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东部繁华的家乡到中国西部偏远的乡镇,许晓艳首先面对的是饮食生活习惯的碰撞,现实告诉她,美好的愿望只能在文章里体现,而现实生活的苦累是不折不扣要体验的。
有一个女孩,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对遥远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瀚海沙漠,那大漠孤烟,那绿洲雪山……***的一切都让她神往,前辈祖先建功立业的事迹更让她热血沸腾,她希望能去***看看,情愫一经萌芽,往往会长成参天的大树。当她上了大学,去***成了她的愿望,她在文章《***,等我》里写道,“穿越层层风沙片片丛林,我已把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留给了另一个地方”。是的,这个地方,就是***。实际上,那时她对***的感情还有些肤浅甚至虚幻。毕竟,走出梦境,***于她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跟许多人一样,提起***,她想到的是偏远,是原始,是荒凉。纵使如此,她依然充满期待。大学临近毕业,恰逢西部志愿者计划实施的机遇,她下定决心要去***。
其实大学毕业时,她有很多选择,听说学校很少批准女生的申请,她跑到团委,一次次表白她对***的感情。终于,她成为那年青岛农业大学唯一的女生志愿者。
这个女孩就是许晓艳,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跟***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有着不解的缘分。
将爱进行到底
2005年9月26日,镇上来了山东大学生志愿者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样一个灵灵秀秀文弱的女孩,离家千里,背景离乡会安心吗?在一年的服务期里会做些什么?
许晓艳先后任照壁山乡远程专干、西吉尔镇远程专干、宣传文化站副站长、团委书记、西吉尔中学计算机教师。
她每天奔走于镇中心学校和机关之间,被孩子们一口一个“许老师、许老师”地叫着。
那段时间,许晓艳悄悄进行着她的调查摸底。学校正在读初中的学生中不乏一些品学兼优却又家庭贫困的孩子,他们随时面临着辍学的威胁。许晓艳为此焦虑、烦恼,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了,将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啊。她想,以自己微薄的志愿者津贴,肯定帮不了大忙,焦急中她想到了网络,在网络游弋多年的她结识不少“网友”,在他们的建议帮助中,许晓艳在对全西吉尔镇贫困学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成立了爱心组织,并给自己的爱心组织取名“网罗阳光”,意在聚集更多爱心、传播更多爱心,让爱如阳光洒遍每个角落,温暖每颗幼小的心灵……
寻梦女孩姜永娣是许晓艳的第一个救助对象,这个18岁的女孩在2006年春节后的新学期里因为缺钱一个星期都没有去学校,眼看孩子要折断奋飞的翅膀,患有严重风湿的父亲东借西凑也没能凑足永娣的学费。万般无奈下,已享受***府长期救助的父亲只好再次来到镇上,镇***、***府及时解决了1000元,而这对永娣来说仅仅是一学期的住宿费。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学校为她免了借读费、学费,可每月最低百余元的伙食费又从何而来呢?
许晓艳得知这一情况后,一篇题为《听来自***的风之寻梦女孩姜永娣》的贴子很动了她的“网友”们,1000元的伙食费很快打到了许晓艳的卡上。记得那是***初春咋暖还寒的日子,许晓艳到离镇上20多公里的县一中几经周折找到正在上课的姜永娣和她的班主任,说明来意后,一脸惊喜的永娣受宠若惊,使劲搓着双手不知该说什么好。许晓艳鼓励永娣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她、捐助人和“网罗阳光”的希望。
姜永娣之后,还有另一个幸运儿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正在上初二的李佳,在学校和许晓艳的倡议下,全校师生及社会力量为其募集捐款6000多元,仅“网罗阳光”就捐助1000元。
年仅4岁的马伟龙家境贫困,原本“网罗阳光”是不打算救助未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的,可了解了马伟龙的情况后,许晓艳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发了求助贴,并很快收到了回应。每学期500元的救助金对这个被糖尿病的父亲拖得极为困难的家来说,无疑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保障。
将爱传递下去
在许晓艳一年的服务期内,她为西吉尔镇6名贫困学生争取到长期救助,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衣物、***书等实物捐赠。从姜永娣到李佳、从俞天亮到李涛(许晓艳为他们分别联系了每月100元的长期救助人),从朱全德到马伟龙,许晓艳以一种偏远乡镇人们尚不熟悉的方式传播着来自***以外千万里的爱,以一次又一次付诸实际的行动播撒着温暖的阳光。从这里我们认识了来自甘肃的云女士,来自深圳的周缨女士,来自河北的童童女士,来自山东的刘英梅女士,来自河南的潇散闲人先生、飘然过客先生等等。虽然素昧平生,虽然不曾谋面,虽然可能永不相见,许晓艳说,她还是想代表西吉尔镇所有已经受助、将来可能受助的孩子们感谢这些爱如阳光的人们。
不知不觉,到了2006年7月,300多个日子在时间海岸渐行渐远。服务期满的志愿者需填服务鉴定表,中间需服务单位填评语,一般服务单位都填几个字然后随意盖个章,而许晓艳服务的西吉尔镇,专门附纸写下了近700字的评语,而且以***、***府双重盖章的形式对许晓艳的志愿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早在2006年3月,许晓艳就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延期申请,谁知全疆“百县千乡”项目的11名志愿者直属团中央管理,因延期中间环节缺失,2006年7月,她带着浓浓的不舍与留恋黯然离开***。
让许晓艳放不下的是将爱如何继续进行下去。她的好友被许晓艳的义举感动,表示愿将爱的接力棒传下去。正好县妇联***来了,听到许晓艳的想法,马上给予了支持,并说要通过县网络中心将爱进行到底。
来自许晓艳、来自“网罗阳光”、来自千里、万里外的爱已在西吉尔镇生根发牙,茁壮成长。
再回首已是春暮夏至
回山东后,2006年9月底,许晓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淄博市***。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她的梦里,还是不可抑止地想念***、惦念木垒。
也许是爱,也许是乡情,也许都兼而有之吧,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木垒。2010年年初,许晓艳做通父母及家人的工作,放弃山东的一切,重回木垒,又一次坐在济南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上。她一直在想明代于谦的话: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她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因为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到木垒,她几乎从零开始。她相信,比起点更重要的是加快速度。因表现出色,回到木垒仅一年的许晓艳被组织推荐到白杨河乡任***委员、组织干事。而如今,许晓艳又被任命为木垒县***府***总支副书记、***府办公室副主任。
很多人都问她一个问题:选择***,你觉得值不值得。她说,她喜欢这样一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你不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如她爱说的几个字,无它,只是爱。她觉得,所有她做的一切,只是因为她热切地爱着木垒这片土地。所以在她发表的《情牵木垒》、《木垒的春天》、《木垒的夏天》、《木垒风情别样天》等数十篇的文章里,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真诚的爱恋。
从“艳儿姐”到“艳儿妈”
2010年4月,许晓艳参加了第二届 “激扬青春 建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巡回宣讲团,辗转***、陕西、河南、山东4省29所高校巡回宣讲,还作为***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团中央主办的“相约西部·责任与梦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网络对话,为2011年西部志愿者招募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在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小范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艳姐。”她为自己的被信任、被需要而幸福着,骄傲着。能跟大家分享或者分担,她觉得快乐。
2011年3月,第三届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宣讲团成立,她又作为“老前辈”加入到这个团队,负责前期培训并协助自治区团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从宣讲稿每个字词的不断推敲到每场宣讲上下场怎样鞠躬致谢,从帮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风格到每天催团员休息喊团员起床……事无巨细,她都要一一过问。没几天,她就被宣讲团成员亲切地喊做“艳儿妈”。从“艳儿姐”到“艳儿妈”,她心怀感激,觉得大家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成长足迹。2012年4月,许晓艳又参加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西部计划宣讲团,辗转***、甘肃、河南、北京等38所高校宣讲,被自治区评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宣讲报告员。2012年5月,许晓艳荣获昌吉州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许晓艳,网罗阳光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