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胭脂扣》是关锦鹏导演的代表作,剧中刻画了两段爱情。两段爱情都有着“虚幻”的本质。30年的烟花柳巷,如花自认经历了一场浪漫唯美的爱情,但爱情传奇却是“虚幻”的,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反而是充满了“占有”与“谋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都市,情侣袁永定和凌楚娟都不相信爱情。在他们的意识中,“真爱”就等于“虚幻”,是只有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意象符号。
[关键词] 关锦鹏 《胭脂扣》 爱情
关锦鹏素有香港“女性电影大师”之称。其电影作品如《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等都以关注女性命运、关注女性情感著称。他早期的代表作《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电影风格细腻、唯美哀伤,很好的还原了原著的格调。电影中集中表现了两个时代的爱情:如花、十二少的旧时爱情与袁永定、凌楚娟的新式爱情。虽然,两段爱情发生在不同时期,但同样都有着“虚幻”的本质。在关锦鹏的影像世界中,无论是如花同十二少的“为爱殉情”,还是袁永定同凌楚娟感情的“岌岌可危”,都共同阐述着爱情的“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旧时情侣:如花与十二少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是十二少为讨如花欢心而送的对联。这幅藏有“如花”名字的对联也恰恰反映了十二少与如花之间爱情的本质:似真似幻、若即若离。
如花是香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塘西石塘咀倚红楼的红牌阿姑。电影中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如花梳妆的特写,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三十年代香港的妩媚风情。她因在客店同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的公子陈十二少合唱了一曲《客途秋恨》而爱上了这个“眉目英挺”、“细致温文”的男子。如花爱的异常炽烈,为了爱情不惜得罪其他“恩客”、以至“花运日淡,台脚冷落”,但“终无悔意”。为了能与十二少长相厮守,她厚着脸皮去拜访陈母,换来的却是“***前龙井”的讽刺。私筑爱巢后,她又不得不靠卖身之钱供养吸食鸦片成性的十二少,直至最后用吞噬鸦片的方式殉情自尽。对于女子的痴情,《诗经·氓》中早有告诫:“于磋鸿兮,无食桑套!于磋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可是如花偏偏飞蛾扑火,验证了“男子痴,一时迷;女子痴,无药医”的老话。说好的双双殉情,但到阴间后的如花却迟迟不见十二少。她等了53年,决定用牺牲自己来世7年生命的代价还阳寻找恋人。还阳后的如花等来的却是“名妓痴缠,一顿烟霞永诀;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的结果。当年,吞噬鸦片而“死”的十二少被救下,殉情未亡、独自苟活。对于如花来说,这样的结果使得她的殉情与苦等完全失去了意义。但故事又陷入了另一个悬念:当年,十二少为何服下安眠药?如花给出答案:“分手的那晚,我在酒中落了四十粒安眠药,细细搅匀。”
至此,电影中如花同十二少的爱情故事大体已经清晰。如花追求古典的、浪漫的爱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但是,这段爱情本身却是一场虚幻,是如花隐去一段真相后自欺欺人的产物。十二少也爱如花,但爱的很被动。虽然他会给如花送对联、送花床、送胭脂扣,但是他也可以安然的过着“将心给如花,将身给未婚妻”的日子。十二少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吞下鸦片,只是喝了被如花下了安眠药的酒。如花隐去的实情才是这段爱情的本质。如花不能完全相信十二少的真心,但是又想完全占有十二少,于是便设下了这场赌局,“我怕只是吞鸦片,万一我死了,他不死,丢下我一个,我不会放他去跟淑娴好的”,“如果他有一点真心,便死于殉情;如果掉头他去,也死于被杀。”
毋庸置疑,如花和十二少之间发生过爱情。但是,即使是再真的爱情也因如花的生死豪赌与十二少的苟且偷生而被证明是虚伪的。现实的残酷让两人的爱情成了风月场上的甜蜜幻象。无论是爱的死去活来的如花还是最终苟且偷生的十二少都证明是不可靠的。如花自认为自己同十二少经历了一场欲生欲死、浪漫无比的爱情,但是“爱情传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从30年代的风月场到80年代的大都市,如花爱情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一切物是人非,当年英俊小生陈十二少已经是一个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糟老头。电影最后,如花毅然的向夜幕中走去。此次的寻爱之行换来的是十二少轻飘飘的一句:“原谅我,留我一个人受罪。”这场爱情终究化成了“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的回忆。
现代港人:袁永定和凌楚娟
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似真似幻,而现代港人袁永定和凌楚娟之间的爱情则是“虚无缥缈”、“枯燥无味”。永定是一家报社广告部副主任,在如花还阳后找他刊登寻找十二少的广告。此时的永定与女朋友楚娟的爱情正“岌岌可危”。
在现代的故事中,楚娟是一个个性强势、***自主的现代女性。她为了赚外快补贴家用,拼命博新闻,将男友甩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虽然楚娟表面强势,在两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她却不自信、疑心重重,缺乏安全感。永定则是木讷、不解风情,不相信世间有真爱。在他们看来,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赔率太高,不划算。所以那种“逼婚”、“殉情”的故事也断然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可见,在现世的香港,爱情已经变的虚无缥缈,成为了只在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意象符号。
对于永定和楚娟来说,帮助如花寻找十二少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渐认同“古典式爱情”的过程。在听完她讲述的殉情故事后,永定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随着接触的加深,永定和楚娟彻底被如花对十二少的爱所打动,免费帮她登广告。昔日里,烟花柳巷的尚且能为真情付出生命,现如今,生在自由民主时代的人却变得精神空洞、麻木不仁。当真相被揭发时,楚娟歇斯底里的赶如花走,是因为如花的“阴谋”又彻底打碎了她心中真正的“爱情”。但她又反思“时至今日,谁又会像她那样痴情”,“我嫉妒如花,她敢做的,我这辈子也不敢做,连想也不敢想。”这种声泪俱下的独白也是现代人对已逝真爱的追忆性想象。
在古今交错的故事讲述中,导演关锦鹏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画面风格和色调处理,以显示旧时港人与现代港人在社会心态、情感认知上的不同。每当进入过去的时空,画面遂一派浓艳、颓废、声色俱美却毫无焦虑的暖色调,放佛时间中只有“夜”这个维度。如果说电影将旧时香港拍摄成一座迷人的海市蜃楼,那么今日的香港则是人情冷漠的现代都市。在处理永定与楚娟的故事时,导演选择了用苍白的冷色调,显得低调、世故,毫无生机。影片摆脱了小说中永定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径直叙写如花同十二少的初识与定情。当两人的爱情逐渐走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转入时下香港。交叉剪辑中,故事的重心放在了30年香港的塘西风月而非原小说中的现代都市。从两种不同的影像处理上,充分的显示了导演关锦鹏的审美观完全落在了如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如花痴情的柔情追忆。
关锦鹏的电影历来被理论家称道的是其中的“女性意识及其生命感触”。他的代表作《胭脂扣》更是立足女性本位。影片女主角如花、楚娟相对于男主角十二少、永定要可爱得多。如花千古绝痴,对于爱敢于追求;十二少则是一个纨绔子弟,深染霞癖。当如花勇敢殉情,他却苟且偷生。楚娟寸土必争、寸阴必竞,拼命工作,赚钱养家,而永定则显得没有男子气概、安于平淡、碌碌无为。
如花与十二少,楚娟与永定,一古一今,两对爱情都可谓是“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如花深爱十二少,为其殉情而死,在阴间苦苦等待不见恋人,又执着的还阳寻找。但这样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十二少苟活的消息以及真相的揭穿。阔少与的爱情终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于80年代的香港来说,真爱则成了只在小说中才出现的 “虚无缥缈”的意象符号。所以,《胭脂扣》小说的作者李碧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之中美丽。”
参考文献
[1]李道新.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戴锦华:《雾中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3]李碧华.《胭脂扣》[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月
作者简介
张彦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1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梦如幻月 若即若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