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微商发展的同时,大学生朋友圈微代购出现了欺骗行为,以社会心理学为视角,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产生的原因,侧重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对消费者和销售者进行双方的行为和态度分析,并且理论结合实践,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朋友圈;微代购;社会心理学;欺骗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的电商已经发展起来,电商已成为整个经济发展趋势。
近几年,国内高校普遍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多数大学生课程少、学业压力较小,再加之经济需求,就会选择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的微商模式。不再将微信朋友圈看作是社交工具,更是利用其做一些微代购。据调查,有15.2%大学生在进行朋友圈微代购的创业。但是,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监管制度尚未完善等原因造成了消费者受到欺骗的现象较多。朋友圈微代购尽管是新型的经济形式,给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益处,但是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利用微信、微博等朋友圈来消息,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对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不够高,导致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微代购的欺骗行为发生的频率很高,产生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本文将会帮助消费者认清上当的原因,树立理性的消费倾向。
2 文献综述
笔者以“朋友圈微代购”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发现了共77篇相关文章,文章的研究角度多集中在微代购的商业模式、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微代购的行为方式和网络微代购的风险等方面,最早关于微信朋友圈微代购的研究是张国成在2014年4月发表的《微信现状与问题研究》。
基于朋友圈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探讨朋友圈微代购的问题,一方面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朋友圈的宣传模式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朋友圈的人际交往对朋友圈微代购的宣传效果影响。
基于朋友圈微代购对人际交往提出了微信朋友圈形成的路径以及其构成,从而提高人们对“虚拟社交”影响下的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基于网络微代购的风险,龚苹发表了《乱象丛生,警惕微商搞传销》提到当下微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出现了很多不法行为。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产生的原因,侧重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对消费者和销售者进行双方的行为和态度分析,并且理论结合实践,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3研究方法
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3.1问卷法
我们在大学城各高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在此期间我们仔细考虑了每所学校的性别比,力求所调查人员性别比例合理。同时,为了保证有效问卷的数量我们多印发了原计划的份数,并采取现填即收的方法,使问卷丢失残损等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3.2档案法
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如《大众媒体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等,从不同个体、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思考研究对象,对从事微代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调试等进行分析考察。
3.3心理学技术法与有关理论相结合
我们采用社会心理学的需求层次理论、“态度”的界定等分析方法,通过调查得出确切的数据并根据“卡方检验”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做到”内外兼顾“,提高了论证的科学性。
3.4“实证分析”法
通过调查的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对其做数据分析,并在参考国内外学者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社会中微代购欺诈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原因,从而客观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4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的现象研究
4.1朋友圈微代购受到欺骗的人数比例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84.8%的人并非从事朋友圈微代购营销,在这部分人群中又有32.1%的人会选择在朋友圈购物,选择在朋友圈购物的人群中有9.6%的人群有受到过欺骗。因此,在朋友圈购物受到过欺骗的人数占总的人数2.61%。
4.2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的种类
受到欺骗的种类也各不相同。调查数据表明,主要有如下几种:质量问题、发货问题、退货问他和其他,例如财产安全问题。其中发货问题主要是发货质量差、没有按时发货,退货问题主要是不接受退货或者不按时返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退货问题占50.1%,是主要的欺骗行为;而其他仅占0.1%,但是其他包括财产欺骗问题等,比例虽小,但是造成的影响确实更大的;质量问题和发货问题的比例接近相同,分别是21.7%和28.1%,接近总体的25%。
4.3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产生的原因
据调查数据显示,朋友圈中参与微代购的人占32.1%,其中9.6%的人都有被欺骗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出朋友圈微代购的欺骗行为是经常存在的。那么,我们针对微代购欺骗行为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其中有23.5%的人认为卖方骗术高明,有34.4%的人认为是消费者自己贪***便宜所致,33.5%的人认为消费者没有防骗意识,8.6%的人选择了其他。
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欺骗现状的研究,进一步调查了朋友圈微代购卖家的欺骗行为产生的原因, 数据如下:
<E:\123456\速读・中旬201602\Image\QQ截***20160105223109.png>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7.7%的人选择害怕赔本的经济压力,害怕赔本不同于利益最大化,作为投资者考虑成本回收问题,尽管如此,也不能只是为了利益而不考虑其他。17.2%的人选择周围人也这样做,这部分人从众,并且自我的认知不够,12.0%的人选择认为诚信不太重要,这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够高尚,对自身的社会身份没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17.6%的人选择当下法律不够规范无法纠察,11.5%的人选择自己也不知道是假货,21.4%的人选择利益最大化,2.6%的人选择其他。
5理论分析,社会心理学领域
5.1社会化的角度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认为诚信不重要的人和认为法律不够完善无法的人是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化的结果不够达到社会所要求的。诚信是社会化的道德范畴,属于伦理道德,人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将道德内在化,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以家庭、学校、社会和参照群体微载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形成对道德的正确认识,导致了在行为取向上不受道德约束。认为法律不够完善无法纠察的人错误的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法律的约束下的,而忽视了行为的自觉性和不自觉性,更深层次的讲,就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这部分人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更没有明白自己身份所要尽到的义务和可以行使的权利。
5.2社会影响的角度
社会影响主要是指在他人的影响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性味发声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从众。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从众行为是不分好坏的。事实上,这种现象一方面因为受到我们东方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一般更鼓励大家的从众行为,但是在另一方面,在选择从众之前并没有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导致了盲目的从众。
5.3需要和动机的角度
从事微代购的过程中,卖家投入资本以后需要盈利或者收回自身的成本,就要努力达到盈利,在这样的需要下才可以实现自己的行为目标,激发了朝着盈利努力的动机,但是当需要的程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促使人的思想意识出现偏差,不能在需要和行为之间进行权衡时,就出现了行为的偏差。
5.4能力和责任感的角度
根据我们的数据表明,有11.5%的人选择自己也不知道卖的是假货.一方面是能力有限,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并没有查到货物的真伪,另一方面,是自身的责任感不够,并没有去认真的调查。比如:销售人员通常会把银行卡流水记录、发货单、发货现场和与聊天的截***发到朋友圈内,从侧面让消费者感觉此产品的销售量大,效用好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5.5社会心理的角度
从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从消费者自身贪***便宜是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之一,贪***小便宜主要是由于个人心中占有欲较为强烈.朋友圈微代购中销售方正是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采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而在降价的同时质量也是大打折扣,最终消费者无法获得保修或退货等的保障。越多的消费者这样做,货的销售量就越多,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就会被激起,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5.6社会态度的角度
态度会影响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识,微代购中消费者防骗意识和维权意识薄弱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薄弱意识的态度也造成不去维权的行为倾向。消费者的防骗和维权意识较弱,当消费者遇到侵权行为时持无所谓的态度,而不去争取维权,并在不了解微代购内情的情况下相信朋友的宣传,只观察朋友圈***片就相信产品的质量,从而容易导致冲动的情感和盲目购买的行为倾向,最终上当受骗。
6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的解决思路
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是法律法规、社会影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后是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影响主要是从众心理造成的模仿行为。因此,需要从***府***策、大众传媒、家庭和学校四个角度来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6.1***府***策的角度
完善朋友圈微代购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管理和规范网络经济的行为。可减少一些逃避法律追究的侥幸心理。法律的完善一方面可以减少朋友圈卖家的逃避,另一方面可以给买家购物的安全保障。此外还可以成立相关的社会组织,例如社区保卫处等,一方面大力宣传防骗知识,另一方面,构建微代购专项维权平台,让未受骗者有防骗意识,让已受骗的人有法可求。双方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代购环境。
6.2大众传媒的角度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大众传媒多讲究宣传的策略和影响力,它自身有着明显而又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对大学生的影响足够深远因此,增加大众媒体关于朋友圈微代购的宣传内容和改善宣传策略,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可以多一些关于朋友圈欺骗行为案例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防骗意识。
6.3社会影响的角度
社会影响多表现在从众、整体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等。以此,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和价值理念是最关键的。学生中最常见而直接的关系,即是周围同学们的关系。日常中,同学之间可积极交流看法,可以从做微代购的同学那里了解一些产品与营销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从有上当受骗经历的同学那里了解在朋友圈购买物品时的注意事项,以减少上当受骗的可能性。
6.4家庭教育的角度
家庭教育是社会化载体的一个很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讲解一些关于法律、道德及维权的知识,并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这样可以在孩子的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不良行为的认识。
6.5学校教育的角度
学校教育在人身教育中占得比例极大,学校教育的方式一般是课堂讲授或者名师讲解的讲座。学校作为群体学生容纳地,同伴模仿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文化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积极营造一种防骗维权的氛围.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更应该是引导,引导大家开展课外的探究,可以展开知识竞答,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造成的问题严重性;引导学生选择性和合理性的接受一些朋友圈的微代购;引导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减少校园内存在的从事微代购的同学欺骗他人的频率,共创和谐明法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吴志隆.《大众媒体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商业现代化出版社[J].2015-01
[2]王俊秀.杨易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2011-05
[3]张国成.《微信现状与问题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J]. 2014-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朋友圈微代购欺骗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