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念书籍设计是为了探讨新的书籍设计语言而产生的一种形式,是书籍视觉传达上的创新。即从表现形式、材料工艺上对书籍设计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并在书籍艺术的审美和阅读习惯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它是设计师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最新载体。概念书籍设计研究目的是启发积极的创新性思想、思维意识的习惯。受到技术和成本等条件的制约,概念书籍尚不能大批量生产,它的读者群范围也仅限于少数人群。在我国目前的书籍设计领域中,概念书籍凤毛麟角,本文研究了传统书籍形态与概念书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借鉴了国内外书籍设计研究的成果和理论 ,旨在探求概念书籍设计的新途径,推动概念书籍设计的普及与发展。
1 传统书籍形态
我国的书籍装帧历史,伴随着古代文字的发展史,从古代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木牍、简策、帛书等,一直到如今的简装、精装。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古朴、简雅、实用的独特形式,也在世界书籍装帧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书籍作为人类文明和信息传承载体,在历史的流变中,形成了自身的形态。从传统“书籍装帧”的意义上来认识,书籍设计即为书籍物质形态的设计,可以说,没有书籍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即使把“书籍装帧”限定在美术范围内,没有书籍装帧,书籍也将流于简陋而缺乏形式美感,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静的艺术,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视觉体验。书籍形态结构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形成连续的欣赏过程,仿佛中国的园林,渐入佳境,曲径通幽,登堂入室,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出不同的韵律变化,呈现出迥异的书籍形态美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书籍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书籍设计的价值得到肯定。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积累与传播的载体,一种古老的艺术设计形式,书籍设计的艺术形态发展趋势同样受到重视。
2 概念书设计理论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帕尔和拜茨首次提出概念设计这一名词。20世纪60年代,在波普艺术的冲击下,书籍设计师们结合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段,开拓了书籍在视觉以外的表现力,即 “概念书籍设计”。因此,概念书籍的设计同传统观念上的设计一样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种过程的运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正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概念书籍设计将书籍艺术形态设计转换成有效表现思想创造性设计,旨在充分展现设计者的创造力, 启发创新思维意识。概念书籍设计是根据书籍内容对视觉想象的内涵进行提升,探寻可以参与其中的文化元素,对原有信息内容进行再创造的意识。使受众在与书籍交流的过程中,对语言、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形成更深刻的、多元化的、全新的认识。
在概念书中,文字既是文章的一部分,又是插***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双重身份。文字作为有意味的***形,表达文字以外的内涵。***创作的原创插画为主要表现内容,书籍的文字、用纸、折手和装订等都围绕插***来进行设计。这里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插***新的意义。插***可作为书籍的主体出现,兼有表达书籍内容的功能。既是书籍具体内容的体现,又是抽象意念的表达。在概念书中可以围绕插***进行模切、拉页以及页与页之间连接关系的特殊设计。概念书的设计是***形摆放方式和***形处理方式的研究。一直以来,由于的技术和成本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书籍的装订方法还是以经济、简便的胶订和骑马订为主。但也有很多设计师在书籍的装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线装、铆订、胶订辅以织物等,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巧妙。概念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装订形式进行形态上的创新,也可以设计、实验新的装订方法。
在概念书的设计中,纸张的质感、纹理、透明度、柔韧度、反光度等都可以成为概念书设计的亮点。概念书的纸张不再局限于目前印刷常用的铜版纸等纸张,还包括用于包装的纸张、用于工业产品过滤的纸张、砂纸等。可以用一些现有的纸张或其他材料进行再加工,制成新品种的纸张。概念书印刷的方法可以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法,可以通过丝网、铜板、木板印刷等办法来创作,也可以通过喷画、烙印、粘贴等手段进行创作。随着技术的更新,未来也有可能成为新的印刷方法,推动装帧艺术的发展。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媒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电子***书成为书籍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总之,概念书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书籍思维方式上的未来性。
现在国外的概念书籍,在形态上已经摆脱了书籍的传统模式。以独特书籍设计语言来传达书籍的思想内涵,并体现强烈的个性。从表现形式、材料工艺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并且在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和对书籍的阅读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
3 概念书多元设计
在进行概念书的设计时,应从外到内, 由于书籍语言的多元体现,为阅读过程带来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书籍设计不仅仅属于平面设计范畴,还存在空间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概念,以构成三维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可观、可触、可感的艺术形态。它包括形态的写实感,如质感的表现和结构的准确表达;另一方面也依赖娴熟的技术和对材料特性的把握,以实现艺术模仿与创造。就艺术而言没有观察、没有借鉴、没有对比,就没有认识,没有创新,只有观察到的才可能有表现,这就是观察的意义,这就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通过观察进行思考,没有深入的观察就很难激发灵感,产生真正的设计;没有认真的观察,就很难产生具有创造力的设计。通常自然形态以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中具象形态为依据,通过观察、归纳或夸张、变形等手段创造出艺术形态,它与超级写实主义相比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份自我表现的空间。
概念书的设计具有同样的特点,运用适当的“跨界”语言去表现另外一种事物,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物象。概念设计通过抽象的形态表现丰富的内容,使读者可从与作品有关的蛛丝马迹中展开一系列思考、联想和欣赏过程。
当你处在抽象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联想,在抽象艺术作品面前自然会心随其动,展开美的想象。由于概念书籍设计材料,常可以木、布、金属、塑料等为媒质进行设计,这种概念书,看到的似乎不是书籍,而是立体的、建筑艺术的观念,是设计师心中浪漫的书籍之梦。总之,不同的材料,能为书籍灌注特殊的精神气质与内涵。在不游离书籍主题的前提下,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创意,表达出更深层广泛的含义,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概念书籍设计的思维,充满独特性、未来性。它是为满足人们未来的书籍审美需求而存在的,概念书籍装帧设计具有前瞻性的引导意义,概念书籍装帧设计既可以展示设计师的创造力启示着未来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不断促进新材料和印制工艺技术的发展。这正是概念书的魅力,也是进行概念书设计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时春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邢书磊.当代概念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
[3]郑允超.概念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4]郑英.浅析概念书籍的形态创新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2(23).
[5]孟庆红.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概念书籍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