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全息技术,可能每个人都能简略的勾勒出一幅魔幻般的未来景象,相信很多人脑海中的景象都会是欣欣向荣的,我们有这样的想象,所有的这一切要归功于科幻电影,尤其是斥巨资致力于营造未来景象的好莱坞科幻片。恰恰是全息技术被赋予了如此绚丽的光环,以至于我们在它如此绚烂的光芒中很难去注意到隐藏在它背后的阴影。加之全息技术从1947年被发现到如今的初步应用仅仅65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如此崭新的、至少现在看上去积极向上的领域,貌似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也便是闭上眼睛沉浸在一个如此绚丽的世界里。而在本文中我希望能通过对全息技术的梳理和漫漫之谈能起到一些启发的作用,进而能引发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一、全息技术的简述
不同的人对全息技术的理解可能会由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不一而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科学家,全息***是相干光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涂有卤化银感光剂上的反应。对于艺术家,全息***是超越简单的视觉深度幻想,提供了在二维平面上记录三维信息的媒介。①结果的差异似乎并没有所有人对全息技术的推崇,几乎所有人的都相信这样的一点:全息技术是令人激动和难忘的。
全息技术中的关键概念――激光技术,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直到1947年Denis Gabor发现全息技术原理的时候,使用的仍然是单色光源的汞灯。即使在如此简单的光源条件和“同轴法”的实验方式下,Gabor仍然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全息技术的初步概况,并随着后来全息技术的价值在不同应用中显示出来,他在1971年被授予诺贝尔奖。
全息技术的再次突破便是十年后Gordon Ggould的激光器的发明(虽然他的激光器的专利在1977年才获被批准),直到此时,全息技术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有两个人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Maiman的“脉冲激光器”,这种使用红宝石的激光器虽然价格昂贵却也相当完美,尤其适合捕捉容易移动的物体,并直接促使了1967年第一张全息肖像的诞生。Ali Javan、William R.Bennett Jr和Donald Herriot设计的氦氖激光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气体的激光器②。这为现代的全息技术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光源技术。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Emment Leith和Juris Upatnieks则为现代全息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实验方式“离轴法”。而到此时利用全息技术得到的全息***像是仍然需要激光重建的***像。这样的处境一直到前苏联科学家Yuri N.Denisyuk创造出了彩色全息摄影技术才得到解决。它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透射全息***,而它却是反射全息***,并且它得出的***像不需要激光的还原,在白光中就能观赏到。到1968年,Stephen Bentong 发现了彩虹透射全息***,这是第一张在白光下就能观赏的透射全息***。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将全息技术带到了公众面前,由此也诞生了凸印全息***。此后我们便能在如信用卡、《国家地理》杂志、各种名牌服饰等等物品上很容易的看到全息技术的应用,但是这样的应用一般仅仅是起到辨别真伪的作用。当然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在数字化上已经向着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开疆辟域。
二、全息技术在虚拟影像上的应用
如今的全息技术仍然处于现实应用的初级阶段,但是它所爆发出来的潜力却已经令人目不暇接、头晕目眩。当然,很多的全息应用其实是属于伪全息,是一种在全息技术的概念下催生出来的视觉假象。但是由于这都是出自于对全息技术的概念的“变种”,我在此仍然把它看做是全息技术的衍化。在此可能会有很多的异议,因为比较坚决的全息技术的拥护者往往是很排斥其他的“伪应用”,如3D电影技术。所以在此我首先澄清一下全息***像与3D***像的区别。传统用的2D影像与人所观察到的影像是有区别的:相机只有一个镜头,它所呈现的仅仅是单视角的***像;而我们则有两只眼睛,两只眼睛是在同一水平的,而且是同时通过两个有微小距离的观察点获得***像,有一定视觉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我们两个眼睛看到的景象是存在着差别的,这样的两幅***像被同时传送到大脑进行融合,从而便形成了立体的影像。而3D***像便恰恰是利用这一特点(双目视觉)进行的立体摄影(当然这样的***像需要专门的眼镜进行再次合成,以帮助我们观看),这样的立体影像是单一视角的,而全息***则是重现的实际的3D影像,变换观察点,***像就像真实物体般发生移动,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在这里理解我上文提到的把3D技术统筹在全息技术的概念下的议题,我们便需要变换一下思维程式,我们不能否认两者在技术思路上的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在目标上的统一及野心:那就是像当初上帝造人一样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我们需要统一的一个思路,当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又引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异议:不管3D技术还是全息技术,它们所创造的“真实世界”都是虚假的。这里存在着一个形而上的诡辩:难道你就能毫无疑义的可以肯定你所处的、所谓的真实世界就一定不是虚无的吗?这样的议题本身便一直被讨论,像著名电影《骇客帝国》(The Matrix ),而且似乎在一段时间能很难平复。在本文中我并不想去碰触这样一个悬而未决,并存在着如此大的争议的议题,我们把议题放在一个共识的议题上:那就是人们正在试***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一种野心。这样的野心首先在虚拟的视觉影像方面(如下文论述的初音未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是区别于全息技术在数据储存、防伪技术、便携式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应用的成就。
三、初音未来的未来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简称为“初音”是一款著名的利用全息技术制作的虚拟女性偶像,她于2010年3月9号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全息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初音的演唱会采用的3D技术其实是一种全息的透明屏幕,是德国Sax 3D公司的可以调节屏幕透明度的3D全息透明屏,而这样的技术在准确意义上应该属于2.5D,和通常的立体影像一样。而有的时候事物本身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可能并没有能够释放出本该有的能量,而初音便是这样:她虽然已经远远的走在时代的前面,却受制于时代技术的限制而不能获得她本应该取得的成就。想想导演安德鲁・尼科尔(Andrew Niccol)于2002年执导的《西蒙妮》,你也许会看到某些端倪。当然在这件事上重要的不是初音能够取得什么成就,而是我们人类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们制造了初音,一个近乎具有完全人格的虚拟偶像。这直接导致我们变成了上帝的角色,我们在着手于创造世界,而是不是安守于本分适应这个“被创造”的世界,我相信这是人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我们可以把圣经里创世纪的景象与现在我们创造的初音联系起来。试想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初音,然后再给她创造一个配偶,让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伊甸园里,这是我们现在几乎已经可以达到的境遇(全息技术与数字智能化的完美结合)。然后呢,他们偷吃了智慧书上的果子......想象起来真不知道是该欣喜还是惊恐,我不由自主的联系到了尼尔・波斯曼的批评三部曲之一《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也正是因为此,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种由技术异化而带来的《骇客帝国》式的混乱,这是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不言而喻的梦魇③,而且这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每个人表面上不愿意承认却又在心底暗自祈祷的,我们知道我们会输,却一而再的存在着侥幸心理。
对于初音的评判我是很难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结束,可能我现在的状态正是现代人的一个缩影,对新技术的憧憬和恐惧杂糅在心中,并由此带来立场的模糊。引用埃及法老塔穆斯的话:“我们的发明不过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却未见改善”来表述现在的困惑更贴切。而我则在想:当手段上升为目的时,一切意义也便烟消云散了。难怪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说:”后现代世界里不存在任何意义“。大概他也是存在这样的困惑的。
四、深思与畅想
像以往的所有技术进步一样,全息技术带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世界,同样的也带来了对此的担忧和困扰,我没有要一个固步自封的卫道士,而是和所有真诚的人一样对我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期待。然而我还是会怀着严肃的态度以保证自己不被绚丽的憧憬迷惑,就像所有大变革的时代一样,我们会怀疑我们之前坚守的(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意味着可能我们也要相信我们之前所不相信的,就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布恩迪亚那样惊呼:”地球是圆的,就像橘子一样“。同时更意味着我们要开拓我们所未知的领域,未知对于我们从来都是畏惧的代名词,而这畏惧每次都毫不例外的把我们引向对它的战斗。现在,我们正处在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意义的时候,战斗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注释:
①引自《科学鬼才---全息技术应用》 [英]Gavin D.J.Harper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P1
②引自《激光原理与全息技术》 龚永清 何兴道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P3
③引自《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尼尔 波斯曼 P177