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顾了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来源,并附以例句佐证。然后从理性义角度,解释了二者在概念上的细微差异。随后从色彩义的角度,重点地分析两者在感彩及语体色彩等方面的不同。最后清楚地区分了“我们”和“咱们”这两个较相似的人称代词。
关键词:我们 咱们 区别
一、人称代词“我们”与“咱们”的来源
“我们”与“咱们”都是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二者形成路径有同有异。
“我”,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在甲骨文中表第一人称的复数意义,类似现今的“我们”、“咱们”。比如:①兹雨不唯祸我?(《甲骨文合集》12889)先秦文献中,“我”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例如: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表单数) ②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汤誓》)(表复数)唐代时“我”同“弥”“弭”结合使用,作用类似于“我们”。如:我弥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因话录卷4附唐语林卷6)宋元时期,“们”缀大量出现,有“每”“门”“满”“瞒”“懑”等变体。“我”与这些词结合使用,用法亦同“我们”类似,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如:①如何我瞒四千里路来。(《齐东野语卷5》) ②我们也要战,但无人主此事。(《三朝北盟汇编卷242》 明清时期,基本统一用“我们”,且其多表复数义。如:①“我们豁去虚文,且谈谈正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②“我们虽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红楼梦》)
“咱”的历史较难考证。一般认为,“咱”是由“自家”的合音演变而来的,有单数跟复数两种指称用法。“咱”用作人称代词,大概始于宋,如: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柳永《玉楼春》) “咱们”用作人称代词也大概始于宋,如:“咱们祖上亦是宋氏。”(宋•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文山书为北人所重》)。那个时期,“咱们”有诸如“们”“们”等变体,如:思量们的好处哩。(《牧羊记•望乡》)但是到了明清,变体基本不用了,统一用“咱们”。
二、“我们”与“咱们”的区别
首先我们看下二者的理性义区别。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我们”和“咱们”有如下解释: “我们”,人称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咱们”,人称代词,它的第一个义项是,总称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比如,①~~是一家人;包括谈话的对方用“咱们”,不包括谈话的对方用“我们”,如,我们去干活,你要是没事,~一块去;不过在某些场合说“我们”也可以包括谈话的对方;第二个义项是借指你或我,比如,①“~是个直性子,说话不会拐弯(指我) ②~别哭,妈妈出去一会就回(对小孩说,指你)。上述内容亦可表述如下。“咱们”既包括说话人也包括听话人,称为包括式用法。“我们”和“咱们”在同一情境中出现时,“我们”只包括说话人一方,不包括听话人那方,称为排除式用法。对话或文章里只用“我们”时,它可以是排除式也可以是包括式。例如:①你放手干吧,我顶你到底。(排除式)。②我们都是学生,好好学习是我们应做的事。(包括式)。“我们”有时实际指“我”,这种用法多见于学术论文、专著中。如:我们划分词类确实就是为了研究语法、讲解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二者在色彩义上的区别较明显。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意义,也可称做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咱们”,常用于北方口语中,带有亲近的感彩可拉近双方的关系。比如:班主任见到小明,高兴的对小明妈妈说:“咱们小明又进步了”。“咱们”传递出了亲近的感觉,缩短谈话者的心理距离。“我们”在南方比较常用,同时也通用于全国。在***的讲话和行文中一概不用“咱们”而用“我们”。因此“我们”的口语色彩没有“咱们”浓郁,其表达出的感彩也比“咱们”淡。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咱们”经常用在口语语体中,便带上了口语语体所特有的色彩,比较口语化。而“我们”通用于全国的口语中,而且***文件和其他正式的文件都是用“我们”,这导至“我们”不仅仅有口语色彩,而且兼具书面语色彩。
综合上述,“我们”的历史比“咱们”的历史更为长久。两者概念义有明显不同,色彩义也有明显区别,“咱们”多用于口语,给人以亲近个感觉,“我们”则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感彩较淡。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朱丽.论“咱们”与“我们”[J].文学艺术,2009,08,P121-P122
[4]李忠美 陈海庆.指示语“我们”与“咱们”的异同及其语用含义探析[J].语言应用研究,2009,05 P33-P3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人称代词“我们”与“咱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