告诉他,晓天近来总是点个名就溜掉了,根本不用心学习。梁天暴跳如雷,开始采取高压***策:给儿子配了手机,要求他每天除上课外,都要开机,保证家长随时能掌握他的动向;每天5点必须准时回家,先写作业。
可是,梁天的做法让晓天产生了逆反心理。学期末,他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下降了不少。梁天除加强监管力度,一时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就这样,在父亲的高压管制下,晓天以的分数勉强考入了北京二中。但父子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火药味十足。
此时,梁天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买了很多教育书籍认真研究。蔡元培的一句话让他触动很大: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梁天对此疑虑重重,顺其自然真的可行吗?他决定尝试一下。
2007年国庆,一家人欢聚时,母亲伤感地回忆起了去世的大儿子梁左小时候那些优秀“事迹”,梁欢也说起小时候自己诗歌怎么得奖,作文怎么上报纸的事。晓天听了,突然揶揄地看着爸爸问:“这些光荣都和你无关吧?”梁天的脸红了,承认自己小时候不爱学习。晓天不满地咕哝道:“那你还管我,自己都做不好。”梁天诡异地一笑:“我已经决定不管你了,让你自然成长。”
晓天并没将爸爸的话放在心上,可没想到,从那天起,梁天真的不再管儿子了。本来晓天应该感到轻松和***,可不知为什么,没有了爸爸的管束,晓天突然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了,总担心自己会被同学落下,竟然不用别人督促,就开始主动用功起来。
梁天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了儿子的那句“你连自己都管不好还管我”,平时很少摸书本的他竟也变得发奋起来。他买了很多书,每天一有空闲就埋头苦读。晓天对父亲的转变颇感惊奇。梁天语重心长地说:“我小时候只知道玩,如今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以前有你大伯,什么事儿都不用心,现在,公司要靠我打理,戏要靠我导,最难的是编剧,我现在不缺演员,可缺好本子!如果我能像你大伯、姑姑那样能写,那我还怕什么?”
看见父亲每天都在用功苦读,晓天也不好意思自己总将时间花在玩上了,虽然没有人管了,但他却再也没选过课,也很少玩电子游戏。高二的时候,他还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八国峰会”。梁天乐坏了,他给儿子的奖励是带他去了一趟澳大利亚,不是为了看袋鼠,而是奔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帕克斯天文台的那台64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去的。
晓天终于如愿以偿,亲眼看到了伊师塔地、金星最高的麦克斯韦山脉、阿芙罗狄蒂地、艾塔兰塔平原低地……甚至无意中观测到了金星大气中一次持续了8分钟的猛烈雷电现象,这让他兴奋不已。此后,只要晓天有出色表现,梁天都会用天文观测之旅来奖励他。父子俩携手游历了威尔逊山天文台、帕罗玛山天文台、玛纳基亚山天文台、卡拉阿托天文台……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重拾了父子之间久违的亲密情谊。
办报纸打冰球,“放任自流”上北大
梁天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想将来有所成就,就应该放眼世界,所以学好英语很关键。但晓天对此却不认同,他还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我是一个中国人,学好汉语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学好英语!”儿子不说这话还好,一提起学习汉语,梁天更气愤――家里出了几个文学才子,但晓天的写作水平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梁天遗憾之余,却也秉承着“自然法则”,从没有督促过儿子一句。有一天,梁天忽然提议办个家庭报纸,大家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丰富一下家庭文化生括。他的提议得到全家人的一致赞同。
他们给小报取名为《梁家物语》,每周一期。谌容当仁不让地当了主编,其他人则既是作者也是编辑,上交的稿子先由谌容初审,终审则由全体编辑开会讨论决定。
第一期,梁天上了两篇稿子,谌容上了3篇,孙凤英也上了一篇,晓天满怀信心地交了一篇议论文,却在初审时就被毙了,谌容主编他这篇文章的评语是“缺乏逻辑,不知所云”。这让晓天备受打击。
《梁家物语》一连办了3期,晓天都没能上成稿。见儿子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找书看,然后写个不停,却始终不得要领,梁天也没有当面纠正他。而是在一次聊天时,貌似无意地说道:“我写文章,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主攻,想写评论了,我就集中一段时间学评论,写好了这个再去弄下一个。”晓天听了,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先从议论文入手,因为高考作文一般都是议论或记叙文,自己正好可以一举两得。
通过写文章,晓天发现,要想讲清一个论点,必须有很多论据来证明它,而在找论据的过程时,又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历史、地理,甚至数理化无所不包。连梁天都没想到,自己本意只是想培养儿子的写作兴趣,却连带着让他对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写文章的规律和窍门,晓天连续在家庭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这让他的自信心大增,再也不畏惧写作文了。
渐渐的,晓天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轻松地就把各科成绩追了上来,由当初入校时的勉强达标一跃成了优等生。不过,他的英语还不行,梁天也不着急,依旧顺其自然,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梁欢的儿子英巴彦从小被送到美国学冰球,英语非常好。2008年初,英巴彦从美国回来,梁天邀请他给《梁家物语》写文章。英巴彦用英语记录了他回国前刚参加过的一次冰球比赛的情况,还描述了他在美国的许多见闻。梁天十分感慨,他没有像某些父母那样,用莫巴彦做榜样来“刺激”儿子。而是只要有机会,就让儿子陪英巴彦到冰球俱乐部打球。每次打完球,英巴彦都会用很流利的英语和俱乐部里的老外交流,晓天只能傻呆呆地站在一旁,一句话也插不上。晓天发现,学英语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能听懂别人聊天。
转变了思想以后,晓天学英语的热情大涨,成绩也很快就赶了上来。2010年,晓天参加了高考,并以617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外语系录取。让梁天颇感自豪的是,儿子的好成绩并不是靠读死书获得的,他对各个学科都充满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十分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教过他的老师们都夸他聪明,可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他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应该归功于父亲的“教子无方”。
一天,晓天真诚地对梁天说:“爸,我知道了,你说你不管我,不说我,其实是要为我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我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学习。你这可是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不教而教。”
梁天得意地笑了,同时也欣慰地感叹,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梁天 “教子无方”,数星星的儿子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