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世家,女承父业
章启月出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父亲就是中国资深外交官章曙。
1972年7月,章曙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务参赞,翌年暮春,经中国***府推荐,他作为首批派往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职员,出任联合国安理会事务司副司长。之后又任驻比利时兼驻欧共体、卢森堡大使,直至官任驻日本大使。
父母都是资深外交官,但章启月谈起自己的外交之路,并不认为是父母的直接影响。她说:“小时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由于工作性质,即使回到家也不会谈起工作,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外交工作的机会很少。”
章启月的父母非常民主,对4个女儿的要求是从事什么职业都行,只要努力工作。所以,当章曙看到正读高中的启月在作文中流露出对外交官生涯强烈的向往时,也是吃了一惊。
是什么促使章启月选择外交官之路?像当年回答父亲一样,她的回答始终如一:“我觉得这工作很有挑战性,能代表国家处理各种外交事务,有一种荣誉感。”
如今,章启月的外交官之路已行走了30几年,从联合国总部和驻日内瓦办事处秘书处,到外交部国际司,还女承父业地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一职,直到现在的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每一步她都走得很认真。
少年远游,肩负使命
在父亲出任联合国安理会事务司副司长之际,刚满14岁的章启月也与外交“结缘”。初登国际舞台的中国代表团已敏锐地察觉到外语培训的重要性,遂向国内提出建议,外交部报经批准,作为初步探索与尝试,决定派遣一批中、小学生赴海外留学。章启月幸运地成为去美国留学的五人之一。
1974年夏,在往常为***及外交官定制高级服装的红都服装店定做了服装后,扎着小辫子的章启月和她的小伙伴登上了经巴黎飞机纽约的法航班机。
最初,章启月等人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颇有名气的“小红房”学校就读。
但是,听不懂的摇滚乐、嚼不停的香口胶、成天嘻嘻哈哈的教师……都让这些思想“正统”的孩子难以接受,几个月过去英语水平仍无多大进步。主管他们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出身的幼儿教育硕士张希先女士,在她的提议下,孩子们被送到美国家庭寄宿,只有到周末才回到中国代表团驻地休息和补习中文。章启月来到一位教师家中。几个月的“封闭式”学习,令章启月的英语突飞猛进。
1977年1月,告别了她熟悉的“小红房”,告别了中国代表团驻地―――纽约西区那幢颇有特色的14层大楼,回到北京。章启月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高二就读,并于1977年参加恢复后的首次全国高考,翌年成为“”后北京外国语学院第一批新生。毕业前,章启月考入第二期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经过一年深造,1983年元月,章启月作为国际职员再飞纽约,前往联合国秘书处任同声传译。
一年后,她飞到明媚秀丽的莱蒙湖畔,在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继续做同声传译。1987年,她回到北京进入国际司。1995年到1998年,章启月在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一秘、参赞,回国后调至新闻司任副司长,并正式担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幕后台前,风格独特
联合国工作经历是章启月的重要积累期。“在联合国期间,我几乎所有类型的国际会议都参加过,***治、经济、社会、***事……接触面广,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章启月越来越喜欢外交工作,喜欢外交官工作的挑战性,时刻要补充新知,学会掌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她认为外交工作适合“本性愿意接受挑战,不愿重复自我”的人。
章启月刚到外交部时,工作也是从最基本的接打电话、分发文件、电报开始的。
每天几十份电报,得按照内容、国别分卷管理。章启月是有心人,她把每份电报的内容吃透作为知识积累,不但未觉枯燥,而且得心应手。
性格平和、踏实的章启月,从没想过出人头地,更没想过做外交部发言人。从幕后走向台前,她很快成功转换角色,形成独特的发言人风格。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她在2001年上海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论坛)会议上的出色表现,新款短发、一袭红装的章启月成为这个充斥男性的国际峰会上最亮丽的色彩。章启月表现出的专业、得体、亲切,亦使她成为此次大会各媒体争相捕捉的焦点。
与新闻会时言词犀利、一丝不苟的严肃形象不同,坐在面前的章启月,一身粉红套装,脸上薄施粉黛,端丽大方,明亮的眼睛始终透着亲切的笑意。
正如章启月给自己定位的发言人风格:自信、成熟、平和。台上滴水不漏的章启月,台下与许多外国记者都是好朋友。她说:“我的职责就是让外界更多准确地了解中国,为各国记者服务,给他们提供支持,引导他们深入地认识中国,再通过他们的笔、摄像机来告诉更多的人。”
谈起新闻司的工作,这位副司长侃侃而谈,从建立记者“吹风制”,定期与记者见面,到加强外交部网站,并对记者开放,设立热线电话,章启月还介绍说:“2008年北京奥运临近,我们将推出更多便利举措,让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越来越方便。中国的新闻点多,做中国报道的外国记者在自己的媒体也很受重视。他们安心工作,就是我们的成绩。”
传统女性,贤妻良母
在麦克、闪光灯、摄像机簇拥下,章启月的才干、风度、气质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也让人忽略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性在真实生活中更为感性、丰富的一面。
工作时精心装扮的章启月,平日并不喜欢化妆,且更喜欢休闲随意的衣着;生活中的她,是绝对的贤妻良母,家务事样样拿手,从不请钟点工。
1983年,24岁的章启月被派去联合国任职。身在他乡,离开了父母和朋友,年轻的章启月内心特别孤独,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日内瓦安静的小河边,才纵容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一涌而出。在小河边,她总能遇到一个秀气的中国年轻人刘结一(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一次,在联合国中国工作人员的聚会上,刘结一鼓足了勇气请章启月跳舞,他们一边跳舞一边聊天,谈音乐,谈文学,谈国外见闻,两颗心终于靠在了一起。3年后,二人一起回到了中国,在亲人们的祝福中结了婚。
只要丈夫在家,章启月就推掉所有的应酬,做个家庭主妇。丈夫也体谅她,总是争着做,他们一起做饭、擦地,或者一块儿煮杯咖啡,享受普通夫妻最甜蜜的人生。
当初接到发言人任务时,章启月曾打电话给正在国外出差的丈夫,谈及自己没有信心接任这份工作。丈夫鼓励她面对新挑战,他幽默地说:“以后,我给别人吹:看看20年前我多有眼光,娶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三位女新闻发言人做太太。”在温馨的笑声中,章启月陶醉了,感动了,深深地体会到丈夫的良苦用心。
儿子出生后,每一天的生活章启月都亲力亲为。不管再忙再累,每天下班吃过饭,章启月都会牵着孩子的手一起散步,交流感情。一路上,母子俩的笑声不断,引人注目。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性质,章启月对孩子的***也很看重。儿子8岁那年,章启月和丈夫到国外工作,那时没有现在条件好,作为母亲,虽然牵挂儿子,她也只能每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电话。
夫妻俩将儿子托给母亲。临走时,儿子像小男子汉一样挂着眼泪说:“妈妈,你放心去工作吧,我没问题的。”章启月到国外工作了3年,过年时,母亲把孩子和他们在中国包饺子、看晚会、放鞭炮的情景录下来,给章启月夫妇寄过去。看着镜头前的孩子灿烂的笑脸和日益增高的个头,章启月十分高兴。突然,儿子对着镜头不笑了,哽咽地说:“妈妈,我想你,你说一个男子汉不能轻易哭,可,可我真的很想你。”那一刻,章启月流泪了。
一回到国内,章启月的生活内容饱满且丰富,除工作外,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章启月30岁时,正是她事业高峰之际,儿子却一个月一次喉炎发烧,生一次病就要一个星期。不巧的是父亲和公公都生病住院,为保证先生的工作,几乎每次都是她请假侍候。尽管很累很难,章启月始终坚信,人生一定要有磨难,既然只能承受,那么不如当作宝贵经历去体会,酸甜苦辣的人生反而会成为一种丰富的阅历。
像大多数女人一样,章启月也把家庭的幸福、和谐看得比较重。曾有同事问她应不应该要孩子,章启月爽快作答:要!养育孩子对成年化的自己是一次再完善的过程,即便这个过程劳累甚至痛苦,否则人生真的不完整,更谈不上完美。
2004年12月,章启月不再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职务,2005年2月赴比利时出任大使,她的事业又翻开新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章启月:独特外交官也是贤妻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