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裂纹是焊接结构最危险的一种缺陷,不仅会使产品报废,而且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事故。所以如何避免裂纹的产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本文着重从焊接裂纹形成原因,影响裂纹生成的因素以及防止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热裂纹;冷裂纹;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分类号T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075-02
0引言
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的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区域因开裂而产生的缝隙称为焊接裂纹。在焊接生产中出现的裂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裂纹产生的情况,可把焊接裂纹归纳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和层状撕裂。下面主要讨论较为常见的热裂纹和冷裂纹。
1热裂纹
热裂纹是高温下在焊缝金属和焊缝热影响区中产生的一种沿晶裂纹。
热裂纹产生的原因 焊接是一个局部加热的过程,液体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需要放热,体积缩小,焊缝金属凝固后,在冷却过程中处于放热状态,因此体积收缩。但焊缝周围金属性能稳定,焊缝金属的收缩受到阻碍,因而使焊缝受到拉力作用。在焊缝开始凝固、结晶时,液体流动性较小,因此产生的拉应力不会引起裂纹。此时的液体金属可以在晶粒间自由流动,因而拉应力造成的晶粒间隙能被液体金属填满。当温度继续下降时,柱状晶体继续生长,拉应力也逐渐增长。之所以焊缝中的共晶体被柱状晶体推向晶界,聚集在晶界上,是因为焊缝中低熔共晶体的熔点比较低,凝固的时间晚。在焊缝金属基本上都凝固时,小部分低熔点的金属还未完全凝固,在晶界上形成了一种“液体夹层”,拉应力在此时已经变的比较大了,然而液体金属本身强度很小,这大大减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柱状晶体之间的间隙被增大,低熔点液体金属这时填充不了被增大的空隙,因此产生了裂纹。
1.1由此可见,拉应力是产生热裂纹的外因,晶界上的低熔点共晶体是产生热裂纹的内因,拉应力作用在低熔点共晶体处的晶界上而造成裂纹。
1.2影响生成热裂纹的因素
1)合金元素的影响。合金元素是影响热裂纹倾向最根本的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硫:硫在钢中能形成多种低熔点共晶体,同铁会形成FeS,FeS与铁以及FeS与FeO会形成低于钢熔点的共晶体,它们在焊缝结晶时聚集在晶界上,当焊缝金属大部分已凝固时,它尚未凝固,形成液态薄膜,因而增大热裂纹倾向。
碳: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含碳量增加时,焊缝金属的淬硬性增加,由于组织变化而产生的应力增大,从而增大产生热裂纹的倾向。除此以外,低熔点共晶体由碳易与钢中的铬、镍等元素形成,可以有效降低硫在铁中的溶解度,析出的硫会富集在晶界上,因而增大热裂纹倾向。
硅:当硅含量超过0.4%时,容易形成硅酸盐,增大热裂纹倾向;
2)一次结晶组织的影响。熔池金属在一次结晶中,晶粒越粗大,柱状晶的方向性越明显,产生热裂纹的倾向就越大;
3)力学条件的影响。焊接拉应力是产生裂纹的必要条件,当结构形状复杂、接头刚性大、焊缝冷却速度快和焊接顺序不合理时,焊接拉应力增大,热裂纹倾向就大。
1.3防止热裂纹的措施
1)限制或减小含硫量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来说,含硫量应不大于0.025%~0.045%;对于焊丝来说,含硫量一般不大于0.03%。焊接高合金钢用的焊丝,其含硫量则不大于0.02%;
2)降低焊缝的含碳量 钢材中含碳量越高,焊接性能越差。通过实践得知,当焊缝金属中的含碳量小于0.15%时,产生裂纹的倾向大大减小。所以一般碳钢焊丝最高含碳量都不超过0.11%;
3)提高焊材的含锰量 锰与FeS作用生成MnS。MnS的熔点高,不会与其它元素形成低熔点共晶体,所以可降低硫的有害作用;
4)加变质剂 焊缝金属中加入钛、铝、锆、硼或稀土金属铈和镧等变质剂起细化晶粒的作用,晶粒增多,晶界也随之增多。这样,会把低熔点共晶体分散开,使处在晶界局部区域的杂质减少,有利于消除热裂纹;
5)形成双相组织 如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当焊缝形成奥氏体加铁素体时,打乱了奥氏体的方向性、使焊缝组织变细,从而提高了焊缝的抗热裂性能;
6)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对焊件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可有效地减小焊接应力,防止热裂纹的产生。
2 冷裂纹
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焊接裂纹。它可以在焊后立即出现,或延迟几小时、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产生,所以冷裂纹又称延迟裂纹。
2.1冷裂纹产生的原因
1)淬硬倾向 焊接时,钢的淬硬倾向越大,得到的马氏体组织越多,马氏体是一种硬脆组织,在一定的应变条件下,发生脆性断裂,形成裂纹。
氢的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焊缝金属将发生组织转变, 存在其中的氢在不同组织的溶解度不同,析出来的氢就会向周围热影响区域逐步扩散,最后慢慢聚集到熔合线左右形成富氢带,如果这时此区域存有的晶格空位、空穴等出现显微缺陷,氢原子就会自动组合成分子状态的氢,因此会带给局部区域较大的压力,再加上组织在转变时因体积膨胀形成的相变应力等的情况,就会发生钢裂纹。
2)焊接应力 焊接接头内部存在的应力,一是由于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的温度应力和相变形成的组织应力;二是外部应力,包括刚性约束条件、焊接结构的自重、工作载荷等引起的应力。
总之,氢、淬硬组织和应力这三个因素是导致冷裂纹的主要原因,在不同情况下,三者中有一种是主导因素。
2.2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焊前预热与焊后缓冷:经过预热来减少因温差大而产生出的应力,使冷却的速度得到缓解,显微组织得到改进。焊后缓冷则可以有效减缓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与脆性,塑性得到提高,接头中的氢得以加速扩散出去。
1)采用减少氢的工艺措施 焊前将焊条、焊剂烘干;正确选择电源与极性;注意操作方法;
2)合理选用焊接材料:为了尽量减少焊接时带入焊缝中的氢含量,选择焊条时,应选择碱性低氢型的焊条;
3)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可对焊接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必要时,应把速度放慢,以减缓焊接接头冷却速时间。焊接时如果速度过快,很容易发生淬火组织;过低,晶粒粗大,淬火区加宽。两者都将产生焊接冷裂纹;
4)选用合理的装焊顺序 可改善焊件的应力状态;
5)进行焊后热处理:可采用高温回火及改善接头组织及性能等,以便氢的排出及减少焊接应力。
3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焊缝中裂纹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只要严格执行以上工艺措施及操作要点,就能有效的保证焊缝质量。
参考文献
[1]焊接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圣鸿.焊接工艺与方法.南昌航院焊接教研室,199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